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教学范文第1篇下午好!我感到非常荣幸作为教师代表在开学典礼上欢迎你们来到南开园,开始人生新篇章。此时此刻,你们一定对在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在年轻人常浏览的知乎网站输入南开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外国语学院教学【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外国语学院教学范文第1篇
下午好!
我感到非常荣幸作为教师代表在开学典礼上欢迎你们来到南开园,开始人生新篇章。此时此刻,你们一定对在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在年轻人常浏览的知乎网站输入南开大学,发现提问和回答最集中的就是“在南开大学就读是怎样一种体验?”受此启发,我想从“在南开大学教书是怎样一种体验?”说起。
印象最深的就是今年四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我给大三学生讲英国文学史,记得那天我们讲的是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为了让学生体会莎翁语言的魅力,我提出让同学分角色朗读法庭对峙那一场。接下来的朗读真的震撼到我了。他们的语音语调那么准确,朗读那么声情并茂,完全不输英国皇家戏剧团的表演。大三的学生何以对莎翁戏剧把握地如此透彻?原来,莎士比亚戏剧演出是外院多年来夏季学期的传统项目,是南开大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为南开外院的这一传统感到无比自豪,也为南开外院学生的扎实语言基本功所折服。
然而,让我佩服的不仅仅是他们对语言的执着追求,更是在思想层面的不断探索和知识领域的不断拓宽。除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外,同学们在哲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中国文学等领域辅修双学位,这种跨学科的学术素养不仅为我们的课堂讨论增添了头脑风暴、思想碰撞的快乐,同时也为同学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综合知识体系。
课间休息的时候,我环顾四周,二主楼的教室里撒满阳光,照在每一个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脸上,教室外,正是柳树青青,柳枝迎风摇曳,在那一时刻,我心里只有一种感想,就是,能够在美丽的南开园与优秀的南开学子分享知识、生产知识的体验是再高的工资再高的待遇都换不来的幸福。
除了优秀的南开学子,我还有幸遇到了优秀的南开外国语学院教学和科研团队。我们的院领导、我们的中年教师,正是处于学术思想最活跃,学术最高产的阶段,他们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语言学、跨文化与区域国别研究、翻译研究、东亚文化研究、外语教学、外国文学研究等领域占据了国内外学术最前沿。我们的青年教师,普遍呈现三高,水平高、学历高、颜值高。他们毕业于国内外知名大学,基本功扎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今年外国语学院国家社科立项4项都是年轻教师所得,可以说他们是我们外国语学院的真正希望所在。
除此之外,我们外国语学院还有一支勇于创新的团委和党委。在学院领导的提议和鼓励下,我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外语专业课教学,这一立德树人的创新举措,深受学生的欢迎,近日也被光明日报所报道。
外国语学院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内容设计;
课堂教学;
技巧设计;
外语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295-03
外语院校的非语言专业发展需突出专业特色与语言优势,传统的专业课堂教学模式不适应外语院校非语言专业课堂教学发展的需要,如何提高非语言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外语院校非语言专业的一个新课题。通过课前准备的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技巧设计、课外的辅导、考察设计等“三步走”设计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一定的效果。
一、课前准备的教学内容设计
1.“双体同步”的整体教案设计。课堂教学离不开必要的教案教学设计。在《国际政治概论》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种“双体同步”教案设计。所谓 “双体同步”教案设计是指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时,把外显的专业教学内容和与其相关的外文素材和外语工具进行同时构思,同时书写,以教学时间为纵轴,两者呈轴对称左右分布,且 “双体”并行、纵向发展的设计方式。“双体”是指 “教学过程”的专业教学内容与外文素材、外语工具。“同步”是指以教学的时间为纵轴,纵轴左侧的专业内容与纵轴右侧的外文元素呈轴对称分布同时、同向并同步并进展。譬如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时间纵轴左边的 “现实主义”栏内设计的是“中文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那么,在它的右边外文元素栏内,水平对称地写出现实主义代表人物的英文名称、英文观点。
