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脱贫攻坚 >

2023年脱贫攻坚情况汇报【五篇】

时间:2023-07-07 17:5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近年来,乌恰县黑孜苇乡康什维尔村认真贯彻了党中央治疆方略,坚决落实了自治区、州、县、乡各级党委及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各项部署。紧紧围绕“六个精准”“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的工作要求,严格按照贫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脱贫攻坚情况汇报【五篇】,供大家参考。

脱贫攻坚情况汇报【五篇】

脱贫攻坚情况汇报范文第1篇

近年来,乌恰县黑孜苇乡康什维尔村认真贯彻了党中央治疆方略,坚决落实了自治区、州、县、乡各级党委及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各项部署。紧紧围绕“六个精准”“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的工作要求,严格按照贫困户“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村“一降五通七有”的硬性指标,坚定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现将我村脱贫攻坚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贫困村基本情况

康什维尔村成立于1954年5月,位于乌恰县城以东18公里,全村总面积9平方公里,全村共有户籍人口258户967人(农业户籍224户855人),由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2个民族组成,其中柯尔克孜族占99.89%。全村耕地面积1618亩,年末预计牲畜存栏6879头(只),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50450元。

(二)脱贫攻坚基本情况

康什维尔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7户539人,已脱贫146户535人,未脱贫1户4人,贫困发生率低于3%。

因病致贫7户21人占比3.9%、缺资金致贫131户488人占比91%、因残致贫2户3人占比0.6%、缺劳力致贫3户7人占比1.3%、缺技术致贫1户5人占比1%、因学致贫3户11人占比2%。

二、主要脱贫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脱贫攻坚组织体系

成立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由第一书记及党支部书记双组长为领导的扶贫工作站,选优配强5名扶贫专干,制定《康什维尔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统筹帮扶力量,形成了上下贯通、责任到底、合力攻坚的责任落实体系,进一步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二)多措并举,实现贫困村“一降五通七有”。

康什维尔村“五通七有”情况全部达标,贫困发生率为0.47%低于3%。

全村农牧民均能实现安全饮水,实现了居民区生活用电全覆盖,村委会办公区动力电全覆盖。全村农牧民均有广播电视且通讯畅通,可以满足人们正常收看广播电视通讯需求。309高速公路通过康什维尔村辖区,全村已经实现通硬化路,为农牧民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村级组织阵地建设齐全,可以满足农牧民办公议事及开展文体活动的需求。配有便民服务中心280㎡,2018年开展文化活动21场次、卫生室80㎡、村级幼儿园403㎡均能达标。有健全的村“两委”班子,办公场所总计139㎡。制定了清晰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引导农牧民发展西瓜种植及畜牧养殖,2018年村集体经济已经突破5万元。

(三)精准帮扶,解决贫困户“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

严格按照“农户申请、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村委会审查并公示、乡人民政府审核并公示、扶贫办复审、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公示公告”的程序将贫困户应纳尽纳。“五保户、残疾户、孤儿”等无劳动能力、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应入尽入。为确保脱贫成效精准,针对每户贫困户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转移就业131人,引导发展生产150人,实施生态补助9户9人,采取综合社会保障政策238人,护边员补助8户8人,预计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9015元;
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落实政策落实到位。着力推进“三个加大力度”,全村158名适龄学生100%就学,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
建档立卡贫困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
全村住房均达到安全标准,均能实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指标。

(四)项目支撑,完善基层设施建设

根据村实际情况和贫困户需求,谋划和实施了一批符合脱贫需要的项目。坚持政策保障扶贫与“造血式”产业相结合、近期脱贫与持续增收相结合。

2014—2018年以来共投入各类扶贫项目资金1777.95万元,实施项目33个。其中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9个,新建渠道8.4公里、新修路4公里、新建幼儿园150平方米、新建住房32座、新建圈舍640平方米、配电网建设1项、饮水钢渡槽1条60米;
实施到户生产发展类项目15个。

