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工作要点 >

2023年度科研生产工作要点【五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3-06-22 11:30:07 来源:晨阳文秘网

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可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后三种人才的需要量非常大,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强调应用。与其对应的大学也可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性大学、技能型职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科研生产工作要点【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五篇】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一条龙型;
桥梁性 结合优势

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可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后三种人才的需要量非常大,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强调应用。与其对应的大学也可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性大学、技能型职业教育学院。研究性大学主要指我国一流的重点大学。即便是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大学生,仍有一部分学生毕业时考研深造,还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进入社会应用大学所学的知识就业。由此看来,无论是什么型的大学,通过产学研三结合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工程应用人才,这个定位是符合学校的自身发展规律及市场需要的。

1 高校中产学研结合的模式

依据高校的性质和科研的实力,产学研结合模式可总结分为两大类。

1.1 一条龙型产学研结合模式。一条龙型产学研结合模式主要集中在研究型高校、即高校依据强大的科研力量,以个别学科带头人发明的科学技术专利为基础,进行产业化生产或创业,把科研成果解化成生产力,形成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有效对接,在通过市场的验证,依据研与学的进一步结合使产品完善,进而推进产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如:北大方正集团依据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作为科研转化生产力的基础,实现了科研、产业、教学一条龙的模式,开始了以汉字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软件开发销售、硬件分销、自主品牌硬件生产销售、系统集成等IT多元化产业发展的道路。实现了龙头企业带动科研,并为高校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孵化基地的模式。纵观一条龙产学研结合模式规律可见:按照产业链的主要运作动力可分为:科技成果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按产学研联合的紧密程度分为:紧密型和半紧密型。一条龙产学研结合的模式着力与将高校作为龙头的重要位置,它是技术的孵化器,管理的创新地,高校的名称就是企业的品牌。如清华大学的紫光集团,河南工业大学的四维集团,企业的管理人员既是培养人才的能手,又是科研的干将,能脚踏实地的将理论研究付之于实践中去,他们都扮演着双重或三重角色,一条龙产学研结合的关键是要有超前的科技成果。

1.2 桥梁型产学研结合模式。桥梁型产学研结合模式是以研为桥梁,将三者结合起来,利益互动、资源共享是三者结合的动力。它是利用高校的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项目,结合科研院所的专业性和集中性,加以相应企业的产业化试验,进行的平等的利润共享的结合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研不是龙头作用,而是纽带作用。就桥梁型产学研结合模式的规律,按带动产业链条的主要运作动力可分为:主导产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按联合的紧密程度可分为:松散型、半紧密性。这些组织形式的主体主要有:高等院校、政府及职能部门、企业(公司)、科研院所等。科研项目能够产生带动主导产业,它是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者共同开发的项目。企业在此的利益是:企业能完成正常的定岗定编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生产,将研发项目交给高校有实力的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和科研部门。避免了企业自己设研发室时,研究人员由于专业单一无法完成交叉学科的科研项目,减少了高薪聘用高学历的研究人员费用,避免了高学历的研究生、博士生则因为企业提供的专业单一,研究项目不稳定,待遇较低、企业发展不稳定等原因“跳槽”频繁、客观上造成科研项目呈不连续。科研院所在此结合的利益是:在职的研究人员专业领域较近,研究人员对本专业的研究势力强,但涉及边缘学科、相交学科和非专业学科时显得力不从心。在与高校的合作中,由于资源共享,可以节省仪器和设备费用。不必急于引进新项目开发所急需的新领域人才,节省人员管理及开支费用。这种结合形式不养闲人,只集中骨干力量,选择有市场潜力、有实际利用价值的科研项目进行合作。避免了科研项目重理论、轻实践、纸上谈兵的传统。

2 应用型高校在桥梁型产学研结合模式中的优势

应用型高校依据自身特点主要走桥梁型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应用型高校在产学研中的特点按过去的行为习惯是:与产的结合是带学生去工厂实习,看看实际生产情况,与研的结合则是高校自己在试验室里关门搞试验。高校与研究所之间没有太大的关系。

在产学研结合体中高校有以下的优势:

2.1 高校学科门类齐全。一所综合性高校或一所专业学科的高校几乎设置了所有的基础科学、专业基础科学和专业科学的学科,汇集了全面的学科人员。

2.2 高校人才集中。国家规定高校教师必须是硕士研究生以上毕业的人员才能有站高校讲台的资格,每一所有规模的高校的教职员工都在1000人以上。一线教工也在800人以上。没有那个部门还能够集中如此大量的高学历,高新科技的人才。这些人力资源应该得到充分的利用。

2.3 人员科研热情高。科研项目取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是国家评定一所高校是否达到各种办学等级的关键性指标。学校的管理者会创造各方面条件鼓励并奖励教职员工搞科研。科研项目同时也是衡量教师综合能力的关键指标。许多教师苦于找不到科研项目,而各个行业的科研单位和企业可以多为高校教师打通科研之路。

2.4 教工科研时间能保证。高校是国家事业单位,教师工作稳定,工作时间规律,课余时间完全自行安排,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项目中。

2.5 科研队伍庞大。许多高校教师是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同时给本科生上课。一项科研项目中的一个小分支、小课题、重复性实验完全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数位博士生、硕士生、或优秀的本科生既快又准确的完成。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学研结合:化工领域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5-0076-02

一、省内地方本科院校化学化工类学科专业产学研合作途径的比较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相比全国高校和省属高校,成立时间短,产学研合作底子薄,欠账多,观念落后,信息闭塞而进展不大,欠账多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必须从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选取一个符合地方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相关专业方向进行建设,化学化工类学科专业也是如此。

