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幼儿园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知识【11篇】(2023年)

时间:2023-04-20 10:35: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知识【11篇】(2022年),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知识【11篇】(2022年)

篇一:幼儿园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知识

幼儿园开学正值秋天来临,季节交替时有部分孩子的抵抗力变弱。近期气候高温、多雨,闷热的天气,传染病易高发,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疾病的发生并做好预防措施。

01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怕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头痛、全身酸痛,咽痛,可有咳嗽、喷嚏、流涕、鼻塞。

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流感不同于普通的感冒。本病多发于秋冬季,人群普遍易感。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特别是外出回来、接触物品、上厕所后。

2、多饮水、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

3、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浑浊的场所,戴口罩做好防护。

5、必要时可进行疫苗的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

02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幼儿上火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抵抗力下降。若受到鼻病毒等感染,就会发生上感,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秋季孩子生病以此为多,尤其是中秋前后,秋风袭来,秋燥,早晚最容易受凉。

预防措施:

1、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户外活动后及时更换衣物,避免大汗后吹风。

2、勤洗手,多喝白开水,不吃热性上火的食物。

3、避免用脏手接触口鼻、避免受凉、避免与患者接触。

4、孩子感冒伤风时要预防支气管炎等并发症,不吃生冷的东西,在家静养,少在外面跑,要不然孩子的咳嗽不容易好,容易发生肺炎。

03

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水痘:是水痘-带状疱疹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有发热及全身性分批出现的皮疹,以斑丘疹及疱疹和结痂为其特征。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腮腺炎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阻为特征。

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预防措施:

1、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

2、天气渐凉,应尽量减少室内空调和电风扇的使用,开窗通风,增加室内外空气的流通与交换。

3、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4、免疫预防,疾病流行季节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水痘等疫苗。

04

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高发季节,发病急、传染性强,表现为呕吐、腹泻等。这类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通常是由于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感染后发病。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餐具要进行消毒,肠道传染病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在小摊点吃零食、就餐。

2、生食水果要洗净,孩子要勤洗手,不要吸吮手指。在腹泻流行期间不要接触患儿,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

3、患了病要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不要用抗生素。处理呕吐物后要消毒双手,避免交叉感染。患病后及时隔离,待症状完全消失后三天才来园。

05

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可查询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

预防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

3、保持肠胃通畅。平时多饮淡盐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肠胃通畅。

4、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

06

家长要配合

疱疹性咽峡炎

1、做好日常防护,尽量不带孩子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2、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等;

3、合理安排幼儿作息时间,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与愉快的心情,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

4、密切关注孩子身体健康,与班级老师加强沟通联系与配合。孩子一旦有异常或确诊,隔离治疗,不要接触其他幼儿,并第一时间告之老师便于班级采取应急措施。

5、如果孩子感染后,注意避免交叉感染,患儿的物品使用前后均要充分清洗,煮沸消毒,被呕吐物、排泄物污染的地方等要用含氯的消毒液擦拭;成人在处理孩子的大便、呕吐物后均要认真洗手。

6、如孩子患传染病,要严格按照传染病规定,隔离治疗。

06

幼儿园的防控措施:

疱疹性咽峡炎

1、加强幼儿晨检、午检及全日观察。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对幼儿进行检查,如有异常将马上通知家长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以便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2、全园教职工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把好饮食安全关;做好孩子的保育护理工作,教孩子正确的洗手及防护知识;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我们制定了日常消毒工作标准和细则,保育老师对教室、走廊、活动室、幼儿高频接触的物品,所有用具、玩具、图书、被褥等加强消毒次数,并做好记录;

4、控制传染源。患病儿隔离治疗,不隐瞒不入园,很多传染病早期传染性最强,越早管理传染源就越能防止传染病蔓延;

5、切断传染途径。防止病原体传染给健康幼儿,必须采取措施对病人接触的物品进行终末消毒,幼儿患某种传染病时,必须待隔离期满开具疾病诊断证明方可回园。

篇二:幼儿园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知识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愉快的国庆假期已接近尾声,随着假期的到来,人流量的增加,各种病毒、细菌也簇拥而至,气候的变化会让不少小朋友不适应,秋季都有哪些容易传染的疾病呢,让我们来认识了解一下吧!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一般为3至7天,最长不超过14天。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重型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

如何预防新冠肺炎?

坚持科学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尽量减少聚餐聚会和走亲访友,非必要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前往人员密集和通风不良场所、医疗机构时规范佩戴口罩,主动配合做好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等工作,保持社交距离。

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什么?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的症状有哪些?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流感的传播途径以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如何预防流感?

