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唐宋十七讲叶嘉莹读后感
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
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
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
--悲观的彻悟,乐观地生活
一、作者介绍
叶嘉莹,字迦陵。她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后裔,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熟读古典诗词,大学期间,师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毕业后开始了长达62年的教师生涯,从事诗词教育研究工作,熟悉叶嘉莹的人都称她为
先生,先生
一词中包含了大家对叶嘉莹作为诗人、学者的尊敬。
叶嘉莹一生际遇坎坷,多经离乱。早年因政治
xxx和丈夫前往台湾,后又经历
白色恐怖,丈夫被抓,自己以教书支撑家庭。等到和平时期,她的大女儿和大女婿又因车祸离世,当时她写的一首诗里说
一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
先生说她这一生中真正快乐的时间真的不多,而不幸中之大幸,乃是她得以终生与古典诗词相随相伴,古典诗词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可以让她汲取的温暖与慰藉。此外,她的老师顾随先生对她的影响很大,她记得顾随先生说过:
我们要以无生的彻悟,来做有生的事业。你才不被这些利益物质的欲望所迷乱。要以悲观的彻悟,乐观地去工作去生活。
所以在经历了不幸的叶嘉莹懂得个人
和家庭都是短暂的,无常的,思想
/5文化的传承才是永恒的。怀着对祖国对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赤诚的热爱,叶嘉莹先生在19xxx退休后,每年都会在国内讲学,还活跃在加拿大、美国及港,澳、台等地的古典诗词讲坛上,她将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在南开大学开设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有人问,为什么要读古典诗词?
叶嘉莹说:
我以为学习
古典诗词的好处,就是使你心灵不死。
心灵死了,是比心灵麻木还要严重。现在我们的生活总是处于快节奏中,但我总会有这样的感觉,尽管每日匆忙,但依旧会有内心惶惶不安的感受,当我静下来反思
的时候,我问自己,在忙什么,你知道自己所谓的充实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吗?心灵麻木便是每日看似忙碌,其实内心却无比空虚。所以在内心空虚的时候就要去阅读,去旅行,去寻找心灵的敏锐性,去寻找给予内心的力量。
二、《唐宋词十七讲》主要概况
《唐宋词十七讲》是我大学里在图书馆某天乱翻发现的,因为是叶嘉莹先生的讲演集,所以并不艰涩,读起来十分亲切。先生的厉害之处是她可以把词中的美好点出来,然后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发自肺腑地去讲,然后读着读着,你就觉得这词怎么能写得这么好。这本书对于没有入门的我来说很重要,我开始有点耐心去读那些读不懂的词了。
《唐宋词十七讲》,大致有几个重点:一是介绍每位作者时都特别注意其风格之特色与其所传达的感情之品质的差别;二是对词之演进和发展之过程的介
/5绍;三是对词之特质及传统词评中两种重要模式的介绍;四是结合了一些西方理论;五是冀望能传达出来一种感发的力量,感受到词作的生动的美感。
叶嘉莹点评词的核心理
念是什么呢?叶嘉莹在书中多次提到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写到的关于
境界
的说法。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
叶嘉莹认为只有
真感情
还不够,她将西方现象学强调读者的欣赏与融合的理念与之相结合,认为作者不仅要写真景物真感情,而且要使自己的文字中带着一种使读者感动和感发的力量。她认为诗词作品中最重要的是
里边要有一个生命,有一种生生不已的、真正生活在那里的一个感动和感发的生命,无论古今中外,真正第一流的大家的作品,都是有一种博大的生命,都是能唤起更多读者共鸣的。
叶嘉莹在书中主要讲了十五位有名的词人,分析
了他们词的特点和词中表现出的境界。一个人的人格并不能与他的创作水平画上等号,每个词人因为受本性和人生经历等因素的影响,都会有独特的个性和思想境界。但我认为,真正的好词,它所表现的境界应该更高、更广、更深、更远,它表达的情感应该更真挚、真诚。这种高境界不再只是关注自身的命运,而是开始对国家、对人民乃至整个人类历史
/5、命运进行思考。这样的词更能感动你,引起内心的共鸣。
三、从苦难中见词人的人生哲学
读词,能见古人内心深处的波澜,它是词人心灵的后花园。因为
诗言志,诗歌总是作者带着意志观念去写的。而王国维说: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词是作者潜意识中将自己内心世界真实地展现出来。所以,我更爱读词。
这十五个词人都经历过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磨难,而在苦难中最能见一个人内心的力量与他的人生哲学。
第一种是被苦难击垮后,沉沦在伤情中无法自拔,代表为李煜和秦观。
