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系统范文第1篇机身基本特性简单说来,富士的这套相机系统是一个可以用裸眼直接感受到3D效果的产品,所以从机身结构上来说,与普通相机有三大区别:1双镜头和图像传感器系统。为了模拟人眼看到的立体世界,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影像系统【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影像系统范文第1篇
机身基本特性
简单说来,富士的这套相机系统是一个可以用裸眼直接感受到3D效果的产品,所以从机身结构上来说,与普通相机有三大区别:
1 双镜头和图像传感器系统。为了模拟人眼看到的立体世界,就必须像人一样,具备两只“眼睛”。目前的数码相机产品都在努力进行着瘦身运动,甚至包括大变焦比相机。不过如果想在机身内装入两套镜头和图像传感器(这几乎相当于两台相机了)。123.6mm×68mm×25.6mm的机身尺寸,300g的重量,对于一款3倍光学变焦的数码相机显得是有些夸张了,但你需要把富士这款FinePix REAL 3D W1(以下简称富士W1)特殊对待,毕竟这是一款特别的产品。
2 特殊的菜单功能。拥有两套镜头和CCD,并不是只能用来拍3D照片,我们还可以用这两套系统做更多的事情,比如双重图像捕捉(一个广角,一个长焦,一次快门分别获得两张不同视角的照片)、宽幅全景照片拍摄(两个镜头分别拍摄图像的左半边和右半边)、静态照片与动态视频同时拍摄等功能。你还可以用不同的色彩模式、感光度来同时拍摄两张照片,总之是创意无限。
3 特殊的LCD显示屏。作为一款可以用裸服直接观看3D照片的产品,富士W1的液晶屏注定会与众不同。2.8英寸的规格,对于这一款大块头相机来说并不稀奇,但是这块液晶屏最重要的功能是呈现3D照片的立体效果,也就是让你的左右眼分别看到不同的影像,对于一个单独的平面显示设备来说,这显然需要一些独门秘籍。富士W1所采用的技术是光线方向控制系统,它能够控制进入左眼和右眼的光线方向,从而使每一只眼睛只看到应该看到的内容,并形成3D立体视觉。
在其他规格方面,这款相机具备1000万有效像素,CCD尺寸为1/2.3英寸,内置42MB内存,采用SD卡。相机的镜头焦距相当于135相机的35~105mm,最大光圈为F3.7(广角)/F4.2(长焦)。
实际拍摄体验
富士W1采用了滑盖式设计作为整体的电源开关,向下滑动前盖,即可开机进行拍摄。拍摄时,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右手的手指比较容易遮挡镜头,毕竟一般的数码相机镜头都不会安排在这个位置,而富士W1却不得不如此。在富士W1的机身背后,两侧分别
布置了最常用的功能按键。与普通相机相比,富士W1多出了一个3D/2D拍摄模式切换按钮,可以方便地快速切换拍摄模式。机身背后的这些按钮,在黑暗环境下会发出淡淡的蓝色背光,方便了操作。
在拍摄中,这款产品的操作表现与普通的数码相机非常相似,在拍摄2D照片时,你几乎感觉不到它与普通产品的区别,除了块头大一些以外。在拍摄3D照片时,你将获得两个文件,一个是可以供普通显示器观看的照片文件,另一个则是需要专门的3D显示设备才能还原效果的3D照片文件。在今后,我们将会进一步探讨3D照片文件的应用和观看。
在成像品质方面,这款产品所获得的2D照片与卡片数码相机相仿,并无特别突出之处,包括分辨率、高感光度、色彩还原等方面都是平均水平,而3D照片目前则需要匹配的高精度屏幕和设备才能充分感受到其效果。
影像系统范文第2篇
关键词 GeoSOT;
语义统一;
局部更新
中图分类号 P2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22-0161-01
随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以及卫星、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遥感影像已成为人们实际生活中重要信息来源。天地图、百度和谷歌等手机地图服务为众多移动用户提供出行便利,但地图服务更新周期一般较长且更新过程复杂,在地貌发生变化区域,移动用户采用未更新的历史数据服务容易被误导,因而,用户渴求最新周期短的地图服务模式。因此,采用更新周期短的遥感影像作为的基础数据成为移动地图服务的新发展方向。然而,当前遥感影像的请领与分发主要以景、图幅为单位,数据量较大,特定目标区域的影像一般需要进行切割、拼接、融合等处理,也就是说遥感影像更新需要耗费很长时间。针对这些因素,本文提出了基于GeoSOT的遥感影像快速更新机制,基于该机制,开发和实现了遥感影像移动服务系统,统一了遥感影像的存储、索引、请领与分发各个应用环节的数据单位(剖分网络对应的数据块)。该系统采用成熟ACE通信框架保障了移动通信传输可靠性,为移动用户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地图服务、局部更新、订阅和主动推送等遥感影像服务。
