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休闲方式范文第1篇[关键词]大学生;休闲;休闲教育;调查分析[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2-0092-05休闲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休闲方式【五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休闲方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
休闲;
休闲教育;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2-0092-05
休闲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休闲已是当今社会最具时代特征的产物,并能彰显出现代人生活和生存特点,而休闲观念则会对实际的休闲活动产生重要影响。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及时地发现与纠正大学生休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休闲观念,更好地实现成长成才的目标,应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所以,对大学生教育与他们实际的休闲活动情况所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与研究,应当成为政策理论及教育实践都十分重视的问题。本课题组采用调查研究法,以青岛科技大学一至三年级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他们的休闲状况调查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群体的休闲状况,增强休闲教育的针对性,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大学生休闲状况概述
(一)样本情况
我们将问卷调查的对象设为低年级学生,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第一,高年级的大学生即将毕业,他们的精力多在找工作、做毕业设计或者考研、考公务员等事宜上,无法全面合理地反映大学生休闲的确切状况;
第二,此次研究的出发点在于及时发现当前大学生在休闲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学校休闲教育做出深入的反思,从而寻求到对大学生实施休闲教育的具体对策,以此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休闲理念和合理的休闲方式,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本研究在全校学生中实施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发放了91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900份得以回收,有效率是99.2%。院系、年级、性别分布的比例分别见图1,图2,图3。
(二)休闲时间与休闲花费
青岛科技大学是一个以理工科见长的学校,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平均每周20节及以上课时数量的人占到了32%,剩余的课时情况为:6%的学生每周平均10节及以下,14%的学生平均每周12节,17%的学生每周14节,16%的学生每周16节,15%的学生每周18节。当然,除掉每周上课的时间,与高中阶段相比,大学生课余时间仍然很多,所以他们还是有充分的休闲活动的时间。在很多学生眼中,休闲时间指的就是除平时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之外的可以自主灵活分配的时间。
在大学生的休闲时间里面,睡眠所占的时间比例最高,学生晚上的睡眠质量会直接对学生白天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产生影响。目前大学生平均每天睡觉的时间多为6小时~8小时,此类学生占总体学生人数的68%,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8小时~10小时的学生占总学生人数的24%,睡眠时间在10小时以上的学生占3%,少于6小时的则占5%。根据“每天平均用于休闲的时间”的统计来看,周末时,50%的学生休闲时间在八九个小时以上。在工作日中,分别为26% 的学生2个小时,23%的学生3个小时,20%的学生5个小时以上,16%的学生4个小时,能“安心学习,时间安排很紧凑”、“基本没有”休闲时间的仅占5%。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每月在休闲生活中的花销比例为:42%的学生休闲消费金额在100元以下,29%的学生消费100元~200元,15%的学生消费200元~300元,花费在300元以上的学生占14%。休闲消费的金额与大学生休闲观念密切相关,然而,该如何界定这些消费是否属于休闲消费呢?大多数学生认为,诸如买课外书和看电影等类型的活动所产生的消费也应该算作休闲消费。从总体上看,学生用于休闲消费的金额不是很多,71%的学生在200元及以下。
(三)休闲方式及休闲目的
法国社会学家福勒斯代认为,一个人选择自己的闲暇(方式),也就是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大学生平时选择的休闲方式,能够反映出他们实际的生活状况。有调查显示,“53.25%的大学生认为生活应该现实与浪漫兼顾,63.35%的大学生课余时间用来看书和上网”[1],说明大学生注重休闲与学习相结合。笔者在对“你的休闲方式有哪些”这个问题进行调查时发现,排在前5的大学生休闲方式依次为:上网(占58%),休闲阅读(占47%),体育运动(占32%),逛街(占32%)和玩扑克下棋(占16%)。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上网成为大学生的家常便饭,网络的出现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他们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带来了影响,上网显然已经成为现在大学生最常选择的休闲方式。在大学生中,仅次于上网的休闲方式是阅读,阅读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意义重大。同时,阅读也是大学生进行鉴赏、审美水平和人文、科学素养自我提升的重要手段。此次调查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
了解大学生的休闲种类也具有重要意义。在“你一般是怎样度过周末”这个问题的回答中, 36%的学生选择了“上网聊天”,28% 的学生选择了“看电影”,27%的学生选择“出去逛街”,24%的学生选择“参加户外体育活动”,21%的学生选择“听音乐或广播”;
学生对“今年的五一假期是怎样度过的?”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在家休息”占到了38%,“上网聊天”占25%,“阅读”占24%,“逛街购物”占21%,“探亲访友”占18%,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大学生休闲方式的真实写照。
一般认为,休闲针对的是工作时间以外的闲暇时间,休闲的意义主要是恢复体能与打发时间,在闲暇时间,人们进行消费活动,或者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与娱乐活动等,都有助于他们在劳动之后进行身心调整,也关系到劳动再生产和劳动补偿。这种类型的休闲活动缺乏一定的文化内涵,因为它们仅仅停留在感官的享受上。对本次调查的问卷进行分析也能够发现这一点,学生在回答“休闲目的”这一问题时,按选择人数比例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可以得出:消磨时光(16%),培养能力(18%),锻炼身体(24%),放松再学习(47%),愉悦身心(71%)。
(四)影响休闲活动的因素
由于休闲目的不明确,大学生能够主动安排休闲的仅占调查人数的19%,因而影响其休闲选择的因素也非常多,其中兴趣是最大的一个,其次是费用。大学生往往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休闲方式(见表1)。
从调查中发现,认为自己有正确合理的休闲观念的学生只占36%,当然在这些学生中,即使认为自己的观念正确,也往往行为并非那样。
二、休闲存在的不足及反思
(一)在休闲理念的认识上有误区
所谓休闲如学者马惠娣所说:“休闲的一般意义是指两个方面:一是解除体力上的疲劳,对人遭受的艰辛起补偿作用。所谓补偿,是指找回被破坏的精神和生理的平衡;
二是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医治工业生产程序统一化所引起的个性结构的破坏。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它是完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外的活动,是人的生命状态的一种形式。而对于人之生命意义来说,它是一种精神的态度,是使自己沉浸在‘整个创造过程中’的一种机会和能力,它对于人‘成为人’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并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休闲问题的研究,我国理论界起步比较晚。自1995年5月我国实行5天制工作日开始,业余休息的时间明显变长,再算上寒假、暑假两大假期,当前,大学生能够用来休闲的时间大幅度增加了,这使得人们开始把“休闲”这一话题认真重视起来。然而,由于休闲理念的认识模糊,相当一部分人将“休闲”一词与吃喝玩乐相提并论,不断创造出所谓的“黄金周”,更有人认为休闲与工作应该被放在两个对立面上,更有甚者将“休闲”看作是一种低俗或者庸俗的行为,一提到休闲就认为是“无所事事”或者是浪费时间。
大学生从事的休闲活动应具有帮助他们减缓学习带来的疲劳、让内心得到放松和消遣、帮助他们完善人生价值等意义,对他们的情感和精神需求具有一定的寄托作用,有助于增强体魄健康成长,同时,还应具有实现自我多元化发展和培养全面发展人的重要意义。在走访调查中,我们也意识到,大学生对休闲的理解同样存在着不足,有的同学较为肤浅地认为休闲就是玩乐,就是远离学习,这是对时间、青春,甚至是对生命的浪费,看不到休闲对当代大学生的真正意义和成长的促进作用,这从问卷中关于大学生休闲目的、方式的调查就能看出。在对调查问题“你眼中的休闲是”的回答中,49%的学生认为所谓休闲,指的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45%的学生认为所谓休闲,指的就是“积极放松自己”;
也有28%的学生认为休闲只是“一种心理感受”,更有少数学生认为休闲不过是“无所事事”(占0.5%)以及“浪费时间”(占0.3%)。
还有学生对于“休闲”一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休闲就是上网。将自己的休闲时间用来上网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38%,4%的学生甚至达到了上网成瘾的程度(见表3),在“你常做的三项休闲活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比例最高的就是上网,超出位于第二位的看电影8个百分点,当然我们也意识到,当前去看电影的大学生已经很少,网上有充足的电影电视资源来满足他们的需要(见表4)。
