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社会实践部门【五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6-12 11:10:07 来源:晨阳文秘网

社会实践部门范文第1篇近年来,我市民政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结合__市情和民政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充分发挥了民政在社会治理中的骨干作用。1、成乡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社会实践部门【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社会实践部门【五篇】

社会实践部门范文第1篇

近年来,我市民政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结合__市情和民政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充分发挥了民政在社会治理中的骨干作用。

1、成乡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共有城镇社区居委会52个,32个社区公共服务站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其中500平方米以上17个,800平方米以上9个,1000平方米以上3个)。一是领导重视。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设立了社区办,负责社区建设指导、协调、检查、考核等工作。将社区建设纳入全市目标考核,增加了权重分值。二是政策引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全市社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全市社区建设十二五规划》等指导性、操作性强的文件,为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三是完善机制。成立由分管城建的市领导任组长,住房、规划、民政、财政、国土、住建、城管等部门组成的全市社区用房清理移交工作专班。落实了一个市领导带部门和办事处包保一个社区工作方案,推进了社区共驻共建。四是加大投入。“十二五”期间,市财政每年配套社区建设资金500万元,全市各地各单位整合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社区建设提档升级和打造示范型社区。

2、社会组织监管逐步规范。全市共登记社会组织324个,其中社会团体148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46个。社会组织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载体,我市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提升社会组织公信力,社会组织在承接社会事务职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行业协会配合政府宏观调控,在规范市场秩序、开展行业自律、制定行业标准、调节贸易纠纷等方面,已经成为经济秩序不可或缺的力量。二是成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有益补充。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济困、灾害救援、社会福利、养老扶残和社区服务,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提供公共服务。三是成为沟通政府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社会组织广泛团结各方力量,凝聚智慧,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引导公众合理反映诉求,维护社会稳定。

3、社工人才队伍初具雏形。全市共发展志愿者13800人,培育各类服务社区社会组织53个。一是建立社工人才队伍培训机制。实施社会工作人员素质提升工程,有计划、分层次地加强志愿者培训,提高社工人员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专业化服务水平。二是建立志愿者服务运行机制。出台市志愿者服务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各级各部门支持和参与自愿服务职责,规范建立志愿者服务的组织动员、社会招募、注册培训和激励保障机制等。建立健全志愿者星级认定、嘉许制度和志愿服务回馈制度,对志愿者服务进行时间认证。三是建立典型引导示范机制。以社区 “道德讲坛”为平台,推进志愿者核心价值理念对身边市民的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以身边的先进典型引导居民发扬互帮互助,邻里守望的中华美德,弘扬社会正能量。

4、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2014年,全市民政部门共争取各类资金2.38亿元,直接惠及城乡困难群众13.9万人,最大范围实现了困难群众兜底性保障。一是城乡低保跃上新台阶。全市1.99万人享受城镇低保待遇,年发放保障金4983万元;
全市2.91万人享受农村低保待遇,年发放保障金3679万元,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二是五保供养得到新提升。全市共有五保供养对象2101人,集中、分散供养对象综合供养水平分别达到每人每年5500元和3800元。三是医疗救助实现新提高。取消医疗救助病种限制,低保对象个人自付费用救助比例提高到60%。四是特殊困难群众救助实现新突破。出台了《特殊困难群众救助办法(试行)》,市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用于救助特殊困难群众,基本实现了社会救助全覆盖。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虽一字之差,其内涵蕴藏着深刻变化,对民政工作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
民政职能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强了。既给民政工作带来了挑战,也给民政发展带来了机遇。民政部门应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在全面深化改革、建成法治社会中更好的履行职能。

1、民政的基础地位得到彰显。社会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

方向。民政工作中的基层政权和社会组织建设、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在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居民自治中具有基石性作用,也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力量。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民政部门责无旁贷。2、民政的保障作用得到强化。依靠社会服务满足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可以消除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而达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目的。民政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救灾救济、慈善捐赠等工作在社会建设中具有托底性作用,殡葬、婚姻、收养等工作在社会公共服务中具有支撑作用,优抚、安置、军休、荣军等工作在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具有支持作用,民政保障服务在社会治理中越来越具有稳定器、调节剂和减压阀的功能。