1 遥感影像剖分化存储与索引
1.1 GeoSOT概述
全球剖分网格GeoSOT(Geographical coordinate global Subdivision based on One-dimension-integer and Two to n-th power),全称为基于2n一维整型数组地理坐标的全球剖分网格,其核心思路是:通过三次地球扩展(将地球扩展为512°×512°、将1°扩展为64′、将1′扩展为64″),实现整度、整分的四叉树剖分,形成一个上至地球(0级)、下至厘米级面元(32级)的多尺度四叉树网格。网格编码设计有四种形式:四进制1维编码、二进制1维编码、二进制2维编码、十进制2维编码。这四种形式是完全对应、一致的。该系统采用二进制1维编码,可以转换为网格的定位角点的经纬度,定位角点的定义与网格所在区域有关。
全球剖分网格GeoSOT具有全球无缝覆盖、多尺度、全整型编码等特性,采用GeoSOT作为数据组织的基础,可实现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的高效存储、快速检索与按需分发。
1.2 GeoSOT遥感影像快速更新机制
遥感快速更新机制核心思路是:1)遥感影像数据按照GeoSOT网格进行金字塔构建。2)把变化区域表达为最小外包剖分网格的集合。3)按照影像金子塔进行局部更新服务。
首先把海量遥感影像存储在剖分集群里,由于集群中的各个存储单元与剖分网格关联在一起,可以依据网格编码直接定位到关联的物理存储单元,提高存取访问效率。
单个遥感影像采用与全球剖分编码相结合的压缩影像金子塔存储,将同一区域不同剖分层级对应分辨率的影像用金子塔组合起来,根据用户需要区域的大小来分发不同尺度,不同分辨率的影像,达到按需分发的效果。并且基于Hilbert编码建立了剖分金字塔的索引机制。
对热点区域最新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自动或手工提取变化区域,把变化区域表达为最小外包剖分网格的集合。当进行影像更新时,只需传输覆盖变化区域的影像面片即可,从而减少影像更新时的数据传输负担。
2 系统体系结构
遥感影像移动服务体系结构分为数据层、网络层、服务层和应用层,如图1所示:
其中:1)数据层包括遥感影像数据、热点区域的变化影像数据和剖分金字塔索引数据的管理。
2)网络层包括3G、WiFi、电台和集群内部局域网的通信保障。3)服务层提供地图、局部更新、订阅和主动推送服务。4)应用层包括智能手机、PAD和笔记本等移动设备的应用。
3 系统组成与功能
遥感影像移动服务系统由剖分存储子系统、高效检索子系统、通信保障子系统、影像服务子系统和移动终端子系统组成,其中:1)剖分存储子系统,基于剖分集群管理所有服务数据,为影像服务子系统提供数据检索功能,通过通信保障子系统为移动应用子系统提供影像数据。2)通信保障子系统,基于ACE自适配通信环境的反应器模式框架,为其它子系统提供数据传输功能,支持断点续传。3)影像服务子系统,为移动用户提供地图服务、局部更新服务、订阅服务和主动推送服务。主要功能包括处理移动应用子系统请求,根据请求在剖分存储子系统检索相应影像数据,根据检索结果启动影像数据传输链路功能。4)移动应用子系统,为移动设备用户提供遥感数据可视化应用,主要功能包括基于剖分网格编码提交数据请领申请、接收遥感影像数据和遥感数据可视化。
4 技术特点
1)该系统对遥感影像数据的存储、检索、请领与分发采用了
统一全球剖分网格,在各个应用环节形成区域概念的语义统一,可以提高系统效率。
2)依托变化影像数据管理,结合移动设备屏幕特征,为热点区域提高局部更新服务,可以弥补现在地图服务更新周期长、更新过程复杂,提高遥感应用服务的实时性。
3)提供地图、局部更新、订阅和主动推送等多种服务,可以满足移动用户各种差异化应用需求。
5 结束语
基于GeoSOT全球剖分网格,提出了遥感影像快速更新机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遥感影像移动服务系统,经过实际系统开发与测试验证,系统用户可以在任意时刻任意地点快速获得影像服务,进而获得更加直观和详细的移动地图服务。
参考文献