李煜作为皇帝本身就是个悲剧,他没有帝王的资质,却具有诗人的赤子之心,太天真,太感性,叶嘉莹说李煜是一个不管对于悲哀还是对于享乐都是既没有节制,也没有反省的人。他太主观,作为帝王这样的缺点可以说是致命的,但是灭国之灾更激发了他作为诗人的所有潜质,他是用整个生命去悲伤,他毫无掩饰地用自己至纯至真的情感投注于词中。在沦为阶下囚时,李煜就彻底沉沦在自己幻想的美梦里,沉沦在悲哀里,无法自拔,没有任何反抗。他说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只能在梦里寻找片刻欢娱了;他说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他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悲哀,这忧愁是无尽无休的,没有人可以阻挡。王国维说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正是李后主用尽所有的真情与悲哀,用生命去写词,他的词才有巨大的冲击力,有一种感动、感发人的力量。
第二种是在遭遇苦难后,消极的挣扎,代表为柳永。
/5柳永的一生也是个悲剧,他天性浪漫,富有才气,但是他不羁的性格和他的儒家传统的仕宦家庭环境
存在矛盾,他有政治理想抱负,但是他的浪漫性情和他的自负使他平生不得志,落魄一生,他死后还是歌女一起把他葬了的。但他的苦难也成就了他在词上的创作。
柳永的悲哀在于他把自己置于矛盾中,无法走出矛盾的怪圈。一方面,他说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我要把利禄的浮名丢弃,换成现在的浅斟低唱的生活。在《凤归云》中,他说
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
问自己将光阴付与追求卑微的功名利禄,这算什么生活?后又说
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
有一天,自己将不再奔走,老了归去过渔樵的生活。但其实这些都是他的自欺欺人,如果真的看淡了功名,又怎么会
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曲玉管》)
。我想柳永的悲剧就在于他无法实现理想抱负后,也找不到内心的退路,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少年游》),以前的期待,自己用世的志向,所有的一切都落空了。叶嘉莹说他的追求是完全向外的,是
有待
的,所以当所有期待落空,对于柳永而言,自己也就走向了悲剧。
/5
篇二:唐宋十七讲叶嘉莹读后感
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
我特别喜欢《唐宋词十七讲》的两点,一是从人划分出部分,在作者风格和词之演进历史上做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但同时叶先生也使用了西方的理论来为我们讲述词之演变,作者的文化背景使得她的讲述很顺畅。在中国大的历史背景下,使用西方的理论来感受古典诗词的意境,方法很特别又非常容易理解。另一个是叶先生在为你讲述某一首词中的一个意象时她会引出这个意象在不同地方的用法,然后非常客观分析在这里应该是哪一个。引诗词以证诗词,也是叶先生的拿手讲法。这种讲法,不但让读者更容易识别一些中国诗词传统里的符码,比如“蛾眉”的含义。更容易在举一反三中,帮助读者握住中国诗词、语言文字的传承脉络。
中国古典诗词有一种很本土的美感,与现代诗和西方翻译来的诗歌都不一样。跟文言文比起来又少了一些死板与匠气,更加自由与写意。词在古代本身又是可以唱出来的歌词,它本身就会跟音乐有一定的联系;另一个方面来说,它的表现方式与中国画的写意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在品读的过程中会在脑子里形成一些画面和曲调,我们也能联想到一些之前接触过的音乐美术作品,会帮助我们解读诗词中的意蕴。这样让我们读起来更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而言应该是一种不必刻意的去学,我们与古诗词天然有着共通的地方。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之下生活,当文化底蕴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能够打通诗词与个人的内心,就会有了发自内心的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这种感受会在你接触越来越多的诗词之后更加明显,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讲求厚积薄发。从最开始接触文言文,古诗词,我是到没有了考试的压力之后才开始细细品味古诗词。在读到了足够多的古诗词之后,我发现自己对诗词的解读越来越准确,越来越能摸准这其中的脉络。看过了叶先生的解读,真正认识到要想把古诗词讲的这样透彻婉转动情,还是需要多年的修炼。
在第二讲中,叶先生提到“我觉得我们有时在讲到文学的时候,常常是先立定一个框架,然后把这些作品放到框架里去批评。”这真的是很现实的现象,之前有一段时间为了做诗词赏析而去赏析,为了快速高质量的完成,我自己尝试着总结出一套应对的规则,但发现这套规则对应的仅仅是题目,离开题目再去赏析文字就会不自觉地进入僵硬的怪圈,并不能真正理解词的意境。所以,做这样的研究应该是从源流开始。从文字本身出发,从词本身出发,任何的方法其实都可以赏析关键是能不能真正理解各个意象所代表的意义。
