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对照材料 >

2024年明主生活会对照材料(6篇)

时间:2024-09-19 16:00: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篇一:明主生活会对照材料

  

  2023-2024年度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典型题题库(含答案)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5题)1.下列选项中,可以说明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起制约作用的是:

  A.乡村学校规模日益缩小,而城市学校范围不断扩大

  B.新冠疫情促使世界各地的学校纷纷采取混合式教学

  C.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良性互助

  D.学业竞争中学生关系日益紧张

  2.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维新运动蓬勃发展,维新人士通过开办学堂培养维新人才,传播维新思想。下列不属于维新派开办的学堂是()

  A.经正女学

  B.南洋公学

  C.广雅书院

  D.通艺学堂

  3.关于问卷编制,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题目不要太多

  B.问题表述要简洁

  C.避免使用让人感到紧张或有压力的用语

  D.要尽量使用专业性术语

  4.“提出大学设立医学系、财经系而没有教育系,这只能证明,人们对身体的健康和钱

  财的安全比对精神的健康看的重,人们对后代的物质财富的关心,超过人们对优良教育的关心”的人物是()

  A.乌申斯基

  B.裴斯泰洛奇

  C.第斯多惠

  D.福泽渝吉

  5.在众多的道德教育模式中,有一种模式强调儿童只需通过观察学习,就可以获得大部

  分的新行为,这一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替代性强化,儿童可以通过替代性强化去习得道德行为,环境、社会文化以及成人榜样直接影响儿童的道德形成和发展。这种道德教育模式是()

  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集体教育模式

  6.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一项的内容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

  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教育教学生活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

  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综合,这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

  A.专业理想的建立

  B.专业能力的完成

  C.专业知识的拓展

  D.专业自我的形成

  7.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中,以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以下不属于程序教学理论

  主张的是()

  A.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

  B.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

  C.学科本位的教学内容

  D.程序教学方法

  8.按文献中所提供的与主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去查找文献的方法称为()

  A.顺查法

  B.逆查法

  C.引文查找法

  D.综合查找法

  9.以下哪一种论述不能体现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A.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

  B.教师要掌握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

  C.教师要

  拥有教师资格证书

  D.教师要开朗活泼

  10.古代印度教育等级色彩鲜明,其主要表现是

  A.首陀罗种姓享有教育权,吠舍种姓被剥夺教育权

  B.吠舍种姓被剥夺了学习《吠陀》的特权

  C.刹帝利种姓被剥夺了受教育权

  D.婆罗门种姓享有当时最完备最高级的教育特权

  11.“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徳厚之不足以止乱也”.这一观点出自()

  A.《墨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12.博士从一种朝廷备问官转化为一种以教授为主要职能的学官的历史时期是()

  A.汉代兴太学之后

  B.兴鸿都门学后

  C.兴郡国学后

  D.兴宫邸学后

  13.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把访谈调查分为()

  A.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

  B.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

  C.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

  D.电话访谈调查和网络访谈调查

  14.《学记》中“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

  A.小学

  B.大学

  C.乡学

  D.塾

  15.农耕时代教肖的目的珐强调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索养的统治者,工业时代兼顾脑力劳动者和体力者的培养。

  信息时代更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说明教育的目的受限制于()

  A.文化传统

  B.生产方式

  C.教育理论

  D.文化教育

  16.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该思潮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

  论和教育实践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

  A.梅伊曼

  B.鲍尔斯

  C.克伯屈

  D.狄尔泰

  17.在西方教学设计的理论中,存在众多的教学设计模式,有一种教学设计模式的程序是:

  “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分析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列出操作目标、确定测验项目的参照标准、测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材料、进行形成性评价、修正教学”,这些教学设计模式

  是()

  A.系统分析模式

  B.目标模式

  C.过程模式

  D.程序模式

  18.“要求所有儿童均接受四年的基础学校教育,然后再接受两年观察阶段的教育。观察阶

  段的教育旨在给予学生充分发展能力和特长,以便通过考试遴选进入不同类型的中等教育机构”这个计划是()

  A.魏玛宪法

  B.《改组和统一普通公立学校的总纲计划》

  C.高等教育总纲法

  D.汉堡协定

  19.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尔》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0.某单位想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年龄层次职工的学习需求,其中50岁以上22人,40-49岁30人,30-39岁48人,30岁以下29人,分别从50岁以上,40-49岁,30-39岁,30岁以下四个年

  龄段的职工中采取随机取样抽取子样本,该取样方法称为()

  A.简单随机取样

  B.系统随机取样

  C.分层随机取样

  D.整群随机取样

  21.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将学习进行层级分

  类,儿童学习”红灯停,绿灯行”属于下列选项中的()。

  A.信号学习

  B.刺激反应学习

  C.连锁学习

  D.辨别学习

  22.“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持这一观点的教育家是()

  A.荀子

  B.董仲舒

  C.墨子

  D.孔子

  23.从19世纪70年代四批留美幼童的籍贯看留学意愿和本地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当时留美幼童求学最多的两个省份是()

  A.福建、广东

  B.江苏、浙江

  C.浙江、福建

  D.广东、江苏

  24.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教育与新教教育的主要区别为

  A.具有精英性与平民性

  B.现代性与古典性

  C.实践性与理论性

  D.职业性与学术性

  25.某研究团队采用观察法研究幼儿游戏中的冲突事件。事先制定了观察

  记录表,记录幼儿冲突行为主体、起因、过程和结果。为了不干扰幼儿园正常活动,经与幼儿园沟通,研究者每周二上午入园观察。这种记录方法是

  A.事件取样法

  B.行为检核法

  C.时间取样法

  D.轶事记录法

  26.朱熹的朱子读书法中的“居敬持志”,其中“居敬”的确切含义是()

  A.敬畏之心

  B.保持读书场所安静、肃穆的气氛

  C.全神贯注

  D.恭敬态度

  27.杜威所谓教育的内在目的是指()

  A.教育过程中的目的B.学校系统中的目的C.教育以人格发展为目的D.教育以知识掌握为目的28.主张“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29.访谈者在没有征求访谈对象意见的情况下,悄悄地将访谈内容进行了录音,这种做法

  有可能违背了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是()

  A.客观性原则

  B.伦理原则

  C.理论联系实践原则

  D.创新性原则

  30.17世纪,以爱丁堡大学为代表的苏格兰大学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相比,更重视()

  A.大学自治

  B.教授治校

  C.科学教育

  D.古典教育

  31.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对自己孩子进行跟踪观察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

  记录方法是()

  A.日记描述法

  B.轶事记录法

  C.描述记录法

  D.连续记录法

  32.当一年级的教师遇到他班上差不多都是6岁的孩子时,他实际上面临着能力不同的孩子,从他们准备状态的差异来说,实际上是5岁到11岁,这说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33.在现代教育学发展史上,出现了众多的教育学流派,其中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梅伊曼

  B.拉伊

  C.狄尔泰

  D.克伯屈

  34.具有强烈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色彩,于20世纪初在我国兴起,其内涵为“教育是国家

