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化范文第1篇关键词:大众文化;后现代;詹明信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199-02一、詹明信的《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代文化【五篇】,供大家参考。
现代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众文化;后现代;詹明信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199-02
一、詹明信的《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是当今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理论家。他的代表作《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一书中详细分析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首先,他指出“文化主导”这个概念。他说只有透过“文化主导”的概念来掌握后现代主义,才能更全面地了解这个历史时期的总体文化特质。詹明信进一步论证了后现代主义文化何以在西方社会中成为主导的文化,他指出,后现代主义的种种姿态,我们今天的群众不但易于接受,并且乐于把玩,其中的原因,在于后现代的文化整体早已被既存的社会体制所吸纳,跟当前西方世界的正统文化融为一体了。
接着,詹氏指出后现代文化正因为成为社会中的主导文化,所以“美感的生产”愈来愈受到经济的限制,这就呈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这个源于美国又已经扩散到世界各地的后现代文化现象笼罩着世界上的所有文化,成为一种文化霸权。也正是如此,詹氏指出:
“至于后现代主义,我相信,虽然中国的大众不会像美国的大众那样明了这一口号的意义,但你们事实上对他所指明的现实,即美国的当代文化,或者说后现代文化(包括电影,新闻,电视,广告,时装和建筑的款式,新的生活方式等)是极感兴趣的。”
这段话指出了在中国同样存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影子,这就使得詹氏提出的后现代文化的基本逻辑或特征在当今中国的环境背景下同样适用,詹氏总结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最基本特征是高雅文化与所谓大众或普及文化之间旧有划分的抹掉。具体有以下几个特征:1.缺乏深度的全新感觉;
2.历史感的小时与怀旧的模式;
3.情感的强度;
4.空间感代替时间感;
5.批评之距离的消失。那么詹氏这一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如何在当代中国大背景下彰显的,也即中国有代表性的大众文化是如何体现并符合这些特征的。
二、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这个曾被学院文化所谓的高等文化一度鄙视的文化流派,詹氏提出二者之间分野的消失或许是学院派们最为悲哀的事情。“他们向来在维护一个高等文化领域,以对抗庸俗、质次和媚俗,电视连续剧和《读者文摘》文化的周遭环境,以及在向内行人传输读、听、看的复杂技巧。”但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如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也被这些高雅的文化所迷住,他们在推出自己的广告,商业文化,爱情小说,大众凶杀推理剧时竟能征引所谓的高雅文化,把他们结合,以至于二者之间的界限看来日益难以界定,而大众文化也堂而皇之的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
大众文化,包括英文中popular culture和mass culture。从英文中就可以看出社会在一开始对大众文化的态度:mass这个词是不怀好意的,popular的原意是of people,人民的,理应理解为大众的。由过去的由来已久的轻蔑和谴责态度到“替代过去民间文化占有的地位”,这一变化意味着大众文化在社会中地位的重新确认,这于大众文化来说是非常扬眉吐气的事情。大众文化一路走来,尽管遭到不少的批判,从F.R利维斯到阿多诺和法兰克福学派,他们都在谴责这类整个儿堕落下去的文化产业,“低级的,琐细的文化”。但大众文化还是赢得了不少的辩护。被称为“后现代大祭司”的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就在《消费文化》一书中指出“大众文化与其说是将艺术降格为商品世界的符号的再生产,不如说它是一个转折点,终结旧的文化形式,并将符号和消费引入自身地位的界定之中”。他还对电视传媒做了辩护,指出电视是促成符码和类像在日常生活中的迅速传播,人只要打开电视就能在家里感知和接受世界,它所制造出来的“超现实”,比现实本身更真。”
三、詹氏理论的应用
(一)缺乏深度的全新感觉
超级女声,这个曾经最火的大众文化现象之一。超女的口号是“想唱就唱,唱得响亮”。顿时,大街小巷,无论老少,都会去唱一把。可是细细看来就会知道,超级女声说的是想唱就唱,唱什么都可以,可是到头来选出来的都是一些唱流行歌曲的,甚至是因为整个人很流行而歌却唱的不怎么样的,以至于许多唱戏曲、歌剧的就无法生存,这一点也让好多所谓的正统派人士抓住了把柄,对超女的浅薄泛众化提出批评,甚至提出“超女还能红多久”的言论。
