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第二学期图书馆【五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6-11 18:05:03 来源:晨阳文秘网

第二学期图书馆范文第1篇【关键词】图书馆学;发展趋势;信息技术1关于图书馆学图书馆学(libraryscience)是研究图书馆的发生发展、组织管理,以及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总结图书馆工作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二学期图书馆【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第二学期图书馆【五篇】

第二学期图书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图书馆学;
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

1 关于图书馆学

图书馆学(library science)是研究图书馆的发生发展、组织管理,以及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总结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实践经验,建立科学的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高图书馆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图书馆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科学。现代图书馆学融入了多种属性的科学内容。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人类对信息、文献交流的需要日益增强,图书馆学的研究和应用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2 图书馆学发展分析

2.1 图书馆学科的建立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我国近代图书馆产生时期,伴随着近代图书馆的产生我国的图书学学科逐步建立。1917年后,沈祖荣、胡庆生、刘国钧等我国第一批图书馆学家学成归国,他们掀起了一场“新图书馆运动”,直接促成了20世纪我国图书馆学发展的第一次高潮。第一次高潮从20世纪年代初一直延续到30年代末,它锻炼了第一代学者而造就了第二代学者。在这一阶段,虽然出现的我国图书馆学发展的第一次高潮,但是由于这个时期我国的图书馆学是也刚刚起步,因此涉及到得理论研究和总结仍然比较贫乏。40到50年代,由于战争的原因,我国的图书馆学研究活动基本限于停顿状态。

2.2 图书馆学科迅速发展时期

步入建国之后到新世纪初,这是我国图书馆学开始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又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首先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图书馆学者发起并领到了第二次图书馆学高潮,培养了第三代图书馆学者。第二阶段是1966到1977年,这一时期由于政治运动原因我国的图书馆学事业遭受严重破坏,许多图书馆被迫长期关闭,图书馆学研究也随之停止,在这十年间,竟没有一本图书馆学理论著作和译著出现,这种情况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1978年以后我国的图书馆学事业才得以在一次新生。第三阶段,1978年到新世纪初期,这一时期是图书馆学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1978年以后,期间停办的学术期刊全面恢复,并且不断有新的期刊创刊,公开和非公开出版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达到百余种,高质量的专业译著也开始得以出版,197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图书馆学研究步入良性发展轨道,80年代中后期,是关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低谷时期,90年代以后,图书馆学的发展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图书馆学研究的理论性和时代性大大增强。1993年以后随着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介入,图书馆学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期,信息化浪潮席卷而来,这一时期的图书馆学研究范围增大,介质上也日益电子化网络化,另外,这一时期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断走向世界,充分与世界各国图书馆学界展开交流。在近十年中,我国的图书馆学发展继续稳步前进,诸多的学术交流和研讨会不断开展,促进了图书馆学在新时代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学研究有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更加广阔的研究内容。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我国的图书馆学发展几经沉浮,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是处于不断发展的趋势,并且体现出明显的时代性特征,现在,我们再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各种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出现,图书馆学需与时俱进,必须保证自身的不断发展,在新的环境下,图书馆学的发展也必将有着新的发展趋势。

3 图书馆学未来发展趋势

3.1 图书馆学科发展的数字化趋势

3.1.1 数字信息资源的提供与使用研究逐渐深入

新技术带来很多机遇,但是当图书馆进行虚拟馆藏建设的同时也带来很多挑战。数字资源是图书馆读者平等、自由获取信息的保障。相关的研究已经逐步深入,如:有关图书馆提供电子图书阅读器的研究。这些基础设施(如Wi-Fi、电子书阅读器、笔记本电脑)的提供等的研究均有涉及。对公众提供这些基本的阅读设施是有助于消灭信息鸿沟、保障数字信息资源的平等自由获取。数字资源使用方面的研究,例如“社会化标注”(social tagging)将众多用户与信息资源联系起来,形成用户与资源的关系网络,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1.2 由信息素养教育向数字素养教育发展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用户使用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数字时代的用户教育成为了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近些年来用户教育研究转向了信息素质教育,并有向数字素养教育发展的倾向。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这一术语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被大量学者采用,主要是指阅读和理解以超文本或多媒体形式呈现的信息条目的能力,不仅包括信息素养,同时还包括图片――图像素养、在创造素养、分支素养和社会――情感素养。图书馆尤其是大学图书馆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一直扮演重要角色,而数字文化中的这种整合了各种素养与技能的数字素养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应受到重视。数字环境下,图书馆要培养用户的数字素养,培训用户的数字素养技能。未来的图书馆学用户教育更加要关注数字素养教育方面的研究。

