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规章制度 >

2023年医疗卫生制度论文【五篇】(2023年)

时间:2023-07-08 11:40: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群众福祉紧密相关。加强全市卫生文化建设,对于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起着导向、激励、凝聚和约束作用,对于体现医疗卫生单位的基本特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特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医疗卫生制度论文【五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医疗卫生制度论文【五篇】

医疗卫生制度论文范文第1篇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卫生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群众福祉紧密相关。加强全市卫生文化建设,对于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起着导向、激励、凝聚和约束作用,对于体现医疗卫生单位的基本特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为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全市卫生系统要深刻认识推进卫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将卫生文化建设作为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准确把握卫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卫生文化与卫生改革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为推动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指导思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弘扬、继承中华优秀传统医药文化的基础上,以促进发展为重点,以诚信服务为基石,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学习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丰富管理内涵和特色的卫生文化,在全市卫生系统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形成知荣辱、讲正气、重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三、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卫生事业发展的“这一目标”,努力建设“六个体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覆盖全行业的行为规范体系、奖惩分明的行业信用体系、民主文明的和谐卫生体系;
科学完善的文化制度体系、积极正面的环境形象体系,着力实现“三个显著提高”,即以道德品质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卫生工作者素质的显著提高,以服务理念、服务环境、服务秩序、服务行为为主要标志的卫生行业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群众为主要要求的卫生系统文化生活品质的显著提高,精心构建有“时代特征、行业特色”的卫生文化建设品牌。

四、基本原则

㈠以人为本。卫生系统文化建设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卫生文化发展为了人民的宗旨,动员和依靠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开展卫生文化建设,用崇高的信仰凝聚人,用美好的前景鼓舞人,用良好的道德培养人,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领导带动,率先垂范,充分激发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协同性,实现卫生事业发展与医疗卫生单位、与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统一。

㈡促进发展。卫生系统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全市卫生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三好一满意”要求为目标,建设创新型卫生文化,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筹规划,围绕改革发展任务,以卫生文化建设促进学科建设、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㈢典型示范。卫生系统文化建设要坚持典型示范的作用,树立和宣传卫生文化建设中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发挥典型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带动医疗卫生工作者积极参与卫生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典型在培育卫生文化过程中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五、主要内容

㈠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卫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卫生行业的精神理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总和,是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信奉和遵守的共同理念。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应结合医疗卫生单位自身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疗卫生单位的宗旨、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建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强有力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全系统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筑牢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医疗卫生工作者,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卫生工作实践,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入研究解决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大兴学习之风,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决策和推动科学发展。采取读书会、报告会、网上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提高学习实效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卫生事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理论研究。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宣传普及活动,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国情市情教育、形势政策任务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群众路线教育等。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医疗卫生风尚,以增强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为重点,组织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在全行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抓好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遵纪守法、洁身自爱,自觉抵制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当行为,塑造良好职业形象。

㈡大力推进覆盖全行业的行为规范体系建设。行为规范是卫生文化在医疗卫生单位的重要实现方式,是保障单位及职工的行为遵循和体现卫生文化的主要手段。在完善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卫生文化,是医疗卫生单位加强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在行为规范体系建设中,应充分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创先争优“承诺、践诺、评诺”活动相结合,从诊疗行为、言语仪表、教学传承、同行相处等行为规范以及特定礼仪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体现卫生文化特色。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为导向,提高和优化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做到服务态度热情周到,服务行为文明规范,服务流程科学合理,服务措施便民利民,服务环境舒适安全,服务信息公开透明,把群众的合理服务诉求落实到实处,实现“服务好”。要严格依法执业,认真履行职责,认真落实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各项核心制度,加强岗位培训,提高业务素质,规范诊疗行为,加强药品、医疗技术和大型设备临床应用管理,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实现“质量好”。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培养优秀品质,弘扬高尚医德,尊重患者权利,关爱患者,因病施治,严谨求实,增强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实现“医德好”。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卫生服务的最高标准和最终目标。

㈢大力推进奖惩分明的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良好的行业信用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卫生工作服务社会、赢得信赖的必要条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努力提高卫生行业的诚信服务意识,重点在强化依法执业,保障医疗安全,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控制医疗费用,减轻病人负担,增进医患沟通,改善服务态度,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等方面下功夫,培养医疗卫生工作者忠诚的职业信念、真诚的职业态度和守信的职业作风,诚信开展医疗服务,维护群众的健康权益。坚持正面引导,树立诚信典型,推动信用为本、诚实守信、自觉自律良好风气的形成,在全系统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㈣大力推进民主文明的和谐卫生体系建设。加强和谐卫生建设是卫生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和谐创建与文明创建紧密结合起来,拓展领域、丰富载体,吸引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推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解决。持续推进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和“三好一满意”活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上下级之间、医疗卫生工作者之间、医患之间要加强情感交流,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使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从内心接受单位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在工作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要加强民主管理,实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院(所、校、站)务公开,让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参与单位管理,扩大管理效能。