(二)休闲方式缺乏科学性
科学合理的休闲方式对于大学生的情操陶冶、个性发展、成长成才意义重大。选择的休闲方式积极向上,能够极大推进学生学习、生活等良好习惯的养成工作,让学生更好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更有自信地踏上社会。他们在这种结合自身兴趣爱好的休闲中能够发掘到很多思想领悟,对生命、对未来能够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期冀。而那些消极不健康的休闲方式则会显得无聊和无趣,有可能会腐蚀大学生的身心,甚至危害社会。
从总体上看,如今大学生所选择的休闲方式还是健康积极的,但我们也无法否认,其中也存在很多不健康不积极的休闲方式。比如,大学生都选择上网作为其主要的休闲方式,而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的活动也各有不同。在多项选择中,32% 的学生利用网络“交友聊天”,29% 的学生“玩游戏”,其他的活动占13%。上网这种休闲方式存在其合理性,但是我们也应察觉到,很多学生的网瘾很重,对网络游戏的着迷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我们还调查了对非健康休闲方式的看法,在“指出你曾参加过的对身心健康无益甚至有害的休闲活动”这个问题的调查中,全部学生都回答了该问题,这正说明他们都目睹过或者参加过一些有害的休闲活动。调查结果显示有害的休闲活动中比例最高的就是泡吧(上网聊天、电脑游戏、),占到了78%;
第二名则是打牌(打麻将),占到了29.2%;
其余的答案按比例高低依次为:睡觉(嗜睡、睡懒觉、狂睡),占到22%;
聊天(闲聊、唠嗑),占到18%;
谈恋爱(恋爱、交友、网恋),占到8.3%。
(三)缺乏针对性的休闲教育和休闲指导
当前,大学生休闲观念上存在的误区以及大学生不科学的休闲方式,与休闲教育的缺位不无关系。在我国高校中,大都没有设置相关的休闲教育课程,缺乏对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引导。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没有合理的休闲观念”和休闲观念“不清楚”的占到了64%(见图4),这表明了大学生需要透过休闲教育来改变他们的休闲观念。
(二)倡导积极有益的休闲活动
休闲活动作为大学生进行休闲的基础,是较好发挥休闲作用的重要保证,同时也决定着休闲实践的吸引力与长效性。因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大学生的休闲活动。
1.休闲活动应符合大学生成长特点。在休闲实践中,较为适合大学生的活动有很多, 在“请列举出你所参与的对身心健康有益的休闲活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名是运动(跑步、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游泳、网球等)达到68.2%,第二名是旅游(旅行、郊游、爬山、观海、步行、野炊)达61.4%,第三名则是阅读(读书、图书馆)占到57.1%,第四名是音乐(K歌、听歌、跳舞)占41%,第五名则观看影视和比赛(看比赛、看球、看电影、看电视剧)占到32.8%。而在大学生眼中的理想休闲活动,前五位为:旅行,运动,读书,看电影,郊游。
2.丰富休闲活动方式,增加休闲活动内容。大学生休闲文化的意识水平差异较大,兴趣爱好各有不同,审美观念复杂多样,气质类型差异明显,因此,选择的休闲方式也大相径庭。明显的个体差异决定了价值选择的多元化,而学校休闲项目的相对单一增加了大学生休闲选择的难度,在回答“学校的休闲项目对我的吸引力较小”问题时,选择“非常同意”的学生占到21%,选择“同意”的学生占到47%,选择“不同意”与“没有意见”、“非常不同意”的人数分别占18%和14%,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更新休闲项目,以此来满足各种主体休闲的需求。
3.让休闲活动的组织形式更加新颖。调查发现,“自由组合”是大学生最常采用的休闲活动的组织形式,选择该形式的被调查者占到调查人数的49%(见表8)。因而,教育者想要增强休闲活动的吸引力,就必须从创新活动组织形式入手,力求新颖。
(三)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休闲教育和休闲指导[3]
首先,在培养目标上,大学教育理应包含休闲教育目标。20世纪的学校教育中,过于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和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教育,而没有重视学生的情感生活,更忽视了他们在闲暇时间和情感生活空间中自由遐想的能力与权利。此种教育方式只培养了学生基本的生存技能和手段,为社会所带来的也不过是经济增长与工作效率的提升,但是却坠入手段的王国,迷失了生活方向。美国著名学者拉格内森认为,只有对某个民族闲暇品性进行变革,才能够提升这个民族的效率与整体个性。所以他认为无论在任何一个时代,在任何一种文化中,实施休闲教育都不应是一个附带任务。大学教育应该培养出既能工作又会生活的主体,教育学生学会追求丰富多彩的幸福生活。
大学生休闲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休闲文化;
价值;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1 — 0153 — 03
人类社会进入到21世纪,高科技迅速发展将人们从工作的桎梏下解救出来,人们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而物质财富的极大积累,提高了人们休闲参与和休闲选择的能力。休闲已成为现今社会的一个重要时代特征,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休闲的主体之一,其休闲活动、行为、价值取向,构成了独特的高校大学生休闲文化。对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休闲与休闲文化
“休闲”一词自古有之,古云:“休”,意指“人倚木而休”,释为吉庆、欢乐、福禄;
“闲”多引申为范围,指道德、法度,又通“娴”, 意为“娴静、纯洁、安宁”。
在西方国家,“休闲”为leisure,源于古法语 leisir,是指人们摆脱劳动后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活动。现代意义上的休闲一般含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解除体力上的疲劳, 恢复生理的平衡;
二是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成为心灵的驿站。美国著名休闲学家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1〕
休闲是人的活动,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伦理的发展是分不开。休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构成了文化发展的基础。休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现象,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内,为不断满足个体多方面需要而处于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一种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它通过人的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思维、感情、活动等方式,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意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全面、完整的发展”。〔2〕其本质是寻求身心和谐发展。
高校大学生休闲文化是指大学生在完成规定学习任务和学校布置的其他必须责任之外,在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里,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求,自由选择、参与由个人或群体组织的休闲活动,体现出大学生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是大学生休闲生活的观念、态度、方法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二、高校大学生休闲文化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分析
高校大学生健康休闲文化是大学生在学习和其他责任之余的休闲活动过程中创造、建构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休闲文化,它彰显大学生的生命状态、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对提高大学生的生命价值、生活质量和个人修养,尤其是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自由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休闲,从根本上说,是对生命之意义和快乐的探索”,〔3〕人类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不断追求和探寻更美好生活方式、实现内心构造的美好生活的过程,而休闲则成为这一过程中衡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正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转化的人生阶段,其心理和生理发展还不成熟,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弗洛伊德曾说,生命的真谛和价值就在于生命本身。我们不能离开生活本身而去探寻生命的价值及意义,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寻求到生命的本质,并实现其价值。在休闲选择与参与过程中,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休闲方式,放松身心,实现对生命自由的追求。亚里士多德说:“休闲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可以保持内心的安宁”,健康的大学生休闲文化还可以展现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体验,使大学生在休闲中通过自我实践获得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与满足,产生一种美好感。
2.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三观”
