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学习强国 >

2023年舞蹈学习论文【五篇】(全文)

时间:2023-06-27 11:50: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我国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通过民间舞蹈教学能够进行实现民族文化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的教育目标,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主义精神。民间舞蹈教学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时间较短,为了增强学生的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舞蹈学习论文【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舞蹈学习论文【五篇】

舞蹈学习论文范文第1篇

我国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通过民间舞蹈教学能够进行实现民族文化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的教育目标,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主义精神。民间舞蹈教学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时间较短,为了增强学生的舞蹈专业技能以及舞蹈审美能力,高职舞蹈教学将民间舞蹈教学作为较为普及的中等专业性舞蹈教学课程,用于提升学生的舞蹈技能。 

2、民间舞蹈在高职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民间舞蹈在高职舞蹈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高职舞蹈教学中民间舞蹈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创美能力。民间舞蹈的学习与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多听、多看、多思考,从中鉴别美与丑,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其次,民间舞蹈教学能够强化学生的美学教育。民间舞蹈源于民间,通过对民俗的艺术化处理,形成了具有民俗特色的舞蹈风格。学生对民间舞蹈的学习,既能够提升舞蹈技能,还能够了解我国多地区的民间习俗文化,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艺术情感;
第三,民间舞蹈的学习能够扩展学生的艺术视角。民间舞蹈具有独特的创作背景、艺术元素,传递了民族性与地域性特征,具备了不同的风格与特色。因此高职舞蹈教学中的民间舞蹈教学能够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体验我国大江南北独特的习俗特色,既能够学习北方质朴、豪放的舞蹈,又能够学习婉约、含蓄的南方舞蹈,学生通过不同种类的舞蹈学习,能够丰富他们的舞蹈技能与舞蹈知识,从而拓展舞蹈视野;
最后,民间舞蹈的学习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民间舞蹈的学习,既能够提升学生的感情色彩,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与精神文化素养。 

3、民间舞蹈在高职舞蹈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形成专业化的民间舞蹈课程 

我国高职院校更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教学内容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特点。高职舞蹈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实用特点非常明显,舞蹈专业的学生要能不断提升自我的表演与创作能力,从而为今后的舞蹈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民间舞蹈灵活性特点明显,且内容丰富,融汇了我国多个地区的民俗特色,对提高学生舞蹈基本功以及积累舞蹈素材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职舞蹈教学中,学校应该形成系统化的民间舞蹈课程,确保民间舞蹈教学内容的专业性与规范性,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学习科学的、系统的民间舞蹈课程。学校要加强对民间舞蹈教学的支持与重视,为民间舞蹈课程提供更多的财力、物力与人力的扶持,完善师资力量、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例如,在学习蒙古族舞蹈时,需要用到蒙古族衣服、马鞭等;
在学习藏族民间舞蹈时要用到长袖服饰等等,这些民间舞蹈由于具备民间特色和民族特色,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舞蹈教学资源。系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完善的教学资源情况下能够产生极大的舞蹈兴趣,并且对舞蹈学习具有更强大的信心。 

3.2 深化民间舞蹈教学的文化理念 

民间舞蹈不仅是我国百姓的智慧体现,同时也是各个地方珍贵的艺术传承,体现了我国各个地区的文化特色以及民俗风情。高职舞蹈教学中,教师为了让高职舞蹈学生能够更深刻的掌握民间舞蹈的艺术特征,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传递有关民间舞蹈的文化知识以及民间民俗等,例如,可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现民间舞蹈对应的民俗习惯、人文风情等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民间舞蹈蕴含的艺术文化特色以及人文习俗等,并且在此过程中真正融入到民间舞蹈中。另外,高职院校的领导要增强对民间舞蹈教學重视,并且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与其他院校进行艺术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演与实践机会,从而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学习更多的舞蹈知识,提升舞蹈技能,积累更多的舞蹈经验。 