加大行业帮扶,投入资金14.2万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保障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

为11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请发放小额信贷466.1万元。用于购买牲畜、发展生产。

(五)聚焦“五个一批”,用好脱贫举措。

结合康什维尔村实际,重点落实了“五个一批”,做到精准到户、精准到人。

一是转移就业带动一批。用好转移就业脱贫这一最有效的办法,131人实现转移就业(占比23.38%)。利用康什维尔村辖区8家企业优势,鼓励支持贫困户到辖区企业务工创收。引导贫困户由被动就业向主动就业转变。

二是发展产业脱贫一批。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贫困户拓宽增收渠道,巩固种植、养殖传统产业,使种植养殖收入成为贫困户增收的主要渠道,发展产业脱贫150人。引导20户有种植条件和种植经验的贫困户种植50亩西瓜,15户贫困户种植32.5亩蔬菜。每亩蔬菜和西瓜产量都在1000公斤左右,每亩蔬菜及西瓜分别为贫困户增收1500元—2000元;
共对985只柯尔克孜羊品种改良,每只补助20元,有效的提升了整体柯尔克孜羊的品种质量。对94头牛的品种通过新疆褐牛冻精的方式对本村黄牛进行品种改良,每只补助200元,增进本地黄牛质量,为今后增加农牧民畜牧业收入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生态补偿扶持一批。通过生态补偿一批,实现贫困户能够依靠生态补偿增加收入,生态补偿脱贫9户9人,共发展护林员9名,补贴每人每年为1万元,极大的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四是护边员补助脱贫一批。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转为护边员8户8人,实行动态管理,实现稳定收入。

五是综合社会兜底保障一批。通过综合社会兜底保障一批,实现贫困户脱贫有保障,综合社会保障脱贫238人。其中享受养老补贴36人,高龄补贴3人,低保38人,残疾补助8人,五保户1人。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一系列“维稳组合拳”,进一步巩固了社会大局稳定局面,为农牧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水平、完成脱贫目标提供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农牧民生活水平提升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形成了稳定和脱贫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

二是农牧民感恩意识不断增强,效果明显。农牧民普遍提高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大局观念,带头宣讲,主动发声亮剑,社会和谐氛围浓厚。农牧民主动脱贫意识增强,思想观念由被动脱贫向主动脱贫转变,为巩固脱贫成效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是宣传教育引导效果明显。农牧民主动脱贫意识增强,思想观念由被动脱贫向主动脱贫转变,为巩固脱贫成效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是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部素质及担当意识普遍增强,通过开展“五同五送”、民族团结联谊等活动,引领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能力有较大提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四、巩固提升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发挥村党支部积极作用,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凝聚力、落实力。抓好班子队伍理论学习,通过强化宣传引导、树立典型人物、组织召开党团活动等方式,提升整体党员队伍建设质量,真正将建强基层党建与巩固脱贫成效紧密结合起来。

(二)发展产业,巩固脱贫成效。积极发展西瓜种植业,进一步推动种植业提质增收,在2017年、2018年的基础上,继续扩大50亩西瓜种植规模,引入20至50户贫困户加入西瓜种植项目,预计每亩西瓜为贫困户增收1500至2000元。

继续发展养殖业,鼓励引导农牧民将牲畜采取托养模式,引导农牧民与合作社签订牛羊托管协议,定期给贫困户分红增收,保障稳定收入来源的同时解放劳动力,双向收入,增加农牧民资金来源渠道,巩固脱贫基础。

(三)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宣传教育农牧民群众,充分利用离口岸、工厂、县城近等优势,鼓励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增加家庭收入。继续加大对贫困户实用技能培训的力度,拓宽农牧民转移就业的渠道,提升农牧民转移就业的能力。

(四)确保扶贫项目资金及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继续申请防洪坝及农田水渠建设项目,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
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确保实现全覆盖。

