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文化苦旅读后感【五篇】

时间:2023-07-03 17:15: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步履在莽莽苍苍的大地,面对这赤裸的文化,心中有种莫名的悸动。拈起一脚脚尾页,方才知这《文化苦旅》的厚重。却又如酒般荡醉,麻痹你的经络。于是,我将文化含在唇间,味道比秋茶还要苦涩。当我凝神文化圣洁的神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五篇】,供大家参考。

文化苦旅读后感【五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第1篇

苦途文化——读《文化苦旅》有感

作者/韩刚建

冥思,许久都不曾回醒……

步履在莽莽苍苍的大地,面对这赤裸的文化,心中有种莫名的悸动。拈起一脚脚尾页,方才知这《文化苦旅》的厚重。却又如酒般荡醉,麻痹你的经络。于是,我将文化含在唇间,味道比秋茶还要苦涩。当我凝神文化圣洁的神韵时,思绪随风飘散。

冉冉的日光,唤起我沉醉许久的无限遐想。他正用破旧的扫帚,刷去百年的灿烂;
他正用冷白的石灰,掩盖千年的辉煌;
他正用苍白的思想,粉砌着“自以为是”的鄙薄。他,一个道士,活生生地掳走了我们的遗产。我看到了驼队远去的背影,我听到掳略者大声的狂笑……我的心被揪得生疼。

夕阳血染一般的红。古老的民族,滴血的伤口,在溃烂……

我真想化作那根缰绳,勒住那罪人的喉咙,不让他用那粗略的手去碰触佛家瑰宝,不让他将人世的污浊渗入瑰丽的文化。我还要去阻截远行了的车队,“和你各乘一匹战马”“决胜负于城下”!可我深知——我太渺小,太卑微,太愚钝。我留不住被驮走了的文物,留不住早已枯竭了、走失了的年代。

文化的歇息将永远带着悲痛与苦楚。

什么才能镌刻隽永,我带着迷茫与痛楚义无反顾地踏上文化的征程,纵他山远水长,我都要用深层的记忆打响前奏,叩开历史的生命。此刻的我才明白,守望也是一场苦旅,即发的记忆,是被人们遗忘的步履。而时间将我蚀成战火中的残垣,正如些许文化嫣然老去般长久。

因此,守望变成了我追溯的根源。把自己凝望成一春的晨,一冬的雪。雪也伴着胡笳与羌笛,缺少了些悲壮的情意。若我将我心给予阳关,坟墓是否会将我掩埋。如峰的沙堆,如剑的月光,如冰的躯壳。烟缭绕,我心也朦胧。

文化因萎靡柔弱而席卷半壁华荣?我如魔鬼般嘶吼,竭力释放我内心的渴望。一切都在远去,而无半点追逐的脚音。我面对的苍凉的文化,看它们如雨一般的落下,转眼又是风雨交加。

看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沙漠中,光影斑驳交错。只有从沙漠中走过,才会有脚印证明来过。林则徐,“他是中国人,他是中国文人,他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他拥有他的个体,他的灵魂,他不会物化成无动于衷的顽石。是他,倾泻了这一袭华裳。

亭台楼阁,清风寒雪,白莲洞胜似烟雨桃源。一个暮春的雨天,一版墨清的江水。自然的造次,浑然天成的作画。“庐山没有了文人本来也不要紧,却少了一种韵味,少了一种风情。没有文人,山水也在,却不会有山水的诗情画意,不会有山水的人文意义。”我在亲近人文,正在亲近一部浩渺的文化。

江南小镇,乡野随风,有志趣高雅的文人为伴,自然小镇就多了一份深沉,一份诗意。江南小庄,我只能对着记忆中的周庄空想,柔美而妖媚的色泽是你别致之处,水星木屑,自然又多了一份浪漫古典而精致的明眸。

我用双眼,瞥见了投影在眼睑的残骸——一片废墟。

我并非人为废墟即是终点,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它便是古典的酝酿,一种见证。它很顽强,它没有被时光的纹理遗忘,它很倔强,即使伤痕累累也不会让别人看到它的沧桑,废墟是宁静的,它抵抗着现世的浮华与躁动。

面对都江堰,我如苍茫的士卒;
面对江南的小镇,我神怡心旷。面对笺墨,我祭奠敬畏……我深知,只有面对文化时,一切迷茫,一切虚幻才会变得真实。所有依附于瑰丽的文化,风俗习惯,山水奇景,人文景物,也都被赐予生命。

生是魂,历史长久,华夏悠悠。

藏书堪忧,而书房真的是集文化精神之大成。离开了我们,又有谁来守护?文人的光鲜与他们的悲哀又该怎样割舍?灵魂又该往何处寄托?——文化苦旅何时能够停留。

我们守望文化,守望民族生生不息的天空。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二十九中学初二5班