休闲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不仅反映着一定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精神层面也反映着人类的道德文明程度。大学生休闲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反映着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水平。在大学生休闲过程中,从休闲计划、参与到结果都凝聚了他们的道德选择和判断,渗透着他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评价,塑造并传递了新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取向。近年来,通过调查得知,选择志愿者服务、进社区等社会公益性活动作为日常休闲的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大学生个人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道德实践都从日常休闲活动中得到体现和提高。健康的大学生休闲文化不仅富含德育内涵,现代意义上的休闲态度、休闲价值观还影响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休闲过程中得到践行。
3.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增长知识才干
当前大学生面临学业和就业双重压力,竞争激烈,情绪紧张,生活枯燥乏味。在休闲过程中,大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休闲方式,来愉悦身心,增长见闻,如可以通过旅游,认识大自然,熟悉大好河山,积累人文见识;
通过社团活动,可以锻炼社交和组织技能,践行课堂所学;
还可通过插花、音乐鉴赏、舞蹈培训等,增强自身的涵养;
还有读书会、诗歌竞赛、讲座培训等休闲活动,开阔眼界,吸收新的知识补养等。在休闲过程中,通过直接或间接、他人或自身总结等形式,来增长知识才干,完成“成为”人的过程。
4.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培养良好性格
大学生休闲活动氛围融洽,内容丰富多彩,方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及良好性格培养开辟了新途径。在休闲中,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人接触,并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通过这些角色的扮演与尝试,彼此之间开始承认和认识自我的合理存在,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树立良好的自我概念,以此获得尊严与满足。休闲生活已经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大家共同关注的事,在休闲活动中,大学生希望能更多地展现自己、发展自己,得到大众的认可与赞同,培养自己的自信心,为个性发展与性格的培养奠定基础。
5.开拓大学生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人们越来越需要认识到,休闲同样是塑造人类智力发展的个重要领域”,〔4〕在休闲过程中,大学生处于一个完全放松身心的情景中,充分享受休闲带来的美好时光,容易迸发创造性的灵感,更容易激发智慧的火光。“人们有了充裕的休闲时间, 就等于享有了充分发挥自己一切爱好、兴趣、才能、力量的广阔空间,有了为‘思想’,提供自由驰骋的天地。个人才在艺术、科学等方面获得发展,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5〕休闲给人们提供了无尽自由发挥的空间,大学生在活动中可发散思维、发挥聪明才智,创新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提高创新能力。
6.有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提高实践能力
大学生休闲是一种大学生放松自身,寻求课堂以外发展的实践途径。大学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共同在这里创造政治经济文化。大学生休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旅游、人文参观,了解自然,熟悉我国悠久历史文化;
通过志愿者服务、“三下乡”等公益活动,了解社会百姓生活情况,提前体验社会生活;
通过企业参观、兼职等活动,了解我国企业发展现状,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大学生还可在休闲活动的组织和参与中,提高自身人际交往和沟通表达能力,锻炼组织和管理能力,增强自身实践能力,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三、构建高校大学生健康休闲文化的思
大学生是高校大学生休闲文化的主体,构建高校大学生健康休闲文化必须秉持人文关怀的原则,从制度、精神、物质、行为、环境等方面,制定有效的符合大学生实际的休闲策略,加强对大学生休闲的引导和支持,提高大学生休闲技能和实践能力,促使大学生养成健康、良好的休闲习惯,更好地“成人”、“成才”。
1.加强对大学生休闲文化制度的系统性建设
高校大学生休闲文化是在校园里面发展、繁荣的,离不开高校这块肥沃的土壤,作为高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加强对大学生休闲的引导,制定相关合理的政策,对大学生休闲生活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首先,高校管理者本身必须对休闲、大学生休闲、以及大学生休闲文化有个良好的认知状态。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普遍有闲的社会,休闲早已成为人们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高校管理者应洞察这一事实并了解由此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产生的深远影响,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休闲,客观、公正地认知休闲,了解大学生休闲的真实现状,在引导和管理上尊重生命、体现人文关怀。其次,高校管理者应加强制度与规范建设,为大学生健康休闲文化提供大力的引导与支持。深入了解大学生日常休闲,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休闲行为,完善休闲文化运行方式,设立大学生休闲文化生活指导机构,使大学生休闲文化建设规范化、常态化和长效化。
2.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理念
当前部分大学生对休闲缺乏正确的认识,休闲观念淡薄甚至庸俗,有些学生认为“休闲”就是吃、喝、玩、乐,闲暇时间玩游戏、睡觉、通宵唱k、泡吧等;
有些则认为大学生的职责和任务就是学习,不应该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休闲上,视休闲为“丧志”、“洪水猛兽”。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对大学生的休闲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休闲的本质,了解休闲与生命本身的整体性、自主性、独特性及创造性的关系。休闲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社会空间”,“休闲在人的一生中都是一个持久、重要的发展舞台”。〔6〕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休闲观,明白休闲既非游手好闲又非一味贪闲休息,而是人的一种生命状态和生存方式,有质有量地参与休闲,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3.构建休闲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是教育的重要场所,西方国家的休闲教育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形成了较完备的休闲学科体制。而我国休闲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属于一个新的领域,目前很多高校还没这方面的意识,根本没有涉及到,更别说专门的休闲教程和师资队伍了。高校必须转变观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构建休闲教育课程体系。一是,设立专门的休闲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可在旅游、管理、教育等专业开设一些休闲必修课,另外还可在全校范围开设一些摄影、艺术鉴赏、创意设计等选修课程,开拓学生眼界,提升大学生的休闲技能。二是,成立专门的休闲理论研究小组,加强对休闲理论、休闲学科建设研究,提升理论素养和专业素质。三是将思想政治教育隐于休闲教育,渗透进休闲指导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认知,获得一种“畅爽”心理体验,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
3.整合休闲资源,为大学生休闲提供物质基础
一定的场所、设施等客观存在的物质条件是休闲的前提,要多方面、多途径整合休闲资源,一是高校要加大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完善体育场馆、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设施的建设,同时还要加强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一花一木一草一座建筑都彰显文化的内涵,营造积极的休闲文化氛围;
二是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政府、社团、基金组织等社会各界关注大学生休闲,共同创造适合大学生休闲的机会和场所,如博物馆、文化园、体育场所、生态保护区等。
4.以大学生为主体,创新大学生社团、组织活动
大学生社团是以大学生为主体,自我组织、管理、策划开展活动,旨在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发挥个人才干特长,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团体。当前大学生社团多种多样,如文学社团、街舞社团、摄影协会、自行车协会等等,种类繁多,覆盖了大学生业余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一些社团在发展过程中,渐渐远离了成立的初衷和目的,很少组织活动,活动内容老套、庸俗且流于形式。高校一方面要给予社团活动开展资金和场所支持;
另一方面,要有专门的教师对社团的组织、管理和活动,给予专业性的指导和帮助,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将学校、领导的意志强加于社团。而作为大学生本身,社团管理者应充分尊重社员,虚心听取成员意见,创新社团管理,积极组织、开展有意义的社团活动;
社员则应积极献策献计,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为创新社团活动贡献一份力。
