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坪县委严格《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紧密结合县情实际,积极谨慎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程序和方式进行具体细化,在完善程序和创新工作上积极探索,有益实践,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完善,标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新经验交流材料【五篇】,供大家参考。
创新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
近年来,镇坪县委严格《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紧密结合县情实际,积极谨慎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程序和方式进行具体细化,在完善程序和创新工作上积极探索,有益实践,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完善,标准明确,考察严格,任用慎重,真正把一批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了各级领导岗位,营造了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一、健全“四项制度”,畅通干部能下出口。
干部能上不能下,是干部工作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我们积极健全干部考核、监督、辞职、任期四项制度,切实把畅通干部出口作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收到良好效果。
一是健全考核制,考核末位的“下”。结合年度目标责任制、单项工作、重点项目建设、产业建设的考核,完善科级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办法,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下得去”的重要依据。对民意测评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票累计达30%以上的实行降职或免职;
对没有完成任期目标的降职使用;
对单位年度综合目标考核连续三年排在全县倒数的主要领导降职任用,直至免职。近年来,有3名主要领导不能胜任现职被降职调整,2名分管领导被免职。
二是健全监督制,触犯法纪的“下”。建立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以及8小时以外的日常监督。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群众举报问题,经查实有违法违规行为的进行警示训诫,情节严重造成后果的降职或免职,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先后有6名领导因违纪违规免除了领导职务。
三是健全辞职制,让领导自愿“下”。领导干部因个人原因或其他原因不能再继续担任领导职务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使其从领导岗位上“下”来。对那些有专长和经营管理能力且要求到企业工作或辞职“下海”的领导干部给予大力支持,并为他们在新的领域施展才华创造条件和机会。先后有2名部门领导申请辞职自谋职业,县委批准了辞职请求,并积极为他们提供帮助。
四是健全任期制,到龄届满的“下”。严格领导干部任期制规定,到达规定年龄必须转任。对正科级领导干部达到最高任职年限的,实行同级转任,享受转任前的职级待遇。对任职时间达10年以上的副科级领导干部,实行晋升转任,享受主任科员待遇。要求领导干部最少干满一届,最高不超过两届,对届满考察考核不合格的领导干部,实行降职或免职使用。县乡党委换届以来,有49名到龄或届满科级领导实行了转任。
干部能下出口的全面畅通,使干部队伍的结构得到改善,活力得到增强。一是增强了全体领导干部的工作紧迫感和工作责任感;
二是形成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
三是保证了职务上的一定空缺,为优秀年轻干部的成长和走上领导岗位提供了良好机遇。
二、通过“四个渠道”,完善干部初始提名。
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第一道关口,也是提高选人用人质量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考核建议、定向推荐、个人自荐、民主沟通四个渠道进行干部初始提名,有效解决了以往由组织部门单一初始提名的现象,提高了干部初始提名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程度。
一是依据考核建议提名。干部考察组在全面考察、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履历、群众呼声等情况,提出拟考察对象的任职意向。在本次乡镇人大、政府换届中,12名干部的调整县委依据考察的建议提名。
二是领导定向推荐提名。坚持由县委全委会全体成员,人大、政府、政协和公检法的县级领导无记名定向推荐提名。县人大、政府换届后,政府组成部门主要领导、政府直属单位、协调议事机构和常设机构负责人实行了定向推荐提名,24个职位,推荐对象涉及42人,县委组织部结合推荐集中意见和考察情况,确定人事方案。在乡镇人大换届中,县委决定将机关优秀的年轻干部放在基层一线锻炼,通过由县委常委和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定向推荐,得票集中的6名优秀干部配备到乡镇担任副职。
三是尊重个人自荐提名。畅通干部自我推荐渠道,在职干部可根据自身情况,向考察组反映自荐意见;
日常工作中可向县委和四大家领导反映自荐意见;
通过递交申请、干部向组织部门反映自荐意见。由组织部定期收集干部的自荐情况,进行专门备案,作为组织部门了解干部特长、自我认知能力、工作志向等方面的重要来源,作为干部任用的参考之一。先后有5名干部的自荐意见得到采纳。
