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小学图书馆学年【五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6-11 17:55: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小学图书馆学年范文第1篇关键词:网络图书馆青少年阅读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传播,基本每个大人小孩都使用过在线阅读、手机阅读、手持式阅读器阅读等数字媒介阅读方式,但是网络信息中有很多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图书馆学年【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小学图书馆学年【五篇】

小学图书馆学年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网络 图书馆 青少年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传播,基本每个大人小孩都使用过在线阅读、手机阅读、手持式阅读器阅读等数字媒介阅读方式,但是网络信息中有很多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等。学生基本每人一部手机,即使学校规定不容许带手机,可还有许多学生饿着肚子买手机。

这对青少年的生活与学习构成了较大的威胁,教育者有必要给青少年学生敲响警钟,青少年必须控制网络阅读倾向,以戒除任何成瘾行为的根本目标。不少学生沉迷于网络和电脑游戏中,成为家长和老师最为头痛的问题。针对如何教育青少年选择阅读内容,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简单探讨。

一、多利用课堂时间穿插网络阅读课题,正面教育网络阅读的利弊。

学校每两周放假一次,学生会进行了“放假你干了什么”的问卷调查,大多数同学回家的生活方式:吃饭、上网、玩游戏、睡觉。从这一层面来看,青少年缺少跟父母的交流,缺少与社会的接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这样流失,对花季少年而言太可惜了。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要把青少年当大小孩,让他们尽早抛弃网络,寻找另一种乐趣,鼓励青少年与同龄人去图书馆、公园、广场等场所,不但强身健体,还陶冶情操。

二、利用图书馆开展活动,激发青少年阅读兴趣。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有效利用校园的现有资源,让学生自主发现另一种阅读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提高独立探究和自行发现能力,以及对图书馆阅读的兴趣。

1.做好书籍更新和推介工作,特别是推介工作。刚开始时,学生往往对消遣性、娱乐性的图书较有兴趣,而对知识性、思想性的图书借阅较少。图书馆应采取不同措施,以不同形式介绍名著及知识性和思想性强的图书,指导学生读书。同时举办读书征文活动和专题咨询活动,以大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针对学生对武侠、言情小说等书居高不下的兴趣,学校对学生进行了阅读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表 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调查

题:中学生阅读时间很少,你平常较多选择哪类读物呢?

新书购买前,对学生进一次阅读调查。阅读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观察、监控、调节、评价的作用,学生对未知领域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教师应及时进行新书宣传和推荐,介绍新书内容,让学生及时了解图书信息,并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有效阅读,更好地为师生服务。图书馆配合校学生会,每两周出版一次的宣传栏中除了有名著阅读,各种获奖的读后感等展示内容以外,还要及时进行新书推荐,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强他们与图书馆的互动。

2.结合书香校园建设,开展读书节活动。以目的为中心,以学者为中心。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近年来大力开展书香校园建设活动。为了增加师生对图书的了解,激发师生的读书热情,图书馆配合学校每年进行一次全校性“读书节”活动,每次为期一个月左右,该活动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深受师生喜欢。还有成语接龙、名句填空、猜谜等活动,每一种活动都吸引着全校的每一位学生,激励他们积极参与,从而极大地提高借阅率,营造出浓浓的文化氛围。

总之, 图书馆阅读即书面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是网络阅读的基础之一,青少年更喜欢传统阅读方式多一点,能满足学生直接阅读的需要,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纸质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网络阅读是时展的象征,可选择的阅读内容多是不可否认的优势,学生阅读时必须有良好的分析的能力,才能收获最有价值的信息,网络阅读是不能替代的,网络对孩子学会自控、正确利用网络阅读或游玩是有益的,多探索和研究与孩子的沟通技巧,比用软件控制要有效和高明得多。在引导青少年正确进行网络阅读时,书面阅读是高雅文化的主要传递方法,两者必须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3.利用多种交流方式。如利用家长座谈会或校讯通等做好网络危害健康的宣传工作。这里要明确一点的是不是让孩子完全远离网络,家长不可一味责骂。

一项有关手机开机时间的调查,首都师范大学理咨询中心提供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其中,学生族和上班族对手机最为依赖,所以手机阅读已经成为青少年的主要活动。要用巧妙的方法帮孩子戒掉这一习惯,如电脑阅读可以利用“家长控制”软件,利用网络WAN口设置控制自动接通或断开网络的时间段,利用家长控制规则设置访问网站,切断流量控制手机使用时间。当然,家长要做好榜样,青少年喜欢网络游戏,看各类小说的习惯多半来自家长,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游戏、看网络小说,转移其对网络的注意力,多鼓励孩子与同龄人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孩子一起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开阔孩子的视野,丰富兴趣。

