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乡镇卫生院传染病【五篇】【完整版】

时间:2023-06-12 11:25: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乡镇卫生院传染病范文第1篇在我国广大农村农民对于传染病防治的意识相对不足,易引起传染病发生流行。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单元,是广大农村地区传染病疫情检测的第一道观察站,在农村防治传染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卫生院传染病【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乡镇卫生院传染病【五篇】

乡镇卫生院传染病范文第1篇

在我国广大农村农民对于传染病防治的意识相对不足, 易引起传染病发生流行。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单元,是广大农村地区传染病疫情检测的第一道观察站,在农村防治传染病的发生蔓延中起到重要作用。乡镇卫生院早发现、早报告疫情,为各级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控制传染病疫情在农村蔓延提供疫情信息,。[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人口流动增多,促进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新老传染病双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一些基本控制的传染病又卷土重来例如性病、耐药性结核和血吸虫病;
新的传染病也接踵而至例如SARS、H1N1、禽流感、手足口病。传染病防治工作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在农村防治传染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下面就乡镇卫生院防控体系建设和传染病防治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1. 乡镇卫生院的防控体系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地位

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乡镇卫生院更要建立起基本的传染病检测组织,院长为组长,并明确组内其他成员职责。同时要建立健全一些防治传染病的相关制度例如传染病分诊制度等。并且要严格按着传染病防治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考核业绩,进而才能保证各负责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对于分诊标志的设置及向导要明确,特别是对于农村一些人遇到传染病往往容易惊慌失措,所以在疫情爆发流行必要时,可以派专人进行疏导分诊。将疫情的蔓延降到最低限度。

2. 乡镇卫生院新时期防控体系在传染病防控中的职能

2.1 建立传染病预防的快速反应能力

农村地区是传染病防范的重要区域,由于农村的一些特殊情况给传染病的防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乡镇卫生院新时期防控体系的建设可以快速的对一些突发事件做作出反应并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防止疫情的蔓延扩散。乡镇卫生院的防控体系,可以每天迅速的将疫情进展状况以及控制治疗状况进行上 级报告,进而提高了医院对于传染病的及时有效地预警能力。进一步增加了对传染病的相应防范措施,为医院迅速对传染性重大疾病的暴发流行做好了充分准备,同时为预防控制赢得了先机,更有利于传染病的控制。

2.2 疫情报告职能

通过乡镇卫生院防控体系的建设,进一步不断完善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现传染病人,首诊医生及时向防控体系小组汇报,然后直接以电话形式和信息化处理向上级报告。防控体系相关部门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的数据采集,依照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内容和时限(甲类传染病<2小时;
乙类传染病<6小时;
丙类传染病<12小时),有条不紊的及时上报各级单位和部门。

2.3 传染病预防控制与技术指导职能

大量的流行病学特别是近几年来频发的大规模传染病等资料显示,传染病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不被人们重视,这就导致了传染病有机可乘可迅速传播开来。乡镇卫生院防控体系的建立完善就是要通过基层的广泛性及时发现疫情进行早期预防控制,特别是早期散在传染病病例的控制中人员防护、消毒隔离、疫点处理、督导检查、效果监测。坚持实行预防为主的防控原则,防控体系小组进行疾病各个处理环节的专业指导,特别是对于一些现场处理、消毒、隔离、防护等技术要点。

2.4 监督检查职能

在传染性疾病暴发时,乡镇卫生院防控体系要强化监督职能,对医院关于传染性疾病处理的各环节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及时记录总结。同时对于医院的防控硬件设施建设例如隔离诊室和病房的建设及相关仪器设备的配备督导,进而规范医疗行为,加强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各项措施。

2.5 宣传教育培训职能

乡镇卫生院防控体系要积极的进行传染性疾病相关预防和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对于院内的职工,重点是职业防护相关的注意事项,使医疗工作人员进一步熟悉院内感染一些疾病的传播特点和传播途径等,做好有效的预防。同时还要走进基层社区,让更多的寻常百姓对于传染性疾病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当出现疫情能够进行正规有效地就诊,不恐慌并能及时向医院报告反映。

3. 疫情突发时如何确保乡镇卫生院防控体系发挥作用

3.1 防控体系小组建设和设备投入

健全乡镇卫生院防控体系组织建设,防控小组领导成员由院级领导担任,进行专人负责日常疫情报告检测任务并及时上报,保障疫情检测体系的完整顺畅,应对重大疫情能及时准确的上报。硬件设施同样需要跟上,完整的信息化网络建设的配备,计算机的应用,疫情门诊病房及防护服等配备,一些疫情药品的储备要进行及时补充,检验检疫仪器的配备要到位才能更准确的进行疾病的检测定位。

