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工作要点 >

2023年科研专业技术工作【五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6-13 11:40: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科研专业技术工作范文第1篇现代化图书馆已是文献信息中心,驾驭这个中心的图书馆员既是管理工作的主人,也是为读者服务的主要角色,同时也应该是图书馆科研工作的生力军。图书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素能力和图书管理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科研专业技术工作【五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科研专业技术工作【五篇】

科研专业技术工作范文第1篇

现代化图书馆已是文献信息中心,驾驭这个中心的图书馆员既是管理工作的主人,也是为读者服务的主要角色,同时也应该是图书馆科研工作的生力军。图书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素能力和图书管理的效率效果息息相关。在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图书管理工作和国家人才的培养有着直接联系,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为了更好地做好管理工作,服务人民,应当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工作方法措施,将理论和实践良好结合。针对当前图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具体的表现进行分析,探究如何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科研能力,以期望达到更好的水平,为实现我国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全方位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提高民族地区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图书馆管理事业的发展效果与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表现有着直接关系。我国的图书馆管理事业已经有了数十年的发展,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图书馆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馆员科研能力方面尤为突出,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进步,应当明确管理目标和要求,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完善管理中的不足,缩短国内外图书馆管理的差距。在这种形势下,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加强专业、科研能力的提高,不但要提高自身研究业务、研究科学的能力,还要从文化水平以及先进信息技术方面进行强化 ,保证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速度。就目前我国的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和素质,特别是科研能力来看,不管是专业技术还是管理技术创新上都无法满足令人满意的结果。所以,加强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科研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对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管理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图书管理人员应当加强自我检讨,应当有进步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提高责任心,热爱自己的工作,争取成为专业管理团队中的重要成员。此外,有关部门需要注意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需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观念,只有充分掌握了图书管理方面的知识才能熟练地掌握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带着满腔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在信息化背景下,很多图书馆工作引入了先进的数宇化管理,这对图书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建立专业化的图书馆管理团队的同时需要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人员的培训,特别是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紧跟时代的步伐,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管理水平不被社会所淘汰。

二、提高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科研能力的途径

(一)提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科研意识。科研意识决定了工作态度和责任心。

目前在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忽视图书馆工作,特别是图书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积极性不高,只是单纯地将图书馆管理作为一项工作而不是一项事业来做,这就会严重降低工作效率和效果。

图书馆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如果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出现差错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果管理人员抱着消极的态度去工作那么就无法百分百地投入的工作中,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也就不会及时发现并改正。信息化的背景下,图书馆管理工作对工作人员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图书管理人员无法及时转变工作意识,增强科研能力很容易造成工作中的失误。所以,作为一名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应当转变对自身工作的认识,加强对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科研能力提高的认识。

(二)建立健全的竞争机制

绝大部分的图书馆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没有明确的管理规章制度,也没有相应的考核标准,特别对科研的要求,这就导致专业技术人员没有竞争压力和危机意识,造成工作不热情,科研没有动力,缺乏主动性。为此,想要提专业技术人员自身的素质和科研能力需要引入竞争制度或者激励机制,通过考核制度督促其认真工作,采用优胜劣汰的方式促进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此外,可以利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方式促进技术人员积极努力工作,积极业务研究和科学研究,制定惩罚制度,对消极怠工,完不成科研任务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处罚措施,使之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树立合作意识,学会尊重他人

在现代社会,团结合作是任何时候都有必要的,所以,在图书馆的管理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也要学会团队合作,要尊重他人,尽量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换位思考,想想如果自己站在读者的位置上,当他们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应该怎么办,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怎样帮助他们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只有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和素质,才能做好工作。