同样是在第二讲,叶先生用西方符号学的理论来解读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婉约含蓄是中国人说话的特点,古典诗词中尤其喜欢这样的表现方法。温庭筠的词总是用很多的意象去代指一种气氛,一种感受。不直接的点破,而是用引起联想的方式来表达。而在西方理论中,每一个意象其实都是一个语码,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之下,这些语码有不一样的意义。而他的词好也就好在,他对这样的语码的运用非常到位。一首看起来写女子梳妆的词表现的其实是展现了作者个人在政治上的怀才不遇。叶先生用这样的理论教我们怎么样去欣赏词,而不是仅仅是解释理解,而是把词放进一个文化谱系里,让我们可以在我们平日里接触到的文化中寻找词的坐标。在一个文化语境里去解读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体味每一首词究竟是好在哪里,从源头去理解词人为什么使用这个意向,这个意象在这里代表的最终意义是什么。
叶先生在讲课时很喜欢讲词的内容时顺带说一些她在学习生活中的感悟,但是并不让人觉得跑偏,经常会从一首词讲到她的感悟又穿插一些其他诗词再回到这一首诗词本身上来,这样的讲法看似漫无目的,其实有它的内在逻辑。
叶先生在书中提到“我们也不一定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之中一定要载道,一定要给他们讲出来什么样的道德伦理上的意义和价值。你要知道,一个人‘哀莫大于心死’,只要你有活
泼的心灵,你有一个善感的充满了对宇宙万物赏爱和关心的心灵,处处就都是生活的情趣,处处都是你生活的理想。”
在这样的语句中我感受到的是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叶先生用平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世界,虔诚的面对生活,不必有所求但是会付出一切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针对文学批评而言,我一直以来的疑问就是有什么样的必要,文学的价值从何而来,我们不是作者本身,我们如何去想他所想。从叶先生的文字中,我这样去理解,文字和其他的表达方式一样,是我们表达感情,描绘个人的所想所感的手段。最初的时候它最宝贵的价值就是文字所烙有的作者鲜明的个人印记,它是属于我们个人的独一无二的感受和表述。而我们所去判断的文学在道德伦理上的价值和意义,则是在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与文学纵向发展的历史环境中去考虑的,这才是属于文学评论家的工作,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去寻找文学发展的规律。这样的价值是衍生价值,更加应该被我们所注意的应当是文字中透露出的作者的内心所想,不能被否定的是单纯的只是美感的文字。这些诗人词人们并不因为他们会写出这样动人的诗、词而伟大,而是因为他们拥有多情关怀的内心才能创造出这些传世名篇。
在每一讲叶先生都总结了词人的个人风格,诗人生活的环境决定了他们诗词的风格,因此说写作是用生命在写,在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行走的影子,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欣赏词的路径。每一个人的作品,一定是他结合着他自己的生平、结合着他自己的感情、人格的品质。词,最讲究的就是境界。境界高,自然就有气象。有境界的大词人,无一不是品格品味出众者。
叶先生在谈到辛弃疾的词时,非常推崇其中的伟岸高大,但我其实不这样认为:都说是“知人论世”,辛弃疾在历史上并没有多么好的口碑。贪财好色,为官不仁,我在他的词中反而读出了些许的对生活不满的怨恨之气。他虽才财兼备,娶妻养妓,唯一不顺心的就是未能在政治上一展宏图,施展他的才华,一再的遭受弹劾。这样心高气傲的文人一向不会在意自己有什么,只是在意我没有什么。自然会对自己在仕途上的坎坷经历感到不满,正是这样一种怨怼的情绪才能让他写出这样的语句,“观乎性情者莫良于诗”说的也就是这样的事。我们看诗词,认为诗人们似乎信手拈来,其实则不然。对于作者而言,每一个意象每一个典故都不是空穴来风,都带有他个人的经历与情绪在其中,换一个人未必能把这些词句用到精妙之处。我们的赏析其实也是这样的,不能凭着我们个人的想法胡言乱语,要能够去体会作者的感情,寻找作品与作者生命的融合点,才能更加摸准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每个作者的作品都是他们一生行走的记录,经历的写照,有自己的影子,也当时社会的现实。每一位作者的作品一定是带有你的感情,你的人格,你的学识,你的修养。“冯中巳是个人的命运跟国家命运的结合造成了悲剧,柳永则是性格跟环境的矛盾形成了他的悲剧:他自己浪漫的性格跟他儒家传统那个仕宦的家庭环境相矛盾。”词的发展,自唐五代以来,如温庭筠、韦庄的那些写美女跟爱情的小词,就已经有了很深远的含义了。只不过作者不一定有这样明确的用心,而自然地表现出来这样一份情意,一个作者不能够隐瞒自己,他的修养、品德、感情是会自然地在作品之中表现出来的,自然能够引起读者的一份深远的联想。
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晏殊的词,晏殊一生著作颇丰,开创了北宋婉约词风。他善于写旖旎风光,欢愉情趣,但他的作品并不单纯如此,而孕育着深厚的悲戚之感。这位词人让我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到理性,感情有种节制和反省。他写人生的无常悲哀与后主不同,后主是入而不返“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晏殊是“一曲新词酒一杯”,赏玩的性质,“去年天气旧亭台”,永恒不变的,那么悠然不着力。“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白白还念远方的人,念远是空念远,伤春也是空伤春。前文说晏殊是很理性的诗人,他对悲哀的表达举重若轻,这两句词体现了两重的悲哀,对人生离别、人世悲哀的感伤。
