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生事要熟办——机关工作方法

时间:2023-04-18 15:35: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生事要熟办——机关工作方法,供大家参考。

2022年度生事要熟办——机关工作方法

生事要熟办——机关工作方法

 

自负是办事成功之大敌,面对没有从事过的事情,无论多么简单,你若自负自傲,必定自食苦果。我认识这样一位机关干部,写材料是把好手,处理事务不是其所长,领导适才而用,动“笔杆子”的活让他多承担一些,陪同领导下基层检查工作的事情总让其他人去干。久而久之,他心里开始不平衡,陪领导下去轻松自在又风光,在机关“爬格子”又苦又累又无名。

事有凑巧,有一次下基层,领导派他去陪同首长,并一再嘱咐:“陪首长是个细活、苦活,你过去没有经验,一定要慎之又慎,考虑周全。”可他却比较自负,认为不可能出问题。他对人员的协调,工作部署、车辆派遣,文件材料以及怎样开展工作等诸多事宜,都进行了认真准备,但却疏忽了了解出行路线及路况,带车行进的过程中,因主观臆断,凭想当然选路,结果陷入了“迷魂阵”,走了半个小时,没有走上正路,首长问“你知不知道路?”这个机关干部说“我不太熟悉。”结果首长说“你下去熟悉道路吧”,他刚一下车,首长就带车走了,把他晾在了半道上……

后来,他虚心向其他机关干部请教,同事们半开玩笑半正经地说,你以为承办具体事务就那么简单?传给你几条秘诀,“首长不讲我先讲,试试话筒响不响;
首长不行我先行,探探道路平不平;
首长不尝我先尝,品品饭菜香不香。”听罢此言,他这才真正体会到“看人挑担不费力,事不经过不知难”。

任何事情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要求,没有办过的不能自以为是,自作聪明,要以老实的态度,虚心的态度,慎重对待。只要是不明确、不熟悉的工作,一定要下工夫搞明白,力求熟悉它、精通它,这就是“生事要熟办”的基本内涵。

一、要熟悉政策

政策法规是机关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和遵循。政策法规不掌握,工作开展就没有依据,下级请示问题就不好回答,指导基层就难有章法。机关干部要当政策法规的明白人,对基本的政策法规要熟知熟记,对分管工作、分管领域涉及的政策法规要烂熟于心,对关系单位建设发展的有关政策法规要熟悉。总之,对于政策法规问题,我们要做到熟悉本职的、掌握相关的、了解其他的,不能局限于某个部门、某项工作。在参与某项工作之前,要抽出时间对相关政策、资料熟悉一下,有备无患,同时也有助于深入研究问题。

二、要熟悉程序

机关工作不能随心所欲,办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一定程序的。因此,在办事之前,对于这件事情的办事程序,一定要搞清楚,不能凭感觉或想当然办事,该请示的问题绝不自作主张,该坚持的顺序绝不能随意颠倒,该落实的步骤绝不能轻易省略。程序坚持的好,可以减少失误矛盾,增加安全系数,提高办事效率,否则会贻害无穷。

一方面,要明确“办文”的程序。机关公文处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有程序问题。公文起草,要有令而动,有据可依;
公文审批,要层层把关,按级负责;
联合行文,要自下而上,协商一致;
公文办理,要逐级请示,遵示而行。如果不按程序办,不仅办不了、办不好,甚至可能办出问题,小则延缓某项工作的进程,大则影响机关部门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教训很多,比如,应按规定程序报送机关的公文,不是走正常渠道通过职能部门而是绕过规定的程序,直接送首长本人或通过其他方式报送。这些公文,往往不是没有按规定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就是没有按规定进行审核,给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被动,甚至出现矛盾。正确的方法是,办理每一份公文,都必须逐级呈送、层层审签,确保公文处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尽可能避免公文漏传、误传、横传等问题的发生。

