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对照材料 >

农业汇报材料【五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3-07-02 10:15: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今年是伊犁州党委提出打造“塞外江南”新伊犁美好愿景的起步之年,也是伊犁州联通公司继续落实聚焦战略,深化推进创新合作发展的关键之年,伊犁联通作为本地通信服务企业,依托混改契机纵向联动集团-省-市三级资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汇报材料【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农业汇报材料【五篇】

农业汇报材料范文第1篇

今年是伊犁州党委提出打造“塞外江南”新伊犁美好愿景的起步之年,也是伊犁州联通公司继续落实聚焦战略,深化推进创新合作发展的关键之年,伊犁联通作为本地通信服务企业,依托混改契机纵向联动集团-省-市三级资源,横向协同社会优质合作伙伴,在我州智慧农业信息化重点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后期发展产业互联网融合新业态,以及全面服务建设“塞外江南”新伊犁的总目标贡献力量。

一.工作概况

伊犁是农业大州,伊犁联通顺应“互联网+农业”发展趋势,依托自身网络优势,满足用户的需求,投资2390万元在全州建立了多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如尼勒克县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特克斯县智慧农业示范基地。

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是集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实现了对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强度、土壤温湿度的智能感知,能够自动化灌溉农作物,并且能通过手机终端、电脑等移动互联设备随时随地的查看与控制,也可以通过参数设定实现智能控制,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实时查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和可视化管理的智能化决策。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作为农业大州,我公司下一步将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为伊犁州构建本地“农业云”,其中包含农业大数据平台、农村电商平台、设施农业管理平台,实现伊犁州农产品从生产、交易、溯源全流程科学化的管理和便捷化的交易。

(1) 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同时集涉农数据监测、分析、、服务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聚集了设施农业管理平台上的信息数据,并结合大数据能力,统一分析、挖掘和建模,为各种农业生产、经营、产品溯源和跨行业者提供数据支撑服务。

农业汇报材料范文第2篇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

近年来,绍兴市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以工业的理念指导农业,以市场的手段经营农业,以开放的思路拓展农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成效显著,势头好,也创造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特色主导产业规模初具。到20*年底止,全市特色农业面积达244.6万亩,其中“万字号”特色基地92个,面积100多万亩。20*年茶叶等六大主导特色产业产值达131.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86.8%。目前全市已拥有300多个特色专业村、34个专业乡(镇)和13个全国特色之乡,特色优势产业块状日益明显。如诸暨市珍珠产业,养殖遍布全国10多个省,总面积已达38万亩,年产珍珠700吨,占全国淡水珍珠总产量的70%。

二是产业化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市已拥有各类农业企业1110家,20*年实现销售额189.6亿元,实现利润12.8亿元。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家,其中亿元以上达41家。各类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合同、合作经营等形式,联结农户172.6万户,联结基地736.5万亩。

三是农产品加工园区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目前,全市正在建设10个农产品加工园区,累计总投资达29.85亿元,建成投产企业达97家。其中投产的97家企业20*年实现销售收入60.8亿元,占全市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的32.1%,集聚效应初现。自去年以来,为进一步解决农产品受加工“瓶颈”制约,缓解要素制约,全市各地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抢抓机遇,积极做好新一轮农产品加工园区的扩容与升级。据调查,全市农产品加工园区意向扩容面积近3420亩,计划投资近20亿元,其中已落实征地1325.1亩,意向入园企业达30家。如嵊州市通过创建一批名茶加工集聚区,推动农产品加工园区的扩容与升级。据不完全统计,贵门、谷来等乡镇相继建了32家名茶加工集聚区,有600多户茶农进入集聚区。

四是农业外向度进一步提升。近年来,绍兴市坚持“四外并举”,着力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农业外向度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市已还有500多家企业在全国设立4000多个农产品销售中心,其中有2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在日本、美国、摩洛哥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产销分公司和生产基地。农产品出口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保持15%以上。到20*年底止,全市农产品外贸供货值达6亿美元以上,其中自营出口达3.23亿美元,农业外向度35%左右。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做法