5.加强对网络、微博等休闲阵地的监督与管理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上网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大学生休闲选择。网络微博的兴起,人们可以自由发表言论,分享生活点滴,在大学生群体中倍受欢迎。而近年来手机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上网越来越便利,微信、易信、手机博客等新功能的开发,使大学生易于自我个性的展示、获取大众认同,“掌上时代”已占据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于大学生还处于一个“成为人”阶段,心理、思想不够成熟,自我认知、判断、甄别、选择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在形形的网络世界中,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内容的侵蚀。高校、家庭、社会必须关注大学生网络休闲的状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休闲阵地的监督和管理,开设地位平等、交流互动的微博平台或者QQ群落,指引和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关注和提升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品质,形成一股合力。而大学生应洁身自好、修身慎独,提高自我甄别和抵抗不良内容的能力,培养健康的上网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参 考 文 献〕
〔1〕 〔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4.
〔2〕 马惠娣.文化精神之域的休闲理论初探〔J〕.齐鲁学刊,1998,(03):99-107.W
〔3〕 〔美〕杰弗瑞·戈比. 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2000:前言1.
〔4〕 〔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4,298.
大学生休闲方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
体育运动;
休闲体育;
影响因素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体育作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在现在就业严峻的竞争环境中,相较于枯燥的体育教学,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休闲体育教育具有更多的优势。休闲体育是一种从外部文化环境压力中释放出来的一种全新的、解脱的、自由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大大缓解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压力,有利于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因此,高职院校开展休闲体育是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教学的需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对高职院校学生休闲体育生活方式思考进行研究,针对高职院校学生休闲体育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休闲体育建设提供参考。
一、休闲体育生活方式概述
(一)休闲体育与人的发展
休闲体育是社会体育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利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通过休闲体育运动进行身体基本练习,娱乐身心,增强身体素质,在运动中获得运动的乐趣。休闲体育就是一种追求心灵上的快乐、满足精神自由的一种全新的体育活动,其与经济型体育不同,所追求的是满足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人们身心的全面发展。体育运动对人们的生命观、价值观和健康观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其不仅仅是一种改善人们身体素质,强健体魄的手段,同时也是一种富含哲学的生活至理。休闲体育能够使人们在愉悦的体育生活中,以欣然愉悦的心态去完成想做的事情,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生命的美好和意义。
(二)合适的生活空间和休闲体育
人们的行为和空间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人在空间的构建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行为习惯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空间结构产生影响,更改空间的格局。此外,当下拥有的空间格局又将会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因此,生活空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点,完善生活空间也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过于狭窄的生活空间和单调的生活氛围,会让人们感到压抑不利于健康身心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就会向往自然,向往空旷。相反,生活空间太大,会让人们感到孤独,因此就必须对生活空间合理掌握时刻处在一个适当的程度。其中,休闲体育运动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能拓宽视野使人们回归到大自然中,为人们树立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高职院校学生与休闲体育生活方式概述
(一)休闲体育与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
在结束紧张的升学压力之后,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对扑面而来的外界一切新鲜事物都拥有无法抵抗的好奇心,对体育活动和参与体育活动充满向往。休闲体育活动方式丰富多彩,且休闲体育主张回归自然,让学生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欢乐,进而释放学生在生活、学习方面的压力。此外,一些户外休闲体育运动方式还能够让一些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体会衣食住行方面的健康问题。参加休闲体育活动能够舒缓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而紧张的身心,当前大量的学习目标和沉重的学习压力占据了高职院校学生大量的生活空间,在这种背景下,休闲娱乐方式就局限在了手机上。这不利于学生紧张情绪的排解和正确健康观和生活方式的养成。
(二)休闲体育与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空间
当今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楼房单元式的居住环境,使高职院校学生与伙伴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体育运动次数也更加贫乏,大大减少了高职院校学生的休闲时间,局限了生活空间。高职院校学生在参与休闲体育中能够与其他人建立一种互帮互助的和谐关系,扩大人们的交流范围,养成开朗的性格。同时休闲体育活动还能够建立一种正确的人际交往关系,实现高职院校学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
(三)休闲体育与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方式
当前的高职院校学生生活方式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特点,在生活中追求个性的释放,积极展现自身的独特,一些消费的腐败性和庸俗化的生活态度依旧存在。人们在人际交往中隐隐以利益为主,生活内容也过于贫乏,休闲时间消极。而休闲体育追求一种放松的生活方式,强调将身心放回至自然,追求身心的发展和个性的体现。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到休闲体育生活中有利于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防止在休闲时光中产生消极情绪,构建一种阳光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休闲体育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紧张的日常生活和繁忙的学习生活中,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参与休闲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素质,娱乐身心,而且能够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与其他体育运动相比,休闲体育是一项活动量较小的运动,能够满足一些不喜欢剧烈体育运动学生需求,学生将休闲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生活和学习释放压力的运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缓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精神压力,改善负面情绪,激发学生参与体育休闲运动的热情。休闲体育运动不易受时间的影响,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自行进行休闲体育运动,有利于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更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另外,体育休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休闲体育运动本身具有一定的竞技性,潜意识中唤醒学生的竞争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当取得比赛胜利时,能够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愉悦身心,提升自身的信心力,强化心理素质,从而对学生今后参与休闲体育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高职院校学生休闲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参与休闲体育兴趣和习惯
学生参加休闲体育的最初源动力来自内心参与的兴趣和意愿。由于高职院校自身教学目标特点,其更加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技术的培养,较少对体育教学投入资源,这也造成了休闲体育教学资源较少,高职院校无法为学生提供较好的休闲体育资源,使学生无法接触更多类型的休闲体育,无法培养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习惯。更谈不上激发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缺乏参与休闲体育的运动习惯,只能被迫选择一些常规体育教学运动,虽然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却无法养成休闲体育运动的习惯。