脱贫攻坚情况汇报范文第2篇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督查XX村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一、XX村基本情况

XX村是XX县15个深度贫困村之一,于2018年出列。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58户2863人。现有建档立卡脱贫户392户1717人,脱贫不稳定户18户74人,边缘易致贫户7户29人。2020年全村剩余贫困人口18户39人已全部脱贫。

二、督查工作开展情况

自收到XX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开展迎接国家脱贫攻坚考核工作督导的工作提示》以来,XX镇为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研究制定了迎国考“十日攻坚”行动方案,即从11月18日到11月24日,由各村组织分片自查,形成排查台账报镇指挥部,并坚持边查边改;
从11月25日到11月30日,组建4个工作组,按照省考流程逐村开展督查抽查检查。

作为XX村分片包村督导责任人,按照县扶贫领导小组安排,我于11月21日到XX村,传达县迎接国考工作安排,要求XX村结合省对县党政脱贫攻坚考核发现问题和XX镇迎国考“十日攻坚”行动方案,再次对所有贫困户和边缘易致贫户逐户进行问题排查和明白人培训,会后现场查阅村级档案资料、迎检准备情况;
特别是针对XX村养牛合作项目存在问题,11月23日召集合作社负责人进行专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开展整改。11月27日,抽调9名干部组建督查组,我带队按照省考进村入户流程,对村级档案资料、十一类花名册、“六室一点”准备、村级排查整改问题台账、村级访谈准备等进行督查,并分为四个检查小组抽查XX村12个村民组的“三类户”,全覆盖入户边缘易致贫户,查看迎检准备和项目情况等。从督查情况看,未发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方面的短板,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村级档案资料方面。按照XX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抓好XX县脱贫攻坚村级档案资料建设有关事项的工作提示》要求完成归档,但仍然存在问题。一是就业台账不精细,如:有工资收入,但务工地点没有到具体的工作单位;
二是全员人口花名册信息不精准,如:1人性别登记有误。

(二)档卡袋栏更新方面。绝大部分贫困户档卡袋栏没有问题,但少部分仍然需要继续完善。一是个别部分贫困户生产经营性收入佐证不力,没有调查笔录,缺少佐证资料;
二是个别贫困户明白卡未签字盖手印。三是少数建档立卡贫困户收支台账不一致,佐证资料不充分。

(三)扶贫项目方面。XX村2016—2020年度涉及扶贫项目21个,其中在本村实施5个,参与实施11个,参加分红5个,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经对项目进行排查,除此次省级反馈的2016年肉牛养殖项目存在问题外,涉及XX村的2019年花椒种植产业化扶贫项目,存在实施方式与批复不一致的问题,批复内容为:每户贫困户发放花椒苗30株(如因贫困户不愿种植,结余的花椒苗由村级合作社种植,产生的效益归村集体),实际实施为:每户贫困户发放了15株,剩余15株由村级合作社集中种植。

(四)其它迎检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个别贫困户家庭或个人卫生差,物件摆放不整齐;
二是汇报材料中缺少降低疫情防控对脱贫攻坚影响的总结。

三、下步工作打算

通过对督查抽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网格并有以下特点:村干部为网格员的网格问题多一些、县镇下派网格员的网格问题少一些;
年龄偏大网格员的网格问题多一些、年轻干部的网格问题少一些;
网格员有变动的网格问题多一些、网格员没有变动的网格问题少一些;
网格员责任心差的网格问题多一些、网格员责任心强的问题少一些。下一步我将继续按照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继续加大对XX村等本人负责的四个村督查力度,确保督导取得实效。

一是督促各村针对入户查找存在的问题,限时整改,确保所有发现问题在11月30日全部完成。同时,在村内组建互助工作组,采取强弱搭配再次开展全覆盖排查整改,重点是档卡袋栏的更新、逻辑关系理顺、佐证材料收集等,切实做好迎检准备。