经调研发现,化学化工类专业实施产学研大多数都是依托当地的环境资源。其中遵义、贵阳、毕节、六盘水就是如此。而我校实施产学研较好的是民族旅游学,而不是化学专业。现阶段,大多数院校都设有非编制性的相关研究所从事产学研工作。这些地方院校因工业化发展的区位与程度不同,各自选取自己的优势研究方向,结合地方资源争取省级学科建设项目,并以此为龙头,选择产学研切入点,明确研究方向。比如,六盘水瞄准的是煤炭加工产业,黔南瞄准的是磷化工,毕节瞄准的是应用化学,遵义瞄准的是黔北特色资源。而我们结合黔东南正在实施的工业强州、城镇化带动、旅游活州的战略,瞄准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凯里经济开发区、黔东循环经济开发区及州边地区材料类企业,包括贵州其亚铝业有限公司、凯里市闽源锰业公司、凯里市凯荣玻璃有限公司等二十多家材料类生产企业。同时分院以省级重点特色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建设为龙头,依托材料化学专业建设,进行产学研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与省内其他地方本科院校的切入点相比,我们是结合本地多数企业的生产实际,大力加强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产实训能力,并以此为切入点,加强与改善学科建设。目前,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对学校周边的工业园区进行调研,以期在校企实习基地、联合开展技术改造和科技攻关方面有新的进展。在与周边高新技术企业——铜仁市武陵冶化厂合作的过程中,实施产学研联盟,不断总结经验,探讨实施产学研的工作途径。同时,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充实了一批大型精密仪器,改善了科研硬件条件,建成了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科研平台。

二、我院产学研合作切入的途径

1 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地方化工产业、高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需要地方高校支持,而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在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周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调研,结合我们分院这几年实践的探索,以及参考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及部分重点院校的经验,我们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产学研如何进入角色,取得地方企业的信任,“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为”,主要取决于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这一点已为各高校所认同。相比其他地方院校,我们人才组成结构相对合理,教授、博士数量居于中等偏上,但总体数量偏少。人才能力结构的竞争力也处于前列(见表1)。要保持并继续放大这种优势,现在急需增加科研创新人才团队和教学人才团队。同时,增加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数量,这样就有可能增加我们在实施产学研工作中的核心竞争力。

2 调整专业结构,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的人才竞争和全球化的人才流动,高校原有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已不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1)构建一支多学历、多学位、多学科交叉双师型人才队伍。可以通过选派教师到工厂进行岗位培训、到相关知名院校进行课程培训、聘请或引进具有丰富企业生产实际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方式来解决。(2)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针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所处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企业生产技术工艺的进步与更新,多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因此有必要打破旧的学科界线,把相关课程内容融为一体,开设综合课程。综合课程的知识容量大,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金字塔型的创造性知识结构的形成,它将众多学科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融汇于一门课程之中,有利于大学生通过比较学习开拓视野,也有利于打破传统专业教育模式所造成的“隔行如隔山”的封闭状态,促进各学科、各专业之间的大融合。

3 建立分院产学研中心,协调统筹管理产学研相关事务。即成立以重点学科负责人为带头人及其团队成员为参与者,教学管理人员,分院分管领导、相关企业与技术负责人参与的科研创新人才团队,以应用化学研究所为依托,积极发挥团队作用。以团队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作为显示我分院科研综合实力与竞争力的标识。

4 建立区域科研开发平台。充分利用我院良好的科研设施和精密仪器设备,如XRD、UV-Vis DRS、FT-IR、BET、GC-MS、AAS等仪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并以此作为介入生产企业科技服务,联合攻关,开展产学研联盟的科研开发平台。

5 坚持科研为企业生产实际服务的方向。力争产生的科研成果是企业急需的对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换代、提高经济效益有用。通过确定与凝炼学科研究方向,筛选研究项目,实现研究方向与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开发出与企业技术改造、产业更新、产品换代需要的科研成果,使其工业化。以此作为高校提高科研影响力的依据。

6 与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实践与科研合作关系。校企(事业)合作是教学与实践结合的基础,是实施校企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强一强结合”结合模式,就必须选择理想的企业事业合作单位,实现平等、互利,这是真正通过产学研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这几年我们有一些成功探索。如我们2009年暑期利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共建单位麻江县农业局成功进行土壤测土配方项目的合作,2012年暑期利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共建单位天柱县农业局开展土壤测土配方项目的合作:以及2008年以来连续几年送学生到共建单位黔东南州环境监测站进行专业实习和与该单位开展科研技术合作,这几年每年都有毕业生考取州环境监测站的岗位。共建教学实践与科研合作关系使师生受益,参加活动的师生促进了专业知识的应用,熟练掌握了专业实验技能,提高了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7 共建“基地”,即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按照专业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与企业互动,建设一批融实践教学、技能训练与科学研究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指导:在技能训练和实践环节中,以企业车间、实验室、研发中心、教学工厂和校内实训室为基地;
在顶岗实习、就业安置过程中,以合作企业为主体。通过这种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全过程参与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化学、材料化学及制药工程专业培养优秀人才提供有力保障。一方面,学院加大投入,基本满足校内实践教学的需要,有效利用企业捐赠的设备,使实训室车间化、工厂化。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合作企业校外实践实训基地的作用,聘请各类素质高、能力强的技术人员作为学生实习的指导教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总之,产学研合作切入的途径是多样化的,但其前提条件必须是“我们能做事,能做成事”,企业才会对我们产生信任感,也才会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愿意出资出人出物与我们合作。

