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X市长在电视问政上讲话,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今天的电视问政,让我想到了两个词、四个字。第一个就是“规矩”,作为领导干部、公职人员,规矩意识一定要强,要守规矩、讲规矩、依规矩,凡事按规矩办;
第二个就是“责任”,责任意识也要强。我发现,刚才记者在问政中对责任意识方面的提问比较少,但问题往往就出在责任意识淡薄上。如果我们对待岗位、对待工作有强烈的责任心、有极强的责任意识,那么问政中反映的这些问题就会少很多。所以,规矩和责任,对领导干部、公职人员来说最为关键。刚才,看了问政短片,听了被问政岗位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表态发言,感觉大家表态的底气很足,但整改的措施、办法还要更实一些,要更加的具体、实在、有可操作性,要能够执行到位、落实到位。希望各单位会后进一步加以完善,确保整改取得实效。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电视问政要抓关键,切实强化重点岗位的监督评议
这次针对重点岗位进行电视问政,是我提议的。我一直想尝试对一些重点科级岗位进行评议、进行监督,因为在工作实践当中,尤其是在当市长的几年工作当中,我就深切感到,政府的决策、政府的部署、政府的要求,有时候一个科长就能卡住,到科长这里就办不了,要么拖、要么卡。因此,来X工作后不久我到市纪委调研时就提出,必须对重点岗位进行评议监督。这并不是故意刁难、为难科长们,在某种程度上,首先是为了保护重点岗位上的干部。其次,也是最根本的,是为了X好,为了X的发展好,为了X的老百姓好。就是要通过推动重点岗位干部更好、更有效地服务,使X发展得更好,使百姓得到的实惠更多。具体来说,是因为科长这个岗位十分重要、特别关键。
(一)决策执行重在科长。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最终要执行到位,重点在科长这个环节。科长是“最小的领导、最大的兵”,在党委、政府的决策执行过程中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对于上级的政策、组织的决策,虚假敷衍地执行、简单粗暴地执行、错误歪曲地执行都会出现“中梗阻”,影响政策的落实、决策的执行。刚才问政中就提到两个典型案例。个是市房产局在审查房地产企业资质的过程中,把国家制定的资质标准当作了一纸空文,审查走形式,走过场。另一个是运管处在执行处罚标准的过程中,科长说了算,科长说执行就执行,说不执行就不执行。更可笑的是,这些标准都是运管处自己制定的,连自己制定的标准都是“我们基本不执行”我们集体研究不执行”。由此可见,再好的政策、再科学的决策,如果在科长这个环节不执行,最后政策也会成为一纸空文,决策也会成为一句空谈。
(二)履职尽责重在科长。市直重点岗位的科长虽然职务不高,但手握实权,本单位的一些具体职能职权,比如审批权、监督权、执法权,都要靠科长去履行、去执行、去落实。特别是一些涉及资金、项目的岗位,一些老板就想方设法求着他、捧着他、供着他。这些岗位不进行评议监督,就容易出问题。比如,这次问政的财政局经建科,就掌握了公路建设专项资金管理的实权,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餐饮科就直接服务于全市X多万老百姓的食品安全,这么重要的岗位,这么重要的权力,一旦监管不到位、履职尽责不到位,问题就会出来。这次问政就反映出我们的一些单位对重点岗位、重要职位缺乏严格的制度化的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三)服务群众重在科长。科长身处一线,直接与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打交道,科长的素质、作风、形象的好坏,老百姓感受最直接、影响最直接。我感觉,这次问政选择的问题不是很尖锐,辣味不足,问政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提问过于轻描淡写,很少涉及到责任意识,也就是对那种拖、推、敷衍的不负责的行为提得少。重点岗位的干部,直接面对企业、群众,作风实不实,效率高不高,最直观地反映我们政府的形象。所以,今天电视问政反映的这些问题,必须从思想认识层面,从服务群众、依法行政的层面,好好思考、好好把握。
二、电视问政要求实效,切实抓好重点岗位问题的整改
这次电视问政把重点岗位的一些作风问题摆出来,一来是给大家警醒,我们的很多重点岗位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作风问题,距离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驰而不息。二来也是强化问题导向,找准下一步作风建设的着力点,通过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整改,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下一步作风建设的重点、电视问政的重点,就是要大力整治在服务于发畏、服务于群众的过程中设卡、拖拉等问题,这对一个地方发展环境的影响最为直接,要加速整改。针对这次问政反映出来的问题,请各责任单位打好“收条”,认领清单,切实整改到位。
(一)要雷厉风行抓整改。市作风办要根据今天列出的问题和各责任单位的表态,分类提出整改的时限要求,确保在规定的对限内整改到位。
(二)要持续追踪抓督办。每次评议都要对上次评议的结果有反馈,通过反馈进行归纳、总结。不问结果,评议就会流于形式;
不问结果,有的人就会把评议不当回事。我一直有个习惯,我所签发的批示件,涉及工作的部署,一般都会明确时间,要求必须在几天之内落实到位,或在几天之内给我反馈。没有这一条,很多事情就会摆在那里,能拖就拖,能摆就摆。所以,问政必须要抓督办、问结果。