再一方面,要明确“办事”的程序。请示报告是最基本的程序,无论是上级交办的事情,还是职责应办的事情,一定要按程序办理。习总书记严肃指出:“请示报告不是小事,不要满不在乎,这些年来一些干部出事就出在这上面。”特别是一些重大问题、敏感问题,一定要慎重从事,该请示的要请示,该汇报的要汇报,该研究的要提交研究,不能擅作主张,随意处理,否则,就是违规违纪,也很难有好的效果。领导同志有时一段时间不在位,而事情又非常着急,就应该按“非常”程序处理,可以请示再上一级的领导,不能误了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办事切忌多头请示,因为这样做极易出现各位领导对请示事项提出不同的处理意见,导致抓落实无所适从,而且还容易给领导之间造成隔阂,该请示谁就请示谁,不能乱请示。

三、要熟悉规则

游戏有游戏规则,办事有办事规则。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七十二行,每行有每行的规则。”规则就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具体规定。有的规则有明文规定,有的规则没有明文规定,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东西、常识性的东西。不论哪种规则,都是应该熟悉并严格遵守的,否则,就很难把事情办圆满。

先讲两个赵朴初遇到的事,可以启迪我们增强熟悉规则办事的现紧迫感。1987年,赵朴初偕夫人来杭州,主持召开全国宗教会议。赵老喜欢昆剧,有人建议为他演出一场折子戏,省文化厅领导很支持,决定在武林路小剧场演出《思凡》、《下山》、《界牌关》和《赠剑》等。原定是专为赵朴老夫妇演出的,不料统战部的工作人员不明情况,竟用面包车把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道士、僧尼都送来了。见此情景,赵朴初马上把负责的沈祖安叫到一边说:“现在各方面的宗教人士都在,你们怎么能演和尚尼姑思凡成亲的戏呢?”并且严肃地指出,“不演是中策,照演是下策,换戏是上策。马上就开演了,怎么办?”在当时的情况下,只好采取临场换戏。若不是剧团反应能力快,差点闹出乱子。

还有一次,赵朴初生领导病,一位在地方剧团工作的领导前去看他,陪同的一位演员说在附近订了一只花篮,要领导先上楼她去取。等这位女演员气喘吁吁地送来花篮时,领导一看傻了眼,一个花篮插满了黄白色的菊花。按习俗,这对老年病人是犯忌的。领导正想批评这位演员,赵老赶忙说:“什么年代了,还有那么多忌讳,西方人把玫瑰花送给情人,也可以送给去世的人,日本把乌龟当作长寿的象征,中国人还在贬称为‘王八’,旧习俗要改革。这菊花很新鲜,谢谢了!”那位演员直到出门时才意识到,可能是花店的主人听到她在打听到八宝山乘地铁的途径,误以为她订的花篮是做吊唁用的,才给插的都是菊花。

赵朴老遇到的这两件事,其中规则对业内人士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但对一般人来讲,却不一定了解,特别是菊花通常做吊唁用,好多人就不一定知道。所以,古人就强调:“入境问禁,入乡问俗,入门问讳。”也就是进入别国(别地区)境内,应当了解法律禁止的事情;
进入异乡,应当询问当地的风俗习惯;
到别人家里,应当了解他们家庭避讳禁忌。只要稍微认真些,失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入其俗,从其令,到哪个地方,就顺从哪个地方的风俗习惯。这就是了解规则,熟悉规则,按规则办事,也是值得现代人借鉴的。

在机关工作,经常遇到排列顺序的事情,如人名排列,有的是按笔画顺序排列,有的是按职位顺序排列,比如,同是副职,谁先谁后,都是有讲究的,这就是规则,不是随便排列的。如果把应该排在前面的排在了后边,就会惹来不少麻烦,甚至会引起思想混乱。包括其他方面的排序也是如此。不能擅作主张,自作聪明。

规则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具有普适性,比如交通规则“靠右行驶”,比如,礼仪规则“女士优先”,等等。越是不熟悉的领域和事情,越要熟悉其规则,这样办理起来,就会少发生问题。规则,有显规则,也就是明文规定的,这个要牢记;
也有不成文的,也就是约定俗成的,虽不见诸于明文,但也应尽量熟悉和了解,这样办起事来就有了分寸。当然,对于那些歪风邪气、不正之风的潜规则,不仅不能效仿,还应理直气壮地反对和抵制,这是另一个范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