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谈话记录 >

两侧一本党员发展记录(2篇)

时间:2024-09-20 10:16:03 来源:晨阳文秘网

篇一:两侧一本党员发展记录

  

  驻村帮扶的工作日志

  驻村帮扶的工作日志

  扶贫开发工作中,不仅能够获得快乐、获得友谊、获得能力、获得经验等,是我们人生阅历中主要的一笔。以下是为你介绍的驻村帮扶的工作日志,欢迎阅读以及浏览!驻村帮扶的工作日志(1)长城网张家口7月2日电(李宏通讯员刘云宵王英军郭伟)“玻璃彩村,重点走访户于占峰,家庭人数5口,男,41岁,党员,文化程度:初中,配偶:高树红,身体状况良好。有一74岁老父亲经常闹病无劳动能力,还有一双儿女分别上初中和幼儿园。经济来源是种地,人均年收入2000元,今年在基层建设年活动的带动下开始种植双孢菇和白菜。虽目前要照顾年迈的老人和供养上学的孩子,生活较困难,但该同志有一股年轻人的拼劲,敢想敢做。建议作为帮扶对象考虑,只是要注意掌握时间和尺度等问题。”

  这是市委书记王晓东在其包联帮扶村玻璃彩村入户调查时所记的“民情日记”。在张北县,不仅每个基层建设年活动的驻村干部有这样的一本“民情日记”,全县所有村干部、乡镇干部等基层干部都有一本类似的“民情日记”,上面记满了哪家种了几亩莜麦、几亩土豆,养了几只羊、几头牛,哪家庄稼长势良好,哪家家禽患了病,哪家家庭条件困难……

  张北县油篓沟乡党委书记常海说,“民情日记”实行一户一记,主要是记录干部到群众家中了解的情况,给群众宣传政策、提供市场信息、指导农民生产和调解民事纠纷、处置突发事件、商议建设村级活动场所等,同时记录和分析群众遇到的问题,解决具体困难。

  为避免“民情日记”走形走味,成为一些干部自我表扬的“功劳簿”、应付考核的“作秀本”,张北县举三措,避免“民情日记”流于形式。明确记录重点,注重民情、民声、民意的反映。张北县规定“民情日记”要重点记录民之所收、民之所需、民之所期、民之所盼,要重点突出记录问题的解决,从而使“民情日记”真正实现干群连心作用;强化日常考核,注重量和质的结合。在量上,要求每位村干部和

  包村干部每个月至少写10篇“民情日记”。在内容上,既要有事项记录、情况反馈,又要有解决措施、办结时限及受访人签字,且每月的办结率必须在80%以上。同时,建立周检查、月反馈制度,将村干部和包村干部记录“民情日记”及落实情况纳入干部年终考核和述职范围之内,确保“民情日记”不走形式。引入民意测评,注重百姓对“日记”的评价。在每年年底或某项活动结束时,县活动领导小组组织群众对干部活动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民情日记”办结落实情况及群众满意度情况将作为一项重点测评内容。对达不到满意度标准的村干部和乡镇干部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年度评优资格。

  县基层建设年活动办主任、县委组织部部长刘建平说:“张北比别的经济发达地区开放得晚,农民生活水平和经济能力都较低,但是张北的党员干部都很积极能干,在短短几年内,张北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北干部把写好‘民情日记’比作擦亮扶贫攻坚枪的精神,感染了全县上下的百姓一起投身建设家乡、改变现状的事业。”基层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张北共派驻(包)村干部1050名,覆盖全县366个行政村开展扶贫工作,召开村民代表大会500余次,征集群众意见建议1200多条,书写“民情日记”数万篇,有针对性地走访困难群众1000余户,梳理出田间路整修、自来水入户等民生实事800余件,真正摸准了农村发展的症结,开出了致富良方。

  驻村帮扶的工作日志(2)3月4日在刚刚结束的丰宁豪村沟门村民委

  员会选举中,村委会主任和会计实现了新老交替。为了使新村班子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工作组当即建议村党支部在村委会换届第二天和第三天召开新一届村“两委”会议和村民小组长会议,引导大家向前看,团结、鼓劲、谋发展。会上,村“两委”和村民组长们都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具体承诺。