参考文献:

小学图书馆学年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出版与学术传承》 图书馆学学术史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在近代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一方面将晚清以来的公共图书馆运动发扬光大,一方面为1949年以后的图书馆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这一时期,中央政权式微,社团组织勃兴;
同时又经历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从世界边缘大国成为世界主要大国,方方面面都发生着巨大变化。特定时代赋予了图书馆学以特定内容,或者说,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有着承平时代所不具备的独特内容。也因为如此,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学也特别繁荣,有着独特的时代特征。而真正能够体现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繁荣的方式就是图书馆学论著的出版。

有关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论著的研究,1950年代有李钟履、1980年代有蓝乾章、程焕文等,分布在大陆和台湾。值得注意的是,大陆和台湾,在1950—1980年代交流绝少,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然而两岸学者在图书馆学研究方面,却有共同志趣。这表明两岸学者心心相通,学术研究不受时空制约,毕竟都是炎黄儿女。李、蓝、程等先生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展现了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论著的概貌。而引领我们进入民国图书馆学论著园地远眺近观的,当属《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出版与学术传承》一书。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出版与学术传承》,范凡博士著,2011年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范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业。该书在其同名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倾注了作者数年心血。该书吸收了李钟履、程焕文等大陆学者的研究成果,借鉴了蓝乾章等台湾学者的学术著作,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形成的第一部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论著的学术著作,全面展示了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论著的规模与特色。可以说,《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出版与学术传承》是关于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论著研究的集大成者。

该书的特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至少有这样几方面尤其值得注意。

1 注重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论著的调查统计

调查是研究的前提。我国现代图书馆学自萌芽以来一向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民国时期如1918年沈祖荣先生的《中华全国图书馆调查表》、1925年中华图书馆协会的全国图书馆调查、1931年教育部主持的全国图书馆调查、1935年许晚成的《全国图书馆调查录》、1936年申报年鉴社和浙江省立图书馆联合进行的全国图书馆调查、抗战期间中华图书馆协会的会员调查和图书损毁调查等;
当代学者如程焕文先生的《建国以来晚清图书馆学术史研究论文调查统计总表》,等等。范凡博士的《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出版与学术传承》一书承袭了中国图书馆学的优良传统,对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论著进行了充分而详细的调查统计。调查对象包括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调查、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统计、民国时期五大图书馆学系科课程设置调查等等。这些调查统计不仅将原先的研究推向精确化,而且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了借鉴。

该书在各种调查统计中,最有价值的是提供了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①的总体规模和确切数据。共得到943条书目记录,并尽可能多地列出了这些著作的基本信息,如书名、作者、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等。这一统计数据是此前任何研究都没有达到的高度。其次是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的调查统计,共列出113条期刊目录,包括刊名、主办者、创刊年、知见卷期等四项内容。113种图书馆学期刊也是以前研究所没有达到的规模。该书著作和期刊调查统计的结果不一定绝对准确,而且可以推测,一定低于实际数目,但在现有的各种调查统计中,无疑是最准确的。笔者曾经对颇有特色的有关近代中国的数字资源进行过检索,包括浙江大学图书馆的“高等学校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ADAL)”(该数据库现已不对外开放)、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国家图书馆特色资源民国图书民国期刊民国法律数据库、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台湾地区相关学术网站,等等,也检索了国家图书馆馆藏目录,发现范凡博士提供的数据确实丰富,基本上涵盖了分布在大陆、台湾、日本等地数据库的相关内容。这943条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和113条民国图书馆学期刊目录,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治学者来说,无疑提供了颇具学术价值的资料线索,其意义不言而喻。2重视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的专题研究

该书将民国时期的著作分为图书馆学通论、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史、图书馆建筑设备和图书馆管理法、图书分类和编目、目录学5个专题,进而展开论述,条分缕析,丝丝入扣。每个大专题下面,又分若干个小专题,琳琅满目。如“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史”专题,下分“图书馆事业调查”、“图书馆法令与公约”、“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规划”、“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总结”、“世界各国图书馆事业”、“国外图书馆史”、“中国图书馆史”等小专题。阅读这一个个专题,犹如移步换景,美不胜收。

