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一、春风化雨,宣导大唐文化深入人心*水电厂历届领导班子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甘肃省陇南地区企业文化建设的发起者和领军企业,该厂曾成功主办了陇南企业文化建设协会首届和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文化建设交流材料【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企业文化建设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
一、春风化雨,宣导大唐文化深入人心
*水电厂历届领导班子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甘肃省陇南地区企业文化建设的发起者和领军企业,该厂曾成功主办了陇南企业文化建设协会首届和20*年的第十届年会及相关活动。在全厂干部职工不懈努力和共同奋斗下,初步形成了企业文化的基本框架,确立了以“扎根山沟,艰苦奋斗,团结进取,求实开拓”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精神。20*年,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紫气东来,以“两型、四化、三个能力”为发展战略和以“心气足、人所旺、风气正”为特征的大唐“同心文化”理念高标准、高品位的提出和在基层的导入,给该厂企业理念、企业行为规范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从*年开始,*水电厂以宣导贯彻视觉识别系统为切入点,全面迈入了“大唐号”企业文化建设的快速轨道。
1、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调整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全面指导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形成以党委主抓,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大格局。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主任由宣传部主任兼。
2、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宣传工作。在厂刊、广播、电视、网页、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媒体上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宣传专题专栏,大力营造大唐“同心文化”氛围,做到家喻户晓,造成浩大声势,使“务实和谐、同心跨越”和“心气足、人气旺、风气正”等“同心文化”基本理念深入全厂职工的心中,营造出浓厚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
3、全面导入并规范使用集团公司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VI)。严格按照视觉识别系统要求,制作各类形象标识,扩大覆盖范围:完善了工作服、办公用品及环境识别的VI应用系统导入工作;
制作修建了生产厂区和生活区的视觉识别标志物。在系统内外树立集团公司鲜明的整体形象,增强了全体员工对集团公司的向心力和归属感。
4、组织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学习与培训。提高员工企业文化认知程度。组织全厂职工学习了集团公司《同心文化手册》;
中心组成员定期专题学习研讨企业文化;
举办企业文化知识讲座,学习企业文化建设的学习材料等,使企业文化延伸、扩展、扎根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形成上下互动的文化氛围。
5、企业领导的认识程度、重视程度,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劣,是企业文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厂领导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设计者、组织者,自己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的行动影响和引导员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自*年以来,厂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前往珲春电厂等兄弟单位进行企业文化考察取经,加强了与外界的学习交流。
二、塑魂铸魄,凝聚企业“精、气、神”
成功完成大唐企业文化视觉识别系统导入及持续开展《同心文化手册》宣贯,使之扎根于职工的思想深处,进一步上升为群体意识。提高了全厂职工对“大唐”集团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作为“大唐”员工的自豪感,营造出“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创新发展”的浓厚工作氛围。推动干部职工思想观念的更新、推动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并在大唐同心文化理念大旗的引领下创新发展,同步推进*水电厂企业文化理念的深层次思考。根据自身特点,重塑企业精神,提炼和培育企业理念与核心价值观,树立品牌形象,提高职工素质,内和于心、外显于形,初步建成既与大唐企业文化战略相统一,又能体现碧电鲜明特色的“子文化”系统,为企业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1、在集团公司企业文化VI系统基础上,参照兄弟单位的视觉识别手册范本,制作完成了*水力发电厂视觉识别(VI)手册(电子版),据此统一规范全厂VI视觉识别系统使用。
2、根据集团公司和大唐甘肃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部署,修订完善了《20*—2010年*水力发电厂企业文化建设规划》。《规划》拟订了碧电企业文化建设的四项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
2、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
3、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4、持之以恒。《规划》成为*水电厂今后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3、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重心由精神层面向制度层面转移和辐射。着力加强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培养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树立资本价值观念、大成本观念,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使本厂的各项管理工作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形成符合集团公司要求,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文化。
4、梳理整合本厂企业文化资源,对碧电传统的企业文化的优秀成份进行提炼,并将分散在职工中的、隐含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里的优良作风发掘出来,按照继承优良传统,面向未来,求实创新,体现以人为本和社会责任的原则,以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理念识别系统”为母本,初步提炼设计出碧电的理念识别系统和行为识别系统。强调实用化和可操作性的设计原则,对部分理念作了引申和细化,与厂内各部门工作和业务发展保持协调。
5、结合集团公司组建年、管理年、安全年、效益年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不同时期的工作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实践活动,包括安全月的安全文化氛围营造、“文明单位暨企业文化主题创建月”活动;
中层干部撰写指导本岗位工作的管理格言警句;
各分场、团支部组织开展“快乐学习活动”和“绿色旋律活动”;
开展学习型班组的创建活动和多种形式的技能比武和劳动竞赛,形成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实践中创造的浓厚氛围。
三、登堂入室,提炼碧电企业文化特色精髓
不容否认的是,*水电厂地处偏远,地理位置山大沟深、交通闭塞,职工观念落后、缺乏与外界先进同行的交流,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思想仍有很大的市场。企业发展缺乏后劲,竞争能力薄弱,身处盛世而隐忧重重,“温水锅中煮青蛙”的寓言如斯巴达克斯之剑,时刻高悬在碧电全体职工的头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针对薄弱环节开展工作,将木桶最短的那根木条变长加强,成为*水电厂企业文化建设的不二选择。在深入企业文化实践的过程中,该厂的人才观、发展观、和谐观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1、得人才者得天下。人才建设既是百年大计,也是当务之急,是企业发展不能不迈的坎,碧电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努力求证人才方程式,通过重奖春检功臣、评选首席技工,推行“人力资源整合”工程、出台《人才强企实施办法》,作为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等一系列关键措施,树立起全厂职工全新的人才价值观念,使大家自觉接受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尽职尽责尽人才”的全新理念。努力学习业务技能,争取岗位成才已蔚然成风,碧电正在迎来人才“春天”。
三年来,全厂有上百名青年职工获得高级技工资格认证。职工整体技能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一批在继电保护、自动化控制、水情测控调度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能力出众的青年职工崭露头角,在各自的岗位上挑起了大梁。全厂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梯队初现雏形,碧电人才之花已经开始吐露芬芳。
2、市场经济既有挑战也充满机遇,用发展解决问题,蛋糕做大了,许多困难不攻自破。白龙江流域理论水能蕴藏量上百万千瓦,是甘肃省仅次于黄河的第二大水电富矿区。*水电厂在大唐“两型、四化、三个能力”发展战略指引下,迅速占领制高点,相继为集团公司争取到了苗家坝水电站和麒麟寺水电站的开发权。麒麟寺水电站已于20*年11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苗家坝水电站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该厂又是甘肃南部最大的水电厂,有着30年的水电运行管理经验和丰富人才储备等独特优势。在流域开发的大气候下,该厂致力于建设水电技术培训基地和人才输出基地,成立龙江电力检修公司、组建大运行管理部、建成水电人才培训基地和筹组区域水库调度中心,剑指整个陇南水电运营与检修市场。先后输出20余名管理和生产骨干,参与到白龙江流域的水电开发;
同时积极向外拓建运行培训市场,承接多个小水电站的运营管理,形成了多项经增长点。
3、“逐步建立起生产和谐、发展和谐、队伍和谐、环境和谐的新型企业文化模式,为我厂的稳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逐步提高营造和谐、文明、稳定的良好氛围。真正使我厂成为一个生产安全、生活稳定、环境友好、人气旺盛、充满活力的和谐文明企业”。这是*水电厂构建和谐企业愿景目标,
企业文化建设交流材料范文第2篇
企业文化是企业共同创造的,是企业所特有的思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共同目标。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两者之间,本质上是交叉和互动关系。两者的共性,本质上都是做人的转化工作,两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都起到“服务”和“保证”的作用。企业文化是通过优化企业的文化因素对职工施加心理影响以达到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载体,是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充实,路子的拓宽,反过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文化提供引导和保证手段。