3.2 专职人员培训

良好的防控体系的建设,需要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应当依据相关的传染病卫生法规和制度进行学习贯彻。将医院的防控体系的成员进行专业化传染病知识的相关培训,进而加强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储备,并进行考核,对专业化人才持证上岗制。防控体系专职人员除了院内一些感染知识的学习外,还要对传染性疾病的具体防治办法和处理措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办法条例、以及重大灾害医学等相关知识进行学习。

3.3 与其他相关科室协作

乡镇卫生院传染病范文第2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全区农村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意见》(皖政〔2007〕77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区农村卫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为重点,以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保障全区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根本。坚持预防为主,实行政府主导,加大投入,逐步建立适应我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民医疗保障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医疗卫生保障。

(二)工作目标

到2011年,在全区农村建立起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卫生人才支撑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主要目标是:

1、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每个乡镇有一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一所合格的卫生室。建立基础设施齐全,人员队伍合理,管理制度健全,具备一定服务能力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建立农村医疗初级保障体系。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2008年全区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3、建立和完善农村卫生人才支撑体系。一是促进乡镇卫生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岗学习与进修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是通过大力推进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
建立乡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学习和培训制度,逐步建立一支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卫生人才队伍。

4、建立初步完善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等危害农民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以乡镇为单位的国家计划免疫规划“五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80%以上,农村儿童和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到89%以上,农村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38/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24‰以下。

5、通过5年的努力,使全区农村卫生和农民健康的主要指标达到全市中等以上水平。

二、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三)发挥农村医疗卫生网络的整体功能。建立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确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区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所是农村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业务指导中心,承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卫生服务、基层人员的培训及业务指导职责;
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基本医疗、中医、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综合服务。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任务,负责村级卫生组织的技术指导和村医的培训等;
村卫生室主要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转诊服务以及一般康复等工作。

(四)重点加强农村卫生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分级管理,以区、乡、村为主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认真组织实施好省、市民生工程项目,5年内建设2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1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分年度任务为:2007年建成1所乡镇卫生院;
2008年建成1所乡镇卫生院、3个村卫生室;
2009年建成4个村卫生室;
2010建成4个村卫生室;
2011年建成4个村卫生室。

(五)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医疗服务中的优势作用。加强农村中医药事业建设,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和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5年内为每1所乡镇卫生院培养1名中医临床技术骨干,提高乡村医生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水平,鼓励农村临床医疗服务人员兼学中医并应用中医药诊疗技术为农民服务。

三、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六)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管理。2008年全区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1、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建设与能力建设。区人民政府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建立管理机构,配备必要人员,包括方案制定等运行机制的建设。为2008年全面启动做好充分准备。区财政保证经办机构必要的工作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

2、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机制,最大限度的满足参合农民卫生服务需求。一是辖区内建立同等级定点医疗机构统一门槛费,即二级甲等定点医疗机构门槛费不超过300元、乡镇卫生院门槛费不超过100元;
二是参合农民可在市辖区内自由选择住居地就近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医疗费用可回到所在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按住院补偿标准给予补偿;
三是为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适当提高法定传染病医疗费补偿比率和降低法定传染病补偿门槛费;
四是加强全区合作医疗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建立区乡二级统一的信息网络化管理平台。

(七)积极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后,医疗救助资金首先资助农村五保户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代其缴纳个人应负担的全部参合资金;
对农村低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可视财力状况和筹资规模,代其缴纳个人应负担的部分或全部参合资金。对符合农村医疗救助的大病患者,在按规定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仍然过高,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由区民政部门再给予一次性定额医疗救助。对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助与艾滋病病人生活救助,按省、市民生工程有关规定,实行医疗费用或生活费用部分救助。

四、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八)加大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力度

全面普及农村在岗卫生人员中专学历教育,鼓励已经取得执业资格的农村在岗卫生人员按照专业对口原则参加各类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和自学考试,以及各类高等院校举办的相关医学类、药学类专业学历教育。组织实施中央财政补助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轮训乡村卫生机构技术人员。