1、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在流感季来临之前要及早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同时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

诺如病毒是什么?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流行的高发季,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常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引起传播。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可以通过摄入污染的食物、水,接触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接触污染的手、物品或用具,接触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等方式引起传播。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

2、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喝开水、吃熟食,不食不洁、无证食品。

3、在疾病高发期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4、多吃新鲜蔬果,多元化饮食;增强锻炼,改善体质。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我国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10-11月还会出现秋季小高峰。

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易发生集体感染。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洗手。

2、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孩子使用的餐具等物品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

4、本病流行期间,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5、托幼机构及学校应做好晨检午检,及时发现患病儿童,及时隔离患病儿童,防止感染他人。

6、家长要尽量配合托幼机构的晨午检工作,不得隐瞒孩子病情。

7、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8、接种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尤其是减少该病的重症及死亡病例。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什么?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痄腮”、“大嘴巴”。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可发病,高发于冬春季,多发于5-9岁的儿童,成人也可发病。

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腮腺肿痛,肿痛一般以耳垂为中心,肿大的腮腺状如梨形或马蹄形,边缘不清,有触痛,张口、咀嚼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表现,部分患儿常伴有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接触被唾液污染的衣服、食物、玩具等物品也可被传染。

如何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1、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18-24月龄的儿童可以免费接种一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但接种一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防病效果有限,推荐儿童入小学前再次接种一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清洗玩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3、保持双手清洁,双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后(如打喷嚏后)要立即洗手。

水痘

水痘是什么?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主要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发病较多。

水痘的症状有哪些?

起初类似于感冒如发烧、头痛、喉咙痛等,以发热、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传染力极强。

水痘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该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俗称“见面传”。

如何预防水痘?

1、房间定时开窗通风,尽可能的让阳光照射,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毒,且不与健康人共用。

2、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即可有效预防水痘,也能降低日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

3、经医生诊断为水痘的孩子,要在家中休息,暂时不要上学和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以免将疾病传染给其他人,等到全身皮疹结痂脱落,才可以去学校和其他公共场所。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

秋季气候干燥,极易引发幼儿上火,导致咽喉部干燥,这时如果不及时补水,容易受到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的侵袭,引发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哪些?

发热、全身酸痛、乏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流感具有感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的物品接触发生传播。

如何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1、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每年流行季节前接种一次,免疫力可持续一年。

2、外出或与感冒患者接触时加强防护,注意佩戴口罩。易感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减少参加聚集活动或出入人多的公共场合。若幼儿出现流感症状时,应自觉进行居家隔离,必要时要及时就医。

3、注意卫生,打喷嚏、咳嗽时遮掩口鼻,及时洗手;外出归来、餐前便后等均使用洗手液洗手。不用手直接接触眼、口、鼻。家长要定期打扫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合理膳食和休息,增强体质。

口角炎

口角炎是什么?

口角炎俗称“烂嘴角”,多因维生素B2和锌缺乏引起。

口角炎的症状有哪些?

如果伴有细菌或真菌感染时更易出现嘴角干裂、糜烂,疼痛。

如何预防口角炎?

1、口唇发干涂婴儿唇膏保持湿润,尽量告诉幼儿不要舌头去舔口唇,更不能用脏手搔抓。

2、吃些富含B族维生素和锌的食物。

·秋季保健小知识·

01

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做到平衡饮食,才能减少秋季发病。

02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多增加户外活动,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03

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以免孩子被传染疾病,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

04

要经常保持室内清洁,注意卫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勤晒被褥、勤洗澡、勤换衣,勤洗手(七步洗手法)。

05

合理安排作息,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06

不食未加工和不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

07

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着要根据天气温度及时增减。

08

要按计划及时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幼儿常见传染病。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秋季传染病预防工作,

筑起一道健康屏障,

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篇三:幼儿园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知识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幼儿机体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蔓延扩散,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提供给大家。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3天,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

流感与普通冒的区别

2、诺如病毒

感染诺如病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呕吐、腹泻、恶心,或伴有发热、头痛等。儿童大多呕吐、恶心,成人以腹泻为多,呕吐少见。诺如病毒持续时间短,突发突止,病程一般为2~3日,恢复后无后遗症。诺如病毒传染性强,不到100个病毒就能使人发病。容易造成小范围聚集性疫情。与食物中毒只通过食物传播不同的是,诺如病毒可通过食物、水、病人呕吐的气溶胶等传播。

3、手足口病

4、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5、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痢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天,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

6、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一般7-10天可治愈,多见于儿童。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痴为止。