3.2 图书馆学科发展的技术化趋势

自从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以来,图书馆学就极其重视有关的研究。近些年,随着诸多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对这些新技术的可行性、适用性和应用的研究成为图书馆学研究关注的热点。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图书馆学的技术化倾向导致研究主题高度集中于图书馆业务的流程和技术变革环节。与此同时,信息检索技术、数字图书馆技术、云计算和Library2.0等的迅速发展占据了图书馆学研究的主体。这些新技术在图书馆学未来的研究中仍具有持续的影响。

3.3 图书馆学科发展的社会化趋势

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并逐渐同社会实践相结合。首先,国外图书馆学研究领域比较稳定。根据对国内外近十年有关LIS研究进展的研究以及对2010年研究热点的探讨,发现信息检索、知识管理、数字图书馆、信息组织与分类、图书馆管理等主题一直是国外LIS持续研究热点。国外LIS较为成熟,研究内容系统而全面,已形成稳定研究领域框架,现有研究多是在传统基础研究领域逐步向纵深方向发展。理论研究是为了指导图书馆实践。无论是数字图书馆理论研究还是图书馆事业研究都有了与实践相融合的导向。在今后的图书馆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将会更加紧密。

【参考文献】

[1]柯平.图书馆学科发展趋势及未来重点领域[J].现代情报,2013,33(8):3-8.

[2]王子舟.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三次高潮[J].图书情报工作,1998(2):1-5.

第二学期图书馆范文第2篇

素质教育的要义有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
第二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上面几种方法虽然不相同,但都说明了素质教育的本质。

二、新时期高校图书馆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高校图书馆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除了教室、实验室去的最多的地方。通过经常受图书馆环境的熏陶,可以使学生养成看书学习的好习惯。

(二)高校图书馆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可行性

首先在图书馆的藏书方面:图书馆具有大量的藏书;
其次在图书馆的服务方面: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
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方面:高校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一般在80小时以上,很大程度超过了课堂时间。

三、新时期高校图书馆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系统工程中每一个要素都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图书馆不仅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时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多的弊端。

(一)高校图书馆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馆优雅的环境以及丰富的馆藏为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提供了场所。但是我国高校图书馆现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意识到;
文献资源的完整度和先进性问题等等。

(二)高校图书馆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问题

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工作的主体和灵魂。妨碍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提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工作岗位的固定不变造成馆员学习目标不明确,同时也失去了学习的目标;
激励机制不健全,影响了管理人员工作与学习积极性;
馆员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缺陷限制了工作范围。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图书馆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大学图书馆在其成长过程中发展和完善了自身的职能,这些职能使它在大学中得以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看来,图书馆对强化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意识比较淡薄。图书馆的馆藏面积不足,图书馆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是脑力劳动的场所,它要承受书刊资料的荷载,同时也要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更多的读者,为读者提供优美的环境以供读者学习。馆舍面积的不足会影响用户的学习积极性,例如高校图书馆存在严重的占座问题,尤其是考研时期。

四、新时期高校图书馆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措施

目前许多高校大学生的素质较低,信息意识淡薄,检索技能不强,缺乏选择分析能力。鉴于这种情况,高校图书馆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一)建立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要培养一支素质好,文化修养高,专业技术强的队伍。第一,要加强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第二,调整现有队伍,建立合理智力结构。第三,通过多种渠道,提高现有队伍的专业水平。第四,重视尖子人员的培养。第五,要加强干部队伍的管理。不断提高馆员能力,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资源评价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等方面。

(二)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要充分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强化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意识。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学堂”,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三)扩大图书馆馆藏面积

第二学期图书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 中学生资源利用 农村小学 阅读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274-02

一、图书馆资源的内涵、作用及分类

1.图书馆的内涵、作用。图书馆是集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科研机构,并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事业团体。其定义目前还不明确,代表性的有:一种观点认为:图书馆资源是一种动态信息资源体系,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而组织起来的信息集合。另一种观点认为:图书馆资源是各类资源组成的有机整体。普遍认为图书馆资源有以下五大特性:一是可用性;
二是有序性;
三是整体性;
四是联系性;
五是动态性。