1、创新理念,引导工商资本投入,产业化经营进程得到进一步加快。自19*年代未以来,绍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以工业理念指导农业,以市场手段经营农业,鼓励引导工商企业投资高效生态农业,以工业化的经营方式推动效益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在政策引导下,掀起了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的热潮。大量工商业主涉足农业,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壮大了农业龙头企业队伍,提升了农业企业的整体素质,同时也将工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的经营理念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全市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有41家。这41家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大多由工商企业直接投资或通过引进外来资本改造传统产业而实现。近年来工商资本投资又将生物高科技企业、种子种苗业及休闲观光农业作为战略投资的重点。从调查情况看,该市21家重点种子种苗繁育中心其中有一半以上为工商企业投资兴办的。如绍兴市中亚特种养殖有限公司,是由一家建筑企业投资5000多万元创办起来的水产种子种苗繁育中心,中心现有工厂化养鳖基地70多亩,年产商品鳖100万只,产值5000多万元。公司所属的绍兴部级中华鳖原种场是全国两家中华鳖原种场之一,目前该公司被评为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不仅是为农业注入资本金,更重要的是为农业发展带来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促进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2、实施强龙工程,抓龙头培育,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断提高。近年来,绍兴市以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为切入点,通过认定和扶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帮助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完善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5家,其中部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省级19家,市级92家。115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年实现销售收入116.9亿元,占全市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61.8%,其中21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不包括2家批发市场)实现销售收入45.6亿元,占全市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24.1%。如部级产业化农业龙头企业浙江华发茶叶有限公司,在浙江嵊州、江西、福建、安徽、湖北、湖南等地直接或间接联结基地8万亩,联系茶农6万户。目前嵊州市已形成了以部级农业龙头企业浙江华发茶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235家茶叶加工企业群,年加工、出口茶叶10万吨左右,出口创汇额达1.5亿美元。

3、搭建平台,创建农产品加工园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近年来,绍兴市把发展农产品加工园区,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突破口来抓,充分发挥园区建设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积极探索集约经营模式,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如浙江丰岛实业集团投资2.2亿元,在新昌县农产品加工园区内兴建了“丰岛农产品加工园”,主要生产橙汁、西柚汁、白葡萄汁等饮料。丰岛农产品加工园的建成投产,对新昌水果、蔬菜种植业产生了积极影响与明显带动作用。目前集团已形成拥有12个子公司,联结农户8万多户,联结基地28万亩,年销售农产品达6.74亿元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同时还为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最多时日用农民工达1万人。丰岛集团计划到2010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超60亿元,要在水果罐头、鲜切花、杨桐柃木等三个产品上力争全国第一。