四是扩大民主沟通提名。在县委新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下,县委班子成员坚持民主沟通,形成初始提名。县委书记注重与各常委交流人事问题,了解掌握常委分管单位的班子运行情况和领导干部履职情况,针对部门情况、干部情况讨论研究初步人事意向。县委组织部在领导班子调整前,向县委常委提供班子运行情况、领导职数空缺情况和后备干部人选情况,增强人事讨论研究的针对性和常委会票决的准确性。
组织部门根据以上四方面情况,原原本本、实实在在进行记实汇总,召开部务会,按照《条例》把任职资格条件关,按照班子配备的具体政策规定把班子结构关,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把好年轻干部成长关,形成干部调整初步方案,提交常委会研究决定。
三、抓实“四项工作”,提高考察质量水平。
做好干部考察工作,是选好人、用准人的基础。我们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在严格干部考察纪律程序的基础上,切实抓好抓实了组织领导、群众认可、综合评价三项工作,干部考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县委常委带队,抽调组织、人事、纪检、政法等单位人员组成考察考核组,开展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和干部考察工作,并由带队常委向县委常委会汇报考察工作综合情况,进一步加强干部考察工作的监督力度,保证考察质量。
二是尊重分管领导意见。民主推荐和座谈推荐结束后,各考核组对科级后备干部推荐形成初步意见,县委组织部进行审核把关后,由考核组向被考核单位分管领导征求意见,进一步了解掌握推荐人选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由分管领导对分管单位后备干部进行再次推荐,综合民主推荐、座谈推荐和分管领导推荐,形成人事安排初步方案。分管领导的意见和推荐情况作为定向考察的重要依据和主要参考。
三是注重群众公认。坚持把群众的认可作为考察提拔干部的重要一环,充分体现群众“四权”。积极吸收相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参与进来,不断扩大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的范围;
全面了解掌握考察对象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的情况,扩大调查范围,把群众的评价和鉴别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参考。
四是实行综合评价。在考察过程中,考察组通过查阅资料、走访群众、听取汇报,全面了解掌握干部的德能勤绩廉,重点了解干部的工作实绩。注重从推荐、评议、民调、座谈中捕捉干部本质上、主流上的表现;
结合单位整体工作进展情况、干部岗位工作业绩,以及社会评价因素,综合分析干部;
坚持对新提干部进行廉政、计生、综治、鉴定,有的还增加工商和税务方面的鉴定,全面了解干部情况,坚持做到不简单以票取人。
四、严格“三个比例”把关,推进科学民主决策。
结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相关规定,进一步提高县委常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的参会比例、发言比例和票决比例,增强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一是提高参会比例。县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要求必须有五分之四以上的县委到会,无特殊情况,全体成员到会参与干部讨论决定。去年以来,县委五次讨论决定干部任免,县委常委到会率4次达到100%。
二是提高发言比例。县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工作,一般以专题形式出现,保证与会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听取情况介绍,充分发表意见。组织部门汇报人事调整整体方案,并逐一介绍每个岗位的提名人选情况和提名理由。各常委逐人逐岗位发表意见,有不同意见的,沟通协商达成共识的调整方案,不能达成共识的实行缓议;
有反对意见和否决意见的,实行缓议。先后有4名拟提拔干部因常委有不同意见,常委会做出了缓议意见。
三是提高票决比例。县委常委会和全委会无记名票,票数超过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才能形成最终决定,予以任命。去年以来,乡镇部门党政一把手的任免,全部实行了全委会票决。两年来,常委会票决干部304人,全委会票决干部49人,都达到规定的比例,予以推荐和任命。
五、严格“四项程序”,强化干部监督管理。
干部任职前,坚持新任领导任前公示、任前谈话和试用期程序,在任命环节进一步甄别干部,确保任用得当。
一是严格考察预告。在定向考察过程中,我们坚持将被考察对象、考察目的和方式、考察组成员、反映情况联系方式等内容予以公告,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县委组织部负责接待来信、来访、来电,对反映的问题落实专人进行调查核实。对实名举报的,严格保密举报人资料,并将调查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二是严格任前公示。凡是新提拔的科级领导,都坚持任前公示程序。通过文件、会议、电视、广播、公示栏等形式,将拟任干部的姓名、年龄、工作单位及简历、拟任职务、监督电话等内容进行公示,时间为7—15天,广泛收集群众意见。群众反映的问题经查证属实、影响任职的,取消任职资格;
对一时难以查清的,暂缓任职并继续调查核实。换届过程中,在公示期间群众反映拟提拔的2名干部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经调查核实后未给予任用。
创新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第2篇
一、建章立制,完善监督工作机制