(九)完善乡镇卫生院“六位一体”功能。按照“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训一批人才”的工作目标,逐步解决全区农村乡镇卫生院人才短缺、技术水平落后问题,完善乡镇卫生院的“六位一体”的功能,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抓好公开招募医药卫生类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十)提高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待遇。通过调整区财政支出结构、新增财力安排等途径,初步提高乡镇卫生院人员待遇,建立健全乡镇卫生院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稳定农村卫生人才队伍。从2008年起,适当提高乡镇卫生院编制内在职人员工资的财政差额补助标准,具体办法根据省内有关文件另行制定。从2008年起,对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乡村医生(每建制村1人),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资金来源,省财政补助每人50元,区财政补助每人50元,纳入财政预算。

五、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工作

(十一)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区级财政根据当地服务人口、公共卫生服务量以及乡镇公共卫生人员数量,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和管理办法,对开展一类疫苗免疫预防接种、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控制处理、妇幼保健和爱国卫生等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予以保障、经费保障范围应包括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工资报酬、工资经费、专业队伍培训和劳务补助等。

(十二)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和农村改水改厕工作。进一步强化区、乡、村基层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功能。坚持预防为主方针,提高处理农村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救灾防病的能力,突出抓好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等危害农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结合爱国卫生运动,重点做好农村地区改水改厕工作。大力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改变不良习惯,逐步开展农村地区以肿瘤防治为重点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

(十三)着力推进妇幼保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和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完善农村妇幼保健网络,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医疗机构产科建设和人员培训。积极创建“爱婴医院”,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改善服务环境,为农村产妇提供舒适安全的分娩条件。认真实施“降消”项目,切实做好孕产妇系统保健和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

(十四)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村容整洁”,加大以农村改水改厕和改善居住环境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的工作力度,逐步提高农村自来水和卫生厕所普及率,促进文明村镇建设。继续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引导和帮助农民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改革完善农村卫生机构管理体制

(十五)深化乡镇卫生院内部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乡镇卫生院上划后的各项管理工作。深化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管理,院长实行公开选拔和任期目标责任制管理。按劳取酬的工资分配机制、权责明确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奖惩分明依法管理的监管机制,严禁非卫生技术人员进入卫生技术岗位。

(十六)全面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逐步加强乡、村两级卫生组织的功能,引导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进行联合经营,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协调。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在业务、行政、药品、财务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并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指导。村卫生室要按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建设,加强内部管理,对纳入省民生工程建设的村卫生室,由乡镇卫生院统一建设和管理。到2010年全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覆盖率达80%以上,形成防、保、医相结合,责、权、利相统一,设施标准、管理规范、服务良好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

六、依法加强农村卫生监督管理

(十七)强化农村卫生监管。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农村卫生全行业管理和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强化农村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和卫生技术项目等方面的准入管理,加强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的管理和监督。重点加强对传染病防治、食品安全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其它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违法行为。

乡镇卫生院传染病范文第3篇

1 中国乡镇卫生院的组建沿革与功能定位

农村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包括医疗、预防、保健等,这一点并无疑义。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是以整个农村社区为单位共同提出的卫生服务需要,属于社会公共需要的一部分。在这些公共卫生服务中,有些属于纯公共卫生服务,例如传染病报告、流行病调查、健康教育;
有些则属于准公共卫生服务,例如基本医疗服务的提供、乙肝等传染病的治疗服务等。纯公共卫生服务和准公共卫生服务都是公共卫生服务,它们的共同特征突出表现为两点:其一,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小、产出高,且服务效果不为社会所觉察。例如,对传染病人的医治效果对社会的巨大贡献是有口皆碑的,但是,通过大量的公共卫生服务使易感人群避免传染病感染,其劳动价值却一般不为社会成员所意识到。这正如中医所主张的“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然而,“治未病”的却很难被社会承认为“上工”。其二,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市场失灵,不能由社区成员自发购买。[事实上,各国政府正是一方面以征税手段取得资金,另一方面又将征税取得的资金直接用于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
或为了保证和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的效率,公共卫生服务通过政府部门给予补助的办法由市场来提供。

