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调查工作思路【五篇】【完整版】

时间:2023-07-07 16:30:09 来源:晨阳文秘网

为了解职业学院学生择业就业前的准备情况、就业意愿及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等,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教学工作提供依据,2007年9月我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文就此次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调查工作思路【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调查工作思路【五篇】

调查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关键词】问卷调查;
就业指导;
期望值;
多元化

为了解职业学院学生择业就业前的准备情况、就业意愿及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等,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教学工作提供依据,2007年9月我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文就此次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二年级学生为对象。面对三年级的顶岗实习,他们急需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了解人才市场的供求状况。因此,了解他们在就业选择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很有必要。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书面问卷形式,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针对学生对就业形势的看法、就业意愿、确定工作单位的首选因素等问题,共设计了13道选择题和一道开放题。另外,还采取了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收集有关有效信息。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2份,回收450份,有效回收率99.6%,较好地保证了问卷质量。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形势严峻,但对就业前景持有乐观态度

在“您认为目前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怎样?”的选择中,48.9%的同学认为十分严峻,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34.2%的同学认为“有点严峻”,这两者的比例高达83.1%,这表明大多数学生都能清楚地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学生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了解甚多,能准确地预测到自己的就业前景,具有忧患意识,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很有帮助。当问到“你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何种态度”时,选择乐观的同学占53.6%,一般的占27.7%,不乐观的占12.7%,不清楚的占6%。表明大多数学生对自己就业充满信心,对就业前景基本持乐观态度。但仍有近1/5的学生心理压力较大,面对就业,有些不知所措。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就业指导的力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分析利弊,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信心。

从专业来看,工商管理专业对就业前景的乐观程度较高,会计电算化专业则相对较低。这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不同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不同境遇,提醒我们要对某些专业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要采取措施引导他们增强适应性,拓宽就业面。同时,也应引起我们在专业设置上的深刻思考,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基点,加速专业结构的调整,脱离市场的专业必然导致就业不畅。

(二)学生渴望专门的就业指导与服务

学生非常重视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94%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开设得十分必要。学生希望从就业指导中获得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尤其集中在“求职指导”和“反馈就业信息”上。因此今后的就业指导要特别重视“求职指导”和“反馈就业信息”两项工作。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近几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绩斐然,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已成为学生获得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在学生就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问到“你准备通过什么方式确定你的就业单位”时,选择“学校招聘会”和“学校推荐”的学生分别为77.1%和34.9%,这足以说明学院的就业工作卓有成效。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很少通过社会、家庭、朋友等其他渠道,对学校推荐存在很大的依赖心理,存在着“等、靠”的现象,主动就业、积极参与就业市场竞争的意识不强,缺乏择业的主动性。这就要求在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合理而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积极主动地搜集就业信息,为就业广开门路。

(三)学生不再苛求专业对口,更加注重自身长远发展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现象较为普遍。本次调查显示,对于专业与工作的不对口现象,有63.1%的同学认为会给就业造成一定困难,但可以克服。12%的同学认为这种现象很普遍,很容易适应。而选择专业与工作不对口,根本无法就业的只有1人。这说明我院学生在择业方面正在淡化专业观念,能够正视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现象,对于不对口造成的困难,也有信心克服。事实上,高职教育只是基础教育的延伸,学生所掌握的只是本专业最基本的内容。大学生应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拓宽自己的就业领域,确立“宽口径”就业观念。就业指导也必须及时跟进,应教育学生在求职时寻求兴趣与职业的最佳结合点。

为了调查对就业的影响因素的认识,设计了问题“你认为找工作中哪些因素最重要(多选)”,有76.4%的同学认为是所学专业,这说明他们虽然不求专业对口,但所学专业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就业。另有66.2%的同学选择各类等级证书,56.7%的同学选择交往能力,52.4%的同学选择求职面试的方法技巧。这表明学生很看重自己的综合能力。这也是企业所重视的,美国通用电气塑料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单伟航说,他们在招聘人才时最看重的是综合能力而不完全是专业知识。

当问到“你确定工作单位时对下列因素的重视程度如何”时,学生重视程度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个人成长与发展,同事关系与友爱程度,晋升的机会。最不重视的选项依次为:招聘广告的吸引力,招聘会的规模和声势,工作能否与个性相配。多数学生择业时比较看重个人的发展机会,并不是一味追求物质利益,而是看重职业所能提供的发展环境和机会,学生的就业观念更加成熟。