(四)加强对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培训工作

科研专业技术工作范文第2篇

一、学科建设

农产品加工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强、自身特点突出、理论与应用结合紧密的交叉学科,是以研究农产品属性和食品工业所依托的科学理论问题、工程技术及装备的实现问题为基本内涵的学科。它融合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农学、医学、材料与工程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农产品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加工过程、贮运与保鲜及其生物学基础等,形成了农产品原料学、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风味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物性学、食品卫生学、食品检验学、食品加工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品质学等分支学科。不同时期农产品科学的内涵与外延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其从农产品加工的基本问题,发展到农产品加工材料的生产、处理,以及加工过程对产品品质和加工性能的影响,涵盖了农产品组成成分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对加工过程的影响、对人类的营养作用、食品质量控制,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农业院校纷纷建立了农产品贮运与加工专业或食品科学系或食品工程(食品加工)专业,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又发展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这其中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海农学院(现并入上海交通大学)、福建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多所农业院校以及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淮海工学院等。90年代中期以后又有很多高校相继增设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近几年来已有47所部属或省属院校增设了该专业。

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本科专业目录。新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由原食品工程、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制糖工程、粮食工程、油脂工程等专业合并组成,专业覆盖面涉及工、农、贸等几大领域,而且沿用至今。从学科发展性质来看,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学科是一门连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学科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使学科结构划分更科学,学科交叉更明显。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学科在我国科学研究体系中已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平台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平台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相继建立了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产品加工学科群(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与专业实验室)、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国家中心与专业分中心)、科技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工程实验室等部级农产品加工研究平台。目前,由农业部组建的有关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研究平台有由科技教育司组建并管理的农产品加工学科群和由农产品加工局组建并管理的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

1.农产品加工学科群

2011年,农业部以满足产业发展、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按照“产业导向、整合共享、合力攻关”的建设思想,在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行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重要程度,并充分考虑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以产业为主线,兼顾区域布局,建立以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为骨干、实验站为补充的三级学科群。

按照上述设计思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建设农业部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根据不同行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重要程度,按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要求,结合已建的各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设6个部级农产品加工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若干个农产品加工实验站,形成以行业为主线、区域为辅助的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体系。

(1)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

功能定位:以应用基础和共性技术研究为主,兼顾基础和公益性研究,主攻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难题。

研究内容:针对世界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发展前沿和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科技需求,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大宗农产品(粮油、果蔬、肉品、乳品)加工与保鲜、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重点研究农产品加工品质与过程控制机理、农产品物流保鲜的生物学机理、危害物及其防控机制等科学问题,发展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置,持续支撑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建设单位: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农产品加工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

功能定位:围绕某一特定专业(区域)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求,以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性工作为主,主攻某一特定专业(区域)发展面临的创新工作,突破制约特定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

研究内容:针对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畜产品加工、农产品贮藏保鲜、功能食品等某一特定行业(区域),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推动某一特定行业(区域)内重大科技成果的培育和二次开发工作,形成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专有技术,为某一特定行业(区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建设单位:以现有的6家农产品加工领域的部级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建设6个农产品加工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

――果蔬加工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畜产品加工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水产品加工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热带作物产品加工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农产品贮藏保鲜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功能食品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

2007年,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着手组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到目前为止,分4批共认定了1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和261个专业分中心(269个依托单位),并成立了粮食加工、油料加工、果品加工、蔬菜加工、食用菌加工、肉蛋制品加工、奶制品加工、茶叶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装备9个专业委员会。两百多家专业分中心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在东部地区135个、中部地区58个、西部地区50个、东北地区26个,分别占总数的50%、22%、18%和10%。从领域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7个技术领域,其中粮油加工领域68个,果蔬加工领域59个,畜产品加工领域52个,特色农产品加工领域38个,生物质燃料加工领域3个,农产品加工装备领域15个,水产品加工领域34个。从依托单位的性质看:主要分布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骨干龙头企业,其中科研单位57个,大专院校29个,企业183个,分别占总数的21%、11%和68%。

2012年,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大力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实现了“建平台”向“用平台”的方向转变。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完善了“十二五”农产品加工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目规划,组织争取14个项目列入国家计划,总经费超过2.3亿元,100多家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以“产学研用”相结合方式参与课题研发。在12个重点研发单位开始启动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和中试基地建设项目,国家投资达到6000多万元。组建了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强了农产品加工研发9个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指导,组织开展了系列科企技术对接活动和农产品贮藏、干燥等技术的示范推广活动,数百家企业的技术难题得到了解决。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凝聚力、战斗力得以提升,运行机制更加顺畅。