7、流行性腮腺炎

俗称“乍腮”,由腰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8、结核病

结核病过去俗称“癆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主要症状:结核病多为缓慢起病,长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热、夜间查汗、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有月经素乱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有高热、畏寒、胸痛、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等表现。肺结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丝。可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消瘦、腹泻与便秘交替的症状等。

尊敬家长朋友:

您好!为做好幼儿园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确保广大师生身心健康,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防止疫情在幼儿园传播扩散,请您配合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配合幼儿园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通风;避免孩子用手接触眼睛、鼻子和嘴,因为病菌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进入身体;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2、避免让孩子前往人群拥挤、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患有传染性疾病病人,在家休息期间尽量减少孩子外出机会。

3、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多吃水果、蔬菜,吃营养丰富的食品,不吃生冷、垃圾食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同时督促孩子加强体育锻炼,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4、当孩子出现发热、咳嗽、咽痛、流涕等流感样症状,及腹泻、黄疸、皮疹、结膜红肿等传染病早期症状时,请家长们根据病情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将医生开具的诊断证明拍照传给班主任。若确诊为传染病,请根据该传染病隔离期限让孩子在家休养,并告知班主任老师,待病愈后凭淮川卫生服务中心复课证明方能返园。

5、根据要求,幼儿园每天对幼儿实行晨检、午检和及时跟踪制度,如确定幼儿有发热症状(大于等于37。5℃),医务室会立即通知您到幼儿园将子女接回并到医院检查和诊治。请您能从关心子女健康的角度在百忙之中来幼儿园,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6、在幼儿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因生病等原因需服药的,请将幼儿姓名、服药时间、剂量在药物外包装及服药委托书上写明,交给班级老师并详细告知注意事项,未写服药委托书将不予以喂服药。

7、尽可能固定1名家庭成员照顾在家治疗休息的传染病患儿并注意个人防护,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并缩短接触时间。保持家庭物品表面清洁,定期做好室内物品的消毒工作。

8、不吻孩子手和嘴,不要冲孩子喘气。不和孩子共用餐具,不和孩子入嘴同一个食物,孩子食物自然冷凉不要用嘴吹。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的真诚心愿,相信有了您的积极配合,一定能够做好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保护好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感谢您的配合,并祝您全家健康、快乐、幸福!

篇四:幼儿园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知识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幼儿机体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蔓延扩散,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提供给大家,让我们大家健康每一天。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2、大人小孩都经常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3、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4、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5、冬天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预防措施:

1、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正确洗手七步伐:

第一步(内):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

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

普通性感冒:主要表现:咽喉痛、鼻塞和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轻度发热、头痛和咽痛,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发病周期短。

要注意幼儿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虽然手足口病目前还没有什么疫苗,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1、要勤洗手,搞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

2、手足口病常在婴幼儿聚集场所发生,因此,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要做好晨检,及时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3、被污染的食物、日常用品、食具、玩具、床上用品以及便器等物品应及时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4、预防手足口病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5、该病流行期间家长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6、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水是人类每天必须所摄取的,喝水就成为了我们再正常不过的行为。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忽视水给我们带来的益处,水也是可以预防很多传染细菌的哦!所以请不要忘记要多喝水哦!

篇五:幼儿园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冬季气温变化大,传染病都有可能发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初秋时,气温较高,一些肠道传染病高发;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因此,秋冬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普通性感冒

主要表现:咽喉痛、鼻塞和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轻度发热、头痛和咽痛,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发病周期短。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防治: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让幼儿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4)注意通风,居家和教室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5)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

(6)要注意幼儿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手足口病

患儿有轻微的发烧,口腔内部出现水泡,有时会伴有疼痛感,形成口腔的浅表溃疡。病后1—2天,患者的手脚上会出现水泡(多见于患者手指、手心和脚心的皮肤表面),但不痒不痛。

预防

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尽量少让幼儿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诺如病毒

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病后无持久免疫力,极易出现反复感染或人一生中多次感染。诺如病毒全年均有流行,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

肺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

常见病因:肺部感染了结核菌导致肺结核,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症状

有较密切的结核病接触史,起病可急可缓,多为低热、盗汗、乏力、纳差、消瘦、女性月经失调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

肺部体征依病情轻重、病变范围不同而有差异,早期、小范围的结核不易查到阳性体征,病变范围较广者叩诊呈浊音,语颤增强,肺泡呼吸音低和湿啰音。晚期结核形成纤维化,局部收缩使胸膜塌陷和纵隔移位。在结核性胸膜炎者早期有胸膜摩擦音,形成大量胸腔积液时,胸壁饱满,叩诊浊实,语颤和呼吸音减低或消失。