(四)就业期望值偏高

任何一个大学生都会有一个择业期望。择业期望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我定位及求职态度。学生的择业观念也通过其就业期望值体现出来。国有单位相对稳定,待遇好,它们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而集体、民营和三资企业则成为学生就业的第二选择。这一方面表明学生的就业观念在单位性质的选择上相对陈旧,还未完全与市场和高职高专教育接轨,期望值偏高;
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在专业对口的问题上适应了时代变化,但在就业单位性质上又观念落后,深刻揭示了他们在就业问题上的矛盾心理。而由于受被调查学生专业所限,69.8%的学生选择了工商企业,表明择业目标相对单一保守。

另外,多数学生期望的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和地市级城市,比例达78.2%,这些城市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够给个人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这充分表明了大学生已经意识到外部环境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县级城市提供的待遇和发展空间都与省会城市和地市级城市有相当大的差距,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450人中仅2人愿到乡镇就业,而恰恰是内地中小城市及边远地区急需大量高素质建设人才,学生不愿下基层,出现有业不就现象,继续上演着就业工作的结构性矛盾。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学生对专业、职业、就业问题上的认知与需求,结合时代、社会发展要求,对高职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就业指导工作的长效机制

毕业生是高校产出的最终“产品”,其就业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生源,也影响着在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情绪。就业教育应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应以就业指导理论、就业制度与政策、就业形势与市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渠道、择业技能技巧、职业适应、职业发展方向等为内容,把它作为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全局性的系统工程来抓。就业指导工作应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根据大学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分年级逐步实施,为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服务。若只在学生即将离校前才开始进行就业指导,会导致很多学生对自己定位不准确,在选择单位时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盲从心理,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所选择的工作岗位。

(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择业观是指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的认识、评价、方法和心理倾向等基本观点,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上的反映。目前高职学院大学生择业观的积极方面是主要的,但同时也表现出很多消极的方面,需要我们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慎重对待。

1.调整就业期望值。大部分学生选择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作为自己的理想就业地区,在理想就业单位性质上选择国有企事业单位,这表明他们都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注重个人发展,但同时也忽视了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希望得到一个收益好且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并有利于自身发展需要的工作是可以理解的,但较少考虑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素质,过分追求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地区,这不但缩小了择业的选择余地,而且导致择业价值观的扭曲,反而不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2.树立多元化就业观念。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大学生的就业模式更趋多元化。因此,应教育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时,要树立灵活就业的思想,淡化捧“铁饭碗”的观念,不断拓宽就业视野,拓展就业渠道,实现多形式多方式的就业。在就业的途径和方式上,要教育学生摆脱“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培养主动择业的竞争意识,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就业。

(三)重视创业精神的传承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从社会提供的各种职业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是一种非常传统的就业观念,作为一个现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有多次择业的心理准备,还要树立自主择业的观念:即职业不仅是可以选择的,而且是可以创造的。要把学生由求职者变为创造者,由寻找职位到创造职位,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从现阶段就业形势看,国家宏观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广大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从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情况来看,学生创业一直是学院就业工作的一大亮点,迄今为止,已有很多毕业生先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其中大多数运营情况良好。在目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学校要多管齐下,积极支持学生创业,大力开展创业教育,重视创业精神的传承,要使广大学生认识到,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要通过宣传我院毕业生中涌现出的自主创业先进典型,引导在校生增强创业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和扶持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学生脱颖而出。为此,既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深刻内涵,又要对他们进行创业的准备与创业风险防范的教育。要将这种教育理念植根于学生的教育中,在竞争与机会并存的今天,引导学生顺应时代潮流,改变过去将就业停留在谋生这一功利层面的观念,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努力施展远大的抱负,尽情编织美好的梦想。

调查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交通情况;
调查;
发展

开展公路交通调查是公路交通部门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我们通过对临夏总段管养的国道、省道、县道等公路进行连续式、定期间歇式观测调查,将各级公路交通流量、交通流分布、交通流构成、车辆行驶速度等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与整理之后,进一步分析与研究,为总段的公路规划、设计、养护、管理等方面提供参考的依据,同时也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统一规划、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1.临夏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与现状