随着网络社会的迅速崛起,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我们应该紧随时代的潮流,进一步探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和新载体。
一、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关系。
⒈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线,为企业文化的发展规定了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企业文化要以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为核心。因此,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保证企业的社会主义经营方向。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既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又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
⒉企业文化建设丰富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内涵。
有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抓。
文化是代表一定的民族特点,反映其理论思想水平和精神风貌、心理状态、价值取向和人格追求等精神成果的总和。作为企业文化,既有国家、民族文化内涵所赋予的共性,又有其地域、行业的个性。企业行为并非纯经济行为,必然涉及到大量的文化精神因素,必须建设一种凝结向上,并为企业员工所认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优秀企业文化,协调企业职工行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从文化角度进行思考与企业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政治的,甚至民俗伦理等多方面溶为一体,相互结合。同时,还应大胆运用其他社会科学理论去丰富和完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⒊企业文化、经营管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三位一体,是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的结合点。
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经营管理,将精神因素与物质因素紧密结合,把理想、精神、信念的培育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由此看来,企业文化可以使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在实践中统一,使管理的行政手段、思想手段、文化手段得以综合运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有机结合的最佳形式。
二、从推进党建思想政治创新的现实需要出发,深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积极作用的认识。
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改革、融入管理,贴近实际、贴近职工,否则就失去了活力甚至生命力。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讲是做人的工作,做调整生产关系的工作,为生产力的发展消除障碍,化解矛盾,凝聚力量,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与具有人本管理属性的企业文化在功能、目标上是相容互补的,也是一致的。实践证明,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改进和创新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增强说服力和感召力。
一是把企业文化作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生产经营的有效切入点,能够使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适应改革、融入管理。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理念、发展战略、经营之道、外在形象、内在精神、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渗透于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把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特别是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到企业文化建设的经营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上,提升职工的精神境界,使之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不仅保证了企业文化建设始终符合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且为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与企业改革同进步,和企业管理相融合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样的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进一步坚定广大职工的理想信念,增强自立自强意识、公平竞争意识、效率效益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学习创新意识,实现对事业追求和发展目标的认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在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进程中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从而实现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回报企业、关爱员工的和谐一致。
二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使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实际、增强实效。优秀企业文化所具有的时代魅力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增强对广大员工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影响力。企业文化具有大众特点,具有春雨润物的功能。许多思想、观念、精神层面的内容要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载体结合起来,可以拓宽工作领域,创新工作形式,易于为人们接受,达到异曲同工的作用。长期以来,企业培育和形成的以铁人精神为代表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青藏铁路建设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先进的企业精神,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崇高境界和精神风貌,是企业党组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加强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丰硕成果。坚持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和企业精神,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体现到企业文化建设上,渗透到职工观念和行为中,就能够使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更贴近群众和实际生活,更有利于丰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不断提供积极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是企业党组织高度重视和自觉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有利于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由企业领导层精心设计,管理层积极推进,全体员工认同遵守的过程,是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对此,企业党组织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要着眼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培育和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要通过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努力构建先进文化体系,创新文化载体,创造和谐环境,进一步探索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新途径。再好的制度也必须通过人的行为来落实,理念的东西要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具体的行为来承载,否则就是空洞说教。企业党组织要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组织者和积极推动者,通过加强企业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使企业各级领导班子和管理人员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改革上敢于攻坚,在发展上敢于较真,在稳定上敢于负责,在管理上敢于碰硬,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率先垂范和引领作用。要教育广大党员努力成为企业先进文化的模范实践者和企业精神的具体体现者,在本职岗位和各项活动中切实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人们学习的榜样,从而带动广大职工不断丰富和发展健康向上、锐意进取的企业文化。
三、企业文化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途径。
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目的都是激发人们的精神力量,调动人的积极性。企业文化的兴起和发展也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
⒈思想政治工作要变“管理型”为“开发型”。企业文化将人看成具有积极性、创造性、进取性的主体,认为管理的真正本质不是约束和限制,而是创造;
一方面创造物、创造产品,另一方面创造人、创造思想。为此,它着眼于企业成员的大多数,努力创造条件,使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我们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忽视了职工“主体”性的一面,单纯地将其看成是接受教育,改造思想的对象,使职工处于一种被动位置,主动性发挥不出来。因此,借鉴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有必要变“管理型”为“开发型”,积极挖掘职工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激发职工先进思想的产生。