预防

牢记“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洗手,生食水果蔬菜要洗净。喝开水,不吃生食及半生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用消毒洗手液洗手,反复搓手至少30秒后冲洗干净。

红眼病:

红眼病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称为感染性结膜炎,在春秋两季最为多见,传染性很强,用不干净的手揉眼、或是和患者共用毛巾等都会导致传染。发病症状为眼睛发红、眼睛痒、流泪多、眼屎多、有异物感及害怕亮光等,两只眼睛可以同时或是先后发病。

预防

红眼病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所以预防红眼病应避免直接接触患者及其使用过的物品,如毛巾、纸巾等,也不要同红眼病患者一同游泳。平时不要用手揉眼、注意保持卫生。

血吸虫病

急性血吸虫病多发生于夏秋季,潜伏期一般为40天左右,病程一般不超过6月。

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

·发热;

·腹痛、腹泻;

·全身性皮疹、水肿、淋巴结肿大;

·咳嗽、胸痛;

·肝、脾肿大,肝区压痛;

·重型患者可有反应迟钝、心肌损害、重度贫血。

慢性血吸虫病有哪些症状和并发症?

此类患者大多无症状。部分患者呈轻至中度的非特异性表现:

·乏力、食欲不振、慢性腹泻;

·重者可有腹痛,伴有排便不尽感,大便中可带有脓血或黏液。

·疾病进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慢性结肠炎。

血吸虫病预防

预防血吸虫病的关键是保持环境清洁,消灭钉螺,高危人群在疾病高发季可预防性用药。

·对于高危人群,在血吸虫病高发季节可预防性用药,如蒿甲醚和青蒿琥酯。

·杜绝家畜散养,野粪遍地的情况,降低虫卵遇水感染钉螺的几率。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惟一中间寄主,彻底消灭钉螺就能阻断血吸虫的传播。

·在血吸虫高发区,下地劳动时要注意做好防护,夏秋季不要游野泳。

·在不得不接触疫水的时候,要穿带防护用具或涂抹防护霜防止尾蚴侵入人体。

针对秋冬季传染病高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好日常卫生消毒工作,以防止幼儿传染病的流行。

1、勤洗手。

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或晾干,不共用毛巾。洗手前不要用手触摸脸、眼、口,改掉抠鼻子、揉眼睛的习惯,避免手上病菌侵入体内。在外不能及时洗手,可以用消毒湿纸巾进行双手消毒。

2、常通风。

居室的通风换气十分重要。在室内一两小时后最好能外出呼吸新鲜空气。长时间待在室内要勤开窗子,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上下班出门在外,注意交通工具、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疾病流行季节避免前往空气疏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3、多喝水。

秋冬季让鼻粘膜保持湿润,多喝水“抗菌”效果好,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多喝开水,还能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减少刺激,尽量不食辛辣食物,通过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达到保护自然免疫功能,增强消灭外界病菌入侵呼吸道的能力。

另外如果发现孩子有发热、头晕、口中身上有疱疹、高烧不退等症状,应立即戴上口罩到正规的医院就医,并及时告知班级老师。待孩子完全康复后再入园。

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要从我做起,如果我们都养成人人讲卫生、个个爱清洁的良好卫生习惯,就一定会远离疾病,保持健康。

篇六:幼儿园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脑、水痘等。幼儿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所以应特别注意。

一、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及易变异,人群对及易变异后的病毒株缺乏免疫力,甲型病毒多为大流行;乙型病毒多为局限型流行;丙型病毒多为散发型。急性流感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病后7日后仍有传染性,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短,一般1-2日,短者数小时,最长3-4日。发病步骤,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的症状往往较轻。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三型。

1、单纯性流感:本病最常见。起初畏寒、发热,体温迅速升高到39°-40°,全身不适,剧烈头痛,腰、背及四肢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少数患者有腹泻,大部分患者2-3日后才出现喷嚏、流涕、鼻塞及咳嗽。体温和上述症状多在1-2日内达到高峰,3-5日热退,症状明显好转。

2、原发型肺炎流感:起病时与单纯性流感相似。但有继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及咳粘稠痰,有时血痰。

3、中毒型流感:患者多高热不退,神智昏迷、谵妄、抽搐,心力衰竭休克。

预防:

(1)患者隔离和治疗一星期。

(2)患者用过的食具和衣物等煮消毒或阳光暴晒2小时。患者的房间可用紫外线照射或食醋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3)流感流行期暂停集会和集体活动,不到病人家里串门。