此外,由科技部组建的研究平台有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粮食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海)。

由国家发改委组建的研究平台有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稻米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加工机械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发酵工艺及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三、人才队伍

目前,我国从事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科研单位和大中专院校已经超过400家,50余所科研院所、230家高等院校设立了食品科学、农产品储藏与加工专业,近100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能够培养研究生,其中硕士点院校91所、博士点院校24所,约有5万人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已初步形成了国家、部门、地方三级科研体系,组建了一支多学科的农产品加工专业科研队伍,包括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畜产品加工、传统食品工业化、保鲜与物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装备等。同时,扶植和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加工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相继成立了研发中心,20多家企业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使之成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先导力量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进一步加强我国高层次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建设、促进优秀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快速成长,2011年,农业部启动实施“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作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的子计划,计划从2011年至2020年,分2批选拔培养300名中青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在全国建立300个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立一支学科专业布局合理、整体素质能力较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高层次农业科研人才队伍。

目前共确定2批、150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其中农产品加工领域共有6位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

总之,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创新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衔接的研究开发体系和联合攻关的有效机制,形成了一支学科齐全、了解农产品加工贮藏发展前沿,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开发能力的科研队伍。

四、科技投入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从科研项目、基本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1.科研项目投入

科研项目的资助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加工关键工艺、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等方面。“十五”期间,科技部启动的“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重大专项,是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上对农产品加工领域给予重大专项资助,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有力推动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余科技的快速发展。“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设置9个食品领域项目,108个课题,总投入经费超过6亿元。国家863计划也加大了对食品学科的资助力度,“十一五”期间资助额度超过1亿元。“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入库农产品加工项目222个,截至2012年,出库项目包括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共10个项目、85个课题,经费总投入约8亿元。

由农业部组织实施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也逐年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支持力度。2009年,“大宗农产品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和“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2 个项目立项,财政拨款4491方元。2011~2012年资助了“适于不同区域农户小型储粮设施研究与示范推广”和“粮油真菌毒素控制技术研究”2 个项目立项,财政拨款3435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食品学科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一五”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在食品科学领域的立项逐年增多,2007~2009年,与食品科学研究领域有关的申请项目数分别为461、604和823项,资助项目数分别为67、114和141。2009年,基金委设立食品科学学科,主要资助食品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自2010年起开始受理和评审食品科学领域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年申请项目l386项,各类资助合计270项,总资助经费达8000万元。2012年,资助食品科学领域面上项目164项、青年项目181项、地区项目52项,资助经费总额19877万元。

2.基本建设投入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组织的《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专业分中心建设项目》,从2007年开始,连续5年对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内研发中心基本建设给予补助,累计投入6220万元,用于购置应用开发、中试和检测等仪器设备,初步为研发体系的建设搭建了农产品加工中试研发、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的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技术平台,整体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项目的资助,各研发中心研发工作硬件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各自领域内的研发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断研制出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为开展农产品加工前沿技术、重大共性技术及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提供了条件支撑。

五、重大项目

几年来,农业部、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等相关部门相继设立重大专项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

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是围绕农业部门的职责、任务以及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重点开展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2007年起实施。其中,“大宗农产品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是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第一个行业科研专项,于2009年开始资助。截止到2012年,已经实施的农产品加工领域的行业科研专项有“大宗农产品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适于不同区域农户小型储粮设施研究与示范推广、粮油真菌毒素控制技术研究”等4个项目。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是以解决制约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为重点,以初加工和综合利用为切入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适当向精深加工延伸,并强调技术研究与装备研究同步,加快实现产业化。

2.科技部863与科技支撑项目

科技部从“十五”开始设立农产品加工重大科技专项,“十一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十二五”期间通过“项目入库出库”的方式确定重大项目,截至目前,共支持“大宗粮食绿色加工技术与产品、主食工业化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其产业化示范、功能食品设计及制造关键技术与产品、果蔬食品制造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加工科技工程、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检测关键技术与产品、区域特产资源生态高值利用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鲜活农产品安全低物流技术与配套装备”等8个科技支撑项目,以及“食品生物危害精准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核心技术研制”等2个863项目。