临夏总段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统计工作,始于1980年,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后初步形成规模。截止目前管养国道2条(G213、G309)计220.885公里、省道5条(S2、S309、S310、S311、S317)计411.711公里、县道3条(X361、X362、X363)计76.718公里、专道1条(Z141)3.38公里,总计养护里程为712.694公里。在国、省、县道上共设立了10个连续式观测站,14个间歇式观测点,观测总里程达709.314公里(由于Z141线里程太短未设间歇式观测站),连续式、间歇式观测站的覆盖率达99.5%。

2.交通量观测仪现状与发展前景

1980年至2013年期间,在我段二十四个间歇式观测站先后配备了微电脑交通量记录仪,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统计工作的方式也从“九五”期间落后的手工操作逐步向先进的自动化过程转换,即由开始的交通量调查划“正”字,计算靠人工的原始作业阶段,过渡到使用自动及半自动观测仪器观测记录交通量数据,每月5日、15日、25日进行三次24小时不间断的观测。观测数据存储到IC卡后,将各种数据输入计算机中的交调程序进行处理,这样不仅省时省力,原始数据也更加准确可靠。对观测仪器记录的情况随时检查,发现异常就立即停止观测,转为人工观测,或启用备用仪器观测。2007年至目前我段在先后在新建的临合公路、康临高速公路、国道213线、省道309线、省道310线、省道311线安装了10个连续式观测站,通过网络传输,能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到此段路的交通量信息,通过网络查看观测点工作是否正常等。

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和交通管理、公路养护等工作的不断深入,对交通量观测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未来的交通量观测仪器也必须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在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数据处理的及时与深化及网络功能的开发利用方面要不断完善。首先在分型和计数的准确性上要不断提高;
其次在数据处理方面要不断的深化,随着电子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不断开发,交通量调查数据的深入加工处理分析及应用工作也要很快发展;
最后,要开发利用好网络功能,未来的观测仪应具有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传输的功能。随着科学的发展,具有高度自动化、高度智能化的观测仪的出现,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给交通量观测工作在公路建设和交通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的作用。

3.不断加强公路交通量调查管理工作

交通量调查工作应严格执行省局制定的《甘肃省公路交通量调查管理办法》中规定要求,遵循“忠职守则,务实求真,科学规范,准确及时”的工作方针。交通量调查工作分三级管理实施,总段负责所辖路段观测站的具体管理工作,各公路管理段负责各自观测站的管理、汇总上报数据工作,养管站的观测站具体负责每月三次24小时不间断观测工作。交通量调查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每个间歇式观测站定员2人(兼职人员),均由正式培训的交调观测工负责观测、记录和统计,各公路管理段的交调人员统计汇总各自观测站的数据,录入由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开发的《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管理系统》后上报总段,总段的交调人员将所有观测站数据汇总分析后打印出季报表、年报表上报省局。

4.公路交通量调查在公路建设、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我段的交通量统计调查资料先后为G213线兰刘收费公路、G213临合收费公路、S309线康临收费公路、康临高速公路的公路建设工可评估、设计等提供了重要的分析计算依据,同时对G213永东路、S309临大公路、S311定新公路、S317康蒿公路的改建和总段的管养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公路交通量调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调查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2014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探索破解难题、加快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力求推出一批有深度、有思想、有价值的调查研究成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二、调研重点

(一)围绕全县“十二五”规划和“五翻番一突破三提升”目标实现,突出抓好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现代服务业、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改革、基础设施改造、发展环境优化和资源集约循环利用等方面课题的调查研究,提出符合政策导向、县域实际的建设性意见建议。

(二)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2014年奋斗目标、重点工作任务和县政府1号文件分解下达各乡镇、各部门的任务开展调研。

(三)围绕全县经济工作和城镇化工作会议、农村工作动员会议的安排部署开展调研。

三、具体要求

(一)高度重视,扎实安排。各乡镇、各部门要把政务调查研究作为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抓手,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出专门安排,要组建专题调研小组,指定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明确工作人员和完成时限,确保调研工作扎实有效。调研报告初稿形成后,调研小组要认真研究讨论,修改完善,经主要领导审核把关签字后上报县政府调研室,坚决杜绝敷衍了事、胡乱应付等问题,确保政务调研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深入开展。