  的工具,教育是国家的任务,其主旨在于以国家为中心,反对社会革命,通过加强国家的观念

  来实现国家的统一与独立。”这个教育思潮是()

  A.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B.职业教育思潮

  C.科学教育思潮

  D.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35.根据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下列反映学生需求的是

  A.小张希望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尊重

  B.小王希望自己规划假期活动

  C.小赵希望自己的英语发音越来越好

  D.小李希望得到最新款手机

  二、判断题(5题)36.中世纪大学是宗教性质的大学。

  A.正确

  B.错误

  37.理想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

  A.正确

  B.错误

  38.教育应与人的天性合作。

  A.正确

  B.错误

  39.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没有什么差别。

  A.正确

  B.错误

  40.“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明荀况在师生关系问题上强调不唯师说。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

  1.A此题将选择范围限定为“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主动方与被影响方二者不可颠倒,且影响为“制约作用”,B、C、D都不是社会的发展,能同时满足这两项的为A选项中“乡村学校规模日益减小”,是社

  会发展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

  2.C维新运动中,维新派创办了万木草堂、时务学堂、经正女学、通艺学堂、北洋西学堂与南洋公学。所以本题选C。

  3.D

  4.A

  5.C社会学习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该教育模式的主要观点是:(1)观察学习:人类学习

  必须有个体品德的参与才能完成,而个体的品德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而获得或改变的,模仿

  学习是一个过程,该过程可分为四大步骤:注意过程;记忆过程;复现过程;强化和自我调节

  过程。榜样:在这里,榜样不仅仅指人本身,还包括文字符号、图像、信息、语言描述、艺术

  形象以及校园文化等。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榜样主要有:家长、教师、同龄人、大众传媒和学校

  的风气、环境等。强化的作用:社会学习论者继承和发展了行为主义关于强化的研究,把强化

  作为道德行为形成的重要条件。行为结果如成功、失败、奖励、惩罚、表扬、批评等对道德行

  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教师应灵活地使用这些行为结果来对行为本身进行强化,以使特定的行

  为随预期的成功、奖励、表扬而提高或使特定行为随预期的失败、惩罚、批评等而降低

  6.D专业自我的形成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教育教学

  生活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综合;专业理想的建立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目的、教育本质、教育价值

  和生活等理想和信念;专业知识的拓展是指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与经验系统;

  专业能力的发展是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

  务的本领和能量。

  7.C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中,以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其理论的基本主张为:预期

  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程序教学方法。

  8.C

  9.D教师劳动的专业性,突出表现在教师对育人的崇高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上,对教育教学专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和教学活动的自主权上。

  10.D公元前6世纪前的印度教育,一般称为“婆罗门教育”。婆罗门教育以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教育的对象主要为婆罗门等高级种姓。

  11.D这道题很简单,只要理解题干这句话的含义是:道德有时候是无效的,威势才是有效的。那

  么只有法家主张依法治固,轻视德治,那么直接看四个选项中谁主张法家思想,那么只有《韩非子》。

  12.A

  13.C

  14.B

  15.B本题重在理解,本题体現的是时代变迁,在变迁中不同时代对人才要求不同,所以重在体现生产方式对人才的要求,并且生产方式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决定教育目的的根本原因。

  16.C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该思潮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

  和教育实践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克伯屈等人,其代表作品是杜威的《民

  主主义与教育》和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17.B目标模式的代表人物是迪克和科瑞,其主要观点是这种模式的程序

  有九步: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分析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列出操作目标、确定测验项目的参照标准、测定教

  学策略、选择教学材料、进行形成性评价、修正教学

  18.B

  19.A在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上,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

  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20.C

  21.D

  22.A

  23.D洋务运动中的留美教育分别分为四批次。其中这四批次学生籍贯极其学生数量分别为:广东84人;江苏20人;安徽2人;浙江9人;山东1人;福建4人。所以据此可以得出这四批次留美学生人数最多的省份是广东和江苏。

  24.A人文主义教育具有贵族性,其贵族性是由人文主义运动的性质所决定的;新教教育则具有较强的群众性和普及性。

  25.A事件取样法指以事件为单位进行观察,对事件从头到尾地进行观察,注重特定行为或事件的特征和全过程,记录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发展、原因、结果和事件发生时情境。题干中记录幼儿冲突主体、起因、过程、结果,属于事件取样法。没有提到记录行为呈现与否,呈现频率及其持续时间,不属于时间取样法;没有提到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不属于行为检核法;没有提到记录有价值的行为,不属于轶事记录法。

  26.C本题有难度,一则学生有可能忽视这样的细节,二則学生会认为是恭敬之意,实际上居敬的敬虽有恭敬的含义,但是“居敬”实际说明因

  为对学习恭敬,所以有专心致志,全神贾注,不要分心。

  27.A这道题是各个班型必讲的重点和难点,教育内在目的也叫作教育无目的理论,杜威不是说教育没有目的,而是教育没有外在目的,教育只有教育过程中的内在目的,促进人发展的内在目的。

  28.D

  29.B

  30.C这道題解题方法1,靠很大的记忆量,见过这个知识点并记忆准确;方法2,推断法,17-18世纪欧洲逐渐有了新大学运动的开启,牛津剑桥就是传统的古典教育的大学,題干的表述牛津剑桥与爱丁堡大学不同,那么一定不同在教育内容上,是与传统大学相反的科学教育。至于B是因为柏林大学之后才

  有了教授治校的思想。至于A自中世纪以来,中世纪大学的盎著特别就是自治,也不会成为爱丁堡大学的特色。推断+排除是教育史考试中常见的有效的方法。

  31.A

  32.D正常儿童的发展须经历共同的发展阶段,但由于人的遗传、社会生活条件、教育、主观能

  动性的不同,使其发展的速度、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千差万别,彼此间表现出发展的个别

  差异。个体差异性有多个层次的表现:首先,从群体角度看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其次,从

  个体角度看表现在不同儿童同一方面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各不相同

  33.D梅伊曼和拉伊是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而克伯屈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是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34.A

  35.B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和瑞安(Rya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动机过程理论。这种理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

  的能动作用。该理论指出,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是个体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胜任需要、归属需要和自主需要。自我决定理论的核心是自主需要。人们在体验到成就或效能的同时,还必须感觉行为是自我决定的,是自己的意愿而不是外界的奖励或压力决定了我们的行为,这种情况下才会对内在动机起促进作用。

  36.B中世纪大学是随着欧洲封建制度的确立与生产力的发展,到中世纪中后期出现的一种新

  的学校,产生之初,由师生自行创立,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为目标,课程内容以实际

  需要为主,教学方法比较灵活,具有鲜明的世俗性质。尽管后来由于受教会控制,宗教气氛浓

  厚,繁琐哲学盛行,由世俗性转向了宗教性,但它促进了市民阶层对知识教育的重视,推动了

  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打破了封建闭塞愚昧的状态。在一定意义上说,它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同