[1]程承旗,任伏虎,濮国梁,王洪,陈波.空间信息剖分组织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影像系统范文第3篇
【关键词】RIS/PACS;
区域影像;
卫生信息化;
医疗集团化
1引言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要求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重复检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而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是实行医疗资源重组。因此,医疗集团化是医疗资源重组的主要实现形式和运行方式[1]。这种资源共享不仅是在同一家医院内实现,还可以在各家医院之间,甚至在包括整个医疗体系之间实现。而区域RIS/PACS系统正是基于区域网络平台,建立标准化数据中心,实现区域内数据的安全共享、互认。因此,RIS/PACS系统走向区域化,资源共享是RIS/PACS系统的发展的必然趋势[1]。
2浙江医院及三墩分院RIS/PACS系统的现状
2.1浙江医院RIS/PACS系统的现状
浙江医院从2000年开始放射科先后逐步将CR,DR,16层螺旋CT,数字胃肠、DSA等设备接入到科室级的DigitalPACS系统,到2007年的64层双源螺旋CT、3.0TMRI、全数字化乳腺机、超声机、电子胃肠机、口腔全景机等新型大型设备通过DICOM3接口标准与RIS/PACS系统相连,进行医学影像撷取、传输、储存和管理,构建了全院级FULL-PACS系统。各设备所采集的图像传送到应用于RIS/PACS系统的服务器进行存储。本院RIS/PACS服务器有两台HPDL585服务器(2P,8G)连接EMCCX3磁盘阵列,这两台服务器支持双机热备,其中一台宕机后另一台服务器可以自动把服务切换过来。另有一台HPDL380用做web影像传输,并连接HPMSA1000磁盘阵列。现总计存储容量15TB。其中4TB用于在线无压缩存储,11TB用于近线压缩存储。现PACS系统每月的新增容量为压缩300GB以上。RIS/PACS管理员定期把存储影像定期拷贝至移动硬盘,离线存储用做于异地备份。另有两台胶片打印机及一台彩色打印机用于胶片按需打印。本院的RIS/PACS系统采用web-servise方式与医院HIS,CIS实现了无缝衔接。CIS开出检查申请把病人信息用电子申请单的形式传至RIS/PACS系统,等病人检查完毕,放射科医生写完并审核报告后把报告结果(图像和文字报告)即时发至HIS,CIS。临床医生就可以查看病人检查报告。不再需要去放射科查询报告。真正实现了无纸化。
2.2三墩分院RIS/PACS系统的现状
分院放射科现有一台CT,一台CR,一台DR,一台胶片打印机和一套科室级的mini-pacs系统。
3浙江医院RIS/PACS系统区域影像设计
3.1建立区域影像中心的实现方式
建立区域影像中心,这是全院级RIS/PACS应用发展后的必然结果[2]。从区域影像数据中心就技术架构来看,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实现方式:基于模式下集中的区域性RIS/PACS和基于分布式医学影像信息处理的模式。基于集中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对共享交换的影像(图像和报告)数据、索引信息都采用集中式在总院RIS/PACS服务器存储、;
各分支医疗机构通过页面集中调用DICOM影像和报告。该模式对网络带宽要求较高,对存储空间要求较大。
3.2现阶段浙江医院与三墩分院区域影像的设计
由于三墩分院是异地重新建设,所以现阶段三墩分院放射科通过裸光纤专线直接接入到浙江医院总院,利用总院现有RIS/PACS服务器端软硬件系统,所有服务器软件均使用总院的原有系统,具体集中式应用架构图见图1:
3.3浙江医院与三墩分院区域影像的设计展望
随着浙江医院新分院的异地启动建设,及西湖区周围卫生服务站的合作加入,属于典型的分布式应用系统。未来的浙江医院区域影像中心必定会采用基于分布式医学影像信息处理的模式。分布模式的主要核心思想是首先各分院按照自己的业务发展需求建设各自的RIS/PACS系统,然后各区域子系统采用统一的病人区域主索引,使区域内每位病人都有唯一的标识,使用病人的唯一的标识作为查询条件通过服务器查询总院影像中心[3];
接着,根据查询结果从对应的“文档存储表”提取影像信息文档并解析;