3、民政的发展活力得到激发。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体制”已基本形成。但相对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还较为迟缓,一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改革进程中,一些新问题还在不断涌现,社会发展活力的释放还大有空间。近年来,政府对民政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民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期盼越来越高,民政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广,任务越来越重,但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一些问题和矛盾难以适应社会和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社会治理创新将为民政工作开辟一个新的境界,也必将更有力的推动民政事业快速发展。

4、民政的社会功能得到定位。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民政工作必须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在社会转型进程中,大量“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传统的政府一元化管理模式暴露出诸多弊端。作为社会组织和社区建设的直接责任者,民政部门当前应着重研究并加快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使民政各项事务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多元共治的局面。二是由补缺型服务向普惠型服务转变。民政工作应不断拓展服务职能和范围,从过去的特定困难群体向全体社会成员转变,从保障基本民生向改善民生和服务社会领域转变,从城乡二元保障向城乡统筹保障转变,从应急性、临时性保障向制度化、常态化保障转变,提高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水平。

当前,民政部门在推进社会治理中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1、城乡社区建设相对滞后。一是村居建设仍然投入不足。一方面是村居办公服务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由于建设资金来源有限,建设进展缓慢,部分村缺少群众活动场所,部分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还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另一方面是村居工作经费得不到保障,村居公用经费标准过低,“费随事转”经费落实不到位。二是村居干部的结构仍然不够优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和35岁以下干部所占比重偏小。三是村居干部待遇仍然偏低。财政预算的干部生活补贴标准低于地方人均收入水平,与干部实际付出不成比例,对村居干部队伍稳定和工作积极性有较大影响。四是村居行政化倾向仍然较强。村(居)委会的许多工作方式带有较强的行政化倾向,不符合自身的自治性质,影响和制约了村居自治的有序运作和深入发展。五是村居服务功能仍然较弱。服务的内容、形式、方法还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政府公共服务与社区服务的对接不够,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

2、社会组织管理存在障碍。一是社会组织政社不分,官办色彩浓厚。主要表现在部分社会团体由政府职能部门举办成立,在人员、经费、职能等方面对主管单位的依赖性太强。二是双重管理体制未能得到有效落实。按照相关规定,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构和业务主管单位分别对其履行不同的监督管理职责,但现在登记管理机构的每一项管理行为都必须以业务主管单位同意为前提,导致登记管理机关对社会组织实施监督管理时常常感到左右为难。三是由于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构人员编制短缺,影响平时监管和执法查处。

3、社工人才队伍水平偏低。一是公众熟悉程度较低。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已逐步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职业和行业,社会工作者具有很高的职业威望和社会地位。而目前在我市,社会工作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二是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偏低。我市自发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大多数没有受过正规的社会工作知识、技巧训练,缺乏社会工作应具备的岗位知识和专业技能,工作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难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的专业服务,更无法有效应对和解决层出不穷的、复杂的社会问题。三是志愿者队伍不稳定。志愿者队伍一般都是临时组建,队伍松散、稳定性较差,队伍发展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

4、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一是救助总量相对不足。有限的救助资源与广大救助对象不断增长的救助需求存在一定矛盾。二是救助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由政府相关部门分头实施的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资源比较分散,缺乏有效联动。三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还有待加强。近些年虽然通过慈善捐赠、干部帮扶等途径动员了部分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但与散存在社会上的大量资源相比较,还有较大空间可拓展。

着眼社会治理要求,联系__民政实际,当前民政工作应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突破。

