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2023年陈情表读后感【五篇】

时间:2023-06-22 19:50: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前些日子,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一次关于《陈情表》的文本解读活动,各位同仁对文本的解读一改过去的唯教参论,进行了多元化解读,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与大家交流之后,仔细回想解读的内容,总觉得有一些解读不是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陈情表读后感【五篇】,供大家参考。

陈情表读后感【五篇】

陈情表读后感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浅析 中职语文 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前些日子,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一次关于《陈情表》的文本解读活动,各位同仁对文本的解读一改过去的唯教参论,进行了多元化解读,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与大家交流之后,仔细回想解读的内容,总觉得有一些解读不是很妥贴,出现了一些过度解读和取悦解读,这样的解读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仅没有好处,反而造成学生的偏离文本,对于教学没有任何益处。

例如有的教师认为李密写的孝情是虚情假意,认为李密为了自己的名节,假托孝情达到自己不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对蜀汉尽忠尽节的声誉。有的说李密所写之情是矫情,将《陈情表》看成是李密的处世哲学,李密懂得变通,懂得不作无谓的牺牲,懂得如何在乱世求生存求保全家人甚而求发展。不要将《陈情表》当成至真至性的文章来读。有的观点认为李密所写之“情”更偏向于“事情”“实情”而非“感情”,其孝情只是作者在擂未境中智慧行文时凭借的一种手段而已。认为李密辞不就职有三种原因:一是李密确实有一个需要供养的祖母刘氏;
二是李密是蜀汉旧臣,有怀旧思想,对于晋灭蜀汉有些不服气;
三是李密认为做官如履薄冰,晋朝刚刚成立,李密对晋武帝又不甚了解,盲目做官,安知祸福。

究竟应该怎样对《陈情表》进行有效多元的解读,我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我认为还是要要基于学情,还要体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并且要符合大众主流价值观。

1解读要遵从文本的本质,依据史实

(1)《古文观止》中对《陈情表》的评语是“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2)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据《晋书・李密传》说: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基右。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然后进献。《陈情表》辞语恳切,委婉动人。表到朝廷,晋武帝看了,为李密对祖母刘氏的一片孝心所感动,赞叹李密“不空有名也”。不仅同意暂不赴诏,还嘉奖他孝敬长辈的诚心,赏赐奴婢二人,并指令所在郡县,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3)北宋大文豪苏轼云:“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4)晋武帝信守诺言,李密走上为官之道。《晋书.李密传》中有言:“后刘终,服阕,复以冼马征至洛”。

从这些史实可以看出《陈情表》写的是至孝之情,顺忠之心。文章能深深打动晋武帝的也是这一点。当然让晋武帝欣然接受李密的“辞不就职”还有别的原因,但孝情是主要的,这与当时晋武帝的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政思想是吻合的。《陈情表》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为孝道的典范,影响深远。

2解读要体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课堂上要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习质量标准融入到教学之中。要在课堂教学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所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偏差,就会让学生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不仅影响立德树人,还会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例如解读出李密的虚情假意或矫情,就会让学生对古代的文人产生一些不好的印象,从而怀疑古代文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使命,怀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的抱负。而当他看到史实的记载时,又该怎样去解读呢?我以为是不妥的。如果文本解读是为了出新出奇,这样的解读不要也罢。

3解读要关注学情,并且要符合大众主流价值观

例如学生在学密的《陈情表》时,对于古代关于忠孝了解不多,理解不够,体会不深,对古语说的“自古忠孝不得两全”更是难以理解,为什么尽忠就不能尽孝,尽孝就不得尽忠,而且对于学生来说,尽忠尽孝都是很遥远的事,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更是难以体会到尽忠尽孝的两难尽地。如何进行文本解读,这是需要教师进行课堂预设的。应从李密的悲情、孝情、归顺之情和尽忠之情进行解读,符合大众主流价值观,也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所以应该对悲情和孝情进行重点解读,因为学生对于悲情和孝情还是有所感触的,只要教师能调动起学生在生活中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和父母抚养孩子的不易,就能感受的李密与祖母的相依为命,情感至深。有了孝情做基础,李密的一切言行皆顺理成章。

由此可见,教师抓住悲情、孝情、归顺之情,尽忠之情对文本进行解读,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正确把握,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能力,更利于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对于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也是有好处的。文章以事动情,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千古一文,实在是实至名归。而一些脱离主流哗众取宠的个性解读让文章失去光彩,让人性蒙上阴影,让往圣情何以堪?