脱贫攻坚情况汇报范文第3篇

——某镇脱贫攻坚项目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年以来,我们**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指导下,通过全镇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我镇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镇共有贫困人口1925户、4125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125户、2889人。2008年度我镇安排了耀南、高一、高二、程徐和华丰5个村进行了整村推进式脱贫,当时这五个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412户、贫困人口955人,通过一年的努力,到2008年底,这些贫困户全部能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合他们脱贫的具体项目,实现了脱贫任务。2009年初,我镇安排了**、夏塘、沟埃、三岔、黑沙墩、石涧等6个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这六个村共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499户、贫困人口1329人。在这6个村中,**、沟埃、三岔和夏塘4个村以发展优质高效的花卉苗木为主,通过花木产业的提档升级实现脱贫目标。黑沙墩村以发展甜叶菊种植为脱贫攻坚产业,石涧村以发展特色养殖为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目前,这6个村的产业优势都十分突出,取得的效果也十分明显。

二、我们的主要做法:

为了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并将这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我们镇党委、政府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的特点和我镇的具体情况,主要抓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

我们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始终把这项工作摆上突出位置,纳入全镇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扶贫工作为“一把手工程”,党委书记和各村各单位一把手是扶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为了加强领导,年初镇党委、政府重新调整了扶贫工作小组成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职能部门配合抓”的扶贫工作格局。镇党委、政府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分析了全镇扶贫工作的形势,将三套班子成员按照蹲点包村要求与扶贫工作挂钩,把扶贫工作纳入年度评先评优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人人头上有压力,个个肩上有任务,充分调动镇村干部搞好扶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为了在全镇营造出扶贫工作的良好氛围,我们从多方位加强政策宣传,通过有线电视网络、流动宣传车、印发宣传资料及张贴标语、写墙字、拉横幅等各种方式进行扶贫政策宣传。目前我们已经印发宣传资料2000多份,横幅墙字10多幅,张贴标语数10处,为实现全镇脱贫攻坚的任务和创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瞄准产业,加大扶持,利用好有限的扶贫资金发展优势产业。

自2008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镇不但发展和壮大了传统的花木和花生产业,而且还利用有限的扶贫资金,扶持和发展了苏北最大的华丰大棚西瓜基地2200多亩,黑沙墩钢架大棚西瓜500亩,耀南双胞菇基地300亩,耀南花木市场、程徐千亩黄桃基地以及高一、高二苗木基地等脱贫攻坚项目示范区建设。

首先是华丰村8424西瓜基地,由于大棚西瓜的种植不能重茬,这给我们的土地流转和基础设施配套带来了难度,面对困难镇领导没有退缩,在土地流转中镇分管领导、蹲村人员和村组干部为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起早贪黑,从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群众家里和地头随时可见干部身影,真是“磨破嘴皮、舍破脸皮、跑破脚皮”,功夫不负有心人,2200多亩西瓜基地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全面流转出来,为西瓜基地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接下来的是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可华丰村的扶贫资金相当少,全村只有8.5万元,这还不够给贫困户的籽种和技术指导费,在这种情况下,镇党委、政府当即立断从非常紧张的财政资金中拿出30万元,完成了西瓜基地的沟、渠、路桥、涵、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为贫困户的脱贫,为高效优质西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华丰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其次是黑沙墩村的钢架大棚西瓜基地,这种钢架大棚西瓜投资大,技术含量高,基础设施全部需要配套,而黑沙墩村作为2009年脱贫村,年初在该村制定这一脱贫项目时,扶贫资金尚未到位,镇党委、政府为了能够早日建成这一脱贫项目基地,采用政府挪、分管领导借、村里挤的方式共筹集资金8万多元,对西瓜基地的基础设施进行及时全面配套。而在生产过程中,当承包户、贫困户遇到困难时,镇领导更是关怀备至,今年6月份的一场大风,黑沙墩的钢架大棚西瓜被大风刮坏了80%,如不及时修整,将极大程度影响西瓜的生长,看到七零八落的大棚损失如此惨重,承包户和部分贫困户失去了信心,几乎放弃了重建希望。镇领导得知后,立即赶到村里,与全体村组干部一道,组织几十名劳动力,连夜对大棚进行修整,所有人工酬劳全部由政府买单,及时挽回了所有瓜农的损失,使西瓜获得了较好的效益,为此瓜农多次到政府感谢。