他对感情要抒发多少的度把握的非常好,他总能把感情的流露控制在一个将现不现的程度上,没有激烈的言辞,字里行间都有着思致的韵味。他的文字是带着哲理性的,他写宇宙的循环变换,写圆融的观
照现象,赏爱春天的美景,正是这样温柔细致的语句反而更能抓住人内心的感受。他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生命短暂,要在悲哀的人生中,有自己排遣慰籍的办法,有酒就不要推辞。你所能掌握的,真正要做的,就是珍惜眼前能够努力的事情,悲戚中仍旧存留着希望。
叶先生也以独到的女性视角去讲解意趣盎然的中国古典诗词,尤其突出一种“感发的力量”。她这样写到“李商隐写的是一个女子。中国的古人,一向是常常喜欢用女子作比喻的,因为在中国的伦理道德之中,夫妻的男女的关系,与君臣的伦理的关系,是相当的。妻子在丈夫面前没有自由,丈夫可以喜爱她、选择她,可以抛弃她,可以休弃她,她的一切都是操纵在男子的手中,这是夫妻的关系。…所以很多男子汉大丈夫写起诗来,想到他自己的不得知遇,没有一个人欣赏他的才能,没有一个人能任用他,就把自己比做一个女孩子,没有找到一个托身的人。”在中国社会里女性的地位是很特别的,尤其是在古代,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一定要有所依靠才能生活,这种关系又可以化用在君臣关系上,这就是中国集权主义社会的集中表现,以上为尊,以男为尊,等级分明。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的性格一定是被压抑的,所以自然会有很多抒发这样感情的作品出现,又加上政治敏感的问题,往往会用女子的闺怨来抒发仕途的郁闷。叶先生对这样的表达习惯讲述的非常细致,可能也是性别和个人经历的原因,叶先生在这不符的解读较为深刻。这本书中并未专门讲到李清照,但我由叶先生的经历想到她。她们一样的一生总是伴随着战乱、生离、死别的患难与痛苦,真正快乐的时日并不多。她所遭受的患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她所承担的痛苦也是常人无法承担的。而就是这样,成就了一代诗词大家。
叶先生在书中提到:“你在这短暂的生命之中,要完成你自己,不是外表的别人的赞美,不是外表的一些成就,是真正的在你品格情操各方面要尽你的力量,完成你自己。无论做什么工作要尽你的力量去做,要完成你这个生命。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有些有才华有志意的人,他常常是恐惧年华消逝,正是希望完成自己。所以,觉得光阴很短促,要掌握、抓住这个光阴,好好地做一些事情。这是生命摇落的悲哀。”这算是叶先生在诗中所体味到的对生活的感悟,的确如此,在有限的光阴之中要能够让自己成长为优秀的人。
“恐年岁之不吾与”,时光流逝是诗词永恒的主题,词人们感叹时光一去不复返正是因为他们有所梦,有所望,有未完成的事。
愿自己能不负时光。
篇三:唐宋十七讲叶嘉莹读后感
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
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
--悲观的彻悟,乐观地生活
一、作者介绍
叶嘉莹,字迦陵。她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后裔,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熟读古典诗词,大学期间,师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毕业后开始了长达62年的教师生涯,从事诗词教育研究工作,熟悉叶嘉莹的人都称她为?先生?,?先生?一词中包含了大家对叶嘉莹作为诗人、学者的尊敬。
叶嘉莹一生际遇坎坷,多经离乱。。早年因政治动乱和丈夫前往台湾,后又经经历?白色恐怖?,丈夫被抓,自己以教书书支撑家庭。等到和平时期,她的大女儿和和大女婿又因车祸离世,当时她写的一首诗诗里说?一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来。?先生说她这一生中真正快乐的时间真真的不多,而不幸中之大幸,乃是她得以终终生与古典诗词相随相伴,古典诗词和中国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可以让她汲取的温暖与与慰藉。此外,她的老师顾随先生对她的影影响很大,她记得顾随先生说过:?我们要要以无生的彻悟,来做有生的事业。你才不不被这些利益物质的欲望所迷乱。要以悲观观的彻悟,乐观地去工作去生活。?所以在在经历了不幸的叶嘉莹懂得个人和家庭都是是短暂的,无常的,思想文化的传承才是永永恒的。怀着对祖国1/对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的赤诚的热爱,叶嘉莹先生在1989年退退休后,每年都会在国内讲学,还活跃在加加拿大、美国及港,澳、台等地的古典诗词词讲坛上,她将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在南开开大学开设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有人人问,为什么要读古典诗词?