(4)流行期间可以用抗病毒药物作预防。

(5)流感灭治疫苗或病毒疫苗注射,在半年到一年左右有预防同型流感作用。

二、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腮腺炎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但全年即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暴发。大约2年发生一次大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

腮腺炎是由患者和健康携带者的唾液中分离出病毒。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期内接触到易感着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本病潜伏期4-21天,平均18天。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腺肿大或者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开口和咀嚼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颌下腺,台下腺和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可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7-12日,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等。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预防在先,远离疾病:

1、勤洗手

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或晾干,不共用毛巾。洗手前不要用手触摸脸、眼、口,改掉抠鼻子、揉眼睛的习惯,避免手上病菌侵入体内。在外不能即时洗手,可以用消毒湿纸巾进行双手消毒。

2、常通风

居室的通风换气十分重要。在室内一两小时后最好能出外呼吸新鲜空气。长时间待在室内要勤开窗子,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上下班出门在外,注意交通工具、共场所的空气质量,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疾病流行季节避免前往空气疏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3、多喝水

秋冬季让鼻粘膜保持湿润,多喝水“抗菌”效果好,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多喝开水,还能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减少刺激,尽量不食辛辣食物,通过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达到保护自然免疫功能,增强消灭外界病菌入侵呼吸道的能力。

另外如果发现孩子有发热、头晕、口干、流汗、高烧不退等症状,应立即戴上口罩到正规的医院就医,并及时告知班级老师。待孩子完全康复后再入园。

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要从我做起,如果我们都养成人人讲卫生、个个爱清洁的良好卫生习惯,就一定会远离疾病,保持健康。

篇七:幼儿园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知识

常见传染病

秋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我们需要增强传染病的防控意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和预防保健小知识吧!

秋季腹泻

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伴随发热,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一般可持续3-9天,平均5天左右,前3天症状最严重。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2、3岁以下孩子可每年服用1次轮状病毒疫苗,3-5岁期间服用1次即可。

注意事项

1、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目前没有特效药,更不能滥用抗生素。

2、发现孩子感染了轮状病毒,建议及时隔离进行观察和治疗,特别是二孩家庭,更要注意交叉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秋季气候干燥,极易引发上火,而上火则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孩子的抵抗力就会下降,这时若受到病毒的侵袭,就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患儿发病后1—7天均具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预防措施

1、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服。

2、让孩子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清淡为宜。

麻疹

麻疹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预防措施

人群普遍易感,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发病前2天到皮疹出现后5天都具传染性,主要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传播,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临床表现

1、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主要表现发热、咳嗽、打喷嚏、流涕,眼皮发肿、流泪、怕光,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斑)。

2、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

3、通常2—3天内皮疹扩散到全身,维持4—7天。

4、随后皮疹开始消退,脱屑、留下褐色斑痕,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水痘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1—14岁为高发年龄。水痘传染性强,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天,平均5天左右,前3天症状最严重。

传播途径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1—14岁为高发年龄。水痘传染性强,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注意事项

1、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

2、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

3、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4、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冬春季容易发生。

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临床表现

1、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2、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

3、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腮腺肿胀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被累及。

手足口病

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病情进展快,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临床表现

1、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2、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3、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4、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5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比较常见、会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冬春季节高发。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容易被感染的地方有很多,特别是像学校食堂、餐馆等人群聚集的公共用餐地,所以,在公共场所用餐最好使用自己的碗筷。

临床表现

1、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可伴有低热、头痛、乏力及食欲减退。

2、粪便为黄色浠水便,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

3、诺如病毒潜伏期为24—48小时,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4、随后皮疹开始消退,脱屑、留下褐色斑痕,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预防措施

1、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2、保持家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3、秋季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注意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容易着凉现象。

4、避免接触感染患者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时要佩戴口罩。

5、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6、一旦出现孩子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让他在家休息。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员。如症状较重,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7、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及时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饮食注意

1、保证钙质的充足供应,孩子长高主要是骨骼发育的结果。骨的主要成分是钙。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肉类、虾皮、芝麻、海带等。不能让孩子多吃糖、巧克力、甜饮料,因为里面含有较多的磷酸盐,能阻碍钙在体内吸收代谢。

2、多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孩子的身体有很重要的作用。尽量多吃些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青菜、大枣等。

3、多吃粗粮、杂粮有好处,粗粮、杂粮能给人体补充微量元素、各种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多食用粗、杂粮,如玉米、小米、山芋、干豆等。

4、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的知识非常重要,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家长注意

1、幼儿放学和假期在家,家长不带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游玩。每周给幼儿洗头发1-2次,给幼儿剪指甲1次,给幼儿勤换衣服、袜子和鞋子。