可以说是市场经济操纵了超女,也可以说是商业化的浅薄气息传染给了超女,让其没有了深度感。媒介文化的“娱乐化”是和当代受众的心理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转型和价值体系的重构反过来深刻地规范着人类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表现为“在当今人性的自由被物质的欲望普遍统治的状态下,以本能的满足来追求浅薄的快乐”。
(二)历史感的消失与怀旧的模式
时下颇为流行的另一现象是历史剧的流行,每一部似乎都打着“再现……的历史”,新的历史剧在“奇观状景的社会”里,过去“变成一大堆形象的无端拼合,一个多式多样、无机无系,以映像为基础的大摹拟体”。身处这样一个全新社会里,大家只能觉得“过去”之存在也无非是一堆灰暗含糊的“奇观状景”而已。“人们以无法获得的欲望的获得为满足,以虚拟的形象来满足人类的无穷的幻想,在次意义上,我们应该说,对于虚拟的形象的崇拜是所谓拜物教的深化和当代转化。”
如果说喜欢在历史中加入新鲜的现代的元素,那么怀旧风刮的一点都不怪了。他们总“要把旧的事物重新调配和组合,创出极具新鲜感的混合体”,他们提醒我们注意到“这种文化形式原来在一个更为普遍的层面上体现了缅怀过去的整个过程,并且落实地捕捉了商品社会中美感的构成和大众的口味。”
但詹氏同时也指出:后现代给人一种愈浅薄微弱的历史感。一方面我们跟公众历史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少,而另一方面,我们个人对“时间”的体验也因历史感的消褪而有所变化。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大背景下,“怀旧”语言的脆弱性始终无法捕捉到真正的文化经验中的社会现实的历史性,它往往会赋予“过去特性”新的内涵,新的“虚构历史”的深度,在这种崭新的美感构成之下,美感风格的历史也就轻易地取代了“真正”历史的地位。
(三)情感的强度与情感的消逝
“超女”比赛时有那么多的观众,其中暗含的就是这样的心理:大多数人都有当明星的愿望,恰在此时,有那么一个人替你完成了心愿,你看着她在舞台上歌唱,仿佛是你在实现愿望,自是欣喜若狂的,投入的感情之强烈自不必说。时下流行的“明星崇拜热”也是同样的道理。但这样的情感是“非个人的”,是“飘忽忽无所依的”。“人们实际上始终只是在寻找一种能够满足自己的的替代物,但这显然并非一种真实的体验,因而只有转而去寻找一种替代的的形式。”在付出强烈情感的同时,观众却忽视了个人作为主体的情感,他们一味地被传媒所给定的情感拉着走,一味地呐喊助威,却失去了自己应该保持的独立的情感态度。
詹氏在论述这一理论时说“身处华荷的世界,我们往往感到一种被奇异的兴奋所笼罩,被一种装饰堆砌的情感所影响,让你在观赏时隐约像获得了一点什么补偿似的。”詹氏在后文中以“歇斯底里式崇高”来论述这一情感,并指出用“情感的消逝”来概括,这看似是矛盾的,其实却恰恰是大众传媒的力量之强大的有力证据。这是大众文化的又一胜利,却是大众的一个悲哀,成为“孤独的大众”。
(四)空间代替时间
詹氏在阐述这一理论时主要是用都市建筑来分析的。现代的建筑让你感觉不到周围的存在,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只有空间的变换。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精神经历,我们的文化语言,今天都受到了空间范畴而非时间范畴的控制。
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时下流行的玄幻小说。以《寻秦记》为代表,虽然是时间回到了秦代,但我们感触最深的却是空间的转换――从现代跳到了秦代――空间的转换完全隔离了时间,我们也注意不到时间,全跟着作者或主人公回到了古代,在这一空间里演绎新的历史。
大众传媒对此功不可没,它像一个解码器,它把信号转化为形象后才让你去看,所有的时间的,需要思考的都变成了空间的转换、形象的改变,给人们呈现的却只有视觉上的冲击。
(五)批评之距离消失
詹氏指出:在后现代主义的崭新空间里,“距离”(包括“批评距离”)正是被摒弃的对象。理论或是政治上层建筑里意识形态之距离的消失,自主性的丧失,似乎一切都“被浸浴在后现代社会的大染缸里。”大众文化给予我们一种全新的感觉,我们因此欣喜若狂,陷入强烈的情感中,我们在空间的迷惘中失去了时间的维度,整个仿佛陷入一个空间的大圈中,找不到任何阐释存在的理由,那么,我们还会有批评吗?我们还会有自己的见解吗?没有了。我们批评的距离在缩小,在丧失,有的那么一点微弱的声音,也都消失在大众文化巨大的呐喊声中了。
无论如何,大众文化已经通过大众传媒的力量,占领了现有世界的绝大部分空间。它的流行近乎泛滥,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詹氏独特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继承了马克思一分为二的看法,对大众文化或资本主义文化作了较为中肯的分析,恰恰显示了“有距离”的声音。
参考文献:
[1](美) 詹明信.张旭东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北京:三联书店,1997.
