(一)主要目标。到20*年,全市万元GDP能耗较20*年下降20%;20*年底前,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下降到2.8万吨,较20*年削减11.6%,其中淮河流域削减11.7%,巢湖流域削减*.4%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节能减排方案【五篇】,供大家参考。
节能减排方案范文第1篇
一、主要目标和要求
(一)主要目标。到20*年,全市万元GDP能耗较20*年下降20%;
20*年底前,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下降到2.8万吨,较20*年削减11.6%,其中淮河流域削减11.7%,巢湖流域削减*.4%;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到1.58万吨,较20*年下降17.71%,其中电力行业控制在0.1万吨。
(二)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突出抓好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严格执行省制定的主要工业产品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制性限额标准及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全市节能减排监测体系、考核体系和责任体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法规和标准为规范、以监测中心等服务机构为依托、以统计和计量等为基础的节能减排协同推进机制,着力形成集约型的增长方式和节约型的消费模式,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立强有力的节能减排领导协调和促进机制
(三)成立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为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部署和监督全市节能减排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节能和减排两个办公室,节能办公室设在市经委,减排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分别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市节能降耗的具体工作由市经委负责,市污染减排的具体工作由市环保局负责。各县区政府也要相应建立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确保责任和措施到位。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尽快制定抓落实的相关措施,确保本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
(四)设立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建立以企业自筹、金融机构贷款、社会资金投入和财政资金引导为主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从20*年起,市财政设立节能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助以节能降耗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等为主要目标的节能示范项目、技术与产品推广以及清洁生产等,并根据财力增长情况不断扩大资金规模,逐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同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落实市内配套资金,并引导企业、金融机构及社会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入。县区财政也要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入。
三、突出抓好工业节能减排
(五)坚持以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大力实施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全市工业领域产业结构调整意见及淘汰落后产能的年度工作方案,将节能减排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刚性指标,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六)强力推进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现有行业和企业是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主体,经委部门要严格按照《*省主要工业产品能耗限额》,环保部门应根据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制性限额标准及管理办法,加强对工业企业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的监督管理。针对铸造、采选、建材、化工、造纸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相关部门应针对性地采取以下措施:
1、关闭淘汰一批。在巩固关闭新老“五小”成果的基础上,落实关闭小钢铁、小水泥、小造纸的目标任务。建材行业,20*年底前关停并拆除原霍邱新中天水泥公司Ф2.5×44回转窑生产线1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万吨。条件成熟时,逐步关闭寿县安寿水泥公司Ф2.4×8.7机械立窑生产线1条,金寨正大山美水泥公司Ф2.4×8.5机械立窑生产线1条,以及金寨天成建材有限责任公司1.83×7粉磨站生产线。钢铁行业,20*年底前取缔裕安区兴*轧钢厂、舒城福星(双牛)轧钢厂、舒城福乐炼钢厂、舒城建安轧钢厂、舒城长冲轧钢厂、兴*金属延压公司、金安区三里桥钢厂、洪集轧钢厂、姚李看花楼冶炼厂,淘汰*金安钢铁有限公司4×15吨中频炉和*长江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中频炉。
2、改造升级一批。督促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新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节能项目。20*年底前,钢铁行业实施金寨金安钢铁公司年产15万吨不锈钢项目改造;
水泥行业实施金寨正大山美水泥公司*0万吨粉磨站技术改造;
化肥行业实施建来化工公司合成氨和尿素能量系统优化改造、寿县英明化工公司合成氨能量系统、霍邱奔盛化工公司合成氨能量系统优化改造;
造纸行业实施康乐纸业公司能量系统优化改造、裕安自豪纸业公司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改造、霍山方圆纸业公司废水深度处理及清洁生产改造。
3、择优发展一批。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齿轮、电机、机床等低能耗、轻污染的制造业和生产业。充分利用全市总蕴藏量53.4万千瓦、可开发利用36.7万千瓦的水能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水资源。积极发展秸杆发电、稻壳发电、生物柴油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特色柳编、草席、茶叶、羽绒、木竹、中药材等无污染农副产品加工业。
4、源头控制一批。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项目,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核准程序,建立相应的项目审批问责制。对未进行节能环保审查或未通过审查的项目,审批部门一律不得审批、核准或备案,土地管理部门不得通过土地预审、不得批准用地,银行不得提供贷款,规划、建设和安全监管等部门不得为其办理相关手续。严把招商引资项目关,着力引进技术含量高、消耗低、污染少的先进加工制造业项目,积极承接农业和旅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转移项目。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浪费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决不引进。招商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招商引资产业引导目录,把节能减排的要求贯穿于招商引资的全过程,做到选择性招商,理性承接产业转移。山区、生态保护区、水源地要把环保作为引进项目的首要条件,切实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七)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对列入全国千家和全省百家节能行动计划的*户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规划,实施对标改造,确保完成年度以及*节能减排任务。着力抓好全市32家年综合能耗3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实施重点监控,进行综合治理,确保按期达到规定的能耗限额。
三、加快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的技术进步
(八)实施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认真组织实施省节能十大重点工程,通过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以及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节能工程,实现节能和节电25%以上。
(九)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组织产学研机构联合开展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攻关。对重大节能减排科研项目,市、县(区)科技部门优先立项、优先安排科研专项资金,财政部门给予相关资金扶持;
对在我市占有一定比重的铸造、采选、建材、化工、造纸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点节能减排技术。
(十)实施重点污染源治理工程。到20*年,建成五县一区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1万吨,运行负荷率达到省政府目标责任书要求。完成新中天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寿春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污染治理提高工程。
四、抓好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
(十一)引导商业节能。20*年,组织实施商业零售业节能行动,在全市大型商业场所推广使用节能设施,推行节能标签制度,实现万元营业额能耗降低5%的目标。
