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高考美术教师【五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6-12 11:0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高考美术教师范文第1篇[论文摘要]当前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仍存在着一些误区:过于注重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忽视人文精神培养等。应该明确高师美术教育的定位是培养能胜任基础教育的美术教师,而不是培养专业画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美术教师【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高考美术教师【五篇】

高考美术教师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当前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仍存在着一些误区:过于注重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忽视人文精神培养等。应该明确高师美术教育的定位是培养能胜任基础教育的美术教师,而不是培养专业画家的专业教育,因此要转变高师美术教学观念,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教师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上,重视教师双职业技能的培养,通过改善教学促进高师美术教育的长足发展。

新世纪的中国高师美术教育,越来越显现出它在整个国民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旧教育观念和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等,已严重影响着该专业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这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与非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区别

师范美术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以培养能胜任基础教育的美术教师为目标,是以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因此应改变以往重技轻道的教学方法,重视审美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非师范院校美术教育是以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其着眼点为美术本身,其教育目的是培养专门的美术人才,通过运用丰富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以及创造美的能力,推进美术文化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高师美术教育就其性质而言,既有高等教育性质又有师范教育的性质,它是“高”与“师”的有效融合。“师范性”是高师美术教育区别于非师范美术教育的一个主要标志,其师范性决定了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美术技能知识、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重视对其进行教学法、教育理论的传授,使其具备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高师美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院美术教育效仿美院

“古代人们并没有认识到教师需要经过专门的培养过程,而认为凡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都可以任教师。”事实上至今仍有不少人认为只要有高学历、画得好,就能胜任美术教师的工作,这完全是一种偏见。这种偏见正是影响落实师范性的关键。

“师院是培养美术教师的基地,美院则是培养画家的摇篮。虽然都是以绘画实践为主,但却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近年来,师院向美院看齐的倾向有增无减。从教学计划、课程安排、理论指导到毕业创作,无不是缩小了的美院。师范特点与面貌被淹没了,培养目标被淹没了,学生偏科现象严重,助长了当画家而不愿做教师的思想,教学内容也与中学实际差距较远。工艺手工课、美术欣赏课、美学、心理学、教育学、美术理论以及教材教法课都是薄弱环节。另外,示范美术门类多而全,要求教师不仅会教技法和艺术,而且能为人师表,以广博的学识和艺术的全能吸引学生。总之,师范美术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而不是单打一。”

(二)重技能技巧轻理论

不能否认美术技能教育是师范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不能任意夸大美术技能教育,甚至把技能教育误认为是美术教育的全部。我们应该明确,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的是美术教师,他们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和修养要远远高于其对画种技能的掌握。然而事实上,技能课占据了绝大多数课时,而理论课则开设很少,这已经背离师范教育的航线。学生如果只对素描、国画、油画创作情有独钟而对应用设计领域、民间美术以及人文学科的课程少有兴趣,或者知之甚少就会此造成知识结构单一狭窄等先天不足与现实需要的“一专为主,兼学多样”的高师美术要求存在着巨大差距。

(三)教师二个投入不足

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教师对美术教学投入很少,使得美术教学缺少活力,大致存在二方面的投入不足:

1.精力投入不足

由于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部分美术教师疏于本专业的研究而把很多精力用在开办高考补习班上,或者把自己的作品商品化;
还有一些教师主次颠倒、顾此失彼为职称所牵绊,为提高“教学”而“教学”,虽然发表了不少文章,但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进步。这种只注重形式,急功近利的风气影响了美术教育研究的深入,给高师美术教育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科研投入不足

回顾高师美术教育发展的20年,之所以出现种种有悖于师范性的弊端,并延续至今,其主要原因是科研的方向没有对准师范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美术教育科研是对美术教育实践全方位的认识、研究及驾驭过程。然而高师美术教师把美术教育科研有意无意地误导为发表美术作品、参加美术展览、美术作品获奖等,致使高师的科研陷入误区,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正常发展。

三、改善高师美术教育教学的对策

高师美术教育有机地综合了美术与教育两大学科,有其特有的本质、规律和特征,是一个涉及面广博,充满活力的系统的学科体系。人们研究、实施美术教育需要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教育思想。