(三)结合特点,找准方式,实现脱贫攻坚成效最大化。

脱贫攻坚情况汇报范文第4篇

2020年村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2020年4月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驻塔尔浪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及全体村民,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村检查指导脱贫攻坚工作。现在,将塔尔浪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塔尔浪村基本情况

阿勒泰市阿拉哈克镇塔尔浪村位于阿拉哈克镇以北60千米,距阿勒泰市区60千米。本村耕地面积472.7亩,640台地耕地2650亩,本村草场2400余亩,铁斯拜草场4200亩,夏牧场天然放牧草场17000亩,系非典型的农业村。2019年牲畜最高饲养量1790头(匹、只),其中:牛860头、马130匹、羊800只。全村总户数116户,378人,由哈萨克族、塔塔尔族、维吾尔族、回族、汉族五个民族组成。常住户56户196人。村级阵地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其中:村级卫生室建筑面积80平方米),群众活动中心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便民警务站建筑面积60平方米,村委会院落硬化及健身器材地面硬化面积466平方米,道路两旁及村委会院落绿化面积1200平方米。

村“两委”班子由7人组成,村级储备年轻干部11人;
设村民小组3个,党小组3个;
十户长8人,民兵6人,协警3人,护边员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人)。全村有党员20名(其中农牧民党员9名);
“四老”人员5名(老干部2人,老党员2人、老军人1人);
全村有低保户12户29人(其中城市低保1人),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189人,2019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1337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9.2万元。

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自2014年启动实施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塔尔浪村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始终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惠民生、筑和谐”帮扶思路,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国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配强脱贫攻坚“领头雁”,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把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来抓,确立了将加强村党组织建设与推进脱贫攻坚紧密结合的工作思路,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着力建设一支懂农牧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村级组织,不断提升村“两委”班子致富带富能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续航助力。

------锻造脱贫攻坚“主力军”,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始终坚持“扶贫先扶志”思想,按照“精选配强、夯实责任、激发动力、从严管理”的原则,成立村级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依靠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形成逐级负责,责任到人,督促落实的责任机制,使村民主动摒弃“等靠要”思想,积极主动地通过自身努力和政策扶贫尽快脱贫,让贫困户变“输血”为“造血”,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2019年全村55户18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3370元。

------用好脱贫攻坚“助推器”,做到“扶真贫、真扶贫”。针对扶贫对象情况“因户施策”,帮助贫困村民理清脱贫致富发展思路,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在综合分析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健康状况、劳动技能、劳动积极性等因素后,为贫困户制定发展养殖、扶贫种植、技能培训、组织务工等具体帮扶措施,仅2019年组织外出务工五批次70余人次,全村贫困户家庭在“不愁吃、不愁穿”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均得到有效保障。

------突出脱贫攻坚“加力棒”,实现驻村帮扶“送真情、补营养”。始终把坚持脱贫攻坚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充分发挥驻村工作优势,在争取扶贫项目、资金落实上出实招,积极拓展以发展生产、庭院经济、农区养殖、富余劳动力转移等致富门路,2019年仅此几项使村民户均增加收入在2000元以上,千方百计促村民增收,传递和汇聚社会化扶贫正能量,架起了党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打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二)主动靠前打赢脱贫攻坚战