关于图书馆的作用,一般地认为大概有几种情形:第一,为了更好地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人类的实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之后,就形成了经验、文化和知识,并系统地记录和传播,形成今天丰富的文化遗产及精神财富。第二,为了更好地开展社会教育。图书馆自从走民百姓,她担负着传播科学、传播文明、传播知识、传播文化的重要任务。第三,为了更好地传播科学信息情报。传播科学信息情报是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职责所在。图书馆的全面而又丰富、系统的图书信息,是图书馆传播科学信息情报的物质条件。第四,有利于智力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图书馆所存储的图书,大都是是长期积累的精神文化资源,图书馆通过对图书、信息、资源的加工与处理,为用户及客户提供脑力资源并承担着人才培养的基本职能。第五,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活动。图书馆的优质服务,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图书馆资源的基本分类。(1)显性资源。同学们知道的资源有:图书、报纸、杂志、电子读物……如果再细分一点,可以分为图书馆馆藏资源和图书馆网上资源,馆藏资源从语种上来说,有中文、英文、日文、德文等。从载体形式上,有图书、报纸、期刊、光盘、网络数据库等。图书馆网上现在主要提供联机光盘数据资源(主要是电子读物)、联机公共目录查询、Internet网上资源等。这些都是资源都是显性的,就是可以看得见、触摸到的。(2)隐性资源。是图书馆的环境资源。自然、庄重、富有文化艺术神韵的建筑,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图书馆广场,布局合理、色彩和谐的内部环境,这样一个宁静幽雅,寓教于乐的人文环境,难道不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资源?这种精神资源既有形也无形,迷漫在整个图书馆中,它能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发我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使我们在知识海洋中遨游的同时感受到心灵的净化。可以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在得到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得到精神的享受。

3.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内容。同学们是用哪些方法和手段利用图书馆资源的?一般来说不外乎第一去书库借书,第二去阅览室看报刊,第三去电子阅览室上网。如果就表面上来说,同学们利用了这三种资源,也是大体上完成了利用图书馆资源的使命,但是我们想要更深层次地利用好图书馆资源,还是要有一定的技能,还需要更多地了解和学习关于图书馆资源利用的各方面的知识。第一,图书馆是如何组织藏书的。第二,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报刊资源。第三,电子阅览室和计算机公共检索系统的利用。

二、中学生如何有效地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学校的图书馆的读者对象是学生。它担负并传播更多的是从课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
它延伸并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扩大知识视野。要让学生通过合理有效地阅读,建立其自己的完善而有系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提高,将会起到积极的、有效地辅助作用。

1.启迪思想,增长智慧。完美的思想品德在于良好的教育方法的指引。图书馆通过有效的信息和知识传播,为更好地促进学生思想教育、高尚情操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对具有不同心理特征的学生进行合理的、有效的分层指导。第一,让学生充分了解现实社会和生活,使其眼界开阔;
第二,让学生体会塑造品质的重要性;
第三,让学生懂得从自我做起,发扬中国良好的文化传统,学会勤俭节约、不骄不躁等优良品行。

2.开发智力,科学阅读,进一步提高文化素养和写作水平。图书馆是中学生的“第二课堂”。开展丰富而又多彩的读书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图书资料,培养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动脑的良好习惯,为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第一,充分利用橱窗,让学生了解名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在提升中学生的文化修养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中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第二,充分利用黑板报和学校广播电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发表合适的文章以及读书笔记,使其博闻强记、博取众长,进一步提高语言造句能力和表达能力,确定人生主旋律,达到文化修养提高的目的。第三,促使学生巧妙阅读、巧妙设问。运用巧妙设问,使其在“名家短篇”中找到答案,鼓励学生创新地阅读,为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指导阅读,陶冶情操。第一,中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健康的书刊,除丰富自己的知识之外,还要为提高思想、品德、情感、意志的自我修养做好准备。第二,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一年一度的“读书征文”活动,中学生从伟人、科学家的成长轨迹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为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培养自己面对挫折的勇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反思自我,正视自我,认识自我。通过“法律知识”讲堂,做到“学法传法”,遵纪守法,培养自己高尚情操。第三,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自学能力。