三、关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化工领域产学研合作途径研究的几点建议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与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由于升本时间短,合作经验不足,师资力量与科研技术能力不足,在开展产学研合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注重人才引进的多层次性。新建本科院校自身人才队伍的素质、能力在产学研合作中具有增加高校话语权的重要作用。目前情况下人才队伍的素质、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主要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来达到。高层次人才引进要考虑学科建设发展需要。用优惠的政策和条件引进的博士应考察其专业背景及其发展的可塑性。让引进的人才能留得住,用得上;
同时,对现有博士也要以同等条件留住,否则,进来一个生疏的,气走一个熟悉、好用的,得不偿失。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有目的地通过选派教师进修、到企业业务培训等方式培养“双师型”教师,或从企业引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应注意技能型人才的属性,合理搭配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必须明白我们引进人才的主要目的及其作用。候鸟型人才引进应偏重于国内相关学科的院士、重点大学的著名专家、国有大型企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们均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生产经验,为高质量培养应用型、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人才保证。

2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框架下在合理制定各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兼顾课程设置与当地企业的生产工艺的对口需求,在加大实践性课程比重的同时,对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兼顾专业实验和企业工艺生产需要;
兼顾专业实习与就业的结合。

3 把握贵州实施工业强省的战略契机,以课题申报为突破口,引领学科发展。积极申报国家、省厅纵向项目,扩大横向项目研究范围,争取科研经费,建好科研平台。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范文第3篇

一、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

我县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一条主线(自主创新),实施一个战略(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三体建设(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主攻七大产业(高新铸造、农产品精深加工、食品饮料、生物技术、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构建三大平台(成果转化、中介服务、农业科技),实现倍增目标。

我县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到XX年,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县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要进展,科技支撑条件明显改善。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35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1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6亿元,省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达20家,专利申请总量达500件,授权量达300件,全社会研发投入达5亿元,均较增长两倍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筑牢科技创新基础。

将知识产权工作上升到战略高度,组织实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建立企业专利制度,设立工作机构,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专利联络员制度,明确职责。县设立专利技术申报与专利技术转化激励资金,推动专利技术的申报、实施与产业化,努力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综合竞争力。

(二)强化三体建设,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以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为突破口,强化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强化企业主体。分批选择20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健全研发机构、培育创新人才,实施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战略,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扶持10家骨干企业,申报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承担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计划项目,努力形成若干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到XX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35家以上。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使其单项产品规模和效益达到省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2、强化创新载体建设。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对接,推进创新要素和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完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落儿岭工业集中区、大沙埂现代农业科技园和高桥湾科技园区的功能,推进科技政策、科技项目、高新技术、中介服务、科技人才和科研机构入园区,提高园区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将县经济开发区打造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以应流集团为主体的省级铸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通过1–2年的努力,升格为部级特色产业基地。围绕光伏产业、新型电光源等新兴产业,力争到XX年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1–2家。

3、强化产学研一体。扩大范围,加强高校与政府间的战略合作。围绕我县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积极开展技术难题和需求征集,有针对性地遴选一批技术攻关课题,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有效对接。发挥博士后工作站功能,建设一批研究生实习基地,推进科技人才向我县流动。创造条件,建立院士工作站。大力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特聘员)创业行动,建立特派员与企业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帮助企业引进、转化科技成果,解决技术难题。到XX年,在铸造业、光伏产业、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分别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三)主攻七大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围绕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针对重大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提升四大优势产业。

①高新铸造产业。加快推进 “超奥不锈钢”技术创新项目,重点发展陶瓷壳消失模精密铸件、核电精密铸件产品,联合合肥工业大学、沈阳铸造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技术力量,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加快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延伸产业链条,到XX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5亿元。

②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联合南京林业大学、浙江林学院、苏州大学等科研院所技术力量,重点推进刨切微薄竹片、重竹地板技术研发、碳化高密度竹材产品开发、圆形生丝产品开发、桑红茶系列开发、环保型双车低衡·还原复制水洗羽绒加工工艺改造项目,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由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促进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到XX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亿元。

③食品饮料产业。联合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学院、江南大学等技术力量,加快新产品研发,重点在冰红茶系列产品、蕨菜饮品、百合深加工、酯化黄油工艺技术开发、茶叶冷泡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研究开发健康食品饮料新产品,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到XX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亿元。

④生物技术产业。加快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基地,推进石斛产业化,联合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安徽药物研究所、皖西学院等高校院所,加快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重点开发蕨菜黄酮提取颗粒、食用蛋白粉、破壁灵芝孢子粉、石斛保健饮品和生物制药、动物生物疫苗生物添加剂等。到XX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亿元。

2、发展三大新兴产业。

①新能源产业。加快光伏产业发展,扶持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加快清洁能源及设备的生产与制造,加大技术研发和引进的力度,推进新能源产业的提档升级。到XX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亿元。

②新光源产业。加强与东南大学电光源研究所、总参63所电光源研究实验室的技术合作,重点发展led固体光源及其照明、显示器件,开展以增强照明用led光效和寿命的技术攻关,研制开发更高效和可靠的驱动电路,促进产业化发展。培育发展电子节能灯、照明电光源设备、新型灯用玻璃材料等产品。强化对生产动力系统的变频技术改造,应用节能技术节能降耗,控制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到XX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5亿元。