这些小专题,虽然小,但都很别致,选题都很清新。其次,每个小专题的阐释都很严谨,严丝合缝,如“图书馆事业调查”小专题,作者将调查主体分为个人调查、图书馆组织调查和教育部调查三种类型。每种类型的调查也都列举了两个案例,如个人调查方面,列举了沈祖荣、许晚成两位先生;
图书馆组织调查方面,列举了中华图书馆协会和浙江省立图书馆的调查;
教育部方面,列举了1932年和1936年发表的两次全国图书馆调查报告。对这些图书馆调查的价值,作者都予以中肯评价。虽然没有涵盖民国时期所有的图书馆调查(如抗日战争时期新闻媒体工作者夏颂明的图书馆损毁调查等),但作者的努力,足以使我们对民国时期图书馆的调查问题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为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

作者选择小专题,显然经过了慎重考虑,特别注意小专题在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独特价值。以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规划为例,作者对李小缘的《中国图书馆计划书》予以详细介绍,并称:“无论怎样强调这个计划的重要性,应当都不过分。因为李小缘对中国图书馆事业有一个非常系统而全面的考虑,在当时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并且中华图书馆协会历次年会上的那些提案,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很多都能在这个计划书中找到根源。”这一看法,与蓝乾章对该文的评价“李氏此计划书在精神上应是一部中华民国图书馆法”有异曲同工之处。当然,过分看重,往往过犹不及。“独一无二”这个评价不甚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据笔者阅读所及,梁启超先生1925年在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大会上提出的“中国的图书馆学”、刘国钧先生于1928年5月向全国教育会议提交的“请规定全国图书馆发展步骤大纲”提案,均属于民国图书馆事业的规划范畴。不过,在1927年前后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史关口,李小缘的计划书显然反映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是不能否认的。

3 抓住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的核心内容进行阐释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学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杨昭悊、梁启超、杜定友等先后提出并讨论图书馆学的基本概念,其中以梁启超的“中国的图书馆学”最为著名。按照梁的看法,中国的图书馆学首要解决图书的分类与编目问题,其次目录、图书馆人才教育等都是图书馆学的核心内容。梁氏的观点产生了广泛而深远影响。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后,设立了分类、编目、索引、教育等组,分别就图书馆学的核心内容展开研究。1944年,沈祖荣先生仍然呼吁图书馆的中国化。时代在变,图书馆学内容也随之变化,但核心内容却不会发生根本改变。范著对近千条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内容排序时,前6位分别是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编目、文献目录学、图书馆管理、分类。在前6位中,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学各占半壁江山。这一排序结果令人吃惊。要知道,图书馆学是基础性研究,不像图书馆事业那样需要社会大众参与。排序结果只能说明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研究的繁荣状态。

范著的主体内容恰恰是围绕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的核心内容展开的。范著分5大专题,其中“图书馆学通论”、“图书分类与编目”、“目录学”,均属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的核心内容;
其他两个专题,也不乏图书馆学的核心内容,如“图书馆史”、“图书馆管理法”。真正属于图书馆事业的内容只有“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建筑设备”两个小专题。不仅5大专题,即使“民国时期图书馆学重要论文”一章,也属于民国图书馆学的核心内容范畴。该章除了列举了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外,小专题分别为“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目录学遗产”、“密切跟踪国外先进的图书馆学理论和方法”、固字应用之争、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之争等等。可以说,范博士自觉不自觉地根据民国图书馆学的核心内容在编排《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出版与学术传承》一书。这不是巧合,而是范博士图书馆学深厚学养的实际展现。也因为范著阐释的是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的核心内容,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恶果”:此后研究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的核心内容,必须先好好阅读该书,看看范博士是怎么说的,才能继续深入下去。筚路蓝缕,功在后来。

4 以开放的姿态对待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的研究

与众多封闭性学术著作不同,范著对有关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的研究持一种开放态度。如,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范著得到943条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的著作目录。应该说,这是一个巨大成绩,但作者却表示:“限于个人的思维定势,学术水平以及各种资料的可获得性,统计结果仍然不可能完整无缺,只能做到相对全面。”虚怀若谷的态度令人敬佩。又如,论及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的内容分类时,作者表示:“由于本书在撰写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新材料,思路和认识也随之不断变化,相应的统计数据也多次改动,‘牵一发而动全身’,每次改变都需要重新计算,其工作量很大。好在本研究并不需要特别精确的计算,需要的只是一个相对的结果”_l’这无疑是说:随着新材料的出现,本文的细节可能存在误差,或不严谨。本文的统计数据只是具有相对价值。换言之,作者并不排斥新材料的发现可能对其论证过程产生冲击,但在基本结论上,作者自信不会有任何偏差。诸如此类,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