  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了条件。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37.B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

  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

  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随着主体需要

  的不同,相互作用的内容、方式的不同和环境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教育教学中是主导

  和主体的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在社会

  道德和心理层面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38.A(1)教育要尊重个体的天性(或自然本性),从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如顺序性、阶段性与不平衡性)出发,适应其身心发展规律。

  (2)教育建立在个体内部状态(兴趣、需要与能力等)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这也体现了教育与人的天性的合作关系。

  (3)教育对个体身心

  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教师不能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任意地塑造学生。

  39.B课程目标涉及的是具体课程领域,而教学目标涉及的则是具体的课堂教学领域;联

  系:课程目标是教学目标的基础,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以这门课程的课程目标为前提,是实

  现课程目标的手段

  40.B《劝学》中这段话阐明了持久的学习和教育对人有完善的作用,也蕴含了学生必须向老师学

  习求教的思想,但推导不出在师生关系问题上不

  唯师说的结论,荀况也并无不唯师说的思想。荀

  况认为,教师与天、地、君、亲处在并列的地位,关

  系到国家的治理;教师是礼义的化身,人的完善

  没有比向老师学习更为有效的办法。因此强调

  学生必须服从教师,“师云亦云”,否则就是背叛:据此提出尊师,并以是否尊师为国家兴衰的标志。

篇二:明主生活会对照材料篇三:明主生活会对照材料

  

  2024北京丰台高二(上)期末

  语

  文

  2024.01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班级、姓名、教育ID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教育ID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

  考

  生

  须

  知

  2.本次练习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练习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本练习卷满分共150分,作答时长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北京,一座拥有870年建都史的古都,是中国古迹最为密集的区域所在。其实,北京也是4万株古树的乐园,是全世界古树最多的城市。

  北京的古都光环,使人们的视线往往聚焦于红墙黄瓦的古建筑,忽略了与它们相伴而生的众多古树。如果你留心观察,在北京名胜古迹、寺庙宫观等地,可以见到一些树上挂着红色、绿色或者白色的铭牌,那是古树的“身份证”,记录了树龄、习性、历史等信息。从种类来说,北京市古树共分33科56属74种,数量最多的是侧柏、油松、桧柏、国槐。知名度上,天坛公园“九龙柏”、北海公园“白袍将军”、潭柘寺“帝王银杏”等,不仅为市民耳熟能详,也令不少来京游客流连忘返。北京古树大多是“大隐隐于市”地点缀在房前屋后,与我们生活休戚相关。

  ....元朝著名学者熊梦祥所著的《析津志》中提到:忽必烈兴建元大都之时,总设计师刘秉忠以丽正门外(约在如今前门箭楼位置)的一棵大树为基准,确定了北京中轴线的方位。之后,这棵大树被称为“独树将军”,中轴线周边成为北京古树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在卫星图视角之下,从景山到故宫,再到南端的天坛,这条线掩映在两旁绿色的海洋中。

  密云新城子镇“九搂十八杈”是北京最古老的柏树,树龄超过3500年。前不久,这棵古柏长出新叶,生机勃勃,引起广泛关注。“九搂十八杈”一度遭遇生存危机:省级公路从树旁经过,加上不透气不透水的挡墙,使得其根系伸展不开,难以吸收足够养分。为给古树充分的生存空间,当地不但拆了挡墙,还将影响它生长的公路“挪”远了。如今,古树焕发新生,当地也建立起古树文化旅游线路。在北京城市建设中,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近年来,北京打造出西城鼓楼西大街、海淀八里庄街道世纪新景园、昌平康陵等40余处古树街巷、古树社区、古树乡村。保护一棵古树、植下一方绿地,让城市融入大自然,展现生态之美,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

  (取材自贺勇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古树是生长百年以上的树木。古树是大自然的“绝代风华”,是“有生命的文物”,是自然与文化的“双遗产”。

  一棵树就是一个生态聚落,是生物的栖息地。古树苍劲挺拔、亭亭如盖,从树根到树冠,昆虫、真菌、....脊椎动物、鸟类等各寻乐土,与树木相伴相生。古树根深叶茂、冠大荫浓,带来固碳释氧、保持水土、降温增湿、阻止烟尘等环保效益。古树经过自然界千百年的风雨洗礼,是研究自然的标本,我们分析古树,可了解当地气候、水文、植被、环境的变迁,为众多领域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古树以它们漫长的生命,为居住在附近的人们,乃至整座城市遮风挡雨。古树既是生态的维护者,同时又记录了历史的演替变迁,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回忆与乡愁情思。

  《国语》的《单子知陈必亡》一文中有说到:“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以此可见,我国在道路两旁种树的传统,至少是从周朝就已经开始了,并且早已形成制度。一棵棵参天乔木,不仅拥有表道、护路的作用,更在成百上千年的岁月洗礼后,沉淀成一部部绿色史书,铭刻着“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杳然怅惘,“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安逸闲适,“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的思君别情,将古人至臻之情深深烙印于中华民族文脉肌理。

  就北京这一城市来说,古树不可或缺地与鸽哨、老院落一起,成为北京文化符号。古时的北京城还没有现在这么多高楼大厦,站在圜丘上举目四望,只能见到头顶的蓝天与脚下松柏的森林,仿佛是被这片绿色的海洋托举在天地之间,这便是古人孜孜以求的“天人合一”。

  ....而在庙堂之外的市井街巷之中,古树更是成为了一种民间故事留存的载体。中学语文课本曾收录有文天祥的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相传在文天祥被关押之时,他所亲手栽种的树木也受到这种气节的感召,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45°指向南方。这棵700多年的枣树,如今就位于北京府学胡同的文天祥祠之中。与古树相关的类似传说在北京简直比比皆是,在夏日的胡同口,要是我们找个树荫下乘....凉的大爷聊起这些故事,说一下午都不会重样。

  如今,北京计划再建20处古树公园,一方面实现古树生境的保护提升,另一方面拓宽更多居民活动场所,让古树在时代光影里、在与居民和谐共生的新模式中,枝繁叶茂、焕发生机;让绿色乡愁不断赓续、文明记忆恒久绵长。

  (取材自杨翘楚、王禹欣、张璐等的相关文章)

  1.原文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A.休戚相关

  B.亭亭如盖

  C.孜孜以求

  D.比比皆是

  2.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京可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古树名城。

  B.北京古树大多生长于人迹罕至的深山。

  C.北京城布局与“独树将军”关系紧密。

  D.北京的城市建设频频为保护古树让路。

  3.材料二【注】①綦[qí]:极。②齐湣:齐国国君,后为淖齿所杀。宋献:宋国国君,为齐湣王所灭。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得道以持之

  .C.身能相能

  .D.安不恤亲疏

  .

  持:掌握

  白:明白

  相:帮助

  恤:顾虑

  B.而仁人之所以务白也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然则强固荣辱在于取相矣

  .B.羿、蜂门者,善服射者也

  .C.则莫若聪明君子矣

  .D.其用知甚简

  .