⒉思想政治工作要循序渐进地培养企业群体意识。企业文化以培养职工的集体荣誉感,激发职工的高度责任心,使企业的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为重点。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借鉴这种有益做法,从不同的企业群体特点出发,树立职工爱岗位、爱企业与企业荣辱与共的群体意识,引导职工把个人生活理想、工作理想和企业共同理想及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最终升华到爱国家、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崇高境界。
企业文化建设交流材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卓越工程师;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139-04
在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大政方针指引下,教育部推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目前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于,坚持工程教育服务国家的发展战略,坚持高校工程教育与工业发展的密切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国际化人才[1,2]。在这一指导思想指引下,我们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有幸获准成为上海市教委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特色专业。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在教育国际化、工程化和创新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并在2012年顺利进入国家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批准的本科专业。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贯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主旨,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人格”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国际化视野和工程实践能力。
一、立体化递进式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为此,我们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是由课堂教学、创新实践和交流合作三个教学链组成,构建了全方面、递进式的符合工程教育规律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该体系包括了课堂教学、创新实践和交流合作三大教学链。三大教学链相辅相成,相互贯穿构建了有机并完整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卓越人才的培养体系。我们构建的培养体系特点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基础与工程文化相结合,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我们对卓越人才的培养采用“3+1”的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在学校完成通识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等学习,第四年前半年在企业实习实践,后半年在企业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共同指导完成毕业设计。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平时实验过程中得到巩固,在最后一年的企业工程实践中因为充分应用而加强,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反过来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学习学科基础知识,也促进学生的课程学习主动性和课外参与实践的主动性。
2.采取创新的教学方式,突出工程教育的主线。课程教学与项目实践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增加学术前沿报告、学术研讨和国内外交流性的课程比例,扩大开放性实验、研讨性和实践性教育环节。使学生通过研讨和交流拓宽专业化和国际化的视野,并逐步拥有创新意识。通过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新方法,实现教学交流互动。
3.引入国际化的“校企、科研院所联合培养”机制。目前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讲授式课程教学中,有多门课程邀请国外教授和专家以及企业专家授课。例如,我们开设的“材料科学前沿”这门专业课程就是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和企业专家讲授最先进和前沿的材料科学及应用,同时,本校的授课教师也都具备国际交流经历或企I经历。
4.增加企业工程教学环节。与本专业国内外领军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向企业全面开放教学与科研,使企业真正成为专业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力量。我们鼓励学生进入企业学习,参与企业的课题研究。工程教学安排每位学生到企业实习一年的时间,完成系统的工程训练,在企业参与完成工程项目,获得以企业评价为主的实践学分,使学生在工程环境下接受熏陶,激发学习兴趣,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另外,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由聘请的企业专家根据工程项目进行针对性指导,实现企业对学生的培养。我们在3年内选派了8位青年教师结合研究项目到企业进行半年到一年的车间实习与工程训练,提高了专职教师工程教学水平与实践能力。
5.加强课外创新教学环节。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快速发展的高水平科学研究团队,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挑战杯等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活动。我们依托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创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截止目前已资助80多项大学生创新项目。我们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科学竞赛,2015年我们承办了上海市教委主办的上海市第二届大学生先进材料创新创意大赛,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同时设置大学生创新学分,要求每个学生在四年期间要有一次创新性实践,并获得学分,以期进一步强化、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6.加强国际化教育。除了外教课堂教学外,我们在学生的毕业评价体系中还引入了国际化学分,即安排学生到国外高校、科研院访问交流或短期学习,并取得国外高校的认可学分。通过这种方式鼓励支持学生走出国门,拓宽视野,以国际化的理念培养学生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
经过三年多的教学实践,我们已经逐渐形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办学特色,教学内容丰富,手段先进,实用性强,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工程实践应用结合紧密,教学效果显著。
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在课程体系整合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大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在培养计划的授课内容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因地制宜的进行了更新,结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重新制定了教学考核与评价标准,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的改革创新。
1.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体系中,我们增加了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验和实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改革实验室管理模式,采用实验室教师弹性坐班制,实现实验室全天候开放预约,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验创造条件。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环节,鼓励学生在生产一线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推进以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融入教学计划,作为选修课开设,培养创新创业型应用人才。
2.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人才。校企双方制订专业培养计划,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方式等方面展开充分沟通。校企联合建设卓越工程师资队伍,强化教师的工程背景。改革部分专业前沿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将专业课程开到生产一线。大多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工程实例。通过多种运作模式,如学校自建、校企共建、引进企业(车间)等多种建设形式,保持教学设施和设备的不断更新,并同时增加工业生产仿真实习条件。建成集教学、实习、科研、技能考核、技术推广与服务为一体,多功能、综合性校内材料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进入企业提供岗前培训,使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成为联系高校与企业的桥梁,成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以及技术服务的窗口,实现企业与高校实践教学资源共享。
3.推行全英文和小班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依托学院优良的教师资源,开设全英文课程,英文课程占培养计划中专业课程的40%以上。依托上海市第四期本科教育高地,进行英文课程群建设,包括英文教材编写与选择、课程网站建设等,满足教育国际化的要求,使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例如我们编写的《材料科学基础》、《高分子科学基础》、《现代材料分析方法》等9门全英文课程获上海市英文示范课程称号。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引进了世界知名高校(如MIT等)的网络课程,采用翻转课堂等先进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将专业课尤其是英文专业课的人数控制在30人以内。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特别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模式,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根据研究问题、案例和项目的需要将小班进一步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分析、讨论与研究问题,小组间相互竞争和促进,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相互协作的学习气氛。同时,我们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德国拜罗伊特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探索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4.改革考核方式,推行多元化评价。在考核学生能力的方式上,期末考核的“一考定成败”模式逐渐被弱化,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富有活力、鼓励创新的、多元化的考试制度。在这个制度下更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践和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考察。