③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年产一万吨军民融合铝镁钛合金项目、高档铁氧体软磁材料等项目建设,推广新型节能保温墙体材料应用示范,加快技术研发和技术引进,重点开发硅碳材料、竹木塑复合材料、核电材料及电子元器件产品。到XX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亿元。

(四)构建三大平台,促进创新资源共享。

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立足现有基础,整合、优化科技资源,建设一批综合性和专业性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1、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依托县经济开发区,把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抓手,增强功能,提高质量,使之成为集聚创新要素、招才引智的窗口。建设科技成果信息库,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实现产学研的有机对接。支持在孵企业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通过项目带动,孵化高新技术,形成产业集群。到XX年孵化器面积达8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40家以上。

2、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发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组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在转化科技成果、申报项目、申请专利、技术交流、信息服务、品牌策划等方面提供服务。建立“科技路路通”服务站,逐步形成“运作市场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专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3、农业技术创新平台。进一步深化和创新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和科技专家大院服务模式,构建农村科技创业与服务体系。到XX年,科技特派员动态发展总数达到100人,建立示范基地10个,培育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总数达到10家,实施科技开发项目20项,获重大科技成果10项。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县科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领导,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技术创新工程实施的重大事项,统筹解决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方案,结合各自职能,主动参与,积极支持,密切配合,针对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和落实,形成协调一致的组织领导机制,为全县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大投入,建立政策激励机制。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县政府每年安排500万元作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并随着财政的增长逐年增加。科技创新基金是政府引导性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以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服务为主的科技型企业,奖励自主创新企业和优秀科技人才。重点包括对企业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引进关键技术并实施成果转化给予无偿资助,对企业从事技术研发、联合高校院所从事重大技术攻关并取得成果的给予无偿资助,对争取并实施的国家科技项目给予配套支持,对取得国家专利授权给予资助,对专利发明人(专利联络员)给予奖励,对企业成功申报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国家重点新产品给予奖励,对在全县范围内从事科技创新并获得省以上科技成果鉴定的企业、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等。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支持方式,引导全社会增加研发投入,切实发挥杠杆作用。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落实自主创新政策,重点落实企业研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民营科技企业所得税奖励等激励政策。

(三)营造环境,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推动科技人才从高校和科研院所向企业流动,向产业集聚。鼓励支持企业与省内外高校联合,创办职工大学,组建研发中心。加快推进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创造条件开展院士工作站试点工作。培养和引进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及金融、管理等专业人才,培育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加快企业技术研发骨干和高素质的企业职工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企业就业,促进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黑龙江高校;
区域创新体系;
模式;
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1-0044-03

高校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服务,是时代使命,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论题中应有的任务。黑龙江省是高教大省,全省高校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已经具备了包括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在内的为区域创新服务的资源条件。因此,在一个并不缺乏资源的环境下,高校服务区域创新体系的问题可以简化成服务的路径(即模式)和制度保障问题。

一、黑龙江省高校服务区域创新体系的模式

(一)校校协同创新模式

牡丹江地区有牡丹江师范学院等6所高校。2010年6所高校正式签署“牡丹江地区高校合作协议书”,确定了“点、线、面、体”的协作发展规划及具体的协作项目。“点”的协作是指通过跨校课程选修,学生课程互选、教师教学互聘、学分互认,最终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和教师资源的共享;
“线”的协作是指通过跨校实验实训,学生跨校实验、教师实验指导,最终实现优质实验实训资源共享;
“面”的协作是指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共建,学生信息共享、专业资源共享,最终实现专业互选、教学资源的全面共享;
“体”的协作是指跨校课程选修、跨校实验实训、跨校信息平台共建、跨校专业互选、联合科研攻关等构建高校联盟协作体[1]。实践证明,跨校际的全面合作汇聚了科研资源,拓展了科研服务空间,整体提升了区域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作为建设高教强省的一项内容,2010年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书,建立优质资源合作共享机制,以校校协同模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但在实践中,双方的校校协同工作进展缓慢,在重点学科、科技创新团队的合作共建、学生交流、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等方面还没有实质性进展。借鉴省内外校校协同创新案例的成功经验,建议两校加快探索以共建学科专业为基础,以成立联合研究院为载体,以构建教学科研联合体为目标的校校协同模式。为此,双方一要本着存量共享、增量共建的原则加快落实校际合作协议;
二要以发展交叉学科为原则共建学科专业,培养学科交叉型高层次拔尖人才;
三要着力搭建跨学校的科研和功能平台,共建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逐步发展成为联合研究院,实现科技资源共享;
四要推进协同育人工作,加快学分互认、课程互选、教师互聘等工作。

(二)校所协同创新模式

2011年底,东北农业大学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签署了校院合作战略协议,目的是加强资源共享,推动协同创新、协同服务,深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办学机制改革,打造国家农业区域科技创新与教育平台,建设新型农科教紧密结合的科教创新服务体系。校院双方在利用农科教结合的有利优势联合申请项目、实行联合办学、搭建研究生教育平台、人员互聘、科技资源共享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双方校所协同创新的模式是以建立开放的科研机制、利益均衡协调机制、优势互补协作机制为先导,以搭建项目合作、技术攻关、产业孵化、成果转化的有效平台为支撑,以学科建设和专业领军人物为核心,实现深度融合。借鉴其他校所协同创新的成功经验,建议双方的校所协同模式还应向纵深发展,一要着力共建重点实验室、研发基地等创新平台和大型复合型科研团队,开展联合攻关,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或技术标准;
二要全面建立校所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三要将校所协同上升为双方的发展战略,通过各种人才、技术、设施等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建立长期、稳定、制度化的利益共同体。