(二)休闲体育活动知识技能
高职院校学生缺乏丰富的体育活动经验,一旦缺乏专业的活动指导和组织其对体育活动就会望而却步。因此,就要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休闲体育观念的培养,丰富体育运动的内容树立正确的观念。例如,在校园体育活动中加入中国传统运动如扭秧歌等,并通过社团的形式将传统运动与课堂体育融合,丰富体育运动的内容。此外,还可以向同学们宣传特殊类型的体育运动,例如在户外开展体育活动时,可以选择高山、小溪等环境开展登山和划水活动。这类活动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对登山知识和设备的准备要求都十分高,因此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做到知识与技能的共同发展。
(三)休闲体育相关的运动设施
休闲体育运动的场所和设备等因素会对高职院校学生参加运动的频率,优质的体育馆场所和高质量的设施为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调查发现,现如今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参加休闲体育活动较少的原因是相关体育设施和体育馆数量较少,这也导致了高职院校休闲体育基础设施和器材无法满足日常的休闲体育教学需要,间接地影响了学生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热情。近些年,国家提出发展职业教育,给予高职院校一定的政策支持,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数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因经费和城市用地规划限制,高中院校校园场地并没有实质性的扩大。由于高中院校自身培养专业人才的特点,将学校里的大部分资源倾斜学生专业方面,对体育教学资源倾斜较少,因此,休闲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不完善,学生人均体育活动面积仍然较小。因此,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就要提高体育馆和设施建设的投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当地的体育类型活动,例如在北方地区可以建设滑雪场,地形高耸的地区可以建设登山俱乐部。此外还可以将一些大型的体育场所如足球场分割成多个小型的足球场以吸引更多的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充分发挥场地的价值。
(四)休闲体育文化氛围
尽管在全身健康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给予了一定重视程度。但由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的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制约,仍然将大部分资源投入到学生专业,体育教学方面获得了资源较少,学校领导对体育精神文化氛围营造方面也缺乏重视。休闲体育运动项目自身拥有众多的特点,比如场地较为开放,较少的竞技性,更加强调娱乐和健身属性。娱乐和健身属性使学生在参与休闲体育项目中,忘却体能对自身消耗的暗示,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全身心投入进去,这样更好地通过休闲体育运动达到放松和休息的状态。然而,由于高职院校的体育资源较少,校园内到处充满着专业建设的氛围,此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就业压力,缺乏休闲体育文化氛围,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培养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兴趣。由于一些学生无法从教师那里获得与休闲体育运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对休闲体育运动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户外运动和简单的身体运动练习等方面,对休闲体育运动的价值和意义仍然有误解,不能理解休闲体育运动对自身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的身心发展。
四、高职院校学生休闲体育生活方式策略
(一)加强休闲体育教育
高职院校休闲体育教育以健身娱乐为出发点,秉承终身体育教育的目标,激发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参与休闲体育习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休闲体育,高职院校必须正确认识到休闲体育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作用,并利用休闲体育教育优势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影响,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领导和体育教学工作人员对休闲体育教育的重视。结合自身的体育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设立休闲体育项目,吸引学生的参与。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引进当今社会流行的休闲体育运动,并制定校内外的休闲体育课程,完善休闲体育课程结构,举办各种各样的休闲体育运动比赛。同时,拥有开展休闲体育运动较好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学校的资源,借鉴国内外优秀的休闲体育教材,组织校内老师进行主编教材,从而进行更好地休闲体育教育。
(二)完善休闲体育基础设施
完善的休闲体育基础设施是高职院校开展休闲体育活动的重要基础保障。休闲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休闲体育运动和健康锻炼,学生通过休闲体育基础设施和器材,提升身体素质,切实感受到休闲体育运动给自身带来的益处,提升对休闲体育运动的认识。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大对休闲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对学校的场地的利用,以休闲体育运动为基本内容,激发学生对休闲体育参与的热情。考虑到学校的物质环境,合理增加具有休闲体育属性的雕塑,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规划休闲体育运动标志,使学生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能够进行休闲体育活动,拉近休闲体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休闲体育运动器材使用率,扩大学生人均体育占有面积,营造全校学生健身的场景。此外,高职院校应尽可能地安排休闲体育场地和器材,增加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延长运动场夜间照明时间,营造良好的休闲体育活动环境,激发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兴趣,使高职院校学生能够参与到休闲体育运动中来。
(三)营造休闲体育文化氛围
休闲体育运动是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高职院校应利用网络、海报、广播和比赛活动,宣传休闲体育,使学生了解休闲体育的重要作用,营造休闲体育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参与休闲体育运动。为了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休闲体育文化氛围,高职院校应在休闲体育教学中,教师运用合理的体育教学方法营造体育公平公正的氛围,使学生感受到休闲体育竞争和拼搏的魅力,为校园休闲体育文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在休闲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较为著名的休闲体育运动员为例,讲述这些运动员成功背后的故事,以激励学生参与休闲体育运动锻炼,发挥榜样的作用,无形中使学生感受和学习到休闲体育文化,进而提升学生对休闲体育运动的认识。高职院校应利用自身的休闲体育资源,每学期定期开展休闲体育运动文化节、休闲体育文化讲座和休闲体育文化论坛等活动,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进一步学习休闲体育运动文化,将休闲体育文化牢记心中。
(四)拓宽学生休闲体育活动路径
高职院校休闲体育教育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休闲体育教育,既能激发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兴趣,又能为学生的专业服务,这样休闲体育教育开展显得十分有意义。高职院校应结合学校休闲体育资源举办丰富多彩的休闲体育赛事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娱乐和健身两重属性。加强休闲体育运动开展的宣传力度,通过校园的海报、墙报和广播等手段宣传休闲体育运动,能够提升学生对休闲运动的认识,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成立休闲体育运动项目相关组织,比如休闲体育运动协会和休闲体育运动俱乐部等,每学期不定期地开展休闲体育运动相关的科普知识和讲座等,为学生搭建一个休闲体育爱好聚集的平台,共同参与休闲体育运动,使更多的学生接触更多的休闲体育运动项目,进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树立正确的休闲体育观念。另外,在这些休闲体育运动的协会和俱乐部中,为学生传授休闲体育运动相关的运动技能,使学生学习到多种休闲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休闲体育运动认识,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自主进行休闲体育运动。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休闲体育运动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和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既能保持健康的身心还有利于丰富生活阅历,更好地适应时展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休闲体育环境,鼓励高职院校学生主动参与到休闲体育运动,培养学生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习惯。
参考文献
[1]丁秋同.基于休闲体育视角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SWOT分析[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67-72.
