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工作要点 >

2023年度人才工作要点【五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3-06-25 09:0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1、继续实施“万名人才引进计划”。按照“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究实效”的总体要求,大力引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确保全年引进各类人才6000名以上,其中中高层次人才5000名左右。2、组织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人才工作要点【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人才工作要点【五篇】

人才工作要点范文第1篇

一、以创新型中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为重点,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1、继续实施“万名人才引进计划”。按照“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究实效”的总体要求,大力引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确保全年引进各类人才6000名以上,其中中高层次人才5000名左右。

2、组织开展各类人才交流招聘活动。争取全年达到50场次以上,重点抓好市内外大型人才交流活动,继续举办家电类人才专场招聘,拟在杭州湾大桥正式通车之际,举办面向长三角大型人才招聘活动。

3、扎实推进人才市场建设。以新人才市场启用为契机,不断创新交流方式,努力扩大交流规模,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充分发挥网上人才市场作用,组织举办第四届网上人才洽谈会,密切全国相关网站联系合作,力争新增会员单位500家。

4、切实做好毕业生实习基地和市外人才考察工作。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来慈实习,争取来慈实习高校毕业生达到300名左右,留慈工作达到100名左右。继续实施市外中高层次紧缺人才来慈考察活动,争取来慈考察人才达到100名左右,留慈工作50名左右。

5、全面启动“千名高校毕业生储备计划”。按照“政府鼓励引导、市场基础配置、毕业生和企业双向选择”的基本思路,制订出台《慈溪市选拔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工作暂行办法》,力争年内选拔500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工作。

6、扎实推进“百项国内外智力项目引进计划”。加强与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开展“网上链接百校(所)、走访邀请百校(所)”活动。创新引智方法,实行网上申报,力争有更多的企业申报智力项目,引进更多的专家来我市科研开发,帮助解决技改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7、深入实施“115人才工程”。按照新一轮115人才工程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培养措施,健全培养体系,举办一期科技创新高级研修班,做好第二批培养人员选拔工作。

8、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按照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十一五”规划总体部署,切实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全面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轮训。组织实施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管理等更新知识培训。

9、切实加大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力度。继续组织实施优秀中青年人才赴国(境)外培训工作,新办一期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班,继续选送优秀中青年人才攻读硕士以上学位。

10、继续做好选拔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基本实现全市每个村(社区)有一名高校毕业生目标。其中对村级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的各类先进、示范村可适当增加名额。要进一步加大培养力度,加强管理工作,力争使他们发挥更好作用。

11、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事部门综合管理人才的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大力吸纳海外留学人才来慈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企业人才队伍整体实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新路子。

12、完善人才政策保障体系。抓紧制订出台系列人才政策,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大人才表彰力度,组织开展慈溪市杰出人才和突出贡献人才评选奖励活动,提高高层次引进人才经费资(补)助标准。

13、不断优化人才环境。继续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完成首期580套人才公寓交付,着手启动第二期(1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建设。努力帮助解决引进人才子女就学,其中高层次引进人才子女可优先安排城区就读。继续实施高层次人才健康体检、市情通报和节日慰问等活动。

二、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为重点,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14、继续抓好公务员法入轨运行工作。完善公务员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和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工作。根据上级统一部署,贯彻实施公务员培训、申诉、任职定级、职务升降、日常登记管理等相关配套法规。探索实施公安、工商系统公务员分类管理工作。

15、进一步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按照国家公务员录用、考核和处分工作等规定,认真做好公务员考录工作,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核办法,切实加强公务员处分条例实施工作指导和监督。加强公务员交流轮岗、奖惩和新录用公务员到基层锻炼等工作。

16、继续抓好公务员培训工作。规范完善公务员初任、任职和在职等各类培训,重点提高公务员政治理论、公共服务、依法

行政和岗位任职能力。按照全市公务员在职培训的总体要求,建立以自选培训内容为主的工作机制,努力完成全年培训任务。根据全省统一部署,适时启动《组织行为学》、《法治浙江与和谐社会建设》和《公共危机管理》等公务员轮训。

17、重视抓好公务员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结合全市开展的作风建设“九个一”系列活动,大力弘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的公务员精神,进一步加强公务员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