“双体同步”教案设计,教师要掌握“五要素”。一是知识要素。教师要明确本节课教学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新知识。根据这些知识点选择相应的外文元素。如专业术语、外国人名、国际新闻、国际事件等。二是能力要素:教材明确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和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的更多能力,包括写作、语言、分析、概括、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造性能力等。如对英文资料分析的能力。三是智力要素:智力有五种要素,即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对学生某方面能力的突出部分。四是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个性倾向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五是思想品德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有效的途径,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同时要利用教师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如教师的政治素质、教师的能力素质、教师的业务素质去影响学生。
2.导入设计。每一节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始,都需要一次有效的导入。专业课教学的 “导入”设计应该是将本节的教材内容与颇有情趣的事例紧密结合,根据教学目的、内容要求来选择、设计最恰当、最生动的“导入”形式。
一是根据课的内涵设计。将本课的全部教学内容经过比较、筛选,抽出有概括意义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再与学生熟知的或似知非知的事例联在一起,注意挖掘所要讲述的新知识与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突破点后,创造出一个特定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地学到新知识,设计出“独出心裁”的新内容。例:国际恐怖主义的产生根源。以美国的9·11恐怖事件为引子,首先播放现场图片,然后提出问题,产生现代恐怖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二是根据课的外延设计。每节课内容都有丰富而广阔的外延,都涉猎许多方面的知识,与许多事物相关联。因此,课的 “导入”设计,还可以从 “”打开“缺口”。例如,讲“国际行为主体的构成要件”一节时,先列出世界穆斯林组织、联合国、国际环保组织、达沃斯论坛、和平运动组织、海尔公司、欧盟、东盟等组织机构,提问学生那些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接下来逐一分析,国际行为主体的构成要件。
三是根据课的中心内容设计。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有重要的和一般的,重点的和非重点的,课的 “导入”设计应该抓住重点的问题,使学生对此有深刻的印象,并以此为主线,不断解决其他问题。例,“综合国力”时,教师先列出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等当今世界大国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硬实力,让学生思考,从硬实力方面比较哪个国家的实力最强,再提出在一战至二战期间的美国硬实力已经强大到足以位列第一,为什么在国际舞台上还不是世界强国。于是引出综合国力不等于硬实力,接着提出软实力的概念,并分析二者的关系及对国家综合国力构成的影响。
四是根据课的知识衔接设计。课与课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有时在课的起始时,既要巩固已学的知识,又要为新课的讲解作导言,即设计出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起始内容和起始方式。例如,讲国际合作时,前半部分先将合作中存在的障碍,第二讲中开头可以直接导入,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国际合作的困境,那么如何解决?有哪些途径?这个问题既复习了前课内容,又用一种日常现象中有趣的问题导出了新课内容。
3.结尾设计。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导入、有高潮还要有结尾。一堂成功而高效的课程教学同样也需要一个美满的结束。否则显得前紧后松,虎头蛇尾。结尾和开头的导入一样重要。结尾处理得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本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水平,而且影响到下一节的教学。
一是概括性终结。概括性终结是指在课程的结尾时,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通过语言、文字、图表等形式加以高度概括,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和智能结构有完整、清晰的印象。例:综合国力的构成,逐一讲述了许多因素后,在即将结束讲课时,再次把课堂上讲述的众多因素一一列出,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加深印象。
二是悬念性终结。悬念性终结是指课堂下课前,教师提出一个有趣的、比较难的问题,而这节课不再研究,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结束这节课的学习。例:讲国家的维护,结束课前,提出在21世纪的新环境下,中国如何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是引申性终结。引申性终结是指在一节课结尾时,根据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教师尽量采用多种方法把这些内容拓宽引申。例:国家利益的讲解中,提出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利益构成中各项利益所占的分量不同,在新时代,国家利益都发生哪些变化,如何实现?