最后,根据解析清单信息去对应的RIS/PACS服务器提取DICOM影像和报告。总体网络总拓扑图见图2。业务流图见图3。浙江医院新分院建成后,放射科将会有4台CT,2台MRI,2台数字胃肠机,10台DR,5台CR,1台全数字乳腺机,1台口腔全景机。根据规划分院RIS/PACS系统采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及客户端的三层分布式体系结构。分开处理影像、系统应用和数据服务,从多个方面保证系统的高稳定性、易扩展性、易维护性;
RIS/PACS系统数据库服务器采用hp小型机2台。分别跑RIS数据库和PACS数据库业务。这两台数据库服务器支持双机热备,当一台服务器宕机后,该服务器上的业务会在另一台服务器上自动启动。存储采用EMC磁盘阵列,初步估计存储总量10TB.RIS/PACS系统应用服务器采用hpG7服务器2台。用于RIS/PACS系统应用服务。这两台应用服务器支持双机热备,当一台服务器宕机后,RIS/PACS应用服务会自动切换到另一台服务器上。RIS/PACS系统应用web服务器采用hpG7服务器2台,用于调用发送RIS/PACS报告及影像至本院及总院的临床各个客户端。RIS/PACS系统区域影像中心采用hpG7服务器1台。用于总院与本院查询调用相互共享的影像及报告。总院及分院临床各个客户端统一采用集中模式调用RIS/PACS系统影像和报告。而总院及分院的放射科统一采用分布式模式调用RIS/PACS系统影像和报告。
4浙江医院RIS/PACS系统区域影像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实施改进的方向
4.1浙江医院RIS/PACS系统区域影像设计存在的问题
(1)如果新分院是与总院不同厂商的RIS/PACS系统,要实现全面的数据整合是非常困难的。(2)区域影像服务器作为RIS/PACS系统的一种前端设备,与分院的RIS/PACS系统的联系非常紧密,但区域影像服务器又是部署在总院的局域网中的,因而对区域影像服务器的有效进行维护与管理将是系统实现的一个难点。
4.2今后改进的方向
(1)新分院最好能用与总院同家RIS/PACS厂商提供的RIS/PACS系统,这样就可以与总院的RIS/PACS系统无缝连接。(2)把区域影像中心服务器接入到医院信息中心接入防火墙。且信息中心专员定期对区域影像中心服务器进行系统补丁升级及病毒扫描,并关闭一切与业务无关的网络端口,如发现问题马上解决。
5建设区域RIS/PACS系统的意义
(1)通过建设区域RIS/PACS平台,打破了我院与三墩分院,西湖区周围各个卫生服务站之间信息孤岛的局面,实现病人检查信息的长期保存和查询使用,同时避免出现同一病人多次检查无法关联互访的问题,保证数据长期使用。(2)方便高效的利用紧缺的三甲医院医疗资源。随着政府加大了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我院三墩分院及西湖区各卫生服务站都购买了检查设备,但资深的检查诊断医生则一直处于紧缺状态。而大医院的影像检查设备不堪重负,通常要预约排队等很长的时间。通过建设区域RIS/PACS平台,就可以利用大医院的优质的诊断资源,协助分院各基层医疗机构完成检查,将基层的影像检查设备充分有效地利用起来。同时又可以提高诊断质量。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检查出现疑难问题的时候,无需转诊就可利用专家的能力实现高质量的疑难病症诊断。大大提高了诊断的质量,同时减轻病人负担。
6结论
区域影像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必须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必须充分考虑系统的复杂性和建设的长期性[4]。建成后,我们将充分发挥浙江医院整体医疗资源的优势,努力提升分院医学影像诊断水平,为杭州老百姓提供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朱晓锋.依托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构建区域PACS[J].福建电脑,2011,7:142-144.
[2]夏新,郑西川,于广军,等.PACS发展方向与应用研究[J].e医疗,2010-01(9):31-33
[3]张建国.IHEXDS/XDS-I与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交换技术架构[J].医学信息网络杂志,2007,13(5).