三、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18、完善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制度。按照国家、省和宁波市新出台的各项规定,进一步改进考录工作,规范招聘行为,确保用人质量。

19、深化完善事业单位分类管理改革。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按监督管理、社会公益、生产经营等类别,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分类任务。重新明确事业单位机构名称、工作职责、人员编制、机构级别和经费形式等。配合做好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相关工作。

20、切实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聘用制工作。根据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组织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按照设置的岗位,实行规范的等级制度。结合岗位管理制度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制工作。

21、稳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扎实做好新工资制度分步入轨和正常运行工作。实行事业单位不同类别的工资分类管理,对专业技术人员按确定的岗位等级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探索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办法。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津补贴规范方案。

22、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根据全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和职务聘任有关规定,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进一步规范考核评聘工作。继续做好非公企业专业技术职务考核确认工作。探索实施社会工作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定工作。

23、加强紧缺人才和编外用工聘用工作。从严控制编外用工和紧缺人才聘用,规范计划报批、公开招聘等相关程序,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落实工资待遇和各类社会保险,适时组织实施规范清理工作。

24、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根据全市统一部署,配合做好有关行政体制调整工作。适应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需求,调整优化有关部门机构编制工作。配合开展行政许可职能归并工作。

25、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执行中央、省有关机构编制各项规定,从严控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探索建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长效机制,逐步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办法,切实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四、以满足服务对象需求为重点,不断优化人才人事公共服务

26、探索推进人才公共服务。研究制订人才服务业发展规划,建立人才招聘、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等相关制度,加强人才需求预测,试行人才供求信息制度,大力推行引进人才《居住证》和人事制度,组建教育、卫生系统人事工作站,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27、进一步健全人才市场机制。积极培育发展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切实加强人才中介机构管理,努力维护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按照统一规范、便民高效的原则,不断完善人才交流公共服务平台。

28、大力推动人才市场对外交流。加强同长三角城市群乃至国内其他城市人才市场的联系合作。主动融入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加强网上人才市场建设、合作举办人才交流活动、人才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市场互动、资源互补。

29、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举办公益性专场招聘会,开展就业政策咨询活动,完善毕业生网上咨询平台,做好贫困家庭和未就业毕业生登记、培训和就业推荐工作。按照省、宁波市有关规定,落实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相关政策。

30、做好退休干部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退管工作机制,强化对退管工作的综合指导职能,定期开展工作情况通报和文体活动,努力完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31、认真做好干部安置工作。继续采用考试考核办法,完成全年安置任务。组织实施好干部培训工作,不断完善自主择业干部管理服务,努力做好企业干部解困服务工作。

五、以提高服务水平为重点,切实加强人事部门自身建设

32、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健全学习制度,丰富学习内容,营造学习氛围。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与做好人才人事工作结合起来,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确保取得实际效果。继续深入学习公务员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学习人才人事业务知识,切实增强全局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人才工作要点范文第2篇

一、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1、深入宣传党的人才政策,进一步优化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培养人才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先进典型,利用各种形式加大对有突出贡献专家、企业经营管理者、乡土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导,表彰奖励。

2、加强科技宣传,普及科技知识,集中宣传科学技术、科技人才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化人才强区意识,树立重视人才工作、依靠人才发展的思想,总结挖掘推广各级各部门在落实人才政策,开发利用人才工作中的典型经验。

二、培养各类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动力

3、突出抓好乡土人才和实用技能人才的开发利用。把农村中从事科技、生产、经营、流通、建筑等方面的“田专家、土秀才”发现出来,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加强职业教育,加大培养力度,全年力争在工、农业生产一线培养、选拔100名区级实用技能人才、100名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新培养各级各类乡土人才2000名,充实全区乡土人才库。

4、做好有突出贡献专家的评选和申报工作,建立完善有突出贡献专家、拔尖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做好联系和服务工作。各部门都要重视本系统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要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结合中青年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的特点及成长规律,适时组织各类培训班,采取学术交流、继续教育和鼓励在职自学等多种方式,加强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全区文文化、教育、卫生、交通、城建和农、林、水等部门都要选拔培养1-5名本行业的学科带头人。