四是质疑性终结。质疑性终结是指在一节课结尾时,让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回答,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心智,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例:“国际法在国际政治的作用”一节讲述结束后,学生提出如何利用国际法解决国家领土争端,有的同学也给出了解答,教师可以鼓励大家多关注现实的国际社会中国家利益的维护、争端与国际法规的建设。提醒同学们多关注现实问题,对理论和国际规则等进行学理分析,开放视野、扩展思路。
五是提问性终结。提问性终结是指在课堂教学结尾时,教师提出画龙点睛的要害问题,把学生引导到本课的学习中心和学习重点上来。例如,国家安全讲完后,下课前教师提问:通过这次课大家认为国家安全中跟根本安全是什么?学生会各处不同的答案,最后教师总结:大家的看法都有道理,国家安全是动态的、具体的。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最根本安全是不同的。
六是前置性结尾。前置性结尾是指在课堂教学结尾时,教师把下一节要进行的内容和要求向同学们讲清楚,提前告诉学生。例:老师说:“下一课,我们讨论全球性问题,请大家课下先搜集目前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的中外文资料,谈谈你对全球性问题的理解,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尤其要提出你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七是激励性结尾。激励性结尾是指在课堂教学结尾时,教师满怀激情,用高亢、铿锵、真挚、赋予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爱国热情等。例:国家时,谈到中国百年的屈辱历史,谈到问题、南海问题等现今中国的国情,激励学生为维护国家的权益而奋发图强。
二、课堂教学技巧设计
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会遇到不可预设的问题,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拥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与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课堂技巧与方法是灵活多变的。
1.课堂问题提问技巧。设计有效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一是有效问题设计要有计划性。一堂课要提问哪些问题,如何安排,怎样切入,教师都要精心构思策划。二是有效问题要有启发性。三是问题要难易适度。如,“国际行为主体”的一节讲解中,同学们对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各类行为主体进行区分、认识。目的是让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更加客观的理解,对当今国际社会的现实状况形成更加现实的国际视野。
2.课堂教学方法选择技巧。“专业+外语”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同于单一的专业课教学方法也不同于外语专业的语言教学方法,而是体现出专业与外语的双体交融的教学方法。
一是提问问题的语言工具不唯一。可以外语提问,中文回答;
可以中文提问,外语回答;
也可以外语提问,外语回答。根据问题的难以程度和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选择,这样技能激发学生的敏捷思维,又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是专业教学内容可以科学合理借用英语学科的教学方法。外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利用外语词语的一词多义,对教学中学生理解有歧义的问题从词源的角度进行更准确的专业解读,这对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帮助。如《国际政治概论》教学中关于“国家”的概念在西方有city、nation、country三个不同的单词,通过分析三个单词的具体含义,即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国家概念的具体使用,也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外语的动力与兴趣。
三是主题辩论。课堂讨论中,根据专业主题和语言特点科学选择合适的语言和讨论形式。进行课堂辩论,首先要设计合适的辩论主题,要求题目难易、深浅要适度,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参与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可以采取一对一的形式,也可以是一对多的形式。
四是个体演讲。演讲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外语语言表达和对外语熟练运用的重要渠道。对于演讲的题目不限定,演讲时间和要求要明确,主要是锻炼学生的专业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外语表达能力,可以激励其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3.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环节技巧。设计学生观看多媒体的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了解和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的使用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内容和播放时间,不能全程依赖PPT,否则学生也会产生视觉疲劳。如,讲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际社会,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西方的国际社会、中国的社会情况,可选择一些图片、漫画等形象地反映当时的中西差距,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当时的国际社会的特征。
4.课堂教学应变技巧。课堂教学应变能力是影响课堂效率的关键。课堂应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迅速、灵活、准确地做出判断处理,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
一是因势利导、借题发挥。课堂教学中出现没有课前预见的偶发事件,看似与教学目标无关,或是影响课堂教学,但只要处理得当,因势利导,以变应变,恰当运用,不但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还可以将之转化为有价值的课堂教学资源,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亮点。