(一)高师美术教育功能应进行整合

首先,应实现美术教师教育体系一体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国际教育大会明确提出:“由于知识的更新和变革发展,师范教育不可能为师范生提供终生职业生活需要的知识技能,需要一种综合性政策来确保把教师教育重新组成一个持续的过程,从职前准备开始并继续于教育的整个职业生涯。”高师美术教育必须用终身教育理念关照美术教师教育全程,以促进教师专业教育持续发展。

其次,应对中小学校功能进行重新定位。毋庸置疑学习化社会的来临必将使“工场型学校”逐步解体。学校将从一个“告诉性组织”发展成为一种“学习型组织”。这标志着中小学校将逐步发展成为知识传递、交流、融合和研究创新的文化中心,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场所。

(二)充分发挥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美术教育专业优势

高师美术教育大都设置在综合性师范大学或师范院校,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其教育、人文学科的优势,横向展开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除了学习美术专业知识技能,通过选修等方式学习人文学科的知识,并能接受教育专业训练,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趋向复合型通才的目标发展,这将是专业美术院校无法与之相比的。

(三)改进高师美术教学的方法

从现代的教学观点看,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各种能力。因此,过去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应该探索新的美术教学方法更有效地进行美术教育。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随着基础课改的推进,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单纯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一种教学方法为主,同时结合多种方法,达到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时就接触多种教学方法。

2.加强实践活动。实践证明,单纯传授理论而不加强实践与理论的有效结合的教学方法,不能解决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能力的提高只有在实践训练活动中才能实现。训练中要注意把理论讲解、相互研讨与实际练习有机结合起来。

高师美术教育是美术教育的关键环节,只有实现作为我国学校美术教育基础的高师美术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我国美术教育才能真正肩负完成为21世纪的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服务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赵翰章、付维利:《师范教育概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美术教育》,1987年6月。

[3]胡知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钟启泉:《知识社会与学校文化的重塑》,《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1月。

[5]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

高考美术教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美术教育;
能力;
美术师资;
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我国高等学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是培养中小学美术师资。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否胜任中小学校艺术教育,不断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是令人关注的问题。为此,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明确提出:“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艺术教师队伍,是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国家这一文件的颁布实施,充分说明我国对学校艺术教育的空前重视,对促进我国学校艺术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师美术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高师美术教育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教育培养弊端,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办学目标不明确,没有突出师范性特点。如:高师美术教育普遍套用美术学院的教育标准,使高师美术教育教学存在着过于专业化的倾向。教师在教学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学生灌输画家至上、“成名成家”的观念。这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往往形成“万般皆下品,唯有画家高”的想法,重视绘画,而轻视其它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掌握,不利于学生专业思想的巩固,不利于贯彻执行教育部的教育方针,导致部分毕业生不屑于从事基础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而好高骛远。这些学生专业知识通常比较扎实,但从教能力往往较差,专业能力与教学能力不能平衡发展,很难出色胜任基础教育教学工作。

(二)课程结构陈旧不合理,缺乏科学性,缺乏相应的科学理论知识的教育,缺乏教育方法、教育调查与研究的训练等。长期以来,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单调陈旧,课程设置偏重专业性,主要以国画、油画、水彩、水粉等为主,尤其偏重技法课教学。忽视了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的综合性。

(三)教育教学缺乏个性和特色。目前有些高师美术院系的培养规格是“二二分段制”模式,即前两年是专业基础课和文化课,后两年是专业必修和教育实习。突出了美术专业性,学生绘画能力较强,而教学能力不足,实际上造成了学生知识面狭窄、能力、素质结构不完善等问题。

上述种种弊端都不利于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高师美术教育要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突出师范性,着眼于素质教育的需要,一切为基础教育教学服务。从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看,单一技能的教师将由“通才教师”,即“复合型人才”取代。那么,提升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便迫在眉睫。

二、提升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可行性对策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抓好文化创新能力建设,以内容创新为核心,着力培育创新主体;
抓好人才培养,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文化工作者队伍,为文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这就要求高等师范艺术教育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确定好发展定位,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改革课程设置、结构和内容,减少课程门类,拓宽专业口径,增强课程的综合性、科学性和实用性。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应首先具备学科交叉综合能力,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则首先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正确处理文化理论课程与艺术技法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与艺术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将德育和美育渗透到文化和专业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一)明确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和规格。