(十二)抓好农村节能减排。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农业机械和渔船装备,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推广省柴节煤灶和乡镇污水湿地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工程,到20*年全市新建户用沼气3万户以上。加快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实施好舒城县良种繁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规模化畜禽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合理使用农药、肥料,减少农村面源污染。
(十三)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强化营运车辆技术监管,禁止油耗大、不符合运输条件的车辆进入运输市场。大力宣传和应用道路运输节能技术,鼓励运输企业淘汰老旧汽车。
(十四)推进建筑节能。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达不到标准的不准开工建设和销售。新建筑设计要体现优先利用太阳能的原则,鼓励采用高效照明电器和变频节电技术,实施“绿色照明”工程。
(十五)推动政府机关节能。政府机关要发挥表率作用,培养节能习惯。推进政府机构优先采购节能和环境标志产品。严格机关公务用车管理,规范办公用品的采购、配备和使用,大力推动节能产品采购。
(十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继续开展循环经济企业、循环经济园区、农业循环经济、城市与社区循环经济、城市废弃资源循环利用试点,积极探索节能减排的新模式,并及时总结推广。20*年全市启动一个试点项目,从点、线、面培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体系。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各县区要建立健全垃圾收集系统,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
(十七)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大宗工业废弃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尾矿综合利用,实施好富昌矿业尾矿废渣烧结新型墙体砖生产线、草楼矿业利用工业废渣(尾沙)配含水泥胶结充填采空区、三源能源科技开发公司生物柴油、金叶建材水泥粉磨站粉煤灰利用、友勇米业稻壳汽化发电等系列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推动新型墙体材料和利废建材产业化示范。推进城市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确保20*年底前完成“禁实”目标。拓宽散装水泥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水泥散装量和预拌混凝土使用量。确保新型墙体材料比重达到48%,水泥散装率达到39%。
五、加强监督检查执法工作
(十八)加强节能监测监察和重点污染源巡查。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法规及标准,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监测。加强节能监察,对严重违法或突破能耗限额标准的企业实行处罚,并限期整改。对6家国控和11家省控重点污染源实施每月一次的巡查制度。
(十九)严把节能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关。把节能、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禁止新上不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建设项目。对不履行节能环保“三同时”的,责令停止生产;
对节能及污染防治设施不同步运行或运行不正常的企业,责令停止生产并限期改正。严格执行环评审批向上级报告备案制度和向社会公示制度,落实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开展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工作。
(二十)建立节能减排工作督查制度。每年组织一到二次全市性节能减排工作督查,重点对建设项目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执行情况、节能和环境违法案件、媒体曝光案件及重点案件的查处与落实情况等实施督查,重大问题及时向市政府专题报告。建立环境后督查制度和市直单位包干督查制度,扩大重点监控污染企业实行环境监督员制度的试点范围。
(二十一)实行区域环评限批制度。对没有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目标、重点治污工程未达到目标责任书要求和落后产能淘汰任务未完成,以及出现严重违反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县区,实行区域环评限批;
对没有完成总量削减目标的企业,暂停审批新项目。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不落实收费政策、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一年内实际处理水量达不到设计能力60%的,以及竣工污水处理设施无故不运行的县区,暂缓审批该县区项目环评,暂缓下达有关项目的国家建设资金。
(二十二)加大执法力度。对重点环境违法案件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对于恶意排污和屡查屡犯的企业,从严进行处罚。20*年,集中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工业园区和涉铅、造纸、化工、水泥等重污染、高耗能行业违法排污问题,足额征收排污费。组建市能源利用监测中心(或节能技术服务中心),以及市节能监察机构。
六、建立健全节能减排考核体系
(二十三)实行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将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县区及重点企业,并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市政府每年向人大报告并向社会公布节能减排进展情况,在*末公布5年两个指标的总体完成情况。各县区政府每年向市政府报告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
(二十四)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制”。对没有完成节能减排目标、重点治污工程未达到目标责任书要求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未完成的县区,取消当年各类集体和个人的评先评优资格。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力、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等行为,依法追究有关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的责任。
(二十五)建立评估考核和奖励制度。制定全市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对各县区政府和32户重点耗能企业以及17家重点排污企业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考核,评价结果经市政府审定后向社会公布。对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和取得重大效益的单位和个人,市政府给予表彰。县区政府及企业也要对本地、本单位节能减排工作进行表彰和奖励。
七、落实节能减排政策
(二十六)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实施电力峰谷分时电价办法,落实有利于烟气脱硫的电价政策。合理调整各类用水价格,加快推进阶梯式水价、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对国家产业政策明确的限制类、淘汰类高耗水企业实施惩罚性水价,落实支持再生水、矿井水、雨水开发利用的价格政策,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加强排污费征收管理,足额征收排污费,杜绝“协议收费”和“定额收费”。
(二十七)落实国家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各级财政要采取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进一步加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节能环保项目的倾斜力度。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进和完善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建立高能耗农业机械和渔船更新报废经济补偿制度。
(二十八)认真研究和充分利用国家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积极研究利用节能环保项目减免企业所得税及节能环保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
对节能减排设备投资给予增值税进项税抵扣;
对废旧物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实行优惠政策;
对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在计征企业所得税时实行减计收入的政策;
实行鼓励节能环保型车船、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税收优惠政策;
实行鼓励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设备进口的税收优惠政策。每年分两批对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进行认定,根据《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和《节能产品目录》,对列入目录的产品按规定给予税收优惠。
八、加强统计等基础性工作
(二十九)加强统计工作。加快建立能够反映全市及各县区、重点企业能耗水平、节能目标评价考核制度的节能统计体系及能耗季报办法。建立节能减排公报与报告制度,推进节能减排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定期公布城市环境质量情况、重大工程进展、节能减排等指标完成情况。实行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污染物排放等信息向环保、建设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季报制度。建立重点污染源排污总量控制台帐,实施点对点的量化管理。
(三十)加强计量管理。按照《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质监部门依法监督检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管理情况,组织计量技术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能源检测、培训等服务,帮助和引导企业全面加强能源计量工作。
节能减排方案范文第2篇
一、进一步明确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