[2]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陆扬,.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现代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中国;
小康社会
一、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一般意义
世界现代化进程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战后以来,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和深化,随着世界在冷战与竞争中压力加剧,现代化意识和价值取向在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得到了强烈表现,并在实践上演化为20世纪世界现代化的不息浪潮。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今世界,不仅发达国家为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而继续把现代化推到战略高度,许多欠发达国家也提出了拒绝落后、注重发展的现代化目标和方案。现代化在实践上构成席卷全球的壮观景象,在理论上形成广阔的研究领域。
在现代化进程中,对现代化的认识更加深刻。应该说,仅从经验上感受现代化,还不能掌握其实质,只有从理论上把握这一概念,才可能避免实践上的偏移。关于现代化的概念虽然存在千百种表述,其内涵也不尽相同。但从理论上形成对于现代化的一般认识,是有必要的。
一般来说,现代化是以近代工业和科技进步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及社会制度等各个领域和层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和历史主体的深刻变化。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发生在其中的主要特征,被称为现代性。现代性实际上构成了现代化运动的阶段性结果。从目前对现代化的理解来看,现代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生产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是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和标志,而生产社会化所表示的一定高度的生产力即现代生产力,是区别传统的以小农、分散的生产及其水平的。它是现代化过程中最根本的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其他方面进步的第一位因素。在不同时期所表现的生产力发展尺度上,又区分为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不同水平。
——经济市场化。现代经济是一种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经济类型,其基本模式必然是对社会资源实行市场配置,即市场经济。当然,由于其实际形成中的特点,以不同国度相区别的市场经济形式存在种种具体的差异,但在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市场化(并且是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的)则是其实质的东西。
——城市化。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移,传统的乡村或逐步建成现代城市,或为城市化所改造,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城乡差别在逐步消失。城市化不仅是居住地的转变,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工业化过程所造成的物质生产方式延伸到社会生活、直至精神生活方面的一系列转变过程。
——政治民主化与法制化。社会的物质技术和经济结构的进步,亦将在上层建筑领域引起相应变化,政治民主化与法制化一步步提上现代社会的建设日程,并成为现代社会的制度规范。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社会将更加重视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且在制度文明建设中推进。
——历史活动的主体化。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现代化运动的最后意义在马克思看来,应当是人向其本质的回归和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物质技术上、经济结构上,还是社会与政治层面上,现代化的目的都在于人的现代化,或人的解放,即人在历史活动中主体性的发挥。在现代化过程中,人民群众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历史活动的主体不断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却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趋势。如上所说“经典的现代化理论”在当代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得到了总结和证实,但在其继续发展中也把这一理论抛到了后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工业比重已经超出发达国家,而其现代化程度却低于发达国家,这是“经典的现代化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原因在于,世界范围里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仍在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走,而发达国家却进入了非工业发展轨道,即工业部门逐步向服务业和知识产业转移、向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转移。因此,中国学者何传启认为,现代化已经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一次现代化)进入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第二次现代化)。
“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与“第一次现代化”过程的不同之处,突出地表现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与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的差别。“工业经济的特点是机械化、电气化、标准化、专业化和规模化,而知识经济的特点是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和多样化。”(参看《光明日报》2002年4月5日B1版金振蓉文)中国学者在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比较研究中提出的“第二次现代化”观点,根据当今社会的新变化来看待“什么是现代化”问题,这对于全面地发展地认识现代化是卓有启发意义的。当然,现代化进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发展程度的明显差别。根据各自的发展水平而选择不同的现代化目标,关系到其现代化战略的成败。
总之,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一个在层次上递进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作为客观进程与主观作用的统一,现代化要求人们用新的眼光和新的探索精神,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二、在世界现代化过程下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和归宿
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路途上,中国曾在相当长的历史时代里处于领先位置。但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西方主要国家在近代化浪潮推动下,相继走上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轨道,在现代化进程中超过中国。落后就会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下割地赔款,倍受屈辱。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猛烈冲激起国人自强自立的民族感情,先进的中国人慨然把睁眼看世界和追赶西方列强的意识提到了历史使
命中。现代化理想承载着中国未来的命运,寄托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