3.3 完善舞蹈基础理论教学 

高职舞蹈教学中,学校要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引导学生打下扎实的舞蹈基础,并且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舞蹈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舞蹈基本素质,从而使得舞蹈动作更加具有感染力和专业性。首先,在舞蹈教学中,要丰富舞蹈的基础知识理论以及基本动作要领。高职舞蹈教学中,要加强舞蹈课程的设计与安排,设置一定数量的舞蹈理论知识课程教学,并且由简到难的增强训练的难度,帮助学生逐渐增强基础能力。同时,在舞蹈理论教学中,教师要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发展,采取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完善教学模式,将民间舞蹈蕴含的民俗文化以及动作要领直观的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融入到民间舞蹈背景中,并且对民间舞蹈有着准确而深刻的影响,学生从最初的单一模仿逐渐形成对民间舞蹈艺术形式、文化特色的独特见解,并且成为自己的舞蹈经验与舞蹈素材。因此,民间舞蹈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准备丰富的舞蹈资源与素材,让学生在欣赏与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舞蹈鉴赏能力。另外,由于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还可以在电视节目、表演中欣赏到各种民间舞蹈,例如杨丽萍的孔雀舞、云南舞蹈;
卓玛的藏族舞蹈;
梁伦的阿细跳月等等,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著名的民间舞蹈资源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学习和欣赏各种类型的民间舞蹈,体会舞蹈中包含的文化色彩与民俗特色。 

3.4 剖析民间舞蹈的动作特点 

民间舞蹈发展历史悠久,且各个地区的民间舞蹈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所具备的精神文化以及民俗特点也千差万别,但都是各个地区舞者的艺术体现。舞者以及创作者们通过仔细的研究与努力,让民间舞蹈越来越成熟,并且通过多样化的表演为人们带来美的感受,充分体现了舞蹈的艺术魅力。每种民间舞蹈的艺术风格以及动作都是独特的,在高职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民间舞蹈,并且区别于其他舞蹈,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区别,并且充分掌握舞蹈的风格与动作,将舞蹈情感与动作高度统一。例如,我国东北秧歌表演中,舞者的身体要略微前倾,身体的重心位于前侧,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为平原地带,百姓从事农业或者矿业活动时身体重心前倾,因此当地的舞蹈也出现了重心前倾的特点。教师剖析了舞蹈动作的缘由后,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且记忆舞蹈动作要领,舞蹈的节奏、动作更加准确和动人。因此,教师在民间舞蹈教学前,要能够深入了解舞蹈动作,并且让学生理解并且记忆,通过民间文化和舞蹈动作剖析方式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舞蹈动作。 

4、结束语 

高职舞蹈教学中民间舞蹈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既能够提升学生的舞蹈文化素养与舞蹈鉴赏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舞蹈基本功。民间舞蹈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热情,通过民间舞蹈的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为今后的舞蹈表演和舞蹈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经验。 

参考文献: 

[1] 曹亮红.高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建设为例[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02) 

舞蹈学习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舞台艺术实践 舞蹈学习 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1 舞台艺术实践与舞蹈教学的关系

舞蹈教育为舞台艺术实践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强化舞蹈学习者的基本功。而在舞台艺术实践中,通过综合灯光、舞美、人物表演等因素,舞蹈学习者的表演张力提升,真正地感受到舞台表演的心理状况,开阔舞蹈专业学生的视野。舞蹈教育通过舞台艺术实践中的舞台设计、道具铺陈,强化舞蹈表演者的内心情感,丰富表演者的内心情绪,实现舞蹈表演的集中与浓缩,同时,有助于舞蹈学习者精简功底,提升舞蹈表演者的综合性能力。

另外,舞台艺术实践能将舞蹈的特征和旋律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使得舞蹈学习者深入感受舞蹈的热情奔放和深刻寓意,舞台教育与舞蹈实践有着密切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在舞台艺术实践中,通过灯光、舞蹈、服饰这些舞蹈作品的构成元素和辅助元素,为舞台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性平台,使得舞蹈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更好地表达舞蹈所要展现的内容。