因此解读文本需要理论支撑,而不是心血来潮、别出心裁。不负责任的解读会误人害己,所以解读要慎之又慎。

参考文献

[1] 王彬.古代散文鉴赏辞典[M].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

陈情表读后感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知识;
意义;
英语阅读;
理解

0 引言

哲学家赖尔(Ryle G.)于1949年将知识区分为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和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1]。后来认知心理学家加涅(Gagne RM.)和安德森(Anderson JR.)等把它们应用于人类的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研究。我国学者皮连生教授通过多年研究,提出了广义知识理论。[2]他认为,知识分狭义知识和广义知识。狭义知识仅指陈述性知识;
而广义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技能,是人们运用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即认知技能,cognitive skills和动作技能,motor skills)以及运用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即策略性知识strategic knowledge),是有关“如何做”的知识。

阅读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人们为研究这些问题进行了大量而富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阅读理论与模式:自下而上模式(the bottom-up model)、自上而下模式(the top-down model)、互动模式(interactive model)和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3]本文运用当代认知心理学广义知识理论,从英语阅读过程分析与讨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对学习者理解语言意义、文化意义以及情感意义的认知作用。

1 陈述性知识

阅读是通过视觉感知语言符号后大脑处理、加工与理解信息意义的心理过程。[4]阅读材料一般承载着三方面的信息:语言信息(词汇、语法等语言结构)、文化信息(历史、政治等)和情感信息(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因此,成功的阅读意味着学习者能正确解读阅读材料中的语言意义、文化意义和情感意义。那么,在英语阅读认知活动中,陈述性知识对语言、文化和情感信息的编码和译码究竟起到了怎样作用?

陈述性知识是人有意识掌握的、以命题(proposition)方式储存在大脑中的事实、概念、或观念构成的信息,是有关世界“是什么”的知识。而命题是人们从事物的知觉信息中抽取出主要意义而忽略其细节特征的一种表征方式[5]。它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因此,学习者所获取有关英语的陈述性知识反映出他们对英语语言及其文化规律性的认知结果。在英语阅读认知活动中,学习者要理解阅读材料的语言意义,必须提取头脑中储存的英语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陈述性知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理解某一词语时,学习者会自动检索自己陈述性记忆中的“心理词典”( mental dictionary ),即首先激活陈述性记忆中的有关该词的知觉以及该词的所有含义,然后根据上下文做出选择。比如:要准确理解“He lost the match and also lost the chance to play in the finals.”句中 “finals”的词义时,学习者会自动激活该词的所有含义:“最后的”、“决赛”、“期末考试”和“报纸每日发行的最后一版”,并能根据语境迅速确定“final”是“决赛”,而不是其他含义。可见,理解词义首先需要具备词汇知识。学习者的心理词典内容越丰富,其提取词义的速度就越快。同理,分析句子结构、理顺词句间复杂的语法和逻辑关系离不开语法知识。要准确理解“He has built a mansion overlooking Lake Washington that he’s packed with high-tech gadgetry and TV monitors” (徐小贞,《新世纪职高高专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这个句子,必须对这个结构较复杂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理顺“overlooking Lake Washington”和 “that he’s packed with high-tech gadgetry and TV monitors”与“mansion”之间的语法关系,即现在分词短语和定语从句分别作名词“mansion”的定语。