㈤大力推进科学完善的文化制度体系建设。卫生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长期建设和沉淀。制度体系建设是卫生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起到硬性约束作用,推动良好的卫生文化形成。要立足单位实际需要和发展目标来决定制度体系构成,积极构筑思想政治工作和卫生文化互为渗透、互为融合的职业道德养成机制、系统教育机制、形象塑造机制,并把实践作为检验制度有效性的标准,从而推进建立有利于卫生事业发展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大力弘扬和发展以中医药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探索研究把握特点、规律和机制,提炼核心价值和精神实质,融入具体卫生工作,统筹行业文化与卫生事业同步发展。完善政治学习制度,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法律意识。坚持制度创新,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探索实施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一系列改革,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单位生机与活力。及时清理完善工作制度,根据工作实际,对不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文件规定、制度措施进行清理、修订或废止,并适时建立完善必要的工作制度,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㈥大力推进积极正面的环境形象体系建设。环境形象是卫生文化的物质载体,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外化,是展示与传播卫生文化的重要途径。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从社会环境形象和单位环境形象两方面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卫生文化环境。在社会环境形象建设方面,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正面宣传,为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要加强对与卫生有关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从群众关注点入手,科学解疑释惑,有效凝聚共识。要创新文化宣传阵地,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机关网站、单位网站建设,形成网上正面宣传的强大声势。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基层卫生文化活动。积极参加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卫生系统服务质量品牌、“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服务明星”争创等活动,及时发现和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努力营造学习先进、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在单位环境形象建设方面,充分体现服务宗旨、突出卫生文化特色、搞好统筹规划,坚持大众化、实用性、个性化、审美性等原则,主要从建筑外观、庭院建设、工作流程、内部装饰、标识等方面体现卫生文化特点,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卫生环境文化服务。

六、主要方法

㈠调查研究。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从单位发展历程、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服务理念以及卫生文化建设现状等方面着手,挖掘本地区本单位的历史文化传承,吸收、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成果。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卫生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卫生文化建设实施规划。

㈡提炼塑造。结合开展“创先争优”和“三好一满意”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广泛征求意见,在创建服务、质量品牌的基础上总结和提炼本单位文化建设的精神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探索文化建设与单位特点的契合点,塑造出医疗卫生工作者认同、社会接受并独具特色的卫生文化品牌。同时注重进行正面宣传教育,将“三好一满意”活动融入到工作和生活的点滴之中,养成习惯,形成长效机制,最终汇聚形成根植于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中的卫生文化积淀,形成崇尚、维护卫生文化价值体系的良好风气。

㈢常态管理。将卫生文化建设纳入卫生中心工作和党建目标管理,围绕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来加强常态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以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巾帼文明示范岗、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创建活动为载体,引导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更好地发挥主人翁作用。不断完善卫生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和评价制度,探索建立卫生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将卫生文化建设工作引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提高卫生系统文化建设水平。

㈣评估评价。要以“六个体系”建设的要求来统一评估尺度、设计评价框架,以全面、客观、动态的评估评价来激励工作落实,不断深化卫生文化建设。在此基础上,还需围绕三个部分进行评价。一是教化作用,主要评价是否把本地区本单位的核心价值观、共同的发展目标、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宣传到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中去,被他们接受、认同,并自觉遵守。二是凝聚作用,主要评价是否增强了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了他们对卫生事业的忠诚度,发挥了他们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协调作用,主要评价是否能有效协调解决好卫生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增强内部团结,促进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

㈤锤炼升华。对卫生文化建设的成果,特别是提炼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理念,要不断巩固、深化和提高。要加强卫生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一方面要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锤炼,在锤炼中升华;
另一方面也要在实践中善于总结,推进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形成自身的卫生文化品牌。通过持续推进卫生文化建设,全面提升我市卫生系统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七、工作要求

㈠加强领导。各市区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卫生文化建设,周密部署,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对本市(区)、本单位卫生文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符合各自实际、切实可行的卫生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㈡完善机制。各市(区)各单位要认真分析当前卫生事业面临的客观形势与发展机遇,将卫生文化建设纳入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形成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部门具体负责、各职能部门分工落实、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广泛参与的组织体制,确保卫生文化建设工作有效开展。

㈢广泛发动。卫生文化建设必须要坚持广泛参与这一基础。各市(区)各单位要坚持整体要求、全员参与、上下联动、内外互动,充分调动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活动保持旺盛的活力与生命力。同时,在卫生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依托“三好一满意”活动,结合卫生重点工作及“创先争优”活动要求,把文化载体建设作为卫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使活动开展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与坚实的制度保证。

医疗卫生制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疗服务;
生产效率;
经济体系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8-0075-03

1 不同经济体系下的生产效率对比

“生产效率”的理论研究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然而,不同经济体系关于生产效率研究的视角具有较大的差异,高宇(2008)认为,各种经济理论必然会因其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经济学家构建该理论体系时研究的侧重点等因素不同而不同,被包含其中的企业内部的生产效率也必然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他对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和X―效率理论中生产效率的理论背景、决定因素和生产效率状况等进行了比较见表1。

高宇进一步指出,以往经济理论在研究或者分析决定企业内部生产效率的因素时,研究的视角都着眼于企业内部,沿着分工―技术进步―组织―生产要素的主线发展而来。这些理论研究与其经济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些理论都或明确、或隐含着市场能够出现这一假设,而这一假设只有在产品短缺的时代,并且还需要若干其他的假设,比如,产出的同质性、交易无摩擦、信息完全等,才有可能实现。