2 舞台艺术实践对舞蹈学习的重要促进作用

2.1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舞台艺术实践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舞蹈学习者一旦踏入舞台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在平常学习的过程中,所掌握的东西,并没有得到灵活的运用,所以,舞台艺术实践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舞蹈学习的思考,并且有助于学生从中得出经验,获得一次切实的舞蹈表演体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个人舞蹈表演能力。

另外,在舞台艺术实践中,学生的舞蹈技能得到培训和强化,更加贴近现实艺术,增强舞蹈学习的实用性,对于舞蹈艺术发挥的重要性更是有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解决在平常的舞蹈学习中常见问题,如舞蹈动作标准、舞蹈的风格以及舞蹈的情感表达,通过舞台艺术实践,大大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

2.2 增强学习学习舞蹈的兴趣

学习舞蹈,最为关键就是兴趣。因此,结合自身条件,舞蹈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提高学生的兴趣,才能达到舞蹈教学的效果,而舞台艺术实践正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因为,在舞台艺术实践中,通过表演艺术就是将声乐歌曲的情感更好地表现出来,舞者可以通过眼神、表情和肢体动作跟音乐,将舞蹈的内容诠释出来,这样,舞蹈学习者在舞台上会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全部发挥出来,长期下去,舞蹈学习者对舞蹈的兴趣也会得到发展与培养。

2.3 培养更多的舞蹈人才

舞台艺术实践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舞蹈人才,如桃李杯舞蹈大赛女子独舞,通过公平公正的舞蹈比赛,让学习舞蹈的儿童学会用平和健康的心态,欣赏各类舞蹈,并通过学习各种舞蹈,体会和领悟人类舞蹈的精华,通过实践,总结、吸收和掌握各类舞蹈的精髓,并且在为我所用,同时,还教学会这些舞蹈学员不可用太多的好恶心态来对待舞蹈艺术,真正地了解舞台艺术。

2.4 推动舞蹈教学的发展

首先,在舞台艺术实践中,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舞蹈的根本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性格,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智力来教育,以此来提高舞蹈教学的教育魅力。其次,舞台艺术实践是一门舞蹈学习的实践过程,是舞蹈专业学生学习舞蹈及表演基础等课程必不可少辅助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舞蹈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它对于培养舞蹈表演能力有很大的意义。第三,舞台艺术实践可以解决舞蹈教学中存在的实践基地建设问题,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学校由于资金问题,舞蹈实践设备和场地不足,使得目前实践教学条件难于满足舞蹈实践教学的需求,通过舞台艺术实践,使得舞蹈实训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强化舞蹈实践教学的考核,并且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5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舞蹈作为一种可以传达人类信息的情感语言,具有一种很好的律动作用,并通过其情感因素,进而增强学者的责任感、合作感,尤其是对于集体舞,所有学者一起随着音乐进行律动,自然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整体感、配合感与协调性,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舞蹈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另外,舞蹈还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舞台艺术实践,强化舞蹈训练,一方面,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想象力、感知力以及理解能力,实现情感教育渗透的教学目的。

2.6 提升舞蹈艺术能力

舞蹈表演作为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借助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并且通过对人类行为的记录和方式的展现与表达,这些都成为舞蹈艺术的构成与载体,因此,舞台艺术实践也是一种表演类型的文化,如作为舞美有湖蓝色的舞蹈伞加上浅蓝色的服装,还有优美的舞蹈动作,唯美的伴奏音乐,舞台就会变得极为漂亮。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舞台布景的陪衬,演员、舞台布置的实景配合,整个舞台艺术效果进行得到全面的提升。另外,舞台艺术实践可以帮助舞蹈学习者树立自信,提高其舞台表现力,舞蹈演员的天职就是创造真实、鲜明、优美生动的有着独特性格特征的人物艺术形象,因此,舞台艺术实践就将舞蹈教育的目的性是落实在根本任务上,通过舞者肢体、五官、身心、语言乃至感情状态的结合,感染更多的观众,这样,学生就会从中找到认同感,进而进一步增强学习舞蹈的兴趣和学好舞蹈的自信心。