------帮扶精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通过采取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村民大会、开展慰问、文娱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全面摸底、精准帮扶。同时,充分利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对贫困人口进行动态监测,跟踪了解贫困人口的脱贫情况。因贫施策,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与贫困人口帮扶计划,建立完善“一户一策”、“帮扶手册”台账,实现“不脱贫不脱钩”。严格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有关工作流程,有序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措施精准。医疗救助全覆盖,采取市财政保底、帮扶单位干部帮助、村民个人自筹等方式,在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上,55户贫困户189人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民健康免费体检全覆盖,解决了贫困家庭看病就医问题,切实避免了因病返贫;
安全住房全覆盖,通过逐年有效实施安居富民房建设,49户建档立卡户定有所居,基本实现了贫困户住房保障全覆盖;
教育保障全覆盖,适龄儿童全部就学,无辍学儿童,全村实现免费教育,55户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3名,就读高中及大中专及以上6人(1人高中、1人中职、4人疆内大学),并按有关规定享受助学金,缓解了家庭压力,避免了困难家庭因学返贫;
惠民政策助力脱贫,55户建档立卡户,依托各项惠民政策,积极贯彻落实农区养殖各项政策,发展农区养殖生产,对贫困户中富余劳动力,介绍如护边员、协警、保安、锅炉工等岗位就业、外出务工等,促贫困户创收增收;
落实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建立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机制,依据贫困户家庭情况、身体状况、技能条件,按照“一户一档”、“一户一册”的办法因户施策;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动员引导村民实施“三苗”工程,仅2019年筹集3万元免费向村民发放“三苗”,全力推进村民降低生产生活成本,进而推进村民致富奔小康步伐;
充分调动党员、十户长、草根宣讲员的作用,抓好政策宣传,利用村民大会、周一升国旗等活动,积极开展政策的宣传,使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充分了解掌握“九项惠民”工程,确保把惠民政策作为脱贫工作的精准钥匙。

(三)积极争取各项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近两年来,积极争取惠民项目及阵地建设资金近400万元,持续实施“三苗”工程、庭院经济、道路建设等项目;
协调电信公司、联通公司分别实施完成了全村网络入户项目,使村民“足不出户”了解天下事、办所需之事;
投入资金20余万元,完成了村级活动中心的打造、硬化、绿化等工程;
争取统战(民宗)158万元建设项目落地,解决村级街道硬化建设2.5千米;
投入卫生环境整治专项资金1万元,对村里危旧房屋进行彻底拆除,开展村级连片环境卫生整治常态化工作;
持续推进村级绿化活动,仅2019年种植林木超过2000棵。

(四)近期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技能培训促脱贫。按照脱贫攻坚冬季攻势有关要求,塔尔浪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充分利用农闲的有利时机,启动冬季大轮训工作,以提高着力提升各族群众综合素质落脚点,真正让农闲不再“闲”,为贫困村农牧民致富增收铺新路。1月3日-1月17日,塔尔浪村邀请阿勒泰市机绣方面专家,来塔尔浪村开展手刺绣产品制作、工艺品定单型技能培训。共有20余名群众参加培训。

------劳务输出促脱贫。2020年3月,地区民政局协调中国联通阿勒泰分公司、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等单位,目前已解决护边员5人(非建档立卡1人)、协警4人(非建档立卡1人)、保安3人、村级管理员9人,建档立卡贫困有劳动能力的人员100%实现就业,确保了每个贫困户家庭均有一人就业,有稳定收入来源,坚决杜绝返贫发生。

------真心帮扶促脱贫。2020年元月,新春佳节来临之前,地区民政局筹集1万元,对10户家庭生活相对困难的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在疫情防控期间,塔尔浪村为20余户贫困户,免费拉运饲料玉米6吨,极大缓解贫困户接羔育幼期饲料不足的困难。此外,今年,将组织各级帮扶单位干部及社会力量对塔尔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扶志扶智上进行帮扶。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依托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全面改善塔尔浪村的村容村貌。

(二)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结合塔尔浪村实际,加大富余劳动力转移,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员3月底前全部实现就业。