在计量分析研究中,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根据台湾学者张锦郎、黄渊泉先生的研究,从1912—1949年,中央政府通过的图书馆法令15件,其中抗战时期8件。然而,根据笔者所见,张、黄的统计仅抗战期间的法令就有诸多遗漏,如1940年的《国立中央图书馆组织条例》、《社会教育机关服务人员养老金及恤金条例》、1941年的《县市立图书馆设置巡回文库办法》、1944年的《全国各县市普及教育文化事业实施办法》、1945年的《国立西北图书馆组织条例》等等,均属荦荦大端,还不包括1937年的《出版法》等有关图书馆内容的很多法令。这也印证了范凡博士在书中的论断:“笔者曾经根据……等书做过一个初步统计,得知民国期间先后公布图书馆法令15个(实际数字可能更多)”。确实,实际数字更多。笔者完全赞同范凡博士严谨而开放的治学态度。范著体系宏大,与其开放襟怀不无关系。考诸历史,凡是声名卓著、影响深远的学术著作,必定有着结构宏大的开放体系。从这点来说,范著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如同任何具有开创意义的学术著作一样,范著中有些内容也不见得全部准确无误或没有争议,至少对笔者来说,有些内容存有疑义或不甚赞同,值得商榷。试举一例:范著提及东方图书馆复兴时,写道:“1934年2月东方图书馆复兴委员会成立,成立之后立刻在国内外设法筹款征书,到1934年10月,已征书10万余册。”不知这“1934年”是否准确?根据《东方图书馆纪略》载:《东方图书馆复兴委员会章程》为1933年4月29日商务印书馆董事会议决(16页),“筹备复兴”(14页)工作也开始于1933年。范著这一材料并没有注明出处,抑或受不良材料影响而蒙冤?当然,这是鸡蛋里挑骨头,怀疑也不一定合理,也不影响整个著作的学术价值,仅供参考。即使细微处偶有瑕疵,那又何妨?

5 结语

小学图书馆学年范文第3篇

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一直以来坚持在思想上不断提高认识,加大管理力度,注重发展机制的不断创新,通过管理和培训两个方面,不断满足中小学图书管理员的专业需求,强化中小学图书馆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图书馆的品质。

一、建构管理网络,实行分级指导

建立以市、区、县、校为单位的中小学图书馆四级管理网络,由市图工委―市图专委会―区网片组长―全体中小学图书管理员组成的四级分层管理。图工委是由市教育局各个处室责任人组成,是负责全市辖区内的中小学图书馆发展与建设的指导机构;
图书馆专业委员会由全市基层学校的部分图书馆教师组成,实行会长和常务理事负责制,对全市中小学图书馆的管理和使用进行业务指导;
区县的网片组长负责上传下达,并指导本区县的中小学图书馆工作。

中小学图书馆专业委员会由9位常务理事组成管理核心,下辖的每个区县有2个理事成员名额,其中一个中学的,一个小学的,组成全市范围的中小学图专委的理事会,辖区内的全体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员是成员,实现全市范围内的中小学图书馆的管理网络,秘书处就设在装备中心与勤工俭学办公室管理科,市一级的活动由秘书处组织和实施。

中小学图书馆专业委员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装备中心与勤工俭学办公室的领导下,根据中小学图书馆的现状,不断强化图书馆业务指导工作,提高图书馆人员的管理技能,提升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质量。

中小学图书馆专业委员会工作思路:通过四级管理,市、区、县、学校分别组建网片组和图书馆的QQ群,以每月一次的网片活动形式和QQ在线方式,以中学馆带动小学馆的业务指导形式,强化中学图书馆对小学图书馆工作的业务指导,按岗位设置进行培训,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实现智能化、多元化、规范化的管理以及图书馆管理软件的使用。