3 总结

总而言之,舞台艺术可以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准确、细腻的表演,通过服饰、动作、舞姿、神态、外貌等方面寻找舞台艺术的真实表达,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舞蹈艺术之美,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可以强化学生的个人情感。因此,需要加强对舞台艺术实践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通过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舞蹈表现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有助于教师的经验积累,帮助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进行为国家培养更好的舞蹈艺术人才,促进我国舞蹈艺术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罗乐老师个人舞蹈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1(4).

[2] 韩淑英,阴晓晓.追梦紫砂遗韵――对舞蹈创作与江苏紫砂文化的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6).

[3] 古心.昆舞印象[J].艺术教育,2009(11).

舞蹈学习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舞蹈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通过舞蹈教育,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体质,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学生的思想境界,引导学生对更高精神生活的追求。舞蹈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学生高尚情操培养的有效途径。结合实际教育工作,探讨舞蹈教育当中还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舞蹈教育更好的发展,为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提供帮助。

关键词:舞蹈教育;
问题;
策略;
思维方式

舞蹈教育自从开设课程以来,一直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逐渐深入,舞蹈教育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对舞蹈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舞蹈教育系统也逐渐趋于完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优化舞蹈教学课程,使得舞蹈教育的理论与实际联系更加紧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今天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舞蹈,舞蹈正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人们对舞蹈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生活中也十分广泛地参与到了舞蹈当中。舞蹈教学过程中,如何解决仍然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过程中如何创新教学理念,如何保持本专业持久性等等,都是需要我们去解决的问题。

1,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普及性

教学实践活动中,舞蹈课主要是通过舞蹈作品欣赏和丰富的校园相关文化活动来开展的[1]。学生在学习舞蹈的时候,往往会受到身体条件的影响,同时学生的年龄也会对舞蹈的学习产生影响,如果学生在这些方面条件不好,就会排斥学习舞蹈。而农村来的学生往往不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因此学习舞蹈特别不积极,甚至对舞蹈学习缺乏信心,个别的同学更是表现为害怕舞蹈学习。这些影响因素对舞蹈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阻碍了舞蹈教育的向前发展。舞蹈作品欣赏达到舞蹈学习目的的过程中,很难实现更深层次的舞蹈教学。而学校文化舞蹈活动当中学习舞蹈,参与其中的往往是舞蹈专业的学生或者是艺术团体的同学,很少有普通同学参加,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舞蹈学习还是缺乏积极性。此外,普通学生在欣赏舞蹈作品的时候,其欣赏能力也是一个影响因素,需要进一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综合这几个方面的原因,使得舞蹈教育的普及程度还远不及其他艺术门类。

1.2重视程度不够

根据有关调查统计,舞蹈课程的开设,大多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开设的舞蹈课程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技能技巧型的课程,以欣赏舞蹈作品和声乐学习为主;
第二类是基础知识型的课程,以舞蹈训练和基本乐理为主,其主要目的是满足选学艺术类相关课程的学生基础知识的需求;
第三类是个别特殊课程,主要是单个的音乐欣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类课程开设的比例也各不相同,教学大纲也没有规范的要求,考核标准也不够完善。

1.3设置舞蹈课程时没有完美地结合创新性人才培养

目前的舞蹈教学,主要注重的是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了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但是另一方面,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艺术思想的培养没有能够得到重视,这些方面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高。教学过程中将人才培养的关键定在了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而事实上则是舞蹈艺术是可以对逻辑思维产生影响并逐渐完善,同时还能够不断促进其不断发展的。特别是科技研究类教学活动过程中,更是忽视了舞蹈教育在艺术教育中与研究活动的有机结合[2]。艺术思维对科学研究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二者虽然具有不同的形态,一个为抽象的、严谨的,另一个为形象的,但是形象化抽象的思维之后,能够对思维方式进行拓展,而借助抽象思维,又能够将舞蹈形体艺术进行抽象化,从而促进舞蹈艺术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二者之间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关系,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1.4技能和理论失衡