现代文明社会,制度高于一切。宪法和法律从根本上讲,也是一种制度,而且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制度。人大作为宪法和法律的忠实实践者和维护者,其本质内涵就要求自身的工作要有规范性,一切按规范行事,而制度就是规范的总和。因此,03年换届后,我们把制度建设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专门责成一名副主任牵头,组织有关工委和人员分头落实。在制度的制定中,把握了依法的原则。坚持以《宪法》、《组织法》、《代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和指导,每一项制度的制订都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把握了全面的原则。既注意解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所涉及的重要问题和主要内容,做到有的放矢、一标中的,又注意从整体上完善人大工作的程序和规范,努力涵盖人大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到一切有章可循、一切照章行事;
把握了创新的原则。既坚持对过去经验进行认真总结,提炼提高,又坚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不拘常规,敢于创新、敢于实践;
把握了统一的原则。所有规章制度的突破、发展和提高,均严格遵循了法律法规之规定,坚持与上级人大制定的规定相一致,坚决维护法制统一;
把握了实用的原则。任何一项制度都有双重作用,一是约束作用,二是激励作用。两者同步并举,才能收到完全成效。在制度制定中,我们严格遵守了这一准则,意在规范行为举止的同时,更利于调动和发挥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每一项制度,都力求简洁精练,切合实际,重在解决问题,方便实际操作。经过常委会和各工作机构的共同努力、认真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规范和制定出台了21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制度。这些制度相互承接,环环相扣,共同维系,构成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准则。看似仅仅加强了制度建设,实则全面加强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效解决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问题。制度,既是一种要求,同时也是一种目标和动力。这些制度的出台,对确保人大工作不断向前推进、向高层次发展,发挥了引导性、保障性的重大作用。
二、坚持“四个强化”,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代表工作是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基础和依托。为此,我们十分重视代表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一是强化学习,努力提升代表素质。首先,对代表进行集中培训,组织代表系统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如何正确行使代表权利、义务和职责以及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使代表明确了职责和任务,增强了履职意识,实现了由愿望到责任的转变和角色的转换。其次,要求各乡镇、街道人大认真抓好代表的日常学习培训,规定每季度组织辖区内的代表进行一次集体学习。此外,不定期组织代表外出参观学习,吸收和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拓宽视野,创新思维。在此基础上,每年都为代表订阅人大报刊,使代表有较多的学习材料。二是强化联系,为代表履职创造良好环境。建立并实行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议或活动制度。在一般情况下,凡召开常委会议,都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力争在届内每位人大代表都能够列席一次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实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根据分工情况,我们编制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名单,并下发到每位代表手中,做到了联系对象固定,又相互明确。通过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挂钩联系代表,定期走访代表,不仅送去了关心和问候,而且带回了意见和建议,促进了代表经常深入群众,认真履行职能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增强了当家作主意识。同时,也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树立了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良好形象。三是强化督办,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认真对待代表议案、建议和意见的办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制定了办理、落实议案建议的程序和办法,从交办、承办、督办、审查、答复、追踪落实等各个环节步步推进、环环紧扣、一丝不苟、严格把关,在格式上统一行文,在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内容上注重办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年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意见都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办理质量明显提高。