(三)校企协同模式

东北石油大学与石油石化大企业合作办学是其优良传统,迄今已形成了稳定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东油校企协同模式是以特色学科为根基,着力搭建高水平科研合作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围绕解决实践问题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创新人才[2]。主要做法如下:一是从服务石油石化行业企业出发明确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学科结构布局与企业行业需求匹配。二是打造校企协同创新平台体系。学校首先携手三大石油公司,共建部级、省级和公司级重点实验室,其次构建科技合作平台,学校与石油、石化、地方企业联合共建了石油化工技术研发中心、油田电力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石油工程节能技术中心等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科技创新中抢占制高点。三是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机制。该校与不同大型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一百余个,满足了学生实习和实训需要,构建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探索并构建“三跨”(跨地域、跨专业领域、跨阶段时域)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紧缺人才培养计划,采取“订单式”等多种方式,来保证企业高级研发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四是校企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目前,除一部分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外,学校的绝大部分科研成果已应用于油田生产和地方经济建设,科研成果应用率达90%以上。五是学校加强对科技创新团队、新世纪优秀人才和青年学术骨干的指导与培养。借鉴其他校企协同创新案例的成功经验,建议该校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还应在以下方面深入探索:进一步创新校企协同科研组织形式,可以尝试建立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企业博士后流动站、在企业设立继续工程教育中心等新形式,并尝试设立校企研究基金、知识交流中心、校企科研信息交流平台等服务组织,不断完善以基地和项目为纽带的校企协同创新工作思路;
深化校企协同的体制机制改革,在资源配置方式、人员评聘、校企合作的动力和组织机制等方面改革创新。

(四)校地协同模式

为了满足黑龙江省产业化与工程技术创新发展的需求,哈尔滨工业大学与黑龙江省共建了“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旨在探索建立一种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符合黑龙江区域特点的高水平工业技术研究与支撑平台,形成“政、产、学、研、金、介”结合的一体化联盟框架结构。工业研究院形成了一种“行政力量推动+高校内部研发+区域产业整合”的校地协同模式。至今工研院已粗具规模,形成了一大批高层次产学研合作平台,引领一大批高水平专家积极参与了数百项省市攻关项目和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涉及哈尔滨市所属的七大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的各个领域,为企业带来新增工业产值达数百亿元人民币。学校还依托工研院先后成立了7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建立了工研院产业化基地――哈尔滨科技创新城松北高新技术中心。

为了使工研院有良好的发展环境,运行顺畅,哈工大不断进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一方面完善学校层面的科研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工研院也在不断地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行机制。一是优化校内科研管理体制。哈工大对学校的科技资源、科研管理部门进行了重要的整合与调整,正式成立了哈工大科学与工业技术研究院,下设四个部门(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基础与交叉科学研究院和科研生产管理中心),旨在落实精细化管理。二是建立校企合作与产业化管理体制。工业技术研究院全面负责哈工大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开发,负责科研成果在产业化过程中管理、扶持、产业落地等事宜。科工院副院长既是工业技术研究院的院长,又是哈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可以形成一体化的管理,初步形成了“成果产生于科学院一成果孵化于工研院一成果转化于科技园”的完整链条。三是工研院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了开放式资源共享机制,技术成果及专利引进机制,投资融资机制。采取分层次管理的人员聘用机制。实行项目股份制与知识产权分配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通过这些机制和举措,实现了“科技和需求”、“技术和资本”、“人员和项目”的紧密结合。工研院这一校地协同模式将哈工大多年的产学研合作经验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其深入参与全省创新体系建设,助力企业建立“生产一代,研制一代,探索一代”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还培养和输送了高质量创新创业、产业开发、科技管理人才,因此值得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3]。

二、黑龙江省高校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制度创新路径

(一)建立现代高等教育治理体系

高校更好地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取决于其与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在当前附属于政府的状态下,高校缺少主动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服务的动力。因此,要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建立政府宏观管理、高校自主办学、社会积极参与、管办评分开的现代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一是政府做好宏观管理工作,树立起以学校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工作机制。加强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筹职能,加强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指导和宏观管理,特别是在整体设计、质量监控、评价监督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二是高校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三是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高等教育,产业界密切与高等教育的联系,行业企业积极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社会中介组织积极参与对高等教育的监督和评价工作。

(二)发挥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落实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发展创新文化等方面不可替代的动员、组织和调控作用。政府要加强对经济、科技和教育的统筹职能,建立新型的科技、教育、经济互动机制,推进教育厅与科技厅、发改委、工信委等部门的深度合作,形成跨部门协同机制。政府在确定重大经济规划和项目时,统筹规划与其配套的高等教育发展事项;
组织专家确定全省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技术路线图,据此制定“高等学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科技行动计划”。二是建立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依托的知识创新体系。加大对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支持力度,发挥其在基础研究中的比较优势。三是加快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自主创新要求的科技管理体制,并从财税、金融、政府采购、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四是建立科技投入长效增长机制。依法落实增加科技投入的各项政策规定,形成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五是建立科技改革试验区。试验区试点省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均以市为主导提出,彻底改变以往科技立项的烦琐环节。以市+高校的模式建设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对重点产业领域给予持续支持,通过重点产业领域中的骨干企业依据产业链来整合创新资源。六是抓好协同创新重大项目。围绕全省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及其产业链延伸方向,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启动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七是加大政策引导和科技资源的配置力度,强化政府部门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导作用。鼓励市地、县政府与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机构。鼓励和支持企业同大学和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创新组织。八是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和创业环境。推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进一步搭建科技创新公共平台,进一步增强各类开发园区的创新功能。设立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大力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博士后工作站、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机构,为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创新提供有效载体。