2 医疗服务业的特性分析

医疗服务业是为全社会提供医疗服务产品的要素、活动和关系的总和,其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功能是医治和预防疾病、保障全民身体健康、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医疗服务业具有福利性、公益性和效益性等特点,同时医疗服务产品具有同步性、无形性、易逝性、异质性和顾客参与性等特点。正是医疗服务业及其产品的特殊性使得其不具备上述经典经济理论的诸多条件和假设。

首先,医疗服务产出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同一患者在不同医院就诊,其效果差异很大,甚至是同一患者由同一医院的不同医生为其诊疗,其效果也会存在较大差异。显然,医疗服务的这一特点有悖于上述经典经济理论。

其次,医疗服务业具有较为严格的准入条件,例如,有注册资本、床位数、医师资格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这使得医疗卫生机构间的竞争性不够,从而形成了目前我国医疗服务业寡头垄断的现状。很显然,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状态也不符合上述经典理论。

再次,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通常假设被分析的市场是完全信息的。在完全信息的基础上,所有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对这个市场上任何可及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与质量都拥有完全信息,即买卖双方拥有的信息是对称的。显然,在现实世界中,买卖双方拥有信息的程度总有差别,而医疗服务市场就是一个信息高度不对称的市场。医疗服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将典型地导致一种患者和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关系。这显然与上述经典理论中信息完全的假设相悖。

最后,医疗服务产品交易的双方为医务人员和患者,而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也使得患者在购买医疗服务时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及不确定性。而正是这“利益失衡”和“潜在的风险性”导致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层出不穷。显然,医疗服务领域交易双方的激烈矛盾与上述经典理论中交易无摩擦假设相悖。

3 医疗服务生产效率与制造业生产效率对比

世界卫生组织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把“反应性”作为卫生系统绩效评估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把它列为卫生系统三大目标之一。反应性不是测量卫生体系如何应对卫生需求的尺度,而是测量卫生体系在非卫生方面的表现如何,是否满足了人们关于应该被从事预防、照料和非个人服务的提供者如何对待的期望。反应性分为两类共七项内容,第一类是对人的尊严的尊重,其中包括“自主地参与选择个人自己的健康方面,包括协助选择接受治疗或者不接受治疗”;
第二类是客户倾向性,其中包括“选择提供者,或者自由选择由哪个个体和组织提供照料服务”。由此可见,患者对医疗服务以及医疗服务提供者的选择将是影响卫生系统效率的重要因素,在此条件下,医院生产效率的高低要受医院外部市场中患者选择的影响,这种选择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

然而,由于现有的生产效率主要是针对处于封闭系统的物质产品的制造而提出的,但在服务业,医疗服务生产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医疗服务产出是一个过程,其生产、分配和消费同时进行,患者也参与到生产过程,且患者在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质量也会影响到医疗服务生产效率。正是由于医疗服务的这些特点,才使得医疗服务生产效率有着与制造业生产效率不同的特点见表2。

医疗服务及其生产过程的特点决定了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概念已经不适于医疗服务生产效率,以至于不能完全、准确地描述医疗服务机构的生产效率。其理由如下:

第一,制造业生产效率定义中有一个基本假设,即制造业生产效率是在一个封闭系统里建立起来的,而且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然而,在医疗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患者显然无法排除在封闭系统之外。事实上,患者作为医疗服务生产过程的投入资源和参与者、医疗服务产出质量的评价者以及医疗服务的需求者,是影响医疗服务生产效率概念的核心外部因素,也正是这一因素,创造了一个医疗服务机构服务产出和服务投入的不确定性。而且,如果没有他们的参与,医疗服务效率根本无从谈起。因此,将医疗服务生产效率定义为一个封闭系统的投入与产出的函数显然不合适。

第二,一般物质产品的产出能够用纯粹的数量来定义和测量的传统观点无法完全反映出医疗服务产出的质量水平。而且,由于医疗服务的特点,用传统的质量观点来解释医疗服务质量也显然是不够的。由于患者参与医疗服务产出,因而医疗服务的生产过程及医疗服务的结果都会直接影响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感知,所以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感知必须要加进医疗服务生产效率的概念之中。

第三,由于医疗服务具有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及不可存储性,因而医疗服务是不可以预先生产并存储以备销售的。这就决定了在评价医疗服务生产效率时,仅以实现的产出来衡量生产效率高低显然是不够的,卫生资源的利用程度也应成为医疗服务生产效率的要素之一。

综上所述,医疗服务业最重要也是与制造业区别最大的特点的顾客参与到医疗服务过程。这一特点也就决定了在评价医疗服务生产效率时必须要考虑医疗服务系统的开放性,必须注意顾客参与的影响。可见,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概念已经无法满足医疗服务业的基本要求,非常有必要从全新的角度来定义医疗服务生产效率。

4 医疗服务生产效率的界定

对于什么是医疗服务生产效率,虽然理论界至今也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但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

舍曼•富兰德等(2004)认为,医疗服务生产有效率意味着生产者在给定投入要素的组合下达到产出数量的最大化或在给定产出的情况下投入的成本最小化,而生产无效率意味着生产者没有达到给定投入要素组合下产出数量的最大化,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工人或机器未达到满负荷运作或协作不力。