明确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是首要问题。明确培养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具有什么样能力的人的问题。如何培养出适应我国当今教育改革及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基础教育教学实际与要求,善于研究中小学美术课的教学特点,变单一技能培养为综合素质教育的人才,使他们不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具有良好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知识、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修养和所应具备的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美术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力等各种能力。

其次应更新培养规格。针对基础美术教育的实际需要,强调专业和综合能力的发展。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应当是学术性和师范性的统一。培养的学生既要有学科方面的专门知识、较高的学术水平,又要求有师范专业所特有的理论知识、技能和能力。努力培养学生成为“通才”型,而非“专才”型人才,只有这样,学生毕业后才能适应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要求。近年来,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明确办学理念和思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师美术教育的新模式,努力突出“师范性”特点,明确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确立高师美术教育应该是“通才”教育。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应始终依据“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夯实基础、强化交流,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发展学生个性。建立集教学、科研与艺术实践为一体的培养模式。开发一些特色课程,将文化基础、专业技能和相关学科进行有效融合。“厚基础、宽专业”这一指导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基础宽厚,动手能力强,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厚基础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要素,宽专业是让学生成为“通才”必要手段。那么如何做到厚基础、宽专业?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有效途径:

1、加强基础技能训练。近几年来,与美术专业统考造成的弊端密切相关的问题是一些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较弱。如学生的速写表现能力都普遍不是太强,因此,有必要对学生加强速写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2、开设多种专业选修课。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尽快提高基础专业水平,必须开设一些专业选修课。如开设“黑板报设计绘制”、“雕塑”、“剪纸”、“卡漫造型与设计”、“陶艺”、“民间美术”等,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和技能,使学生成为一个多面手。为今后从事中小学艺术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加强师范生的“四字一话”训练。对于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除了要求他们练好普通话、粉笔字、钢笔字和毛笔字等外,还要特别加强了美术字的书写训练。现今不少院校放弃了这一教学要求,认为这已过时了,电脑已经可以代替美术字,中小学不会要求美术教师去写标语,但从学生就业竞聘过程反馈的信息表明,要求求职者现场手写标语、横幅作

为考试内容的学校不在少数。可见许多用人单位并不完全依赖电脑刻字。在同等条件下,能写好美术字的毕业生往往多了一项在竞争中胜出的优势条件。实际上,中小学的黑板报、墙报的制作都离不开手写美术字的应用。近几年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对美术学(师范)专业学生明确提出了“四字一话”的要求,使他们的动手能力胜人一筹。“教学需要的就是我们应当具备的”,是该校办学理念之一。

4、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在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教学的同时,要十分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在就业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有效地对外推销自己,顺利就业。因此,笔者认为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应大力提倡师生开口教学模式,即教师必须以思考题、现场设问、学生陈辞、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演讲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和教学能力。

5、提高毕业创作能力。按照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沿袭多年的培养模式,毕业创作是衡量学生四年学习效果的一杆标尺,即要求每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创作一件或一组美术作品(具体为绘画或雕塑)。经过多年来的实践,笔者认为:以一件美术创作作品来衡量学生的专业水平并不科学合理,并且可能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误导,很有必要进行调整和改革。

既然培养的对象是中小学教师,那就意味着美术教师必须是熟知各种美术知识的多面手,他不仅懂绘画、雕塑的创作与鉴赏,同时还要对大美术范畴内的其它美术门类非常熟悉,这样才能胜任中学美术教学工作,因此,毕业创作仅凭借一件绘画创作来确定水平是值得商榷的。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应针对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全力打造适应中小学美术教学需要的美术师资。首先必须在培养计划中将作两点重要的改变:一,改变前二年基础专业课、后二年专业专修课的培养模式。进一步充实专业基础和选修课内容,夯实基础,扩大知识面。二,毕业创作不再以绘画作为唯一要求,而是在“通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以上的美术专业技艺,让学生自选项目,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扬长避短,形成百花齐放、各显其能的局面。这样做,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特点,有利于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培养专业思想巩固的美术师资。他们既能胜任美术教学工作,又能参与和指导所在社区的文化美术活动。

平时可以利用展览形式,不断促进、增强学生创作能力。利用外出写生或考察,以展览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通过写生考察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性。一些教改效果显著的专业课结束后也应以作业展览的形式向师生展示。这有助于学生创作能力的提高。