解读语言意义需要语言知识;
理解文化意义必须依赖文化背景知识。陈述性知识作为世界知识,它涉及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图式(schema)是陈述性知识的综合表征形式,是对范畴(category)中的规律性进行编码的一种形式(nderson R.C. & D. P. Pearson,1984)[6] 。图式既是一种知识表征形式,又是相互关联的知识构成的完整的信息系统,它是建立在个体经验基础上的、有层次的动态结构。比如,“打电话”的行为图式包括摘机、拨号、问好、交谈、告别和挂机一系列的动作程序。即便电话内容有所不同,但打电话的动作程序是大致相同的。图式的这种结构性与程式性为读者加工新信息提供了认知模式(cognitive model)和理解框架。安德森(Anderson,A.)和利恩奇(Lynch,T.)的听力理解研究表明,听者的意义建构是通过更广泛的信息资源所获得的,这种信息资源既包括图式(schematic)知识又包括情境(contextual)知识[7]。这表明我们并不仅仅依赖于传入耳中的语音性质来获得意义,还必须运用大脑中储存的图式知识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和意义建构。此外,图式还可以解释话语中词汇的多义(polysemy)现象(Lehnert W.G.)。读者读到 “ The royal proclamation was finished. The king sent for his seal.” 这个句子时,之所以不会将句中的“seal ”(印章)误解为 “海豹 ”;
是因为句中的“seal ”、“the royal proclamation”和“king ”属于同一图式。可见,图式能帮助读者消除歧义(ambiguity)、准确地提取词义。就文体图式而言,论说文有论说文的文体图式;
记叙文有记叙文的文体图式,等等。英语新闻的编辑图式(who、when、where、 what、why、how)无疑有助于学习者更迅速、准确地理解新闻的内容。安德森(Anderson .R. C.)认为,在阅读理解中,图式具有为同化新信息提供信息框架的作用。[8]让我们看一段文字材料:

The procedure is quite simple. First,you arrange things into different groups. Of course,one pile may be sufficient depending on how much there is to do. If you have to go somewhere else due to lack of facilities that is the next step,otherwise you are pretty well set. It is important not to overdo things. That is,it is better to do too few things at once than too many. In the short run this may not seem important but complications can easily arise. A mistake can be expensive as well. At first,the whole procedure will seem complicated. Soon,however,it will become just another facet of life. It is difficult to foresee any end to the necessity for this task in the immediate future,but then one can never tell. After the procedure is completed one arranges the materials into groups again. Then they can be put into their appropriate places. Eventually they will be used once more and the whole cycle will have to be completed. However,this is part of life.[9]

一般读者看完后会觉得这段文字难以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主要是因为读者没有将新信息与自己头脑中的图式知识建立起有机联系。如果将这段文字加上标题“Washing Clothes”, 这时读者有关“洗衣服”的图式就被激活,理解起来也就更容易、更准确。

另一方面,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准确把握阅读材料的文化意义。不同的阅读材料涉及不同的内容,如政治、哲学、历史、地理、教育、体育,民俗,等等。因此,我们难以想象一个对哲学知之甚微的读者能看懂有关哲学的文章或书籍。从认知意义上说,学习者获取的陈述性知识越丰富,在认知英语的过程中形成的英语语言与文化图式就越多,其理解事物的能力就越强。语言学家努南(Nunan D.的研究也发现,在阅读理解中,背景知识比语法知识起的作用更大。[10]

在解读文本情感意义的过程中,陈述性知识以语言形式所承载的概念、命题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了分析、概括、综合和推理的文字依据。学习者通过运用这些概念和命题来分析与理解作者的观点或态度。比如,阅读 “Two Kinds of Football”(李观仪.《新编英语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这篇文章后,要求学生分析作者对足球运动的态度,并作出正确评价。要理解作者的态度,学生必须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找出作者对足球运动态度方面的信息,如“American football … is the American national sport”,“It excites tremendous enthusiasm”,“American football has a reputation of being a brutal and dangerous game. This reputation is not really deserved”,“Soccer games can now draw crowds of over 70 thousand in cities where baseball attracts a mere 20 thousand spectators”,“Soccer is being brilliantly promoted,like any other promising American product”;
然后进行分析、整合、概括和推断;
最终对作者的态度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作者对足球运动持“赞成”态度。