积极开展考试方式的改革,改变过去的考试模式,将教学过程与考核有机结合,将考分分解到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加大平时考核成绩的比例(占总成绩的30%―50%),丰富平时考核内容,将课堂出勤、课堂讨论、课程论文、课程设计、课堂测验、作业、调研报告、案例分析、实验等内容纳入平时考核;
平时考核成绩注重公平、公正、有据(记录)可查,具体的方式考核由教师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提出方案。
三、企业的工程实践
企业的工程实践过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最重要的环节。企业学习阶段主要以工程化人才要求为指导,从实际工程背景出发,通过工程技术的学习,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建立。学生在签约的校外实习基地参加实践学习,熟悉材料制备、性能、加工工艺等。通过让学生参与企业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设计、开发与研制,巩固和深化学校课堂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综合能力,并在与企业导师的沟通过程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我们以具体专业方向为主体,选择5―6家生产链齐全、产品研发能力强的企业,如上海振华重工机械配套有限公司、德国兹韦克有限公司等高水平新材料领军企业,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联合培养单位。校企双方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专家委员会,共同制定培养标准,共同制订和实施培养方案,共同设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使各项校企联合培养目标得到具体落实。学生在企业里采取实验班分批分散的方式进行实习学习。学校在相应的企业推荐名单中,遴选企业指导教师,并与企业指导教师一起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与专业技能教学,并指导学生在企业的学习。
学生在企业工程实践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即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负责。校内导师由专业教师担任;
企业导师由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责任心强的专家担任。校企导师成立联合指导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下的学生在企业的学习主要包括认识实习和“3+1”培B计划中的企业集中学习两个环节。其中,认识实习主要包括认识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生产流程等,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力,同时进一步了解专业特点,增加专业认可度。考核成绩根据考勤及认识实习报告综合评定,由校企双导师给予综合评分。在企业集中学习时有重点的安排学生参与金属材料冶炼、锻造、热处理及加工制造等过程;
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产品设计及加工制造等过程;
复合材料机构、性能、制备及加工等过程。并在企业现场接受专业课程(如航空复合材料、环境友好材料、汽车材料、新型炭材料等课程)的学习。最后与企业导师一起针对企业实际课题完成毕业论文的工作。
企业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对本专业的技术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更加了解,同时了解实际产品设计或工程项目(设计、生产工艺、实际应用研究)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过程,能够对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或研究方案的制定进行分析、讨论、改进和总结,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生个体与项目组其他成员的讨论、协调的过程中,锻炼其沟通交流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通过参加企业部门生产会议、项目组内汇报或组外汇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撰写产品设计书、项目研究实施方案、项目进展报告及总结报告过程中完善自身的书面表达能力;
通过充分了解企业相关部门生产活动组织管理情况以及参与项目组的任务、人力和资源等的协调组织工作,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从中可以看出,企业学习的这一年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相当关键的一年。学生要通过进入企业了解工程的实际需要,培养良好职业素养、分析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等工程综合能力,从而具备独立从事产品设计与生产、创新与开发、管理与营销等能力。
因此,如何保障企业学习目标的实现就成为非常关键的一环。我们不仅将学生在企业的学习与实习均定为必修课程,在培养计划中有严格的执行方案,而且建立了综合评定措施,保证学生在企业工程学习的效果和质量。考核评定措施包括:(1)建立考勤制度,由校企双导师共同监督学生出勤;
(2)实行中期检查,以汇报面试的方式,由校企双导师检查实习效果;
(3)完成阶段性实习过程生产分析报告;
(4)对于企业毕业论文设计,严格实行开题、中期检查和毕业答辩及企业学习阶段总结工作;
(5)企业工程学习结束时,校企双方导师根据学生企业学习表现,做出评价或鉴定,作为最终考核成绩的一部分。
企业的工程实践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学有所用,巩固专业知识和技能;
另一方面通过为企业做出贡献,体现自身价值。在学习到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同时,还拉近了象牙塔的学子们与社会的距离,学生在实践中开拓视野、增长才干。只有在实践中多与先进技术接触,才能在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时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自身融入社会的步伐。而在企业工程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恰好也鞭策了学生回到学校后更加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有的放矢的学习理论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为今后更好的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学生走访以及学生反馈中,我们了解到目前的课程体系对培养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卓越工程师是十分有效的。
致谢:感谢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支持。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建设交流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船舶建造 供应链 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凭籍低成本的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大胆参与国际竞争,进入90年代后,抓住了国际船舶市场的机遇,造船产量逐年提高,并于1994年我国造船产量首次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位,但是,由于材料设备成本、生产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的不断攀升并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再加上生产效率提高缓慢,以及国际竞争的加剧,尤其是前几年亚洲金融危机而导致日韩大规模的调整造船工业,使我国船舶工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低成本优势己不断减弱,导致我国船舶工业竞争力相对减弱。因此如何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应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及时协调整个船舶建造系统,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己成为我国船舶建造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在汽车制造业、飞机制造业和计算机制造业等的成功应用,为造船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一、造船供应链管理的特性分析
船舶是可以行驶的庞大钢结构物。船体钢结构由成形钢板和型钢焊接而成,船体内安装由复杂的动力推进系统、供电系统、通讯系统、供水系统及其它辅助设施。因此船舶建造兼有一般制造行业的特点,又有自身的独特之处。
造船是属于按订单生产的大型组装产业,所需订购的各项材料设备,如大到机器、板材、型材、涂料、木材、水泥等小至房间内的窗帘、胶圈等,供应商遍布国内外,数量达上千家之多,而且设备的供应厂家、具体型号等,直接影响船舶产品的结构设计,在一些情况下,由于缺乏栖装设备技术资料,会直接影响设计进度,从而影响交船期,如主机的型号决定了机舱的结构设计,锅炉的型号同样影响机舱设计中的管路、电路系统设计,若这些设备的技术资料不能及时到达就会严重影响造船进度,因此船舶建造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层面既深入又复杂。
1.与供应商的关系密切
船舶建造过程中,需要安装各式各样装置、仪器、仪表等栖装设备,在向上游供应商订购时,必须与船舶建造进度环环相扣,所有胭装设备不仅涉及性能、价格、交货期、质量等,而且与船舶设计中各种设备的布置设计和装配尺寸等密切相关,因此,船舶建造中的一些重要设计变更信息以及由于实际建造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进度计划变化,必须及时的反馈给相关的供应商,以及时的协调供货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此外,在船舶建造中,船东会指定一些设备、材料的供应商,这样就需要船厂、船东以及供应商三方紧密协调,以确保各方的利益。
2.与船东和船级社信息交换频繁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一些设计图纸必须得到船东的认可,并通过相应的船级社的审查,而且主要的设备供应商也需要得到船东的认可,因此在船舶设计时,需要向船东及相应的船级社提供送审图纸目录和报检项目清单,这样,船厂、船东及船级社三方的信息交流是否顺畅,送审图纸能否及时送回,对于船舶建造周期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3.质量以及交货期的控制更加严格
船舶建造过程中,大多数的供应商都在接到订单之后定制生产的,因此在交货前需要严格控制每个零部件的质量,并接受船级社及船东代表的检验,以免在无替代品的情形之下,由于一两个零部件的质量问题而延迟整条船舶建造进度,造成更大的损失。
船舶建造过程与各种设备、材料供应环环相扣,往往由于交货期延误,严重影响到造船进度。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一些报道,某船拖期被船东处以高额罚款,某船的主机到货时间比生产进度时间早了2个月,造成近百万元的资金利息损失,或者听说某船的下水时间仅仅因为忽略了一个小小胶圈缺货而不得不推迟几天,由此可见严加控制各种设备、材料的交货期,可达到降低造船成本,缩短建造周期的目的。