四是强化管理,充分发挥代表职能作用。一方面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了代表履行职务档案,做到一人一档,一事一卡,一年一考,详细记录代表执行职务的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完善管理机制,开展选民评议代表活动,完善代表联系选民办法,定期公布代表联系选民情况,使代表的履职情况置于选民的监督之下,增强代表工作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严明组织纪律,实行警示制度,对不能履行代表职责、经常不参加代表活动的给予警示,对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依法终止其代表资格。去年在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首次对出席山西省、吕梁市的人大代表履职情况进行了测评,反响很好。
三、积极创新,依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
监督权、人事任免权和重大事项决定权“三个权力”,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全部职能的核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神圣职权,是党和人民意志的体现,是人大地位、作为的充分展示。在履行“三个权力”上,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了工作。
一是监督工作持续创新,务求实效。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恪守“到位而不越位、监督而不责难、民主而不分散、务实而不空谈”的准则,寓团结于监督之中,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力求在全面、深入、延伸和长效上下功夫。为此,我们在监督工作上坚持把握了三点:一是创新方式。在审议意见的落实上,推行了“限期办理制度、办理情况汇报制度和办理结果跟踪检查制度”,有效改变了以往审议工作“重审议、轻落实”,“有意见、无落实”的现象。在人大做出的各种决定、决议和意见上,严格坚持了“票决制”,既推进了民主进程,又提高了监督水平,特别是强化了被监督对象向人大负责的意识。二是一抓到底。尤其是对造林绿化这一事关我市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抓住不放,咬住不松,全程监督。每年对造林绿化工作进行两次视察、两次审议,春季看规模,秋季评效果,既重数量,更重成活率、保存率,有效强化了各级造林绿化的政治责任意识。去年,我们对造林绿化工作,继续加大监督力度,并以书面形式向政府提出了《关于加快造林绿化步伐的建议》,市政府积极采纳,出台了建设“绿色孝义”的实施方案,为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从严要求。特别是在备受人民群众关注的司法监督上,我们从接待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的来信来访的涉法案件上,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作用,成立了专门的接待室,责成专人负责,跟踪督办,监督到底管到底,同时,坚持了“四不放过”:对执法检查视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处理不放过;
对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反映的具体案件不查清不放过;
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机关裁判不公、显失公平的案件不解决不放过;
对违反程序、欠拖不办的案件不纠正不放过,为促进公平、弘扬正义、保障人权、维护民利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受到群众欢迎。
二是人事任免工作严格规范,强化手段。依法任免干部,其核心就是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的有机统一,我们认真贯彻市委意图,坚持干部标准,严格遵循程序,充分发扬民主,人事任免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在任命干部中,除经过供职发言、分组讨论、投票表决、颁发任命书等程序外,又推出了被任命人员就职宣誓仪式、被任命人员供职发言全程摄像电视公示、向被任命人员赠送法律用书三项新举措。着眼于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切实增强被选举和任命人员的公仆意识、履职意识和人大意识,我们积极稳妥地开展了述职评议工作。03年换届以来我们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和任命的4名副市长和4名局长进行了述职评议。评议前广泛调查,组织人员深入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召开各种形式座谈会,书面发放测评表和问卷调查,走访干部、群众。评议中严肃认真,坚持兼听兼明,既听被评议人员的述职,又听调查组的报告;
坚持一分为二,既肯定成绩,又指出问题,并进行了严格的履职满意度测评表决。评议后跟踪整改,被评议人员整改情况都向人大常委会作了书面报告,评议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通过开展述职评议,有效地促进了被评议人员和部门的工作。在强化对被任命人员监督的同时,我们积极拓展监督领域,不断扩大监督面,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对垂直管理部门监督的办法》,强化了对垂直管理部门的监督,确保人大监督工作不留“盲区”。