(三)分层次构建区域高校科技服务体系

一是省内高水平大学(含985、211和省属211院校)将科技创新凝聚到国内外科技发展最前沿,主动承接国家和地方双重战略,重点开展科技原始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二是省内行业划转高校,着力解决行业企业技术瓶颈,使科研工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进步提供持续动力。三是各类市属普通高校,将科研重点对接到区域发展战略的地方急需领域,尤其是寻求建设新农村、完善地方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地方创新能力、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新突破。四是注重建立全省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整体提升高校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水平。着力搭建高校学生跨校选修学分互认管理与服务平台、高校图书及文献资源共享管理与服务平台和高校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共享管理与服务平台。

(四)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创新高校内部的科研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校、院(系)两级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工作机制。探索利益分配机制,“沿创新链条”科学分配在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获得的利益,制定具体规则和分配方法。鼓励改革校属研究机构体制,允许有较强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能力的研究机构,成立独立法人企业或中介组织。鼓励高校推行科研项目主持人负责的团队协作制,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鼓励采用学科组、虚拟研发组织等方式构建多元化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二是探索建立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人员聘用机制。建立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与分配制度,增强对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探索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科技人员的流动合作机制。支持高校依托重大课题、重点任务,自主设立科研岗位。按照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改革,完善科技人员薪酬分配体系,推动高校关键科研岗位年薪制试点。三是建立以创新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积极探索适合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科研评价体系和激励方式。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改变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效果的单纯量化考核评价方式,注重成果的原始创新和解决重大科技需求的实效。探索国际同行评价。四是积极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有国家、省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高等学校,要集中力量搞好特色科技成果的开发,加快转化应用过程。高校要把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作为教师晋级、聘任和学术成果认定的重要依据,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金学,张宝歌.建设地方区域高校联盟全面加强教育

资源共享[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8).

[2]刘杨.大庆石油学院立足石油石化依托优势特色推进产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范文第5篇

林业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基础产业[1]。2009年6月,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总理对新时期林业的地位作了精辟概括,明确指出,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2]。回良玉副总理对新时期林业承担的使命进行了科学分析,明确指出,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我国林业发展进入到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林业已成为国家发展全局中的一个战略重点,地位越来越重要,任务越来越繁重。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祖国腹地,是中部崛起的重要省份,是我国的林业大省、湿地大省,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生态地位十分重要。2009年伊始,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两圈一区”的宏大生态文明建设构想。2009年9月,湖北林业工作会议确立生态立省战略,湖北林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现代林业,离不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加强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林业科技在现代林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和带动作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1湖北林业科技发展现状

1.1自主创新研究取得新突破

“十五”以来,全省共承担国家、省部级各类林业科研项目300多项,其中林业科研项目200多项,林业技术支撑与示范项目100多项。部级重点科研、推广及科技支撑项目30项,全省“十五”以来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00余项,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科技成果55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20项,获国家专利5项,制订林业技术标准22项。

1.2科技成果推广取得新进展

“十五”以来,我省共组织推广林业科技成果70多项,辐射推广面积1800多万亩,新增产值190亿元。每年组织千余名科技人员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举办现场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示范2000余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5万册(份),培训各类技术人员和林农50万人(次)。活动范围遍及全省近1000个乡镇

1.3科研、推广体系基本形成

全省现有县级以上林科院所78个,其中省级1个,中外合作科研机构1个;
各级林业科技推广中心(站)94个,其中省级1个,即湖北省林业科技推广中心,市(州)级13个,县(市)级推广站80个,建站数比率达96%。部级、省级科技兴林示范市(县、场)3个,林业中等专业学校4所,高等职业学院1所。

1.4科技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近十年来,先后与日本、德国、美国等10多个国家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实施了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项。先后派出科技考察、培训、交流等团组35批300人次,邀请国外来访专家200人次,引进用材树种、经济林木、花卉品种等230余种。2001年以来,与中国林科院合作承担林业科技支撑项目5项。2005年5月,省林业局与北京林业大学签署了人才培养科技合作协议。2008年10月27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林科院在京签署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2008年12月16日,国家林业局与湖北省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合建武汉城市圈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区,正式启动我国首个以城市圈为核心的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

1.5科研条件和基础设施得到一定改善

近年来,湖北省速生丰产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国家林业局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武汉)挂牌成立、武汉城市圈部级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启动、国家油茶科学中心北缘地区育种与栽培实验室挂牌成立等科技攻关平台相继搭建,科研条件得到改善,夯实了发展基础。同时,农业转化资金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技术(“948”项目)、林业科技支撑项目、“十五”“十一五”攻关项目等一批国家、省重大重点科技项目的立项实施,提升了我省林业科技创新能力。

1.6林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工作跃上新台阶

“十五”以来,湖北省共颁布实施林业地方行业标准22项,建有林业科技示范县2个,林业标准化示范县5个,质量检验监测机构1个,林业职业技能鉴定站2个,省级速生丰产林工程中心1个。2008年6月经国家林业局的评审和授权,国家林业局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武汉)正式在湖北省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挂牌成立。

2当前湖北林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林业科技工作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林业普遍被视为是“靠天吃饭”的产业,只是“挖坑栽树”而已,有无技术、技术水平高低不是林业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关键所在,很大程度上对科技工作缺乏应有的思想重视和资金支持,以至对科技工作是谈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据统计,“十五”期间,我省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仅为35%左右,科技发展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仅为30.12%,大大低于同期浙江省50%,49%[1]的水平。