3.国家自然基金委杰青项目

自2009年国家基金委在生命科学部设立食品科学学科以来,逐年加大支持力度,除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的支持数量和经费大幅增加之外,开始设立重点项目和杰青项目。2010年杰青项目“乳酸菌及乳品发酵剂基础研究”由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教授主持,2011年杰青项目“食品微生物功能发掘与利用的基础研究”由江南大学陈卫教授主持,2012年杰青项目“食品科学”由天津科技大学王硕教授主持。

六、标准制订

科研专业技术工作范文第3篇

一、适用范围

1、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单位)所属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各地方所属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使用事业编制的科学研究事业单位。

2、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在册正式工作人员都要纳入岗位管理。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科学研究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岗位类别设置

3、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以下简称三类岗位)。

4、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5、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科学研究工作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和要求,适应发展科技事业和提高科技水平的需要。

6、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鼓励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7、根据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8、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确定。控制标准如下:

以科学研究为主的,专业技术岗位原则上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以科学研究管理为主的,管理岗位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
以实验操作为主的,工勤技能岗位占单位岗位总量的比例可以适当高于以科学研究为主的科学研究事业单位。

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以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三、岗位等级设置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9、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岗位。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要根据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管理权限确定。

10、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对应管理岗位一至十级职员岗位。

11、根据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设置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员数量。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2、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科学研究行业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本指导意见确定。

13、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其中,专业技术岗位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为;
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
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14、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根据地区经济、科学研究事业发展水平,以及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

根据全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的要求,按照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高中初结构比例现状,根据科学研究事业发展需要和“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合理确定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

国务院直属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科学研究事业单位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岗位的结构比例适当高于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部门所属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之间的结构比例。地(市)以下政府所属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之间的比例结构,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营部门按照低于上述结构比例的原则研究确定,实行宏观调控。

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15、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严格控制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总量,科学研究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6、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17、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25%左右,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5%左右。要严格控制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

(四)特设岗位设置

18、特设岗位是科学研究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工作岗位,是事业单位中的非常设岗位。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特设岗位不受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19、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特设岗位的设置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程序报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具体管理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四、科学研究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及岗位等级

20、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中,科学研究专业技术人员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研究员一级岗位、研究员二级岗位、研究员三级岗位、研究员四级岗位,分别对应一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
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副研究员一级岗位、副研究员二级岗位、副研究员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
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助理研究员一级岗位、助理研究员二级岗位、助理研究员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
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研究实习员一级岗位、研究实习员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至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

21、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和对应等级参照相关行业指导意见和标准执行。原则上沿用现有专业技术名称。

22、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一级岗位属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

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一级岗位人员的确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3、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应根据单位主体业务确定主体专业技术岗位,其他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的等级原则上应低于主体专业技术岗位。

五、岗位基本条件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24、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2)学风端正,科学态度严谨,职业道德良好,具有团结协作精神;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5)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25、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6、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条件:

(1)一、二级职员岗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其他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条件,除满足《实施意见》规定的任职年限外,具体任职条件由主管部门和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确定。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27、科研事业单位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28、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中其他专业技术职务序列的岗位基本条件,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9、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还应包括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要求。

3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以及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在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基本条件基础上,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本单位的具体条件。

31、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条件,由主管部门和科学研究事业单位,按照《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31、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六、岗位设置的审核

33、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进行审核。

34、国务院直属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人事部核准后实施。

国务院各部门所属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人事部备案。

35、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直属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报本地区人事厅(局)核准后实施。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部门所属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地区人事厅(局)核准。

36、地(市)政府直属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本地(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地(市)政府各部门所属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地(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7、县(县级市、区)政府直属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县(县级市、区)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地区或设区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县(县级市、区)政府各部门所属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县(县级市、区)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地区或设区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8、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应保持相对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按照第34、35、36、37条的权限申请变更:

(1)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出现分立、合并、须对本单位的岗位进行重新设置的;

(2)根据上级或同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正式文件,增减机构编制的;

(3)按照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39、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作为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七、岗位聘用

40、科学研究事业单位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确定具体工作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中具备条件的岗位,应推行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