6、注重学科知识的综合性。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美术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联系日趋紧密,课程设置应走出过去专业划分窄、技术训练过多的局面。提倡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注重知识的整体性。

学科教育合理性。初等美术课程越来越趋向于综合化,包括了绘画、雕塑、艺术设计、民间美术、手工制作、摄影等,且越来越多地融合其他艺术门类,如音乐、戏剧、文学等元素,强调文化情境的融合。这就决定了高师美术教育要加强通识教育,注重学科连贯性和相互渗透,在侧重于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对相关科学知识的灌输。在专业选修课的安排上,尽可能地在一个专业方向上开设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如中国画方向可以开设诸如“雕塑”、“壁画”、“陶艺”、“摄影”、“电脑美术设计”、“广告设计”、“民间美术”、“版画”、“图形创意”、“装饰设计”、“平面设计”、“书法欣赏”等课程,同时增加美术理论课程如“艺术美学”、“美术教育学”、“美术概论”等课程,使得培养方案更加合理科学,为满足学生求知欲及其可持续发展创造了一些条件。

精选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为了有效执行教学大纲,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带动其他,这样学生就不会只局限于美术的纯技术范畴,而把视野扩展到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其他学科领域,通过对其他学科理论知识的认识和了解,锻炼从不同的侧面、视点看问题,启迪、诱发自己的创作灵感。比如绘画美学课程,教师在讲授绘画的内容与形式、情感与意志等时,把哲学引入课堂,启发学生从哲学范畴思考内容、形式、审美情感等之间的相互联系,从宏观的艺术理论,逐步深入到美学、艺术学范畴。

(三)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高师美术教育是培养智力型人才而非单纯的知识型人才。它不注重知识的传授质量而是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即从学生“学会”的角度转变为使学生“会学”,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

1、采用探讨式的教学方法。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是以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传授为主,按教材的系统,由浅入深顺序讲解,它是一种带有一定的保姆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并且,这种教学方法忽视对学生多方面美术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对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应在美术教育教学中进行新的教改尝试,在原有注重启发式的基础上,注入探讨式的教学方法以活跃师生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平时也要关注新的美术研究成果和动向,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抓住问题的主要环节、纲要进行详讲,而把其他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去分析、研究,给学生了解新知识和独立思考的时间与机会。

2、邀请专家、教授作专题讲授。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交流合作。开展丰富的校内、校外的艺术实践活动,让画院、专业的艺术团体走进校园,学生和教师走进画院和专业的艺术团体,建立创作实践、教学实践、文化实践三位一体的交流模式。只有在交流实践中才能使学生发现新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在解决和认知的实践中,才能产生对艺术价值的认知,从而使艺术审美活动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3、积极引导、扶持专业学习型社团。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团是青年大学生以相同或相近的兴趣、爱好、特长、信念、观点或自身需要为基础而自发组成的志愿型群体,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作为各种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作为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园地,在多姿多彩的大学校园文化中,社团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此,需努力引导、大力扶持学习型社团,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建设专业学习型社团,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选派有专长和责任心强的教师指导学生社团建设,如邀请教授、艺术家、学者为社团开讲座,提高社团活动的层次和水平。在具体的指导中将政治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

合,以人为本,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为主导,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另一方面,以比赛、展览的方式为学生搭建平台,营造氛围,为他们发挥自己的艺术才华提供施展的舞台。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推波助澜。

(四)在专业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创造力培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加快和素质教育的深入,高师美术教育迫切需要致力于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学习方法,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把创造力和美术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丰富他们的艺术活动,才能适应当今素质教育对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观察力、想象力是创造力发展的前提。写生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写生,教师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观察有序、完整、细致,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在素描等基础课教学中,引入设计和现代艺术创作的相关理念,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融入教学,以达到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想象力的目的。具有创造能力的教师才会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创造力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高师美术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形象思维力和创造力的教育。

(五)在专业课程中,注重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

2004年,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师范)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将培养目标确定为:具有美术教育专业能力,能适应社会美术事业发展需要的美术教育工作者。这意味着,在美术专业课程中要突出师范性的特点,除了教育学、心理学以外,还应增加美术教育史、中外美术教育比较、中小学美术教材解析、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美术教育论文写作、教育实习等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培养的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从中小学美术教学实际出发,以中小学学生为本,研究探索中小学教学规律和特点,运用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完成中小学美术课的教学任务。