4.与最终用户(船东)直接接触
一般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包括上游外部供应链管理、内部供应链管理以及下游外部供应链管理。但是由于船舶产品的特殊性,在建造完成后将最终产品―船舶,直接交给最终用户―船东,因此在造船供应链管理中与一般的供应链管理是不同的,其下游外部供应链管理中不需要分销商管理、配送中心以及相应的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等,而只通过合同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与最终用户进行协调、沟通以及信息、交互。
二、造船供应链管理框架
基于以上的分析,造船供应链管理框架可用图1表示。该框架是基于Internet/Intranet构建的,在船舶建造企业内部构建基于Intranet的内部信息交互方式,船舶建造企业与船级社、船东以及各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互是基于Internet方式,船舶建造供应链管理以建造计划及管理为核心,以信息共享和交换为基础,保证整个供应链系统的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的顺畅。
在该框架中,船舶建造企业内部流程分为决策阶段、计划阶段以及施工建造阶段,决策阶段主要功能是全球资讯分析,与潜在的客户进行技术谈判,签订建造合同,选择主要设备的供应商以及外包商,并决定建造策略。计划阶段主要功能是设计研发,制定建造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等。建造阶段主要功能是按照设计结果以及建造计划,进行船舶建造。
三、造船供应链管理的实施策略
基于船舶工业的特性分析,建立一个有效的造船供应链系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由传统的管理思想向供应链管理思想转变
降低总成本以及缩短交货期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巨大作用,是不同行业的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系统的驱动力。但是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在实施时会遇到传统管理思想的阻力,有可能引起员工的抵触情绪,尤其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员工对该管理思想的认知问题以及相互沟通问题,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开始阶段,可能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就需要决策人员坚定实施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的管理思想不同,它需要打破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界限,使各部门融为一体,供应链管理给员工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在造船供应链管理实施过程中,让员工清楚地认识到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并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培养协作精神,建立“多赢”思想,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合作方之间建立起充分的信任和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承担利益与风险,实现由传统的管理思想向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转变。
2.建立适合供应链管理的船舶建造企业流程
船舶建造企业流程是指在企业内部,应用各种管理技术和生产设备,最终形成船舶产品的相互关联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种型材、板材等原材料,经过运输、生产、搬运、再生产,……,转换为零件、组件、部件、中间产品、分段、直到最终的产品。
供应链管理的优势在于,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的物料流管理,使之更加快捷稳定地贯穿企业整个流程,但是目前我国船舶建造企业流程是职能中心化的,个完整的工作要跨越多个职能部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许多协调与沟通问题。与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业务流程中心化之间存在冲突,因此为了充分发挥造船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优势,必须对船舶建造企业进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业务流程重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RP)。
3.重视供应商管理
在建造过程中,需要与成百上千的零部件及设备供应商联系,不同的供应商以不同的方式将板材、型材以及各种设备零部件送至造船企业,一旦由于某种原因,某种设备或某种型号的型材延迟到达,将会延缓建造进度,甚至有可能影响到交船期,同时,如果各种物料过早的送达造船企业,不仅需要增加库存费用,而且造船企业还需要向银行支付大量的利息。由此可见,高效的供应商管理是实现造船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一步。
在供应商管理中,需要依据其重要性进行分类,对不同种类的供应商应该实施不同的管理策略,并且尽量减少供应商的数量,以降低管理成本。在造船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可分为3类,一类是长期供应商,如板材、型材供应商,另一类是关键供应商,如主机、螺旋桨等供应商,最后一类是短期供应商,如化学品船的特殊涂料、减摇鳍等一些特殊船舶特需的一些材料设备的供应商。不同种类的供应商与造船企业的集成度是不同的,在船舶产品设计过程中应纳入关键供应商,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形成扩展企业。
4.建立有效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机制
由于供应链上各企业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在协同运作时总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它们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影响供应链之间的协作关系,进而影响到造船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效果,因此造船供应链管理不同于单个企业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机制。
目前的一些绩效评价主要侧重于事后分析,缺少对供应链的业务流程进行实时评价和分析,当发生偏差时其损失和危害已经造成,往往难以补偿。再者,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于财务结果,在时间上显得滞后,不能反映供应链动态运营情况。所以,新的绩效评价系统必须清楚地认识供应链中利益与风险分配的作用,正确分辨各企业对整个供应链获利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把评价的对象扩大到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并且,应尽可能采用实时分析与评价的方法,把绩效度量的范围扩大到能反映供应链实时运营的信息上去。
5.完善信息网络建设
由于船舶建造活动中的供应商遍布全球很多地点,因此信息交换就非常重要,如果供应链中信息不畅通,造船企业必须加大库存来应付一些不确定性情况,有些设备如主机等只能通过增加交货提前期来解决。而当供应链各成员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就可以大大降低供应链中的库存,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从而增强供应链的竞争实力。目前我国造船企业中,计算机工具己经被广泛使用,企业内部计算机局域网络基本建立起来,应该说从硬件上己经具备了实现造船供应链管理的条件,但是在管理方面的计算机软件支持工具还十分缺乏,这样必然导致信息交换和共享上的困难,因此首先必须把各个专业软件在信息交换和共享方面实现集成,从而实现造船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整个供应链系统上的信息集成和共享。
参考文献:
[1]郭 炜 程 丽:神龙公司供应链管理应用研究.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3:47~49
[2]软件世界:制造业供应链需求调查.2005,2:
117~119
[3]朱汝敬:对我国造船技术和管理发展的若干思考.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2005,12:13~19
[4]高绍新:先进项目管理技术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企业文化建设交流材料范文第5篇
(一)发挥创新资源优势,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以市场配置为主导,以政府扶持为手段,以增加企业品牌数量和提升品牌质量为目标,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分配机制、融资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加快发展智光电气、机研院、天赐、鹿山等一批自主创新骨干企业,形成若干国内具有比较优势和领先水平的名牌产品群,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资源优势,不断提升企业技术研究水平。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结合重点产业集群的培育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突破重大共性、关键性技术,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加强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组织重点开发,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支持企业的创新活动,鼓励企业承担科技计划项目,培育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市场竞争力强的高科技企业。大力实施“专利、品牌、商标、标准”四大战略,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升级。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已有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档次,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培育一批具有专利权的核心技术,加速专利技术产业化。以增强企业创造专利能力为主线,将专利工作贯穿于企业技术创新及生产经营全部环节。加强引进创新和集成创新,不断增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出能力。