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第2篇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为了奠定艺术真实的基础,从多个层面截取了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论是风土人情、历史人文、万里河川,无一不可入题。在《阳关雪》、《道士塔》中,描写了漠漠黄沙弥漫下,黄河文明的兴衰,从寂寥旷远中,将积淀千年的历史进行了真实的还原;《白发苏卅I》和《江南小镇》等,展示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那种典雅柔媚的文化底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江南文化的那种婉约和清新,同时将世态人情演绎的形神兼具。有对西湖、阳关、柳侯祠、莫高窟的生动描述,有对王安石、李白、坡、柳宗元等书卷气息浓郁的文人骚客的敬仰;甚或还有江南名妓苏小小、“亦仙亦妖”的白娘子、遁入空门的李叔同等等,纵观《文化苦旅》,尽管纷纭丛生,但余秋雨却能出神入化,将万千物象信手拈来,栩栩如生的付诸于笔端,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赋予冷峻的文化史以鲜活的生命,真正赢得读者的赞誉

在《文化苦旅·笔墨祭》一章中,曾有着一大段描写“五四”文化史的文字,将文人、文化和历史,三者之间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描写的淋漓尽致。按理说作者非常擅长写文化史论,而要操作散文的“厚重”,这并非难事,但真正将“厚重”拿捏的恰到好处,而不是用枯燥和严密的考证,将文学的灵性和飘逸淹没,真正做到这一点,却是非常难得的。在这个群体里,有李叔同、李白、白居易、坡……这些历史人物为我们所耳熟能详,他们寄情与山水风物,或归隐田园、或遁迹空门、或吟风颂月,纵观整部中国文化史,恰恰由于这些故事的点缀而熠熠生辉。这一个栩栩如生的个体,用各自的个体人格震荡文化的湖面,撞击着思想的围墙,于是情感的碎末飞扬和荡漾起来,而余秋雨走笔“随物赋形”,将这些碎屑和波纹及时的捕捉,赋予冷峻的文化史以鲜活的生命,赢得读者发自内心的赞誉。

三、沉郁风骨和空灵笔法融合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将将沉郁古风和空灵笔法有机的糅合为一个整体,让历史人物起死回生,赋予山水风物以灵性。在《夜航船》中,有着恢弘壮阔的意识流程,作者娓娓道来,从明朝张岱的《夜航船》联想到现实中的夜航船,最后又联想到故乡山腰破庙木鱼声,由笃笃声掀起的“思想狂澜”,想起回乡光耀门庭的暴发户、乘船外出谋生的山民、渐渐气派的船老大,继而切入张岱《夜航船序》的逸事,再巧妙的将“夜航船文化”切入,最后一一引入丰子恺、周作人、鲁迅等几位上了“吾乡”文化夜航船的文学大师,终篇是由祖母关于笃笃声的争论贯穿,笔锋轻灵老道、于浮光掠影中蕴含着诸多的深邃沉郁。文化的流通歇滞、人生的悲欢离合,让人读罢不仅掩卷叹息。在这近乎于悲剧般的体验里、蕴含着悲壮、深刻的美,让我们无法区分哪一处是沉郁,哪一处是空灵。只能静静的享受这段文字带给我们的整体美感。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堪称当代文学的艺术瑰宝,他从史学家和文人的角度出发,深刻探究社会问题,挖掘文人人格、观察文化走向、透析社会现象。这部文学着作,充分的展现了余秋雨深刻的文化感悟力、深厚的史学功底和渊博的文学知识,他凭借着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寄情于山水风物,深刻的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人生的真谛和文化灵魂孜孜以求的探索着。从以上角度分析,《文化苦旅》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成功尝试。也许,在中国当代散文中,《文化苦旅》还称不上是问鼎之作,但它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为中国当代散文领域,开垦了一块崭新的土地,并提供了恢弘壮阔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2]陈眉公:《小窗幽记》,北京蓝天出版社,1998年版。

[3]王国维:《人间词话》,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

[5]歌德,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第3篇

这景致,不难想象,似如白居易的那首《小柳桥》“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带着点点沧桑的味道。

而李商隐来到江南,则更赏到江南的那分淡妆的妖娆。“碧瓦衔珠树,红轮结绮寮。无双汉殿鬓,第一楚宫腰。雾唾香难尽,珠啼冷易销。歌从雍门学,酒是蜀城烧。柳暗将翻巷,荷欹正抱桥。钿辕开道入,金管隔邻调。梦到飞魂急,书成即席遥。河流冲柱转,海沫近槎飘。吴市甲,巴z翡翠翘。他时未知意,重叠赠娇饶。”大概是荷花盛时的六月吧。江南小镇是没有浓抹的,一切都是朴素的黑白,只有在六月的天里,才可在莲粉红的映衬下显得些许妖艳。