中国乡镇卫生院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正好走了一条从集体合作分担,再到政府主导提供农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路子。1960年2月2日,全国第一次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召开后,中共中央转发了卫生部《关于农村卫生工作几个问题的意见》,该《意见》明确要求,公社卫生院、生产大队卫生所(室)是综合性的卫生事业机构,负责全社、全队的医疗、预防、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卫生宣传教育等各项卫生工作。20世纪70年代后,为贯彻中共中央“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精神,国家和地方都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乡镇卫生院建设,全国相当一部分乡镇卫生院在这个时期得到新建、改建和扩建,设备得到了补充和更新。此后,乡镇卫生院被划分为全民和集体两种所有制。其中,全民所有制乡镇卫生院的经费由国家财政拨付;
集体所有制乡镇卫生院的经费主要由农村集体支付,国家给予一定经费补助。1978年12月1日卫生部、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的《全国农村卫生院暂行条例》第14条就对乡镇卫生院的举办体制做了明确规定:“国家办的公社卫生院,在财务上实行全额管理、定向补助、节余留用的制度。集体办的公社卫生院,国家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

乡镇卫生院正是基于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而产生和发展的,为此,国家相关文件对其功能定位都是很明确的,即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综合、基本的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1978年由国务院批转卫生部等五部委的《全国农村卫生院暂行条例》中,将卫生院定性为综合性的卫生事业单位;
规定其基本任务具体包括:负责各项卫生统计工作,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妇幼保健工作,负责农村职业病防治工作,培训赤脚医生,进行卫生宣传,医治人民群众疾病,搞好合作医疗站会诊、出诊、转诊病人的诊治和抢救,以及协助公社做好合作医疗的巩固和发展工作等。1989年11月29日卫生部的《关于实施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试行草案)也规定,卫生院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农村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一级医院。1992年3月4日卫生部的《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条文说明》,将卫生院定位于“三大”基本功能: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卫生管理和村级卫生人员培训。

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使卫生院在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中居于中枢地位,与县级卫生机构和村卫生所(室)上联下接、密切配合,组成有效的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

2 转型时期乡镇卫生院功能的异化及其成因

2.1 转型时期乡镇卫生院功能的异化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示范效应,乡镇卫生院也融入改革的洪流中,在改革的进程中,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功能却遭到了削弱、倒退和异化。

2.1.1 预防保健功能削弱。政府忽略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这一公共投资的优先领域,其结果是,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一些重点传染病、地方病例如鼠疫、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血吸虫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农民健康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死因顺位在农村已上升到第二、第三顺位;
而以艾滋病、SARS、禽流感为标志的新型传染病又挑战着极度贫乏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2003年SARS肆虐时,由于许多地方乡镇卫生院倒闭了,乡镇政府干部不得不陷入走村串户、消毒送药的尴尬境地中。

2.1.2 基本医疗服务追求市场效益。乡镇卫生院是农村社区的基本医疗服务中心,追求的应该是社会效益。但是,随着财政资助减弱,集体经济投入缺失,合作医疗瘫痪,乡镇卫生院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补偿又没有替代途径,导致乡镇卫生院主要靠提供市场医疗服务和卖药补医来维持。这就导致农村医药费用上涨过快。

2.1.3 放弃对村卫生所(室)的管理职能。乡镇卫生院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对村卫生服务机构予以管理,其主要功能之一定位为预防保健工作,是政府在农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载体,有必要也有能力承担政府委托的对村级卫生机构的管理职责。但是,八十年代后期至二十一纪初,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都采取了承包、租赁或股份合作等“企业改革”的经营模式,乡镇卫生院变成单纯的提供医疗服务的竞争性机构。这样,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在“网底”和“中枢”的割裂、分散中倒退了。

2.2 转型时期乡镇卫生院功能异化的成因

转型时期,乡镇卫生院在改革中功能异化,成因复杂。从表面上看,其原因是在农村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方式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乡镇卫生院自身改革滞后。但是,究其实质,本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农村公共卫生投资政策不明,乡镇卫生院经费补偿缺失,政府在乡镇卫生院改革中职责不清。

2.2.1 政府的农村公共卫生投资政策不明。转型时期,中国对农村公共卫生的发展缺乏明确的投资政策,不但政府对公共卫生投入没有尽到充分的责任,在公共卫生资源的分布上还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不同收入人群的差距。越是城市化水平低的地区,农村卫生支出在政府卫生总支出中所占比例越低。20世纪90年代初的财政分权改革,乡镇卫生院所能得到的公共卫生费用就随着县乡财政的逐步恶化而恶化;
特别是近几年,中央对卫生事业拨款的口径发生改变,由人员经费改为“定额定项补助”,部分县乡财政借此对乡镇卫生院采取逐步财政“断奶”、乃至最终完全“断奶”的措施,完全斩断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导致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面临生存危机,而少数基础好的卫生院向综合医院转变,寻求“自给自足”之路,预防保健功能从根本上被削弱,甚至无法得到体现。