Sengupta(1997)认为,医疗卫生技术效率是指利用最佳的生产要素组合和最佳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的资金条件下,生产出最大数量的符合消费者需要的卫生服务。而医疗卫生配置效率反映的是卫生资源在不同服务项目或地区之间的配置状况,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从而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

李少冬等(2006)认为,医疗服务效率是指特定国家或区域内,社会总资源中投入到医疗服务领域的资源产生的效用大小,这个效用是由一组指标所组成的,主要有居民的健康水平(平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一定人群和居民个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医疗行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程度(投入比例、地区和国际间比较)等国际通用指标。

汪云等(2007)认为,医疗服务效率指在有限的卫生资源下,实现卫生服务系统产出的最优化,是卫生服务各项目的成果同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之间的比较分析,是所有的卫生服务相关制度与卫生服务运行各要素的适应程度。

虽然不同学者对医疗服务生产效率的界定有着一定的差异,但上述分析表明,医疗服务生产效率大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不浪费资源;
二是以最小成本进行生产;
三是产出的类型和数量符合人们的需要。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将医疗服务生产效率界定为:特定国家或区域内,通过对医疗服务机构在一个生产周期内产出物的经济价值与产出该价值的投入物经济价值之比的计算而获得的该医疗服务机构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卫生资源利用程度以及患者感知的医疗服务质量的度量。这一概念一方面表明了医疗服务生产效率的几个构成要素,即医疗服务投入、医疗服务产出以及影响医疗服务生产效率的外部因素――医疗服务质量;
另一方面也表明,医疗服务生产效率包括技术效率、配置效率。

此外,医疗服务生产效率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对医疗服务业的研究单纯使用“生产效率”这一概念也是远远不够的,需进一步细分。具体而言,对医疗服务生产效率的研究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进行。微观角度的生产效率,指的是医疗机构内部运营状况达到最优。而宏观角度的生产效率,指的是医疗机构对整个社会经济在总的卫生资源配置上的推动程度,也可以叫做生产的外部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高宇.生产效率理论演进及其比较研究[J].天府新论,2008(1).

[2] OECD.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R].2000.

[3]舍曼•富兰德,艾伦•C.古德曼,迈伦•斯坦诺.卫生经济学[M].王健,孟庆跃,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科学译丛),2004.

[4]JK Sengupta.Stochastic efficiency measurement:A new approach[J].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1997,4(2).

[5]李少冬,仲伟俊.中国医疗服务公平和效率问题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5).

医疗卫生制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模式

我国现行的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是199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医院会计制度》。

《医院会计制度》制度实施十年以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内部运行机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管理和核算的要求,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为此,财政部于2009年8月12日了《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并于2010年7月30日了《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二);
于2010年7月15日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一、两制征求意见稿与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相比的重要变化

文中所提的两制征求意见稿,是指2009年和2010年两次征求意见的《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和2010年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下同)。两制征求意见稿与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重点阐述探讨以下两方面的变化。

(一)医疗卫生机构采用双制并存、分类核算的制度形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医疗卫生机构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之后,我国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卫生机构的投入力度,调整了卫生资源配置,以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水平,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变化较大。

为了适应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变化,我国在进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改革时,将现行的医疗卫生机构分为两部分,即: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分别制定了《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形成了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双制并存、分类核算的制度形式,改变了原来个制度、一个会计核算基础的制度形式。

(二)我国医疗卫生机构会计核算基础的转换

我国现行的医疗卫生机构会计核算基础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这个会计核算基础在当时情况下实施是必要的。十几年后的今天,我国医疗卫生领域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内部运行机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公共产品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不断完善,都对我国医疗卫生机构采用的收付实现制提出了挑战。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国于2009年和2010年颁布的两制征求意见稿摒弃了原有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基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采用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公立医院会计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并根据两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办法。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而公立医院则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二、两制征求意见稿存在的不是

现已颁布的两制征求意见稿存在很多不足,本文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一)《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二)的依据是不恰当的

在《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二)第一部分第一款中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其中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是于1997年颁布的,当时是“试行”,而这个试行存活至今已有十多年了。现在制定的新的会计制度不应该再依据这个“试行”的会计准则。

(二)从适用范围上看,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遗漏

对于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规定:“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政府举办的独立核算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非营利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照执行。”《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二)规定:“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所)、疗养院等”。

根据财政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政府支出功能分类中规定,我国的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其中:公立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民族)医院、传染病医院、职业病防治医院、精神病医院、妇产医院、儿童医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其他等、公共卫生机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精神卫生机构、应急救治机构、采供血机构等。

从已经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二)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适用范围上看,并没有包括公共卫生机构。因此,会计制度的涵盖范围与财政收支的统计口径不一致;
因此,笔者认为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存在一定的遗漏。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核算中,“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应用得不够明显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第一部分总说明”第四款中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核算采用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在财政部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制定说明中提到修正的收付实现制时,列举的是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而通过固定基金进行核算的事例。这与现行医院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方法是相同的,而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中的其他业务处理上并没有明显体现出收付实现制的“修正”问题。