1、在推动“两个建设”上下功夫。社会治理的末端在社区(农村),桥梁和纽带是社会组织。一是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提高自治能力。第一,要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末,要继续推进老旧社区基础设施改造,使全市所有城镇社区公共服务站面积全部达标。“十三五”期间,继续加大投入,用于社区建设提档升级和打造示范型社区。第二,要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创新实施社区服务“1666”工程,即一个便民服务大厅;
6个服务窗口(党群服务、劳动保障、民政救助、人口计生、综治、城市管理);
6个功能室(健身娱乐厅、谈心说事室、图书阅览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慈善超市、社区警务室);
6个必进(法治宣传进社区、全民阅读进社区、环境美化进社区、平安创建进社区、慈善爱心进社区、廉政文化进社区),不断增进社区居民福祉。第三,要增强社区居民自治能力。深化社区“一居一品”和“一居多品”特色创建,打造品牌社区。加大和谐社区创建力度,树立“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参与意识,引导居

民把社区事务当做家务,共同想办法、出主意,使居民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建立居民楼栋会、居民议事会、居民代表大会等自治组织,让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真正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二是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发挥服务功能。第一,推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社会组织去行政化改革,推动政府从管理向服务转变,将社会组织与市场进行捆绑,发挥社会组织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方面的积极作用。继续做好行业协会商会类、公益慈善类、科技教育类和城乡社区服务类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准入门槛。第二,积极培育发展五类社会组织。试点创建社会组织孵化园,重点培育发展志愿服务类社会组织、社会事务类社会组织、文体健身类社会组织、慈善救助类社会组织、法律维权类社会组织等五类社会组织,让社会组织服务社会治理。第三,推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工作。建立政府购买服务长效机制,将政府公共服务事项以奖励性、补贴性、项目资助等方式委托给社会组织,更好的发挥社会组织服务功能,使社会组织真正成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生力军。2、在完善“两个体系”上下功夫。管理与服务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是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第一,要提高救助标准。调整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和临时救助标准,建立自然增长机制,提高保障水平。全面推进农村低保“按标施保”,开展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试点工作。加大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力度,推动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有效衔接。第二,要健全服务机制。建设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将生活救助、住房救助、就学救助、医疗救助、司法救助、灾害救助等社会救助进行高效整合,实行信息共享,防止重复救助、多头救助和救助遗漏。第三,要强化监督管理。全面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与相关部门实现数据对接、资源共享,进行联网比对。二是完善制度建设体系。第一,要创制政策。研究和制定社会救助、社会组织、社会事务、社区建设、养老服务等方面的法规制度和规范性文件,依法规范和监督参与提供社会服务的组织、企业的服务行为,确保服务质量和运行健康。同时,进一步制定和优化各类扶持政策,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引导、激励社会力量投入民生建设。第二,要制定标准。从各项民政业务工作的制度建设、流程优化、岗位管理等方面入手,加大对农村福利院、社会救助、养老服务、优抚安置、防灾减灾、孤儿保障、慈善事业、婚姻收养、殡葬事务、地名边界、社会工作、老龄服务、扶贫开发等工作标准的研制,指导上述机构及社会组织认真贯彻本领域民政业务标准,重点围绕计划、执行、检查与改进四个环节引进标准、运用标准与推广标准,促进标准实施与质量管理同步。通过标准研制,提供工作遵循,达到提升管理和服务的目的。

社会实践部门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
实践能力;
培养

实践能力是指保证个体能够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即学以致用的问题解决能力。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从目前社会对毕业生反馈的信息看,不少毕业生难以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因此,在该课程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一)培养实践能力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重要目标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明确公共部门管理的特点、内容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能够发现、分析和解决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正确协调、处理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因此,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二)培养实践能力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是大学生真正走向社会,为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重要素质,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现代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如果高校教育与实践脱节,与社会脱节,与培养实践能力脱节,培养的学生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也难以真正为社会承认。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