叶嘉莹说说:?我以为学习古典诗词的好处,就是使使你心灵不死。?
心灵死了,是比心灵灵麻木还要严重。现在我们的生活总是处于于快节奏中,但我总会有这样的感觉,尽管管每日匆忙,但依旧会有内心惶惶不安的感感受,当我静下来反思的时候,我问自己,,在忙什么,你知道自己所谓的充实是真实实的还是虚假的吗?心灵麻木便是每日看似似忙碌,其实内心却无比空虚。所以在内心心空虚的时候就要去阅读,去旅行,去寻找找心灵的敏锐性,去寻找给予内心的力量。。
二、《唐宋词十七讲》主要概况
《唐宋词十七讲》是我大学里在图书馆某某天乱翻发现的,因为是叶嘉莹先生的讲演演集,所以并不艰涩,读起来十分亲切。先先生的厉害之处是她可以把词中的美好点出出来,然后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发自肺腑腑地去讲,然后读着读着,你就觉得这词怎怎么能写得这么好。这本书对于没有入门的的我来说很重要,我开始有点耐心去读那些些读不懂的词了。
2/《唐宋词十七讲》,,大致有几个重点:一是介绍每位作者时都都特别注意其风格之特色与其所传达的感情情之品质的差别;二是对词之演进和发展之之过程的介绍;三是对词之特质及传统词评评中两种重要模式的介绍;四是结合了一些些西方理论;五是冀望能传达出来一种感发发的力量,感受到词作的生动的美感。
叶嘉莹点评词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呢?叶嘉莹莹在书中多次提到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写写到的关于?境界?的说法。
?词以境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王国国维《人间词话》
叶嘉莹认为只有?真真感情?还不够,她将西方现象学强调读者者的欣赏与融合的理念与之相结合,认为作作者不仅要写真景物真感情,而且要使自己己的文字中带着一种使读者感动和感发的力力量。她认为诗词作品中最重要的是?里边边要有一个生命?,?有一种生生不已的、、真正生活在那里的一个感动和感发的生命命?,?无论古今中外,真正第一流的大家家的作品,都是有一种博大的生命,都是能能唤起更多读者共鸣的。?
叶嘉莹在书书中主要讲了十五位有名的词人,分析了他他们3/词的特点和词中表现出的境界。一个人人的人格并不能与他的创作水平画上等号,,每个词人因为受本性和人生经历等因素的的影响,都会有独特的个性和思想境界。但但我认为,真正的好词,它所表现的境界应应该更高、更广、更深、更远,它表达的情情感应该更真挚、真诚。这种高境界不再只只是关注自身的命运,而是开始对国家、对对人民乃至整个人类历史、命运进行思考。。这样的词更能感动你,引起内心的共鸣。。
三、从苦难中见词人的人生哲学
读词,能见古人内心深处的波澜,它是词词人心灵的后花园。因为?诗言志?,诗歌歌总是作者带着意志观念去写的。而王国维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境阔,词之言长。?词是作者潜意识中将自自己内心世界真实地展现出来。所以,我更更爱读词。
这十五个词人都经历过或大大或小、或多或少的磨难,而在苦难中最能能见一个人内心的力量与他的人生哲学。
第一种是被苦难击垮后,沉沦在伤情中中无法自拔,代表为李煜和秦观。
李煜煜作为皇帝本身就是个悲剧,他没有帝王的的资质,却具有诗人的赤子之心,太天真,,太感性,叶嘉莹说李煜是一个不管对于悲悲哀还是对于享乐都是既没有节制,也没有有反省4/的人。他太主观,作为帝王这样的缺缺点可以说是致命的,但是灭国之灾更激发发了他作为诗人的所有潜质,他是用整个生生命去悲伤,他毫无掩饰地用自己至纯至真真的情感投注于词中。在沦为阶下囚时,李李煜就彻底沉沦在自己幻想的美梦里,沉沦沦在悲哀里,无法自拔,没有任何反抗。他他说?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只能能在梦里寻找片刻欢娱了;他说?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他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水向东流?,这悲哀,这忧愁是无尽无休的的,没有人可以阻挡。王国维说?后主之词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正是李后主用尽尽所有的真情与悲哀,用生命去写词,他的的词才有巨大的冲击力,有一种感动、感发发人的力量。
第二种是在遭遇苦难后,,消极的挣扎,代表为柳永。
柳永的一一生也是个悲剧,他天性浪漫,富有才气,,但是他不羁的性格和他的儒家传统的仕宦宦家庭环境存在矛盾,他有政治理想抱负,,但是他的浪漫性情和他的自负使他平生不不得志,落魄一生,他死后还是歌女一起把把他葬了的。但他的苦难也成就了他在词上上的创作。
柳永的悲哀在于他把自己臵臵于矛盾中,无法走出矛盾的怪圈。一方面面,他说?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浅斟低唱。?我要把利禄的浮名丢弃,换成成现在的浅斟低唱的生活。在《凤归云》中中,他说?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禄,5/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问问自己将光阴付与追求卑微的功名利禄,这这算什么生活?后又说?幸有五湖烟浪,一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有一天,自自己将不再奔走,老了归去过渔樵的生活。。但其实这些都是他的自欺欺人,如果真的的看淡了功名,又怎么会?每登山临水,惹惹起平生心事(《曲玉管》)?。我想柳永永的悲剧就在于他无法实现理想抱负后,也也找不到内心的退路,?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少年游》)?,以前的的期待,自己用世的志向,所有的一切都落落空了。叶嘉莹说他的追求是完全向外的,,是?有待?的,所以当所有期待落空,对对于柳永而言,自己也就走向了悲剧。