大多艺术类专业之中均设置了舞蹈教育,在学习舞蹈的学生之中,如果有舞蹈天赋,或者有这方面艺术特长的学生,在对其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注重舞蹈技艺的提高,而很少能够同等程度重视人文社会等学科的培养,从而使得学生缺乏艺术评价的能力,也没有足够的艺术欣赏的能力。舞蹈教育中需要舞蹈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理论,需要掌握各方面的艺术能力,要能够提高综合技术水平,促进整体的发展。舞蹈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技能学习过程中要理解理论知识,要消化拓展思维;
而在舞蹈理论学习中要联系实际,要通过引导,让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作品的创作过程,理解作品表现的内容,把握作品创作的动机。充分了解作品的背景,促使学生从社会学、艺术学、美学、哲学等角度对自己的感受进行阐述,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逐渐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

2,舞蹈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2.1设置舞蹈课为必修课

由于各种实际因素的限制,设置舞蹈艺术课为主干课程是不现实的,但是,将舞蹈艺术课设置为一门必修课是完全可行的[3]。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身体条件,在设置课程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满足渐进性的要求。舞蹈理论教学中,主要讲解舞蹈的基本理论,而后通过对舞蹈作品的欣赏,加以自己的分析和理解,从不同的科学角度对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长期的反复训练,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实现提高艺术素质的根本目的。在设置舞蹈课程的时候,还需要设置一些艺术哲学、舞蹈心理学、舞蹈美学、舞蹈社会学等选修课程,以交叉学科的形式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2开展丰富多彩的舞蹈活动

素质教育中,舞蹈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舞蹈教育除了实践课和理论知识学习之外,还应该有很多的舞蹈交流文化活动。在学校可以经常组织舞蹈晚会、舞蹈沙龙以及舞蹈比赛等[4]。舞蹈专业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参与,主动帮助其他同学,不断激发普通学生的舞蹈学习积极性,逐渐培养大家的舞蹈兴趣爱好,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成立工作室或者舞蹈团。不断扩大交流合作,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不断应用到实践和创作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2.3完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专业教师,特别是舞蹈专业教师,不仅仅要具备舞蹈专业的知识,更需要具备社会学、心理学、美学、哲学等相关知识,只有当教师具备完善知识结构的时候,才能够有效实现学生艺术培养的目标。

3,总结

舞蹈教育是现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思考探索,充分重视存在的问题,通过创新,不断完善舞蹈教育体系,实现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的根本目标。(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丁辛.高等学校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黄河之声,2012,16(3):85

[2] 于彬.试析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26(1):191-192

舞蹈学习论文范文第4篇

舞蹈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存在形式,民族舞蹈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随着人们对民族舞蹈关注度的提升,少数民族的舞蹈教学也逐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就我国目前来说,综合性大学中少数民族舞蹈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还不够完善,只有不断地调整教育教学方法,坚定地走好教育教学的规范化路线,才能确保少数民族舞蹈得以良性发展。

一、少数民族舞蹈概述

(一)少数民族舞蹈。古往今来,舞蹈一直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舞蹈技能的展现和表演来传递一种情感,传承一种文化。舞蹈源于艺术又高于艺术,它的艺术美不仅仅体现在舞者优美的舞蹈动作以及娴熟的舞蹈技能上,还体现在其传递出来的丰富情感上。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由于历史发展和风土人情的差异,少数民族的舞蹈种类也纷繁众多。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发展文化,不同的文化演变出不同的舞蹈类型,在进行相关的舞蹈学习时,除了要不断结合民族文化外,还应该引入国际舞蹈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技巧,发展多元化、全球化的舞蹈形式。只有在体验舞蹈所传递出来的美、精神以及信仰的同时,不断调整舞蹈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技巧,才能为我国的少数民族舞蹈注入新的活力,丰富舞蹈的形式,开拓舞者的视野。至此才能不断地发扬我国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提高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国际关注度和认知度。