2、按时将幼儿被褥清洗、消毒和晾晒。配合幼儿园幼儿生病时必须到正规医院看病,返园时携带康复证明。

3、家里的窗户勤通风、勤晒家用被褥,保持家中空气清新。假期外出回家后督促幼儿肥皂流水洗手。

篇八:幼儿园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知识

温馨提示:

亲爱的家长朋友,近期气温多变,早晚温差较大。冬季高发疾病也开始活跃了,尤其是传染病,如流感、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等,幼儿抵抗力较弱,需要格外防范。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少生病呢?XX幼儿园特此送上冬季幼儿保健小贴士,家长们快快关注行动起来吧!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

预防措施: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4、注意通风,居家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5、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

6、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都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密切接触是它们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可感染,临床上以手、脚和口腔发生水疱为特征。

预防措施:

1、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2、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3、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4、避免儿童与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流行期间不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在人群集中地极易暴发。

预防措施:

1、接种”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2、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3、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

诺如病毒

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

预防措施:

1、注意孩子的卫生,监督孩子勤洗手。

2、不给孩子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3、父母要减少外出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不把病毒带给孩子。

4、孩子一旦不舒服,立刻就诊,减少病毒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新冠肺炎

疫情常态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预防措施:

出门一定要戴好口罩,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少聚集,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及时接种新冠疫苗。

冬季预防传染病的总原则:

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居家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措施。

5、尽量不到卫生条件差,没有消毒设施的小餐馆用餐。

6、针对性的开展预防接种。

虽然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请不要恐慌,也不要害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蒲幼宝贝的健康保驾护航,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篇九:幼儿园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季气温变化无常,早晚温差较大,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幼儿适应能力差,免疫力弱。因此,做好各项保健措施,加强对幼儿身体健康的呵护十分重要。幼儿园特此发布秋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请家长朋友们火速开启呵护模式,千万当心以下这些疾病侵袭,共同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01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有发热现象,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秋季腹泻一般持续3-9天,前3天症状最严重。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0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5岁以下的孩子最易中招。夏秋换季期,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孩子很容易受到肠道病毒感染,引发手足口病,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预防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减少孩子处于公共场所的时间。游乐园、室内商场、公共交通这些公共场所,由于人群密集,病毒密度相对较大,孩子很容易被传染。

03上呼吸道感染

秋季气候干燥,极易引发上火,而上火则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孩子的抵抗力就会下降,这时若受到病毒的侵袭,就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服。

◆让孩子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清淡滋阴为宜。

04哮喘

秋季是过敏性哮喘的高发期,一般是过敏原通过内因而发病,这是一种严重危害孩子健康的常见病,它不仅给孩子带来痛苦,而且频繁发作后会影响到孩子的肺功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孩子一旦出现过敏性哮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预防措施

◆要避免孩子与过敏原的接触,如花粉、烟雾等,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鼓励孩子适当参加体育活动,通过锻炼增强体质。

05过敏性皮炎

秋季时空气中的动物皮屑、各种花粉、灰尘颗粒大大增加,孩子很容易患上过敏性皮炎。如果孩子皮肤脱皮症状非常明显,瘙痒难以有效抑制,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治疗。

预防措施

◆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清洁,清理卫生死角,尤其是高温潮湿的地方,防止尘螨和霉菌入侵。

◆饲养有毛动物的家庭,应及时清理动物的毛发和排泄物,减少孩子患过敏性皮炎的机率。

◆注意孩子的饮食,尽量少食用容易诱发过敏症状的食物。均衡营养,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06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该病毒具有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剂量低的特点,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所有人都普遍易感该病毒。人体感染诺如病毒后产生的免疫保护持续时间短,因此同一个人可重复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型别的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流行的高发季节。每隔2-3年还可出现引起全球流行的诺如病毒新变异株。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应按照7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洗手。

◆如果家人感染诺如病毒,患病家人应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尤其不要去做饭或照顾老人和婴幼儿。认真清洗水果和蔬菜,正确烹饪食物,尤其是食用贝类海鲜等高风险感染诺如病毒的食品应保证彻底煮熟。

◆诺如病毒胃肠炎病人患病期间最好居家主动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因为症状完全消失后患者还有少量排毒),避免传染给其他人,尤其是从事服务行业人员和集体机构人员,如厨师、护工、学校和幼儿园教师。

◆发生诺如病毒胃肠炎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做好全面消毒工作,重点对被患者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进行消毒,最常用的是含氯消毒剂。酒精对诺如病毒没有灭活作用。