  3月5日清晨,工作组成员张喜带病和组长王金光二人携带着给所驻村的电脑、图片、学习资料等物品,从市里返回该村。行至滦平县张百湾镇,为了止住身上的疼痛,张喜下车找到路边一卫生所,打了

  一针后继续赶路。当晚,在驻地丰宁土城镇又找医务所打了一针。

  3月6日早饭后,张喜不顾感冒未好,与组长王金光来到豪村沟门村。在村医疗所打了第3针后,与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一起讨论拟报镇政府及有关部门请求帮助的脱贫致富项目,一直忙到午后。

  3月10日工作组如约到皮匠沟与村民一起商讨建大棚搞食用菌项目。农闲时节,村里人吃两顿饭。趁此机会,工作组对先到的村民进行了民情调查。工作组与63岁的村民代表张明环交换意见,问他对该村的发展有什么建议,他希望工作组帮助村里打机井。工作组组长告诉张明环,工作组正打算为村里谋划打机井时,张明环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3月22日组长王金光和张喜在村干部引领下来到贫困学生张迪的家。张迪的爷爷张明士把他们迎进东屋。驻村不久,工作组在走访后发现这是一个困难的家庭。张迪的父亲5年前肺癌去世,靠母亲打工供12岁的张迪和哥哥上学。下午4时,他们再次来到这个小院,见到了放学归来的张迪,了解了她的学习情况。

  3月26日工作组再次来到家境困难学生张迪家中看望,把他们捐助的1000元助学金和图书送到张迪手上。接下来,又到老党员冷传林家看望,为其送去治疗哮喘的药品。

  3月28日工作组经过研究,整理制定出帮扶计划。新打机井18眼。建设800平方米冷库,建设200平方米以上羊圈3处,实现小尾寒羊集中饲养。修建约600亩耕地7000米的防护河坝。硬化该村及附近6500米道路。建一所幼儿园,重新修建村部。

  驻村帮扶的工作日志(3)3月15日

  通过一个多月的驻村调研,我深刻感受到农村党支部存在着党员活动匮乏,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党组织的凝聚力不强等问题,也切身体会到“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回想在铁道大学工作时,我们经常组织党员去西柏坡开展党性教育活动,效果很好。为什么不能组织村里党员去西柏坡接受党性教育呢?有了这一念头,我立刻召集工作组成员一块商量,倡议开展“感受大学文化重温入党誓词”党性教育活动。我的这一提议得到工作组其他成

  员的一致赞同。“下面,就说说怎样组织。”我继续主持会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起设计活动内容。通过讨论,最后确定了活动内容:走进石家庄铁道大学参观校园、校史馆、图书馆、实验室等,观看学校宣传片;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重温入党誓词。

  3月25日

  今天,村两委班子及驻村工作组联席会的一项重要议程是研究孔韩庄村中心街绿化建设方案。孔韩庄村中心街全长约1000米,宽24米,南接杨孔线,北通村庄主要耕地,纵贯村庄南北,是全村出行、运输、耕作等主要交通要道。为进一步美化村庄,改善生态,计划今年春季对村庄中心街两侧进行绿化建设。经

  过大家商议,确定了绿化方案:在中心街两侧排水沟内侧栽种白蜡树幼苗,株距3米,共需700棵。所需树苗由村委会筹资购买,并由村委会组织村民栽种。栽种后初期由村委会安排人员对树苗进行养护,然后按区域划分给临近住户进行日常管理和看护。中心街所栽树木归集体所有,成材后由村委会统一组织处理,所得利益由村委会与树木日常养护责任人共享。