第三种是积极与苦难斗争,有种知其不可可而为之的悲剧精神,代表是冯延巳和辛弃弃疾。
叶嘉莹对辛弃疾的评价很高,说说他?有谋略,有胆识,敢作敢为?,说他他?是用他的生命谱写他的诗篇,是用他的的生活实践他的诗篇的?。的确,辛弃疾不不仅是词人,同时他也是一位忠义的爱国将将士。他出生时,南宋的北方已经沦陷在金金人手中十年之久了,而南宋的君臣却是一一群苟且偷安,各怀私心之人,因为这些小小人的存在,辛弃疾在南宋四十多年,有二二十几年是被免官的。但辛弃疾一生的志向向就是收复失地,他被免官后,几次被启用用,但只要被启用,他总是要有所作为。他他打仗不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地位,他就是为为了收6/复自己的故国、故乡,但每次他都被被小人弹劾,在六十七岁时壮志未酬地死去去了。所以,当辛弃疾道出?凭谁问,廉颇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固亭怀古》)??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里须长剑。(《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你怎能不被他慷慨激昂的豪情壮志所感感动呢?
叶嘉莹说?人的一生,有幸、、有不幸,有进、有退,有福、有祸,这是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人的区别就在于有的的人勇于进,有的人勇于退,而辛弃疾实在在是一个无法‘退’的人。?我想,因为他他的忠义、他的勇敢是生长在他的生命里的的,就像飞蛾扑火,就像一夜怒放的昙花,,就像只为绚烂绽放的烟花,那么义无反顾顾,这便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力力量。
最后一种是在遭遇苦难时,懂得得让内心进退自若,代表是晏殊、欧阳修、、苏轼。
其实,前面三种人都有一个共共同的特点,他们在遭遇不幸时,或者是无无法退,或者是根本没想过要退。那么像晏晏殊、欧阳修、苏轼、陶渊明这些人他们不不同的地方是他们都准备好了?退?,就是是儒家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身?,当然他们各自又有不同。
叶嘉莹莹说柳永的悲哀在于他所追求的是向外的,,而苏轼不同,他的追求是?一个无待于外外的完成?,这是道家的思想,要无待于外外,自我完成,所以苏轼虽然一生三次被贬贬官,7/乌台诗案差点要了他的命,他甚至被被贬到海南那么偏远的地方,但是他竟是一一个在苦难中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在黄州州,九死一生后的苏轼依旧吟着?大江东去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吟着?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徐行(《定风波》)?,在要离开黄州去汝汝州时,他在《满庭芳》中写到?云何,当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人这一生生,很多事,很多人都只是过客,来了又去去,离开就离开吧,黄州有让我留恋的东西西,而在汝州也会有美好的际遇的?待闲看看秋风,洛水清波?。这就是苏东坡,在苦苦难面前,依旧能这样潇洒、豁达、开阔、、博大。
顾随先生说?要以悲观的彻悟悟,乐观地去工作去生活。?苏东坡不就是是如此吗?叶嘉莹不就是如此吗?彻悟定是是痛苦的,你能见着很多世间悲哀的东西,,有的人因为苦难和悲哀而陷入绝望,有的的人却能在痛苦中深知乐观的重要,更珍惜惜眼前一点一滴的小快乐、小幸福。这样的的道理也许大家都懂,可是真要做到却不是是容易的事。我想,对生活中的不如意看得得淡些,对自己总归是好的,苏轼的词中是是智慧,叶嘉莹先生的文字中也是智慧,可可幸的是有生之年能遇见这些智慧。
8/8
篇四:唐宋十七讲叶嘉莹读后感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心得整理
前段时间有幸拜读了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这是我第一次这么系统地来学习我们中国的诗词,我感受很深,也有很大的触动。
这本书共分为十七讲,分别介绍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晏殊、李璟、辛弃疾、姜夔、王沂孙、吴文英等诗人的极具代表性的、文学成就极高的诗词作品。对这十五位诗人的讲解,作者都曾结合了他们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写作艺术等各个方面。书中的每一讲都介绍了一到两位作者,从表面上看,好像每一讲都是一个单独的部分,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诗人在书中讲到的每一首诗词、每一位诗人,都会进行比较和联系,既有横向的比较,也有纵向的比较。例如,冯延巳对于晏殊及欧阳修的影响,以及这三位诗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柳永的词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拓展,以及对苏轼和周邦彦的影响;苏轼词对辛弃疾的影响,以及苏轼和辛弃疾两人词的异同;周邦彦对姜夔以及吴文英等人的影响,周邦彦、姜夔和吴文英三人作品的异同。通过叶先生的分析讲解,在不断的比较中建立联系,让一位位诗人,一篇篇诗词不再孤立,让文字重新焕发了活力,也让读者更加全方面、多角度地了解我们灿烂的诗词文化,赋予了诗词新的生机,也让我这个二十年教龄的语文老师不得不去重新审视自己,以后该如何教孩子学好语文。我觉得把诗人和作品比较联系是这本