二是借机发挥、化解尴尬。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意外行为看起来极不协调,甚至滑稽可笑,会使课堂陷入被动,不利于课堂教学的继续推进,这时可想办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借机发挥,把突发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扭转被动局面,化腐朽为神奇、化被动为主动、变坏事为好事,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是巧妙纠错、缓解窘态。再优秀的教师也有课堂失误的时候,一旦教师发生失误,可以转换话题,采取幽默的方法来补救失误,不仅可以化解窘境,亦可调节课堂气氛。如板书失误,语言失误等等,这时老师很尴尬,处理不好,会给学生留下谈论的话柄。教师应寻找机会,不动声色,伺机巧妙补上。这样既可“保全面子”,又不至于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如果一时不便寻机纠错,教师必须实事求是,心胸坦诚,引出教训,巧妙补正。
三、课后辅导、考核设计
课后辅导与考察阶段也就是“专业+外语”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效率的检验与修订的教学步骤,该阶段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检测,是课堂教学的回响曲。该步骤看似简单,作用却不容小视。
1.课外辅导。
一是课外作业。课外作业是对学生课堂理解与接受能力的进一步检验与提高,是对零散知识的综合运用的检验。通过课程作业的锻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外文资料,进行问题分析与解答。目的是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训练学生对资料的选择、运用与分析的能力,并学会组织与论文写作的技能。二是组织各种形式的专业学习兴趣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专业学习活动。成立了专业活动小组,专业教师根据给小组活动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专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活动小组要定期展开活动,并展示活动成果,激励学生进行专业学习与研究。三是积极组织实施课外答疑,帮助学生及时化解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建立网络互动平台,开通问题答疑热线,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与难题,并与学生进行专业沟通,教师有意识地使用英语,借此帮助学生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对专业素养的提升。手机短信可以快速解答学生的简单“疑问”,邮件解答的问题一般是比较难,需要一些例子说明或材料左证,或提供一些参考建议或辅助材料,多以英文为主。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与需要可以任意选择不同的辅导方式。通过课外辅导对学生的专业与外语的融合能力进行提升,这也是对教学效果的实践检验。
外国语学院教学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教育体制改革,教学评估工作量大大增加,其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开发高效的教学质量评枯系统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
1开发教学质最评估系统的意义
①为学院师资队伍的科学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客观标准。②有利于完善学院的教学管理,使之更科学化、规范化,从而提高学院的综合竞争力。③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促使其发挥优势,加强弱势,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④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和联系,使之更具广度和深度,促进教学双方更好地结合。
2需求分析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和评价理论,在对外语学院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测评标准,能全面反映学院教师的师德风范、教学水平、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
①操作简单。各类用户只需用账号和密码登陆,即可在权限范围内完成评价或管理任务。②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不同类型的课程评价指标也有所差别,需设置指标体系设置模块。③功能完备。系统不仅要实现学生评教,且要实现同行评价、领导评价。为防止部分学生恶意打分,需设置无效问卷设置模块,对异常数据修正,体现真实教学质量。④保密性强。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数据库,自动提取信息,实现学生、教师、课程的对应,自动验证身份,同时设置浏览权限,保护教师及测评学生的隐私。⑤结果分析合理。应用人工智能对结果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
3系统相关技术
①面向对象。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进行业务调查并按照面向对象的思想来分析问题。将产生三种模型:功能模型:对象模型;动态模型。② b/s模式。以web技术为基础的平台模式。把传统c/s模式中的服务器分解为一个数据服务器与一个或多个应用服务器,构成三层结构服务器体系。③ 技术。是已编译的基于.net的环境可用任何与.net兼容的语言创建应用程序,从而简化页面的代码。
4评估指标设计
①教学质量的观测点:教学态度、内容、方法、效果等是主要观测点。态度包括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备课充分;内容指掌握基本知识、概念熟练程度,理论准确度及先进性等;方法指采取的适宜的方法或手段,如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状况;效果包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对知识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程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品质、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②评估指标:本系统采用多元化评估主体,即学生、专家、领导及教师自己。针对外语课程性质和特点,又分为理论课、听力课等,教学的单项指标不同可使评估指标的可测性更好,更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评估是教学相长原则的充分体现,学生对教师有最全面的接触和最深刻的了解,学生评估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学生评估指标。包括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估、应届毕业生问卷以及在线预警。