中国现代化必然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走过的老路。面对近代中国社会的磨难和选择,中国共产党人把俄国十月革命后学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用以解决中国问题。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摸索出适合中国特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终于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并在胜利地完成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之后把中国引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近代中国历史证明,在旧制度下是不可能完成中国人民期盼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大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旧制度的人民革命,才是扫清现代化的障碍和打开通向现代化大门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仅为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所必需,同时又是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第一步——不扫除中国社会前进的羁绊,就无法提出现代化任务和到达现代化建设的前沿。在现代化面前横着一个阻塞现代化通道的旧制度障碍时,奢谈什么“告别革命”,岂不是反现代化之道或把现代化推到遥遥无期吗?正是从中国现代化的内在根据和深刻把握历史本身的昭示中,中国共产党人把党的最高纲领和党的当前纲领结合起来,背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前赴后继,流血牺牲,向旧制度发起坚决的冲击,去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开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大门。在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等老一辈党的领导人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口号,并且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巨大成就。这时,曾自豪地表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更大的贡献。但由于其后党在工作指导路线上的失误,未能及时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极大地干扰和改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
现代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化 批判 继承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紧迫问题。自从20世纪60年代世界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毫无例外地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特别是那些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古国,经受着更为激烈的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一个艰难的历程。近百年以来,中国也一直被现代化与历史传统的矛盾问题所困扰。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首先,认识“传统”的内涵。传统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传统中的“传”是人类历史的延伸、延续、承袭。传统中的“统”是传的精神整体。古人是在前人所创、主导人伦、后人继承的意义上理解所传之统,把“统”作为文明与发展的方向。把“传”与“统”的含义结合起来,传统就是人类生活中前后相继,主导人类文明的文化灵魂与精神整体,是在历史进程中延伸着的思想纲领和生活主题。
其次,认识“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范畴。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涵盖三个层面:一是物质文化层面;
二是制度文化层面;
三是观念文化层面。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二、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历史范畴,它一方面是指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欧美社会的转变;
另一方面则是指这种欧美现代化对于世界进程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回顾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洋务派”主要是从物质文化的层面上去理解现代化的文化内涵,“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则主要是从制度和文化层面出发去理解现代化的文化内涵。“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主要就是从观念革新的层面上理解现代化的文化内涵。这一过程表明,国人对现代化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思考不断向纵深发展。然而,由于外患频仍,国人一直没有时间对现代化的全部文化内涵做出从容的反思和认真的总结。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人对现代化的文化内涵的认识又经历了一个类似的过程。人们最先把现代化理解为“四个现代化”,即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毋庸讳言,“四个现代化”在整个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仅仅着眼于“四个现代化”,还是停留在器物文化的层面上。改革开放后不久,国人认识到,要真正在现代化的建设上打开局面,关键是要进行体制改革,所以相继开始了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第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建设并非仅是经济发展速度、规模、数量的增加,也并非仅仅是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总产值的增加。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由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建设诸要素组成的宏大系统工程,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子系统。
第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关系。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有赖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现代化实践要通过传统文化的作用而具有民族的特点,从而为全体国民所接受。总之,一切民族与国家的现代化都以传统为前提,一切现代化都不过是创新和发展了的传统。传统文化只有以现代化为目标,向现代化迈进,才能作为活的传统而存在,即一切传统都是潜在的现代化,一切现代化都是实现了的传统。
第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还是一种接力关系。任何一个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都深深地打着文化的烙印。没有文化上的觉醒和进步,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全面进步。每个人,每个民族,每天都生活在自己的传统文化之中。所以说,传统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现代生活。通过传统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同时也推动着传统的变化。实际上每一个个体都是在参与民族文化的接力赛,进行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接力。
四、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结合
传统文化有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积极因素, 也有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消极因素。即使是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积极因素,在现代化过程中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也正在或已经发生变迁,其中必然糅合了现代因素,因而,对传统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的综合。