5、着力培养党政后备干部。加强理论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实行岗位交流,结合全区重点工作,选派优秀人才和业务骨干到对口单位进修学习或到基层挂职锻炼,参与中心工作、重点项目,使他们不断锤炼提高。建立建全各类后备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常年考核,努力培养适应**发展的优秀后备人才队伍,同时积极抓好非党干部、妇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

三、采取多种措施,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6、积极组织农业科技人才服务农村生产一线,以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收入增加为重点,围绕发展区域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发展优质高效产业进行关键技术攻关。继续推行技术特派员制度,选派技术骨干联系乡镇,到点、到地、到场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农村重点产业。

7、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和优秀人才到农村基层从事医疗、教育和农技服务;
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到农户和其它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技术承包、推广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创办经济实体活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吸纳、引进外地和鼓励本地各类人才通过兼职、项目合作、考察讲学、技术入股、担任业务顾问等形式,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

8、积极开展科技文化下乡活动,鼓励文化艺术从业人员深入农村开展文艺宣传演出;
加大对文化、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培养选拔一批活跃在农村的农民文化艺术骨干,推动农村文明村风建设。

四、开展调查研究,探索和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和制度

9、继续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探索开展人才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突出做好乡土人才的利用激励机制的调查研究;
开展社会工作人才状况的调研,初步提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围绕全区社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增强指导人才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0、进一步改革、完善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落实单位用人和人才择业的自。健全完善人才市场体系,抓好人才招聘和引进工作,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探索为民营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和服务的办法,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吸引人才,帮助民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

11、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探索乡土人才在农村专业协会中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力争30%的村建有专业协会,建成100个支部加协会兴农致富示范点。

五、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做好人才的管理服务工作

人才工作要点范文第3篇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市委“执行落实年”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人才工作重要思想,及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大力推进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进一步提升社工人才数量、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改善民生、推进乡村振兴贡献社工人才力量。

二、具体任务

(一)强化宣传发动。结合实际抓好2021年“国际社工日”“中华慈善日”“国际志愿者日”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展板、文艺汇演、座谈交流、专题讲座、电视新闻、网络宣传等载体,广泛宣传慈善理念、社会工作服务理念、社会工作知识、社会工作项目以及典型经验。加强社工服务机构党组织党建工作,强化党建引领,深化社会工作+慈善+志愿服务模式,进一步增强社会的认同感,社工人才的归属感、使命感。

(二)实施培养工程。会同社会工作有关部门,大力培育学校、司法、禁毒、医务、企业等专业领域社工,组织开展2021年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前培训工作,壮大社工人才队伍。举办1-2次社会工作管理、社会工作实务培训,提高社工人才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做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登记和管理,依托全国社会工作信息系统、“成都社工在线”,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培训。

(三)深化项目服务。实施4个省级民生实事社会工作服务站试点建设,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基层治理示范试点、养老服务综合体试点、社会组织孵化园建设等项目,完成40%的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施民政领域社会工作服务,培育50个功能服务型、50个兴趣爱好型社区社会组织,带动实施面向城乡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发挥社会工作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持续实施助学、助老等资阳慈善品牌项目,同时以“一月一主题”为载体,重启“慈善日”捐赠工作,积极争取“成德眉资”和“资阳铜梁”合作项目落地。

(四)加强志愿服务工作。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推广和运用,学习贯彻《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出具办法(试行)》,加强志愿服务信息数据归集和管理,规范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志愿服务水平。开展志愿者星级评定工作,推动志愿服务队伍健康发展。

(五)推进成资协同发展。以成资同城发展为契机,推进成德眉资四地社会工作者协会合作与交流,支持社会组织联合举办论坛、研讨会、推介会、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等行业类会议、展览活动,建立交流互访、学习考察等机制,推动四地社会工作在行业发展、项目实施、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方面取得新进展。组织优秀社会工作者参加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社会工作学院成德眉资社会工作高级人才培育项目,培养资阳社会工作高级人才。鼓励资阳社会组织积极申报成都市社会组织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在本地开展项目服务。