高考美术教师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高中美术特长生教学研究

一、当前乌鲁木齐市高中美术特长生教学优点

(一)教学条件保障:场地、课时、师资

4所高中学校均配有3间及以上的绘画教室,教具、绘画器材、专业书籍资源都比较丰富充足,拥有完善的教学器材,优质的硬件设施,为美术特长生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据笔者实地调研发现,4所学校都是按年级为单位配置画室,有些学校还配有书法教室和美术展厅。不难看出,这几所学校对美术高考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都比较重视,具备美术特长生教学硬条件。在师资上各学校均有2-4名美术特长生教师,分老、中、青三个年龄段,平均教龄在13年以上,看出这些美术教师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职称上,大部分美术教师在中二以上,高级职称占的较多,起到骨干教学作用。在学历上,美术教师大多为本科及以上学历,这表示美术教师的文化素养和理论知识水平相对较高,师资力量强,拥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团队。在专业课时安排上各学校一般由年级而定,如高一每周利用2-3个下午进行素描几何体、静物、石膏头像写生课程训练;
高二每周利用4-5个下午和星期天进行专业学习,开设人物头像写生、速写写生,以及色彩静物写生课程;
高三上学期全天集中学习主要按联考的标准进行专业的训练。由此看出,各学校在专业课训练上有一定的课时保障。

(二)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笔者调研的这4所学校发展虽各有特点,但都开设了基础性课程,专业基础打得比较牢固,可以从学生日常作业中体现出来。教师要求学生坚持以写生为主,用眼睛去看物体的形状、颜色、材质,不能按照教师的“套路”去画,尊重学生自己的观察能力。在日常教学中,石膏、静物、人头像长短期作业交替着训练,学生专业技法掌握的比较好。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上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教学,各学校各年级展开分组教学,定期测试发现学生的画面问题并及时解决,根据学生的画面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进度,采用滚动式小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在学生日常作业中奖罚制度明确,例如一中学生速写每周交7张作业,如果学生7张作业画的比较满意就算合格,如果有2张画的特别好,下周可以少交2张作业,若是7张画的都很一般,下周就会变成14张。目的为了学生能自觉,认真对待自己的作业,提高学习的质量和学习效果。

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专业课的课程安排和文化课学习时间不合理

在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中发现,目前高一学生学习文化课时间比较长,主要是打好文化课基础,为之后更系统、更有效的复习做好准备。高二的学生开始倾向专业课的学习,大部分是一下午都在进行专业课训练。高三上学期几乎是全身心的投入到省联考和校考,会把文化课暂时晾一边,再到来年3-6月份进行文化课突击。从69中学问卷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文化课成绩担心的比较多,由于他们入学文化课分数比其他几所学校相对要低,基础不是很扎实。并且有些学生认为在文化课的课时安排上也存在着不合理,学生要想考入理想的美术院校不仅专业课要好,文化课也要达到学校要求的分数线。笔者在与美术教师交流中了解到,每年没考上好的美术院校的学生中多数是因为文化课成绩没达到要求,他们会因为文化课没过线而选择复读。所以文化课对于美术特长生一直是相伴而行的。

(二)美术教师间的相互协作及个人的专业素养有待加强

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的指引者,教师的专业素养毋庸置疑很重要。在高中美术特长生教师问卷调查中,发现90%以上的美术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绘画水平需要加强提高。教师自身所具备的业务水平会对教学质量、学生升学和考入学校的质量以及美术教学计划的实施产生重要影响。有些美术教师在设计学科方面不是很擅长,于是在授课上安排设计方面的内容少之又少,使得没有接受过设计方面内容学习的美术生在校考中成为一个盲区。同时教师之间的配合度、默契度,教学观念上的认同度在对美术特长生的教学中也有很大的作用。在与八一中学美术特长班教师访谈中,得知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及有效沟通很重要,并且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在遇到问题时及时沟通交流、尽快解决,这样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美术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有待提高