  4月6日

  修路是今年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提起修路,老百姓非常高兴,村里的积极性很高。孔韩庄村已经硬化了一些道路,但仍然有部分路段没有修通,村民出行有困难。经过调研发现,有些路段没有修通的原因是涉及拆迁,比如中心街与东外环连接段是村里的一条主要街道,如果想把这段路修通,涉及3户群众房屋拆迁。按着村里原来的补偿标准:拆除正房每间补偿1000元,偏房500元,门楼300元,拆迁户的工作一直做不通;按着市场上拆迁补偿标准走,省里给的帮扶资金恐怕连拆迁补偿都不够。考虑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村两委班子及驻村工作组联席会提出调整孔韩庄村道路修建拆除村房补偿标准:正房2000元/间,偏房1000元/间,门楼:600元/间。并组织村民代表做好拆迁户的工作。

  村里公路养护和管理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我提议在村主要路口建立牌坊,一方面起到美化宣传孔韩庄村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具有限

  宽限高的作用,防止大型过路车辆压坏道路。

  4月10日

  如何处理村上垃圾是我驻村以来始终考虑的问题。孔韩庄村现有民房约650套,村内主街道为7横9纵,外有东西环路各一条,羊孔线自村庄南部穿过。村内目前没有建垃圾存放设施,生活垃圾散放在道路两旁、房前屋后,风一吹到处都是,尤其是夏天生活垃圾腐烂变质后更是恶臭难忍,极大地影响了村庄面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前两天,我们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参观了东九女河、窦家庄、高口、韩庄子、觉道庄、唐家窑、耿官屯等几个垃圾处理比较好的村。调研发现: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目前广泛存在,尚无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比较好的做法是规划专门的垃圾存放点或通过建设新民居解决,但重点是设专人每天清扫。

  今天,村“两委”班子及驻村工作组联席会议研究制定了垃圾处理方案:修建10个垃圾池,分布在羊孔线穿村庄段两侧及村内倒放垃圾比较集中的地方;购置150个垃圾箱,按每4户1个进行配置,放在街道两侧便于倾倒垃圾的地方;选出5名保洁员,负责每日收集清理各垃圾箱及垃圾池内的生活垃圾;在村北头选址修建一个垃圾存放地,用于村内垃圾的集中存放。

  4月20日

  来村之初,就感觉孔韩庄村委会办公场所破旧不堪,墙面、地面破损严重,办公用品无法使用,功能分区很不合理。经与村两委班子沟通,决定整修村委会,同时修建文化活动广场。

  孔韩庄村委会办公场所现有正房10间,东侧有车库3间,西侧有偏房5间。正房中值班室兼广播室占用1间,村委会办公室占用1间,村委会会议室占用2间,农村书屋占用2间,电话站交换设备占用1间,其余3间放置杂物。东侧车库中,村委会面包车占1间,推土机占1间,空闲1间。西侧偏房中1间租给理发店,1间租给电器修理店,其他3间放置杂物。村委会院内广场面积约1000平方米,有广播天线1个,变压器1个,杂物若干。院内杂草丛生,物品摆放混乱,地面凹凸不平。

篇二:两侧一本党员发展记录

  

  中共四大纪念馆讲解稿

  序厅:

  各位来宾,欢迎参观中共四大馆。首先,我们将进入的是纪念馆的序厅。各位脚下满地盛开的鲜花是纪念新中国而牺牲的革命先烈。位于我们正面的是主题雕塑

  “工农联盟”,寓意着工人、农民、军人、学生、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登上历史的舞台,成为革命群众运动的重要力量。两侧是群雕,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中共“一大”的召开到中共“四大”的举行召开,从国共合作到国民党“一大”,从“五卅”运动到北伐战争,展现了中共“四大”召开前后的重要历史事件。接下来请各位来宾通过大屏幕观看三分钟短片《历史丰碑》。

  场景再现厅:

  一楼:它位于虹口区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处。原此东临是四川北路,西临淞沪铁路,也就是现在的三号线东宝兴路站,这里四周交通便捷,临近租界,一旦有情况发生便于代表们及时疏散。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共四大就是在该幢建筑窗户打开的房间(二楼)内所召开的。但非常遗憾,原建筑已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中毁于日军炮火。现在该处留有一块纪念碑。