(一)缺乏实践环节的教学方法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多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虽然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但是难以培养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课堂也运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方法,但是这些教学方法对于教学对象有一定的素质要求,对于普遍缺乏社会阅历、实践训练、没有真正接触过社会的本科生来说,这种教学方式难以奏效,无疑于纸上谈兵。学生在这种教学中难以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有全面的、立体的思维视角,更难以培养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的素质——实践能力。

(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滞后

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培养的,目前高校校外实践基地普遍设立容易但建设不够,而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地更是少之又少。有些大学由于缺乏相应的渠道与资源,而经常是变换实践基地,利用师资渠道或学生渠道联系好后派学生前去实习或调研,时间短、经费少,而且实习单位并不愿意接受,反而认为是一种负担,学生实践活动主要限于毕业实习或暑假社会实践,而基于课程的社会实践更是难以开展,最后大多让学生自己找单位,由于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关注,因而对学生的实践过程指导不够,使得实践环节从必要环节变成了走过场。

(三)课程的考核评价忽视实践能力培养

评价考核机制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对激励学生主动提高实践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行的教学考核机制并不科学健全,主要表现在:重视试卷考试,忽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
重视结果考核,忽视过程考核。

虽然现在的考试形式以及考试试题都具有一定的知识含量和能力要求,但是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本身是一种应用性学科,再完善的考试形式也仅限于理论环节,而很多问题,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没有实践环节,学生就没有一定的实践锻炼经验,这样无法真正考核学生的能力,无法测评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素质,很容易变成一种单纯的知识考试。

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四个层面

(一)打通校际渠道,建立多方合作的实践平台

实践基地建设尤其是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社会、政府、高校等的多方面的支持和合作,这首先要求高校要转变观念,真正从象牙塔里走出来,多方面开拓各种社会渠道,获取稳定的校外资源,同时也应当加强各高校之间的横线联系,打通校际渠道,打造稳定的、多元的校际实践平台,使得实践活动不单纯是一个高校的孤立的问题,而是稳定的、校际联手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社会实践常规化,也才能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构建从理论——实践——理论的教学环节

由于学生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体验和工作经历,有些教学手段的开展就受到限制,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应当全面统筹,课程教学应当实施三个环节:理论(课堂)——实践基地——理论与实践互动,在课堂上主要进行理论教学,而在实践基地中,由于经过调研和一定程度的工作体验,学生能够提出实践中的问题,并且也能探索运用理论来解决某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回到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以及理论与实践互动性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认识,从而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使理论思维获得了升华。

(三)“请进来”——“走出去”的师资培训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有一支实战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队伍,所以高校应该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教师创造条件“走出去”,为教师提供挂职锻炼、对流或为政府等其他公共部门做咨询顾问的机会,积累实践经验。另外,还要充分重视间接的实践知识和经验的获取途径,即“请进来”,邀请政府官员就当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中最突出的问题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践问题和实践上的最新动态,做到理论上与实践上都能与时俱进。

(四)健全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的健全需要高校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对指导教师进行培训,指导教师如果是辅导员,则要让辅导员了解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要求,了解社会实践的目的、意义、内容,最好做好社会实践的前期工作如做一些宏观调查如关于公共部门的人才市场调查、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调查等,使得社会实践贴近专业,实践内容充实,目标明确;
其次,要有时间保障,就是说学生一般要有半个月以上的实习期,才能让学生真正深入下去,发现问题,完成理论与实践对接;
最后,要有经费保障。学校要充分重视,拨出专款来保障学生顺利赴实践基地实习,因为许多单位并不愿意对实习仅有两周的学生发放酬金,因此,学校就要重视学生实习费用的投入。

参考文献

[1] 王志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

[2] 彭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困境与改革出路[J].现代经济信息,2012.