41、科学研究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应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

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应分别按照岗位管理、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在核定的结构比例内聘用人员,聘用条件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

42、尚未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的科研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的精神,抓紧进行岗位设置,实行聘用制度,组织岗位聘用。

已经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普遍签订聘用合同的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对本单位现有人员确定不同的工作岗位等级,并变更合同相应内容。

43、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并经主管部门和同级政府人事部门认定后,按照有关规定根据聘用的岗位确定受聘人员的工资待遇。

44、科学研究事业单位新参加工作人员见习、试用期满后,管理人员按照《实施意见》规定确定相应的岗位等级;
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岗位条件要求确定岗位等级;
工勤技能人员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45、对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经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可根据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46、各地区、各部门和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必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保证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在册的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正式工作人员聘入相应岗位。

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严格把握政策,不得违反规定突破现有的职务数额,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要采取措施严格限制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中高等级岗位的设置。

47、科学研究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根据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确需兼任的,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

48、科学研究事业单位首次进行岗位设置,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的结构比例设置不得突破现有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对于现已超过核定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等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年逐步到位。

七、组织实施

49、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要根据《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的要求,负责指导所属科学研究事业单位进行岗位设置,保证岗位设置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各级人事行政部门要加强与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特点,认真贯彻执行《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

科研专业技术工作范文第4篇

一、发展目标

――人才总量稳步增长。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突破124万人,人才年递增率达到3.5%左右。

――人才素质大幅提高。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提高到82%,2020年提高到85%;
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分别增加到2015年的13人和2020年的20人,重点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

――人才结构趋于合理。专业技术人才逐步向重点发展产业、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向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流动,实现人才分布与产业布局发展基本协调。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2015年达到1∶3.8∶5.2,2020年达到1∶3∶6。

――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在全区优先重点发展千亿元产业和新兴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建成一批人才小高地,增设一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营造创新活力强、创业成本低、服务管理优、人居条件佳的人才发展环境,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

――人才使用效能显著提高。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18%,科技进步贡献率接近50%;
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26%,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发明专利授权量在全国排位稳中有升,各项科学技术成果数量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掌握核心技术的成果数量大幅度增加。

二、主要任务

(一)着力提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素质能力

全面把握专业技术人员的类型特点和成长规律,建立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素质能力建设为主题的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改革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和实验教学,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发挥项目、基地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强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为龙头,整合继续教育资源,完善专业技术人才教育培训网络,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学习能力。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发展创新创业载体,推进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努力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全面加强学风建设与职业道德建设,支持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国内国际学术技术交流,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术技术影响力。

(二)着力扩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体规模

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供给。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加强专业技术人员源头建设。加快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培养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促进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自然增长。大力推进人才引进计划,把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作为重要补充。重点在食品、汽车、石化、有色金属、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生物产业、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海洋产业等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教育、政法、医药卫生、宣传思想文化、社会工作、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形成一批人才高地,急需紧缺人才基本得到满足。

(三)着力优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结构

围绕我区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发展,适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的发展布局,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工业产业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统筹不同层次、区域、行业、领域、所有制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形成各类人才持续成长、协调发展的局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高校学科与专业设置,调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结构。统筹专业技术人才区域开发,引导和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企业、面向重点开发地区流动集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创新创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就业。

(四)着力构建专业技术人才高端引领格局

充分发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以及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带动作用,着力构建以八桂学者为引领、以各行各业特聘专家为骨干、以人才小高地团队为基础、以海外引进人才为补充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发格局。利用5-10年的时间,累计选聘100名左右“八桂学者”,吸引培养400-600名科研技术骨干;
选聘200名左右“特聘专家”,带动培养1000名左右中青年科研技术人才;
培育70个左右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团队,形成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品牌人才团队;
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100名左右海外引进人才来桂创新创业,构建有广西特点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发新格局。

(五)着力建设专业技术人才发挥作用载体

依托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和优势企事业单位发展等实践平台,在重点抓好人才小高地平台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努力扩大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等培养平台建设,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企业孵化器等创业平台建设,为更多更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来桂创业兴业提供载体。