三、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模式的选择

(一)选择适当的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形式

为了充分考虑不同医疗卫生机构性质上的差异,设计会计制度时可以考虑采用选择以下方法。

第一种方法:按照不同的医疗卫生机构设计不同的会计制度。

按照我国现在的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设计思路,是将医疗卫生机构中各类机构分别制定会计制度。那么,医疗卫生机构则应当按照政府收支分类中涉及的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分别制定会计制度,即:增加《公共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同时将已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改为《公立医院会计制度》,形成《公立医院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公共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三制共存的制度体系。

这种制度体系适用范围明确,会计核算的针对性更强、更具体,但是过于繁琐。仅仅医疗卫生机构就设置三个会计制度,那么,我国众多类型的事业单位在业务上都有差别,甚至有些事业单位的业务特点很突出,是不是需要制定多个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呢?如果这样,就容易出现1997

年前的几十余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存的局面。

第二种方法:将《医院会计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合并,对特殊业务设置“章”进行规定。

在这种模式下,只设置一个会计制度。可以称为《医院会计制度》或《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c在这个会计制度中,对各种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核算进行统一规范,对于不同类别的医疗卫生机构,如,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殊业务的处理,可以设章分别进行规定。这是因为,根据我国医改的精神,医疗卫生机构虽然存在业务性质和内容上的差异,但都应该坚持公益性原则,所以,即使不同的医疗卫生机构在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补偿两方面程度不同,但是,不存在实质性差别,所以将《医院会计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合并,再分章节分别说明特殊业务的处理方法是有可行’性的。

第三种方法:将《医院会计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合并,确定准则+制度的形式。

在这种形式下,将《医院会计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两个制度合并,采用企业会计制度规范的模式,即,制定个相当于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的《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准则》,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业务和核算要求进行规定。然后制定《公立医院会计核算指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核算指南》、《公共卫生机构会计核算指南》,分别规范不同的医疗卫生机构殊业务的会计核算。

后两种设置方法的优点之一是,可以根据需要全部或局部修改会计制度。随着我国医改的深入,也许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也许会计制度还需要进行比较大的调整。如,2010年6月,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向20国集团多伦多会议建议:“20国集团应鼓励各国政府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如果政府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的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中采用的“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又要重新进行修订。这样会大大提高会计制度建设和实施的成本,会影响会计信息口径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如果采用后两种制度形式,可以将制度在需要时进行局部修改。

后两种设置方法的优点之二是,在医疗机构会计制度实施中可以将会计科目进行统一编号,便于管理部门进行监管,也便于财政部门进行数据统计和资料的汇总,将不同类别医院的业务完整地得以反映。同时,这种设置方法可以避免制度问的重复。

另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尚未出台,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财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务制度的协调是一个及其重要的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做得越复杂,它们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协调难度就越大,因此,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设计应当更多地考虑可以进行局部修改的会计制度形式。

(二)确定合理的会计制度制定依据

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的制定的确需要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准则为依据。但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准则毕竟尚未出台,为此,笔者建议,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作为《医院会计制度》依据的问题需要暂时做一个补充说明,即: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后面补充“暂定”,进行说明,并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的修订工作作为继续研究的内容,尽快完成其修订工作。

另外,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中的一部分,虽然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的改革走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之前,但是也应该将其与将要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协调,使得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整体改革上体现成本效益原则,实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整体上的科学与合理。

(三)恰当定位会计核算基础及其应用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规定采用修正的收付实现制。但是如果没有一定量典型的业务支持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则没有必要一定将其会计核算基础定位于修正的收付实现制。从另外个角度看,作为提供公共产品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虽然其定位为公益性,但是成本核算也应该适度地进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对成本核算部分并没有做较为具体规定,如果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梳理成本核算的内容,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就具备了相应的业务支持,那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核算基础的理论与应用就能够实现对接。

医疗卫生制度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 当前,我国并行三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新一届中央政府决意在2013年整合这三大医保制度,以提升全民医保的管理效率。这将涉及机构和管理权限的广泛调整,对此卫生部门和人社部门争执已久,整合过程中,双方都广泛援引国际经验,展开激烈的争辩。本文集中辨析了双方争议的国际经验,最后提出缓行或许是一种智慧,将来可以采取分类管理、分步走和相互制衡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 三大医保 整合 激烈争论 缓行

2014年已至,新一届中央政府决意推行的三大医保整合,最终放缓了步伐。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并存三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其中,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由人社部门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卫生部门(现改为卫计委)管理。三大医保制度覆盖人群不同,筹资机制和待遇水平也有较大差异。然而,在城镇化和社会流动加剧的大背景下,医保统筹层次低、转移接续困难、重复参保现象突出、医保基金管理成本高等问题,逐步凸显。为此,学界呼吁了多年,希望整合三大医保制度,理顺医保管理体制。

一、中央决意整合

十八大报告即指出,要“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13年全国两会《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说明》中,曾提到三大医保将“由一个部门承担”,即“三保合一”。这体现了本次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最大限度地整合分散在不同部委的相同或相似职责,减少机构的重复设置,理顺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以提高行政效率。2013年3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上明确提出“整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职责。” 3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通知,明确要在2013年6月底前,限期完成三大医疗保险的整合,由中央编办牵头。由此,医疗保险管理部门的整合,进入实质启动阶段。