综上所述,在阅读理解中,陈述性知识对学习者理解阅读材料中的语言意义、文化意义和情感意义都起着重要的媒介或“桥梁”作用。然而,在意义理解的过程中,学习者仅有陈述性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运用必要的阅读技能与策略。

2 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对学习者阅读技能与策略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程序性知识是运用规则做事的技能。就英语阅读而言,这些“规则”主要指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策略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产生式“条件---行为”规则告诉我们,“规则支配行为”。只有满足用规则做事的条件,才能实施与之相符合的行为。这说明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要充分理解文本意义,学习者必须掌握有关英语阅读技能与策略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并能根据词、句、篇不同层面的信息加工的需要灵活选择与运用与之相符合的词义提取技能、语句理解技能、篇章理解技能。如理解段落大意通常使用“主题句”(topic sentence)阅读技能。就英语阅读词义理解技能来说,有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上下文、定义、解释、重述、识别指代关系等。英语教学实践证明,经过大量实际练习,这些技能不仅会日趋熟练,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学习者对词义的理解。

另一方面,作为阅读策略,程序性知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学习者有效地设定阅读目标、选择阅读技能等,以调节与监控他们分析、综合、判断、概括思维活动,提高意义理解的速度与质量。学习者知道英语阅读技能方面的陈述性知识,但如果不能根据阅读材料的性质和阅读目标的需要灵活选择合适的阅读技能,这无疑会影响其阅读理解。假如学习者的阅读目标只是了解文章大意,那么应选择略读(skimming)策略,然后对自己的略读过程进行监控,即有意识地按照略读的三个步骤进行阅读——首先通读文章的起始段和结尾段;
然后细读其他段落的主题句;
最后浏览与主题句相关的信息词。[11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英语阅读能力是由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构成的(这里的‘能力’指学习者通过获取和运用知识所形成的能力,不包括能力的先天因素)。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在阅读认知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它们互相依赖、互相作用,共同促进学习者对语言、文化和情感意义的理解。

3 结语

本文运用广义知识理论阐明了英语阅读的认知观:英语阅读能力是由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构成的。意义理解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词义的理解离不开句子;
语篇理解又以词句的理解为支撑。意义理解的过程既有自下而上(bottom-up)的信息加工,又有自上而下(top-down)的信息加工。在英语阅读认知活动中,知识既各司其职,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对学习者解读文本意义起到了媒介、技能与策略的作用。广义知识理论认为,英语阅读理解不仅是学习者接受信息的过程,而且是他们运用知识主动加工信息、准确解读文本的语言、文化和情感意义的认知过程。

参考文献

[1]赖尔,刘建荣译.心的概念[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Grabe,W.Currentdevelopment in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research. TESOL,Quarterly 25(3),pp.375-406,1991.

[4]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5]Anderson,JR.1983.The Architecture of Cognition.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Anderson,R.C. & Pearson,D.P.1984. A Schema-theoretic View of Basic Process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Carrell,Devine & Eskey(ed.)Introdu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Anderson,A.and Lynch,T.1988.Listening.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8] 同 [5].

[9]Carroll,D.1986. Psychology of Language. Monterey,California:Brooks/Cloe Publishing Company.