三、农村小学如何利用好图书馆资源

学校图书馆是利用书刊资料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有创新精神和独立见解人才的知识宝库。为学生营造一块素质教育的绿洲,让他们在这片绿洲上尽情地猎取更广泛的知识,并猎取生存的基本技能,使图书馆成为真正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同时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施素质教育,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上提供资源,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营造契机。农村小学图书馆就是要不断挖掘潜力,改善服务,才能更好地吸引读者,才能更有生命的活力。

1.使用小管理员成效。加强新书的宣传介绍。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阅读能力引进新书,并顺时大力推荐,指导如何阅读与写笔记。

小学生往往新奇,他们更喜欢新书。一批刚进的新书很容易成为他们关注的对象,有些学生经常问图书管理老师:这学期又来了哪些新书?有没有××书?什么时候能借?……针对这种情况,图书馆还注重调动小管理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平时自觉地向其他同学进行新书介绍、好书推荐等宣传活动。因为小管理员在图书管理过程中,比其他同学更加接近图书,接触新书的种类和数量也多,在把图书按类分开上架的过程中,他们对各种图书了解得更多更深,更有利于他们发现适合本年龄段所需要的图书。以小管理员为主的图书推荐工作不仅加深了学生和图书之间的紧密联系,而且大大提高了新书的借阅率,使更多的学生喜欢读课外书。活跃于各班的小管理员,是联系小读者和管理老师的纽带,学生们有什么阅读需要、对图书馆有什么要求等,通过这些小管理员的及时反馈,图书管理老师还可以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中直接掌握学生们的阅读倾向等信息,为每年的新书选配工作提供了最准确的依据。

2.运用图书设备与资源——导读。每天中午安排一个班到图书馆去阅读,每周一节图书阅读课,均由班主任带队指导阅读,而这时图书管理人员会充分利用时间教学生如何阅读,为学生开设各种专题讲座,指导他们学习获得所需信息的能力和技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比如开设“图书借阅知识讲座”,“怎样利用工具书检索文献”,“信息的利用”等讲座,使他们在图书馆通过学习,既掌握各种获取现代化信息的技能,又实现终生教育的目的,使图书馆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让图书馆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3.坚持不懈地开展“图书漂流”。农村小学藏书少,农家子弟购书少,但是“少”不等于没有。如何让这“少”有的图书充分发挥作用,让它“以一当十”呢?这里就用得着那个“借”字了。借米找邻居,借书当然也要先找邻居了。如果人手一本,两人之间相互借阅就变成了两本,三人之间相互借阅就变成了三本……这叫“同学之间相互借阅”。还可以“小组之间相互借阅”,“班级之间相互借阅”,“校际之间相互借阅”……你看这像不像一个网络?把一本书放在网络里,它就不再是“一本”了。这时,与其说“以一当十”,不如说“以一当百”。再则我们利用人“计日以还”的心理,让学生抓紧时间读书。有些学生藏书虽然挺多,却常有这样的想法:反正是自己的书,不必着急,以后再读,结果“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最后还是没读。由此,有人说:“书,非借不能读。”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4.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努力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有效地运用空间资源,积极地创设优良的阅读环境,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感。我们定期召开读书报告会,交流心得体会,表彰先进,树立典型;
开设展览厅,举办各种各样的展览,通过展览使学生得到一个表现自己的场所;
设立演讲厅,开展演讲、朗诵、知识竞赛和辩论赛,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缩短了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5.建立图书馆日活动机制。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馆都形成了有针对性的、丰富多彩的图书馆日活动机制,如“图书馆宣传日”、“馆长接待日”、“特别宽恕还书日”、“上门送书日”、“读者义务日”、“残疾读者服务日”等,向社会宣传图书馆的职能作用、特色服务,及如何利用图书馆等问题,形成了图书馆融于社会,读者融于图书馆之中的良好局面。

在我国,每年的五月都有一个图书馆宣传周活动,得到了社会的好评。但五月一过,就很难再听到图书馆的声音,令人十分遗憾。为此,有人提出建立“图书馆日机制”的议题,很值得采纳。实行图书馆日活动并不十分复杂,对于图书馆日活动周期和时间安排,应根据各馆的具体情况而定,可以不定期地推出。图书馆日活动的形式,提倡不拘一格,可根据活动主题和客观条件安排,尽量开展得丰富多彩。每个图书馆日都要突出一个主题,有侧重点,办出特色,搞出成效。图书馆日活动要从实际出发,广泛听取读者意见,制定活动目标计划,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切忌走过场。并且要充分重视图书馆日活动,把它当成图书馆人的节日来倡导,当成读者权益日来开展,当成全社会的“民心工程”去推行,努力把图书馆办成全民共同向往的精神家园。