[2]余时平.休闲体育对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19):201-202.
[3]李桂英.职业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115-117.
[4]张瑾.高职院校开展休闲体育的必要性及实施举措[J].辽宁师专学报,2015,17(3):49-52.
[5]韩羽,胡英清.高职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现状与特征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4(5):57-61.
[6]梁丽郁.广西高职大学生休闲体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5):116-117.
[7]宗平华.高职院校休闲体育教学现状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职教论坛,2016(11):64-68.
[8]谷茂恒,刘玉娥.湖南省高职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65+67.
[9]朱秦洁.论高职院校休闲体育教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智库时代,2017(17):87+89.
[10]丁丽静,梁邦意.高职院校休闲体育发展的社会意义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3):104+106.
[11]郭新斌,陈强.高校休闲体育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8,32(2):149-151.
大学生休闲方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休闲教育;
大学教育;
大学生休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1)01-0095-06
21世纪是一个注重休闲的时代。确实,随着闲暇时间的增多,休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在大学阶段,丰富的自由时间使得休闲活动成为了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为何进行休闲教育、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目标、内容以及如何开展休闲教育的讨论,不仅对实现大学教育的目的有重要意义,而且也能促进大学生对休闲价值观的正确理解和健康文明的休闲活动的开展。
一、大学生休闲教育何以必要
(一)我国大学生休闲活动状况
随着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的实施,自由时间增加了,我国大学生的闲暇时间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增加。据统计,我国大学生每年在校时间为约280天左右,其中双休日和法定的节假日共计90天之多。除此之外,正常的教学课程安排也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逐渐减少。有调查显示,本科的文科学生约有60%的课程安排在第一、第二学年,每天约为4小时的授课时间;
理科学生约有68%的课程在第一、第二学年,每天约为5小时的授课时间。但是几乎所有的本科生在大三、大四阶段的课程安排很少,甚至近一个学年没有课程。研究生的课程比本科生还少,国内的硕士研究生基本上只有第一学年有课程安排,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就更少。大量的闲暇时间,对于本科生来说有点茫然,不知要怎样安排,研究生中也有部分人对丰富的自由时间无所适从。
由于对闲暇时间缺乏合理的安排,当代大学生的休闲活动通常都表现得比较消极。据调查,“男生更多是抱着‘消磨时间、避免无聊’和‘放松休息、解除压力’的原因去进行休闲”,而“‘消磨时间、避免无聊’和‘放松休息、解除压力’更是大四学生进行休闲的原因”[1]90。由于对休闲没有一个科学的理解,对休闲时间也没有系统的、合理的规划,大学生的休闲活动一般有这样两个倾向:一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用于看电视、看电影、逛街、上网、玩游戏、打扑克等相对消极的休闲活动,而看展览、听讲座、收藏等高层次的休闲活动很少涉足;
二是在商业化社会中消费文化所推崇的娱乐和享受的价值观的渲染下,不少大学生对经过商业炒作、包装出来的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行与时尚、歌星与影星崇拜至极。通过这两种休闲倾向,我们会发现大学生的休闲活动有这样几个特点亦或问题。第一,缺乏组织规划。许多大学生过分强调自我,追求安静、私人空间,休闲时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而其自身对盈余的闲暇又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长时间的一味独立更增长了他们的孤独、失落。第二,缺乏自觉理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平时几乎没有自觉地、主动地考虑过自己的休闲生活,他们的休闲生活基本上还处于一种自在的状态,具有很大的临时性和随意性。同时对一些不良的休闲习惯又不具备足够的抵制力,甚至有些大学生把持不住涉足黄、赌、毒而走向堕落犯罪。第三,缺乏文化品位。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休闲主要集中在低层次的为了摆脱单调、消磨时间等原因而进行的休闲,通常表现为大学生对世俗消遣、市井娱乐方式的随波逐流,而高雅的休闲文化处于缺失状态。大学生休闲活动所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为大学生休闲教育提供了用武之地。
(二)我国大学生休闲教育现状
休闲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引起了重视。有学者认为,我们需要崇高的美德去工作,同样也需要崇高的美德去休闲,提醒人们应该珍惜休闲,并加强休闲教育。国外对休闲研究的特点之一,就是向各个学科的延伸,从而休闲社会学、休闲经济学、休闲文化学等以休闲为对象的新兴学科不断涌现。近年我国学界对休闲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三个领域:一是于光远等人发起的对休闲的哲学观照,提出了“休闲哲学”的概念,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领域,可以为休闲研究提供一种必要的哲学前提;
二是把休闲与游憩作为一种相互关联的形式的探究,一般被认为是旅游的范畴,属于旅游学的研究领域。三是向其它领域延伸的研究,如休闲经济学、休闲社会学等。这些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知识背景。综观这些研究,休闲教育的问题始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对大学生休闲及其教育的问题还根本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就国内而言,人们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在为工作做准备,为了所谓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而接受十年以上的基础教育与专业训练[2]。这不能不说是当前大学生德育研究的重大缺憾。
同时,就现有的一些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实施情况来看,我国大学生休闲教育存在这样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大学生休闲教育重“器”而轻“道”。正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指本质的东西、目的的东西,“器”则强调用途和功能。在工业社会,教育通常与技术、工业联系在一起,“实用主义”、“工具主义”成为了教育的座右铭。从而,“职业化的训练、有效性的就业、合规范的资格似乎成为教育单一的目标。受教育的人的愉悦体验、完美个性、人生的其他有价值的事项,成为次要或被忽略的内容”[3]。第二,在内容上过分强调“形式”而淡化“目的”。学校往往侧重于开设一些娱乐科目和活动,注重对学生教授休闲的技能、提供休闲的信息,却忽视了对休闲的本质和科学合理的休闲价值观的阐释,以及对适合大学生自己的休闲方式的教育。大学生休闲教育不仅是教大学生如何利用闲暇时间,更应该使大学生明白如何在休闲中找到自己的意义世界和精神家园。第三,在方法上一味的“灌输”而忽视“引导”。很多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休闲教育主要是灌输既定的结论,明确的告诉学生哪样休闲才是积极的,哪种休闲是应该避而远之的,完全把社会、学校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不是帮助他们分析各种休闲方式及其价值,进行方法论上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自觉、自主。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休闲教育所面临的困境示意我们,我国大学生休闲教育还须予以重视。
(三)大学生休闲教育的价值