2.2林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林业科研经费和林业新品种及新技术推广经费不足,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技投入机制。一是各级财政对林业科技投入较低,省级财政投入不足,大多数市、县基本没有预算安排,林业科技推广单位负责人主要精力用于解决职工吃饭问题,无力抓科技推广;
二是林业科技基础设施和研究手段落后,严重制约了科研水平的提高;
三是林业科研项目经费较少,课题研究深度不够,成果质量不高。据统计,我省林业科技总投入在700万元左右,仅占全省林业总投入的0.4%。

2.3科技项目重点不突出

目前,省内科研项目特别是具有本省特色的重大重点学科项目缺乏整体性、连续性和长期性,重点不突出,研究内容重复分散,深度不够,仅停留在一般的常规应用水准,有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长期的科学规划。

2.4科技创新能力薄弱

一是科技成果总量不足。随着林业重大工程的迅速推进,现有科技成果已难以满足林业建设的迫切需要,科技成果产出速度更赶不上林业建设任务的增加速度。二是科技成果结构性短缺。优秀成果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数量偏少,服务于生态建设的技术严重不足;
带动林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产业化技术尤为缺乏。三是科研项目特别是具有本省特色的重大重点学科项目缺乏连续性,重点不突出,研究内容重复分散,深度不够。

3湖北林业科技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3.1湖北林业科技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湖北省林业科技“十二五”的指导思想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为主线,以兴林富民为宗旨,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两圈一区”的中心工作,实施林业科技事业振兴计划和六大林业科技工程,全面推进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我省林业科技的整体水平,为湖北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3]。建立起基本满足林业发展需求、符合林业科技发展规律和湖北现代林业发展实际的全省林业科技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对全省林业三大体系建设形成有力科技支撑;
森林病虫害防治、林业生态体系构建与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部分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林业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水平显著提升,林业科技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和提高。到2015年,全省林业科技进步率达到40%,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5%以上,林木良种使用率达到70%(其中,重点工程达到100%),使我省林业科技总体水平在全国各省份中处于先进水平。到2020年,林业科技进步率达到50%,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5%以上,林木良种使用率达到80%(其中,重点工程达到100%),使我省林业科技总体水平在全国各省份中处于领先水平[4]。

3.2振兴科技事业,实施林业重点领域及重点学科研究项目

3.2.1湖北主要栽培树种良种选育与繁育技术研究

针对我省主要栽培树种良种选育滞后、林业生产良种使用率较低等问题,在加强湖北主要栽培树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的基础上,加大种质创新力度,将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培育优质、高产、多抗的优良林木新品种。

3.2.2森林资源高效培育及利用技术研究

针对全省每年木材缺口大,木材结构性供需矛盾突出,经济林产量不高质量差等问题,在资源和环境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林生产,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县域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3.2.3重大森林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研究

针对严重危害我省森林资源的病害、虫害及森林火灾等,重点应用高新技术,开展森林火险预测预报研究,以指导防火工作和防火力量的安排。加强松材线虫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动态监控和预警研究,采用综合技术控制重大森林灾害。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技术研究,提高疫源疫病预警能力,防止传播危害,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饲养动物卫生安全,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3.2.4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

针对我省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三峡和丹江口库区出生态环境问题,重点开展生态修复和生态系统监测和评价的关键技术研究,为我省重点区域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3.2.5林业生物产业开发技术研究

针对我省生物质产业发展的需求,主要以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为重点,充分挖掘利用林业生物质资源优势,开发生物柴油、生物酒精、固体成型燃料等能源产品及技术,提高林业生物质的创新能力,培育林业生物质新兴产业。

3.2.6数字林业应用技术研究

以服务林业资源监测与利用、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为主体,建立林业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全省数字林业应用网络系统。

3.2.7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

紧紧围绕林业三大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科学技术的迫切需求,大力推进林业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的集成示范及推广应用,全面提升林业建设技术水平。重点开展湖北主要造林树种良种选育、快繁及集约栽培、森林资源培育、困难立地造林、非木质资源高效利用、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森林防火等方面的技术集成示范及推广;
启动“百县千村万户林业科技示范”行动,建设林业科技示范县(市、区),实施百万林农培训计划。

3.2.8碳汇林业

为适应和减缓不断加剧的全球气候变化,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与平衡中具有极为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固碳林业这一新型研究领域,以江夏区中国首批绿色碳基金石油碳汇造林项目为基础,研究森林碳储量测定技术与林业碳汇计量方法、减排增汇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木材碳密度的基因调控以及速生高碳的林木分子育种技术等。开展我省碳汇市场的规模与潜力、市场准入与交易原则、管理政策与影响评价研究,积极争取国际碳汇交易,争取在CDM项目上有所突破。

3.3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全省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3.1林业科技合作共建机制

积极推进与中国林科院的省院联合共建,以协作攻关、支撑发展为目标,以重大工程科技支撑项目和科研合作项目为纽带,建立开放、协作、共享、双赢的合作共建机制;
鼓励和推进我省林业科研机构与农业院校及综合性大学、外省林业科研院所、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地方农业科学院等开展科研协作;
组织全省林业科技力量联合攻关,形成产学研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提高我省林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我省林业院校与国内林业大学、省内高校合作办学,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积极探索拓宽我省林业科技省国际合作领域和范围的途径,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合作新格局。进一步加强国家林业局“948”项目、国家外专局引智项目、省国际合作项目的争取工作,开展技术引进与创新。