第二学期图书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特色资源库 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169

特色资源库是指依托馆藏资源,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加工与存储。按照一定标准和规范数字化并组织起来的信息集合。

1 特色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主要是为本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属于应用型的图书馆,例如我院属于海事高职高专院校,这个特色是我院的金子招牌,同时也是我院图书馆建立特色资源库的依据和支柱。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库建设:

第一,能转变人们传统的收藏观念,树立资源共享意识。

第二,能有效的保护馆藏资源,可使馆藏资产免受破坏。

第三,能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使读者对专业资料的需求得到满足。

第四,节约了购书经费和管理开支。

第五,为用户提供了高层次,高效率的信息服务。

2 特色资源库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1999年由国家图书馆注册的中国数字化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投入运营之后,CALIS管理中心联合国家高校图书馆共同成立了“中国高等学校数字化图书馆联盟”。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许多高校就如何提高特色职能进行了探讨,以更好地为本院重点学科建设提供服务。目前,高校图书馆尚处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的初期,特色资源库的开发建设还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普遍,缺乏特色更新缓慢等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历史的原因,高职图书馆在信息资源配置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第一,大多数的高校很少有针对本校、本行业的特色资源建设项目。主要是财力跟技术的问题。

第二,不管在设备购入,还是系统维护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后盾。高校的经费投入是一个问题。

第三,管理人员和用户的素质问题。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需要的是图书馆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高校的学生由于现在是大范围的扩招,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逐步下降。

综上所述,我们在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建成后的特色资源库在国内外是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否对我院的重点学科及项目的建设有一定的保障作用,是否能在较长时间内起着领先的作用。

3 特色资源库建设的原则

第一,为读者和科研服务的原则。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应用型的图书馆,它们的服务宗旨是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所以,建设特色资源库时应考虑到本校的专业特色和科研的计划及需要。

第二,特色化的原则。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中除了有一些共性的内容外,一般还要有一些自己的独特风格。

第三,循序渐进的原则。建设特色资源库是一项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工作,我们应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详细的发展计划,分步骤进行持续的开发,并能做到慎重选择,量力而行。

第四,围绕地方性的原则。要建设具有本地区特色的专题数据库和重点学科数据库,形成地区高等教育的文献保障体系。如下表所示:

[[中山大学\&孙中山数字图书馆\&兰州大学\&敦煌学数据库\&武汉大学\&长江资源数据库\&]]

4 建设的方式与途径

第一,特色文献的收集,利用与开发分为三步走。第一步:负责收集相关专题的公共资源。第二步:学院各专业负责人定期或不定期向图书馆提交专业资源。第三步:与同类院校、合作企业不定期进行信息交换。

第二,网上资源的特色化馆藏开发。由专职馆员负责对文本格式、图片格式及多媒体资源进行加工、;
另一方面,委托优秀的数据库加工商依据CDSL标准进行非文本格式加工处理。

第三,建立数字特色资源库的多功能检索系统。通过跨库检索,“一站式”检索,最大范围地提高检索与使用效率,从而更好利用数字化。

第四,加强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的人才培训。我们建特色资源库的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知识服务。所以,要加强对图书馆员的培训工作。

在数字时代,作为校园信息交流中心和信息素质教育中心的高职图书馆,应该以校企合作为背景,以自身馆藏为基础,以专业发展为特色,构建完整的高职专业教育信息资源体系,开展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才能更好地配合教学和科研,促进高职专业教育信息化的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云.关于高校图书馆的建特色数据库的探讨[J].图书情报知识,2001.

[2]沈永光.数字图书馆建设[J].职业院校图书馆建设的重点,2009.