对大学生进行休闲教育之所以如此迫切,既是提高大学生休闲生活品质的内在要求和发展现代教育的题中之意,又是人们对大学生休闲教育本身效用的憧憬。我们知道,“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4]。大学生休闲教育同样地,也以某种善为目的,有学者把这种善的目的归结为四个方面:有利于形成合理的闲暇价值观和终身教育理念;
有利于知识的自我建构;
有利于各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有利于个体人格的完善[5]。本文将大学生休闲教育的价值归结为两个方面:
第一,休闲教育对大学生“成为人”的促进。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承受着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的紧张等心理困扰。科学的休闲观念和合理的休闲方式能使人紧张的神经得以放松,兴奋中心得以转移,这有利于大学生缓解学习生活压力、调适心理负担,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大学生要想在今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我,提高各方面素质,创造自己的优势。参加社会实践是提高和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而“休闲同样是塑造人类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6]296。科学的休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健康的休闲内容和休闲方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和思路,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不断的认识、充实和完善自己。正如美国著名的休闲学家约翰•凯利所言,“我们在创造性和解放性的活动中成为人”[7]243。而“休闲的第一个创造就是自我,这一目标是人性的根本所在。”[7]245通过休闲教育能使大学生认识到休闲中的自我,感知休闲价值中的个体生命意识,在休闲时身心健康、生活充实,生命富有意义。可见,休闲教育就是使人不单实现自我的现实价值,还要实现个体的精神价值,即提升个体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理解,从而完善与提升生命质量,使个体真正“成为人”。当然,“成为人”包括对自我的创造,也包括对社会关系的创造。人有着天然的情感归属的需求,而处于青春期的、活力十足的大学生更是如此。通常,大学生主体意识较强,喜欢张扬个性,但同时也渴望交往和友谊,迫切希望得到他人和集体的肯定,以增进自我认同和评价。良好的休闲活动显然为大学生的相互交往提供了空间,这有助于学生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建构人际关系网络,实现人之为人的社会属性。
第二,大学生休闲教育对“和谐”的促进。许多大学生在精神上倒退、学习上滑坡,甚至有部分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休闲时间接触了不良的信息或从事了不良的休闲活动而造的。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和合理的休闲方式正是大学生走向消极的一道“防火墙”。因此,如果积极引导大学生从事科学、文明、道德、有益的休闲活动,形成健康文明的休闲方式,就会促进大学生自我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而如果把大学生放到更广泛的社会境遇中,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继承者,他们的休闲观念、休闲能力、休闲方式将影响着未来社会的休闲水平。并且通过他们的渗透和传承作用,市民社会的广大民众,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亦能有机会接收休闲教育的熏陶,重新找回自我,并表达在就业生活中被压抑的潜在个性,从劳动异化中被解放出来”[8],从而实现社会和谐。休闲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是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休闲教育。
二、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目标
或许还是有人认为休闲还需要教育吗?其实,休闲既有有益于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一面,但在某些情况下也有对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害的一面。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休闲的这种两面性更加明显。我们已经知道,当前大学生拥有休闲的时间越来越多,休闲内容越来越丰富,休闲形式越来越多样,但休闲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样也越来越多。因此,开展对大学生休闲活动的研究,加强对大学生的休闲教育,可以使大学生获得选择多样化休闲活动的机会,使他们能够评估自我休闲需求、达到自我了解、自我肯定、自我实现,使他们更好地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社会,从而避免休闲活动的负面影响。这正是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目的所在,而这与大学教育的目的也是同出一辙的。大学教育的目标又是什么?或者说大学的理念是什么呢?美国教育学会指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而且要使他们过一种有尊严和有意义的生活;
不仅是生成新的知识,而且要把知识用来为人类服务;
不仅是学习和研究管理,而且要培养能增进社会公益的公民;
不仅相信个人的价值,而且相信世界给每一个人都有容身之地;
相信每个人都能够从依靠走向独立,从兴趣走向责任,从自我到社会行为[9]。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目标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
第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观。休闲是人的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休闲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帮助人们树立一个科学的积极向上的休闲观[10]。休闲何以发挥其积极作用,重点在于人们是否把握了休闲的本质、价值,以及如何休闲。对大学生进行休闲教育当然也要解决这些问题,让大学知道怎么样利用闲暇时间才是真正的休闲,让大学生明白真正的休闲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重要作用。休闲不是简单的“玩”,休闲是一门艺术,一门体会人生意义的艺术。只有在科学合理的休闲观的指导下,大学生的休闲行为才会与时代文明同步。
第二,培养大学生休闲的技能和品德。如果说正确的休闲观是帮助大学生了解什么是休闲、如何休闲的话,那么休闲的技能和品德就能使大学生如何更好的休闲,使休闲活动产生更多的善。在工作中,“有技术的”人要比“没有技术的”人有更好的前景;
同样,在休闲活动中,“有技术的”人更有希望感受到快乐,并获得成长[6]297。因此,要让休闲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大学生就需要获得某些技能和品质,而这样的一个过程便是大学生休闲教育所要完成的。一般来说,休闲的技能包括选择和评价休闲活动的能力、合理安排和规划闲暇时间的能力、休闲价值的判断能力等等。而休闲所需要的品质,亚里士多德认为,“对个人和城邦来说,勇毅和坚忍为繁忙活动所需的品德;
智慧为闲暇生活所需的品德;
节制和正义则在战争与和平时代以及繁忙和闲暇中两皆需要,而尤重于和平与闲暇。教育是培养上述品德的重要方式”[11]。
第三,引导大学生步入“成为人”的过程。如前所言,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个人都能够从依靠走向独立,从兴趣走向责任,从自我到社会行为。也就是说,要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也要实现其社会价值。大学生休闲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要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让大学生对休闲有一种信仰,或者说一种宗教情怀。休闲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使大学生得以创造新的自我和新的社会关系,最终步入“成为人”过程。大学生休闲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认识到休闲的这种价值和意义,自觉地、自主的在休闲活动中实现这种创造性。
第四,促进和谐。和谐是我们追求的重要价值。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已成为美好的代名词。大学生作为学生,生活在校园;
作为个体,来自于每个家庭;
作为公民,活跃在我们的社会;
作为人,与自然界有着密切联系和一份特殊的爱。同样地,大学生的休闲活动,也发生在这些领域。教育是要让大学生实现个人的价值、家庭的期望、社会的公益、人类整体的福利,即实现大学生身心及学习与生活的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作为大学生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休闲,正是实现这些和谐的途径之一。