“入夜天西见,蛾眉冷素光。潭鱼惊钓落,云雁怯弓张。隐隐临珠箔,微微上粉墙。更怜三五夕,仙桂满轮芳。”方干的这首《新月》是秋季的江南,那是幽静中的更一份悠闲。秋季的傍晚,江南要比他处更为清冷,月要更明亮。伴着点点明星,和轻唱的晚风,心情入水般的感受……

江南小镇,周庄便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周庄因有九百余年悠远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被人们誉为中国第一水乡。余秋雨所欣赏的便是江南小镇这存于巷邑间古朴的文化,给予人的那一份悠悠的心境。“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而离他们只有几尺远的乌蓬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有又低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周庄平常而悠闲的生活,这样映入眼帘。在周庄人看来,这一切都是那么平凡,而对于生活于大城市中忙碌的人们,确实是一份难得的幽静。也许生活就应该这样,淡然地进行,但而不缺少活力,我向往这样的生活,正如余秋雨所说:“没有比江南小镇更足以成为一种淡泊而安定的生活表征的了。”

周庄因水的存在而显得更加清凉,因那斑驳的砖瓦而显得古老,但经历史洗刷后,给人们留下更多的还是它那似萧瑟秋风下的静立古木的淡泊安宁。对于周庄的气质,余秋雨这样说:“它们的前边没有险滩,后边没有荒漠,因此虽然幽僻却谈不上什么气势;
它们大多有很有一些年代了,但始终比较滋润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让它们保留下多少废墟和遗迹,因此也听不出多少历史的浩叹;
它们当然有过升沈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之慨。总之,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久,就像经纬着它们的条条石板街道。”

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苦旅》:人格构成;
文化走向

一、笔端物像色彩纷呈,文化底蕴深厚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为了奠定艺术真实的基础,从多个层面截取了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论是风土人情、历史人文、万里河川,无一不可入题。在《阳关雪》、《道士塔》中,描写了漠漠黄沙弥漫下,黄河文明的兴衰,从寂寥旷远中,将积淀千年的历史进行了真实的还原;
《白发苏卅I》和《江南小镇》等,展示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那种典雅柔媚的文化底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江南文化的那种婉约和清新,同时将世态人情演绎的形神兼具。有对西湖、阳关、柳侯祠、莫高窟的生动描述,有对王安石、李白、坡、柳宗元等书卷气息浓郁的文人骚客的敬仰;
甚或还有江南名妓苏小小、“亦仙亦妖”的白娘子、遁入空门的李叔同等等,纵观《文化苦旅》,尽管纷纭丛生,但余秋雨却能出神入化,将万千物象信手拈来,栩栩如生的付诸于笔端,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赋予冷峻的文化史以鲜活的生命,真正赢得读者的赞誉

在《文化苦旅·笔墨祭》一章中,曾有着一大段描写“五四”文化史的文字,将文人、文化和历史,三者之间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描写的淋漓尽致。按理说作者非常擅长写文化史论,而要操作散文的“厚重”,这并非难事,但真正将“厚重”拿捏的恰到好处,而不是用枯燥和严密的考证,将文学的灵性和飘逸淹没,真正做到这一点,却是非常难得的。在这个群体里,有李叔同、李白、白居易、坡……这些历史人物为我们所耳熟能详,他们寄情与山水风物,或归隐田园、或遁迹空门、或吟风颂月,纵观整部中国文化史,恰恰由于这些故事的点缀而熠熠生辉。这一个栩栩如生的个体,用各自的个体人格震荡文化的湖面,撞击着思想的围墙,于是情感的碎末飞扬和荡漾起来,而余秋雨走笔“随物赋形”,将这些碎屑和波纹及时的捕捉,赋予冷峻的文化史以鲜活的生命,赢得读者发自内心的赞誉。