4、实施走出去战略,抓“四外并举”,农业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一是基地建出去。绍兴市农业外拓工作起步始于上世纪*年代初,到*年代中后期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提出了“有限区域,无限发展”的农业发展理念,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了一大批龙头企业及种养大户发挥资金、技术、产业等优势,走出市外、省外、境外发展种养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农业外拓从当年的杭州西湖捕捞承包到目前江西军山湖、新疆博斯腾湖水面承包,从周边地区的茶园经营到跨国森林经营等。目前全市有20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去外建农业基地711万亩,去年实现外拓农业产值29.6亿元,在市外基本形成了茶叶等五大原料基地。二是市场拓出去。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绍兴市积极实施农产品出口导向战略,加大对外向型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加快出口农产品原料基地的建设,积极开发新产品,走多元化发展战略,农业对外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农产品出口年均增长保持15%以上。三是资金引进来。近年来,全市各地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重视大项目和高技术含量项目的引进,农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如珍珠产业是绍兴市传统优势产业,近三年来,共引进外资近5000万美元,新上项目40多只,新办企业19家,其中境外新创办企业5家。外资的引进和利用,较好地解决了珍珠业投入不足的问题,珍珠深加工项目、普通珠的开发利用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珍珠业的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目前全市珍珠农业龙头企业达500多家,诸暨的珍珠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珍珠市场,并正在着力打造国际淡水珍珠产加销中心。珍珠产业已经成长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5、实施品牌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一是加大技改投入,积极创建企业科技创新平台。近年来,绍兴市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加大投改投入,创办农业研发机构,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承担农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产业化项目示范,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开发能力。据对全市12家规模型农业科技企业调查,20*年12家农业企业的内部研发投资总额为7325万元,是2004年投入3633万元的1.16倍;
是20*年投入5325万元的1.38倍。随着技改投入进一步加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一些自主研发的专利和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如浙江长生鸟药业有限公司自主开发出全球首创的纯物理纳米珍珠粉制备技术。浙江华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正积极打造国际生物质降解塑料专业生产科研基地,研究开发的生物质降解材料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二是积极运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拉长农业产业链条。近年来,全市各地积极应用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农业,开发新兴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如全市积极实施了“淡水鱼综合利用加工”、“出口有机茶安全与标准化生产”、“纳米珍珠粉研究”等农副产品加工项目60多项,自主研发出一系列科技含量高、生产效益好的新产品。如浙江金大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从生猪屠宰副产品中开发血浆蛋白粉、血球蛋白粉、肝素钠、胰岛素。这些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条。三是积极实施农业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近年来,绍兴市以标准化生产为抓手,大力推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产品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到目前,全市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82万亩;
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22只、绿色食品55只、有机茶36只;
拥有中国名牌产品6只,浙江名牌产品35只,市级农业名牌产品81只,中国驰名商标7只,省级著名商标33只、市级著名商标127只,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6、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扶持,产业化经营活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创新组织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近年来,全市各地积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围绕当地特色主导产业,实行多形式、多领域、多渠道创办,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目前,全市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84家,入社社员1.9万人,带动农户25万户,联结基地面积(包括外拓基地)1*万亩。20*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推销农产品15亿元,带动当地农业产值25亿元,农民从参加合作社中增收3194万元。二是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近年来,全市各地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推进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据统计,到20*年底止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耕地)65万亩,流转面积占到总耕地承包土地面积的30%;
全市10亩以上大户近2万户,规模经营面积达到60万亩。三是创新服务机制,营造产业化经营良好氛围。为解决农业龙头企业贷款难问题,绍兴市按照“政府牵头、企业参与、银行合作、市场运作”方式,共组建6家农业担保公司,注册资本达到1.74亿元,到目前止,累计为196家农业龙头企业及种养殖大户提供担保贷款70981万元,有效地解决部分企业融资难的瓶颈问题,有力地支持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同时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集约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政策意见。这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产业化经营营造了良好氛围。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问题

虽然近年来绍兴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存在如规模型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初加工农产品多、精深加工农产品少,农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主导产业发展还应加快。今年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主导产业发展,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发展农业主导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意见,全市各地根据中央、省有关文件精神,相应出台相关配套措施,但总体上看,主导产业发展仍存在如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雷同、优势农产品布局分散以及扶持力度还不够等问题,特色优势、区域优势的文章做的还很不够,特色主导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缺少核心竞争力,在推进主导产业发展上缺乏有效措施和手段。

2、农业龙头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该市农业龙头企业经过近几年来的培育和发展已取得长足的发展,总体上规模不小,但其综合竞争能力还不够强。从资产规模上看,全市1110家农业龙头企业,以中小型农业龙头企业居多,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实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少。从销售情况看,20*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年平均销售收入不足2000万元,其中亿元以上企业近年来有了大幅增加也仅为41家,目前尚未一家超过10亿元。

3、农民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近年来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较快,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总体上说,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与农民的期望,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存在不少差距。合作社规模普遍偏小,全市368家合作社带动农户数占全市总农户数的比例仅为22.7%,全市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的农产品产值还仅占到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0%。由合作社创建品牌、实施标准化管理,以及建设绿色、无公害产品、基地等项目在整个农业产业化组织体系所占的比例还不高。

4、农产品市场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近年来,绍兴市农产品在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方面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有明显成效。但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从内销市场来看,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尤其是本省和上海市场。另外市场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区域性、全国性的农产品专业市场尚处发展之中,现有的农产品市场辐射半径较小,集聚能力有限。从出口市场来看,主要集中在香港、日本、美国、摩洛哥等国家和地区,20*年出口到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占全市出口额的80%左右。出口品种的结构也较为单一,以茶叶、果蔬、竹木、珍珠、生猪、羽毛羽绒为主,除茶叶、珍珠外在行业内所占的份额较少,且大多以原料和半成品、粗制品出口较多,终端产品和精加工品较少,产品档次不高,制约着国际市场的拓展。

5、制约产业化经营因素仍较多。近年来气候异常,灾害频繁发生,“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以及“苏丹红”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正面临自然、市场、疫情等多重风险。特别是近年来,中央继续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土地紧缺、资金紧缺、能源紧缺等问题将进一步加剧,宏观调整带来的要素制约将直接影响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对策建议