中小学图书馆专业委员会在管理上的工作流程:每年年末制订来年的工作计划,召开全市图书馆理事会议征求意见和建议,新学期召开全市图专委会议,布置新学期的工作计划,年底召开全市图专委总结大会,主要内容包括总结全市图书馆全年的工作、表扬好人好事、推荐先进典型和事迹介绍。

中小学图书馆专业委员会的活动形式:按照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依据年初计划,各个项目做到计划落实到人、责任落实到人、考勤落实到人、地点落实到人。

中小学图书馆专业委员会活动的过程管理:这是整个宏观管理的重中之重,依据年初市里的工作计划,结合各个区、县、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随机视导的方法,从直接参与到现场观摩和指导,帮助区、县、学校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推荐先进区、县、学校的管理方法;
同时每年定期组织区、县的计装管理部门、中小学校图书馆管理员参观周边省市中小学图书馆,学习先进经验,推动和完善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更好地开发馆藏资源,为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学生和教师服务。

二、分层培训制度化、长效化

在网络建构完善的前提下,我们的工作重点还是着眼于图书馆管理、图书馆专业技能指导。图书馆管理员队伍年年有变化,队伍的不稳定性凸显。这个团队的组成状态通常是不够理想的,表现在中学馆管理员多数是年老体弱、不能胜任教学,或者是即将退休的人员;
小学馆管理员因为没有正式编制,所以都是兼职的,变数特别大,往往今年是这个人明年就是别人了。所以中小学图书馆要保持一个良好的运行态势,管理和专业要跟得上。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各区县各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采用常规培训和研修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图书馆的管理与业务技能指导,强化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通常是在每年的5月份利用5个工作日,开展中小学图书馆人员的基础培训工作,市里出资并向每个学员发放培训教材和图书馆分类工具书。基础培训班的课程设置主要有文献资源的建设、分类编目、期刊管理、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管理与使用、上机模拟操作、考核等项目,授课教师都是在中小学一线的图书馆教师,授课内容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很强,效果明显。研修培训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图书馆馆长,时间安排在每年的11月份左右,馆长研修班主要以开阔图书馆馆长的眼界,拓宽管理思路和管理技能为目的。课程设置主要有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时态介绍、参观学习、考核等项目,讲课的教师有公共馆的教师、高校的教师、教研室的教师,也有基层工作中典型事迹和管理工作的经验介绍等。

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在线交流平台,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了南京市中小学图书馆网络群体“金陵书童”,覆盖全市的中小学校图书馆,还积极提倡有条件的区、县建立区域网络群体。通过这种在线的方式,实现线上咨询和解答,线上交流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线上发送各级各类通知及文件,及时交流,及时解决,及时了解,及时收取,相互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效果凸显。

三、随机视导常态化,组织比赛常规化

在市、区、县、校网络建构的基础上,我们更关注的是各级各类活动的监管。所以我们在制订年度计划时,设置了随机视导的内容,具体做法是在不定时间和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各个区的年度活动计划和在线活动情况,由专委会常务理事牵头,不定期地参与各网片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对照活动计划和内容,结合实地考察和交流,及时发现典型事例进行总结宣传和推广,同时在随机视导的过程中对某一区域的图书馆工作依据相关条例和标准进行业务督导和评估,发现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做到随时解答和提出正确的数据标准和规范行为,逐一指导并实地操作,提出整改建议和意见,指导中小学图书馆不断完善工作,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开发馆藏资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科研提供信息资源。与此同时,为了不断地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馆藏资源,我们利用常务理事业务资源的优势,结合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实际情况,每两年举办一届“图书馆管理技能大赛”,比赛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向,即基础知识和管理技能。比赛方式为:由各个区进行海选,然后根据海选的情况,每个区由1名小学管理员、2名中学管理员组成区级代表队参加团体比赛,赛程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团体成员上机完成比赛试题总量之和的多少决定优胜团体;
个人赛是由每个区选派4~5名选手组成个人赛成员,赛程包含笔试和上机操作两个项目,两项分数之和最大者为优胜者。通过举办技能大赛,极大地调动了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升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对于南京市中小学图书馆的整体规范管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常抓等级评估验收不松懈,促进管理功能完善