第二学期图书馆范文第5篇

对图书馆长达几千年历史的分期论述,主要出现了两大类:教科书学派和非教科书学派。

1.古代图书馆的起始年限。中国古代图书馆的起源,目前学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中国的图书馆始于殷商,理由是已发现于一穴或数穴的那时的文字资料(这里主要指的是甲骨文献),说明当时即有专门收藏成批文字资料或文献的场所。在殷人收藏的甲骨文献中,甚至还发现记有编号的甲骨,如董作宾先生曾经在一片甲骨上发现“册六”两字,在另一片甲骨发现“编六”两字。这都是殷商时代就有收藏图书文献的行为的实证。二是“中国的图书馆起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理由是甲骨、金石不具备广泛移动和传播的功能,所以不能算是图书,只能算是档案,因此只有竹简才是中国最早形态的图书,故而中国的图书馆历史也只能从春秋战国时代算起”。

2.近代图书馆的起始年限。有关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起源问题,有多种说法:第一种认为是1840年,理由是中国近代图书事业的发展、变化以及所受到的残害和阻碍都与重大历史事件有着密切联系,所以以鸦片战争的时间为起始点;
第二种认为近代图书馆起源1902年,标志是浙江绍兴的古越藏书楼的兴建;
第三种认为是1904年,标志是湖南图书馆的设立,理由是它是第一家以“图书馆”三字来命名的图书馆;
第四种观点是认为近代图书馆起源于1909年,理由是l909年筹建、1912年开放的京师图书馆是中国第一所初具国家图书馆性质的图书馆,它也是今日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

3.笔者观点。中国图书馆事业分为四个时期:古代图书馆、近代图书馆、现代图书馆和当代图书馆。古代图书馆产生于殷商时期,以后慢慢发展为“藏书楼”。中国近代图书馆产生于l9世纪末20世纪初,以1904年的湖南图书馆开馆为标志,主要原因是它算作真正意义上具备公共性质的图书馆。这一时期的图书馆除了原有的职能外,传播知识更是它的主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实现社会教育的目的。现代图书馆起源于1949年的新中国建立,而当代图书馆则源于改革开放时期,在这一阶段知图书馆则是作为文献信息的中心,起着高速公路上的导航作用。

二、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探究

1.建国初期至前期。这一时期的图书馆学研究主要是围绕基层图书馆的工作经验和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工作经验而开展的总结研究,也翻译了一批苏联图书馆学方面的论著。在国家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后,图书馆学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主要表现在:图书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有所进展,总结和研究了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原则和基本经验。对图书馆多种业务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探索。六十年代初期,编写了一批图书馆学教材,较全面地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各方面的成就。

2.前后时期。前期,图书馆学院校已停止招生,图书馆学刊物停刊,图书馆学教学和研究人员被下放劳动,图书馆学研究基本上处于停顿的状态。后期,一些大型图书馆和教学单位翻译了少量的介绍国外图书馆现代化的材料,但图书馆学研究仍无进展。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时,图书馆事业再次得到解放,图书馆学在新的基础上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各省也相继成立了省图书馆学会。在全国学会和各省学会的组织领导下,开展了各种问题和多种形式的图书馆学研究活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教材和专著不断问世,创办了三、四十种图书馆学专业刊物,大大推进了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使我国图书馆学领域出现百花盛开、繁荣昌盛的局面。

三、图书馆基本问题的探究

1.图书馆的本质。笔者认为图书馆的本质是:图书馆是保存和传递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和智力成果的机制系统。无论是古代的图书馆还是封建时期以及近现代的图书馆无一不在履行着这样一种本质属性。积累和保存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这点是没有质疑的,这也是图书馆区别于其他服务系统的一个固有属性。但是“传递”有其丰富的内部联系和外部关系,这里面包括了图书馆提供什么样服务的信息技术,也包括传递给谁、传递的是什么、是通过什么样的社会机制传递的、怎样传递的等,这都是图书馆本质所反映出来的。

2.图书馆的价值。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价值作为哲学范畴是指客体以自身的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价值表示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满足需要和被满足需要之间的一种效益关系。这个定义里面我们必须弄清楚价值中的两个点,即客体和主体。在这里,图书馆是客体,而利用图书馆的人类就是主体,那么图书馆的价值在哪里呢?从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来看,图书馆是保存和传递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和智力成果的机制系统,那么它势必要和社会发生联系的。社会是图书馆得以保存的源泉,同时也是图书馆传递的归宿。社会是一切人类关系的总和,那么它就会一定和人类息息相关,这点是很容易得出的。当图书馆发挥它的本质属性时,其价值就凸现出来。

3.图书馆的功能。图书馆的价值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去完成。图书馆在用户到来之前对馆藏资源进行收集、加工、保存和提供利用等做的准备都是图书馆的功能所在,一切能体现图书馆价值或者是能够使图书馆价值得到最大体现的一系列活动都可以是图书馆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吴徐年 图书馆分期三问题[J].图书情报,200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