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读后感第1篇这个暑假,我又阅读了许多书籍,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假期快结束前看的《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书中谈的.观点都让我耳目一新。其中有一个章节谈的是“自由与不自由”,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给孩子哲学启蒙书读后感必备6篇,供大家参考。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读后感 第1篇
这个暑假,我又阅读了许多书籍,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假期快结束前看的《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
书中谈的.观点都让我耳目一新。其中有一个章节谈的是“自由与不自由”,刚才看到这个标题时,我不以为然,心想:有谁会愿意不自由呢?可当我看完时,才发现我想得太过简单了。书中指出:“我们现在做的某些决定可能减少我们将来所拥有的自由,有时还会毁灭我们的自由。”书中举了很多例子来启发读者的思维,芒谷尔先生吃蛋糕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很多。他选择每天吃30块蛋糕,他觉得能选择自己心爱的美食,这很自由,但是长此下去,他将长成一个大胖子还有可能串多种严重疾病。看到这,我想:芒谷尔先生他这样做,确实是他的自由,可当他变成一个疾病多多的大胖子时,他就会失去许多的自由,比如:无法旅行,无法享用美食。
同时,我想也到了作为学生的我们,如果现在贪图玩乐、追逐自由,不用功读书,确实一时会觉得很自由,但长大以后就无法凭学识和本领找到一份好工作,无法让自己生活得很好,想为孩子买一件漂亮的衣服、想带孩子吃一顿丰盛的自助餐、想一家人去海外旅游,这些可能都将是比较困难的,那个时候还有自由的感觉吗?相反,如果现在静下心来学习,严格控制娱乐时间,或许会觉得有些不自由,因为毕竟贪玩是每个人的天性,但长大以后就有能力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有质量,那才是更好的自由。这时,我又想到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现在我对它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书中谈到了很多观点,如:公平与不公平、对与错、生与死。每个观点都让我联想到了很多,而且我还边看边和爸爸妈妈讨论。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哲学,虽然我才只看了其中的两本,但是我想我应该已经喜欢上哲学了。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读后感 第2篇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是爸爸妈妈在我十岁生日时送我的礼物。全套共五本,作者是法国的碧姬.拉贝.米歇尔.毕奇。这套书,还有一个特殊的头衔,它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部优秀图书之一。
这套书写了人生的很多重大主题,比如生与死,善与恶,美与丑,对与错……所有的思想,所有的哲学都融化在一个个小故事里,融化在我们平日的普通生活中。
这套启蒙书,也不算是一本“地道”的人生励志丛书。它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的道理,让我开始思考,什么是生命,什么是人,什么是生活。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自由与不自由”的篇章里的一个例子。科学家米居给机器人两颗糖果,但是规定只能吃其中一个。机器人一动不动地看着这两颗糖果,就算一个世纪过后,它也不能做出决定。而这个,正是人类可以通过思考做到的事情。这就说明了,人类有做决定的能力。也说明了,自由,就意味着我们能够做出决定,不需要任何理由,完全服从内心。另一个故事,讲的是,爱丽丝是一个爱吹小号的女孩,但是,她随时随地地拿出小号就吹,影响了邻居的午睡。菲利克斯在家里练滑轮,住在楼下的人么说话只有大声喊叫才能听见……爱丽丝有吹小号的自由,但是邻居也有午睡的自由;
菲利克斯有练轮滑的自由,楼下的人也有说话自由。所以,每个人完全拥有自由式绝对不可能的。为了大家能够生活在一起,我们没有别的办法,每个人都应该接受一些约束和限制。最终,我懂得了,自由是我们创造幸福的一种方法,但是,行使这种自由的前提,是必须尊重社会,遵纪守法,不影响他人生活。所以,既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不自由。
这套书令我印象很深刻,对于人生的许多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读后感 第3篇
曾经,我对死亡非常害怕:害怕疾病,因为疾病可能会导致死亡;
害怕小区门口有时经过的送葬队伍吹的哀乐,因为这就意味着又一个鲜活的生命被死亡之神带走;
害怕黑暗,因为死亡会带来永远的黑暗……对于这种害怕,我无计可施。但是,自从看了《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的开篇《生与死》后,我尽管还很害怕,却懂得了如何笑对死亡——珍爱生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首先,生命在于运动,我们要积极锻炼,强健我们的体魄,均衡饮食,全面营养,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用长寿来放缓走向死亡的脚步。
其次,我们要让生命焕发出光彩,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我们应该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如果你是一个学生,就应该一丝不苟地学习,争取做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
如果你是一个教师,就应该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使自己桃李满天下;
如果你是一个农民,就应该辛勤地劳作,让每一个秋天成为丰收的季节……我们要让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所收获。
就像大自然,不一定都是晴天,也会有风霜雨雪严相逼,有时,你辛辛苦苦地耕耘,也会让你颗粒无收。我们的人生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一些崎岖与坎坷。可有一些人,一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甚至轻生。我想,这不就是向死亡投降与妥协了吗?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面对磨难,却毫不退缩,成了我们学习的典范。贝多芬正当创作的鼎盛时期,却突然双耳失聪。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该是多大的打击啊!可他毫不气馁,挑战命运,又创作出了《命运交响曲》等不朽的乐曲。海伦·凯勒从小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不屈不挠地奋斗,最终以优异的成绩从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学府毕业,成为一名大作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至今还激励着无数人。司马迁因为为李陵求情,被汉武帝施以宫刑,打进监狱。在当时来说,是多么大的耻辱啊!但他发愤图强,写出了辉煌巨著《史记》。鲁滨逊流落荒岛28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语,却硬是用他的双手为自己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最后终于回到了故乡。他们无一不是凭借着顽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我们遇到的困难,与他们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又有什么理由不迎难而上呢?