南京市的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年年都有检查,这对于提高中小学图书馆的规范管理和资源开发利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这类检查有的是图书馆专项检查,有的是配合教育部门的系列检查。从一开始的南京市中小学示范图书馆验收,中间还有合格学校验收、专用室检查、技术装备使用评估、示范学校验收等一系列检查,还有配合省中小学先进图书馆、中小学省一级图书馆的各类验收和检查。具体做法是:首先依据国家、省相关的图书馆装备标准,出台相应的检查评估条例,由各个区县集中布置学校检查对照,并按分值进行逐项打分,在规定合格分数线的前提下向上一级主管部门进行申报,然后参与检查。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从根本上强化了学校对图书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促进学校图书馆教师根据一系列检查评估条例规范了图书馆的工作,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在育人过程和学生的生涯管理过程中物质平台的功效。

通过这几年不断地摸索与总结,南京市中小学图书馆的工作呈现出有序管理,不断提升服务品质的良性循环态势。当然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要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依据,以为中小学教育服务、为教学服务、为教研服务、为教改服务为宗旨,以《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为标准,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坚持标准、强化管理、突出使用,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生涯管理提供文献资源的保障。

小学图书馆学年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 公共图书馆 阅读服务

[分类号]G258.7

当今时代,不仅成人对网络产生依赖,而且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也在逐步增强,网络影响着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传统的服务内容和方式已不能满足青少年读者的需求,公共图书馆必须转变方式,走网络化发展的道路,为青少年阅读服务。[1]

一、为未成年人和青少年读者阅读网络文化服务

(一)为未成年人和青少年阅读网络文化提供安全、健康、文明的环境

公共图书馆应做未成年人的网络信息导航员,引导未成年人进行绿色网络阅读,把“绿色上网,健康先行” 的理念传递给未成年人。一方面,建立问题数据库,解决未成年人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还可以开展在线参考咨询服务,引导他们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接触网络,通过电子书刊、数据库等在线资源去学习和探索知识。另一方面,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网络阅读习惯,提高他们对网络阅读的自控和自律意识。例如太原市图书馆,结合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特征,设计制作“健康上网行―――网上冲浪导航链接” 的专题版块, 内容包括“新书推荐”、“名著导读”、“动漫在线”、“益智乐园”、“在线课堂”等集趣味性、知识型、科学性为一体的版块内容,有效地引导了未成年人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网上活动。还有安徽图书馆举办庆“六一”网上读书活动。读书活动内容首先是图书馆邀请100名小读者并免费赠送他们超星读书卡。然后,馆员对小读者进行网络教学,馆员现场教孩子们如何用这张超星读书卡在网上找到相关网站,如何进行注册、搜索、下载到自己想要的书籍。这次活动使小读者们知道了电脑不仅是高级功能的游戏机或网聊的通信工具,而且让他们明白了原来网上还有这么多好看而有用的资源!这次活动获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家长们希望,多开展一些这样有意义的社会公益活动,使公共图书馆成为让家长放心的绿色空间!

(二)采用多种网络信息技术,限制未成年人获得不良信息和登录不良网站

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保护孩子们健康成长是我们图书馆人的责任,图书馆应采用多种网络信息技术,为未成年人输送健康的信息软件,限制未成年人获得不良信息和登录不良网站。网络环境下的儿童保护是公共图书馆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安徽省图书馆电子文献阅览室用自己的实践为这一课题做出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安徽省图书馆的电子文献阅览室为小读者提供了一片净土。例如电子文献阅览室的特色服务“儿童上网天地”,图书馆在电脑的桌面上将一些有益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网站的网址做成专辑,供小读者们点击浏览。为了有效地抑制儿童接触网上一些不健康内容的网站,电子文献阅览室特别为儿童区安装了“反黄专家”软件。

另外,电子文献阅览室把少儿作为特殊读者群体,限制儿童上网的时间,图书馆员会认真负责地询问每一个来馆的未成年人:是否征得家长同意后再来上网,作业是否做完。并且会限制儿童上网的时间,每个儿童的上网时间不超过二小时,如果超时,馆员会提醒他们下机。另外,儿童区电脑前的电子公告会有这样的提醒:“请不要浏览暴力,以免损害身心健康或感染病毒”。图书馆以这些方式来让未成年人从小形成对网络健康的认识。

(三)向青少年读者开展网络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有效地阅读网络文化

开展网络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有效地阅读网络文化。例如江苏省,由江苏省宣传部、教育厅等部门联合组织的,以“走进世博,幸福中国”为主题的网上读书征文活动。该项活动历时3个月,共有5500多所学校参加,该活动参与人数之多、覆盖面之广在江苏读书活动史上尚属。此次活动网上点击率高达1.248亿人次,收到有效作品4.7万篇,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计6000多篇获奖征文。本次网上读书活动培养了儿童阅读习惯,激发了儿童阅读兴趣,营造全省校园读书的氛围,本次活动为江苏省利用网络,教育引导少年“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风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开展多元化的服务渠道