创新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第3篇
在实现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委体制深入改革中,工商部门的作用是加强还是削弱,地位是被强化还是被边缘化,取决于我们能否抓住“两费”取消的时机,实现成功转型,抢占市场监管的制高点,在监管执法服务中有所作为。并且“两费”取消后工商经费保障将主要来源于财政拨付,而财政支持的力度,在很
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我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为程度。从短期看,工商可能会面临经费短缺等困境,但站在工商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它是一次“化蝶”,工商部门可以把工作力量从收费中解放出来,重心完全向监管转移,真正实现职能到位。
目前,××县工商局经费短缺财务困难,如何在有限的经费下更好地实现成功转型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开创××县工商局工作新局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增收节支并重,有效控制系统行政运行成本。“两费”取消后,特别是监管执法力度加大以后,行政成本随之加大,经费保障压力增大。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作为基层工商机关只有增收节支并重,并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要在严格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收好、用好各个协会的会费,并对会费收取方式进行改革。要按照建设节约型机关的要求和加强基层所预算管理的规定,严格控制各类经费开支,节约一切不必要的费用开支。多年来,工商部门在培育商品交易市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争创驰(著)名商标、食品安全、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要积极向地方政府宣传工商工作,争取县级财政的支持。这也是我们今后增收的一个努力方向。
二、网格化监管是更好地履行职能的保障。网格化监管,即按照“依法行政、强化效能、属地监管、各司其职、责任到人”和“网定格、格定责、责定人”的原则,将我县的监管区域划分为三级网格:各工商所辖区为一级网格,各工商所内设的巡查组为二级网格,巡查人员的管辖区域为三级网格。根据各个网格的不同情况,将工商所的职能定位在负责工商管理的基础性、日常性的工作上,对三级网格责任人的职能则定位在负责辖区各类市场主体的监管巡查工作,市场主体综合信息的采集、整理和记录,把工作重点放在了规范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以及落实巡查效果上。明确三级网格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制作网格图,对各责任区内市场主体的分布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同时在网格图上张贴网格责任人的照片,在工商所办公地点的显著位置进行悬挂。同时与维权联系站“六进”工作相结合,制作便民服务台,将网格图公示于这些地方,一方面,方便群众查阅,另一方面也将网格责任人置于社会监督之下。网格化监管对于基层工商干部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它的责任监管模式也有利于基层干部的责任建立。当然在具体实施中需要相关制度的支持。我们需要制定网格化管理工作考评细则和责任追究办法,并结合公务员考核制定优秀网格管理人员评选办法。
创新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第4篇
一、以理念创新引领乡村旅游
我们把发展乡村旅游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同保护生态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带动富民增收、培育文明乡风结合起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推动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如被《人民日报》誉为“画家画出的小山村”的郝堂村,通过生态修复、环境优化、民居改造和村庄治理,先后荣获“全国首批美丽宜居村庄示范”、“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部级荣誉称号,实现了蝶变重生。
二是坚持共建共享。推动“旅游+”向“+旅游”转变,通过整合资源、部门联动,实现农业、交通、教育、体育、工业等领域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我们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涉农政系性项目资金的“捆挷”优势集中支持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乡村旅游要素,打造了一批集住宿餐饮、休闲娱乐、度假养生、文化体验、摄影观光、农事体验等多功能的涉农观光、采摘、休闲旅游项目。培育了大郝堂乡村漫游廊、东大岗水乡游赏廊、西大岗豫楚风光廊、沿淮生态观光廊等四条1-3天的精品旅游线路,成为游客和村民乐享生活的新体验。
三是坚持全域发展。我们打好“城市+乡村+景区”组合牌,坚持“政府引导,乡村主体,群众自愿,社会参与”,推动乡村旅游、民宿发展与A级景区、乡村旅游特色村、休闲观光园区、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创建相结合,形成景城联动、景区带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王厂村、郝堂村、新集村、王寨村、松岗村等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五里镇怡丰园、特帮生态产业体验园等创建为省休闲观光园区,城阳城址创建为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培育打造城阳城小雅村舍、胡沟杏花村、北雷梨花村、范山桃花村、洪山海棠花村等特色旅游风情村。同时我们坚持“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水润城,以业兴城”,精心设计着力打造了小桥胡同、世纪胡同、平中大街、中山古镇等一批城市街区。