陈情表读后感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陈涉世家》 创新教学

长久以来,文言文教学一直是难题。历史的变迁使很多文字变得晦涩难懂,而文言文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广泛的应用使得学生难以热爱。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几乎占整个语文教学的三分之一,中考试卷中文言文的分值越来越大,近几年占将近二十分,因而文言教学自然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然而,自进行教学改革以来,时至今日,文言教学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教学方法还是万变不离其宗,换汤不换药。教师逐字逐句讲解,学生逐字逐句记录,教师教得疲劳,学生学得糊涂。我在教学文言文中也做了一些改革,大多按照“朗读熟悉—自译圈疑—质疑释疑—教者提问—学生翻译—内容分析”的步骤实施,虽然耗时,但学生不至于越学越厌。但再好的美味吃多了也觉得无味,这样的方法用多了,学生也不觉得新鲜,兴趣自然不浓厚。特别是《陈涉世家》这类篇幅较长的文章,不灵活变通,不创新教法,对学生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更别说掌握了。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在教学《陈涉世家》时尝试了一种新的教法,步骤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鸣,潜意识进入学习状态,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在特定的审美愉悦中学习语文,可以使语文教学富有生气和活力,可以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情”的世界,产生情感共振效应。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协调发展,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课伊始,我以学生熟悉的《荆轲刺秦王》电影导入,播放电影中表现秦始皇残暴、老百姓痛苦的片断,趁势引导:“‘,民不得不反’,在这样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这就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大家想不想了解起义的具体情况呢?想不想通过表演亲自体验一下呢?”学生学习兴趣高涨,紧接着的分组竞赛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质疑释疑,疏通课文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在读书学习中勇于质疑,至关重要。读书如果不疑,就像刀不磨会生锈不锋利乃至氧化变质一样,不可能有成就,甚至还不可能有新鲜感。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自读质疑,是引导学生从对课文的感知到深入理解的重要一环。

本篇文章虽长,但有一定的情节,书下注释较多也较细,再加上有初一、初二文言文的基础,我让学生根据书下注释自己理解课文,在行间巡回走动,学生有读不准、不理解的可讨论可提问,我及时释疑。学生为了表演好,在表演竞赛中获胜,都认真而又兴奋地朗读课文,理解翻译,质疑释疑。学生在互相提问解答过程中,解决了读音问题,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被”的读音应该是“pī”;
知道了通假字的含义,如“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中“以”通“已”,意思是“已经”;
理解了一词多义现象,如“等死”和“死国可乎”中“死”的含义分别是“死亡”和“为......而死”;
懂得了词类活用的现象,如“失期,法皆斩”中“法”是名词作状语“按照法律”,等等。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远比我估计的要多要细,学生之间互相解答的远比我想象的要全要实,在紧张热烈的氛围中,不经意间已下课了。

三、尽情表演,亲身体验

爱表现是孩子的天性。课堂中的表演、画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课本剧的表演是一种深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并将其表现出来的特殊的阅读理解课文的手段,能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推敲语言文字,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感受读物。语文教材中的寓言、童话故事特别适合运用这种方式,《陈涉世家》虽然不是寓言、童话,但是它有情节有人物,同样适合表演。

在前一节课上,学生已经熟悉了课文,熟悉了情节,接下来就要分工合作彩排。四组学生自行分工,编剧、导演、主演、群众演员、道具、旁白个个落实。有一组学生竟用一个晚上将课文改编成了剧本,台词、旁白、舞台背景、人物动作表情等一目了然。学生的热情、兴趣、主动性、积极性,真令我意外。制作道具时,学生更展示了团结协作的精神,男生制作刀、剑、戟等武器,女生制作旗帜、鱼儿等,据说有的家长都参与了道具的制作。表演时,书法能手在黑板上用红色笔写了“《陈涉世家》表演会”,使气氛更加热烈。课堂上,教师既是演出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生表演的观众。平缓深沉的旁白,艰难痛苦的耕作,淅淅沥沥的雨声,紧张激烈的格杀……虽不是专业演员,表演也有些稚嫩,但学生认认真真的态度,一丝不苟的表演,还是深深感染了观众。我在学生的表演中感受到了学生对文章中人物性格的深入理解。当然,表演不能代替一切,要真正全面地掌握文章内容,还需要运用其他教学形式。