(一)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员队伍建设

1.保证中小学图书馆员的稳定性

各个中小学图书馆的馆长必须提高对图书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了解中小学图书馆人才需求特点。选调一些知识面广,业务精,懂得儿童教育学的人才来到图书馆工作。

2.强调专人久任

中小学图书馆工作有很强的连续性,要强调专人久任。中小学图书馆馆员的流动性非常强,稳定性非常差,要解决这方面问题必须要强调专人久任,增强图书馆员的积极性。

3.调整队伍结构 提高中小学图书馆员素质

中小学图书馆要引进一些图书情报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到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研究生们有知识有热情,他们会给图书馆带来活力,更好的为小读者服务。

4.组织培训

中小学图书馆要根据工作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图书馆员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对中小学图书馆员一般要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培养他们爱岗专业的精神、业务知识培训: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为小读者服务、计算机能力培训: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才能更好的为小读者服务、还要进行创新观念培训: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小学图书馆员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才能使图书馆工作有新局面,才能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培训途径一般采取岗位培训、个人自学和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

(二)建立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积极推动青少年数字阅读

国家一直在倡导教育的均衡化,阅读是实现教育均衡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全民阅读重点普及的对象应该是青少年。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书刊情报资料中心,中小学生可以在这里学习文化知识、开拓视野。随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小学图书馆也面临一些棘手的难题:一方面,许多中小学校因财力、人力等原因无法建立属于自己的图书馆;
另一方面,许多中小学虽然有电子教室,但是电脑里却没有足够的与学生匹配的内容,因此许多学校电脑闲置率很高。公共图书馆从中小学现状出发,积极建立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帮助中小学摆脱困境。2002年中小学数字图书馆项目作为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立项。中文在线为该项目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这个项目也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可。至今,该产品已经覆盖全国30000余所中小学校,有上亿师生收益,在电脑上安装数字图书馆资源,同时解决了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不足和电脑闲置两个问题。所以说建立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积极推动青少年数字阅读势在必行。

(三)公共图书馆的新媒体悦读少儿体验活动备受青睐

新媒体悦读少儿体验活动,是江西图书馆利用现代技术设备和馆藏数字文献资源,为了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在少儿图书借阅室开辟新媒体悦读少儿体验区,激发广大少年儿童利用新技术设备和新媒体的热情和兴趣,让小读者们亲身体验新媒体阅读的新颖性、丰富性。该体验活动让小读者享受新媒体阅读的乐趣,深受小读者和家长的青睐小读者们接触新媒体,能感受到新媒体与传统阅读纸质图书不同,还能体验新媒体阅读带来的新奇感受,有效激发了小读者的阅读兴趣。此次活动期间,图书馆员向小读者们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各种移动终端,检索与阅读江西省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库、江西省数字图书馆和江西省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让小读者们充分认识到了新媒体阅读的魅力江西图书馆表示今后还将不断加大少儿数字资源,向小读者传播新媒体阅读理念,并提升本馆新媒体服务水平和质量,让少年儿童在江西图书馆不仅能利用新媒体阅读电子图书,还能阅读电子报刊,音频和视频资源,并且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本人的电子作文集与书画作品集等,营造良好的少儿新媒体阅读氛围,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在少年儿童中的展开。[2]

安徽省图书馆也利用新媒体为小读者服务。安徽省图书馆电子文献阅览室将于“六・一”儿童节举办少儿“网络寻宝”大赛,用于提高少儿读者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比赛具体形式是:以“我爱祖国――献建国60周年华诞”为主体,利用网络,使用WORD,画图等工具,创作一幅电子板报。另外安徽省图书馆共享工程省级中心精心策划“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通知要求所有的基层点都举办有奖征文活动,省级中心将集中评奖,优秀征文将在网站上。为体现共享工程网络服务的特色,本次活动推荐的内容都在网上,让中小学生读者可以利用网络学唱革命歌曲、欣赏长征影片、提交数字版的读后感。[3]

[参考文献]