三、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要将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总体部署,增加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投入经费,实现以项目为载体的支持模式,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育长效机制,确保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人才工作要点范文第4篇

加大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紧缺人才的招聘力度。组织各类职业技能竞赛,积极推进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创建,年内力争成功申报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扎实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做好民办培训机构的审批、监管和年检工作。加大鉴定站建设和监管力度,加强考评员队伍建设,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

(二)加强人事考试管理。

加强人事考试安全工作,开展考试工作人员安全警示教育,进一步防范考试风险。

(三)规范事业单位岗位管理。

稳慎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推行岗位管理制、全员聘任制和竞争上岗为改革重点,推进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转岗管理,落实事业单位特设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

(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不断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和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制度改革实施工作,健全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与“评聘合一”的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制度。做好2018年新启用的省职称申报系统使用和推广工作。

(五)积极引才育才聚才用才。

继续做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组织做好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工作,协调相关单位落实“三定向”毕业生、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大学生村官接收安置工作。

人才工作要点范文第5篇

一、以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重点,推动区域重点产业成为人才聚集高地。实现人才集聚与产业聚集相结合。要以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工作重点,努力实现发展一个产业就聚集一批人才,使产业和项目成为人才的聚集点和成长点,在区域重点产业形成若干个人才密集区。

在人才规划上,应编发引才目录。以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重点,每年编制《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将确系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纳入地方引才目录进行管理,给予专项生活津贴。

在人才引进上,应制定引才政策。分别制定《区域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区域重点产业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引进办法》。其中,对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按照“特事特办”原则,给予比引进一般高层次人才更优惠的政策。

在人才安全上,应出台保护办法。重点是制定《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人才保护办法》,广泛采取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适当保护并有效地稳定区域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

在人才流动上,应鼓励有序流动。制定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投身区域重点产业,鼓励党政群机关和部分事业单位干部到区域重点产业企业工作,推动区域内党政机关人才和事业单位科技人才合理有序地向区域重点产业流动。同时应就国有企业人才流向区域重点产业、非公有制企业作出类似规定。

在人才储备上,应突出重点储备。在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经济部门就业及自谋职业的同时,积极探索人才储备的新路子。积极鼓励和推动重点企业开展人才储备。比如,可以借鉴选调生机制,到高校选取一批区域重点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实行“财政发补贴、企业给薪酬、关系挂靠主管部门、分阶段签订使用合同”的办法,实行单列管理和培养。

二、以区域重点产业管理体制为依托,推动区域重点产业成为人才工作资源汇集地。实现人才工作合力与产业发展合力相促进。依托产业工作体制机制,加大人才工作资源整合力度,实现人才工作资源整合与产业工作资源整合相互协调、相互统一,构建区别于传统人事管理的人才工作新体制。

应整合机构。重点是成立区域重点产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副书记或组织部长兼任组长,下设办公室挂靠组织部。其成员主要包括组织、人事、劳动、宣传、财政、经贸、科技、教育、国资委等部门负责人以及重点产业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其职能主要是:负责掌握了解区域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牵头制定本地区域重点产业发展人才政策,牵头落实重点产业人才规划、引进、保护、储备、宣传等工作,筹集和管理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直接联系一批高层次人才,等等。

应整合人员。重点是成立区域重点产业高级人才管理和服务中心。该中心直接对重点产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其主要职责是:收集分析、储存管理和宣传提供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的信息和事迹
为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提供人事档案等服务,协调落实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引进、保护等优惠政策;
统筹推荐和派遣高层次人才到重点产业相关企业工作或帮助工作;
组织对需要引进的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进行测评和认定,考核和跟踪管理引进的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
组织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的培训以及高级人才联谊活动,等等。

应协调管理。一方面,组织、人事、劳动、科技、财政、经贸、国资委等与人才相关的职能部门从各自职能的角度,做好人才管理和服务工作;
另一方面,依托重点产业协调小组,分别管理和服务好本产业内人才。与此同时,还应明确各级党委以及重点企业在重点人才管理上的任务分工,分别管理和服务好本身的人才。

应整合目标。以推动重点产业发展为共同目标,努力提高人才工作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投资和企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和扩大对外开放、科技工作和教育培训工作等各项工作的结合程度。