四、唇枪舌剑,理解课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了新课程改革至关重要的课题。课堂辩论教学不失为深化中学语文教改的一个新思路。小型的课堂辩论,对于活跃语文课堂氛围、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研读辩难的能力,是很有价值的。所谓小型课堂辩论,就是介于辩论赛和讨论之间的一种活动形式。我认为,这种形式最适合语文课堂组织。这节课上,我就让学生开展了一场小辩论。

陈情表读后感范文第4篇

关于《十五分钟》

《读读书》:这本书叫做《十五分钟》,这个书名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陈蓉:表面看,是取自文中小诗《十五分钟》,淡描了一个日常生活里非常普通的场景,即每日清晨离开家门,送女儿到达幼儿园的十五分钟时间里,真实的发生,以及发生带给我的思绪。我便用观察、思考和叙述的方式,来充满趣味地捕捉。往深处看,却发现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这或许就是十五分钟反向性的寓意。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样一个短促的时间段在时间的坐标上实在微不足道,瞬间而过。但也就是这样的日常生活片刻,往往是我放慢脚步,放慢心情,尽可能做深呼吸体验的宝贵时间,并能在意识空间里无限延长。所以,我的十五分钟是生活态度的概念和缩影,生活中新的起点和意义。

《读读书》:祝勇先生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引用了庞培先生的一句话:“要让文字变成诗句――进而言之――变成乐曲,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这意味着不顾死活地和时间争斗,用你内心的旋律线。”我想知道您内心的旋律线是什么?

陈蓉:说实话,这个问题没有考虑过。简单而言,我想是不管现实世界如何,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就像努力弹好每一个乐符,演奏好能给自己一个意义、一个交代的每首曲子。

《读读书》:这本书一共有五个章节,标题分别是“明净的日子”、“回归里的回味”、“歌谣里的海岸线”、“生命中的参照”、“约会”,用这些标题做每个章节的标题是怎么考虑的?

陈蓉:它们分别记录了我日常生活的点滴感悟;
离我或近或远,但给予思考空间的人物;
我的旅行;
阅读和电影时光中的片段;
以及突然间和她碰了个照面的小诗歌。

写作与阅读

《读读书》:我看到《十五分钟》后序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并非文字专长者,甚至从未对文字集结出版有过丝毫联想。”这是不是表明你把自己摆在一个普通的“生活者”的角色上从事写作这样的事情?你觉得普通人需要写作吗?写作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

陈蓉:生活是我们的方法,也是目的,所以我首先是一个正在生活着的人,芸芸众生的一员,并把写作当作生活的某种方式。对现在的我而言,写作不可缺少,它意味着不断消化、释放和探索我对正处的世界的感知,在精神层面作未知的成长和拓展。对其他普通人,或业余写作者,我不能妄言它的意义,每个人写作的出发点不同,深入的程度也不同,但有一点应该相似,把它当作自己的兴趣,心怀认同,才会去尝试,与普通或不普通没有关系。

《读读书》:祝勇先生在这本书的序里还提到一个“抒情性”的问题,他认为“抒情性”在当作中是久违的,他说“还有谁像80年代那样,耐心地听一首歌,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十五分钟》作为一本书纯抒情性的作品,是不是不合时宜,你是怎么看的?

陈蓉:《十五分钟》是否合时宜,要看不同的读者。内心对慢生活有期待,有向往,想把每天的生活过得认真又安静的读者,也许她就是合时宜的。抛开我的作品,就纯抒情性的作品而言,它应该能和每个时代对话。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抒情性是一种生活语言,也是价值观的体现,谁能说唐诗宋词不是以抒情的方式在表达?儒家、道家文化中,以抒情的方式来暗喻人生理想和生命价值,也是处处可见的,你会觉得很美,但同时也是极具思想性的。难以想象,这个物质极其进步的时代,如果没有了抒情性,生活乏味干枯,情感粗糙生硬,每个人的内心像钢筋水泥构造的豪华建筑,坚固且冰冷,时代的美好从何谈起?所以,抒情性里一定有人性的关怀、同情、怜悯、宽容和对善、美、真的追求。这个快得让人慌乱无措的时代,更需要每个人打开一扇门,把抒情性请进来,走到心里,拂去些嘈杂的痕迹。

《读读书》:《十五分钟》卖得很少或看得人很少,你会不会很沮丧?