  当时一楼是空着的,由一位江北籍阿姨负责警戒工作,如有情况发生,阿姨就会拉响警铃发出警报,提醒正在二楼开会的代表。

  二楼:二楼就是会场,由于当时条件简陋,所以部分桌椅是向隔壁邻居租用来的。墙上的这幅油画还原了当时代表们开会时的场景。当时代表们是以英文补习班的名义在此召开大会,每位身前都放有一本英文书,会议期间有情况发生,代表们就会收起正在讨论的议案,拿出英文书作为掩护。

  三楼当时是外地代表们的宿舍,一共有4位外地代表住在这里,分别是:尹宽、李逸、李维汉、阮章。由于当时条件十分艰苦,所以他们只能席地而睡。

  当时代表们的日常饮食也是由那位江北籍阿姨负责的,她经常炒的一道菜是塌棵菜炒冬笋,有时候会放点肉片。

  会议结束后,整栋建筑被保留了下来,作为当时中央工农部员工宿舍,张国焘任工农部主任,所以他经常会来到这里。当时通过这扇打开的窗户是能看到四川北路街景的。

  第一展厅:主厅

  第一部分:时局与形势

  主要介绍了四大在召开之前复杂的历史背景,中共一大,二大,四大是在上海召开的,三大这边是在广州召开的,中心论题是国共两党的合作,大会决定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但同时明确规定,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这幅油画上个是鲍罗廷,是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在共产国际的推动下,1924年同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等人以个人的身份参加了会议,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这是油画《国共合作》,选取了当时共产党与国民党的重要人物。名字和画像在这里也

  可以一一对应起来,我们可以看到共产党人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瞿秋白、李立三等人。国民党人有:孙中山、于右任、廖仲恺、孙科、谭延闿等人。以及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那么这幅画的背景就是位于广州的国民党一大的会址。在国共合作期间,共产党帮助国民党主要有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这是国民党上海执行部部分成员合影,在最后一排左边第二位是年轻时候的毛泽东,这张是他们当时出席国民党一大时的一个签名簿的一角。

  第二件事:是为了培养军事干部力量,在苏俄和中共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长洲岛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我们的周总理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这是他使用过的名片。边上这张是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校长的一张任命书,这是黄埔军校中第一期到第四期部分共产党员学员的名单。其中我们可以指出第一期中有徐向前,陈赓将军还有左权将军等人。

  到第四期有林彪也就是林豫南的弟弟,还有周恩寿是周恩来的弟弟。接下来中央便向地方各级党组织发出了通告,要求速选干部报告黄埔军校,这是上海大学,是国共合作中培养革命人才的一所先行学校,是有“东方红色大学”之称,但这个上海大学不是现在的上海大学,当时的校长是国民党的元老于右任,副校长是邵力子,邓中夏和瞿秋白分别担任了校务长和教务长,瞿秋白还兼任了社会系主任。

  第三件事:是在澎湃的倡议下举办了国民党人民运动讲习所,该所共办了六届,其中主要的教学工作和领导人均由共产党人担任,但是在国共合作后期,两党为了领导权的问题矛盾日益尖锐,国民党右派向孙中山提交了弹劾共产党案,为的就是清除和排斥共产党,陈独秀和毛泽东联名签发《中央通告第十五号——对国民党右派的反攻斗争》,予以反击。

  这边是国民会议运动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11月孙中山接受邀请,离粤北上,行前发表《北上宣言》,这是孙中山《北上宣言》手稿。并且主张召开国民会议,争取国家的和平统一。中央发出了《中央通告21号》。号召全体党团员支持孙中山北上。所以中共四大就是在这样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召开了。

  第二部分:筹备与召开(介绍中共四大召开的一个过程)

  这是在原址(东宝兴路)上的纪念碑,以及路口的一个是轻轨站下方的一个纪念性保护标志。这张照片可以介绍一下,这位老人是郑超麟,他当时担任的是大会的记录员,外地代表门的进出都是由他来引领的,这张照片是他于1984年来到我们虹口,考证四大会址时所拍的,后面是西科教堂,这边是淞沪铁路,(那么我们四大的确切位置大概是在这栋建筑的后面),那么接下来中央为召开四大进行的各项准备工作,发出会议通知,分配代表名额以及确定四大的中心议题,这是由毛泽东签署的会议通知,署名为“锺英”,就是指中共中央的谐音,这是旅莫支部和旅欧支部对四大的提案,其中旅莫支部的提案是赵世炎的亲笔手迹。