2.2.2 乡镇卫生院经费补偿缺失。

乡镇卫生院享受不到政府对提供低价医疗服务的财政补贴,乡镇卫生院在自身都难以维持的困境下,只好以市场为导向,追求市场效益,以药养医,提高服务价格,其社区基本医疗服务的功能也丧失了,使农民失去了最基本的、可及性的医疗服务,农民有病不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逐年加重。

2.2.3 政府在乡镇卫生院改革中职责不清。乡镇卫生院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既定的所有制结构、人事管理制度、运营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乡镇卫生院作为各级政府举办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其功能和性质决定了改革不能自发进行,改革应是政府主导下的改革,这是一场涉及面广、系统性、整体性、体制性的改革,这样的改革,需要政府统领全局,做好宏观调控,制定统一行动规则。

3 乡镇卫生院前期自救改革措施的论述

如上所述,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走向衰落,在衰落中,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削弱、异化、倒退。“穷则思变”,为了乡镇卫生院的生存,许多乡镇卫生院和地方政府都开始了难能可贵的改革探索,取得了一些改革经验。但是,由于改革缺乏明确的方向和指导思想,改革自身也加速了乡镇卫生院功能的异化。

3.1 套用企业改革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各种形式不断对农村医疗服务体制改革提供示范效应。乡镇卫生院作为一种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的组织,其经济行为与企业的经济行为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式和改革模式不断被借鉴和引入乡镇卫生院改革。其中,主要借鉴和采用的模式有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经营、股份制经营。这种简单套用企业改革模式的做法,对乡镇卫生院自身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3.1.1 违背了乡镇卫生院公益性的社会属性,使政府向农村提供公共卫生资源失去了组织载体。乡镇卫生院是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的组织,是需要政府主导其筹资、监管其运营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3.1.2 违背了乡镇卫生院非营利性事业法人的根本性质,使乡镇卫生院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

3.2 预防保健与基本医疗分离的改革

上述套用企业改革模式来拯救乡镇卫生院的改革在各地没有取得好的效果,一些地方便探索预防保健与基本医疗分离的改革模式,即政府在“卖”一个的同时再“建”一个。“卖”的是乡镇卫生院,拍卖后将医疗推向市场,利用盘活的资产组建新的“乡镇公共卫生院”,专司预防保健。这种改革措施,看似公允,实则是一种历史倒退。

中国乡镇卫生院发展多年,都一直定位在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上,这为世界卫生组织“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提供了经验。而今天的改革将其抛弃不用,这显然是难以接受的。

4 乡镇卫生院功能重新归位下的改革策略

2003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重新明确了乡镇卫生院的功能:“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乡镇卫生院要改进服务模式,深入农村社区、家庭、学校,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一般不得向医院模式发展。”这一规定,是将乡镇卫生院的功能予以重新归位,为下一步乡镇卫生院改革明确了方向,即恢复和巩固乡镇卫生院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的地位。明确了改革方向,乡镇卫生院改革的策略就明朗了。

4.1 落实政府举办乡镇卫生院的主导责任

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决定了它是政府在农村社区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组织体,因而,政府应承担举办乡镇卫生院的主导责任。当前,在中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改革大局下,迫切需要落实和加强政府在乡镇卫生院建设中的职能,由政府承担乡镇卫生院改革、巩固、重建的主导责任。

4.2 完善乡镇卫生院服务的补偿渠道

乡镇卫生院服务的补偿渠道是乡镇卫生院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基础和保障,是关键的环节。乡镇卫生院提供多功能服务,决定了其补偿渠道也应坚持多元化的原则,主要包括政府财政拨款、政府税收减免、新型合作医疗基金、医疗救助基金、私人医疗保险金、农村社区筹资、消费者付费、捐赠等。通过对医疗费用补偿机制的合理设计,减少因道德风险造成的对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
建立卫生院合理、高效利用卫生资源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遏止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等。

乡镇卫生院传染病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 了解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服务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法。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贵州省50个贫困县中按地理位置抽取4个贫困县,每个县按照50%的抽样比例随机抽取了73所乡镇卫生院进行调查。

结果 卫生院基本设施的配备情况低于1998年国家平均水平;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年提供诊疗人次为9114人次;3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为20.32%,7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为15.75%。