陈蓉:应该不会。当初出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销售盈利,只是把博客上文章作一个整理,对自己三年点滴的思考做个总结,正式出版是基于更加规范并有质感,在此同时能和更多的人一起分享。

《读读书》:我们知道您除了是一个作者之外,还是一个积极的阅读推广者,这在你这本书的个人介绍中也有体现。在《十五分钟》里您提到了很多阅读的体验和感觉,比如你提到了《爱与友谊》、《清醒记》、《目送》、《理想的下午》、《空谷幽兰》等等,阅读是不是已经融进了你的生活?对你来说阅读意味着什么?

陈蓉:我的生活已不可能离开阅读,它即是习惯,也是生活方式,完全下意识的。

阅读意味着我把自己的经验,拿来不断和书中他人的经验相互印证,然后开阔视野,周延判断,清晰我的思维,充分发展内在世界,让心智不断成熟。

生活与生命

《读读书》:在《十五分钟》这本书的扉页上印有这四行字:“我绝非要借此书卖弄并非才能的文采。只是选择了用记录的方式纪念曾经遇见的美好和心念。而且,在我无法预测尽头的生命中,她是如此撞击心扉和不可删去的一段。”对照这本书的内容可以看出那些不可删去的一段只不过是你生活中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比如:落地灯、端午、田字本、白茶等等,在别人生活中这往往是被遗忘的生活部分,却被你捡拾进文字中,你是怎么看待这些小事情的?

陈蓉:我想用祝勇先生对我文章的理解来回答:“陈蓉的文字轻松优雅,但每一个字都是认真的,像搅拌后安静下来的咖啡。无论自己的生活多么微小,哪怕微小到一粒米,但只有认真地打量和对待自己的生活,才不是庸俗的生活。”我不敢说自己的生活如何不平庸,只是把普通生活中无量数的小事情认真经历思考了,日子就会变得光彩广阔起来。

《读读书》:《十五分钟》封面上有一句话很吸引眼球:每天十五分钟与生命相处。这个作为相处对象的“生命”,究竟是什么?你又是怎样与之相处的?

陈蓉:自我生命除了身体物质的载体,还有精神的内核。身体给予我们行动和展现的本领,但精神给予我们生活的力量和感受。人幸福不幸福,内在价值追求,本质上是由精神层面决定的。我所说的生命,指的就是不断在感知外在影响,并进行思考和价值判断的内在精神。不荒废每一天,不混混沌沌地无知无觉一切看似平凡普通的生活场景,始终保持对生活的敏锐度,可能会是一再地重复和再现,但不让思维停顿、麻木和僵化。让自己保有对生活的新鲜感和活力感,也让自己每天都有进步和新的发现。

《读读书》:《十五分钟》后序中,有一个问题反复拷问你自己,我想把它拿出来问下您:这样一个生活状况稳定,没有生存困境的人,当回归到生命的原点和本义上,还需要纯粹的成长吗?方向在哪里?

陈情表读后感范文第5篇

一、紧扣课标教出体裁特点

任何一节课的教学,都要上出年段目标和体裁特点。课标对小学高段阅读教学有这样的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人物、细节……”陈老师的教学,就是围绕这句话进行的:事件的梗概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让学生说故事大意;
人物的感知通过“要想讲好故事,首先要了解故事中的人物;
后羿、逢蒙、嫦娥,他们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启发;
印象深刻的场景则通过“抓关键词语接济、凝望进行想象性言说”描述;
而扣人心弦的细节则用“嫦娥智斗逢蒙的表演”进行丰富、凸显,使细节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二、字词段篇学得通透到位