  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新沐者必弹冠

  .若知我不降明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8.下列文中画线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彼持国者,必不可以独也

  掌握政权的君主,不能只依靠自己

  B.惟诚能之求

  确实只为求取有才能之士

  C.王良、造父者,善服驭者也

  王良和造父,是善于驾车马的人

  D.甚易处而綦可乐也

  君子做事情很容易,心情很愉快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荀子认为治国的方法有三:义、信、权谋。其中权谋治国,会导致国家灭亡。

  B.荀子认为与举贤任能相比,国君自身能力更重要,这关系到国家的荣辱存亡。

  C.荀子认为立足于道义任用贤者,可以称王天下,驳杂地用人也可以称霸诸侯。

  D.荀子认为聪明的君主,善于使百姓顺服,权势也便随之而来,这是王者之术。

  10.选文(5)《屈原列传》中,指出《离骚》借寻常事例阐发深远意蕴的语句是:“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6)《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告诫人们要防微杜渐,不要沉溺于喜爱的人或物的语句是:“,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7)《过秦论》中写陈涉出身贫寒和地位低贱的语句是:“然陈涉

  ,氓隶之人,”。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

  江南江北,尽是潇湘意象

  那天写永州,突然发现,“潇湘夜雨”不该是一景,而应是一曲。尤其在没电的古代,舟灯如豆,远看似萤,完全撑不起一江夜景。这时,耳朵比眼睛要管用得多。与其让眼睛独对一江黑魆魆、两岸墨坨坨,心事茫然,行举无措,不如像白居易诗中说的“睡美雨声中”,当然,这需要足够定力:不管朝堂远近,身世浮沉,我自一苇渡江,天马行空。

  但这何其难也。大多数人只能像马致远写的那样:“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寒气夜侵,五更惊醒,发现美梦误人,家遥万里。拥衾扁舟,夜雨如泣,江流如诉,山风如叹。油灯扑闪,风来暗,风止明。自己仿佛被整个世界遗弃了。

  所谓“潇湘夜雨图”完全不是眼景,而是烦乱的雨声、孤寂的心境,是由飘零、清冷、凄凉、离忧、寂寥、渺茫、惶然……多种意绪组成的“遗世孤独图”。

  继而我发现,所谓的“潇湘八景”,很多都看不见。即便可见,能见度也很低。此八景,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体验。比如“江天暮雪”,薄暮冥冥,江天一色,世界混沌,大片大片的雪花,如飞絮漫舞。这时披蓑戴笠,独立江畔,能看到什么呢?只能看见纷乱如麻的往事、沉浮难料的命运和诸路尽失的未来。

  潇湘八景与其说是画,不如说是一种现在进行时的状态。只有后世那些把光影、配音、表演、意境拿捏得恰到好处、糅杂得炉火纯青的抒情小视频,或可表现其七八分。而只讲究光影效果的印象派油画,最多只能表现出四五分。中国画单凭线条和墨色,其实很难把主题的意境表现出来。只能靠构图的精妙和着墨的浓淡,来表现主题中深藏的人生况味和处世禅机,算是内化于心,寻找神似。至于外化于形,可能二..三分都没有。

  这样的潇湘意境画,不但去了日本、朝鲜、东南亚,还去了南北美洲和欧洲。国内则有定论:“中国山水画,半源起潇湘”。也有这么说的,“潇湘意境是中国山水画永恒不变的母题”,“潇湘八景图是中国山水画的摇篮”。

  从此,“潇湘情结”,或者说,“潇湘意象”就这样呈现出了越来越清晰的面貌。那么,何为潇湘意象?

  潇湘意象是一种清冷幽深、低沉凄迷的审美旨趣。

  舜帝南巡,崩于苍梧,娥皇女英,泪化斑竹,投湘殉情。这是潇湘情结的源起。南巡其实是战败南逃。之后屈贾被贬,忧怨不已。再后来,无数官员被贬潇湘,形成了一派消极而隐逸的诗风。

  潇湘八景图,正是宋迪被贬后的作品,与其说他画得最好,不如说这些意境最能熨帖失意人的心灵,..因此也最能唤起被贬官员和落魄文人的共鸣。这八景从夕夜交替的时辰选择来看,是孤独失意的情绪宣泄;从雁落帆归的主题景物来看,是思乡怀远的悲情表达;从晴岚雨雪的天气变幻来看,是抒发了一种人生无常、任意风雨的哲理禅机;从平远山水的构图来看,则是表达了一种平淡冲和、隐逸逍遥的空灵心境。

  种种这些,构成了潇湘意象的全部。自此,作为地理意义上的江南和潇湘,便加快了它们分道扬镳的脚步。唐之前,江南是包括湖湘的。从宋朝开始,江南多指东南江浙一带,包括皖、赣、闽一部分。而湖南则被单独拿出来,冠以“潇湘”的标签。

  江南一词,在中国文化中,隐约喻意着富饶水乡,充满了柔情和梦幻,是国人的心灵憩栖地。而潇湘一词,则喻意遥山远水,带着淡淡的忧愁和哀婉,是国人的伤心失意地。看着这两个名词,就好像看到林黛玉三字,脑袋里就有了约定俗成的印象。

  由画而诗、而词、而曲、而文。潇湘八景之后,不但以潇湘为题材的山水画多了,连诗词曲赋文章也在大量增加。其中以“潇湘八景”为题的词曲更是爆增。陆游说:“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这里的“潇湘”除了地理意义上的,显然还有审美意象上的。不但要得其形,还要得其魂。失意之心,借助遥山远水,诗情才会呈井喷式爆发,所谓文章憎命达是也。诗人以山水开头,用比兴的手法,来诉说心中忧思。或用比德的手法,将山水风物,比作自己的身世品性。

  其后,对“潇湘意象”的审美又扩展到音乐、建筑、园林、戏剧、书法、宗教、风俗等各领域。这样隐隐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美学旨趣。身世浮沉雨打萍,从一种抑郁情绪开始,到遗世孤独、前路茫然,转而寄情山水、梦托桃源,自甘以局外人、边缘人的角色去打量阴晴圆缺、悲欢离合的世间万物,如光阴寄客,在社会的大潮中从流飘荡,任意西东,最后结束这蜉蝣般的匆匆一生。这大抵便是潇湘意象群的心路历程。无非是流放文化、贬谪文化、隐逸文化和禅意文化的结合体,借潇湘山水诉衷、自慰、抒情、明志而已。

  人世间的悲情,总容易引起人的共鸣。谪官的诸多情怀,酝酿出的“潇湘意象”,从影响官场开始,继而影响文人,再侵袭各个人文领域,最后全体国人都浸淫在这种抑郁的审美旨趣中。直到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等人提出“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主张,湖湘人物才稍微从“潇湘意象”的审美文化中挣脱出来,努力从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的新派湖湘文化中吸取力量,“睁..眼看世界”,终于在清末民初,迎来了举世瞩目的湖湘英才潮,一振千年来被失意情绪笼罩下的人才颓势。