影像系统范文第4篇
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到一种情况:技术员用IP盒依照X线检查申请单摄片后,将IP盒插入CR的读出装置对IP进行扫描中,显示器上相应图像框内未见影像(即使CR系统处理IP逐渐显示影像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影像的蒙片图像)。
在CR机可以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我考虑原因有:①X线机出线量不足(我院的X线机使用的时间较长),IP成像层未接受到足够的X线光子能量,激光阅读仪扫描时IP成像层产生的荧光(荧光的强弱与与IP在X线下受到第一次激发时的能量精确地成比例,荧光被读出最后转换成数字信号)少,经CR系统进一步相关技术处理不能形成可见影像;
②曝光条件选择不当,安排后一位患者摄片时,摄影条件没有针对摄影部位进行相应调整,用小部位的摄影条件投照了厚,大部分的X线被人体吸收,只有很少的X线投射到IP成像层,同样不能形成可见影像;
③技术员忙乱中出现摆位疏漏,X线管球的位置未与摄影部位、IP盒调整在同一直线上,IP成像层实际上并未受到X线的照射激发,也未储存摄影部位的模拟信号,当激光阅读仪进行激光扫描时不会有第2次激发而产生荧光,CR系统处理后也不会出现影像;
④已曝光的IP盒与未曝光的IP盒混淆了,见于工作次序处于一种混乱状态的情况,会出现有一个IP扫描后无影像同时有一个IP出现重影;
⑤曝光条件选择正确但摄影部位厚而摄影功能栏所选部位体厚薄,在IP影像读取过程中CR系统根据预先登录的摄影部位而自动设定的激光束能量低,在进行激光扫描中不能释放更多的俘获电子即不能释放更多的IP成像层中储存的X线光子的能量、扫描时间缩短、荧光效应滞后,更多的影像信息仍以潜影信号被保留在光激励荧光物质层中IP即被自动送回IP盒中然后退出,而不是经CR系统技术处理后以人眼可读的影像出现;
⑥IP超过使用寿命,在经过一定次数的曝光后IP成像层的晶体贮能及发光能力都在下降,相应的接受并储存的入射的X线曝光量与IP光激励发光强度也下降,如果超出了CR系统的补偿,不能形成影像。
出现类似白板现象后:应注意此现象出现的次数,如果一天的工作中并不是连续、频繁出现白片情况,可暂不考虑X线机出线量的问题;
审视曝光条件的选择是否恰当,选择适合的曝光条件摄重新片;
回忆摄影部位的摆位情况,重新摄片即可;
梳理工作流程中IP盒的使用情况,将不确定使用情况的IP盒插入CR系统的读片装置中对IP作擦除处理,然后重新摄片;
核对摄影功能栏中的摄影部位是否和所摄部位一致,如不一致,正确选择后重新摄片;
在CR机上检查IP的使用次数是否超过了设计寿命,如果超过了使用寿命立即更换新的合格的IP。综上所述,在日常的工作流程中,要保证进行CR系统处理的IP接受了足够量的X线照射,从摄片条件的选择、摄影功能栏部位的选择、IP的使用等的各个环节都不能因CR在影像后处理上的优点而掉以轻心,工作思路清晰,保持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定期保养X线机、CR机和IP,及时发现问题,尽可能的避免多次重新摄片造成患者辐射剂量的增加和工作量增加以及其他患者摄片的等待时间。
影像系统范文第5篇
Abstract:
In order to avoid safety hazards during the process of reversing caused by visual blind spot,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versing video system based on Freescale microcontroller as the host, Aptina image sensor as the slave. By using OVERLAY systems inside ASX340, the system puts the overlay bitmap information to the output video display in car DVD, provides the information of real-time car rear image, safety distance to obstacles and reversing trajectory path to drivers. Use HYRes3_1, Imatest imaging software to measure the main factor in image quality. Measure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age qualit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ent depot.