社会实践部门范文第3篇

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学生社会实践锻炼、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必要措施。为切实加强对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确保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根据县政府研究的意见,现就秋季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安全保障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加强管理,严格审批,确保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县教育局和各学区、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勤工俭学和劳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安全工作的通知》(教财司[*]4号)精神,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保障工作作为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切实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确保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序开展。学校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坚决杜绝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的实践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前,要制定严格的活动计划和安全预案上报上级部门,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严禁组织学生参加超越其年龄、生理和自我保护能力范围和缺乏安全保障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严禁学校、教师未经批准私自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
严禁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向学生下达创收任务;
要严格控制劳动时间、劳动强度,禁止安排学生超时劳动,从事高强度劳动。

二、强化教育,预防为主,切实增强师生自我安全防护意识

各乡镇、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区、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前,要采取简报、图片展、知识竞赛、主题报告会、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在学校内部宣传各类安全知识、安全法规,增强师生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消防、交通法规,遵守安全制度、遵守学校纪律,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自防自救知识,提高自我安全防范能力;
要组织开展安全演练,重点组织灭火演练、自救演练、紧急情况下疏散演练等,以现场演练教育师生掌握自防自救的基本技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师生员工应对各种危险情况和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保证学校秋季社会实践活动安全平稳进行。

三、精心组织,落实措施,确保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安全进行

社会实践部门范文第4篇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堂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每年假期,大学生走出校门,开展科技扶贫、社会服务、支教、社会走访等活动,了解国情,锻炼素质,增长才干,弥补学校教育不足。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把时代精神和科学技术传递给工人、农民、厂矿企业,达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效果。

应该说,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载体,帮助他们尽快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开展这项活动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尽合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时间过短。由于课业设置方面原因,学期中没有太多可支配时间,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集中在寒暑假进行。由于中国传统习俗,春节讲究团圆,学生寒假期间没有充足时间做其它事,实际造成大部分学生只能在暑假进行社会实践,时间过于集中,实践安排更加紧张。另外,由于实践时间短,学生没有时间熟悉相关行业规程,很多用人单位也不敢把核心工作交给他们,只是派给一些打杂的差事,导致学生无法学到真正的东西。

(二)学生对社会实践意义认识不足,存在着应付交差

的心态。我们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缺乏对社会和前途的独立判断。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社会实践带给他们的深远影响和辐射效应,抱有应付学校和交差了事的心态,不能沉下心踏踏实实去锻炼学习,更不能体会实践带给他们的真正提高。很多学校在开展社会实践的时候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实施和后期总结之上,缺乏前期的教育动员,没有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把这项活动重视起来,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三)学校和实践单位缺乏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随意性比较大。现在各学校一般都是团委主抓社会实践工作。在确定实践单位的过程中需要和地方沟通协调。但是由于团组织都是隶属于各级党委之下,团组织之间缺乏制度保障,遇到问题时缺乏有力的解决办法,从而影响了社会实践的统筹协调。在实际操作中,各学校往往只能利用私下关系进行协调,随意性比较大。

(四)社会实践内容安排不尽合理,影响了实践效果的

达成。很多学校在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缺乏理性分析,没有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实践计划,出现文科和理科、农村和城市学生都开展同样活动的情况,既浪费资源,又不利于发挥专业优势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实际锻炼效果也大打折扣。

(五)社会实践法律法规不健全,参与单位存在后顾之忧。目前关于社会实践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社会实践中如果出现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意外情况,学校和实践单位都缺乏处理相关事宜的法律依据,各方都存在很大思想顾虑。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学生无法和用人单位签订规范的保障合同,遇到问题无法保障切身利益。实践单位怕承担责任,也对实践学生抱有抵触心理。

改进的意见

社会层面

党政部门充分重视,成立教育主导,相关部门参与

的协调机构,统筹协调社会实践工作。社会实践是一个牵涉多个部门的复杂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责任,要搞好这项工作,必须齐抓共管,立体整合。在中国的体制下,没有党政部门的统筹协调,单靠学校或教育部门推进,会碰到很多阻力,往往导致工作停滞于表面,组织者最后只能草草了事,大大地阻碍了实践效果的达成。