3.3.2林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

以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具有良好技术基础的优势企业(集团)为依托,充分挖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研究力量和成果储备,产、学、研相结合,建设若干个林业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主要开展林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提高林业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增强林业企业的核心竞争

3.3.3林业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体系

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建立以省、市、县、乡四级林业科技推广机构与林业科技示范基地相结合的林业科技推广体系。以林业技术协会、林业合作组织、培训基地、信息服务网络为依托的技术服务体系,组建全省林业科技推广网络,促进林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3.3.4林业技术标准与质量监督体系

加快林业标准化修订步伐。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和林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将现有国家的林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有机地应用到林业生产实践中,促进林业生产按标准设计,按标准实施,按标准验收。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标准化的制修订工作,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标准转化率。逐步建立健全林业技术标准指标体系,推进林业“种苗—造林—管护—监测—采伐—加工”全过程的标准化生产。

3.3.5林业科技管理体系

以科技立项机制和制度、科技项目评价和成果管理两个平台为突破口,通过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整合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建立和完善林业科技管理体系。加强林业科技管理,促进湖北林业现代化建设。

3.4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提高林业科技创新能力

3.4.1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新建森林资源培育、林木种质资源创新与遗传改良等省级重点实验室,提升我省林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切实加强湖北省速生丰产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武汉城市圈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国家油茶科学中心北缘地区育种与栽培实验室建设。争取新建经济林木种苗繁育、森林灾害防控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我省林业的工程化技术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

3.4.2森林、湿地生态定位研究站建设

根据国家森林、湿地生态定位综合研究站建设规划布局,结合我省实际,拟在神农架林区、星斗山、后河、九宫山、大别山、大洪山、洪湖、龙感湖、三峡、丹江口等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的地区建立10个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并依托这一体系在省林科院建立起湖北省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与管理中心。

3.4.3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进一步完善省林产品质检站基础设施,拓展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功能,全面提高湖北林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制约机制、保障机制和技术探索机制,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4.4林木种质资源平台建设

重点开展林木种质资源平台技术标准研制,规范林木种质资源界定、分类、编码、描述、数据采集、信息化和共享。实现资源保存、数据管理与资源共享,同时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及其资源信息平台,为抢救保存、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林木种质资源提供服务平台,成为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3.4.5林业科技信息平台建设

加强林业科技信息平台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整合、开发各类科技信息资源,通过开办服务热线、科技刊物、计算机网络、林业科技成果库和建立咨询专家库等多种形式,建成面向基层、资源丰富、方便快捷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林农推广传播林业科技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提供可靠的技术咨询服务。

3.5加速成果转化,引领新兴产业

3.5.1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

通过组织林业科技单位和林业科技工作者送科技下乡,把科技成果、先进适用技术迅速介绍到林农手上,推广到林业生产实践中,实现科技兴林、科技扶贫、科技富民。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推进科技下乡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把科技下乡活动真正办成一个大品牌。

3.5.2切实加强大工程建设的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

以林业重点工程为载体,积极组织实施科技推广与示范工作,着力研究解决重点工程建设中的技术瓶颈和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等问题。在重点工程管理上,实施科技支撑与工程立项、拔款、验收三同步,提高重点工程的科技含量。

3.5.3加快创建林业科技产业园

创建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区,是加快构建现代林湖北林业科技发展问题与对策第8卷第3期业产业体系,推进湖北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在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一定要抓住国家鼓励绿色产业发展有利时机,加大对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力度,并通过园区的建设,使之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技术集成、人才集聚、产品关联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基地。

3.5.4创新成果推广模式

借鉴浙江省的先进经验,开展“林业科技周”活动,为促进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搭建一个平台。该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把现行的重点项目年会、科技下乡活动、学术交流会、学术报告会、年度“科技兴林”奖表彰,以及省院林业科技推介会等多项活动整合在一起,有主题,有主办地,开展形式、内容丰富的科技推广活动,营造氛围,扩大影响。以武汉城市圈部级现代林业示范区、科技示范县、林业科技示范点、示范林、示范基地为载体,在全省形成星罗棋布的科技示范网络,辐射带动项目区域整体发展。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使一大批林业新成果、新技术在全省迅速推广。

3.6强化措施,为林业科技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3.6.1提高对林业科技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树立“科技兴林、人才强林”的意识,鼓励、支持科技创新,把科技、教育、人才作为林业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工作来抓,及时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林业科技工作顺利进行。建立健全科技决策咨询机制,不断提高科学决策层次和水平,把各类科技计划、科技政策落到实处。建立林业政策与科技政策的横向协调机制,强化林业科技进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通过建立与实施统筹协调机制,充分实现林业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创新活动的相互促

3.6.2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对林业科技投入的力度

加大省级林业财政预算对林业科技的投入,设立“林业科技能力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改善科研实验条件;
“林业重点学科研究与科技攻关”专项资金,主要针对全省林业生产建设和生态安全中关键性技术开展研究;
“林业科技推广”专项资金,用于重大林业科技成果、实用性林业技术的转化与推广应用;
“林业人才教育培养”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林业技术人才教育与培训。以上专项资金来源及筹措:一是整合现有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确保专款专用;
二是积极争取省财政增加对林业科技的投入;
三是省林业局调增部门年度预算科技专项资金。通过以上努力,使省级林业科技总投入由现有700万元增加到1500万元。其中科研500万元,人才教育与培训500万元,林业科技推广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