(三)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1.塔尔浪村所有废弃房屋、危房、破损围墙全部予以推倒、拆除;
2.塔尔浪村村落周边枯树砍伐3.对塔尔浪村3条主街道的旧围墙全部拆除;
4.协调中铁十八局参与塔尔浪村脱贫攻坚工作,充分运用中铁十八局现有资源(铲车等机械设备)帮助塔尔浪村拆除危房、围墙以及垃圾清运等工作。5.协调阿勒泰市环卫处,在塔尔浪村群众集中区域设置4个大型垃圾箱,形成集中垃圾处理点6.动员所有住户群众坚持每周2次对塔尔浪村环境卫生集中清扫,制定清洁标准和惩治机制,参与爱国卫生集中整治工作。

(四)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1.“三区分离”工程,推进实施塔尔浪村贫困群众生活区、养殖区、种植区分离。2.旱厕改造工程,建议市政府、镇政府提供原材料,由住户干部和贫困户共同搭建完成;

(五)加大帮扶力度。采取领导联户,地区民政局、地区运管局、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干部包户形式,对5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帮扶。继续推行“三苗工程”,由地区民政局、中国联通阿勒泰分公司、市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筹集资金不少于10万元。购置树苗(成材易活)1000棵;
菜苗(依据需求)整体栽种,做到建档立卡贫困户空地绿地覆盖达到100%;
鸡苗每户不少于20只。

脱贫攻坚情况汇报范文第5篇

一、官渡村基本情况

陈瑶湖镇官渡村现有人口3847人,26个村民小组,1007户,11个自然庄,其中贫困人口106户,316人。官渡村村域面积3.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40亩,水面面积120亩。村级集体收入基本没有。截止2017年12月,尚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 163人未脱贫。

二、村小组民主评定,村组审核,再次精准识别贫困户和脱贫户。

   我村至开展专项扶贫工作以来,按县里统一部署,对贫困户进行再次核查,做到精准定位,分类汇总,让我们的扶贫工作真正做到精准扶贫。为了在全村角度更准确的定位贫困户,我们通过村民小组代表会议民主选出新增贫困户,再在村民小组长会议上,站在全村贫困户的情况对比下,将所有贫困户名单进行了逐一情况核对,并筛查出不符合条件的进行删除,最终评定出我村贫困户153户,491人,并做出公示。公示期内无任何异议,顺利完成了我村贫困户精准定位工作。2017年通过村小组民主评定,村组审核程序确定脱贫户30户、107人,2017年12月8日通过安徽省第三方评估,顺利完成本年度脱贫任务。

三、落实帮扶措施及成效情况

    在镇党委和镇政府领导下、在帮扶单位市史志办的帮扶下,我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团结合作,按要求完成贫困户动态管理调整工作,全力开展大排查工作,按照“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的基本方针,找准症结,把好目标,完成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脱贫措施:

产业脱贫方面,根据本村圩区的特点和传统习惯,积极发展种植业和禽畜养殖,2017年全年为43户申报露天种植蔬菜、14户养殖特色土鸡鸭、1户食品加工、3户水产养殖、1户黄牛养殖、4户莲藕养殖的贫困户申报产业奖补,增加了收入。

企业带动农户发展(4户5人):江海粮油4户5人:谢迎建、谢富狗、唐金义、唐四龙、姜正巧。

就业脱贫方面,积极为27户40人提供务工信息,引导有劳动能力和一技之长的青壮年就业务工,稳定增加收入。其中引导汪揣根利用自身技术,在本镇承接室内装潢装修业务,年收益3万余元;
介绍王别平到本村粮食烘干房工作,年收入21600元;
介绍张小三在江苏从事家政服务工作,每年18000元稳定收入;
介绍徐飞在江苏从事服装加工工作,年收入30000元;
谢生家中有老人需照料,不方便外出务工,根据其有油漆装璜手艺的实际,介绍到本镇一家卫浴厂务工收益超过30000元;