二、以机制创新赋能乡村旅游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2019年2月,平桥区召开全域旅游大会,成立平桥区旅游业转型发展工作指挥部,由区委书记任政委、区长任指挥长、相关区领导任副指挥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旅游工作的谋划和统筹。制定出台《平桥区发展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意见(2019-2020年)》,叫响“聚中山铺,品楚文化,打生态牌,徜乡村游”的旅游主题。同时,我们正在编制《平桥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在编制中,注重吸纳相关部门的意见,努力推进“多规融合、多规合一”。同时,还要求各乡镇(办)结合实际,分别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对重点旅游乡村再制定详细可操作的旅游专项规划等。
二是支持项目建设。我们提出了“一核、三区、四廊、多组团”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大力推进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切实改变各景点“散、乱、小”的局面。根据“优势项目优先安排,特色项目优先考虑,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的原则,以打造休闲农业、生态观光为抓手,全力打造以中山铺古镇、大郝堂田园综合体、城阳城楚文化体验中心、彭家湾特帮生态产业体验园、出山店大埠口·豫见江南田园综合体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
三是创新政策举措。我们建立健全了项目服务机制,区四大家班子领导同志牵头,职能部门参与,在企业办证、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大服务支持力度,同时采取处级干部联系重点旅游项目保证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制定了《加快旅游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每年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对旅游品牌创建、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奖励及乡村民宿农家乐发展等方面进行奖励扶持。我们还整合各部门资金。
三、以品牌创新放大乡村旅游
一是打造特色产品。引导各乡镇(办)依托特色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开发康养休闲、农事体验、红色旅游、生态采摘等新型旅游产品,美化乡村田园,挖掘乡土街巷、民居特有文脉,重建好乡村聚落原乡景观,让游客感受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留下有回味的乡愁记忆。
二是抓示范带动。加强乡村旅游重点村和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创新发展典型,让各乡镇在相互借鉴中共同提升,在各展所长中创造特色。比如,被中央电视台形象地称为“被干净唤醒的村庄”的新集村、彭家湾乡和特帮园林集团共同打造的“城市后花园”的“花海彭湾”,建业集团在平东办打造的中山古镇等等,这些乡村通过发展文旅、农旅等项目,找到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成为我区发展乡村旅游“样板村”、示范村。
三是加强旅游宣传。我们坚持把乡村旅游纳入“豫风楚韵.诗画平桥”旅游品牌推广体系中,通过广泛宣传,吸引更多人到乡村感受平桥山水之美、乡村之美、人文之美、城市之美。比如,近几年,中央电视台、央视媒体多次把镜头对准郝堂、新集、大堰、陆庙等乡村,我们也多次承办和举办省市以上主流媒体来平桥采风、报道。精心组织好首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民宿走进平桥系列活动,一个又一个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产品成为网红打卡地。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我们感受到平桥在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一)基础设施得到提升,乡村颜值更高了。我们以发展乡村旅游为抓手,不断完善乡村的旅游要素,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我区生态环境全面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格局。
(二)生态文明得到加强,乡村环境更美了。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我们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坚持“三尊重”和“四不”即:尊重自然环境,尊重村庄肌理,尊重群众意愿,不挖山、不扒房、不砍树、不填塘。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走出了一条原汁原味的乡村发展之路。
创新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第5篇
一、统一思想、齐抓共管,形成组织实施体系