  中共“四大”的正式党员代表有20人,代表全国各地党员994人,其中有表决权的14名,代表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委员14名。代表们的资料都可以在这几个小触摸屏里面查看。

  这里有一位没有照片,他是唐山的党代表阮章,因为去世时年仅24岁,而且没有后人,所以在考证过程中也没有找到他的资料。

  中共四大的主要成就在这里,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会议议决案及宣言》在内的14分宣言及议决案,是历史上通过文件最多的一次,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运动中的领导权问题。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工农联盟的问题,指出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天然同盟军。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在反对封建军阀政治关系的同时,又要反对封建的经济关系。

  第一次将党的基本组织,由组改为支部;最高领导人,由委员长改为总书记,并且沿用至今。

  这里陈列的是中共“四大”几位主要代表们曾使用过的物品。

  这是陈独秀家祖传的笔筒和墨。

  李大钊(1889-1927)防身手枪(只能装一把子弹)。

  这是瞿秋白,《新青年》季刊创刊,封面图案与字是他亲手设计和书写。

  这是周恩来从德国柏林寄给家人的明信片。

  这个触摸屏里介绍的是中共“一大”至“十八大”的内容简介及决议案。

  这里陈列的是参加中共四大的其他代表们使用过的物品,这个罗章龙手稿是真迹,也是我馆的重要收藏,这四份手稿是他儿子赠予我们馆的。

  这首诗是他为了纪念秋收起义六十周年的时候所写的,但这落款处有一点小错误,他写的是1967年9月,其实应该是1987年9月的时候写的,相差了二十年,罗老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是91岁的高龄了,这边朱锦唐的私人印章,是我们这次新四大刚开馆时刚刚收集而来的,这边陈独秀的一副对联:“好书不厌百回读,佳树新成十亩荫”,虽然是复制件,但是是首次出现在纪念馆中展览的。

  第三部分:发展与高潮(主要介绍了中共四大以后在全国的影响)在中共“四大”召开以后,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学生运动和妇女运动得到迅猛发展。

  这一块是农民运动,这是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强调了农民运动的重要性,这是澎湃的海丰农民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总结农民运动经验的一部重要著作。

  在我们正前方是工人运动

  1925年5月,由于日商撕毁了二月罢工时与工人签订的罢工协议,以停工关厂向工人反扑,15日共产党员顾正红带领工人入厂交涉,惨遭枪杀,成为五卅运动导火线,她牺牲时只有二十岁

  在5月30日,3000多名学生与工人,在公共租界举行反帝讲演示威,英国巡捕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导致13人被杀害,21人重伤,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五卅惨案发生当晚,陈独秀主持召开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于第二天发动“三罢”(大罢工,大罢课,大罢市),反击帝国主义。

  全国参加五卅运动的大概有1700万人。这边是全国各地以及世界各国声援五卅运动的照片,这是五卅期间出版的一些刊物,像《热血日报》,是由瞿秋白亲自题词及主编,是五卅期间中共党的第一份日报,但仅出版一个月不到就被迫停刊了。

  为支援上海人民反帝爱国运动,在广州、香港发动和领导规模宏大的省港大罢工。

  1925年6月23日,当群众游行队伍经过沙基街时,遭到租界英国军警开枪射击,当场打死52人,重伤172人,轻伤无数,史称“沙基惨案”,在被杀的52人中有26人是黄埔军校的学生。

  这是组画《五卅惨案与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我们可以看到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画的是我们虹口的天通安车站这里,上面还有天通安三个字,这把机枪是可以连接起来的,是一个过渡。

  这是北伐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发动的工农群众支持下,国民革命军不到半年时间就基本消灭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主力。这是北伐进军路线图。