光伏扶贫方面,2016年安排10户,2017年安排24户参加光伏扶贫项目,安排2017年脱贫户钱太明、唐四龙、谢秀茂、谢生、谢富狗、王和平、徐春阳、谢英庞、祖羊苟、谢三伢、吴虎东、吴小兔、左羊苟、汪揣根、谢新五、葛金友、葛金邦、唐金义、王别平、葛古汉、孙根普、葛金苗等22户建设4KVA个人光伏电站,今年收益已按季度发放,并网发电后年收益约3000元左右。

健康脱贫方面,今年为所有的贫困户免费办理了新农合保险和综合保险,全部贫困户都享受351健康政策。今年对需要办理慢病卡、残疾证、健康包等进行申报与办理,贫困户残补等方面得到了落实,让贫困户人身健康得到医疗保障。

教育脱贫方面,为贫困户享受雨露计划提供条件,我村对符合雨露计划的学生都进行了申请,目前享受雨露计划的学生有9户9人:唐千生、吴美加、吴告文、吴中义、谢雄珍、谢宽银、周三宝、吴建设、唐义龙,贫困户学生每人得到补助金额为2000元。7户学前在校学生享受每人500元学费补贴;
小学至高中(小学、初中、普高中职):30户36人均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免除书本费政策,减少了家庭教育支出。

兜底扶贫方面,积极为贫困户落实养老金政策,按月足额发放养老金;
落实残疾人补贴政策,发放残疾人补助等。今年危房改造完成5户贫困户,补助资金发放到户,使他们住房安全得到了保障。2017年,为62户申报安全饮水工程。

金融扶贫方面,为所有一般贫困户办理了评级授信贷款手续,贫困户可根据自身信用和实际需要,到农商行办理信用免息贷款。我村除对18户办理光伏发电贷款外,还为11户贫困户办理了户贷企用扶贫贷款,今年每户分红3000元,同时为吴二平、徐太平2户办理了户贷户用贷款用于自身种植业的发展。

危房改造方面,全面推行新农村建设、危旧房改造、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有效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环境。2014有三户在册贫困户享受危房改造补助共计6万元、2015年2户共计2.6万元、2016年截至目前1户2万元。2016年已投入49万元推进道路硬化工程,同时计划于2017、2018年度投入230万元左右全面开展全村主要道路的硬化工程。同时大力推进森林村庄创建及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已累计投入资金近十万元。

四、单位帮扶情况

市史志办2017年开展冬日暖阳、走访慰问活动,目前为止市史志办给村扶贫资金近7万元。同时帮扶结对人每月到村对结对户进行走访宣传政策,积极开展大排查工作。在省第三方评估之前,以监测评估“零误差”为目标,市史志办积极研究部署迎检工作。一是成立了由调研员肖兴旺为队长、两名科级干部为队员的驻村工作队,到村积极参与资料补充整理等工作,开展迎检工作。二是于12月3日召开30户脱贫户代表宣传队员大会,包村镇干、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参加会议,集体观看省第三方评估模拟视频,邀请2016年脱贫户代表现场介绍党的脱贫不脱钩政策,驻村工作队宣传有关政策,解答贫困户问题。三是于12月4日抽调市史志办年轻干部分二组开展模拟评估,参照视频要求,到每个脱贫户家开展评估,查找有关问题,宣传扶贫政策。

在帮扶单位的帮扶下,吴小、舒拐、马湖等5个闸口泵站改造完成,200万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即将完工,一事一议项目四方庄循环路已建成,村庄环境极大改善,村内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村将严格按照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要求,抓好脱贫攻坚任务落实。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已有的优势,采取政策引导和项目扶持的方式,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展经济。

一是引导农户流转承包地,扩大产业种植规模,通过产业帮扶让更多的贫困户得到实惠。村两委干部积极与合作社沟通交流,引导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合作社经营,增加收入,实现持久脱贫,确保我村2018年脱贫任务顺利完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