三、以重点产业的重点企业为中心,推动区域重点产业成为人才开发基地,实现人才开发与产业项目开发和建设相配套。重点是制定出台促进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加快人才开发工作意见。基本思路是:以政策推动人才开发与企业项目建设和科技工作相结合,激活企业成为“人才需求主体、开发主体、投入主体、使用主体”的统一体,成为本地企业家培养工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人才开发载体的落实平台和输出终端。

应把握好目标选择环节。目前我市人才市场上列需求前五位的依次为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土建类、行政管理人才。今后,要在若干重点企业设立用人需求监测点,以重点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人才开发方向。

应把握好资金投入环节。在实行鼓励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和技术中心等政策的同时,推动政府人才开发资金投入向多元、间接、有偿转变,拉动企业加大投入。要建立政府人才开发资金招投标制度,对列入市级管理的高层次人才,试行“政府补贴人才、企业自主开发人才”的“政府+人才+企业”的模式;
对基础性人才和劳务性人才开发,尝试“政府补贴学校、企业有偿培养”的“政府+学校+企业”模式;
对带项目、带技术的高层次人才,探索“政府风险投资人才和项目、企业开发人才和项目”的“政府+项目+企业”模式,或试行“企业向银行贷款、政府给企业贴息和提供担保”的“政府+银行+企业”模式。

应把握好基地建设环节。把高校、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其他中等职业学校建成重点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从多个层面拓展重点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在与本地有区域协作关系的地区,依托2至3家企业来建设;
在现有大学的基础上,依托3至5所省内外知名大学(或院系)来建设;
在本地依托重点企业、省级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来建设。

应把握好培养培训环节。进一步鼓励和推动企业开展校企人才协作,并将政府与境外高校、企业、政府的人才协作落实到企业。要按市场化运作模式组织境外知名学者、教授、企业家来本地举办讲座,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和资助一批企业高层次人才到境外培训,鼓励和支持本市各产业内部开展交流研讨。

应把握好选拔评选环节。改革和完善市管拔尖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选拔管理机制,实行以重点产业为单位的分类评选办法,并分别制定评选标准。

四、以重点产业发展服务体系为基础,推动重点产业成为人才环境建设园地。实现人才环境与产业

发展环境相融合。应把重点产业人才工作目标从政策优向环境优、机制优、服务优拓展,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和科研环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舆论环境、唯才是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晋升唯绩合理回报的创业环境。

应加快政府服务体系建设进程。把人才工作纳入产业发展的考核指标,并将人才工作与产业工作一同部署。积极创新政府服务企业和人才的机制,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加强人才工作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快人才库建设进度,尽快建成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库和乡贤人才库。

应加快市场服务体系建设进程。逐步整合贯通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建立市场供求信息制度,根据重点产业需求积极举办专场人才招聘会。规范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运行,进一步集中整顿各种非法劳动介绍机构。提升人才人事网的运行质量和工作水平,有效整合各县(市、区)人才人事网。

应加快教育培养体系建设进程。拓展和整合培训资源,鼓励和支持培训机构加快专业设置调整、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方面改革和创新,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办学格局:党校(经济干校)重点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学院重点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农校重点培养农林技术人才。同时,要力争有关部门授权符合条件的职校、技术和行业协会培训特殊工种人员,全面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度。

应加快基层党组织、园区和合作组织服务体系建设进程。基层党组织要推动企业做好就地扩大招工等工作,并尽可能为企业员工提供各种服务。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工业集中区要重视并帮助解决外来工的住宿等问题,引导企业规范招用工行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大清理拖欠工人工资、治理非法延长法定劳动时间等工作。要鼓励和支持各个产业建立专业合作社,并在员工培训、技术研讨等方面发挥作用。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人才引进、交流研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应加快企业内部服务体系建设进程。鼓励和支持重点企业建立科研机构,积极引导企业提高人才工作水平,认真组织好重点产业人才工作经验交流会和经验报告会,推动重点企业建立完善分配机制、奖励机制、评选机制、培训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企业小环境”。实事求是地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提高工资水平,规范企业依法签订用工合同,落实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改善用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