(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1.大力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的工业结构。立足新一代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高技术装备制造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在改造提升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造船、食品工业四大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新能源产业。依托广州市精细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工程研发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重点开展锂离子电池用功能电解液和太阳能电池封装热熔胶膜等清洁能源利用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扩大市场份额,在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相关产品,推进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将我区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力争到2015年,清洁新能源产业新增产值2亿元以上。新材料产业。集中资源、加大力度,以铂金钢总部项目建设为契机,在非晶合金等新材料产业的引进发展上抢占先机,建立铂金钢新材料工程中心,实现科研成果在船舶涂料、防腐涂料、粉末涂料、军工装备、汽车、半导体、手机制造、变压器制造等行业的转化应用。依托广东省热溶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重点研究节能环保、高附加值的化工新型材料。推进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的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在功能胶粘剂、功能木料、弹性体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以西气东输和国内城市管网天然气置换煤气等各大管道工程建设为契机,打造华南地区功能性高分子材料产业基地。到2015年,建立起环保新材料行业博士后工作站,研究5-6个重点科技创新专题,开发出5-10项新产品。节能环保产业。重点扶持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剂项目研发,重点研究污水深度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与集约化设备,二次污染控制的工艺改造技术,污水再生利用及安全性保障技术,新型污水消毒技术与设备,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与回用技术以及面向重点产业的治污技术、设备和原辅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充分发挥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已组建的“机械工业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机械工业油品检验评定中心”、“机械工业橡胶密封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广东省机械装备公共实验室”等重要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重点研究开发机械基础技术、基础材料、基础元件、高强度、耐高温、低磨损、长寿命复合密封材料等,提升品牌管理能力、供应链整合能力、战略并购能力,使其从传统制造型向研发服务型转变。围绕密封、、液压、机电及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发展的需求,建立装备制造配套产品产业基地,力争成为中国机械功能零部件集成服务领先者。完成20项以上较大技术创新专题,开发新产品20项以上,到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6亿元。电子信息。以智光电气、七喜电脑和广元科技为依托,以输变电设备智能化,个人计算机移动网络化、家电数字化为重点,发展我区电子信息产业,到2015年,力争有5-6项较大科技创新成果,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10项以上。发展软件及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推动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信息服务产业等集群化发展,扶持广元科技、新华时代等一批有前景的企业迅速迈向规模化、品牌化,开发软件及新产品10-15项,造就一批有能力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并能起到引领和凝聚作用的旗舰型软件企业,不断完善与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智能产业。以推进广州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推进物联网应用为重点,着力推进信息化与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积极探索发展智能产业。支持智光电气等企业智能项目建设,以智慧港城示范应用工程建设为依托,创造条件引进智能机器人、智能交通、智能港口、智能物流等智能项目,力争成为省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示范区。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黄埔服务“一带两园三平台”。抓住广州建设亚洲物流中心的契机,结合黄埔国际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生产业,形成4大“广州价格”,打造3至5家交易额超百亿元的专业市场,培育3至5家交易额超百亿元的电子商务企业。培育临港产业物流带。东部建设完善机械专业市场、玩具礼品市场、无纺布批发市场、粮油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西部发展提升国际建材市场、钢材交易中心、冷冻品交易市场等,联动打造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新型专业市场带。积极培育一批龙头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第三方、第四方物流,鼓励发展金融物流,提升物流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将军山产业园区。创新投融资开发模式,建设中国黄埔(国际)机械城,打造集商贸、金融、会展、物流、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大型现代服务业基地,形成辐射华南、影响全国的装备制造业交易平台、展示窗口和服务中心。建设化工交易综合商务园区。结合“退二进三”政策,加快建设集电子商务、实体贸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的广州化工交易综合商务园区。建设三大平台。建设大宗生产资料集散交易平台,形成木材、机械、化工、石油等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产品交易指导价格,扩大市场集散辐射能力。建设特色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创新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实现服务的跨行业整合和多方利益增值。建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配合省、市推进南方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物流公共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公共信息交换,为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提供功能支撑,为政府相关部门信息沟通、决策制定提供信息支持。建设华南航运服务中心。统筹政府服务、市场服务要素,推动航运交易、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等相关航运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升航运综合服务环境,建设华南航运服务中心。构建通关服务中心。加强与港口管理、口岸服务部门的协作联动,建设集报关报检、电子口岸联审、工商税务、金融结算、公共配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通关服务中心,实现通关业务审批及国际贸易与航运“一条龙”服务,提高商贸和物流通关效率。搭建展示交流平台。以交通枢纽功能提升经济交往功能,强化航运服务交流,开展规划设计、政策、成果展示、服务咨询、研究交流、商务洽谈、中介服务等“一门式”服务,打造综合型、高层次的航运服务平台和窗口,为港口经济发展提供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发展“无水港”。推进港口物流、电子口岸等功能在广西、湖南、江西等内陆腹地延伸发展,提升揽货能力,扩大黄埔港区航运服务的辐射范围。打造“智能港”。加快物联网技术在港口行业的应用,以建设广州“无线城市”试点示范区为契机,建立覆盖黄埔港区的无线宽带网络,促进港口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成为信息集散、技术交流、商务往来的特色港区。
3.做强黄埔现代制造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鼓励发展以研发、创新和增值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总部经济,推动工业园区向工贸园区转型发展,重点发展两大产业集群、三大优势产业。做大汽车产业集群。依托广汽本田的发展壮大和增资扩产,带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延伸汽车产业链,建设具有重要支柱作用的广州东部汽车产业基地。做强石化产业集群。以产业集聚、优化提升为核心,加快启动广石化扩能改造工程,带动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黄埔炼化一体化基地。壮大食品饮料产业。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品牌拉动、技术推动,发展以啤酒、软饮料、方便食品、食品风味配料等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产业。提升造船产业。优化发展挖泥船、军工等专业类船舶制造,强化细分市场龙头地位,积极发展游艇研发等高端船舶制造业。优化电力产业。推动电力企业新上扩能改造项目,利用先进技术推进节能减排,建设清洁、高效的新型电厂。
4.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建立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体系,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逐步改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企业和社会自觉节约资源的长效机制,以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加强对高耗能行业和重点用能单位的管理,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合理规划城市交通运输发展模式,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效率。
(三)加快创新载体建设,提升创新能力水平。
1.加强创新园区平台建设。加大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广州黄埔园区、将军山产业园区和化工交易综合商务园区、大宗生产资料集散交易平台、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园区平台的建设力度,加快园区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其创业服务和生活服务功能,强化产业承载能力,形成管理体制先进、产业结构合理、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区域功能清晰、支撑服务体系完善、能够吸引更多创新型企业创业发展的集聚地和制高点,使园区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拓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空间,成为带动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和增长极。