1、加快特色基地建设,着力培育主导产业

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是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条件。要认真贯彻落实浙政发〔20*〕17号文件精神,按照“7+1”高效生态农业工作体系,围绕区域特色和主导产业,加快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做大做强茶叶、生猪、蔬菜、花卉、麻鸭、珍珠、长毛兔、名果、特种水产等特色主导产业。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特色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的投资力度,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

2、育大育强农业龙头企业,提高龙头带动能力

一要培育、催生龙头企业。按照“放宽政策、放活经营、积极扶持、放手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使绍兴市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加速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
鼓励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途径,提高企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水平。二要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继续鼓励引导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要立足现有基础,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业。坚持以工扶农、以工促农,走发展非农产业扶助农业的路子,培育产加销相衔接、贸工农于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要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吸收更多外来资金投资农产品加工业,促进该市农业龙头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三要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建立产销合作关系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四要加强规范管理。要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培训,提高经营者队伍素质,用先进实用技术武装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不断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

3、继续实施“开放兴农”战略,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继续深化实施“开放兴农”战略,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跨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提升外拓基地。要围绕“巩固、提高、完善、稳定”这一主题,规范运作,不断完善外拓基地承包合同及承包方式,在继续推进外建基地数量增长的同时,要更多地重视基地产出能力的提高和效益的改善,加快基地结构调整和投入力度,加强基地经营管理,抓好标准化生产,实现外建基地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绿色化和优质化,推进农业外拓基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同时鼓励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到省外、境外兴办农业企业,特别是到国外投资兴办农业企业和承包土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把境外资源开发和市内出口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同劳务输出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走出去”的内涵。二是努力开辟国际市场。积极采用多种有效方式,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在继续巩固现有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同时,不断培育和开拓具有前景的新兴国际市场,努力形成合理、有层次、多元化的农产品市场格局,逐步扩大绍兴市农产品出口份额和国际市场覆盖面。三是积极开拓市场。要继续按照“设窗口、进超市、办展销、强品牌”的总体要求,创新营销理念,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到市外、省外的大中城市乃至境外建立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窗口,开设销售中心,建立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等流通窗口,努力扩大市场空间。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力引进、配送、拍卖、期货和电子交易等现代交易方式,推进现代农业物流业发展,努力拓展市场空间。

4、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要进一步优化合作社发展环境,认真落实合作社法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争取在财政、税收、信贷、用地、用电等方面创造条件,支持合作社项目建设,促进合作社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时要积极发挥农业部门在指导和管理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技推广、农民培训等方面的组织体系优势,加强政策、技术、信息等服务,通过在合作社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构建公共植保体系等项目,把合作社制度引入到农业生产各领域和各环节,进一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基地农户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示范带动能力。要积极引导合作社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鼓励和支持合作社创建和营销品牌,指导合作社建立“激励—制约”机制,加强对社员的培训,帮助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等多项举措,全面提升合作社的竞争力。

5、加快农业标准化实施步伐,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要加快农业标准制订,特别是主导产业如茶叶、珍珠、蔬菜、水产等优势出口农产品,要按国际市场标准的要求,制定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形成健全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使产前、产中、产后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标准可循。二是要加大品牌培育和宣传力度。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强化创牌意识,注重品牌运作,积极开展各类认证和品牌展示、推广工作,努力争创省级、部级名牌产品、著名(驰名)商标,特别是争创“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不断提高绍兴市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要进一步加快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步伐,积极推进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haccp、gap认证,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与信誉。同时要围绕本地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做好品牌的整合工作,进一步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增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要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县有检测中心、产地有检测站、加工企业和市场有自绍兴检测点的农产品检验检测网络体系。积极开展生产环境、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投入品的检测,实行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控制。继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管理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及农资“*”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6、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

科技进步是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只有科技创新,发展高新科技,才能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才能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一是加快技术改造步伐。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提高企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改投入,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改项目和先进设备的引进和更新,要给予一定贴息扶持。二是加大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力度。要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开发和运用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保证企业用于研发的经费逐年有适当增长。积极开发“名、优、特、新”农产品的同时,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农产品,提高其附加值。三是加强农业科技合作,发挥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农业院校、科研单位进行产研合作,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人才。鼓励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组建各类科研机构,集中各类科研力量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农业汇报材料范文第3篇