三、重点工程

(一)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领工程

目标任务:选聘100名左右八桂学者,建设100个左右以八桂学者为核心,400-600名中青年科研技术骨干为中坚力量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建成一批富有广西特色的研发中心、技术创新基地、成果推广基地和优势学科;
选聘200名左右各行业各领域的自治区特聘专家,带动培养1000名左右中青年科研技术人才;
重点引进并支持1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桂创新创业。

主要举措:以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和紧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从自治区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要科研创新平台和优势企事业单位发展建设需要出发,面向海内外公开选聘八桂学者,通过大力度投入、大力度支持,使八桂学者及其团队保持和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持续提升本行业本领域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力。设立特聘专家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选聘高层次拔尖人才,对特聘专家及其团队给予重点扶持,支持其组织申报和主持实施自治区重点课题、科技攻关项目、工程技术项目,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所带科研团队的科研技术水平。在全区各类科研创新平台、重点产业骨干企业、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1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桂创新创业。建立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加快留学人才创业园建设,继续开展“海外留学人才八桂创业行”、“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周”、“外国专家广西行”等活动。

(二)人才小高地建设提升工程

目标任务:提高人才小高地建设水平,扩大人才小高地引领范围,促进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到2015年,力争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总数达到50个,2020年达到70个以上,形成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品牌人才团队。

主要举措:充分发挥人才小高地集聚、培养和承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特区”功能,打破所有制、部门、地域界限,进一步扩大引领范围。在自治区千亿元产业、新兴产业中打造一批产业人才小高地,鼓励自治区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设立人才小高地。强化人才小高地项目化管理,用聚集人才、促进科研、辐射产业、推动发展的成效来检验小高地建设的成效,提高小高地建设水平。建立专项资金随人才小高地数量增长而增加的投入机制,提高小高地建设资金使用效益。鼓励和支持人才小高地申报设立八桂学者、特聘专家岗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三)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

目标任务:以提高原创能力和发展科学事业为核心,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领域,遴选培养具有世界前沿水平、可提名推荐参加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到2020年,力争累计选拔、培养院士后备人选30名。

主要举措:结合八桂学者的选聘培养,实施“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采用个人自荐、单位推荐、组织考核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办法,在全区企事业单位中遴选一批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创造性成就,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科研骨干人才作为院士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5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定期考核,动态管理。优先支持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对象担当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重要科研课题、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鼓励和支持他们自主组建团队,自主选题开展创新性研究。

(四)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

目标任务:按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紧贴产业发展规划、具备较大发展潜力、引领学术技术发展方向的总体要求,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建设。力争用10年的时间,培养选拔100名左右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1000名左右具有区内先进水平、在各自领域具有一定学术造诣、成绩显著的优秀人才;
4000名左右在各学科、专业、工程、项目中起到骨干作用,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主要举措:与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相衔接,分层次、多渠道选拔和培养“十百千”人选。对人员严格筛选,定期考核,重点培养。多渠道筹措资金,根据人选的实际情况,定向投入,重点支持。鼓励和支持“工程”人选通过竞争承担国家或省区市、部门的重大科研工作和重大工程项目,委以重任,并赋予他们充分的科研自。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工程”人选到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知名企业从事研修工作。加强以“工程”人选为核心的人才群体建设,形成一批具有专业优势、学科互补、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人才群体。

(五)博士后“两站”建设工程

目标任务:着眼于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加快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到2020年,力争全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量从目前的12个增加到30个左右,科研工作站总数从目前的31个增加到50个左右,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达到300人左右。

主要举措: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和重点优势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申报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重点加强我区重点优势产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设站申报工作。用足用好现有支持人才发展的各项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博士后科研项目和日常生活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发挥好博士后“两站”的纽带作用和孵化器功能,把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实施“博士后留桂”计划,鼓励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具有高成长项目的博士后,出站后继续留在我区工作。