2.加快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和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以“环境生态、技术高新、产业精细、效益集聚”为理念,依托广石化升级改造和产业链延伸,高起点、严要求做好园区规划,重点培育发展精细化学品、日用化工和化工关联产业等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产业。以“三区一市”合力打造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带为契机,依托云埔工业区东诚片的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支持物联网建设,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提高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3.提升企业技术研发水平。积极支持有行业特色、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大中型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支持对产业具有扩散带动效应的重点企业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同建立高层次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及产学研中试基地等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提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平,通过体制创新、吸纳人才、完善激励机制、加大投入等措施,增强产业化能力,提高科研成果的工程化、市场化水平。争取组建2家以上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进专利试点、示范工程。密切跟踪电气控制与自动化、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物联网等重点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培育6家以上企业成为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加速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进城市管理创新。
全面提升城区综合服务功能。深入实施“转制社区城市化、城市社区现代化”的社会发展战略,坚持建设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区,坚持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着力增强城区综合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加快建设平安和谐黄埔,不断提高全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真正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到实处。
1.构建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的城区空间体系。明确功能分区,调整优化居住区、商贸区、旅游区、工业区和生态控制区布局,形成“一江两岸三区四带”的城区空间布局。在区域空间上构建南部长洲文化休闲慢岛、西部临港商务区、东部滨江新城、北部现代工贸园区,形成“北二南三、一岛三区”的产业空间布局。“一江”:指流经黄埔辖内的“十里珠江”。通过江心岛的保护开发,珠江游的深度开发,码头泊位的功能优化,江岸的生态修复和景观改造,港口历史底蕴的深入挖掘,将“十里珠江”打造成为现代化滨江城区的人文之脉、生态之脉、商旅之脉。“两岸”:指珠江南岸的长洲岛和珠江北岸的产业带。全力推进南岸长洲岛的整体开发和北岸的鱼珠核心功能区开发建设,积极推进岸线功能调整,创造条件将部分生产性岸线调整为商务性岸线、生活性岸线、景观性岸线,结合绿地、水景、码头、商务楼宇、星级酒店等建设,让黄埔“十里珠江”两岸形成交相辉映的文化景观带,成为黄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增长极。“三区”:即广州(黄埔)临港商务区,以港口现代物流、临港商务服务、高层次商圈建设、旅游景区开发为重点,规划建设成为承担广州港口及相关商务活动、服务珠三角港口群的临港经济综合服务中心,成为现代服务业发达、文化辐射力强、公共配套好、滨江景观美、现代化程度高的广州东部片区中心;
东部生产业集聚区,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东进”为契机,重点打造将军山、状元山现代物流商贸园区,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将其打造成为广州发展模式转型示范区域和改善人居环境试验区域;
北部和东北部现代工贸园区,推动汽车、石化产业扩能升级,强化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积极培育工业总部经济,着力打造成为广州自主创新示范区域和先进制造业总部基地。“四带”:指东西走向的大田山—龙头山生态屏障带、长洲—娥眉沙—大吉沙—大蚝沙生态景观带,南北走向的乌涌沿岸绿化带、茅岗—瓦壶岗—蟹山社区公园休闲带,建立布局合理、绿量充足、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形成“森林围城,城在林中”的生态城市格局。
2.构建管理有序、生态环保的城区环境体系。高标准规划设计临港商务区、文化旅游景区、文化创意中心等重点区域,建设标志性建筑,优化建设景观,提高城市社区现代化水平。全面完成迎亚运环境整治任务,积极推进珠江岸线整治,完成观音山森林公园建设,新建2-3个滨江公园、滨江绿地,加强生态廊道建设,实现城区交通景观、滨江景观大提升。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完善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和长效运行机制,建立完善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建立多方联动、实时监测、科学分类、快速反应的环保监测机制,加强环境执法检查,预防和有效应对环境风险事件,督促企业全面加大环保设施改造力度,努力实现城区环境质量的根本性好转。加快实施“退二进三”,彻底淘汰污染重、能耗大、效益低的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推动和发展循环经济。全力以赴推进“三旧”改造,力争用2年的时间完成姬堂旧围、新围、合庆围的整体搬迁工作,分离工业区与居民区,逐步消除工业污染扰民现象;
用5-8年的时间,完成文冲、横沙、下沙、长洲、深井、茅岗、南岗等7个“城中村”全面改造;
用10年时间完成庙头、南湾、夏园、沙步、沧联、双沙、姬堂、九沙等8个社区的整治改造工作。促进城市有机更新,以“有形改造”促“无形改造”,力促城市文明观念深入人心,转制社区居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2020年前实现城市一体化管理。
3.构建立体网络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全面提高城市交通设施水平,形成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对产业发展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加快市政道路网络化建设,打通护林路、大沙东路等主干道路,将茅岗路、石化路分别延伸到科学城,2013年前在黄埔中心城区形成“三纵三横”交通网络。加快建成珠江北路、姬火路等一批道路,搭建起脉络完整的区域路网架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利用公交、地铁交通工具的无缝接驳,构筑起由轨道+BRT+公交主线+公交支线组成的多层次立体公交网络。完善疏港通道体系,构建集港口、高快速路、轨道交通等于一体的区域交通网络,强化广州东部水陆交通及物流中心功能。依托东二环、沿江高速、新化快速等省、市重大基础设施,构建发达的对外、对内综合交通体系。
4.构建以人为本、资源共享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和均衡发展,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普及水平现代化、教育条件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全力打造广州东部基础教育高地,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位于全市前列。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十分钟文化圈”,提升区域文化内涵,把黄埔打造成广州东部的文化中心,全面提升黄埔在广州、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文化影响力,建成国家文化先进区。持续完善体育设施,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推进公共卫生资源和职能整合,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高标准建设公共卫生基地,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科学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整体水平,提升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的软实力,深入实施健康宝宝工作室计划、聪明宝宝工作室计划、质量管理工作室计划,建立优生优育优教一条龙服务链。
5.构建功能健全、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体系。整合转制社区发展资源,通过改造物业增值补贴等形式,探索建立转制社区居民收入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公共职业培训体系和就业援助制度,营造鼓励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扩大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努力消除“零就业”家庭。继续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妇女生育、社会保险覆盖面,落实各项扶助措施,不断完善覆盖全体居民的共享型社会保险体系。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加大社会救助力度,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需要。
6.构建规范高效、公平和谐的社会管理体系。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建立健全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调节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落实稳定第一责任,大力推行领导干部联合接访和下访制度,加强街道综治维稳中心建设,形成、调解、综治三位一体的大调解新格局,着力解决维稳突出问题。加强突发公共危机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全区维稳综治网格化科学管理体系,加大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力度,深入推进基层治安联防力量整合,标本兼治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切实提高出租屋流动人员纳管率,实现管理服务规范化。突出抓好道路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和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监管,防止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大力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完善城市社区和转制社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切实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公平社会环境。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简化政府审批,降低行政成本,提供优质高效便民服务。
(五)实施创新人才战略,健全人才支撑体系。