5系统功能模块及流程
①系统流程图。②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本系统主要包括五个模块:用户登录认证模块、评估模块、结果搜索排序模块、用户分级模块、管理员管理模块。认证模块验证用户是否合法,根据身份做相应的权限控制。其目的是避免数据的泄漏、非法修改或破坏。评估模块包括:领导评估、专家评估、学生评估和教师自我评估4个子模块。结果搜索排序模块的是对评估结果汇总排序,排出全院学期授课质量总分前20%、后l0%的教师以及应届毕业生问卷中最好和最差的教师。用户分级模块将用户分为二级:院(系)领导有权限随时查阅教师的评估结果;教师本人只能看自己的结果。管理员管理模块负责各级用户的密码和数据库
6教学质量评估算法设计
我们在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基础上,建立多层次、多目标、群组决策系统数学模。包括分析评估系统中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层次模型;对同一层次的各指标影响上一层次中某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由判断矩阵计算子指标相对与其父指标权重,即层次单排序权重;计算各层指标相对系统评估目标权重,即层次总排序权重。同时利用群组决策判断矩阵算法实现判断矩阵修正,使其满足一致性条件,综合考虑不同评估团体参与决策或对评估影响,以及评语值的模糊性等,对各被选方案或被评对象进行优劣排序,最终得到评估结果。
外国语学院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国际视野;
英语应用;
开放发展
四川省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形态几乎涵盖旅游领域的各个方面,从有5000年历史文化的三星堆遗址到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景观九寨沟,四川省因此提出旅游强省的战略。同时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世界500企业也纷纷落户四川,国际经济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四川省也同时成为西部会展的中心,经常举办大型的博览会和国际会议。承担旅游、会议等接待的酒店业也迅猛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酒店从业人员,银杏学院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经济文化交流的大环境下成立的。
当然,银杏学院是以酒店旅游管理专业为特色的院校,因此,学院的发展必须与现代酒店业日新月异的发展相适应,积极探索和改革酒店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
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1.酒店行业的国际特色决定相关专业的国际特色
酒店(Hotel)一词是来源于法语,当时的意思是贵族在乡间招待贵宾的别墅。现代酒店发蒙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当时田纳西州的生意人凯蒙期・威尔逊先生为让客人有到家的感觉,在酒店设停车场、餐厅、游泳池等设施,制定了酒店的标准和经营管理模式,并以此扩展他在各地开设的酒店,逐渐成为国际高档酒店的标杆。“酒店”本就是一个泊来品,加之将其放在当下国际交流的大环境中,酒店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场所更是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国际化特点。而高校酒店旅游类专业所培养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理应具有国际化的特点,就职目标应该是能够提供国际标准服务的星级酒店。因此,银杏学院提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把培养这样的人才作为银杏学院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
2.银杏学院对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的内涵认识
银杏学院提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教学首要目标,确定学院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等,必须适应国内外酒店旅游和相关产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培养具有国际标准的应用型人才,并对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的内涵阐释为:一方面熟练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另一方面熟知行业国际标准和规范,具备较强的行业实操能力,最终能够达到国际化酒店的任职要求。
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教育需先行,学校教学要随之进行配套和改革,积极探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之路,进行了相关探索和尝试,并计划未来在这方面所要进行的改革与建设。
二、创造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的语言环境
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人才,首先应该具备应用国际通用语言的能力,尤其是在酒店行业的人才。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水平,是银杏学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所做的基础性工作,银杏学院因此提出了“英语建校”的方略。
1.英语教学改革
(1)英语分层教学
银杏学院把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分为应试教学,即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和能力教学。银杏学院在现行教育体制下,针对独立学院进校新生英语水平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力争基础较好学生能尽快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其他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稳步提升。但作为应用型人才教学,应以英语能力教学为主,即听、说、读、写的四种能力。银杏学院引进国外先进教材和教学方式,改革和补充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切实使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国际通用语言