结论 应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的培训,改善乡镇卫生院的设备条件,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关键词: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现状

Analysis of current conditions of seventy-three township hospitals in poverty-stricken rural areas and discussion on the measures.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health service of township health sections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and put forward proper solution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Methods An investigation of73township health sections in4poverty counties in Guizhou was made by multi-stage stratified sampling and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Results The infrastructure of sam-pling township health sections are belowthe national average standard in1998;the number of visits per year is9114in each township health section;the percent of systematic children care of3and7years old is20.32%and15.75%,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training of health workers in the township health sections ought to be strengthened so as to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infrastructure an enhance the ability of public health service.

Key words:Poverty areas;Township hospital;Measures

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农村卫生承上启下的枢纽,其成败兴衰,事关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和九亿农民健康的大局。为了解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现状,特展开调查,为针对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与单纯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进行调查,从贵州省50个贫困县中按地理位置分层随机抽取4个贫困县,每个县按照50%的抽样比例随机抽取乡镇卫生院进行调查。使用Epi data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运用Spss11.5软件进行资料的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乡基本情况 调查的73个乡镇卫生院大多位于山区(占98.6%),有57.5%的乡是地方性氟中毒病区,34.2%的乡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2003年乡镇财政卫生拨款为7.9289万元,卫生基本建设费用为6.0292万元,卫生事业费支出总数是35.9723万元,其中乡镇卫生经费为23.7194万元,占65.93%。2003年乡合作医疗经费预算为3057元,实际支出为2843元,占预算经费的92.99%(所调查的4个县中,目前 只有1个县开展了合作医疗)。

2.2 调查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 调查的73个乡镇卫生院所有制形式全部为全民所有制,管理方式全部为院长负责制,服务项目以医疗服务以预防保健为主,占89.0%。

2.2.1 卫生院人员构成与分布情况 2003年,被调查卫生院的总人数为1046人,平均每院14.3人(低于2003年贵州省乡镇卫生院人员数平均值14.9人),其中卫技人员占96.27%(高于2003年贵州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比例90.31%)。年龄分布情况为:25~34岁年龄段人数最多占45.41%,45岁及以上占17.29%,25岁以下者占3.63%,可见所调查的乡镇卫生院人员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学历分布情况为:本科及以上5人占0.47%,大专134人占12.81%,中专643人占61.47%,高中111人占10.61%,初中及以下91人占8.69%,提示低学历者占绝大部分,应加强人员的在职培训,并注意新进人员的学历水平。

2.2.2 卫生院资金来源、使用情况 卫生院固定资产总额平均为258.0538千元,2003年调查卫生院收入总计平均为306.81958千元,上级拨款占29%,其中业务收入占39.19%。业务收入中,医疗收入占33.52%,药品收入占59.25%,防保收入占4.63%。2003年上级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项拨款4049.91千元,之前年份均为零投入。

2.2.3 卫生院的基础设施 73所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面积平均为530.93m 2 ,远低于全国水平(1998年第二次卫生服务调查的结果显示全国平均:1353.67m 2 )。73所乡镇卫生院,一般都设有内科、妇儿科、外科、急诊科和预防保健科等科室。在所调查的仪器设备中,平均每所乡镇卫生院达到一件及以上的设备有产床、保冷背包、冰箱和消毒锅。

2.3 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状况

2.3.1 业务工作的情况 2003年所调查的乡镇卫生院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和卫生服务覆盖率结果见表1。其中,乡镇卫生院年诊疗人次数为665346人次,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年提供诊疗人次为660.72人次。3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为20.32%,7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为15.75%。可见,乡镇卫生院对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起了重要作用,但对儿童的系统保健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

表1 2003年乡镇卫生院基本卫生服务情况(略)

2.3.2 乡镇卫生院上报的主要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 发病总数为3042人,死亡总数为29人,其中排名前五位的公共卫生事件是痢疾、肝炎、伤寒/副伤寒、食物中毒和乙脑,发病人数分别为1892、641、267、116和81;死亡人数分别为2、3、0、12和4。这些都与农民的饮食习惯和饮食卫生有关。提示医务工作者应针对性的加强农民的健康教育,以增强其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3.3 乡镇卫生院开展的服务项目 由表2发现乡镇卫生院对提供预防接种服务、新法接生、喂养指导、健康教育宣传、急性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儿童体检等方面的工作完成得较好,在健康咨询服务、消毒灭鼠工作以及协助上级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做的一般,但在妇科病普查、为村民提供体检服务等方面尚还存在一定不足,有待加强。