书最大的特色。
这本书第二个特色就是讲解分析细致入微,对一个时期内的诗人及其作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如果你单单以为这本书只是向我们介绍了十几位诗人,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那就未免太草率了。我觉得叶嘉莹先生这本书的立意很高,她把唐宋诗词放在了整个中国文学的角度,甚至是整个世界文化的背景中,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看待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叶嘉莹先生曾说,她在书中也曾结合了一些西方的理论,在现在的开放政策下,青年们中间已经涌现了一股向西方追求新知的热潮,而古典文学的研讨和教学似乎已经陷入了一个不得不求新的地步,所以先生就是想要以世界文化历史的大坐标为背景,对我国古典文学的意义和价值作一点反思性的尝试。作为一个学贯中西的学者,叶嘉莹先生接受了系统的中式教育,她自己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多年居住海外的经历也让她有更多机会接触西方先进文学理论,为她的研究,特别是怎样将西方文学与中国古典诗词自然而科学地联系起来提供了一片沃土,这也正是我们为什么在《唐宋词十七讲》一书中可以看到较多西方文学理论引言的重要原因。将现代西方文学与中国古典诗词相对接,不仅展示了叶嘉莹先生作为一个学者对学术的包容与严谨,更体现出她对中国古典诗词堪称精湛的驾驭能力。
叶嘉莹先生担任古典文学的教学工作有四十年之久,因此养成了对古典诗词的独特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起初只是一种个人的兴
趣与爱好,但是自从开始教书以来,内心逐渐产生了一种要对古典诗词尽到传承的责任和使命感。我也是一个语文教师,我觉得我自身也正在升腾起这样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虽然我自知学识浅薄,自然是不能和叶嘉莹先生相提并论的,但我愿意去尝试、去学习,去为我们的古典诗词传承做些什么。
最后,我想用史树青的话总结一下我对这本书的总体感受:读之者,可以温故,可以知新,对古典诗词之学习与评赏,定可藉此而获得更多之感悟和启发。
Part.2《唐宋词十七讲》是当代著名学者、教育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著作中最受读者欢迎、最为经典的一本书。这本书书中共论析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词人十五家。本书以点带面,讲述了唐宋词的演进和发展过程,被学界誉为一部完整的唐宋词史。读完本书,让我对唐宋词有了新的认知,对诗词人有了新的认识。
读到温庭筠,他的词精炼而含蓄,善于运用婉约、含蓄的表达方式,通过几个简洁而精确的词语传达出深远的意境和情感唯美浪漫。他的《菩萨蛮》描写的是一个女子从起床、熟悉、画眉、簪花、照镜、着装这样一个过程。叶嘉莹先生在书中说:我们读诗词要超出外表所说的事情,看出一种精神上本质的意思。那么,书中对《菩
萨蛮》这首诗的解读,便让我看到了一种生活方式。在这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要放下焦虑、急躁,学会享受生活,从容地面对生活。这便是诗词带给我的一种内心的宁静。
读到冯延巳,他的诗词感情真挚,深入人心,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人生的思考。“谁道闲情抛掷久”短短的一句词,只有七个字,“闲情”是这句所写的主要内容。我自己经过挣扎和努力,不愿意有这样的忧伤,要把闲情抛掷,这是第一层意思。我不但努力把闲情抛掷,还努力了很久,这是第二层意思。是我想要抛掷而没有成功,曾经努力过、尝试过而没有成功这是第三种意思。他盘旋含蓄的写出了自己坚韧的情感,以万千柔情传递出奋斗的精神。经过叶嘉莹先生的刨析,令我豁然开朗。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我们就是要不断尝试、不断努力,不抛弃、不放弃。这便是在诗词中汲取的一种奋发的力量。
读到欧阳修,他的诗风平和宁静,平易流畅,题材广泛,以文为诗,空灵自然。他的品格乐观旷达,寄情山水,赋诗着文,留下了许多千古佳作。本书中作者对欧阳修的修养和襟抱分析的更加透彻,也让我对欧阳修的诗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欧阳修在政治上失意挫伤,宦海沉浮,风风雨雨,被贬到滁州,可是我们看到他写的《醉翁亭记》、《乐丰亭记》他仍然能够对于大自然的美好的一面,人世之间的美好的一面,仍然保有一种欣赏的情感。我们自己的人生何尝不是这样,生活不会万事顺意,我们要坦然面对生活中给与
我们的一切,学会与生活和解,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这便是在诗词中学得到的智慧。