关键词:
倒车影像系统;
图像传感器;
OVERLAY;
倒车轨迹;
Imatest
Key words:
reversing video system;
image sensor;
OVERLAY;
reversing trajectory path;
Imatest
中图分类号:U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027-03
0 引言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信息技术如倒车雷达、倒车影像等系统应用到汽车上,驾驶员可以更轻松地停放自己的车辆。其中,一种能够实时的将车辆尾部的影像,距离障碍物的安全距离,倒车轨迹路径等信息提供驾驶员的系统近年来受到人车厂和驾驶员的高度重视。本文设计了可实现上述功能的倒车影像系统:以飞思卡尔的MCU为主机,接收CAN总线上的倒档信号和计算转角信号,发送指令到传感器进行图像采集。与此同时,传感器自动从FLASH中调取相关辅助线图片,并与采集到的视频一同显示在车载DVD上。
1 系统硬件结构
本系统是采用图像传感器的框架结构来进行设计的,包含的硬件模块有:图像采集模块、主机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当驾驶员挂R挡时,主机控制模块需要接收CAN总线上的转角信号,同时确定转角信号的方向,角度大小,根据相应“规范”转换成对应的图片索引ID,并发送相应的指令到ASX340,实现OVERLAY功能[3]。电源模块用来给系统各模块提供可靠供电,采用高效的DC-DC电源设计方案,考虑到摄像头体积的过小和散热问题,采用多级转换模式。1.2 主机控制模块 采用的MCU芯片型号为飞思卡尔的MC9S08DZ16[5],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功耗低,价格低等特点。工作温度为-40℃~125℃,属汽车级芯片,其内部集成了各种通信接口,如本系统中使用的IIC总线,CAN总线。其电路图如图3所示。
1.3 CAN收发器接口电路 TJAl040收发器提供了CAN控制器与物理总线之间的接口以及对CAN总线的差动发送和接收功能,如图4所示。
2 软件设计
2.1 轨迹线功能实现基础
ASX340图像传感器支持“OVERLAY”功能,其原理结构图为图5所示。
DMA/CPU先将预存在FLASH[7]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调取出来,存储到内部五个缓存中的任意一个中,图像数据的显示是按层显示的,有四个动态显示层,能够实现多达4幅图像的同时叠加[6]。因此用户可以通过给FLASH加载预呈现帧来实现动态场景。
ASX340支持一种高电平命令控制-主命令接口[8],主机对ASX340通过IIC总线接口控制overlay功能,为了支持主命令同步,ASX340子系统支持一个带“门铃”的主命令寄存器,“门铃”用来中断嵌入式微处理器,这样能够做到主机命令后,系统固件能够立即执行。
2.2 轨迹线功能程序设计 轨迹线功能主要用于实时显示当前倒车状态的运行轨迹,当驾驶员挂倒挡信号时,主机控制模块首先对系统进行初始化,再获取CAN总线发送过来的转角信号,判断转角信号的方向和大小,将转角信号按相应规范计算得出与该角度对应的、预存在FLASH中的图片索引ID,再写相应的指令到图像传感器ASX340,ASX340会自动将对应的图片从FLASH中读出,通过OVERLAY功能,和视频信号进行混合,输出到DVD显示屏上。其软件流程图如图6所示(以右转为例)。
3 成像质量评测
目前车载摄像头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基本通过目视的“直接观察”来评定成像质量。为此在设计本系统时,通过测试对比市场上多家摄像头产品,制定了如下标准。该标准已得到国内某些自主品牌车厂的认可。该标准中部分内容见表1。
3.1 分辨率测试 摄像头的分辨率是指摄像头解析图像的能力,本系统采用业界最具权威的ISO12233标准卡和解像力检测软件HYRes3_1,HYRes3_1是 CIPA 日本相机工业协会制订的检测标准。测试结果如图7所示。结果为359线对,满足要求。
3.2 色彩还原测试 该测试主要评定摄像是否能将所拍摄物体的颜色进行真实的再现。本系统在6500K标准光源条件下,通过GretagMacbeth Colorcheck和Imatest来进行测量[4]。
4 总结
文章介绍了基于Aptina ASX340的倒车影像系统的设计方法,图像质量的评测方法和标准。该系统利用Aptina ASX340本身自带的OVERLAY功能,使得系统设计简单,可靠性高,降低了设计成本。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多款自主品牌车型,其最终效果图如图11所示。
参考文献:
[1]陈烁华,冯桑.倒车辅助系统的技术发展[J].城市车辆,2009:36-38.
[2]操虹,卢荣胜,马程.基于ARM9的多路视频采集系统设计[J].现代显示,2009,100:42-45.
[3]MT9V129 Datasheet [EB/OL]. 2007. .
[4]Imatest Documentation [EB/OL]. 2009. .
[5]MC9S08DZ16 Datasheet [EB/OL]. 2010. .
[6]李富红,程永强,王丽辉.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MT9V136的OSD设计[J].[2010-07-19].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releasepaper/content/201007-341.
[7]MT9V126 SPI Flash Contents Encoding Specification Datasheet[S][EB/OL]. 2008. .
[8]ASX340AT Host Command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Datasheet[S][EB/OL].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