[1]王秀军.网络时代少年儿童图书馆服务的拓展[J].图书馆学刊, 2011, (8):92

[2]江西图书馆网.http://

小学图书馆学年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校图书馆 图书更新

一、现有图书馆图书更新模式的评价

目前,学校图书馆图书更新模式是,县技装办提供经费,书商提供图书订单,学校按订单“点菜”,书商再根据学校的要求供货。该模式的弊端:一是学校图书馆没有见到实物,只知书名不知内容,有些徒有虚名、质次价高的图书就被点中了。二是学校图书馆想要的图书订单上没有,学校订书受到书商的限制。图书更新与教学要求脱节,实效性差。

从高淳县2006年学校图书更新的数据来看,10多所中小学共新购图书价值54.0550万元,数量在50000本左右。数量不少,但是如果从生均比例来看,还是比较低的,因为高淳县的中小学生有40000多名,人均只有一本左右。所以,我的观点是:现有图书馆书籍更新模式远远不能满足中小学生的教学需求。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般来说,一个初中学生3年购买课外书籍价值在500元左右,如果以其中200元为课外阅读书籍来估算,近年来每年5000人左右的毕业生手中就有价值约100万元的书籍。这样的一个需求量靠现在的图书更新模式是解决不了的,必须改变。

二、中小学生对课外书籍需求的分析

据高淳县学生图书市场业内人士分析,由新华书店给县内中小学生提供的教材及课外教辅书籍每年在1000万元以上(据税务部门的数据,2005年销售量1100万,利润100万),由个体书店给县内中小学生提供的课外书籍每年大约400万元左右,合计1500万元左右,其中某个体书店年销售量在100万以上。该书店自1996年开业以来,累计销售图书1000万元以上,毛利300万左右。由此可知,相比较而言,高淳县中小学生手中图书总量要比我们县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量要大得多。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在高淳县在校的中小学生手中的数量是多少?估计有10000本。而整个高淳县所有学校的图书馆加起来的数量是多小呢?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占有量更少。而在市面上书店的《红楼梦》分两大类,一类是提供给小学生看的,有插图版,有拼音版,适合小学生阅读,另一类是提供给中学生看的,有好几个出版社的不同版本,字体也有大小之分,价格也不相同。这样一本《红楼梦》有五六个品种供学生选择。而学校图书馆中的《红楼梦》有几个品种呢?

三、对学校图书馆图书更新模式的设想

学校图书馆的图书更新不能再沿用老模式了,必须改变。要两条腿走路,一条是教育行政部门加大投入,但是并不是投入增加就万事大吉,如何购买?书籍的品种和数量如何确定?如果新购书买回来后不受欢迎,束之高阁还不如不买。建议采取市场调研,在县内书店了解哪些书最受学生欢迎。到南京长三角图书市场批发商那里了解哪些书销量最大,或者透过县招生办公室向初高中优秀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在课外看了哪些书籍。最后,由县技装办提出图书更新参考目录,而不能由书商提供图书目录,对学校图书馆图书更新进行总量控制,确定具体学校图书馆购书的总金额,再指定购书的书店,但不能是一家至少要有两家,学校图书馆派人选购后在书店打包,向技装办上报清单,审核后再付款,由书店送货到学校图书馆。

学校图书馆不能成为少数书商或公司的倾销市场,不能让过时的、质次价高销路不畅的甚至是盗版书籍进入学校图书馆。另外,目前市场上的书籍标价高,在实际销售时都打折,要充分利用这个优惠条件,多买书,买好书。另一条是面向学生宣传,动员学生把书捐给学校图书馆,留给后面的学弟学妹们阅读。要在捐赠书籍上标注捐赠者的姓名,向捐书学生发捐赠证书,增强其荣誉感。据了解,不少学生初中三年所购买的课外书籍有几百元,家庭经济条件好一点达上千元,其中有些和课本配套的练习册是一次性消耗了,但名著类、科普类、故事类等还是有再利用的价值。家长在这方面的支出比学校要慷慨,投入也比较大,甚至是承担了本应由学校图书馆承担的义务。但是所购书籍仅供家中独生子女阅读,升学后又成了废品,进入造纸厂变成纸桨,图书的利用率太低。目前,每年毕业的初中生在5000左右,人均两本就是1万本,价值应在10万元左右。为什么要选择初中毕业学生捐赠?据某个体书商说,小学生购买力低,高中生购书比较理性,初中购买力最强,买书时较冲动,也盲目,家中的书籍数量大。

四、重新认识中小学校图书馆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