增加实践时间,保证实践效果。目前的教育体制下,

学生大部分时间限制在课堂,实践时间短暂,效果难于达成。教育部门应该积极就此展开调研,适当延长假期时间,让学生多和社会接触,把课堂知识和社会实际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保障社会实践有法可依,顺

利开展。社会实践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是目前社会实践遇到的重要阻碍。学生没有办法和用人单位签订规范合同,如果遇到法律纠纷,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在这方面,有些地区已经先行试点,比如2004年4月,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勤工助学活动的规定》,从很大程度上规范了社会实践中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有力推动了这项工作在法律保护下健康开展,全国其它地区也应该结合本地特点积极推进相关立法进程。

加强宣传,提高实践单位接受大学生的积极性。各部

门要加大对实践单位的宣传力度,引导他们认识接受学生参加实践对于企业的综合营销和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社长刘俊彦说:“采取实习的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被聘员工的素质,实际降低了公司的用人成本。”由于中国的教育现状,高分和名校都不是很能靠得住,而招聘过程往往时间较短,很难全面考察应聘者的综合素质。而通过让学生参加实习,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考察办法,实际上降低了选拔人才的成本。同时要让用人单位看到,年轻人的加入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发展动力。比如,当年宝马公司的无级变速箱就是由实习生发明的。其次,接纳实践学生,还有用人成本低廉和增加企业知名度等好处,通过这些有效的宣传,逐步打消用人单位的顾虑,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中来。

学校层面

认清自身特点,增加制定规划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学

校要做好充分调研,从本校学生的专业、生源和实际能力出发,制定既有利于发挥和调动学生特长,又对实践单位有切实帮助的实践主题。比如,文科学生可以多组织他们到文化单位担任讲解员或档案整理等工作,理科生则要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到工厂企业一线实习,使他们能够把课堂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避免一刀切的简单化处理方式。

加强前期教育和资源整合。社会实践效果差的一个重

要原因是学生从思想上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人到心不到,敷衍了事。教育工作具有自身规律,工作对象是思想活跃的青年人,要和他们从心里达成共识,调动主观能动性。要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是进入正式工作前的实战培训。学校要在社会实践之前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利用各种方式让他们认识到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为后期的社会实践实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另外,学校也要充分预期到实践过程中的物质需要,争取在实践之前就统一筹备,发放给各实践团,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社会实践部门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话动对推行索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各大高校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组织模式也各具特色,但因种种原因,大学生社会实践其效果并未有效发挥。笔者认为要继续深化社会实践,就需要创新社会实践模式,文章就创新和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良性发展有所裨益。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模式;
创新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学校为依托、社会为舞台的广泛教学形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它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基础,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目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依托各高校的各职能部来组织,即由教学部门主管的实践教学环节,由团委主管的寒暑假及平时的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处、勤工助学中心等主管的有偿性社会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强调教育功能的社会实践,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社区援助等;
也有强调锻炼提高功能的社会实践,如勤工俭学、挂职锻炼、下厂实习;
还有强调其他功能的社会实践,如创建共建、社会调查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现状

现有的社会实践模式,我们称之为“主题式”社会实践,即由上级部门确定社会实践主题,各高校积极动员,组建团队,进行社会实践,这是“点”上活动,同时要求其他没有参与团队集体实践的同学自己参加一种社会实践,这是“面”上活动,实践结束后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至此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结束。我国30多年的社会实践都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层面的团队受到重视、投入大,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支持,但受制于人数太少。而学生自发参与的涉及面大,难以调控,往往流于形式,存在重“点”轻“面”的问题,造成社会实践效果不佳,与组织活动的目的相违背。

二、现有社会实践模式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社会实践模式有很多亮点和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但也有许多值得反思问题。