农业和农村安全监管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尊敬的银局长、各位调研组领导: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芦溪镇党委、政府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芦溪调研指导农业农村安全监管工作,下面我就农业农村安全监管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农业和农村安全工作现状

(一)全镇基本情况

芦溪镇地处三台县北大门,紧邻绵阳科技城,全镇幅员面积94.85平方公里,下辖30个村8个社区232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5.92万人,辖区总人口近8万人,常住人口4.75万人。城镇化率58%。拥有耕地面积4.9万亩,农业人口4.86万人,农业产值3.89亿元,占比为31。农村产业以种养殖业、畜牧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红薯等现有3000亩部级藤椒标准化种植示范区、以樱花园、狂欢谷、四季花海为代表的农业旅游观光区2500亩,优质桃李水果基地3000亩,以绿色生态大米和稻鸭共育基地2800亩,建成粮油高产示范基地1万亩。

我镇现有高中一所、小学幼儿园18所(在校学生1.3万余人),医院2家、敬老院2个、自来水厂一个、金融快递等公共服务机构18个。是北路片区商贸服务中心和物资集散地。

辖区内县乡级公路36.5公里,村、社级道路860公里,各类工业企业61家,小商店、小加工企业、小餐饮等九小场所381家,各类个体商户、新型经营主体等共计1937家,加油加气站、危化品生产企业等高危行业企业33家。旅游景区、棚户区等特殊场所17个,涉水场所江河4条,水渠21条,塘库堰390座。

(二)农业和农村安全工作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监管网络

(1)全镇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及办公室,形成了镇、村、社三项监管体系。定期每个季度召开安委会成员单位会议,总结上一季度安全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镇党委做到了每月研究一次安全生产工作。

(2)县级委托执法派驻、应急单位以及镇常设安全监管执法机构共计8个,分别是芦溪派出所、县交警2中队、消防中队、城市管理执法中队、食药工质所、镇安办、食安办、交管办(其中镇安办、食安办、交管办共配备人员2人,消防中队在编6人,城管执法编制3人,临聘8人,食药工质所编制8人负责北路3个乡镇,派出所在岗人员8,交警二中队13人,负责整个北路片区)

(3)村(社区)安全管理机构基本建立,由村“四职”干部兼任安全信息员、管理员、交通劝导员,结合综治网格员共同组建起了村社安全监管力量。对辖区内道路交通违法、食品安全、建筑领域、涉水涉电等不安全行为进行劝导,涉嫌违法行为报送对应部门进行处理。

2.强化保障,加大投入,配齐相关设施设备

驻镇单位和镇安办均有单独办公场地,有电话机、照相机、电脑等基本的办公设备。镇财政每年投入约400余万元,主要用于安全监管人员的培训、危旧土坯房建扩建、农村道路桥梁、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以及其他各类隐患的整治和制作各类宣传资料。

3.规范农业农村安全监管行为,注重痕迹和闭环管理。

各种安全生产制度、职责包括管理机构均规范上墙,分类建立各生产经营单位。种养殖户基本档案,做到了家底清,底数明,并实施动态管理,完善监管台账,对排查出的隐患实行全过程的跟踪销号管理。

4.重视宣传教育培训,营造安全发展氛围

每年年初都会制定好年度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计划,镇安办牵头农服中心、村建、国土、燃气等部门在重大节日期间和重点时段、安全生产月、食品安全生产周、安全百日攻坚等时段利用宣传横幅、LED显示屏、广播、展板、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开展安全生产常识的宣传活动。

5.完善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及时完善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组织应急队伍开展应急救援演练,现我镇有专业救援队伍2支,村社应急救援队伍38支,配备了相应的救援物资。

(二)取得的成效

1.各级对安全生产工作更加重视,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2.安全生产事故“四项指标”(事故发生起数、人员受伤率、人员死亡率、直接经济损失)呈逐年下降趋势。近三年辖区内未发生较大事故,也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3.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夯实,队伍、阵地建设不断完善,设备、经费保障等都逐年提升。

4.群众安全意识不断提高。

5.2017年以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86余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安全风险

(一) 农村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少数村(居)干部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抓经济,重政绩,安全意识相对淡薄,导致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人、财、物投入不足,工作陷入事后被动;
一些从事安全管理的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安全事故发生是一种偶然性,管理松懈,对隐患疏于排查,整治不力。