秋季保健

生活习惯好,换季感染少

1、健康饮食,不喝冰水

五谷杂粮、蔬菜水果、鱼蛋肉奶能够为身体提供必需的营养,只有合理搭配饮食,不挑食偏食,营养均衡,才能为身体打下好底子。

虽然已经是立秋,但“秋老虎”还是会让孩子大汗淋漓,这个时候,许多孩子喜欢端起一杯冰水就往肚里灌,由此引发的受凉、腹泻、感冒不在少数。对此,家长不能掉以轻心,不论是在家还是外出,都应为孩子常备凉白开水,天气冷的话就备好温开水。

2、注意卫生,勤洗手

孩子喜欢用手探索这个美妙的世界,这个过程中小手会沾染各种细菌病毒,必须注意及时清洗,否则容易引起疾病。

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这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对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3、保证充足的睡眠

在居家的生活中,孩子的作息应与在幼儿园时差不多,做到早睡早起,中午进行适当的午睡来缓解困乏,晚上睡前可留一点亲子共读的时间,帮助孩子缓缓进入梦乡。

4、积极开展体育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想要少生病,运动是绝对少不了的。运动不仅有益身体健康,对孩子的心情也会有积极的影响。

虽然秋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幼儿安然度过“多事之秋”,健康、快乐、茁壮地成长!

篇十:幼儿园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知识

关于秋冬季,气温明显变冷,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增强传染病的防控意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幼儿园提醒您共同做好加强传染病的防治,以下是冬季常见的传染病预防保健知识,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新冠肺炎

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预防措施

1、少出门,躲在家,勤消毒,多通风;若出门,戴口罩。

2、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从公共场所返回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

3、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4、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

预防措施

多饮水,多休息,从外面回来冲洗鼻子,注意通风以及锻炼身体,食用含维生素的食物。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秋冬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只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极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或者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9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

1、接种腮腺炎疫苗;

2、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传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有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丘疹—水泡,常伴有瘙痒,1-2天后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部更少。

易感人群:常见于2—10岁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2、流行期间与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3、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上呼吸道感染

婴幼儿上火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抵抗力下降。若受到鼻病毒等感染,就会上感,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

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多到户外活动。发生伤感不要滥用抗生素,让幼儿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素淡流质为宜。

口角炎

俗称”烂嘴角”,多因维生素B9和锌缺乏引起,如果伴有细菌,或真菌感染时更易出现嘴角干裂、糜烂、疼痛等。

预防措施

口唇发干涂婴儿唇膏保持湿润,尽量告诉幼儿不要舌头去舔口唇,更不能用脏手搔抓,吃些富含B族维生素和锌的食物。

腹泻

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传染性强。

预防措施

家长一定要注意家庭的饮食卫生,餐具进行消毒,肠道传染病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在小摊点吃零食、就餐。生食瓜果要洗净,孩子要勤洗手,不要吸吮手指。在腹泻流行期间不要接触患儿,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

手足口病

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极易在幼托机构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

预防措施

1、流行期间不和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2、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4、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诺如病毒性胃肠炎

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常见的症状有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等胃肠炎症状。食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接触受污染的物品都可能被感染,以及呕吐产生的气溶胶也具有传染性。

预防措施

1、注意孩子的卫生,监督孩子勤洗手;

2、不给孩子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3、父母要减少外出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不把病毒带给孩子;

4、孩子一旦不舒服,立刻就诊,减少病毒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潜伏期8-12天,症状是口腔粘膜会出现灰白色小点,伴有咳嗽、流涕、高热39℃以上,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要对麻疹患者及早发现和隔离,病人应一直与外界隔离直到出疹后5日,病情严重者要隔离至出疹后10日;

2、未患过麻疹的人群要及时接种麻疹疫苗,有效预防麻疹的发生;

3、麻疹疫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去人流密集和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尽可能的降低接触麻疹病毒的可能性;

4、要经常对衣物和被子进行消毒,室内要保持通风。餐前便后要认真洗手,进行合理的饮食和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

5、一旦发生咳嗽和发烧等症状,要尽快就诊。

腺病毒肺炎

腺病毒肺炎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是目前造成婴幼儿肺炎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症状有持续高热(38。5℃以上)、咳嗽、咳痰、咽部不适、咽痛等。

预防措施

1、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发热、咳嗽等症状的病人;

2、孩子感染腺病毒后,出门需带口罩;

3、注意居室的清洁卫生、通风换气和消毒;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口鼻前用肥皂洗手;

5、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6、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提高抗病能力;

7、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温馨提示

1、帮助孩子学会科学洗手。

餐前,便前便后,擤鼻涕、打喷嚏后,揉眼睛前,外出回家、到校后,去医院后,外出接触公共物品后,接触动物后,接触垃圾后都要及时洗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记住洗手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力-腕。