三、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内容
对于休闲教育,国际上较为一致的认识是:“闲暇教育旨在让学习者通过利用闲暇时间而获得某种变化。这些变化会表现在信念、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方面,并且它通常发生在儿童、青年和成人的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环境或娱乐环境之中。”[12]可见,大学生休闲教育就是要对大学生的休闲生活理念、态度和方法等进行引导,使之理解休闲对“成为人”的意义,并自觉地进入“成为人”的过程。这样看来,大学生休闲教育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种是在既有的教育课程之外再添加一些专为闲暇技能作准备的训练;
另一种则是重新确立我们的教育观,改变工业社会那种只为职业做准备的教育模式,使教育超越专业性的职业领域,从而培养、开发大学生的感官、情感、智力、心理和精神风格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在这两种主要的教育方式之下,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内容主要也包括两个方面:对大学生休闲的专业教育和对大学生休闲活动的教育。
大学生休闲方式范文第5篇
摘 要 运用问卷调查法、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新疆大学生乒乓球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含二级)(下文简称新疆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的休闲活动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显示:1.休闲活动形式具有多样性、自主性,内容积极较为健康,但休闲层次较低,娱乐性占主体。2.主动休闲意识不高、休闲盲目性较强。3.休闲场所主要集中在寝室和运动场,男女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同时,对以上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 乒乓球 大学生 休闲
21世纪休闲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量休闲时间,那些习惯了工业时代忙碌的人们却表现出“消极休闲”和“在休闲时间里的放任自流”[1]。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体育休闲方式的健康与否关系到未来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
休闲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也是人们身心健康的保证。休闲不仅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幸福感和身心、智力的发展,而且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休闲竟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要活动[2]。体育休闲作为一种休闲的形式,已在校园悄然兴起。大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极强的吸收借鉴能力以及善于创造的能力,使他们不自觉地成为领导社会潮流的特殊群体,代表着未来体育文化发展的方向。开发大学生休闲生活的新内容,新形式,不断提高大学生休闲生活质量,己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3]。作为走在时代前例的大学生,不仅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更是未来社会精英的主要构成部分,而作为高校大学生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不仅具有大学生的所有特征,更有体育人的特殊身份,正因为特殊,他们业余休闲活动也就体现了较大的独特性,他们的业余休闲与娱乐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建设[4]。
由此可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休闲活动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作为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业余休闲方式更是受到同学们和老师们的重视,积极健康的休闲方式对自身和其他同学都将是有积极意义的。通过本课题调查与研究为新疆高校乒乓球运动员自身约束和教练员日常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新疆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7所高校的乒乓球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含二级)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收集有关硕士论文和期刊。
2.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32份,回收32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30份。
3.数理统计分析法.将所调查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新疆大学生乒乓球远动员业余休闲活动内容的总体状况
从表1可以看出,新疆大学生乒乓球远动员业余休闲活动内容选择整体是积极向上的,那些负面的休闲活动较少。但是,睡觉、看录像、闲逛、拍拖等消遣性休闲活动比例较高。追求自我完善的业余休闲活动比例偏少,如图书馆阅读,社会实践和团队活动等(其比例之和仅20%)。
(二)新疆大学生乒乓球远动员课外阅读内容与差异性
从表2可以看出,新疆大学生乒乓球远动员的课外阅读内容,体育专业学生阅读前三名是娱乐消遣类,专业体育类、人文社科类,后三名是实用技术类书籍、教育类书籍、科普类书籍。说明新疆大学生乒乓球远动员对休闲类书籍选择的比较较高,其次是专业体育类,而对于科技类、教育类、实用技术类书籍选择比较较低,说明新疆大学生乒乓球远动员的知识面较窄,有待于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
(三)新疆大学生乒乓球远动员上网内容与差异性
从表3可以看到,新疆大学生乒乓球远动员上网主要内容是看电影、聊天,男女生由于性别的不同也存在一些差异性:男生比较喜欢玩游戏(33.3%),女生喜欢网上购物(40%)和聊天(40%)。网络是一个很好的交流与沟通途径,应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一些重要信息资源的同时,也要进行一些适度的健康的娱乐,比如看新闻。而要防止的是过于沉迷网络游戏等一些不良网络行为。
(四)新疆大学生乒乓球远动员主要休闲场所的差异性
表4可以看出,男生选择前三项的休闲场所是寝室、校内运动场、校外运动场(40%、26.7%、20%);
女生选择前三项的休闲场所是寝室、校内运动场和茶吧(40%、33.3%、20%),说明寝室是主要的休闲场所,差异不大。男生愿意运动(校内外之和高于女学生),而女生更愿意户外休闲(占到20%)。
三、讨论与分析
纳什[5]认为按照人们在休闲时间内所从事活动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可把休闲分为六个水平层次。层次价值特征描述:第一层次违法行为或不道德行为(负价值),第二层次纯官能享受性活动(零价值),第三层次被动消极观看活动(价值为1),第四层次情感投入观看活动(价值为2),第五层次积极地参与活动本身(价值为3),第六层次创造性地参与活动(价值为4)。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1.新疆大学生乒乓球远动员休闲活动形式具有多样性、自主性,同时也存在男女性别的差异性,休闲内容比较健康,但休闲层次较低。
2.休闲知识和技能都较为匮乏。
3.在休闲主体上,以个人休闲活动主,主动休闲意识不高,休闲盲目性较强。
4.在休闲内容上,娱乐为主,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娱乐性,突出的特征是对教育专业类和科普类书籍兴趣不高。
5.在休闲场所的选择方面,学生喜欢校内运动场和寝室,男女生也存在差异性。
(二)建议
1.建立新疆高校新疆大学生乒乓球远动员休闲活动管理组织体系专门负责大学生休闲活动。并进行定期的抽查与评估。
2.构建新疆大学生乒乓球远动员休闲活动参考内容与目标。认识休闲活动的各种类型、了解各种休闲活动的方式、过程和发展方向。加深休闲理论知识的认知。开展相关知识的讲座以达到增强休闲意识。
3.积极引导大学生投入健康的运动休闲活动。结合自己专项特点,鼓励学生进入社区进行休闲活动,带动社区居民一起参与健身休闲,提高自身的休闲意识和层次。
参考文献:
[1] 黄聚云.对体育院校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4(2):24-25.
[2] 潘卫红.岳阳市大学生体育休闲方式及休闲价值取向的调查研究[J].云梦学刊.2012.33(5).
[3] 迟毅男.大学生体育休闲的状况研究与分析[D].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