(二)提高对少数民族舞蹈的重视度。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国家,民族舞蹈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方式,在历史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少数民族舞蹈为作为珍贵的文化财富,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珍惜并发扬广大,只有树立正确的少数民族舞蹈价值观和文化观,才能不断地深化并加强少数民族舞蹈的艺术价值和表现形式。这就需要相关高校、机构或组织在提高重视度的基础之上不断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地发展并壮大少数民族舞蹈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

二、综合性大学中少数民族舞蹈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探讨

(一)综合性大学中少数民族舞蹈教育教学方法探究。1.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少数民族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舞蹈教学学科,除了进行常规舞蹈教学外,还要突出表现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特色和人文情感,所以在教学时一定要首先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和情感体现。教师要不断加强少数民族的背景文化教育,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来不断提高学生们的文化认识和艺术素养。2.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所谓的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方法是指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技能训练,即舞蹈技能和技巧的学习。综合性大学的少数民族舞蹈教学是具有其自身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的,对学员进行少数民族舞蹈教学,绝不能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技巧训练,更不能偏重实践技能训练忽视文化知识基础。只有二者协调统一地进行教学,才能确保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率。3.合理利用单元式教学法。单元教学法是舞蹈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原则、教学任务、教学方法以及组织形式等。针对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教学,也要采用划分单元的形式进行教学,既要区分出不同的舞蹈,又要融合不同的舞蹈,在确保独立性的基础之上进行共性结合,这样才能不断地充实舞蹈的表现形式。

(二)综合性大学中少数民族舞蹈教育教学相关改进策略研究。1.深入民间,挖掘少数民族舞蹈。目前各大高校收录的少数民族舞蹈形式还不够全面,民间和基层仍然流传着很多舞蹈形式,这就需要综合性大学深入民间挖掘舞蹈素材,之后选取内涵丰富、特点明显、表现形式优美的舞蹈作为教学内容。同时,对于民间舞蹈形式还要做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技能训练,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不断地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入地了解民族文化、民族风格以及表现形式,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在进行蒙古舞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视频播放安代舞的形式,首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通过创设情景的形式模拟嘎达梅林电影中的人物,展示其中的舞蹈表演片段,这样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升教学效果。3.加大舞蹈中的情感投入。舞蹈是一种肢体表现形式,虽然技巧和动作很重要,但是舞蹈所要展现的情感及内涵更为重要。情感体现是舞蹈的灵魂展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舞蹈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寄情于舞的能力。

舞蹈学习论文范文第5篇

1.1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

舞蹈教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舞蹈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课堂实践机会。在舞蹈教学课堂上,教师一边向学生表演舞蹈示范动作,一边向学生讲解舞蹈动作要领,使学生基本掌握所学舞蹈的动作规范。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各种形式为学生提供舞蹈动作的实践机会。例如,教师开展舞蹈观摩评价课,让一名学生表演舞蹈动作,请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并对该学生舞蹈动作进行评价。学生在观摩评价时,教师要求学生不允许用简单的口头语表达动作,必须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进行评价,说出刚才那名学生舞蹈动作的错误之处,并通过动作讲解该种舞蹈动作的要领,使其他学生快速掌握该种舞蹈动作的要领,并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再如,舞蹈教师运用小组模拟教学方法进行舞蹈教学,让每组的每位学生在组内进行试教,一边进行动作示范一边讲解动作要领,其他同学一边观看一边讨论交流。这样,教师让每位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可以提高他们的镜面示范能力,并可以提高他们运用舞蹈语言教学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幼儿舞蹈教学的基本方法。