《唐宋词十七讲》中,叶嘉莹先生的讲解让晦涩难懂的诗词变得生动、熠熠生辉。用诗词讲解诗词,旁征博引,运用自如,让我对学习古诗词有了新的方法,更让我对古诗词有了新的理解。
篇五:唐宋十七讲叶嘉莹读后感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心得感悟
关于作者:
叶嘉莹先生品质高贵,值得学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爱国之心,时刻不忘
二是师生之谊,经久不衰
三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遗余力
四是淡泊无华,一尘不染
叶嘉莹先生学通古今,贯通东西,是难得的学界泰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严谨治学,词句的评析真知灼见,鞭辟入里。
二是取长补短,兼容并蓄,以积极的姿态面对东西方的差异。
她讲课深入浅出,征引诗词,背诵如流,随手拈来,便成丘壑,说解明辟,有理有情,引人入胜,实在受益匪浅。
总观其论诗论词,不但能汲取古人精华,又能运用西方文论,进行表达析辨,上下古今中西汇通,有左右逢源之佳,具融会贯通之妙。
关于《唐宋词十七讲》:
《唐宋词十七讲》是根据叶嘉莹先生的演讲稿整理而成,整体是偏白话的。她一生致力于传承古典文学,不希望自己讲得太学术,而让基础薄弱的人失去了兴趣。
这本书有几个重点:一是介绍每位作者时都特别注意其风格特
色与其所传达的感情之间的差别;二是介绍了词的演进和发展过程;三是结合了一些西方理论;四是希望能传达出来一种感发的力量,让读者感受到词作的生动的美感。
这本书以十七个讲座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唐宋词的发展历程、特点和艺术魅力。书中介绍,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诗词创作达到了巅峰。唐诗多以自然景物为写作对象,以抒发豪情壮志为主题;而宋词则更加注重描绘人物情感,以婉约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作者的情感世界。唐代的诗以豪放、奔放为主,宋代的词则更加婉约、细腻。通过对唐宋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分析,使读者对唐宋词的创作背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作者在书中对唐宋词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叶嘉莹先生还对唐宋词的艺术手法进行了详细地解读。唐宋词注重音韵的运用,追求韵味和节奏的和谐。同时.,唐宋词还注重意境讲解,还有一个特色是比较运用得多。比较词人的题材、写作特色及给人的感受的不同。有的词能够给人美感之联想,有的词在于感情之品质。周邦彦与姜夔、吴文英三家的词又有何不同?同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苏轼和辛弃疾两家词有何不同?叶先生的比较能够让读者对词发展及各家特色更为清晰。
叶先生讲诗、词,还有一个特点是不给诗人、词人设限制。苏轼、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他们就不婉约了吗?其实不是,他们的词中有很多婉约的意志。陶渊明有“隐逸”思想,那他就是
消极的吗?还真不是,他也有自己的持守。所以,叶先生给了我们一个思路:读诗、词或者做事时,不要先入为主。
叶嘉莹先生的分享和讲解,让我觉得,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时不时与诗词相遇,那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学习并理解古代诗人、词人的审美意趣、心魂、志意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真的很有意义,能够帮助大家平衡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和生活的力量。感谢先生的分享!
我们静静地用心去体会《唐宋词十七讲》中叶嘉莹先生言传身教的个人魅力。从她的言谈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朴实的为人,心细如发对每个词人细微的差异进行精准的评析。她高谈阔论纵横词坛,有理有据引经据典显现她做学问的严谨追求,她滔滔不绝才如泉涌彰显了她深厚文化底蕴。她的古典文化、西方文学修养都很深厚,她的书籍和演讲都不是照本宣科,很有见地。她的书籍里有具体的知识,也有方法,有感性,也有理性,她的讲解能够真正地给帮助读者打开理解古典诗词的大门。
在读完《唐宋词十七讲》之后,我深深地被唐宋词的艺术魅力所吸引,被其中表达的情感所打动。唐宋词以其独特的艺式,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唐宋词的历史背景、特点和艺术手法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也更加懂得如何欣赏和品味唐宋词的美。
总之,《唐宋词十七讲》是一本深入浅出的好书。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唐宋词的历史背景和特点,还让我更加懂得如何欣赏和
品味唐宋词的美,从而更好地领略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