正因为有一天生命将会停止,才激励我们更努力争取成功,更好地驾驭人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笑对死亡,让我们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吧!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读后感 第4篇
今天,我读了《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中的《生与死》。它让我知道了许多道理,但令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我们害怕心爱的人死去》这一章。
看到这个题目,我便想起一件事来。去年六月一日,一个欢庆的节日,我的外公却因为癌症永远离开了我们。那天,我刚上完舞蹈课回到家,突然妈妈打电话来,让我和爸爸马上回乡下一趟。当我们坐车来到外公家门口时,就听见一阵哭声从里面传来,舅舅和其他几个叔叔表情沉重地站在门外,一言不发。我有种不好的预感,便急忙跑了进去。只见在一个房间里,外婆、妈妈还有几个阿婆,正围坐在床边失声痛哭。再看床上,用红色被单盖着一个人,是外公!他僵硬地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外婆正拉着他的手,眼泪哗啦啦地往下流,一旁的妈妈也泣不成声。我从来没见过大家这么伤心,一时间呆在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直到六岁的小表弟跑过来叫了我一声,我才反应过来。
在外公的葬礼上,我觉得心里有些空落落的,像丢了什么珍贵的东西似的。突然,我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总有一天,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也会离开我,这个想法让我害怕起来,不由得抓紧了妈妈。
是啊,既然总有一天会离开,那么是不是更应该珍惜现在呢?正如书上所说,“死亡让我们努力”,我的目光定格在了23页的一张插图上:一具骷髅站在一面墙壁前,身上穿着一件黑斗篷,手中拿着一把大镰刀,显得阴森可怕。在墙上有一扇门,门里有一个人,正略带歉意地对它说:“啊!死亡,对不起……请下一次再来吧,我还有很多事要完成呢!”死亡会等他吗?不会。
当死亡来临时,有些人坦然面对,有些人惊慌失措,还有些人充满遗憾,很显然,最重要的是面对生活,面对在死亡之前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读后感 第5篇
初读《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时,我与大多数人一样,都因书名而觉得这是一本幼稚的书,但浅尝几章,我便爱不释手了。这册书共有八本,每一本封面都是可爱天真的图画,书中还有幽默风趣的插画,更是勾起了让人坐下来饮口茶细细品尝的欲望。书中语言简单,但稍一细读,便发现其中或许大人都无法领悟的道理,反而以孩子纯洁的眼光才能发现,大概这也是警醒大人的。
有一章,《自由与不自由》中,明确地提出了其实我们做任何事基本上都是我们的自由。如:此刻别人邀你观赏最近刚上映的一部电影,你却想到林子里踩着阳光享受花香,这完全是我们的自由,你可以选择陪朋友,也可以选择独享愉悦,但我们可能考虑得更多:这是这部电影的首映、朋友明天就要离开了等,为了别人而限制自己的自由则更显示出自己为他人着想的精神。
当另一种自己不可及的力量阻碍了我们,那么便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本来意愿,这大概便是不自由,而恰恰我们当今社会这种情况有许多,例如父母强行要求孩子补课,不能怎么怎么样。但我们有时也会依赖不自由。如举棋不定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掷硬币、让他人做决定。大概我们都渴望自由,反感被束缚,但又依赖不自由,但如果束缚我们,却又给了梦寐以求的东西、好处,还不是乖乖束手就擒?说到底,我们还是太贪心。
我庆幸自己读到了这册书,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在这之前,我对善恶、美丑、金钱、战争、自由等都是些浅见寡识,无意间的翻阅,使我发现一个真正的我。
“多么希望成年人也来关注这丛书,因为无论您饱经沧桑还是初涉人生,您都会在阅读中品尝到思想的雨露和哲学的甘饴。然后,您将会心一笑,因为您对人生有了另一种眼光,另一种理解,另一种宽容。”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读后感 第6篇
今天,我读了《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中的《生与死》。它让我知道了许多道理,但令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我们害怕心爱的人死去》这一章。
看到这个题目,我便想起一件事来。去年六月一日,一个欢庆的节日,我的外公却因为癌症永远离开了我们。那天,我刚上完舞蹈课回到家,突然妈妈打电话来,让我和爸爸马上回乡下一趟。当我们坐车来到外公家门口时,就听见一阵哭声从里面传来,舅舅和其他几个叔叔表情沉重地站在门外,一言不发。我有种不好的预感,便急忙跑了进去。只见在一个房间里,外婆、妈妈还有几个阿婆,正围坐在床边失声痛哭。再看床上,用红色被单盖着一个人,是外公!他僵硬地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外婆正拉着他的手,眼泪哗啦啦地往下流,一旁的妈妈也泣不成声。我从来没见过大家这么伤心,一时间呆在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直到六岁的小表弟跑过来叫了我一声,我才反应过来。
在外公的`葬礼上,我觉得心里有些空落落的,像丢了什么珍贵的东西似的。突然,我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总有一天,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也会离开我,这个想法让我害怕起来,不由得抓紧了妈妈。
是啊,既然总有一天会离开,那么是不是更应该珍惜现在呢?正如书上所说,“死亡让我们努力”,我的目光定格在了23页的一张插图上:一具骷髅站在一面墙壁前,身上穿着一件黑斗篷,手中拿着一把大镰刀,显得阴森可怕。在墙上有一扇门,门里有一个人,正略带歉意地对它说:“啊!死亡,对不起……请下一次再来吧,我还有很多事要完成呢!”死亡会等他吗?不会。
当死亡来临时,有些人坦然面对,有些人惊慌失措,还有些人充满遗憾,很显然,最重要的是面对生活,面对在死亡之前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