(一)主要目标。到2010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年的0.86吨标准煤下降到0.69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年均降幅为4.36%。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由**年的92.6下降到58.8以下,降低36.5%,年均降幅为8.68%。**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明显减少,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年的17.7万吨减少到8.5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由11.6万吨减少到10万吨;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7%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超过95%。
(二)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落实责任分工,突出重点难点,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工作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实现**期间我市节能减排目标,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控制增量,推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一)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程序,严把项目产业政策、市场准入标准、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环评、土地、节能、信贷、安全和城市规划等关口,新上项目技术水平和能耗水平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抓紧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实行新开工项目报告和公开制度,对企业搬迁改造实行严格的节能减排准入管理,建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上项目与我市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机制。全面落实国家和省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的各项政策,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加大差别电价政策实施力度,对限制类、淘汰类企业用电适当提高电价。组织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专项检查,清理和纠正在电价、地价、税费等方面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优惠政策。
(二)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立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我省相关产品目录的淘汰类产品的产能,综合运用价格、环保、土地、市场准入制度、安全生产等多种手段,促使其加快退出;
同时加快制订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大我市电力等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期间通过“上大压小”的方式关停34.97万千瓦小火电机组。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市人民政府要依法予以关停,有关部门依法吊销其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并予以公布,电力供应企业依法停止供电。市有关部门每年要向社会公告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和执行情况。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各镇街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落实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决定的通知》(粤府〔**〕27号)、《关于印发**省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的通知》(粤府〔**〕15号)、《关于印发**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修订版)的通知》(粤府办〔**〕15号)和《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03〕44号)等文件精神,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先进生产能力。根据不同行业情况,按照国家规定提高建设项目在土地、环保、节能、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准入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鼓励外商投资节能环保领域,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资金密集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外资项目。鼓励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优化吸收外资统计指标体系,强化土地集约利用、环保、节能等绩效指标。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沿产业链上下游拓展业务,从事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创立自主品牌。
(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抓紧制订出台我市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和LED节能照明产业,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和应用,推进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科研、开发和建设。加强资源调查评价。稳步发展替代能源,制订发展替代能源中长期规划。统筹规划电源电网建设,优化发展火电,大力发展IGCC(整体煤气化)和天然气(LNG)等清洁能源发电。积极推动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IGCC)示范工程,推进新型工业锅炉代油节能技术及装备研发和制造。推广应用清洁煤燃烧技术。
(五)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服务业发展和改革的意见》(粤府〔**〕1号)和《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和改革的意见》(东府〔**〕195号)等文件精神,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会展、旅游、文化、传播媒体、信息服务等市场潜力大、能耗低、污染少的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生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着力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落实我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实施科技东莞工程,用好用活市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0亿元,连续五年投入50亿元的科技专项资金,加快我市高技术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在我市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
三、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一)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着力抓好我市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期间形成15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主要是:实施造纸、纺织、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
在电力、造纸、化工、纺织、食品、建材等行业实施电机系统节能工程;
在造纸、化工、医药、建材等行业组织实施能量系统优化工程;
建设和改造热电联产机组;
开展水煤浆、乳化焦浆/油(EGC)代油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试点;
建设东莞市天然气利用管网,配套建设一批液化天然气(LNG)电厂;
建设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IGCC)示范工程,配套建设一批IGCC(整体煤气化)电厂;
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组织实施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开展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与改造示范,启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示范推广项目;
发展LED节能照明产业,积极推进我市高功率LED路灯的研发;
推广使用高效照明产品,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更换节能灯。
(二)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实现COD总量控制目标的重要措施。继续推进全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07年到2010年,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142.5万吨以上。加快污水处理配套管网的建设和改造,2010年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7%,其中市区污水处理率达100%,石马河流域达85%,寒溪河流域达85%,南畬朗排污渠达90%,挂影洲中心涌达90%。加强污水处理厂监管,确保正常运转、达标排放。加大工业废水处理力度,确保污染源达标排放。强化水功能区管理,加大力度关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源;
积极开展我市主要供水水库富营养化防治和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及重点流域水域水生态修复工作。
(三)推动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新建燃煤电厂严格执行脱硫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产“三同时”的规定。加快实施已建成(在役)火电机组脱硫治理工程建设,确保在2008年前完成全市所有单机12.5万千瓦以上现役火电机组脱硫治理工程建设。到**期末,市内所有火电机组全部完成脱硫治理工程建设。全市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年减排7万吨以上。