调查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一、调查研究是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法宝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由此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经验。从历史和现实的考察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始终是以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为前提、为依据的。也就是说,我们党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实践和探索,实现并且不断深化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和统一,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指导思想、指导方针,不断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是在我们党长期奋斗的历程中逐步形成、不断发展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进行调查研究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找到一条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道路。通过艰辛探索,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找到了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即一个用马列主义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一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战的人民军队、一条团结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共同奋斗的统一战线,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我们党进行调查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找到一条在人口众多、一穷二白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通过不懈努力,我们国家不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积累了进行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通过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强调从中国实际出发,同时注意学习、借鉴外国有益成果和经验,走出了一条改革开放的新路,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最终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从而赋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新的强大生机与动力。

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大力倡导求真务实之风,科学分析、准确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和阶段性特征,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针。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全党范围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党中央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分析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基础上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一年多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的这一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再次生动地反映了调查研究在我们党的决策工作和领导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表明,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是我们共产党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正确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途径,是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正如同志所指出的:“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下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
什么时候忽视调查研究,就会导致主观与客观相脱离,造成工作中的失误,使党和人民的事业遭受损失甚至挫折。因此,加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

领导机关在党的工作全局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对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要更加深刻地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更加自觉地把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工作越忙、任务越重,问题越复杂、矛盾越突出,越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第一线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及时发现、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才能真正把中央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顺利、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深刻领会、努力实践我们党关于调查研究的科学思想方法

搞好调查研究,必须以科学的思想方法为指导。毫无疑问,我们现在面临的建设和发展环境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调查研究的对象、内容、手段、条件也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但调查研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没有变,调查研究的科学思想方法不能丢。

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光辉的典范,而且在深刻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调查研究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调查研究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精辟、深刻,贯穿着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历经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始终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成为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更为复杂的情况和问题,必须坚持以这些科学思想方法为指导搞好调查研究,并以此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我们体会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着重领会和把握:

——牢固树立正确的决策来源于调查研究的观点。同志有一个著名论断“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邓小平同志强调“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同志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更没有决策权”。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始终是制定政策的基础、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采取闭门造车、主观臆断的办法,是不可能提出好的政策建议、作出正确决定的,结果必将是极为有害和危险的。领导机关在任何时候都要自觉把调查研究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定的基本前提,用更多的时间、花更大的气力去弄清情况,并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研究。

——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调查研究。对于任何问题的探索和解决,须臾离不开调查研究;
而真正求得对于事物正确认识的调查研究,须臾离不开实事求是的态度。调查研究不是立竿见影、轻而易举的事情,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作长期艰苦的努力。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调查研究,就是要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人民群众最期盼我们做的事情出发,开展深入系统而不是粗枝大叶的调查,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就是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纷繁复杂的客观现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研究,科学总结和升华实践经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就是要有一种追求真理的勇气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敢于反映实情,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意见,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紧紧依靠群众进行调查研究。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指出,“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那么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总是在社会矛盾的运动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也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中不断寻找、揭示和发展指导自己前进的真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是我们调查研究的对象,又是我们获取正确认识的不竭源泉,更是我们检验和深化认识的客观依据。调查研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我们搞调查研究,要有满腔的热忱、“眼睛向下”的决心和“甘当小学生”的态度,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拜群众为师,和群众交友,“问问家长里短事,听听鸡毛蒜皮言”,同群众一起讨论大家关心的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既要了解群众盼什么,也要了解群众怨什么;
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
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

——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进行调查研究。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要善于运用矛盾的观点指导开展调查研究。一方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突出重点,不断深入。“眉毛胡子一把抓”,不仅耗费精力,而且往往不得要领、难以深入。同志曾形象地比喻道,“假若丢掉主要矛盾,而去研究细微末节,犹如见树木而不见森林,仍是无发言权的”。另一方面,要通过分析事物的特殊性来把握普遍性。事物的普遍性总是寓于特殊性之中,而特殊性总是在一个方面或一定程度上反映普遍性。对于同一类别或相同性质的问题,要采取抓住典型、解剖“麻雀”的方法开展调查研究,既选择好的典型总结经验,又解剖坏的典型吸取教训,从正反两方面加深对规律的认识。要善于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指导开展调查研究,不就事论事,对事物进行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研究、分析,搞清楚内部和外部联系,真正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要善于运用发展的观点指导开展调查研究,不能期望在一个时间段或者一定条件下得出永恒不变的结论,而要根据事物不断运动、变化的特点,不断研究新情况、获得新认识、解决新问题。