(一)组织思想上认识不够。目前,一些学校仍然认为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单独的课程,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一些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性不高;
一些家长担心子女受苦、受累、受骗,因此不放心也不支持;
很多单位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校自己的事,这种短期活动无法为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反而耗时耗力,甚至得不偿失,往往不愿意接待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组织方式精英化取向。由于受制于目前高校社会实践经费不足、实践基地少且容纳量不足的问题,因而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实践的同学人数就很少。同时,以小分队形式开展的活动更容易引起媒体和社会关注,获得上级肯定,产生较大的社会效应,各高校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校、院级社会实践小分队的组织上。而对于分散实践的学生只是发个文件、提个倡议、作出要求,缺乏具体有效的组织和措施。大多数学生以分散返乡、自行活动为主,这种泛化的社会实践往往流于形式。

(三)形式和内容针对性不强。一是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往往局限于一些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义务支教,就学校内部而言,绝大多数高校的做法是把社会实践活动当成共青团组织的专门工作。二是实践的内容和大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不紧,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三是考核形式过于简单,主要依据社会实践登记表给予简单考核,还没有出台专门的实践教育考核办法,考核与评价未能与学生实践中的具体表现结合,有很大的局限性。

(四)经费投入不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才能得以实施。高校由于认识上的原因加之学校办学经费紧张,没有专项的资金投入,没有专门的资金给予保障。此外,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离不开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在人力和财力上的支持,社会支持力度不强也使得大社会实践活动的落实有一定困难。

(五)学生参与实践的目标模糊。一般而言,学生在参与实践之前对实践的意义和目标认识也不是很清晰,不了解其本质,不了解其重要性,八社会实践当做游戏,常常应付了事,走个过场,达不到社会实践的效果。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思想认识是主因,创新模式是关键。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新诉求,就是高校必须重构一套较为完善的、有效可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

三、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

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变“主题式”社会实践,为“主题式”加“模块式”社会实践。“模块式”是社会实践新模式的突出特点。即以以现有的可以利用的校内外各种社会实践资源为依托,设计出若干个具有本校特点的、既有内在联系、又能相对独立、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块群”。主要体现为“组织指导全员化、实践内容课程化、活动场所基地化、运行方式项目化、人员组成生源化、考评机制多元化。”

(一)组织指导全员化

培养大学生成才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家庭形成共识,形成合力。

政府重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高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各地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由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制定社会各方面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和具体办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有利条件。”政府出台鼓励支持社会各方面接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法规。

社会参与。在政府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各企事业单位应当自觉把接纳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作为培养人才、选用人才、发挥高素质人力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各企事业单位要转变用人选人的观念和机制,积极通过吸纳大学生社会实践来选择人才,培养人才。

学校组织。学校是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组织者,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认真规划设计,妥善组织实施,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同时,要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组织、考核、奖励等制度,保证活动规范有序地开展;
要在组织开展好活动的基础上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研究力度,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内容、新载体、新模式,保证社会实践活动长盛不衰、推陈出新。

家庭支持。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己经为社会大众包括广大社会家长所认可。学校要通过积极的方式,让家长以恰当的方式了解和参与学校教育,通过了解,才能真正支持社会实践。

(二)实践内容课程化

社会实践课程化就是“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促使社会实践向规范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当前,实现社会实践课程化,要注重课程内容向多层次、多样性转变。

社会实践话动课程化就是要把有组织、有目的、有要求、有考核的系列实践教育话动,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和教育改革轨迹,列入教学计划,真正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话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学生学籍管理和德智体能综合测评体系。要按学生所在不同年级侧重相应的教育内容开展话动:即一年级为第一层次,着重理想信念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
二年级为第二层次,着重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与服务社会和勤工助学相结合开展挂职锻炼、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
三年级以上为第三层次,与择业就业和创新创业相结合开展科技咨询、企业帮扶等社会实践。

实现课程化还要注重指导教师构成向多渠道转变。社会实践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必然是多元的,师资结构必然是多渠道的。在建立一支由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的骨干队伍的基础上,要动员每一位教师广泛参与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要充分发动社会各界有关人士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的指导教师。