(四)多渠道筹措节能减排资金。重点节能工程所需资金主要靠企业自筹、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资金投入,部分项目市财政将安排必要的引导资金予以支持。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的责任主体是市政府,对重点建设项目市财政将给予适当的支持。充分发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作用,支持开展建筑节能的各项工作。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市政府将进一步落实企业污染治理责任,并对重点流域内的工业废水治理项目给予必要的支持。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
(一)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编制出台我市发展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出台各个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或中长期规划。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开展,督促试点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推进试点工作深入开展。组织专家指导我市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进一步修改完善实施方案。积极探索促进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利用的规范化发展。研究建立市循环经济评价考核体系,适时启动我市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稳步推进重点行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二)加大节水力度。尽快完成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积极组织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修订《东莞市节约用水实施细则》和《东莞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
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抓好公共设施和用水大户的节水工作,实施一批重点行业节水改造重点项目。**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节水运行机制和节水产业,全民节水意识普遍得到增强。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达到《节水灌溉技术规范》要求,农田用水效率有较大提高;
工业主要用水行业按节水型企业进行改造,达到节水目标;
城镇生活用水和服务业用水基本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生态用水得到保证;
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节水管理体制。
(三)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深入开展。组织编制我市资源综合利用中长期专项规划。规范我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全面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促进粉煤灰、煤矸石、大宗工业废弃物、农林废弃物、建筑废弃物等综合利用。切实执行国家新型墙体材料目录和专项基金管理办法。鼓励研究开发建筑节能的新型墙体材料。禁止使用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材料、产品和用能系统,禁止或者限制落后的施工工艺和技术。
(四)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各镇(街)要建立健全垃圾收集系统,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要学习广州、深圳市垃圾分类收集的经验,最大限度实现废旧资源的再利用、资源化。对垃圾焚烧发电和供热、填埋气体发电并符合相关条件的电厂,积极向省和国家推荐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电厂,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积极推进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五)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尽快制订加快推进我市清洁生产工作的意见。采取强制审核和自愿申报相结合的方法,加大在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的力度。**期间,有重点地选择一些对东莞发展有重大影响和产业特色明显的行业实施清洁生产,逐渐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实施、市场运作的清洁生产机制。扩大清洁生产的推行范围,推动我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以及列入市“双千节能行动”的重点耗能企业积极开展自愿清洁生产审核。合理科学使用农药、肥料,减少农村面源污染。
五、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
(一)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自主研发。研究编制节能减排技术**期间和年度科技开发计划,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等科技专项计划。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积极研发制造节能、节水、节材、低耗、环保型装备,研发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技术工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
(二)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将节能减排领域的共性、关键性技术纳入产业发展计划,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重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和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节能减排重大科技专项。落实节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在重点行业积极推广应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设备、工艺和节能材料。组织实施能源系统优化、冷热电三联供、炉窑改造、建筑节能、太阳能应用、LED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改造专项工程;
鼓励推广节能自愿协议、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新机制。加强节能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及农业节水、节肥、节药技术推广应用。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
(三)加快建立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加快节能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培育社会节能服务中介力量。在现有的法定检测技术机构基础上,建立与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能源平衡测试、水量平衡测试公共检测平台。逐步完善节能服务网络,规范节能技术服务市场。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电力需求侧管理、能效电厂等节能新机制、新方法。积极支持节能设备和技术研发供应商、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通过节能效益分成等多种方式为企业以及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
(四)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基础设施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全面推行节能减排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制度。市有关部门要支持节能减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利用国内银行、国外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对产业化项目可适当给予补助。认真落实国家有关优惠政策,促进我市环保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环境服务产业发展,研究提出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的政策措施,鼓励排污单位委托专业化公司承担污染治理或设施运营,推动环保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国际节能减排合作,及时掌握国际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的动态和信息,与有关国际组织建立节能环保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导我市重点耗能企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利用清洁发展机制(CDM),推动我市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环保产业发展。
六、实行问责制,强化节能减排管理
(一)建立健全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市政府成立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由李毓全市长任组长,冷晓明常务副市长、梁国英副市长、邓志广副市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局,其中节能工作由市经贸局负责,污染减排工作由市环保局负责。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市有关部门要抓紧制订具体的评价考核实施办法,认真组织实施。