的运用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其他英语能力考试,达到初级以上标准,让学生在职场竞争中取得语言能力的优势。
(2)专业英语听、说能力强化
在培养旅游酒店类专业学生的英语听、说方面,除开设酒店口语、外教口语等基本课程外,银杏学院还特别立项重点建设院级精品课程“酒店英语”,让酒店旅游类专业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有的放失,着重掌握行业英语中的核心专业词汇和学习、模仿标准规范的行业口语和书面语言。
(3)“双语”教学过渡到全英文教学
为提升课堂内的英语教学环境,银杏学院不仅在英语课当中采取“双语”教学,还同时引进能教授专业课的“海归”,在专业课程当中使用“双语”教学。如“前厅服务与管理”所进行的“双语”教学试点目前已比较成熟。在“前厅服务与管理”“双语”试点之后,银杏学院将逐步扩大“双语”教学的专业课范围,最终目标是在高年级学生的核心专业课中过渡到全英文教学。
2.加强英语语言环境
银杏学院在英语类课堂之外还采取多种措施来提升学校的英语环境。除了常规的英语角、英语演讲大赛、英语风采大赛、英语歌唱比赛之外,银杏学院还采取其他措施以提升学院英语学习环境。
首先为了提高有出国意向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鼓励学生出国深造和发展,银杏学院开设了出国预备班,培训雅思,特别重视英语听、说,聘请学院外教和有雅思考试经验并获得高分的英语教师担任课教师,帮助有意向出国发展的学生扫除语言方面的障碍。此外,负责学院外事工作的部门“对外交流中心”也设立英语口语时间。对外交流中心教师在工作之余,和学生一起练习和指导口语,教授学习方法,提高口语能力。
三、通过“引进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银杏学院首先采用“引进来”的方式,与国内外院校签订校际合作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大胆引进国外酒店旅游教育的教学资源,学习其教学方式,以充实和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使银杏学院培养的毕业生能符合国内外各类酒店的任职要求。
1.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的引进主要有四个方面,即课堂、课程、教材、师资。目前银杏学院已经实现单个课堂的引进,在课程与教材引进方面,已和瑞士、新加坡各1所同类院校签订相关合作协议,下一步实现引进国外相关专业的师资,为学生授课。
(1)课堂
银杏学院通过网络、视频、国外教师亲授的方式为学生引入国外单个课堂教学,让学生对国外的课外的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有直观的感受,体会国外在酒店教育和学习方面的不同。
(2)课程
在课程方面,除了进行国内专业要求的必修课程外,银杏学院还参考借鉴国外院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特别是其中应用型较强而银杏学院未开设的课程,以补充到学校旅游酒店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
(3)教材
教材引进是银杏学院的下一步实现的目标,目前与合作院校进行协商,以引进国外原版外语教材,首先由教师对教材进行学习,并观摩国外学校在课堂上对教材的处理方式,进而在国内课堂进行“双语”教学,使学生掌握国际上专业和行业的最新知识。
(4)师资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银杏学院计划引进国外的专业课的师资力量,充实教师队伍,定期在校内开设讲座或短期课程。通过学生、国内教师与国外教师的沟通互动来了解国外专业和行业发展情况,更新专业知识。
2.教学方式
(1)案例教学
在酒店旅游管理实务方面的专业课程,银杏学院倡导教师在课堂当中多采用国外酒店旅游类专业采用的案例教学法。鼓励在教学中教师用自己在业界中所接触的典型案例向学生讲解酒店旅游管理学科中的方法和原理。同时银杏学院也聘请国际知名品牌酒店的管理人员通过讲座对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教学。
(2)项目教学
银杏学院要求教师在作业布置中加入除书面作业之外的完成项目的作业。教师向学生布置一些酒店行业在实际工作中所要完成的一些项目,要求学生完成。如,模拟组织一次接待、安排一次会展等。通过学生完成任务,使学生得到在行业实际操作的锻炼,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实践教学
银杏学院通过与国际知名酒店品牌在中国本地设立的酒店签订协议,在这类酒店中设置实习基地,为酒店旅游专业学生提供在国际知名酒店参观、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毕业之前体验国际化酒店的工作氛围。通过实践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目前银杏学院已与成都本地的喜来登酒店、州际酒店集团、凯宾斯基酒店、香格里拉酒店等签订定向班培养协议,并和数十家国内外酒店签订实习基地协议,为酒店旅游类专业学生提供比较充分的具有国
际特色的酒店进行实践教学的机会。
3.办学模式
在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的“引进来”方面,学院最终目标是实现两者的整体引进,即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与国外知名酒店旅游院校开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而后在项目发展成熟之后建立中国合作办学机构。
(1)校际交流项目
银杏学院目前已与瑞士、法国、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学等国家的同类院校签订校际合作项目协议,为学生提供在本校毕业后直接到国外同类院校专升本或本升硕,接受传统和国际化的酒店教育。通过与国外学校签订合作协议,使学生在本校专科三年和本科四年所获得的学分受到国外相关院校的认可,缩短升本和升硕的时间。
(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目前银杏学院正在为申请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而积极准备,在学院发展的5年过渡期后学院将着手申请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重点培养酒店和旅游类专业学生。
(3)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学院最终的办学目标是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设立较为独立的在中国境内提供国内外的教育条件,包括课程、教材和师资,使学生在国内即可获得国外文凭或同时获得国内文凭。使学生在费用相对低廉的前提下,同时接受国内外的专业教育。
四、通过“走出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