  而到今天,我们要趟一条文化的新路,要回头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从固有的文化中寻找自信。那么,肯定要避开无数因时空格局而形成的诸多文明陷阱,再不能让过去某类人过于幽凄的审美情趣来影响新时代的整体国民性。

  “潇湘意象”作为一种文化审美现象可以去解剖研究,也可以借助现代科技的光影效果去复原欣赏,但——切不可再去迷恋深陷,以彼意象来标榜自己的高洁品行,从而掩饰自己在现世中种种捉襟见肘的无能表现。事实上,在这个只争朝夕、缩地成寸的地球村,“潇湘意象”已失去了它的存在时空。弹丸之地,高铁呼啸而过,从北到南,只要个把时辰。山遥水阔、道阻且长等字眼,跟潇湘再无关系。这时还要去追求“潇湘意象”,无异于隔靴搔痒,缘木求鱼。徒增人笑料耳。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民族也一样。如今的潇湘,定有崭新的风物,与这个时代三湘儿女的情..怀相契相融。你会发现,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湖湘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心灵归往究竟是怎样……

  (取材于谢宗玉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来表现主题中深藏的人生况味和处世禅机

  ..B.不如说这些意境最能熨帖失意人的心灵

  ..C.从“潇湘意象”的审美文化中挣脱出来

  ..D.定有崭新的风物

  ..

  禅机:禅法机要

  熨帖:抚慰安定

  挣脱:用力摆脱

  风物:风光面貌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指出“潇湘夜雨”不该是景,而应是曲,意在表现作者此时的心境。

  B.作者认为相比起表现潇湘八景的外形,中国画更擅长表现其意境及神韵。

  C.潇湘与江南的喻意对比,突出了潇湘意象的忧愁与哀婉,这与黛玉神似。

  D.新派湖湘文化去粗取精,与时俱进,追求新时代的审美情趣与精神面貌。

  18.文章前两段写面对“潇湘夜雨”时不同人的不同感受,请概述其感受并说明其作用。(6分)

  19.作者认为“再不能让过去某类人过于幽凄的审美情趣来影响新时代的整体国民性”,请结合上下文分析这样说的原因。(6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0.语言基础运用(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当代书法讲究形式美,鲁迅是研究现代美术与形式美的先驱者,他的著作,基本都是由他自己设计,A书法字体的选择,B图案设计的有无,都是相当用心。②如果看看《野草》,看看《且介亭杂文》,看看《南腔北调集》这些书的封面,都能感觉到一种雅致之美,一种空白之间的那种极简约的意味,让人想到.了八大山人的书法和绘画。③《鲁迅手稿全集》和《鲁迅手稿丛编》中,他的手稿有的是红茧行路,并且很多是花信笺,有腊梅、海棠、荷花、牡丹、牵牛花,还有人物、山水等等,炫丽多彩,无形中在宁静和穆的字体中有了一种背景,一种形式感的衬托。④他的手稿书信,放在明清诸大家的信函之中相比,丝毫不逊色。⑤从鲁迅的书稿中,可以深深地认识到,书法不能仅仅只是书法,书法是一种综合的修养,书法是和一个人的精神情趣一脉相承。只有博古通今,只有在不断地积淀实践之中,书法与个人性情才能完全....地统一起来。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④句中A与B两处可以互换位置。

  B.④句中加点的词语可换成“联想”。

  C.④句中横线处逗号可改为省略号。

  D.④句中的“一脉相承”不合语境。

  (2)不改变原意,对④句进行修改,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分)

  21.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1)2023年12月9日,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送给当代年轻人一句话“忙碌的蜜蜂没有悲哀时间”。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2)文学社社刊拟开设以“千红一窟,万艳同杯”为主题的人物专栏。请选择一个人物,结合《红楼梦》后四十回中相关情节,写一段文学短评。要求:符合作品内容;条理清晰,语言简洁。

  (3)请以“奋斗的青春最美”为开头,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题目自拟。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22.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序号涂黑。不少于700字。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似乎每年高考前夕,朋友圈、微信群里就有人在寻找丢失的准考证、身份证……似乎每到高校毕业季,各大网络平台就会出现“白眼狼女大学生”一类话题……接着就被证明,这不过是“无主谣言”。

  “无主谣言”是流布在网络各大平台、发布者不明、真实性无法考证的信息。“无主谣言”的流布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请以“我看‘无主谣言’”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人生在世,总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生活中,你是如何缓解压力的?

  请以“解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1、(3分)A

  2、(3分)B

  3、(3分)D

  4、(3分)B

  5、【评分标准】(概括出

  3个角度,每个

  1分;每个角度答出对应的1点文本支撑得满分。答案合理即可。)

  ①城市面貌:古树点缀在北京的市井街巷,与古迹相伴而生。北京中轴线周边古树分布非常集中。

  ②城市建设:古树是确定北京中轴线方位的基准。因保护古树,北京城市建设方向会作出相应调整。打造古树街巷、社区、乡村,为北京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供路径。

  ③城市发展:古树文化旅游为北京发展带来新方向。以古树为主题的公园,为居民提供了更多活动场所。

  ④生态环境:古树丰富了北京生物的多样性。古树为北京带来诸多环保效益。古树为北京自然生态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⑤文化传承:古树是北京文化符号。古树是北京民间故事的记载者。古树是北京发展变化的见证者,承载了市民的回忆与乡愁。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8分。

  (一)(共18分)

  6、(3分)C

  7、(3分)B

  8、(3分)C

  9、(3分)B

  10、(6分)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善于选择策略的人能制服人,不善于选择策略的人就会受制于人。(2分,意思对即可)

  ②选文中谈到聪明的君主懂得“求能”治国之策,不论亲疏贵贱,举贤任能,借用能者辅佐自己,称王天下。(2分,策略

  1分,阐释

  1分)

  ③《屈原列传》中的楚怀王不懂任人唯贤的治国之策,有能者屈原而不用,被张仪、郑袖等奸佞蛊惑,终客死于秦。(2分,策略

  1分,阐释

  1分)

  (二)(共10分)

  11、(1)①修身行仁:行仁五要。②为学行仁:博学笃问、切问近思。③为政行仁:民本思想。(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

  (2)“三仁”具体表现:微子去君守仁;箕子隐忍尽忠;比干舍身求仁。

  (3)略(语句理解正确,表明态度,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1分。

  12、(3分)C

  13、(3分)B

  14、(6分)

  【参考示例】“多胸臆语”指抒发真情,语言质朴。(1分)“兼有气骨”指雄健豪壮。(1分)《古大梁行》中“抚剑悲歌对秋草”一句,写诗人面对枯黄的秋草,抚剑悲歌,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情感。(1分)语言质朴,豪壮雄健。(1分)《燕歌行》中“相看白刃血纷纷”描写白刃上的鲜血,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对将士的深切同情;(1分)敌我双方对峙时短兵相接,此时的场景惨烈悲壮。(1分)