监管队伍不专不稳。各乡镇虽然都设立了安办,但安办人员兼职较多,不能专职于安监工作,使安全生产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同时安办工作人员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科技发展,使得开展工作时力不从心;
乡镇一级在安全监管中责任无限大、权力无限小,安全监管主要靠嘴巴,缺乏有效抓手。

监管经费投入不足。乡镇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等问题,自身财力仅能保运转,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安全监管工作,致使乡镇安办经费不足,设施设备缺乏,一些隐患也因资金缺乏不能彻底整治而长期存在。

联合监管力度不够。乡镇安全监管齐抓共管联动机制还不够健全,相关部门与乡镇之间缺乏协调、联动,没有形成监管合力,致使乡镇事故隐患,一些老难问题长期得不到整治。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滞后。乡镇由于经费有限,人员有限,应急救援队伍基本都是依托民兵应急分队和村社干部,专业性不强,平时演练少,也无专业应急救援装备。

企业责任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欠缺。乡镇普遍存在企业责任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了解不够,认识不足。许多企业责任人疏忽于法律法规知识方面的自我完善,长期采取被动的工作方式。

(二) 社会层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1.留在农村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安全意识都较差,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安全自救能力都较差。

2.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战略等项目实施,新业态不断发展,村村都通了公路,农村建设项目也增多,建设工程增多,安全隐患、安全风险增加。

(三)农业农村存在的安全风险分析

1.自然灾害类: 地质灾害点等较多,但由于地质灾害点整治金额大,立项程序复杂,整治难度大;
森林火灾等防范难度大。

2.生产作业类: 农村道路基本已村村通公路,但由于条件受限,存在设施不完善、标志标牌不全等问题,农村交通方面尤其是电动摩托车、三轮车的规范管理问题是个难题;
农毛支渠的大多年久失修,维修整治不到位;
农房建设存在个别工地安全防护设施不全,建设队伍无资质等问题;
用火、用电、用气,由于大多都是老年人和儿童,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知识欠缺,发生火灾等事故后逃生能力差。

3.消防安全类: 由于基础条件有限,灭火栓等场镇消防设施不齐、消防通道不畅、水源压力不足、农村地区消防设施更加欠缺等,消防安全压力大。

4.群体活动安全类: 农村红白喜事、庙会、商贸促销、文体活动、节日庆典等活动由于场地有限,安全条件不达标、不主动申报备案等因素,导致安全监管压力大,风险较高。

5.农产品安全类:农产品质量检测周期过长,设备落后,达不到检测的目的。

(四)农业农村事故情况和典型案例

2015年2月9日,我镇金台村村民陈发宝酒后驾驶货运三轮车载6人,在芦跃路转弯时,由于车速太快,导致翻车,造成陈发财死亡,另外2人受重伤的交通事故。事后分析这次事故的原因1.陈发宝酒后无证违法驾车;
2.货运三轮车非法载人;
3.车辆超速行驶;
4.驾车人和乘车人安全意识薄弱。农村电动摩托车、三轮车已成为出行主要工具,量宽面大,俨然成为农村交通事故易发频发的源头,亟待规范管理的一大难题。

三、工作措施建议

1.健全基层安全监管网络。乡镇安办实行定人、定岗、定编,保持乡镇安全监管队伍相对稳定。同时,要加强对安办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监管业务培训,提高安监员的业务水平,有效整合乡镇设置安办、应急办、道交办、食安办等部门,从编制上考虑增加工作力量,锻造一支过硬专业的执法队伍。

农业汇报材料范文第4篇

一、统一思想认识,大力宣传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及相关会议精神

为了做好中央1号文件的宣传工作,我们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使中央1号文件精神深入到全乡各个村组,让每个农户都能了解到今年党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好政策。乡党委政府还先后召开了党委扩大会和定补干部会议研究如何宣传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传达区委经济工作及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并在每周的政治学习中加强学习了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乡上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发展”活动

“党员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发展”活动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机关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的一个契机。自活动开展以来,全体机关干部联系我乡实际,自觉地把活动开展与本部门的工作结合起来,农技、农机、畜牧等部门都能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详细了解群众所遇到的困难,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认真抓好村级换届选举工作