三、沉郁风骨和空灵笔法融合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将将沉郁古风和空灵笔法有机的糅合为一个整体,让历史人物起死回生,赋予山水风物以灵性。在《夜航船》中,有着恢弘壮阔的意识流程,作者娓娓道来,从明朝张岱的《夜航船》联想到现实中的夜航船,最后又联想到故乡山腰破庙木鱼声,由笃笃声掀起的“思想狂澜”,想起回乡光耀门庭的暴发户、乘船外出谋生的山民、渐渐气派的船老大,继而切入张岱《夜航船序》的逸事,再巧妙的将“夜航船文化”切入,最后一一引入丰子恺、周作人、鲁迅等几位上了“吾乡”文化夜航船的文学大师,终篇是由祖母关于笃笃声的争论贯穿,笔锋轻灵老道、于浮光掠影中蕴含着诸多的深邃沉郁。文化的流通歇滞、人生的悲欢离合,让人读罢不仅掩卷叹息。在这近乎于悲剧般的体验里、蕴含着悲壮、深刻的美,让我们无法区分哪一处是沉郁,哪一处是空灵。只能静静的享受这段文字带给我们的整体美感。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堪称当代文学的艺术瑰宝,他从史学家和文人的角度出发,深刻探究社会问题,挖掘文人人格、观察文化走向、透析社会现象。这部文学著作,充分的展现了余秋雨深刻的文化感悟力、深厚的史学功底和渊博的文学知识,他凭借着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寄情于山水风物,深刻的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人生的真谛和文化灵魂孜孜以求的探索着。从以上角度分析,《文化苦旅》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成功尝试。也许,在中国当代散文中,《文化苦旅》还称不上是问鼎之作,但它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为中国当代散文领域,开垦了一块崭新的土地,并提供了恢弘壮阔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2]陈眉公:《小窗幽记》,北京蓝天出版社,1998年版。

[3]王国维:《人间词话》,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

[5]歌德,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第5篇

“硬伤说”兴起之后,学者们似乎开始有意地带着挑剔的眼光阅读余氏散文,甚至将研究目光转向余秋雨本人,“忏悔说”“文化人格说”等一系列带有人身攻击性质的言论开始越来越多的占据着人们的视野。这一批评直到新世纪以来才渐渐归于平静。以上研究者们对于《文化苦旅》态度的转化,基本是由褒到贬,先是《文化苦旅》的宏大视角,深刻的思想内容,后又开始诋毁之前的赞扬,认为这种写作看似深刻,但却是模式化十足,缺乏真情实感,充满了造作的痕迹,甚至从批文转向批人。批评者对于一本散文集的态度在短短十几年间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究其关键必然是批评价值观的变化,而批评价值观的变化则必然反映着社会历史环境的变化。1990年代,正是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大众传媒强烈冲击着传统意义上的纯文学,几乎将其排挤到了边缘的角落。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许多作家为了与新媒体争夺受众,不得不千方百计吸引大众的眼球。散文这一文体为了求得生存也在这种商业化的侵蚀下变得日益“快餐化”,可是,物极必反,这种描写生活琐事的文学作品由于数量过多、质量平平,没有多少养分可以供读者吸取,很快便遭到了人们的厌弃。广大学者和读者十分期待高质量即思想深刻、内容广博、宏大,形式新颖的散文出现。

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散文环境中,余秋雨携《文化苦旅》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说,余秋雨正是因为符合了当时人们的心理才获得成功的,即他满足了读者阅读“文化散文”的愿望;
打破了散文为政治服务的局限;
表现了作家应有的个性;
充分运用了知识分子赢回的话语权也就是说,《文化苦旅》在1990年代初期的成功是社会转型时期精神风貌的体现,是时展的必然。然而,到了1990年代中后期,人们已经逐渐接受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转型这样一个事实,知识分子们也不再沉溺于自身危机,他们开始严格审视造成文学危机的真正原因,即将研究、探索的目光投到文学作品本身,希望通过改善文学作品的质量来赢回自己的读者市场。

于是,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对于《文化苦旅》的评价,从而引出了“硬伤说”“模式化”等问题。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科技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文学形式也随之产生发,如短信文学、网络文学等,在这种新文学形式的冲击下,知识分子有了更加宏大视野,他们渐渐摆脱了盲目浮躁的心理,开始客观地看待散文这一文体的发展,对于《文化苦旅》的评价也就越来越客观化。综上所述,《文化苦旅》在1990年代的评价变化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整治政策的变化是批评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经济的发展变化则是造成批评变化的直接原因,社会转型给文化带来的冲击则直接影响了文学批评价值观的变化。

也就是说,1990年代初期文学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批评边缘化,批评价值观则倾向于具有宏大意义的作品;
1990年代中后期,文学批评对作品本身的价值的深入研究,使得文学批评的价值观就开始在精英立场与大众文化立场之间挣扎,并逐渐形成了多样性、多元化的局面。新世纪以来,随着各种文学样式的生发及批评主体派别的林立,批评价值观也就更加多元化,以至于形成了“自说自话”的批评格局,文学批评也因此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可见,一个阶段的社会历史环境直接影响了此时期文学批评的价值观。

作者:李焕焕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