根据学生的生源,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一锅端”的现象还是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各阶段面临的画面问题也是不同的,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的专业课成绩快速提升,这是每个教师所面临的问题。这也需要美术教师正确的教学方法引导,使学生及时解决画面问题进入下个阶段的学习中。常年以来,教师带学生大量的练习画照片,而缺乏真正的从基础上抓学生的写生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一些美术高校为了省事和减少考试费用只考默写、画照片。因此,出现了很多考生只会默写而不会写生、只会画头像而不会画静物、只会画照片而不会画模特等现象,间接性影响着美术高考的教学存在“模式化”和“机械化”这两种比较普遍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选拔出的学生是片面的、不健全的。

(四)美术教师不熟悉当前美术高考考题的变化

目前还有很多教师处在素描背画教学模式、色彩的固定搭配或者很传统的一种“套路”画法,随着时代的进步,考题的各种改革,不同的学校对专业的设置和考试要求都不尽相同。很多考题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还有关于设计的,教师在设计这方面比较薄弱,且专业水平很难适应当前各美术院校的考题要求,这对“传统教师”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例如,清华美术学院2015年素描考题:光与影;
色彩考题:花开时节;
速写考题:悠闲;
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考题:用绘画的方式描绘你想象中未来转基因鱼的形态,画面中鱼的数量不超过3条;
根据近几年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美术学院的考题变化,已不再是单纯的写生或者默写,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美术教师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不得不引起教师对考题的关注。

三、对当前乌鲁木齐市高中美术特长班教学发展建议

(一)合理设置文化课、专业课教学内容和课时进度

对于美术特长生来说,文化课和专业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乌市美术特长生高考文化课只需考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根据不同年级的侧重点不同,需要合理安排文化课。在学习内容上,按照高考的易得分点来进行删减,这样不仅在有限的课时里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有效针对特长生的特点来教学,事半功倍。到高三进入集中专业学习阶段时,文化课不能完全放一边,如果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对于文化课较薄弱或有单科(英语限分)要求的美术院校,很多学生会吃亏。所以在专业课集训时可以早读,或者用晚自习时间进行文化课学习,正确有效地安排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教学,做到齐头并进,相辅相成。每个学校应由浅及深,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学习专业课知识。高一、高二、高三科学合理的安排课程,教师从高一开始就要让美术特长生了解美术高考政策、录取分数线和美术专业的就业前景,为选择是否进行特长生学习作为参考。进入高二后,在专业训练深入的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调整学习方法,并选择合适的院校。从基础抓起,内容设置应从几何体入手,在能够准确表现形体的基础上,进而开始训练静物素描、石膏像,通过写生各项训练进入到五官、头像上。高三学年则严密跟进,在外地强化学习的学生在专业课训练阶段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与教师沟通。学习上应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每次测试完与上次成绩相比较是否有明显的进步,从而调整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二)加强提高美术教师自身专业技能和绘画水平

美术教师是一种职业也是一份事业,一名专业的美术教师,要有非常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在教学中要养成与学生一起画的绘画习惯,能够做到学生画2张,教师画1张的效率。学校可以引进人才,建立教师培训课程、打造优质的教师团队,鼓励教师外出深造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绘画水平。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美术比赛,给予一定的奖励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参赛积极性,不仅能使美术专业的实力得到充分的展示,也有益于拓宽教师的眼界,促进教师在竞争中主动提升自我。此外,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画展、拿出优秀作品,既是对美术教师专业水平的一次集中展示,也为教师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更能激励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三)改进美术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中央美术学院附中50年作品经典》前言中提到,中央美术学院50年以来坚持写生教学,从未间断。这里强调了平时训练写生的重要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以及对色彩的感知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水平的学生有效的进行分类教学,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面对高、中、低三组不同层次的学生,基础薄弱的要多画石膏头像,多练习素描小稿以打好基础,对于中间层次的学生,加强对画面黑白灰问题的处理,对于画面控制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多画一些长期作业。当一个画面问题长时间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必要时拎出来单独辅导。教师每周至少对学生作业进行一次总结和研讨活动,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办法,定期的为学生做范画,确保做范画的有效性。由于美术特长生是一个比较活跃的整体,教学模式不能单一,保持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活泼性,以确保学生对美术专业持续高度的热情。