  【评分标准】(理解

  2分,一句

  1分;结合诗句,有合理的解读与阐释;意思对或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15、(9分)

  (1)一弦一柱思华年

  (2)楼船夜雪瓜洲渡

  (3)芙蓉泣露香兰笑

  (4)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5)举类迩而见义远

  (6)瓮牖绳枢之子

  而迁徙之徒也

  (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四、本大题区4小题,共18分。

  16、(3分)A

  17、(3分)D

  18、(6分)开篇作者面对潇湘夜景时更注重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强调内心平静从容。(2分)白居易与作者感受相同。(1分)面对同样场景,大多数人与马致远只关注到黑夜中雨景的凄冷,常有凄凉落寞的愁绪。(1分)

  作者与白居易的感受与大多数人的感受形成反差,目的是引出大多数人的愁绪,而这种愁绪正是后文潇湘意象的审美意趣。自然引出后文,成为后文的铺垫。(2分)

  19、(6分)过去某类人过于幽凄的审美情趣使得全体国人浸淫在这种抑郁的审美旨趣中,难以积极奋进。(1分)新时代会出现新风物,新的审美心态。传统文化中的抑郁旨趣不适合新的时代情境与新国民思想的审美情境。(1分)当下出现用传统意象进行自我标榜,甚至将其作为逃避理由来自我麻痹的怪象。(2分)号召后世人在新情境中摸索、主动追求新情趣、且大胆创新新文化。(2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0、(5分)

  (1)(3分)C

  (2)(2分)他的手稿书信与明清诸大家的信函相比,丝毫不逊色。

  21、(10分)

  一类卷(8—10分),符合题意,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表达流畅,较有文采。

  二类卷(5—7分),基本符合题意,内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1—4分),偏离题意,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

  22、(50分)

  (1)议论文

  类别

  一类卷

  (42-50分)

  评分要求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二类卷

  (33-41分)

  论据较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基本符合题意、论点基本明确

  三类卷

  (25-32分)

  论据较恰当充实、论证基本合理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四类卷

  (0-24分)

  论点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2)记叙文

  类别

  评分要求

  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一类卷

  (42-50分)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想象丰富合理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评分说明

  以46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

  以20分为基准分浮动。

  评分说明

  以46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

  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以29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二类卷

  (33-41分)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想象合理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基本符合题意、主题基本明确

  三类卷

  (25-32分)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四类卷

  (0-24分)

  主题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以29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以20分为基准分浮动。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说明:没写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字数不足,每少50个字扣1分。

  附: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国家,是天下最有力的工具;君主,是天下最有权势的地位。如果用正确的法则掌握国家和君位,就是最大的安定,最大的光荣,成为聚集一切美善的源泉;如果不用正确的法则掌握国家和君位,就是最大的危险,最大的祸害,有它还不如没有它好,这种情况最严重的时候,即使君主想做一个平民百姓也是不可能的了,齐湣王和宋康王就这样的人。所以君主处在天下最有权势的位置,但是他不能自行安定,如果要使天下安定,就必须掌握正确的治国法则。

  所以,掌握国家的人,遵循义就可以称王天下,恪守信用可以称霸诸侯,玩弄权术就会灭亡。

  以上三种情形,英明的君主应当慎重选择,而仁人一定要弄明白。善于选择策略的人能制服别人,不善于选择策略的人就会受制于人。

  那些掌握国家政权的君主,治理国家不能只依靠他本人,既然这样,国家的强大、兴衰、荣辱就在于卿相的选择了!如果君臣都有能力,这样的国君就可以称王天下;如果君主本身没有能力,但知道恐惧而寻求有能力的人来辅佐,这样的国君也就可成为强者;如果君主本身没有能力,又不知道这样的危害,不知寻求有能力的人辅佐,反而只任用阿谀逢迎的人,这样的国君就会危险了,甚至灭亡。国家,在大的方面利用它,它就强大,在小的方面利用它,它就弱小;强大到了极点,就可称王天下,弱小到了极点,就会灭亡,介于这两者之间,就能保有国家。在大的方面利用它,就是先讲正义,再讲利益,既不论亲疏,也不顾贵贱,确实只为求取有才能之士,这就是在大的方面利用。在小的方面利用,就是先讲利益,后讲正义,不论是非曲直,只知任用阿谀逢迎的人,这就是小的方面利用。在大的方面利用就那样,在小的方面利用就这样,介于这两者之间,就一半那样,一半这样。所以说:“纯粹立足于道义,任用贤者就可以称王天下,驳杂地用人就可以称霸诸侯,一样都不具备就只有灭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后弈和蜂门,使擅长射箭的人佩服;王良和造父,使擅长驾驶车马的人佩服;聪明的君主,善于使百姓顺服。百姓佩服他,因而权势便随之而来,百姓不佩服,权势就会离他而去,所以称王天下的君主,能够使人顺服就可以了。所以君主想要得到擅长射箭的人,能射得远,又能射中很小的目标,那么没有比后弈和蜂门更好的了;想要得到擅长驾驶车马的人,既能追上快速奔跑的车子,又能快速到达远处,那么没有比王良、造父更好的了;想要使国家得到治理,统一天下,制服秦国和楚国,那么没有比聪明的君子更好的了。他们用的智慧很简单,他们做得事务不劳累,可是取得的成就很大,做起来很容易,心情很愉快。所以英明的君主把他们视为珍宝,但是愚蠢的君主却把他们视为祸患。

  君主为什么不能广纳贤士,不论亲疏,不论贵贱,只访求真正的贤能呢?如果这样,那么臣子就会轻视职位,推举贤能,而安于追随在贤能的后面。如果这样,那么舜、禹这样的君主就会到来,称王天下的大业就会立刻兴起,就可以一统天下,名声可以与舜、禹相配,事情还有比这更美好更快乐的吗?唉呀!统治人民的国君,这些话也该仔细考虑一下了!

篇四:明主生活会对照材料篇五:明主生活会对照材料篇六:明主生活会对照材料

  

  2024年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高频考题汇编(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5题)1.儿童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这个概念后,再学习“矩形”“菱形”和“正方形”这

  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属于()。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组合学习

  D.派生类属学习

  2.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是

  A.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B.确立男女同校制度

  C.设立学部

  D.创设京师大学堂

  3.“先行组织者”这一概念的是谁提出的()

  A.马斯洛

  B.奥苏泊尔

  C.加涅

  D.布鲁纳

  4.主张“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5.20世纪,西方形成了众多的课程理论流派,赫钦斯在《美国高等教育》一书中说:“课

  程应该又永恒的学科组成。我们提倡永恒学科,因为这些学科抽绎出我们人性的共同要素,因

  为它们使人与人联系起来,因为它们对任何进一步的研究和对于世界的任何理解是首要的”,这种课

  程理论属于()