  为了配合北伐军进军,上海连续举行了3次工人武装起义,前两次都是因为准备不足,遭到了军阀的残酷镇压而失败,到了1927年3月中旬,上海工人在陈独秀,罗亦农,周恩

  来,赵世炎与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打败了军阀部队,占领了除租借外的上海建立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所以五卅运动的爆发和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成熟。,这里展示的是中共一大至五大的党员人数对照表,我们可以看见中共党员人数从“四大”召开前不足千人,一直发展到“五大”召开前的57967人。人数增长了近60倍,其主要原因就是工农运动的兴起及四大强调了党自身组织的发展。可见四大的影响力是多么的巨大。

  结束语:中共四大是中国共产党前进道路上的一座丰碑,她的历史功绩和创新精神是我党的宝贵财富。

  副厅:

  这里是我们的副厅部分,名为“红色足迹——中国共产党在虹口”史料陈列展

  这里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从1919年-1949年在虹口的光辉历程。

  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重要事件还有旁边的重要人物,中间这块是重要旧址。都是在虹口,与虹口有关的。

  重要事件

  1.“五卅”惨案

  这里是虹口区广中路668号的“五卅”烈士公墓遗址。它于1928年5月“五卅”惨案三周年纪念日举行落成典礼。墓碑坐北朝南,碑正面写有“来者勿忘”四个大字。碑后是蔡元培传文谭延闿书写的碑文。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该墓被日军炸毁。

  2.三次工人武装起义

  1.在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期间,铁路工人在天通庵车站附近推倒机车,阻止直鲁军的增援部队。

  2.所以在2006年1月5日,虹口区人民政府公布淞沪铁路天通庵站遗址为虹口区历史纪念地。

  3.1925年初到1927年间,陈云在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展开地下工作,参加“五卅”运动,领导罢工斗争。1982年陈云来上海视察工作时说:商务印书馆是我在那里当过学徒、店员,也进行过阶级斗争的地方。

  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

  这是位于虹口区多伦路201弄2号的左联成立大会的会址。这是当时成立大会的一间教室。

  这边是在成立大会上选举产生的7位常务委员,2位候补执行委员。

  这前三件事在我们的触摸屏中,可以点击查看。这显示屏也是我们与观众互动的一个方法。这里有丰富的照片及史料。

  这边是主要介绍鲁迅先生的,1.

  鲁迅先生于1927年10月,由广州到上海后,先后居住在上海的三个地方。景云里、拉姆斯公寓和大路新村。他在大路新村一直居住到去世。

  2.

  这个橱窗里面陈列的是左联期间作家出版的刊物,这个是鲁迅先生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所作的《为了忘却的纪念》。

  3.

  1931年1月17、18日,李伟森、柔石、胡也频、冯铿、殷夫等5位“左联”盟员在上海汉口路东方旅社开会,因叛徒出卖被捕。2月7日,“左联五烈士”在龙

  华英勇就义。

  油画

  这幅油画名为《走向刑场》就是介绍左联五位烈士的,透明屏上播放的烈士的资料,他的头像就会在油画上亮起来,呈一个对应的效果。

  左联五烈士中牺牲时年龄最长的是柔石当时29岁,最小的是殷夫只有21岁。

  这边是虹口农民迎接上海解放所做的一些事情,这边是原来的虹口区区政府位于海南路吴淞路之间,当时是国民党上海空军供应司令部,那么在解放前夕中共地下党组织以新空军自卫队的名义控制了司令部的大楼,在49年5月25日在楼顶升起了苏州河北岸迎接解放的第一面红旗。

  4.这是位于霍山路85号的远东反战大会的会址模型。

  宋庆龄主持召开了大会。毛泽东、朱德和鲁迅等被选为大会名誉主席。

  (左下的照片)这是宋氏老宅。

  这是一本电子相册,里面存放的是宋庆龄以及孙中山的影像资料。

  重要人物

  1.毛泽东

  毛泽东两次欢送赴法留学生。

  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文书科主任,并兼任执行部组织部秘书等。毛泽东一家寓居在茂名北路甲秀里318号,也就是毛泽东故居。