(二)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对全部耗能单位和污染源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健全涵盖全社会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区域间流入流出及利用效率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建立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指标季度核算制度。建立和完善重点耗能企业统计数据网上直报系统。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及能源消耗统计制度,建立我市能源消耗基础数据库,及时编写和公布全市能源利用状况。对化工、建材、造纸等高耗能行业制订强制性的能耗限额标准,建立和完善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标准和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减少入海污染物排放量,逐步建立和实施我市重要海域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加强能源统计巡查,对能源统计数据进行监测。制订并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统计和监测办法,改进统计方法,完善统计和监测制度。建立和完善污染物排放数据网上直报系统和减排措施调度制度,对市监控重点污染源实施联网在线自动监控,构建污染物排放三级立体监测体系,向社会公告重点监控企业年度污染物排放数据。按照国家和省规定完善我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标公报制度。
(三)建立健全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尽快出台我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尽快把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落到实处,加强对开展节能评估与审查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各有关部门在组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及区域、流域、海域建设、开发利用规划时,要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把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未取得总量控制指标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建设。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未经批准,投资主管部门不予审批或核准,国土资源部门不得批准用地,银行不得给予贷款。强化环评审批向上级备案制度和向社会公布制度。加强“三同时”管理,严把项目验收关。未达到总量控制目标要求的项目,一律不得投入生产;
对建设项目未经验收擅自投运、久拖不验、超期试生产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格依法予以处罚。
(四)加强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管理。**期间全市列入“双千节能行动”的企业实现节能150万吨以上标准煤。加强对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检查和指导,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完善节能减排计量和统计,组织开展节能减排设备检测,编制节能减排规划。重点耗能企业要建立能源管理师制度,重点耗能企业要加强能源计量工作,提高能源计量管理和检测水平。开展能源审计,并定期报告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未完成节能任务的企业,要强制实行能源审计。
(五)实施节能环保发电调度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制订并尽快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发电调度办法,优先安排清洁、高效机组和资源综合利用机组发电,限制能耗高、污染重的低效机组发电,实现电力节能、环保和经济调度。研究制订蓄冷电价政策,促进电能合理利用,降低整体能耗。切实贯彻落实《关于印发**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粤经贸电力能源〔**〕809号),充分发挥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综合优势,推进能效电厂试点工作,提高电能使用效率。
(六)严格建筑节能管理。大力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强化新建建筑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全过程监督管理,逐步开展建筑能效专项测评。对达不到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不得办理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备案手续,不准销售使用;
从2008年起,所有新建商品房销售时在买卖合同等文件中要载明耗能量、节能措施等信息。**期间,全市新建民用建筑必须严格实施现行建筑节能标准。建立并完善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监管体系。2007年要着力抓好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能耗限额标准的监管工作,逐步建立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能耗定额制度。
(七)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管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合理进行城市功能区和快速公交设施(包括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加快城市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建设。严格实施乘用车、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限制使用高耗油、高污染汽车,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加快淘汰老旧汽车和船舶,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交通工具,加快推广CNG(压缩天然气)清洁燃料汽车。严格实施国家第三阶段机动车污染排放标准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对达不到排放和能耗标准的车辆不得进入道路运输市场。推广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先进科技和信息手段进行道路运输组织管理,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和有效衔接。
(八)积极实施能效标识和节能节水产品认证管理制度。加快实施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扩大能效标识应用范围,推行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推动节能、节水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规范认证行为,扩展认证范围,在家用电器、照明等产品领域建立有效的国际协调互认制度。扩大能效标识应用范围,推行能效标识在终端用能设备和建筑上的应用。加强对能效标识的监督管理,强化社会监督、举报和投诉处理机制,开展对电(燃)气热水器、家用电器及照明灯具等产品能效标识和节能指标的专项市场监督检查和抽查,严格查处虚假标注、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能效质量欺诈行为。
(九)加强节能环保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节能监管监察体制,整合现有资源,加快成立市节能监察中心。建立健全污染减排监管体制。积极研究完善环保管理体制机制问题。加快各级环境监测和监察机构标准化、信息化体系建设。建立重污染行业、重点污染源环境监督员制度。加强节能监察、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及环保监测机构、环保监察机构、汽车尾气检测机构、城市排水监测站的条件建设,适时更新监测设备和仪器,开展人员培训。加强节能减排统计能力建设,充实统计力量,适当加大投入。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依托协会、学会等开展节能减排专业服务和政策研究等工作。
七、加快相关制度建设,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
(一)健全规章制度。加快我市节能减排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抓紧建立健全节能监察管理、建筑节能管理、排污许可证、二氧化硫排污交易管理、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等制度。
(二)建立节能环保标准。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节能环保标准,按国家和省有关要求指导和规范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工作。组织制订主要耗能产品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耗能行业计量器具配备及节能评价、监测等标准。
(三)实行烟气脱硫设施在线监管。燃煤电厂必须安装在线自动监控装置,建立脱硫设施运行台账,加强设施日常运行监管。2007年底前,所有燃煤脱硫机组要与电网公司完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联网。严格执行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电价政策,加大监管和执罚力度,对无故停运脱硫设备或脱硫效果不达标的电厂,要按规定扣减脱硫电价,并向社会公布。完善烟气脱硫技术规范,开展烟气脱硫工程后评估。组织开展烟气脱硫特许经营试点。
(四)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的监管。实行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评估制度,污水处理费的支付应在具有相关资质的监测机构出具污水处理量和出水水质报告,并经建设部门和环保部门审核后,财政部门方予核定拨款。对列入国家和省市重点环境监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及污染物排放信息,实行向环保、建设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季报制度;
同时,要在2008年前安装在线自动监控系统,并与环保和建设部门联网。
(五)加大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力度。市有关部门每年要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和监察行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要公开曝光,依法查处;