高考美术教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美术 特长生 专业培养

随高考的脚步日渐临近,学生的综合压力也愈加沉重,在此时难免会出现各方面的问题。而美术专业考试要先于高考,既要面对联考又要面对各院校的专业考试的高中美术特长生,他们面临的压力则更加巨大。美术类的考生每年都在增长,竞争也愈演愈烈,美术类考生怎样才能在这激烈竞争的浪潮中成为佼佼者,则需要学校及教师的集体重视努力,为学生制定一套有针对性的准备工作。

1 对高考目标的确立

如何才能让考生在这漫长的考试过程当中从容应对,首先就应该对美术专业高考的目标进行树立,按照学生自身水平及美术功底,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什么样的大学真正适合自己,从而考入符合自身条件的高校进行学习,成为真正有用的美术人才。美术教师所肩负的责任即是督导学生完成这一目标。为了这一目的的完成,师生间要达成共识,切勿让学生脱离自身现有实际条件,盲从的追求高目标而无法实现。在美术专业高考前,必须要树立适当的高考目标,才能使学生自己在美术专业的学习侧重上建立全面性、针对性的学习方式,以此加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动力。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文化课及心理方面的辅导,增加美术类考生的自信心,从容应对各种压力,实现目标,超越自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美术人才。

2 因材施教

美术专业高考的考前培训所面对的学生有功底不一、潜力不一、接受能力及学习态度不一等特点,教师面对这些迥然不同的学生时,要对其充分的进行了解,并因材施教。任何实行学规划的教育方式都是不科学的,因此,要求教师在最短期间内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各方面特点,及时的为每个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既有研习多年水平较高的也有临时入门毫无基础的,这就要求教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对待,让基础好的学生提升进步,让毫无基础的学生尽快入门,以达到适应美术专业高考的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普遍存有大多数教师按照同样地方法去培养学生的情况,在教学目标、方式与感情上,没有分别对待。在教学上,基础较好的学生没有得到拓展提高的辅导,而基础差的学生也难以跟上教学的步伐,教学普遍存有中庸的病态;
在教学感情上,两类学生都会产生不受重视的心理,这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激发有很不利的影响。对于天赋好的学生,既使基础较差也要大胆的提高教学难度,充分开发其潜能;
对学习刻苦,但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则应巩固其基础,循序渐进;
对于基础不扎实,成绩平平的学生,过高的要求会让其丧失对学习的信心,要适当的安排学习的难度,将门槛放低,让学生看到自己一天天的进步,从而增强其对学习的信心。

3 统一专业教师的授课思路

专业教师在从事美术专业高考考前培训的教学中存在不同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个人画风不同、教学方式不同及专业不同等几方面。如果不能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则必定会让学生觉得迷茫。如,美术专业的学生今天从一个老师处学到的技法,第二天又被另一个老师全盘否定,长此以往,学生对教学产生厌倦,觉得什么都学不到。因而,培训机构应该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进一步加强统一的教学思路的确立,并细化教师的授课范围,在基础训练阶段,一切教学风格要集中于主教的风格、思路,不能让学生感到盲从。这样教学思路明确了,才能使学生专业培养达到健康发展的效果。

4 考前报考辅导

作为专业老师在美术专业高考前期,不但要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全面的辅导帮助,更加要掌握大量的高考信息以备对考生的应变能力培养。从省联考到各个院校的专业考试;
从考试内容到录取信息;
从考试中的纸张选用的不同到专业加试是实物写生还是默写作画。考点是什么,采分点是什么,院校风格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教师的大量深入了解。对于那些对艺术有着强烈追求、向着国内“美院”及重点高校努力的美术特长生来说,这一点也极为重要。例如,鲁迅美术学院的风格就是“擦画法”,如果没有针对性的辅导,很容易就会从风格上被其他考生所击败。只有树立了目标,对于各个美术类高校的特点了如指掌,方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高考美术教师的任务极其重大,美术专业高考作为高考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几年竞争愈演愈烈,希望通过本文,能让考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完胜,在艺术的殿堂里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 徐丹.高考美术教学小议[J].美与时代,2003(08)

2 韩霞.谈高考美术教学中的感受[J].内蒙古统计,2005(01)

高考美术教师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
教学现状;
教学措施

一、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考试课程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将自己“训练”地只关心考试成绩而压抑了自己的课余爱好,这对于我国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一)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美术教育的不重视