整合的时间表一经确定,卫生和社保两大部门及两方面的专家,对医疗保险管理权属的争议,空前地激烈起来。双方都旁征博引,广泛地援引世界各国的管理制度和经验。但是,双方的立场不同,关注点也就不一样,得出的结论截然相反,甚至可谓争锋相对。实际上,争议的双方——社保和卫生方面的专家大都认为,城乡医保制度管理职责的整合,“肯定是好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的观点具有代表性:“医保由不同的部门管理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也会影响到各项医保制度的统筹发展” 。但一致同意整合的背后,更大的是分歧,关于整合后应统归哪个部门管理,双方各不相让。中央最初的意向是由人社部门统管,但卫计委方面直至最后关头仍然据理力争。当前,医保整合的时限在中央层面已经悄然推迟,因为两方面专家层面的争执实在激烈,难以协调。

二、证据相同,结论相反

国家卫计委方面最有力的证据,是由卫生研究中心向中央递交的一份研究报告。报告中说明,世界上171个国家和地区中,123个由卫生部门统筹管理或单独管理医疗保障制度。这里的卫生部门,既有职能单一的卫生部,也有卫生大部制。这份研究报告的结论是,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统一到卫生部门管理,是国际社会的主流做法和发展趋势。

然而,同样是国际经验,社保部门则指出,发达国家的医疗服务和医保多由不同部门管理。他们提供的资料显示,在全球建立医保制度的114个国家中,医保交由社保部门管理的国家数量超过卫生部门管理的数量。尽管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曾有类似“一手托两家”的说法,但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一般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只有在公立医疗机构管办分开的情况下,才会将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监管交由卫生部门统一管理。在这些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只是行业监管者,公立医疗机构自主管理,与其他医疗机构公平竞争。以英国为例,虽然为公费医疗体制下的全民免费健康服务(NHS),筹资80%来自财政,但医疗服务供给和NHS基金使用由不同主体负责,英国卫生部仅负责行业政策制定及监督。“反观中国新医改四年,卫生行政部门与公立医院之间‘管办分开’进程迟滞,公立医院垄断医疗服务市场局面未见改变。”社保方面某专家指出,正因如此,医保与医疗服务交由同一部门管理的条件并不具备,医保更宜交由人社部门,与卫生部门间形成制衡。随着医保待遇提高,医疗需求进一步释放,未来医疗费用还会继续攀升,如果没有医保管理与医疗服务供给之间相互的制衡,医保基金势必面临难以为继的风险,而公立医院如没有外部压力,更不会有改革的动力。

缘何“证据相同、结论相反”?笔者认为,这看似吊诡的现象,其实并不矛盾。一方面,世界各国的医疗保障模式差别很大,真正实现全民医保的国家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不高,以医疗救助为主,其中包括美国、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贫穷国家。医疗救助一般都由政府或公共组织出资,而具体的组织执行和提供服务,一般由卫生系统负责。这就不难解释卫计委方面提出的“世界多数国家由卫生部门统管医疗保障制度”。另一方面,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国家同我国政府部门的划分并不一致,甚至可以说每个国家的政府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划分方式,而且我国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职能部门划分方式。因此,将国际上千差万别的政府职能部门设置方式,硬要按照“卫生·人社”两分法来套用,就显得有失偏颇。在很多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中,医疗卫生和社保机构往往是合二为一的,难以区分彼此。加上单独实施医疗保险的国家,我们就可以理解人社方面声称的更多国家由社保部门管理医保。

三、全面医保国家的辨析

这里有必要集中分析一下实现了全民医保的国家的医保管理情况,因为我们当前构建的正是全民医保体系。实施全民医保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发展中国家,根据不同的实施方式,这些国家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国家卫生服务模式(如英国、瑞典、捷克、马来西亚、印度等),主要由公立医院向国民提供免费或低费的医疗服务,经费主要来自税收。二是医疗保险模式(如德国、法国、日本、阿根廷等),主要由劳动者参加社会医疗保险,国家仅适当补助。

国家卫生服务模式中,英国主要由卫生部门制定政策,瑞典则合并了两大部门,称作卫生和社会事务部,由其负责管理。但两个国家目前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强调地方化管理。英国在全国设置了初级卫生托管局(PCT),负责医疗资源的分配,瑞典则由地方议会审核医疗经费预算。医疗保险模式中,德国和法国虽然很多政策由卫生部门制定,但是医保基金主要实行自治管理,德国由众多的基金会管理,法国主要由各大工会管理。而日本政府的社会保险机构仅仅管理中小企业、农民、自营者的国民健康保险,而公务员、大企业、教师、船员等的医疗保险则由众多的基金会进行管理。由此,笔者这方面的观点是,全民医保的国际主流经验,既不是卫生部门管理,也不是社保部门管理,而是政府监管下的自治管理。

因此,国际经验并不能成为支撑任何一方统管医保的有力证据。实现全民医保的国家中,国家卫生服务模式主要由卫生部门管理医保,但其要义是管办分离,我们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医疗保险模式下,主要由社保机构作为第三方购买医院服务,但我们的人社部门在控制费用和通过购买服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上,还有很长路需要走。据笔者观察,当前一个不争的国际事实是,分散管理要远远多于统一管理。笔者并不是要反对医保整合,毕竟我国威权政治的国情迥异于大部分已经建立全民医保的国家,如果能发挥行政效率的优势,全面整合和完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何尝不是医疗保险领域的一个世界创举。但是,我们需要把握好时机,分步有序推进。