2、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养成使用公勺公筷和分餐制的文明用餐习惯。

3、多喝白开水,不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

保证足够的营养,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虽然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请不要恐慌,也不要害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篇十一:幼儿园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知识

亲爱的家长朋友:

大家好!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立秋过,早晚温差逐渐加大,经过一个夏天的酷暑炎热和能量消耗,加上经常吹空调、吃瓜果冷饮,孩子很容将夏季积下的“宿疾”暴露在即将到来的秋季。

秋季气温变化无常,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孩子本身的抵抗力也比大人弱,适应能力差,免疫力弱,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因此,在换季的时候,家长朋友更应做好各项保健措施,加强对幼儿身体健康的呵护。下面我们分享秋季幼儿护理小贴士,请大朋友们火速开启呵护模式,共同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秋季常见传染病

01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有发热现象,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秋季腹泻一般持续3-9天,前3天症状最严重。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注意事项: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目前没有特效药,更不能滥用抗生素。

发现孩子感染了轮状病毒,建议及时隔离进行观察和治疗,特别是二孩家庭,更要注意交叉感染。

02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4-48小时,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但诺如病毒排毒过程较长,病症消失两天后,仍具有传染性,免疫期短暂,可能反复复发。

预防措施:

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拒绝垃圾食品。

03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幼儿常见传染病。临床症状以手足、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会感染。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预防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减少孩子处于公共场所的时间。游乐园、室内商场、公共交通这些公共场所,由于人群密集,病毒密度相对较大,孩子很容易被传染。

04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等。

预防措施:

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

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

05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秋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

接种腮腺炎疫苗。

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06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预防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秋季常见疾病

01、上呼吸道感染

秋季气候干燥,极易引发上火,而上火则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孩子的抵抗力就会下降,这时若受到病毒的侵袭,就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服。

◆让孩子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清淡滋阴为宜。

02、哮喘

秋季是过敏性哮喘的高发期,一般是过敏原通过内因而发病,这是一种严重危害孩子健康的常见病,它不仅给孩子带来痛苦,而且频繁发作后会影响到孩子的肺功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预防措施:

◆要避免孩子与过敏原的接触,如花粉、烟雾等,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鼓励孩子适当参加体育活动,通过锻炼增强体质。

03、过敏性皮炎

秋季时空气中的动物皮屑、各种花粉、灰尘颗粒大大增加,孩子很容易患上过敏性皮炎。

如果孩子皮肤脱皮症状非常明显,瘙痒难以有效抑制,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治疗。

预防措施:

◆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清洁,清理卫生死角,尤其是高温潮湿的地方,防止尘螨和霉菌入侵。

◆饲养有毛动物的家庭,应及时清理动物的毛发和排泄物,减少孩子患过敏性皮炎的几率。

◆注意孩子的饮食,尽量少食用容易诱发过敏症状的食物。均衡营养,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秋季幼儿日常护理

进入秋季,早晚温差较大,加上气候干燥,幼儿容易感冒和喉咙不适,需要家长多多关注幼儿的衣、食、住、行,做好预防工作的同时,帮助孩子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强健的体魄来抵御疾病的侵扰。

图片

01衣:

幼儿早晚应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对于好动、易出汗的幼儿,在其玩耍时可在其背后垫上汗背巾或玩后及时更换衣服,同时幼儿的鞋子应以轻便的运动鞋为主,少穿皮鞋。

02食:

多让幼儿吃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A、C多的食物,它们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帮助。在秋季,大蒜、萝卜、生姜、韭菜都是可以增加幼儿抵抗力的食物。粥具有清火养胃健脾之功效,配合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共同食用,可以有效改善秋燥症状。

03住:

虽然天气会逐渐变冷,但在家还是要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幼儿的被子需要经常晒太阳。

04行:

秋季气温舒适,孩子的户外活动也会增多,提醒家长对于幼儿的活动要做到运动适量、动静交替,多晒太阳,增强幼儿的体质。同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幼儿的午睡和晚上睡眠的时间和质量。

家园配合

1、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在家督促幼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果孩子有发烧或呕吐等不适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为了杜绝传染病在园内传播和蔓延就诊时让医生开诊断证明。

2、请及时将诊断结果告知幼儿所在班级老师,如果诊断为传染病请在第一时间如实将诊断结果告知老师,不要瞒报、谎报,以免使传染病毒蔓延,影响其他幼儿的身体健康。

虽然秋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幼儿安然度过“多事之秋”,健康、快乐、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