三、坚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搞好新时期调查研究工作

当前,我国已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要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很不容易。可以说,与以往相比,我们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更多,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更复杂;
影响决策的因素增多,正确决策的难度增大。这些都说明,搞好调查研究更为重要、迫切,要求更高。加强调查研究的任务又一次历史地摆在我们面前。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搞好调查研究,最重要的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同志强调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领导机关的调查研究直接服务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坚持求真务实极为重要。只有坚持求真务实,才能了解真实情况,调查研究工作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在决策工作和领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我们在推进事业发展时能够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加强调查研究,必须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大局。调查研究要着眼于解决问题,着重在谋全局、抓大事、管方向上下功夫,并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要重点调查研究本地区、本部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调查研究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调查研究影响全局、关系长远的战略性问题。2003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组织力量,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等方面开展调研,形成了一批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为领导同志决策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服务。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加强调查研究,必须坚持领导干部带头。重视不重视调查研究、会不会调查研究,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政治思想是否成熟、工作作风是否扎实、工作方法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领导干部要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掌握实际情况、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复杂问题、实现科学决策的钥匙,亲自了解基层的情况,亲自下功夫对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亲自撰写调查报告。这对于防止和减少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对于正确地判断形势、制定政策,对于改善领导机关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都是不可或缺的。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加强调查研究,必须创新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在实践中,我们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方法,如召开座谈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这些方法具有感受直接、体验深刻、互动性强、人情味重等优点,应继续坚持。与此同时,还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要积极使用统计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网络调查等现代方法,提高调查的效率和质量;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为调研乃至决策提供快捷、全面、翔实的信息资料;
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以及规划与优选、预测与评价、计算机仿真等方法,对已掌握的调查材料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系统研究。只有把传统调研方法和现代调研手段结合起来,才能增强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调查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一、提高认识,增强调研工作的主动性

调研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在认识。只有认识到位,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才能增强做好调研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志有一句关于调查研究的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说明调查研究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老干部部门调查研究的过程,说到底就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老干部工作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现行老干部工作的政策规定落到实处的过程。离开了调查研究,老干部工作要有创造性是不可能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更加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化。这些都会程度不同地对老干部的思想产生影响。就管理服务的对象而言,离休干部高发病期、高龄化的特点日益突出,深化管理、优化服务的要求很紧迫。这些变化给老干部工作带来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主动出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情况,向实践学习,向老干部学习,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分析新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二、与时俱进,体现调研工作的超前性调查研究工作要与时俱进,超前进行

必须紧紧围绕事物的发生、发展,摸清来龙去脉,搞好提前预测,实现超前调研。老干部部门的调查研究,必须时刻关心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改革动向,与时俱进,密切关注每个时期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自觉把老干部工作放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考虑,切实体现调研工作的超前性。无论是调研课题的确定,还是具体建议、对策、思路的提出,都要以是否吻合当前需要,是否有利于推动老干部工作前进作为根本出发点。通过扎实有效的调研,把老干部工作做“大”、搞活。只有把适应形势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调研的思路才能开阔,方向才能找准,而脱离于形势需要,就调研抓调研,因循守旧,没有创新意识,工作就抓不到点子上,路子会越走越窄,不会有作为更不会有地位。

三、拓宽渠道,实现调研方法的多样性

搞好调查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仅靠单一的思维、单一的渠道、单一的方法是不可能做好的,必须积极开阔思维、拓宽调研渠道,实现调研方法的多样性。同志曾形象地将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概括为“走马观花”和“下马看花”两种。前者指的是面上调查,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了解面上的情况;
后者指的是典型调查,通过下功夫分析一朵“花”、解剖一只“麻雀”,从个别中找出一般,从特殊性中找出规律性、普遍性的东西来,以取得经验,指导全局。调查研究必须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了解到真实的情况。在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老干部调研工作也要围绕老干部工作的重心,拓宽渠道,注重调研方法的多样性,全面开展调研,为老干部工作“保驾护航”。在调研中,要从政治上、全局上观察事物,善于识别正确与错误、主流与支流、全局和局部。要着眼于老干部的优势和特点,从老干部老有所养、安度晚年的需要出发,深下去、沉下去,贴近老干部,深入老干部,蹲点调查,“解剖麻雀”,掌握原汁原味的材料。要善于问计于老干部、问计于基层单位、问计于专家学者、问计于其它专业部门,既有定性的研究,又有定量的实证材料,科学探索老干部管理服务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