1.2创设见习和实习舞蹈实践机会

舞蹈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见习和实习机会,与幼儿园进行充分的沟通,让学生到不同年龄和不同层级的班级见习,将舞蹈课堂上掌握的舞蹈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幼师生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在学生见习期间,让学生充分亲身感受到幼儿园教师如何组织舞蹈活动的方式、如何表达积极的情感、如何表现丰富的面部表情、如何进行亲切的提问,如何鼓励与启发幼儿学习等各种实际教学的方法。学生在见习期间通过观摩学习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进一步了解幼儿特殊的身心特点,更加明确幼师生舞蹈学习的任务及目标。在三年级学生实习时,舞蹈教师应要求学生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写出详实的教案,听取指导老师建议,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教师还要求学生收集各种年龄的幼儿舞蹈素材,记录幼儿园教师舞蹈教学的方法,学习幼儿园教师开展幼儿舞蹈活动的方式,组织幼儿舞蹈活动,亲身体会舞蹈教师组织舞蹈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因此,幼师生通过见习和实习期间的观摩、实践和思考等方式,提高自己幼儿舞蹈教学的实践能力。[1]

1.3积极参加文艺会演和舞蹈比赛

为锻炼幼师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舞蹈教师应带领幼师生积极参加班级文艺表演和学校文艺晚会,以及各种社会演出和舞蹈比赛等舞蹈活动,组织学生选材、排练及表演,并对舞蹈表演和舞蹈比赛进行指导,巩固幼师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舞蹈知识,积攒幼师生实践舞蹈经验,增强幼师生的舞蹈实践能力。

2开展分层合作教学,全面兼顾个体差异

由于每位幼师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教育背景、专业基础,学习兴趣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所以他们的舞蹈知识和技能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教师对幼师生的舞蹈教学不能采用“一刀切”,实行同样的教学标准,应采用分层合作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分层标准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些教师根据学生的舞蹈学习基础和舞蹈技能水平进行分层,将学生分为受过专业舞蹈系统学习且舞蹈技能高的学生、掌握基本舞蹈技能的学生、从未接触舞蹈且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有些教师根据舞蹈学习成绩对学生分层,将学生分为优秀、良好和一般三个层次。还有些教师根据学生舞蹈能力的掌握程度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开展分层合作学习。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如对缺乏舞蹈基础的初学者,教师应主要教学舞蹈的基本动作,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信心和兴趣。小组分层学习即可以使好学生“吃的饱”,也可以使差学生“吃的了”。[3]

3突出培养学生创编能力

3.1学习编导理论

幼师生提高舞蹈创编能力的首要前提是学好舞蹈编导的理论知识。因此,舞蹈教师要对幼师生开设舞蹈编导理论课,讲解舞蹈理论知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使学生逐步掌握舞蹈创编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知道舞蹈创编的前提是充分掌握舞蹈理论,创编的重点是主干动作,创编的难点是舞蹈组合,创编的关键是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和画面的感染力。

3.2开设舞蹈创编课

幼儿舞蹈必须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贴近他们的生活。幼儿舞蹈教师要创编精彩的幼儿舞蹈就必须清楚幼儿的年龄特征及生活习惯。创编者要具备很强的乐感,不仅要理解音乐的理论知识,更要理解音乐的表现情感及艺术形象,需要学习舞台灯光与服装知识,在今后舞蹈创作中加以综合考虑,如色彩搭配的整体效果、服装与动作表现的搭配等。[4]因此,幼师生舞蹈教学课程应安排舞蹈创编课,通过观摩舞蹈、模仿编排、重组动作、拓展内容、艺术鉴赏等各种方式,让学生熟知舞蹈编排的基础知识,如队形、造型、音乐、服装、灯光等知识,熟悉舞蹈编排的一般规律,了解舞蹈创编的基本特征,使幼师生掌握舞蹈创编的基本技术,如集体舞和表演舞等,激发幼师生对舞蹈创编的热情与欲望。[2]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