我乡第五届村民委员会已经届满,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要在四月底前完成。这次换届选举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出一批工作能力强、思想作风正、令群众满意的村级班子成员,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对换届选举的人员、责任和方案进行了专题研究,成立了双江乡第六次村委换届选举领导小组,并召开了全乡定补干部会议进行了动员。目前,各村已经产生了选举委员会和村民代表,确定了候选人名单,有4个村还已经完成了选民登记,各村的财务审计也正在进行之中。在换届选举的组织过程中并未出现比较重大的问题,但我乡清桥村属于双江水库移民区,由于各种原因,请求将此次村委换届选举推迟到移民工作结束后进行。

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做好农业农村相关工作

1.采取四条措施,狠抓森林防火工作。

一是成立了森林防火领导小组,组建了双江突发事件应急分队;
二是把3月8日到3月15日确定为“森林防火周”,严格落实了24小时值班制度;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从3月4日起共出动森林防火宣传车4台次、张贴宣传标语50余条,各村鸣锣一周,强化了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
四是层层签订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状,明确了职责。版权所有

2.切实加强领导,搞好动物防疫工作。

乡党委、政府召开了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工作专题会议,强调了布置动物防疫的重要性,拿出了动物防疫工作实施方案,确保了动物防疫经费的来源,明确了政府主要责任人是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主要责任人,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技术责任人。乡政府与各村、兽医站与防疫人员都签订了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层层落实了责任制度。目前,全乡存栏猪1966头,应注射1750头,已注射1750头,防疫密度达100%;
存栏牛1280头,应注射1080头,已注射1080头,防疫密度达100%;
存栏羊1073头,应注射970头,已注射954头,防疫密度达98.3%。

农业汇报材料范文第5篇

20*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我局莫华建副局长带领农技、植保、果蔬、农经等站技干组成的秋种工作督查组,深入三合、水龙、中和三乡镇田间地头,督促、检查三乡镇秋种工作进展情况,通过实地查看、走访群众和乡镇汇报,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一、秋种工作进展情况

三合镇:油菜播种计划面积为4050亩,其中育苗移栽3200亩。现已完成播种3100亩,占计划76.5%,其中移栽2700亩,占计划84%;
小麦计划面积2800亩,已完成900亩,占计划32%;
冬春商品蔬菜计划面积10000亩(其中大蒜3155亩),已完成3900亩,占计划39%,大蒜完成2967亩,占计划94%;
马铃薯计划面积2600亩,已完成1600亩(秋马铃薯);
绿肥面积600亩,完成200亩,占计划33.3%。

水龙乡:油菜播种计划面积为4000亩,其中育苗移栽3200亩。现已完成播种2600亩,占计划65%,其中移栽2000亩,占计划62.5%;
小麦计划面积2400亩,完成200亩,占计划8.3%;
冬春商品蔬菜计划面积1500亩(其中大蒜300亩),已完成300亩,占计划20%,大蒜完成300亩,占计划100%;
马铃薯计划面积1060亩,完成160亩,占计划15.1%;
绿肥面积400亩,完成100亩,占计划内25%。

中和镇:油菜播种计划面积为3550亩,其中育苗移栽2800亩。现已完成播种2200亩,占计划62%,其中移栽1200亩,占计划42.9%;
小麦计划面积2600亩,已完成350亩,占计划13.5%;
冬春商品蔬菜计划面积1500亩,已完成400亩,占计划26.7%;
绿肥面积400亩,完成280亩,占计划70%。

二、兴办示范点情况

三合镇兴办秋种示范点2个,即晨光村200亩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示范点、姑挂村200亩苔蒜高产栽培示范点,目前苔蒜已栽植完毕,因缺水,出苗不整齐,马铃薯项目现已开始调种;
水龙乡兴办了独寨村200亩苔蒜高产栽培示范点,其中有120亩为乡农技站干部承租农户稻田进行高产栽培示范,种植较为规化、连片,现已出苗;
中和镇在中和村、庞寨村、姑引村三个村分别兴办各50亩油菜育苗移栽示范、各4亩苔蒜生产示范。其它原计划兴办的示范点,因农户种植不连片或不愿种植,没有办成。

三、秋种工作存在的问题:

1、旱情严重。由于久旱无雨,目前我县各地旱情较为严重,导致群众无法播种或播种后不出苗,影响了秋种生产进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