  A.经验主义课程论

  B.知识中心主义课程论

  C.改造主义课程论

  D.存在主义课程论

  6.某研究团队采用观察法研究幼儿游戏中的冲突事件。事先制定了观察记录表,记录幼儿冲突行为主体、起因、过程和结果。为了不干扰幼儿园正常活动,经与幼儿园沟通,研究者每周二上午入园观察。这种记录方法是

  A.事件取样法

  B.行为检核法

  C.时间取样法

  D.轶事记录法

  7.随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施行,中国经学教育制度正式建立,其标志是

  A.设置博士

  B.守师法家法

  C.建立察举制

  D.创办太学

  8.根据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下列反映学生需求的是

  A.小张希望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尊重

  B.小王希望自己规划假期活动

  C.小赵希望自己的英语发音越来越好

  D.小李希望得到最新款手机

  9.对于自发的,原本就有兴趣的学习任务,外部物质奖励往往会降低个体的内在学习动

  机,这一观点的动机理论是()

  A.行为强化理论

  B.需要层次理论

  C.自我价值理论

  D.自我决定理论

  10.苏联20世纪30年代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一是()

  A.使学校类型统一化

  B.全面批判西方教育理论

  C.新大学运动

  D.提高教育质量

  11.中国古代早起教会学校中开设儒学的经典课程是为了()

  A.满足在校士人夫子弟的要求

  B.执行中国政府的相关文教政策

  C.提高学生对儒家学说的批判能力

  D.为了在中国文化坏境中立足

  12.泰勒原理有两条密切相关的基本原理俎成,一条是课程编制原理,另一条是()

  A.课程实施原理

  B.课程设计原理

  C.课程评价原理

  D.课程组织原理

  13.问卷调查中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的答题,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的是()。

  A.开放式问题

  B.事实性问题

  C.态度性问题

  D.封闭式问题

  14.确立法国卨等教育“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多科性结构”办学原则的教育案是()

  A.《大学令》

  B.《帝国大学令》

  C.《高等教育法》

  D.《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

  15.中国书院教育史上第一个纲领性学规是()

  A.《东林会约》

  B.《白鹿洞书院揭示》

  C.《学海堂章程》

  D.《岳麓书院学规》

  16.在西方教学设计的理论中,存在众多的教学设计模式,有一种教学设计模式的程序是:

  “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分析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列出操作目标、确定测验项目的参照标准、测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材料、进行形成性评价、修正教学”,这些教学设计模式

  是()

  A.系统分析模式

  B.目标模式

  C.过程模式

  D.程序模式

  17.李老师习惯用更加准确的语言复述学生不甚清晰或不甚完整的发言,引得学生频频点头,表示那就是自己的意思。根据古德莱德的观点,这属于:

  A.正式的课程

  B.教师理解的课程

  C.理想的课程

  D.学生经验的课程

  18.学龄初期儿童的总特征是身心发展较缓慢,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学龄中期儿童的特征身心急剧变化,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性增强,特别是情感较为丰富,又不容易控制自己,有人称之为“危险期”;学龄晚期学生的身心发展明显成熟,接近成人的水平。这体现了儿童

  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9.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是()

  A.国子寺

  B.国子监

  C.礼部

  D.京师大学堂

  20.二战后,日本提出的教育改革应重视个性化原则、国际化原则、信息

  化原则和终身教

  育的原则,提出这一报告的机构是()

  A.临教审

  B.教育改革推进本部

  C.文部省

  D.东京大学

  21.王老师在道德与法治学的课中将学生分组,组织各组围绕课本里描述的同伴冲突事件编写同伴调解的剧本。最后,各组登台演出相互评议,形成了一个最优质的方案。这堂课使用的学习方法有()

  A.角色扮演法、实践锻炼法、情境模拟法

  B.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

  C.实践锻炼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D.实践锻炼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

  22.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分为理性部分、非理性部分,其中,非理性部分又包括植物的灵魂和动物的灵魂。以这三种灵魂为人性论基础的教育是()

  A.体育、德育、智育

  B.体育、智育、美育

  C.体育、德育、美育

  D.智育、德育、美育

  23.按文献中所提供的与主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去查找文献的方法称为()

  A.顺查法

  B.逆查法

  C.引文查找法

  D.综合查找法

  24.宋老师除了给学生上语文课之外,还经常对学生进行生活和心理指导,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这表明他扮演的职业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也是()

  A.学习者

  B.教育管理者

  C.研究者

  D.家长代理人

  25.在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中,有一种理论的前提假设是“雇主由于不了解求职者的生产

  能力,因而雇用的决定便成为一种不确定的投资,成为一种风险投资。但雇主可以通过个人属

  性和特征间接地了解求职者的生产能力”,该理论是()

  A.教育的国家再生产理论

  B.教育的经济再生产理论

  C.人力资本理论

  D.筛选假设理论

  26.19世纪后半期德国中等教育发展的主题是大力发展

  A.皇家中学

  B.文实中学

  C.实科中学

  D.综合中学

  27.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实践中,以“骑士七技”为主要学习内容的阶段是()

  A.家庭教育

  B.礼文教育

  C.侍从教育

  D.社会教苻

  28.由清末民初实利主义教育思想发展而来,适应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提出教育要

  授人以一技之长和促进事业发展的教育思潮是()

  A.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B.职业教育思潮

  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D.科学教育思潮

  29.博士从一种朝廷备问官转化为一种以教授为主要职能的学官的历史时期是()

  A.汉代兴太学之后

  B.兴鸿都门学后

  C.兴郡国学后

  D.兴宫邸学后

  30.在测量调查中,对于生活水平,可以给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四

  个等级,这种测

  量方法属于:()

  A.定序测量

  B.定距测量

  C.比率测量

  31.在《论语》“樊迟学稼”中,反映了古代教育的什么特点()

  A.教育的等级性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C.教育的阶级性

  D.教育的社会性

  32.当一年级的教师遇到他班上差不多都是6岁的孩子时,他实际上面临着能力不同的孩子,从他们准备状态的差异来说,实际上是5岁到11岁,这说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33.下面关于教育心理学学科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

  A.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于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开始

  B.20世纪20~5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使教育心理

  C.20世纪50年代,奥苏泊尔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教育心理学自此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

  D.20世纪80年代,杜威实用主义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

  34.某班数学平均考试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9分,学生A分数为70分,那么,学生A的标

  准分数为()

  A.1.5B.-1.1C.1.67D.0.435.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人教学论》,但有人认为此书尚不足以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因为是此书()

  A.宣扬教符为现时生活做准备

  B.只谈教育实务,不谈教育理论

  C.并非教育理论著作,而是教学理论著作

  D.这本书的研究方法是自然思辨

  二、判断题(5题)36.惩罚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改变

  A.正确

  B.错误

  37.英国公学即英国公立学校。

  A.正确

  B.错误

  38.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

  和技能的过程。

  A.正确

  B.错误

  39.教育应与人的天性合作。

  A.正确

  B.错误

  40.现代教育旨在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

  1.A

  2.C1905年,清政府在中央建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事务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ABCD中,只有设立学部是属于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内容,故选C。