四、缓行不失为一种智慧

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盖13.4亿人,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但目前主要是数量方面的扩张,将来需要从覆盖面的扩大向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方面转变。同时,在某种意义上,我国当前的医疗保障体系中,国家卫生服务、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这三种模式都存在着——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可以视为国家卫生服务模式(虽然福利水平高低不同);
职工医疗保险则是明显的医疗保险模式;
任何时期困难群体将始终存在,因此医疗救助也就不可能消失。我们应该立足于这些现实,来讨论三大医保的整合。

笔者这里要指出的是,整合缓行或许是一种智慧,这样可以避免简单一刀切带来的“术后阵痛”,即双方继续争执和掣肘,不仅没有提高管理效率,反而降低了服务质量,进而导致老百姓满意度下降。具体的整合路径,我们可以采取分类管理、分步走和相互制衡的策略。

分类管理,指由人社部门管理社会保险性质的医保,而卫计委系统管理卫生福利性质的医保,即由人社部门管理职工医疗保险,而卫计委管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但这仅是纯理论的构想,而现实具有极大的路径依赖性——志在全面接管医保的人社部门几乎没有可能让出城镇居民医保的管理权。因此,目前可行的办法还是保持原状。

保持原状并不是不作为,我们可以通过分步走策略,逐步推进。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在现有的城镇居民医保的基础上构建城乡居民医保,适度提高缴费水平并相应提高保障水平。在此过程中,逐步引导当前新农合覆盖的大部分农村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剩余的城乡困难群体则纳入医疗救助范畴。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由人社部门管理,而医疗救助和卫生福利由卫计委和民政部门承担。

社保部门管理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后,也不是“一家独大”,而需要体现相互制衡的原则。即由卫计委负责医保政策的制定,比如制定医保报销目录、医保支付方式,以及报销水平;
社保部门负责医保基金的具体经办,包括筹资和资金的具体管理、使用。如此,医保的决策、执行和监管得以分开,符合医保基金本身的运行规律。卫计委和社保两部门,应尽可能抛去部门利益,放下简单的“管、办”之争,思考在新的格局下,如何管好、办好手中的职责。

医疗卫生制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政分权 分税制改革 公共医疗供给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展了分税制改革,经历了分税制改革之后的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对于公共服务领域投入不足的问题日益严重。其中在公共医疗卫生领域,普通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巨大隐患。

本文探讨了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各省公共医疗供给状况,利用1995-200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了在解决地方政府公共医疗供给问题时,分权财政体制本身并不是造成公共医疗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是根本途径。

我国公共医疗供给改革历程

1994年,国务院在江苏镇江、江西九江启动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由此揭开医改序幕。199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覆盖全体城镇职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落实艰难,个人逐步成为医疗费用的主要提供者。2003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中个人支付占据了56%,政府投入仅占了17%,而在德国,至少有80%左右的公共卫生支出由国家负担,在美国,政府也承担45%左右的支出。中国现有人口近14亿,年医疗消费为3500亿元,只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4%。

2006年9月,国务院成立了十多个部委组成的医改协调小组。2008年3月,十套医改方案提交两会,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综合这些方案,各界人士的医改方案可基本分为“政府主导”和“政府与市场主导”两类,后者的支持者更多,只是承担份额各有侧重。2009年4月,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医疗改革方案。

医疗卫生不同于一般消费品,大部分医疗卫生具有公共品性质,尤其是公共医疗卫生,是纯公共品,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导致市场调节的失灵,为了弥补这种失灵,需要政府的介入。而由于医疗市场专业性,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负担着监管医疗卫生事业的责任。然而完全的政府主导是不适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的。市场和政府相结合便成为必然的选择。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存在严重的纵向和横向差异,纵向方面主要是财权层层上缴,事权层层下放,导致地方财政尤其是基层财政的困境。而公共医疗的实施主体基本上是基层财政,因此财政分权情况下的公共医疗供给成为我国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纵向方面的财政能力差异主要由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由于地方财力差异而导致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不同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我国的现实状况并不具有普遍性,财政分权并不是我国医疗改革出现困境的直接原因。

财政分权理论分析

西方主流的财政分权理论认为,财政分权通过“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机制可以提高辖区内居民的教育、卫生等社会福利水平。地方公共产品理论可以用来部分地解释全国人口在不同财政管辖区的分布情况。为此,假设人们都选择最能满足其个人偏好的社区居住。马歇尔提出,人们对于不同的地方税率和辖区间的不同支出的反映是,从一个辖区迁移到另一个辖区。这种财政性的迁移是内生的。辖区越小,性质越相同,公共产品符合当地所有居民需求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实际上,我国现阶段的财政分权体制并没有受到“用手投票”机制和“用脚投票”机制的激励与约束而对我国的经济产生显著的影响。