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教师和学校都“走出去”,走出国门,在国外,特别是酒店旅游教育和行业发达的国家去学习和实践,学习国外的专业教育和行业实践中的理念、标准和规范并引进之,在教学和行业实践中结合中国实情,从而使毕业生能胜任国内外国际化
酒店的岗位。
1.学生:参观、游学、培训、留学、实习、工作
在学生“走出去”方面,银杏学院通过与国外院校、涉外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打造全方位、多样化的“走出去”的方式。其中包括参观、游学、培训、留学、实习、工作等,其目的就是实现学生在校学习与出国深造发展的无缝连接。
目前,银杏学院通过与国外院校、涉外企业的合作,让学生可以到瑞士、新加坡、德国、美国、迪拜、马尔代夫、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去参观游学、留学、实习和就业。学院也通过相关的配套政策,包括论文提前答辩、网络答辩、网络提交报告的方式鼓励学生“走出去”深造和发展。
2.教师:访问、培训、讲座、教学
要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也需要教师具有国际视野,既是理论型,也是应用型。为此,学院时常安排学校管理人员与教师出国访问,进行国际酒店旅游教育交流。近3年来,相关人员分别出访了瑞士、新加坡、泰国、韩国、香港等国家进行专业教育交流。
在未来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师资建设方面,银杏学院计划逐步选派教师赴国外进行培训,鼓励优秀教师到国外进行讲座或教学,将国内外的教育方式进行整合。以提升国内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3.学校:缔结姊妹学校,定期交流合作
此外,银杏学院还与同类院校缔结姊妹学校,并在将来逐步增加姊妹院校的数量,以确保能定期地与国外院校进行相关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活动,以紧跟国际酒店旅游类专业教育趋势,达到相互学习借鉴,以期在专业教育与教学上共同提高。
银杏学院力求在强化英语应用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丰富和改革现有的国内酒店旅游类专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与瑞士、法国、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学等国20余所院校、企业开展教师互访、学术交流、互派学生、学生专升本、本升硕,及海外实习和就业等项目合作,银杏学院毕业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达到国内外国际化酒店的任职要求,普遍受到任职酒店好评。
参考文献:
[1]彭敏.本科旅游专业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研究.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
[2]徐鹿,李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第十四届中国财务学年会暨财务理论及实务论坛文集,2008.
[3]马勇.国际化视野下的中国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第二届中俄旅游教育论坛论文集,2009.
[4]钱科娜,郑毅.国际视野下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5]冉祥云.民办外语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及模式研究.华章,2012(4).
[6]朱传华.以导师制为平台构建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育与职业,2012(3).
外国语学院教学范文第5篇
浙江大学外语教研室于1984年恢复系的建制,成立语言系。1988年更名为外语系。
1998年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并,成立新的浙江大学。1999年将原浙江大学外语系、原杭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原杭州大学公外部、原浙江农业大学公外部、原浙江医科大学外语教研室合并,成立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著名学者许国璋、王佐良、桂诗春、胡孟浩、王福祥、戴炜栋、胡文仲、陆国强、索天章、石昆山、陈嘉、薄冰、方重、裘克安、戚叔含等曾先后在浙江大学学习或执教。学院下设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系、英语语言文学系、亚欧语言文学系三个系;
外国文学研究所、应用语言研究所、外语教学期刊研究所、德国文化研究所四个研究所。全院教职员工人数达343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03人。学院学科门类齐全,设:经贸英语、英语、日语、德语、俄语、法语等专业,现共有本科生763人。有三个硕士点,分别是: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有研究生90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院已有6000名学生毕业,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学院目前承担了十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学生为中心主题教学模式”教改项目得到了国内外语界同行的充分肯定。学院是全国研究生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单位;
是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大学专业外语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大学英语
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委员单位;
是全国高等学校大学外语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教学理论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英语语言研究会、中国美国文学学会、中国英国文学学会、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中国德语教学研究会、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全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等理事单位。此外,学院的资料库藏书丰富,有英、俄、日、徳、法、汉、韩等各类书籍近十万册,各类外文期刊一百余种。电教中心拥有语言实验室24套,1200个座位。资产总额达600万元。学院还与英国、日本、德国、法国、俄罗斯、韩国、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香港、澳门等十几个国家及地区,有着广泛的校、院、系的教学和科研合作。..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