1.建设创新管理人才队伍,培养创新企业家。培养具有超前意识、创业精神、善于开拓、既懂技术又懂经济的复合型高素质创业人才。引进和培养了解科技产业化规律、具有国际先进管理知识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建立优上劣下的用人机制,进一步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鼓励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发挥其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培养一批创新型企业家。营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良好环境,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建立企业家和企业经营人才交流市场,逐步形成一支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企业家队伍。
2.引进和培育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培育双管齐下,坚持以人为本,完善高技术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多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吸引和激励机制,全面改善人才的创业环境。进一步制定完善吸引人才、激励人才发展、改善人才创业环境的政策措施,营造和谐宽松、高发展机会、高收入预期和低就业成本的人才环境。出台鼓励高技术产业高、精、尖人才发展的政策,降低优秀人才引进门槛,加快引进高端人才。进一步贯彻落实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政策,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大科技奖励力度。
3.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建立科学的创新人才使用机制、管理制度,用有竞争力的制度造就有竞争力的人才,不断激发人才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继续改革和完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引导科技人才向关键行业、重点企业、科研和生产一线集聚。加强培养创新人才的载体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对有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授予荣誉给予重奖,解决创新型人才在社会保险、住房、户口和子女就学安置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加快创新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人才基础信息库,促进各类创新人才互动合作,逐步形成覆盖全市、辐射周边的创新人才市场网络。努力营造鼓励优秀人才干事业、帮助优秀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优秀人才的创新激情和活力,提高创新效率,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
(六)提高全民创新意识,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1.树立创新发展观念。按照创新型城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把发展观念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指导创新型城区建设的实践上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强化抢抓机遇、奋发有为意识,开拓创新、勇于突破意识,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意识,科学务实、精致高效意识,努力使思想境界与创新发展的要求相符合,与创新型城区建设的目标相一致。树立全面发展、全新发展、全局发展的观念。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城区功能品位形象,注重保障改善民生和社会全面发展,建立完善有利于推进创新型城区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港城一体、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滨江城区。推进以创新驱动替代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加快建设科学化的创新管理调控体系、多元化的创新要素投入体系、高效化的创新活动服务体系和制度化的创新人才体系。进一步集聚区域创新资源,推动区域创新城区建设,成为广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
2.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倡导勇于创新、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培育宽容失败、敢冒风险的创新理念,培育尊重个性、支持冒尖的创新意识,培育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创新品质,形成理解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风尚。搞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引导全社会树立创新光荣的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使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创新型城区建设,激励社会各界共同投身于创新型城区建设事业。推广新型科普教育。以提高全民文明素质为目标,加快普及基础科学知识、现代科技及应用知识,大力培育科学精神,提高公众科学素养。2013年前完成黄埔文化创意中心建设,建设完善科普基础设施体系。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广科普教育,建立面向全社会的科普信息库。组织协调传媒界、教育界、科学界与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打造一批特色优秀科普节目、科普网站和科普期刊,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增强科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构筑多层次的全民科学素质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教育的早期抓起,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以推进新课程改革为中心,加强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普及先进的教育理论,创造和推广优秀教育改革经验和成果,推进教育教学领域整体改革。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思维,在学生中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学会创造、破除迷信、思想活跃、实践能力强的良好风气。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基础工程,实施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形成较为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体系,大幅度提高公民基本科学素养。
3.健全创新政策体系。加快政府管理职能转变,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强化政府在创新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促使政府部门从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转变为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的制定者、配置过程的监督者、配置绩效评估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充分发挥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的作用,促使政府管理职能更好地适应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关于推动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体系。加大政策导向作用,通过财政引导和产权激励等政策,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电气控制与自动化、四维成像、自主创新软件等领域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鼓励企业加大投入,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标准。鼓励中小企业型科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限制在重点产业领域重复引进技术和装备,限制产业关联度小、能耗高、污染大、对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弱的产业项目发展。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构建规范守信的社会环境。
保障措施
(一)健全创新工作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设立创新型城区建设组织领导机构,强化指导协调、督查落实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各项职能。建立健全创新型城区建设党委政府议事决策机制,完善决策方式,规范决策程序,提高决策效率。建立健全区级领导联系创新型项目责任制,由区级领导牵头负责推进重大项目或重点工作,加快建设进度,加大协调力度,确保取得实效。建立创新绩效考评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明确在建设创新型城区过程中的工作目标和责任,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创新型城区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加强创新型城区建设工作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强化考核监督,形成良好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管理机制。加强创新型城区工作的协调管理。推进创新型城区工作是一项涉及领域广、参与部门多、指标任务具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要把创新型城区建设工作纳入区“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全面推进。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发展环境和优势,选准创新工作切入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完成创新型城区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要加强整体联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共同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
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逐步提高财政对科技投入的比例,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围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社会发展领域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每年安排若干重大自主创新产业化项目及重点民生科技专项,切实提高科学技术经费的投入产出效益。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社会投入为支撑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科技投入,逐年提高全社会科研开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