然而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央集权国家,中央或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官员具有集中的人事权,由于上级政府在决定地方政府官员的人事变动上享有绝对的权威,这导致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对上级官员负责,而不是对普通百姓负责。加之普通居民对政府的支出行为并没有硬约束。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度激励上并没有动力去重视当地居民的需求。这样,西方主流财政分权理论中主张利用居民“用手投票”约束和激励地方政府改善社会福利的机制在目前的中国并不适用。

另外,蒂伯特模型的“用脚投票”机制在现阶段的中国也不适用。中国严格的户籍制度严重限制了人口的自由迁徙,通过实现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自由转移来约束或者激励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方向与规模的设想难以实现。

一方面,由于“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机制的缺乏,辖区内居民是无法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施加影响;
另一方面,在我国现阶段劳动力供给充分的条件下,地方政府缺乏积极性来改善地方居民的社会福利以吸引劳动力流入。在追求经济增长最大化的政策目标的激励下,地方政府的整体财政支出能力以及用于公共福利财政支出能力由于地区间财政竞争(如减税、高速公路及机场建设等)而削弱。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单纯追求gdp增长率政治考核机制一方面促使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增长将过多的资源投入到对于经济增长显著的领域,不可避免的导致了政府对于公共医疗领域的相对投入不足;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财政分权体制中居民通过“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机制对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方向的影响力非常微弱,地方政府在公共福利支出规模的选择上缺乏约束,在财政收入一定的硬约束下,地方政府倾向于挤占原本的公共卫生支出用于经济建设。由以上分析综合起来看,地方公共医疗供给与经济增长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负相关关系。

实证分析

(一)模型选取

根据前文分析可知,在以gdp增长为考核标准的仕途晋升激励下,对于卫生供给的扩大可能损害经济增长从而不利于地方政府官员的政治利益最大化,而追求地方经济增长有可能会导致挤占公共医疗支出进而导致公共医疗供给不足。因此,本文选用以下两个计量模型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与公共卫生供给之间的关系:

yit=α0+α1•x1it+α2•x2it+α3•x3it+α4•x4it(1)

x1it=β0+β1•β1it+β2•β2it(2)

模型1用于考察经济增长对于公共医疗供给的影响;
模型2用于考察医疗卫生供给的扩大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指标选取

y:选取人均病床数作为反映被解释变量的指标,用于公共医疗卫生的供给。有鉴于公办医院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优势地位,可以认为,医院等卫生机构的病床数可以反映政府的公共医疗卫生供给状况。

x1:各省实际gdp增长率。在1978年的不变价格基础上计算出1978-2004年的实际gdp,然后再计算相应的实际gdp增长率。

x2:选取一个反映地区的财政分权程度的指标作为一个解释变量的指标,本文选用乔宝云等利用地方人均预算内支出/人均总财政支出的方法,以地方人均预算内支出/(地方人均预算内支出+中央人均预算内支出)衡量地方财政分权程度。

x3:各省的人均实际gdp。在1978年的不变价格基础上计算出1978-2004年的实际gdp,然后计算出各省的人均实际gdp。

x4:选取一个反映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的指标作为一个解释变量,本文以各省预算内支出/各省预算内收入衡量。这个变量主要用来描述财政收支调整对于公共医疗卫生供给的影响,特别对分税制改革以来分权财政条件下地方政府在财政收支上出现的不对称性进行刻画。

本文所设计的计量模型试图说明,在上级政府以地方经济增长作为最重要政绩考核指标的激励制度下,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并不利于政府卫生供给的扩大。因为,无论是通过本文第二部分的理论分析还是以下的实证检验其结果都表明,一方面,地方政府官员以公共卫生供给的削弱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政府扩大卫生供给,将会不利于追求gdp增长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三)检验结果

模型1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模型采用为随机效应模型形式。模型2也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形式。模型2的实证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以上实证检验结果可以得出:经济增长与公共医疗供给之间存在着反向替代关系,这印证了本文在理论分析部分的结论:一方面,经济的增长是以卫生供给的削弱为代价;
另一方面,如果政府扩大公共卫生供给,将会对gdp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财政分权对于医疗卫生的影响基本上为正。人均gdp与公共卫生供给成正相关关系,而衡量地方政府支出压力的的指标则与公共卫生供给成负相关关系,即人均gdp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地方政府公共医疗供给状况,而支出压力增大扩大不利于政府扩大卫生供给。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公共医疗支出受到财政收支不平衡状况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消极的。这是因为,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状况凸显,地方财政收支不对称压力增大,这使得原本就较为困难的地方财政收支情况雪上加霜,则地方政府考虑到自身资金周转方面的问题倾向于减少公共医疗支出,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公共医疗支出不足。

结论

综上,财政分权本身并未对政府卫生供给支出起负作用;
但是单纯追求gdp增长率为考核目标的激励体制,则让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卫生供给不足的代价。

从本文的结论分析,在我国现在的分权财政机制下,要想改善公共医疗卫生供给状况,应该对单纯追求gdp增长的考核机制中引入新的评价标准,激励地方政府更重视公共福利支出。另外,我国应该注意到分税制改革带来的财政压力对公共福利支出的负面影响,有关部门需要出台配套措施来分担分税制改革所带来的成本。

参考文献:

1.胡颖廉.管制与市场: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困境的实证分析及应对策略[j].经济体制改革,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