  3.B

  4.D

  5.B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布鲁纳;主要观

  点:以学科知识或文化的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

  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成为学科;知识

  中心课程论的目的是使学生有系统有计划地学习各门学科知识;知识中心课程的编制者一般都

  是科学家或学科专家,他们关心的是社会需要,是学生需要接受什么。

  6.A事件取样法指以事件为单位进行观察,对事件从头到尾地进行观察,注重特定行为或事件的特征和全过程,记录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发展、原因、结果和事件发生时情境。题干中记录幼儿冲突主体、起因、过程、结果,属于事件取样法。没有提到记录行为呈现与否,呈现频率及其持续时间,不属于时间取样法;没有提到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不属于行为检核法;没有提到记录有价值的行为,不属于轶事记录法。

  7.D元朔五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等人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在汉武帝统治时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三条建议:

  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8.B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和瑞安(Rya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动机过程理论。这种理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该理论指出,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是个体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胜任需要、归属需要和自主需要。自我决定理论的核心是自主需要。人们在体验到成就或效能的同时,还必须感觉行为是自我决定的,是自己的意愿而不是外界的奖励或压力决定了我们的行为,这种情况下才会对内在动机起促进作用。

  9.D

  10.D

  11.D这道题任何班型都讲过,早期教会学校开设儒学课程仅仅是为了满足中国人学习儒学的需要,适应中国的国情,并有助于他们立足于中国。

  12.C“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是: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确定教育目标),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选择学习经验),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現(评价教育计划)。通过学习泰勒原理,他最大的两个主題就是编制原理和评价原理,且都以教育目标为中心,参与编制和评价之中。

  13.A本题考查开放式问卷的含义。开放式问卷又叫无结构型问卷,是问卷设计者提供问题由被调查者自行构思、自由发挥,从而按自己意愿答出问题的问卷题型。其特点是项目的设置和安排没有严格的结构形式,所调查的问题是开放式的,被调查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发表意见和观

  点。但开放式问卷并非真的完全没有结构,只

  是结构较松懈或较少。这种类型的项目较少作为单独的问卷使用,往往是在对某些问题需要竹进一步深入调查时与结构型问卷配合使用,或用在研究者对某些问题尚不清楚的探索性研究中,14.D

  15.B

  16.B目标模式的代表人物是迪克和科瑞,其主要观点是这种模式的程序有九步: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分析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列出操作目标、确定测验项目的参照标准、测定教

  学策略、选择教学材料、进行形成性评价、修正教学

  17.D经验的课程,即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东西。识别这种课程的方式包括学生问卷、交谈

  以及根据对学生的观察来推断。题干中提到的是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所以是经验的课程。

  18.A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有顺序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生理方面,身体

  的发展是先头部后四肢,先中心后边缘;在心理方面,心理机能的发展顺序是由具体形象思维

  到抽象逻辑思维、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由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

  理智感、道德感;人的成长是持续不断的过程,但在这个总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年龄阶段表

  现出不同的特征

  19.A

  20.A

  21.A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材中的要求扮演相应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方法为“角色扮演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情境,并让学生扮演情境角色,模拟情境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为“情景模拟法”。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为“实际锻炼法”。这三个方法在题干表述中都有体现。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在题干中并没有体现。

  22.A

  23.C

  24.B题干中所表述的是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身份所做的表现。

  25.D筛选假设理论是迈克尔斯宾塞于1973年提出,该理论的理论假设是“雇主由于不了解求

  职者的生产能力,因而雇用的决定便成为一种不确定的投资,成为一种风险投资。但雇主可以

  通过个人属性和特征间接地了解求职者的生产能力”。

  26.C19世纪实科中学得以迅速发展,并于1832年得到政府的认可。1870年,实科中学的毕业生获得升入大学的资格,但只能学习数学、自然科学和现代语言。

  27.C《311应试宝典》原文:骑士的训练和养成分为三个阶段:①从出生到7?8岁为家庭教育阶段.儿童在家接受母亲教育,内容有宗教知识、道德及身体的养护:②7?8岁以后为礼文教育阶段,低一级的贵族将儿子送到高級贵族的家庭中充当侍童。③14-21岁为侍从教育阶段,重点是学习“骑士七技”马、游

  泳、投枪、击剑、打猪、弈棋和吟诗.同时还要侍奉领主和贵妇。年满21岁时,通过授职典礼,正式获得骑士称号。

  28.B

  29.A

  30.B

  31.B在“樊迟学稼”中,樊迟向孔子请教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樊迟向孔子学种菜,子曰:“吾不如老圃”,在樊迟离开后,子曰:“小人哉,樊迟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焉,焉用稼”,这反映了古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32.D正常儿童的发展须经历共同的发展阶段,但由于人的遗传、社会生活条件、教育、主观能

  动性的不同,使其发展的速度、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千差万别,彼此间表现出发展的个别

  差异。个体差异性有多个层次的表现:首先,从群体角度看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其次,从

  个体角度看表现在不同儿童同一方面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各不相同

  33.B

  34.B

  35.D这道题出题很棒,往常我们做題的角度是《大教学论》被认为是独立形态教育学的标志,这道题的題干是有人认为这本书不该被当做一个学科的标志,那么也就是说明这本书的缺点,且这个缺点使得这本书有很大的缺陷,不能当做一个学科的标志性著作。依据选项,只有D论述的这本书的研究方法有缺陷,导致这本书不够科学,所以选择D。

  36.B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

  的改变,它只能暂时抑制行为,而不能根除行为。因此,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只有将惩罚一

  种不良行为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37.B错误。

  英国公学并非公立学校,而是一种典型的私立学校。“公学”是指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的,以培养公职人员和提高公共教育水平为目

  的的私立学校。公学最初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专为贵族、教士和富家子弟设立,以向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榆送新生为主要教育任务。公学经费源于私人捐助和高昂的学费,拥有大量校产。

  公学管理权为贵族和教会所掌握,并由校长和学务委员会具体施行,不受教育行政部门干预。“公立学校”是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所办学校的统称,经费来自政府拨款或地方居民纳税。公立学校的办学方针和教学计划制订、校长和教师聘任等权力由教育行政部门掌握。

  38.B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

  学的共同活动,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

  径。而题目观点仅仅把教学看成是实施智育的途径,忽视了教学同时还是实施德育、美育和体

  育的基本途径。即使作为实施智育的途径,教学

  也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授受,还包括开发智力

  和培养能力。

  39.A(1)教育要尊重个体的天性(或自然本性),从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如顺序性、阶段性与不平衡性)出发,适应其身心发展规律。

  (2)教育建立在个体内部状态(兴趣、需要与能力等)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这也体现了教育与人的天性的合作关系。

  (3)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教师不能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任意地塑造学生。

  40.A(1)不同于相对封闭而稳定的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变化迅速,具有不可预知性和不确定性。教育要应对这种挑战,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就不能只是再生产既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2)面向未来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教育不仅要传递人类的文化遗

  产,适应社会现实需求,更要培养社会进步与变革的引领者和促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