(三)要毫不手软抓问责。对这次问政反映的问题,各责任单位要认真研究,严肃追究相关责任。需问责处理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问责处理到位,对涉嫌违纪违法的,要加快查办。我强调三点:第一,要加大打击力度。相关职能部门特别是公安部门,要采取有效有力的整治措施,坚决把造假这个歪风遏制住、清除掉。第二,要建立防范机制。政府各部门之间要加快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工商部门有一个好的做法,就是建立复核机制,收到公函后通过电话再向有关单位复核一次,效果很好。其实这花不了多大劲,也花不了多少费用,却可以有效地堵住审查上的一些漏洞。第三,要强化责任意识。这也是最重要的。审查严不严实,服务到不到位,说到底,就落在有没有责任心上。在基层和企业调研的时候,我就政府部门如何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多次强调过,要求我们的服务部门加快建立工作预告制。比如,企业这个证快到期了,我们提前一个月、半个月或一个星期就预告企业,告诉他们证什么时候到期,什么时候之前要来补办。因为如果不预告,企业有时候也记得不那么清楚,稀里糊涂就过期了。过期之前我们不预告,过期之后就去处罚,哪能这样做啊?为什么就不能提前预告呢?类似这样的问题,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其实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难,只要我们能想到,只要我们去做,是肯定能够做到的。一就是怕不去想,反正我是衙门,我是老爷,你来求我吧。二就是怕想到了也不去做。
三、电视问政要谋长远,切实构建重点岗位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
针对这次电视问政所反映出的问题,既要着眼当前,立说立改、立行立改,更要着眼长远、举一反三,构建好重点岗位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推动问政效果长效化、持续化。
(一)要强化队伍建设。重点岗位的干部配备,一定要更加强调德才兼备,更加强调务实担当,更加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如果重点岗位的权力攒在贪欲心极强的人手上,就要坏事。我多次强调过,我们的领导干部、公职人员一定要珍惜权力,不能贪恋权力。贪恋和珍惜是有本质区别的。党和人民赋予我们这份职责、这份职权,要倍加珍惜。只有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为了老百姓来用好这个权力。如果贪恋权力,就会不可避免地利用权力去谋取私利,而且不仅仅是谋取个人的私利,还包括受利益驱使去谋取小团体的私利。现在有少数一些干部,一旦某个有实权的职位出来,就马上盯住,千方百计找关系、走门子、打招呼,甚至还毛遂自荐,而对那些比较虚一点的单位、虚一点的职务、虚一点的岗位就不愿意去,甚至提拔也不愿意去。这样的干部把权力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一旦坐上了位置、掌握了权力,肯定会出问题。所以,对于重点岗位、有实权岗位的干部队伍建设,组织部门、纪检监察部门一定要把好关,防止权力落于那种私心很重、贪欲权力的人手中。
(二)要强化制度建设。要着眼于解决体制机制性问题,抓紧制定严谨严密、务实管用的规章制度,把各种职权纳入制度的“笼子”。要完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健全重点单位和重点岗位轮岗交流、重点岗位述职述廉、重点人员竞争上岗,有效激活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重点岗位必须坚持轮岗,没有价钱可讲,对谁都一样。因为一个人再有本事,再有能力,在一个岗位上干久了,思维方式都会趋于固化,形成惯性思维,总觉得在这个领域我是专家、我是里手、我最高明、我最清楚,因而就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听不进不同意见,这样就不利于开拓创新,不利于开展工作。另外,干久了也容易形成“小圈子”,先是在工作层面慢慢地形成工作的圈子,然后慢慢地形成生活的圈子,最后慢慢地演变成利益的圈子,这样就用权力把自己的圈子构建起来了。不打破这个圈子,我们的干部就会深陷其中,最终害人害己。通过经常性的轮岗交流,就有利于打破“小圈子”,有利于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有利于防止干部陷入“泥坑”而不能自拔。
(三)要强化监督问责。市直机关党委(党组)要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纪检监察部门要落实好监督责任,经常性谋划、部署重点岗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切实把重点岗位管起来、统起来。要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推动重点岗位作风建设,切实抓早抓小,经常性地开展提醒和警示教育,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要保持对重点岗位问题查究问责的高压态势,对违法乱纪行为坚持露头就打,绝不手软。
同志们,重点岗位是党委、政府的“窗口”和名片,事关事业成败。希望今天被问政的6个重点岗位以及全市其他岗位的全体同志,以本次问政为契机,切实转变作风,廉洁履职、依法行政,为X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