  2.陈独秀

  陈独秀曾五次被捕,最后一次被捕在岳州路永兴里11号被捕。

  这是陈独秀被捕后的关押处,嘉兴路巡捕房。

  这是他最后一次被捕为自己写的辩护词。

  3.瞿秋白

  1932年秋,冯雪峰陪同瞿秋白第一次与鲁迅会面,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经鲁迅介绍,1933年3月,瞿秋白夫妇入住山阴路133弄,同年4月鲁迅迁入山阴路132弄,两家仅隔一条马路。鲁迅几乎每天到瞿秋白家,有时还会带上几只刚出炉的热面包。

  电视里面播放的是影片《秋之白华》,是由董洁和窦骁主演的,我们可以看着电视屏幕听着话筒的声音。

  4.周恩来同志早起革命活动的旧址

  周恩来的二伯父和二伯母等人在永安里44号居住。周恩来生父也居住在此。1931年顾顺章叛变,周恩来和邓颖超在深夜以商人打扮到这里隐蔽。

  在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到上海有外事活动时,常陪同外国首脑登上上海大厦,俯瞰上海全景。

  这幅是陈独秀在监狱里赠与探望他的刘海粟先生的对联。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

  5.俞秀松

  俞秀松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曾经在虹口厚生铁厂做工。

  6.向警予

  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妇女运动领导人之一,是中共历史上第一位女中央委员。曾在福生路(今虹口区罗浮路)居住

  向警予参与领导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数千工人大罢工。

  7.郭沫若

  1927年4月,郭沫若写下了名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

  被国民党当局通缉,辗转来沪,住在窦乐安路。隐居期间补译了歌德的《浮士德》

  8.矛盾

  矛盾居住在景云里,《幻灭》、《动摇》、《追求》他创作了三部曲《蚀》,在这里第一次使用笔名“矛盾”。

  9.王孝和烈士就义地在上海提篮桥监狱

  10.1930年,田汉参加“左联”,当选为执行委员,曾居住在虹口江湾路。

  在今虹口区居住。

  11.1933年,聂耳由田汉和赵铭彝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田汉于1930年参加了左联并被当选为执行委员。

  聂耳于3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党领导下电影战线工作,1935年,聂耳创作了著名的《义勇军进行曲》,当时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更是我们的国歌。

  12.这是曾联松旧居(今虹口区山阴路)国旗的设计者

  设计理念“五星布成椭圆形,大星导引于前,小星环绕于后,恰似众星拱北斗的五星红旗。

  这是曾联松设计的国旗图案原稿。

  重要旧址

  1.李白烈士故居《永不消失的电波》的人物原型

  1937年9月(抗日战争),李白从延安来到上海设立秘密电台,1947年(解放战争),李白搬到黄渡路107弄15号。

  1948年12月30日凌晨两点多,李白正在紧张发报的时候,敌人采取分区停电的办法测出了这个秘密电台,李白不幸被捕,1949年5月7日,离上海解放只有20天的时候,李白被枪杀于浦东戚家庙。

  2.1927年中共江苏省委旧址

  1927年6月26日上午,中共江苏省委成立大会在山阴路路恒丰里召开。陈延年任书记。下午陈延年等4人在此被捕,机关遭破坏,同年7月英勇就义。

  陈延年是陈独秀的长子。

  陈延年被捕后,由赵世炎任中共江苏省委代理书记。在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胜利之后,由于叛徒的出卖,赵世炎于1927年7月在家中多伦路189号被捕,于1927年7月19日英勇就义。

  在各位脚下的是虹口区30年代的老地图,这些红色标记的是虹口区的一些重要旧址和遗址,相对应在头顶上方是虹口区的新地图,这边四川北路和吴淞路和脚下的老地图相对应形成新老呼应。

  副厅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在小的触摸屏上点击查看,可以点击小屏幕然后查看大屏幕。

  3.中共塘沽路秘密电台旧址

  1947年,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在国民党虹口警察分局附近的塘沽路62号增设一部秘密电台。叶人龙以胜利(开车行)汽车修理运输行作掩护。

  结束语:虹口沿江靠河,在这片23.4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有着辉煌的过去,抚今追昔,我们将永葆这份珍贵的历史记忆,守护这片永久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