 (三)活动场所基地化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活动,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能起到稳步推动、持续发展的作用,适应学生社会实践普及性的需要。社会实践基地化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由游离式向定点式、分散式向集中式、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化的重要途径。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通过各种渠道,本着就近、就便的原则,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话动基地建设,要由的一体向“五位一体”转化,即将单纯的社会实践基地与学校的教学实习基地、科学研究基地、科技推广基地、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相结合,提升基地建设的层次;
要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化,即由物质支持向技术支持转化,由技术支持向技术人员培训转化,实现社会实践扶贫、扶技、扶智的层层推进;
要注重命名挂牌、共建合作、深度实践、示范建设、双向受益等重要环节。

(四)运行方式项日化

主张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方式的项目化就是要在深入调研、重点立项、公开招募、加强培训、动态管理、绩效考核等社会实践的各个阶段大力推行项目申报制,实现组织方式的项目化、经费支持的项目化等。

组织方式的项日化。为确保社会实践项目正常运作,应成立一个专门从事社会实践项目管理的机构。该机构应形成三级管理体制,即项目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管理办公室和项目负责人。项目领导小组是项目管理的领导机构和项目审批机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主任,成员由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科研处、学工部(学生处)、团委、思政教学部等部门负责人担任,主要负责对申报项目进行评价、审核及经费划拨;
项目管理办公室是项目管理的具体实施、协调机构,办公室设在团委,由团委书记兼任主任,成员由各院(系)项目负责人组成;
项目负责人由院(系)团委(团总支)书记担任,这一级管理者是最基层的项目管理理人,根据每学期制定的社会实践方案,按照项目管理办公室的具体要求进行项目的申报,并充当本院各个项目的联系人和协调人。

经费支持的项目化。由于社会实践与其他教学环节不同,常常要走出校门,必然要发生许多费用。经费支持的项目化就是要保障社会实践资金供应,建立多渠筹措资金的机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学校增加社会实践经费投入,使实践地位、实践课时与经费相符。第二,扩大社会交流合作,与企业、公司合作开展互利性质的实践活动,如果是技术服务、产品宣传等实践活动,就要争取企业赞助和报酬。第三,加强同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以及与社会团体、福利机构、民间组织、非赢利组织的联系,协助他们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费用由他们承担,学生提供义务劳动,同时从中受到陶冶和锻炼。第四,将学生的实践活动与教师的研究课题相结合,学生参与课题的调查部分,或者操作动手部分,费用由项目经费中出。

(五)人员组成生源化

由于社会实践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因此提出新的组织模式,即以生源地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为主,带领生源地其他大学生返回自己家乡开展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模式我们称之为“返乡反哺模式”。这种社会实践模式的优势在于:其一,由于带队的是项目点本地人,他们对自己家乡的各种情况都十分了解,在前期的协调联系过程中会免去不少麻烦;
其二,因为是回自己家乡,为自己家乡服务贡献,尤其是对于一个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来说,能带着各地的大学生到自己家乡做活动做服务,对他们来说有很多不可替代的意义,会有更大的积极性;
其三,由于带队的都是本地大学生,会得到当地民众的大力支持,使活动顺利开展;
其四,有利于实践项目的长期化,克服以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运作形式,使实践活动能够持续进行,不脱节;
其五,对于支教活动,该模式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即有利于与当地教师进行交流,使农村基础教育正常运行。因为支教活动一般为15天左右,支教的同学年轻、有活力,教学方式、方法新颖,与这些地方本地教师不一样,更能受到当地学生的欢迎。但等到活动结束,学生们面对的还是本土教师,这些老师由于应试教育的无奈,还是采用原来枯燥的教学方式,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当地生源的志愿者们就可以与当地教师交流共同制作教案,这样就不至于发生学生厌学情绪。同时由于是生源地学生,在吃住行方面都比较容易解决。不用麻烦当地人,更多的只是服务,比其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不可比拟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