本节课中,无论词句还是段篇的学习,陈老师都能抓住要点引领学生学得深入、扎实。一是生字学习抓特点。在了解主要人物和特点的过程中,陈老师相机进行了字词教学,陈老师没有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而是抓住难点、易错点进行点拨,如“逢”的读音,“蒙”的写法,点在要害处,一点即通透。二是词语学习悟到位。在理解描写嫦娥的关键词“周旋”时,学生根据字典及语境选取了正确的选项,并通过想象、表演对“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进行了补白,还原了画面,丰满了人物形象,读出了文字背后的内涵。三是段篇学习体现层递性:了解人物,感知大意――抓住关键词语想象性言说,丰富传说内容――创造性复述故事。这样的教学见树见林,体现了语文教学“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规律。在这样步步深入的学习中,学生渐渐走进人物内心,使“其言皆出自吾之口,其意皆出自吾之心”。整个学习过程真实、自然,其间有磕碰,有顿悟,有生成,从走进教室到走出教室,学生学有变化,学有所得,体现了本课教学的效果。

三、富有挑战学得积极主动

高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视野和生活经验,不再满足于浅表的、形象的感官刺激,此时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是那些想知道却又不知道的东西,充满陌生感、未知性、挑战性。陈老师敏锐地感觉到这一点,设计了两个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一是“嫦娥与逢蒙周旋”的表演。思绪涌动、一阵讨论后便是精彩的展示:老到的表演,惟妙惟肖的语言表达,自然到位的动作神态,把人物演得出神入化、活灵活现,活脱脱一个美丽善良的嫦娥、奸诈贪婪的逢蒙再世。二是“凝望”的深情述说。请看陈老师的引导:“就让我们走进嫦娥的内心,用深情的笔触写出那深情背后的文字吧!选择一个对象,以‘嫦娥深情地凝望着××’开头,写一段话。可以是嫦娥的内心独白,也可以写嫦娥想象中看到的情景、听到的话语……”静静地想,沙沙地写,深情地说,学生天荒地老、海枯石烂的表述,表明学生已经走进人物内心,俨然成为那月宫中的嫦娥了。在第七届全国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台湾教育学会赵镜中会长在肯定大陆近年课堂改革取得的成绩后,严肃地指出:教师提出的问题,层次多属于字面或文本理解的问题,较少批判性、创造性、应用性的问题。而陈萍老师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极富创造性,是对这种批评的积极应答。因为“定向于学生已经成熟的认知水平的教学设计,即使设计得再巧妙,也只能属于下限的教学,上限教学着眼于学生未来可能的发展”。

四、策略导向习得读法句法

“法”就是学习方法,是教师实现“不需要教”的真正着陆点。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强调,要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在《嫦娥奔月》一课的教学中,陈老师非常关注学法的指导。

一是习得读好一个故事的方法。1.通过提示语引领。我们来看陈老师的引导语:“要想讲好故事,首先要了解故事中的人物;
要想讲好故事,不但要了解故事中的人物,还要了解故事梗概,知道故事大致的样子;
要想神话故事越传越丰富,越传越精彩,仅仅知道故事大意还不够,接下来我们就围绕故事的中心人物嫦娥,抓住每一阶段的关键词来展开想象;
下面请三个同学分别来复述奔月前、奔月中、奔月后这三部分,注意将我们刚刚所说、所演、所写加去。”这是教者的教路、课堂的流程,课堂就是这样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最后学生讲故事水到渠成、精彩迭出。这些点拨语也是在让学生习得讲故事、创造性复述的一般方法:了解人物――知道大意――展开想象――创造复述。在说故事大意时,陈老师又渗透了“按奔月前、奔月中、奔月后的顺序,抓主要人物的主要事情来说”的方法。2.通过点拨提升。学生复述故事后陈老师点拨:“后羿射日”不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略说;
另外加进的内容要更好地融合。这是针对学生复述后即兴生成的点评,针对性强,是学生复述的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