(六)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工程

目标任务:围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经济社会建设,制定加强科教文卫和社区、农村等各类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引导专业技术人才深入基层、充实一线,造就培养一支扎根基层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科技推广人员等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为基层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主要举措:以提高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为重点,结合国家“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制定“广西千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动员和组织专家到县乡农村、城镇社区、中小企业等基层一线,转化科技成果,推广使用技术,解决技术难题,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基层专业技术人才。以岗位管理为抓手,构建科学合理的基层人才发展阶梯,制定和完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倾斜政策,为基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在本职岗位发展进步的职业台阶。进一步完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科技特派员、“三支一扶”等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的制度。

(七)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目标任务: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制度建设和基地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素质。每年选派50名左右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赴国外企业学习深造,每年举办30期高级研修班,培训300名左右工业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在汽车、钢铁、石化、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培训10万名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举措:建立以自主培养与借力培养、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脱产培训与自学成才、院校进修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培训培养体系,对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以“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新信息、新知识、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实施公需科目培训计划,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基本需要,开设相关的继续教育公共课程。整合各类资源,强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对接与互动,加强产学研合作培训专业技术人才。拓展服务领域,积极为非公经济组织和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

(八)专业技术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工程

目标任务: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国际交流合作,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合作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基地、东盟问题研究与咨询服务中心,面向东盟国家输送汉语教师的培训基地,东盟国家青年学生出国留学的首选地之一。

主要举措:以全区优势产业为切入点,以优势科研院所为载体,加强与以东盟国家为重点的国际交流合作,构建区域性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建立中国―东盟专业技术人才交流中心,办好多种形式的留学人才和项目交流会、留学人员服务团等活动。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根据项目、技术发展需求,与国(境)外签定人才合作协议。鼓励和支持区内专家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学术技术交流活动,积极引导专业技术人才走上国际舞台。

(九)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服务系统工程

目标任务:建设一批公益性人才服务机构、专家服务基地、继续教育基地、实践基地,搭建便捷高效的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均等化、多样化的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主要举措:大力发展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服务事业,健全专业技术人才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市场信息制度,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别专业技术人才特点和专业需求,制定和相关信息,为专业技术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人才供求信息服务。完善人才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建立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资源大市场,为专业技术人才的合理配置服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双重需求,加快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培育发展,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创新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快建设自治区级考试评价基地。

四、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一)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健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统筹规划继续教育,鼓励各行业各单位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根据全区产业布局和区域功能定位,整合资源,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专门人才培养基地。

(二)创新专业技术人才使用机制

坚持“以用为本”,创新专业技术人才选拔使用方式。把人才的素质能力与岗位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做到用当适任。注重在基层一线,在重点、难点工作中去培养和选拔使用人才,坚持在“用”中发现、培养和选拔人才。落实企事业单位用人自,建立灵活多样的能岗匹配制度,让专业技术人员有职、有权、有责。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企业聘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培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政策支持体系。

(三)创新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

坚持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创新和完善职称评价手段和方式,完善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规范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依法严格管理。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建设,提高科学化水平和社会化程度。推进职称制度改革,调整功能定位,健全分类体系,实现科学管理。建立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与培养使用、激励保障相衔接的制度。

(四)创新专业技术人才流动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专业技术人才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才配置服务尤其是高端服务的水平。鼓励建立行业人才库,定期中高层次人才需求,促进人才供需对接。深化“广西人才居住证”制度改革,鼓励专业技术人才流动。鼓励和引导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成果转化、有偿技术开发、学术交流等方式,实现专业技术人才“柔性流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科研专业技术工作范文第5篇

2010年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与部级高新技术园区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联合共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作为环保技术研发机构和成果转化平台;
为了推进研究院的市场化运营,2011年7月,由宜兴环科园和哈工大共同出资组建的“江苏哈宜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通过“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创造高等院校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质优势与企业资本优势、市场优势高效整合及合作的新机制,打造高科技环保产业联盟,为实现节能减排的国家战略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崭新的模式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的科研定位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环境污染防治及资源化、能源化技术创新为宗旨,开展相关的示范研究、致力于环境污染处理工艺与设备的研发、强化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形成研究-开发-应用密切结合的一条龙模式,为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为推进和保障哈工大宜兴环保研究院的市场化运行和项目产业化,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宜兴环科园决定共同出资1亿元组建“江苏哈宜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并且哈工大以无形资产控股51%,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产学研合作主体的信任。哈宜公司定位为环保技术研发和环保工程投资公司,主要担负环保技术成果转化平台的任务,其市场销售定位为技术输出而非产品输出,主要输出内容为环保标准、环保先进技术、环保工程总包、成套设备、咨询技术服务。哈宜总公司运行采用“-品-所-公司”模式,即“一个科研产品+一个研究所(团队)+一家实施产业化的企业”,将通过联合优秀企业和机构,在某一领域或以某一专项技术为基础建立专项技术公司或合资子公司,通过特色专项技术公司的建设和发展,总公司将构建完整的环保工程全流程专业化子公司团队,目前已成立6家专项公司,初步形成哈宜特色产业链的新模式环保产业联盟。