“一法三卡”是一种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能确保生产安全,避免出现安全生产事故,是安全生产的保护神,它工作技术性强,工作标准高,与行政安全工作和职工群众施工生产紧密相连。为抓好“一法三卡”的推广、落实工作,切实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公司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把“一法三卡”的推广、落实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决定,成立了“一法三卡”工作组织机构,形成行政与工会齐抓共管、党政工团组织密切配合的组织实施体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工会主席等公司领导多次赴一线认真检查督促“一法三卡”在施工项目的推广和落实情况。在韶关武广客运专线移动模架项目部公司专门组织召开了“一法三卡”推广会暨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试点经验,在全公司全面推行“一法三卡”工作法,明确了具体组织实施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同时,结合公司实际和安全生产需要,制定了相应的进度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完成目标工作任务。通过这些工作,形成了一个公司由工会负责、项目由经理负责、人人参与、条块结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管理监控网络,确保推广实施“一法三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营造全员参与氛围
为了提高全体职工、农民工参与推行“一法三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我公司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公司网络办公平台、板报、标语、安全宣传栏、上课、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让全体职工、农民工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实施“一法三卡”的重要意义,懂得“一法三卡”是安全生产的保护神,实施“一法三卡”就是为了安全生产,就是珍惜、关爱自己的生命。通过宣传教育,“一法三卡”深入人心,人人自觉遵守,
营造了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在“一法三卡”推广实施中,移动模架项目部制作了《安全歌》警示卡片,对施工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好,用歌词表达出来,装在员工口袋里,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十分好记。员工们在施工前看一遍,休息时温习一下,施工后再对照卡片检查一下有无违章行为,极大地做到了安全生产。同时,各项目工地把安全警示牌悬挂在工地每个作业点,醒目了然,切实起到了警示的作用。例如:新开铺顶进涵项目部一位农民工在施工中准备穿过铁路时,抬头看见对面围拦上悬挂的“一法三卡”警示牌时,立即停了下来左右瞭望,就在这时,一列客车从他身边呼啸而过,吓得他两腿发软瘫倒在地,一个重大的伤亡事故避免了。项目部抓住这一事例在职工中进行既有线施工安全再教育,并让这位农民工现身说法,告诫工友们如何规避安全风险,排除事故隐患,工友们听后受益匪浅,感慨地说:“一法三卡”搞懂了那才是真正的“只有保安全,日子才会甜”!“一法三卡”新形式的安全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移动模架项目实现了安全质量零事故的目标,先后获得铁建股份公司“工人先锋号”和集团公司“20**年度企业文化建设优秀项目部”等荣誉称号。新开铺顶进项目“一法三卡”的做法得到了建设单位认可,并作为一种经验在地方其他项目推广。
三、把握理念,优化流程,强化现场安全管理
在推行“一法三卡”工作中,我公司牢牢把握实现施工一线“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这一工作理念,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创新,优化工作流程,坚持查源、制卡、安检“三步曲”。把安全防范强化到现场,强化到过程,强化到细节,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推进中创新发展。具体做到三点,一是确立危险源。每月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会同项目技术、职工代表对公司各项目部展开全面排查,确定危险源并对其予以分类和危险等级评估,每月适时更新。二是“三卡”进一线。根据危险源分类和级别,严格按照《‘一法三卡’工作实用手册》规范要求,统一制作各危险源点的安全警示牌,并安放在现场或驻地醒目位置。项目部安全员根据现场实际,制作安全检查提示卡,发至安全管理重点区域的一线作业人员手中,要求熟记“提示”内容,按章操作。三是强化每月安检。每月月底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和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对各危险源和工种对照“安全检查提示卡”标准进行检查,认真填写检查结论、意见和建议,并在现场指定整改责任人拿出具体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时限,对整改落实情况复查1次、并填写检查记录台帐。“一法三卡”逐渐融入施工生产,并在现场安全管理中“担当”重要角色,筑牢了安全生产大堤。“项目部坚持每天早上早点名讲安全,上工前看看提示卡,到现场再看看警示牌”已成为现场施工人员的习惯。
四、完善制度,全面推广,建立安全管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