表2 2003年乡镇卫生院开展的服务项目情况项目 开展的乡镇卫生院数目 百分比(%)进行妇科病普查 28 38.4进行喂养指导 68 93.2提供新法接生 73 100.0进行儿童体检 57 78.1提供预防接种服务 73 100.0提供健康教育宣传服务 67 91.8提供健康咨询服务 38 52.1为村民提供体检服务 13 17.8开展艾滋病宣传 15 20.5开展急性传染病的疫情监测 68 93.2开展消毒、灭鼠工作 34 46.6协助上级开展公共卫生服务 33 45.2

3 讨论

3.1 加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队伍的建设是搞好农村卫生工作的根本保证。针对目前乡镇卫生院人员学历层次低、工作经验不足的状况,采取在岗培训、离岗进修、函授学习等多种形式,提高现有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不断引进较高学历层次的专业人员充实到现有的队伍中去,从而建立起高素质的乡镇卫生院工作队伍,提高乡镇卫生院卫生工作质量。

3.2 增加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保障基本设施的建设。卫生事业是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公益事业,乡镇卫生院应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该项事业的资金投入。同时,可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办医,职工集资,以工助医,以商补医,保证农村卫生事业有较充足的资金用以发展。卫生院配备必要的设备是搞好卫生工作的物质基础,比如要开展妇科普查等妇幼保健工作,必须配备必要的检查设备,如妇检床、骨盆测量器等,否则一切工作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3.3 在防治公共卫生事件上,乡镇卫生院是社区防治网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疫情报告、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环境消毒等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建议乡镇卫生院增加公共卫生事业经费,配备传染病防治应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增加人员培训,并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加强农民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邱景邦.乡镇卫生院改制后农村妇幼卫生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J].中国妇幼保健,2003,18. [2]陈丽,李会庆,王束玫等.乡镇卫生院在SARS防治中的作用调查

[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11:20.

乡镇卫生院传染病范文第5篇

1.业务技术指导职能:即通常所说的狭义的预防保健职能,乡镇防保站的这一职能同县级卫生防疫、妇幼保健机构一样是现阶段的主要职能。《德州地区乡镇防保站管理办法》(德州行署1990年2月)第二条规定,乡镇防保站是“监测、科研、培训相结合的专业机构”、“是当地预防保健业务技术指导中心”。

明瑰了乡镇防保站的技术指导职能,即卫生监督监测管理、传染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业务培训、乡镇卫生管理、爱国卫生技术指导等工作。根据国家有偿服务政策,不断地扩大服务范围,如组织开展全民健康查体、职业病体检、专病门诊、卫生监测、消毒杀虫灭鼠、健康咨询、防保系列保偿等。在“农村实现2000年人人李有卫生保健规划目标”的12项初级卫生保健指标中,健康教育普及率、安全卫生水平普及率、卫生厕所普及率、食品卫生合格率、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儿童4苗接种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等8项指标是预防保健土作指标。

2.卫生监,执法职能:随着国家卫生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各项卫生工作开始由行政管理逐步走上了法制管理的轨道。近年来,国家颁布实施了《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尘肺病防治条例》、《化妆品卫生监普条例》等,这些卫生法律、法规对卫生防疫机构的监督职能和医疗保健或其他有关机构的管理职能均有着不同的规定,如《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设立传染病管理检查员,乡镇防保站据此就设立了传染病管理检查员,行使《传染病防治法》赋予的检查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的职权,在食品卫生监督方面,虽然法定了县级及以上机构为食品卫生监督机构,但在监督执法实践中因其执法人员少,监督任务大,卫生监督筱盖率次较低,甚至根据不能深入到部分乡镇、村庄实施卫生监督,这样就需要增加监督人员加强基层卫生监督。山东、河南等省在乡镇卫生机构设立了专职食品卫生监督员,统一监督证件和标志,作为县、市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的派出人员,执行食品卫生监督任务。其他各项卫生监督也正在逐步扩大到乡镇防保机构执法。德州、济宁等地市“乡镇防保站管理办法”中都明确规定了乡镇防保站的卫生监督职能。乡镇防保卫生监督执法职能的发挥对广大农村基层增强卫生法制观念和意识,提高广大农民生活卫生质量可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