对重点案件要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开设节能环保违法行为和事件举报电话和网站,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监督作用。建立节能环保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对存在执法不力、、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等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并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的责任。
八、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
(一)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引导作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相关价格政策,鼓励垃圾焚烧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利用余热余压、煤矸石和城市垃圾发电。全面征收水资源费,适度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加快推进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已经基本实现抄表到户的镇(街),要在水价调整时同步实行阶梯式水价;
其他镇(街)力争在2008年底前实施。对国家产业政策明确的限制类、淘汰类高耗水企业实施惩罚性水价。落实扶持再生水、海水淡化水生产的价费政策,降低再生水、海水淡化水生产成本和价格。逐步提高主要污染物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加强排污费征收管理,严格核定排污当量和排污费征收额,严禁随意减免排污收费,进一步提高排污费征收率。加大污水处理费政策实施力度,到**期末,要将污水处理费标准调整到合理盈利水平。全面推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并逐步将收费标准提高到补偿成本合理盈利水平。
(二)加大财政对节能减排的投入力度。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进一步加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对节能环保项目的倾斜力度。调整优化现有技术改造等相关财政专项资金的扶持方向和结构,重点向节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节能示范项目及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倾斜,促进企业节能技术、产品、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研究建立相对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扶持节水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继续加强和改进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和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管理。研究建立高能耗农业机械和渔船更新报废经济补偿制度。支持重点用能单位采用先进的能源计量器具和能源测试技术,支持检测技术机构对能源计量器具在线检定和校准的方法研究、先进的能源计量检测技术研究。
(三)全面落实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积极落实省和国家关于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收力度,确保足额征收,利用税收等经济手段促进土地高效利用。
(四)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通过定期编制节能环保产品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目录等政策性调节手段,引导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流向,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
加大对节能减排项目、循环经济项目的直接融资支持力度,优先做好符合节能环保条件的企业和节能环保领域企业的上市资源培育工作,为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提供指导和服务。鼓励支持利用产业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等新型融资方式,筹措大型节能减排工程建设资金。研究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探索保险企业参与高污染风险行业风险抵押金管理的方式,逐步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建立完善金融监督管理部门与环保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从企业环境违法信息起步,逐步将企业环保审批、环保认证、清洁生产审核、环保先进奖励等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管理系统。引导金融机构在为企业或项目提供授信等其他金融服务时,把审查企业信用报告中的环保信息、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依据,限制向污染严重企业贷款。
九、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
(一)将节能减排宣传纳入重大主题宣传活动。主要新闻媒体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进行系列报道,刊播节能减排公益性广告,广泛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国家、省和市采取的政策措施,宣传节能减排取得的成果,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
(二)广泛深入持久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教育。组织好每年一度的节能宣传周、城市节水宣传周以及世界环境日、地球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宣传活动。各镇(街)要广泛动员和组织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社区开展以节能减排为主要内容的全民节约共同行动,组织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学校、社区等活动,建立崇尚节约的社会风尚和生活方式。组织开展经常性的节约环保宣传,广泛开展节能环保科普宣传活动,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从小培养儿童的节约和环保意识。选择若干节能先进企业、机关、商厦、社区等,作为节能环保宣传教育基地,面向全社会开放。
(三)对节能减排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组织媒体宣传节能先进典型,揭露和曝光浪费能源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反面典型。
十、政府带头,发挥表率作用
(一)政府机构率先垂范。各级机关要自觉主动做好节约资源能源工作,建设崇尚节约、厉行节约、合理消费的机关文化,做全社会节能环保的表率。建立科学的政府机构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制订并实施政府机构能耗定额标准,积极推进能源计量和监测,实施能耗公布制度,实行节奖超罚。市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部门要制订适应本系统特点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工作方案及实施进展情况要及时报市经贸局备案。
节能减排方案范文第3篇
一、明确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
(一)主要目标。到2012年,全县农村户用沼气池累计达到4000户,大中型沼气工程达到3处,年消化人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24000吨,年产沼气200万立方米。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面积达到85%,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二)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紧紧围绕节本增效、降低污染和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三大重点,加快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做好农业节能减排工作,努力实现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积极推进农业节能
(一)推进耕作制度节能。积极推进农业耕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高效、节能、协调发展的耕作制度。改革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种植技术,大力推进保护性耕作,大力发展节水技术。
(二)推进农业机械节能。重点推广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深耕、深松、喷灌、微灌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广农机节本增效技术。加快小麦精量机播技术应用;
积极推广玉米精播技术,努力提高施肥效果;
推广先进耕作、播种、施药、收获和秸秆综合利用机械。
(三)推进畜禽养殖节能。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积极开发新饲料资源,缓解人畜争粮矛盾。强化动物疫病防治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兽药使用量。
三、积极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
(一)普及农村户用沼气。大力普及农村户用沼气,把发展农村户用沼气与治理农村人畜粪便污染、提高农民生活条件、促进无害化生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争取新建“一池三改”(即建设一个沼气池,同时配套改厨、改圈、改厕)户用沼气4000户。
(二)建设生态能源沼气工程。鼓励、扶持大中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大中型沼气工程,对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开发新能源,发展循环型农业。争取“十一五”期间,全县新建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2处。
(三)开发太阳能。适应农村小康建设需要,大力开发农村太阳能,鼓励农民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建设被动式太阳房。
四、搞好农业生产残留物综合利用