“拥有我国实力最强大的水处理研发团队,依托着我国唯一以环保为主题的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我相信这将为今后的政产学研合作提供一个新的范本。”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马放说。马放告诉我们说:“在哈宜公司的平台中,核心科研人员及团队,全部以技术入股,并有‘哈宜’代持,进行统一管理,既保证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又解决了其后顾之忧,为产学研合作、技术转化、机制创新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雄厚的力量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与摸索,哈工大宜兴环保研究院在硬件建设、管理制度、体制建设、团队建设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已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在人才资源上,研究院以哈工大副校长任南琪院士为首任院长,已形成以院士、长江学者、知名教授领衔,以青年博士、硕士为主体的工程技术研发转化团队。目前,研究院拥有固定人员37人,其中科研技术人员24人,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同时,依托哈工大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常年有2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研究院进行相关的科研研究工作;
2012年研究院在宜兴开办首届“环境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班,为宜兴本地培养高端环保技术人才。

在基础设施上,目前哈宜公司拥有宜兴环保科技大厦三层大楼共计4800余平米科研研发平台,配套建设分析实验平台、多个基础研发实验平台、中试模拟实验平台、企业联合专项研发平台、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平台、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基地,以及多个功能中心。仪器装备固定资产价值2000余万元,5个监测分析实验室专业仪器设备80多台/套,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气质联机、总有机碳测定仪、ICP-AES原子发射光谱仪,具备污水处理设计的65项指标实验室计量认证能力,为周边地区中小型企业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哈宜公司还建有6个专项功能研发实验室,配建有十余套大型中试实验设备,主要用于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物化处理技术、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生物能源技术、生物处理新技术等中试平台,供技术研发及技术成果工程转化使用。

此外,由宜兴市政府和宜兴环科园投资,在哈工大校园内建设15000平方米的实验楼已经投入使用,目前已经形成了依托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队伍和资源设立研发中心。

喷薄的发展

崭新的运营模式与雄厚的基础力量让这一创新联盟占据了环保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仅一年多时间,他们就在各方面取得了喷薄式的进展。

在平台建设上,基于哈宜平台,先后引入武汉大学、辽宁大学、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沈阳化工研究院、江苏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研究团队,建立了面向全国的开发共享技术平台。

在公司孵化上,哈宜公司针对环保产业链和技术链的分布,与社会资本结合,发挥全体优势,已成立江苏哈宜鼎泽厌氧技术公司、江苏哈宜戴沃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哈宜明轩泥科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哈宜卓易信息技有限公司、江苏哈宜美科面源污染治理有限公司和江苏哈宜乾坤净水技术有限公司等6家专项技术公司。

在对外合作上,为充分发挥哈宜研究院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优势,拓展哈宜公司市场合作空间,哈宜研究院和哈宜公司与多家企业在环保技术研发、环保工程设计、环保工程承建运行、环保设备制造等方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大幅拓展了哈宜联盟的规模和影响力。这些企业包括:哈尔滨辰能工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安地基础设施有限公司、哈工大常州高端装备技术研究院、扬州市金威机械有限公司、江苏绿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三亚弘盛元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大晴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等。

在专利技术上,2012年哈宜研究院与哈宜公司申报专利18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目。形成了以高效环保工程菌剂技术、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污水深度净化处理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处置技术、小城镇分散型污水处理技术等1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

大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