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教师一味追求班级名次,家长一味要求高分数的现象,使得高中美术课一度被压缩或者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在教室里背英语、语文,算数学、物理等科目,久而久之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就淡化了,更不要说审美能力的提高了。

(二)学校美术的教学资源不完善

有的学校对美术教学不重视,有的学校缺乏资金,这些都导致学校缺乏符合相关教育规定要求的美术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高中开设美术课就学校而言就应该有相应的美术教学场所,有专门的教学设备、专门的教师,这样才能为培养学生的美术作画能力以及学生的审美能力起到良好的作用。但是,目前有一些高中,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即使上美术课也只是在一般的教室,根据学校发的教材进行干巴巴的讲解,教师不能有效地利用投影仪等进行美术作品的展示,不能对学生进行审美思维的引导和启发,造成学校即使开设美术课却依旧没有任何作用,甚至会导致学生感到美术课无聊的现象产生,这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障碍。

(三)由于学生自身对美术的不了解而产生的漠视态度

高中生由于学业繁重而导致自身压力极大,而且她们对自己的前途发展已经有一定的思考,因此,对于学业成绩,学生甚至比家长、教师更加关心,这对于美术教学来讲已经是一个阻碍,加上美术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美术学习思维的启发和美术乐趣的引导,以及学校、教师的不重视,使得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逐渐减弱,对于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全不在意,进而造成高中美术教学步履缓慢。

二、高中美术教学的措施研究

针对以上对美术教学现状的分析,我经过思考和调查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种高中美术的教学方法。

(一)纠正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对高中美术教学的偏差态度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没有正确的态度就不会有正确的做事方法,因此,要想做到真正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帮助作用,就必须使学校、教师以及家长转变对高中生教育的态度和看法,转变他们一味追求升学率和考试成绩的错误观念,将美术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培养情感、完善人格以及端正人生态度等优点深深植入他们的脑海中。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需要学校肩负起为祖国、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需要教师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与实用性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需要家长意识到孩子长久的人生发展而非停留在孩子的升学考试。

(二)提高高中美术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教师,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影响最大的也是教师,教师在学生和学校以及家长之间起着纽带的关键作用。因此,要想真正帮助学生克服以分数为重的错误意识,还需要教师给予其教学和思想上的双重帮助。

1.高中美术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美术学科是一门专业性强、对知识要求严格的学科,对教师的美术专业技能、美术理论、美术鉴赏中以及美术史都有一定的要求。尤其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学内容比较深入,这就需要教师自身的美术专业知识足够丰富、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有一定的深度。在这方面,教师可以分配时间对美术方面的课本、教材、理论著作、学术文刊等进行学习和研究,提高自身美术知识的储备。另外教师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地实现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和审美素质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美术展览等,拓展自己的美术知识视野,提升自己的美学品味。

2.高中美术教师在讲授美术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方法

面对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教师在美术课上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传授就需要一定的方法,需要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来体现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就需要激发学生对美术的极大兴趣,这样一方面可以调节高中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实现高中生审美能力和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鉴于此,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传授时,最好不要拘泥于形式。美术课是一门人文课程,是一种美学鉴赏课程,当然也存在着许多美术理论,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基础的美术理论的时候采取灵活的方法。比如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美术作品或美术影视,在让学生情绪放松的过程中讲解理论知识,这样学生不但不会感到枯燥,而且对于理论的记忆会更为深刻。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美术实力来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比如书写优美的美术字、迅速画出中国写意画等都可以令学生为之赞叹和钦佩,从而激发出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

3.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鉴赏品味的培养和提高

美术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有高层次的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品味,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在这个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格外重视与实际作品的结合,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一幅作品都是经过艺术家精心设计的,融入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因此对于每一件作品的鉴赏都要求学生端正态度,尽可能深层次地去理解和思考。比如对我国古代青铜器的欣赏、对西方达芬奇作品的鉴赏以及对米开朗琪罗雕塑的鉴赏等,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层面的分析和探究,以此慢慢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

高中美术课的教学需要各界的重视,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保证学生有高层次的对美的理解和鉴赏。

参考文献:

1.杨明全.我国人才战略与教育文化启蒙[J]. 中国教育学刊,20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