(一)加快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快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积极探索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改进秸秆直接还田方法,降低还田成本,不断扩大秸秆还田面积。加快畜禽养殖结构调整。提高秸秆养殖食用菌的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扩大食用菌养殖规模。大力推广物秸秆生产有机肥、秸秆发酵沼气等新技术。加快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燃料、生物质肥料、生物质饲料产业化步伐。
(二)搞好农用塑料薄膜回收利用。科学使用农用塑料薄膜,示范推广降解地膜、液态地膜以及功能性农膜,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农民积极回收农用塑料薄膜,提高农用塑料薄膜回收利用率。
(三)促进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净化农村生活、生产环境为目标,以实现畜禽粪便、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高效、循环、安全利用为重点,以村为单元,实施农村清洁生产示范工程,示范带动,逐步引导农村走上清洁种植、清洁养殖、清洁生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道路。
五、积极推进清洁生产
(一)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以瓜果菜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开发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
(二)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以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重点,扩大配方施肥技术的覆盖面。争取到2012年,全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90%以上,瓜菜田等重点区域氮肥使用量减少30%。
(三)强化病虫害综合防控。加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快推广,引进、推广先进施药机械,建立精准施药示范区,提高农药利用率。到2012年,使全县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面积达85%以上,全县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技术示范推广面积增加10%以上。
六、加强科技支撑
(一)加强技术开发。集中开展农业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研发,尽快取得一批新技术、新成果。要加强对立体种植、设施农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人畜粪便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旱作农业等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开发力度,为全面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节约型农业建设提供强大技术支持。积极推进产学研协作,引导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农业节能减排项目攻关和实施。大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
(二)加快技术推广。筛选一批农业节能环保和资源节约型的农业技术进行重点推广。着重抓好秸秆直接还田、秸秆青贮氨化、秸秆养殖食用菌、秸秆生物反应堆、农村户用沼气、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病虫害综合防治、频振式杀虫灯应用、高效节能喷雾器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旱作农业栽培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七、强化组织领导
(一)建立组织协调机构。县农委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由马超主任任组长,各单位要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从各自实际出发,扎实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大政策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县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农业节能减排优惠政策,争取财政、计划、科技、信贷等部门加大对农村节能减排的扶持,广辟资金渠道,增加对农村节能减排工作资金投入,逐步建立起促进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补偿和激励机制。
节能减排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移动通信;
基站;
节能减排;
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3-0139-01
1 关于我国移动通信基站
1.1 我国移动通信基站高能耗的现状
根据统计,去年我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年耗电量已经超过了200亿度电,而且更惊人的是移动通信基站的能耗占到了90%,所以进行移动通信基站节能减排是移动通信技术再发展的前提与关键。基站节能减排是一项工程浩大的系统工程,虽然移动通信公司在运营中也积极的投入大量资金与力量来进行基站节能减排,但是没有把握住基站节能减排的方法与手段,不能真正的为移动通信基站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出贡献。
1.2 移动通信基站的节能原则
在进行基站节能减排的改革前,要确立应遵循的技术原则。
1)要保证移动通信基站的可靠运行,即基站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节能减排工作的前提是要保证不损害基站的安全性与效益,需要有配套的全面性的节能减排方案指导实施,安全平稳推进移动通信基站节能改革进程。
2)在实施移动通信基站节能减排方案前,要监测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及技术设备的安全有效性。优秀的节能减排方案是具有科学性的,需要通过缜密的分析与实践设想来不断完善,实现以低成本来获得最高的长远收益的目标,并辅以不断成熟的节能技术手段,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但是最佳的节能技术是开发利用新型能源,利用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来分散移动通信基站的能源使用压力。
3)要从经济上考虑节能减排的方案与技术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以及预测未来的收益。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要分清与基站主功能的主次,要做到节能减排与经济效益同步兼顾,更新节能设备也要在企业财力能承受的范围内,应多将节能减排活动的注意力转移到后期效益回收期,通过在使用节能技术之后的成效来分析与判断效益回收期的长短。
2 移动通信基站的高能耗功能与项目
2.1 移动通信基站能耗的构成
在基站中的能耗量是非常惊人的,主要的能耗设备包括基站的主要无线传输设备,基站本身电源设备以及空调制冷设备。其中空调设备与无线传输设备的耗电量最大,电源方面的设施耗电量最小。但是电源设备(蓄电池)对工作环境的温度要求很高,为了能够正常运转需要依赖于空调设备,所以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空调制冷设备的耗电量过高。
2.2 我国基站应用不合理,主要设备的耗电量惊人
现如今基站主要设施的厂商多为外国的通信设备制造商,我国建造基站的时候首选的也是这类老牌的制造商,设备功率大是产品的特点。基站在选择主传输设备的时候偏向了大功率的设备设施,这样的大功率设备在运行时很有效率,但是耗电量却也大的惊人。同时在基站的建设过程中,基站的布局没有得到分散,集中式的布局使得在运行与维护方面的成本大幅提高。随着客户需求与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移动通信基站的分散化已经是节能减排手段技术的趋势,不可阻挡。
3 移动通信基站的节能减排方案设计
3.1 对基站主要设备的节能减排方案
主要传输设备是移动通信基站的心脏功能,是通信传输的主要过程。生产主要设备的厂商多为索尼,诺基亚,西门子等老牌厂商,近年来华为、中兴等国产品牌也涉入了这个行业,为我国自主创新技术开发贡献了一份力量。我国上一代移动通信基站主要设备引进的多为大功率老式设备,耗电量大,载频板的功放多为窄带,在用户需求不大,功能配置不高的情况下,窄带载频板的效率较高,较为节省能耗。但是随着用户不断地增多,配套设置变高,窄带载频板的能耗急剧上升,不如宽带功放载频板的能耗低,宽带的能耗只占了窄带的二分之一,所以对于载频板的功放设备需要进行改进,将窄带换为宽带,节能效果将立竿见影。
3.2 基站配套设备的节能减排方案
移动通信基站的配套设备也是基站能耗高的元凶之一,应该引起重视,即空调设备,电源及照明设备等配套设施的耗电量,但是在这三者之中,空调设备的耗电量占到了80%,对空调系统的改革迫在眉睫。基站本身过于依赖空调系统来调节温度,有的时候过高的空调使用率反而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应该加强基站内部的空气流通,多加排风换气口,利用大自然的风力来尽量达到空调的效果,同时换掉大功率的空调设备,引进环保节能的空调设备,在空调的制冷剂中添加化学药液,提高空调设备制冷的效果,最大程度地降低空调设备造成的能耗。
3.3 基站布局环境的节能减排方案
过去的移动通信基站建筑多为集中式,且对基站房间的要求较高,施工困难,施工时间较长,在运行中的维护维修强度较大,能耗较高,易出现故障。在通信用户越来越多的今天,集中式基站已不适应当下的节能改革。现如今在移动通信基站布局中出现的新型布局模式是将基站站点分散化,减少了运营商建筑基站的投资,而且分散式的布局扩大了基站的服务范围,增强了信号的接受与传输,减轻了维护的工程量,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能够满足基站节能减排的需求。
4 结束语
我国的移动通信技术仍在不断发展与成熟,需要配套的基站节能减排方案措施,现如今已经有投入使用的节能减排方案,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从整体上看,节能减排方案还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并且与通信设备设施之间的联动还缺少重要的环节。移动通信基站的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项目,胡乱使用节能减排方案与技术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需要全面的结合当前基站建设情况来进行探究改革,不断优化移动通信节能技术手段,为完善通信基站的节能减排方案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传福,彭灿,李巧玲.TD-SCDMA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262.
[2]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通信机房节能技术应用综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3]余玉广,邹洁,牟强.移动通信机房基站绿色节能减排方法探讨[J].电信科学,2011(10A):274.
[4]中国联通研究院,盛煜,王健全,吕召彪.2G/3G移动通信基站节能技术浅析[J].电信科学,2012(4A):132.
节能减排方案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增强节约意识,转变能源消费方式,逐步建立节能减排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重点整治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切实强化节能减排管理;
坚持企业自觉节能减排与行业政策引导相结合,建立和完善能源成本管理机制和污染物排放达标约束机制;
坚持技术创新与增强员工节能减排意识相结合,切实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三、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张占军局长为组长,李广良副经理为副组长,综合计划科、办公室、生产科、行管科、物流中心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计划科。
四、目标任务
到“十一五”末,*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节能环保意识明显增强,节能减排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所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符合国家和烟草行业节能减排要求,技改达到国家和行业节能减排指标要求,管理机关用能总量、用水总量同比降低5%,其它办公节能减排指标明显下降。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投资环节的节能减排工作
1、严格进行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前期论证。各单位在进行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前,要把国家和烟草行业节能减排目标作为技改设计依据,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及发展空间,合理规划建筑面积及技术改造项目,严禁出现不顾能耗和排放量的增加,盲目进行超规模技改。要对技改前后实物产量能耗水平进行测算和对比,严格控制能耗水平增长。各单位要拿出一定比例技改资金用于节能减排投入,确保达到国家和行业关于节能减排的指标要求。
2、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评估制度。严格执行烟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耗标准和节能评估标准,建立以实物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一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中必须包含能源消耗测评,节能目标、节能方案和拟采用的国家或烟草行业用能标准等内容。二是项目要有具备资质和节能评估咨询单位出具的节能评估报告,有当地政府节能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的审查批复意见。三是更新改造设备能耗不得高于改造前同生产能力的设备能耗。四是基建投资项目要积极采用节能建筑材料、节能空调系统、楼宇设备自控系统等先进节能技术和配套设施。
3、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环保评估审查和峻工验收制度。对没有进行节能环保评估,或达设计规划不符合国家和行业节能要求的项目不予审批。竣工项目必须通过节能环保评审验收方可投产,并严格检查项目节能措施的落实情况,评估节能的实际效果。
(二)加强生产环节的节能减排工作
1、科学组织生产,优化工艺流程
一是要科学编排生产计划,合理生产布局,优化生产批量,统筹物资供应,合理配置能源供给,提高生产效率。二是要在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以降低能源消耗为目标,不断优化设计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力求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设置科学合理。三是要通过持续改进,使能耗指标明显降低。
2、抓好日常工作节能减排
在日常工作中时时注重节能,从点滴做起,搞好节能工作。办公设备、照明用品、用水器具要使用节能、节水、环保产品。办公区尽量采用自然光照明,应用节能灯具。除特殊场所对温度有特定要求外,室内空调温度设备要求冬季不高于20℃,夏季不低于26℃。达到管理机关用能总量、用水总量同比降低5%的目标。另外还要做到节约用油、节约话费、节约办公用品等,确保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
(三)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1、各单位要切实抓好以固定资产投资、生产过程、设备运行、高耗能、高污染环节等方面为重点的节能减排规章制度建设,建立节能减排自我监测评价及环保部门监测评价机制,严格按制度办事,认真实施考核奖惩,确保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2、各单位要加大考核力度。建立“目标到岗、责任到人、考核严明”的考核制度。市局(公司)已将节能减排目标纳入到行业经济运行考核目标中。承担此项目标的单位(部门)年终完成不成目标任务的,在该单位(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总分中扣减1分。
六、几点要求
1、各单位要强化职工节能减排意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实行全员性节能减排管理。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节能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能动性,搞好节能工作。
2、各单位要加强统计计量工作。安排专人(或兼职)负责对能源和排放统计计量管理工作,制订岗位职责,明确工作内容,对各能耗点进行实时监控,加强能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