(一) 要有选择地继承吸收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现有的文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只是从现在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而是人类所有过去各时代工作积累的成果。因而,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新文化诞生的摇篮和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新文化则是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的延伸。首先,要坚持历史的方向,即使再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必然有自身历史的限性;
其次,要用现代科学观考察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不是机械的复古,而必须根据新世纪知识经济的需求,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创新。
(二) 结合实践,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使其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同志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种缺乏创新意识的文化难以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需要注入近代的科学精神。我们要重视个性发展与社会的整体统一,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谷士发.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初探[J].学习论坛,2001年第9期
[2]袁慧玲.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几个问题的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卷第2期.2003年6月
[3]卫厚生.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 期
现代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法律文化现代化;
政策过程;
法治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6-0299-02
1 法律文化与政策的功能一致性
作为文化现象的法律是与作为治国手段的法律是一个过程的不同方面。我们要了解走向现代化的法律文化与政策过程之间的关系,有必要了解作为治国手段的法律和政策之间的内在联系。
法律和政策都是统治阶级推行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基本手段。它们为了维系统治者政治权力的持久的合法性存在,必须推行表面上“不偏不倚”的形象来整合各方面的利益要求,以社会的最具权威的“仲裁者”的身份,通过颁布法律和推行公共政策对人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和行为进行规范和调整,并对各种社会政治组织进行监督。法律和政策之间的这种在功能上的根本统一性决定了作为法律运作过程中的观念形态反映的法律文化和政策过程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法律在公共政策学的视野里,就是“立法决策”,是地位和内容特殊的政策,是获得“法的形态”的政策。
法律和政策不仅在政治功能上是一致的,而且在社会职能上也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法律和政策都是调整人的行为,亦即调整社会关系的准则、尺度的特殊表现形式。它们通过明确制定规则,指引人们作出特定的选择;
对个人、团体、组织的行为作出某种判断;
通过规范的实施过程来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
同时根据既定的规范推测当事者相互间作为的可能趋势;
对违反既定规则的当事人进行必要的制裁和惩罚等等。
2 促成法律文化现代化与政策过程民主化产生联系的条件分析
2.1 市场化改革使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历史上最深刻的伟大变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我国法律文化现代化的现实物质层面的原因。传统法律意识是封建的经济基础以及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极端落后的产物。所以,真正的治本之策的是消灭它存在的基础。小农经济不能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利益追求,而市场经济则引领人们不断突破家庭的藩篱,促使人们在更广范围的族群中追求更大的利益。市场经济的突出特点是自由交易、公平竞争,是规则经济、权利经济。而法律文化、治国之策都会在生产关系、经济运行机制中、在人们的经济交往方式中寻找到真实的答案。市场经济的主体具有自主性、契约性、竞争性、统一性和流动性,他们身上所表现的权利义务的相对性, 能够自然但却有效地维护社会的总体和谐与安定有序。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治的传统极大地伤害了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使得诸多政策深深打伤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烙印,以首长意志和行政命令代替法律和市场规律,严重压制了市场主体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资源优化配置和政府角色科学定位内在要求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也就是法律文化不断更新、决策体制不断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过程。
2.2 利益是两者产生联系的永恒的纽带
利益是政策利用权威性资源进行分配的重要对象。同时,利益是法律文化的价值向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的社会生活出现了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多样化。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求兼顾日益多元化的利益格局。我们需要构建的全新的法律文化同样要抓住这一点。通过对法律文化的把握,我们可以坚持与推广符合法治精神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策,并在时机成熟时,使其获得法的形态。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这是上法律文化现代化与我国政策、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内在统一的最根本的现实基础。我国法律文化的现代化需要法制人文基础的加固,“人文精神对人的价值的关怀和人生意义的追求是人类创设一切制度的基本动因。”我们在决策时,理所应当地需要深入体察民情、广泛集中民智、合理珍惜民力,以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3 法律文化现代化的基本方向,决定着政策过程中所必须把握的基本准则
受经济基础变动的影响,政治上层建筑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今天我们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社会的变迁呼唤着法律文化的变迁;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内在地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程中推进我国法律文化的现代化。
首先,我国法律文化现代化就是一个人治观念流行向法治观念流行的过程。如何看待权力与法律的关系是区分人治观念和法治观念的分水岭。前者认为领导人的权力高于法律,后者认为法律高于领导人的权力。我国的法律是体现人民的已知和愿望的。法律规定的决策、政策的程序性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有利于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策必须适时地升为法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准则。
其次,我国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同时又是一个“国家权力本位”观念向“公民权利本位”不断转变的过程。现代法学认为,权力和职责相对应,权利和义务相对应。由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变是法治社会得以形成的人文条件。权力本位是指以国家权力为本位,强调公民只有服从的义务,专制社会的法律文化都是如此。权利本位是指以公民权利为本位,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以维护和服务于公民权利为义务,民主社会的法律文化便是如此。人民选举国家官员是体现民利的重要表现,然而民利更多的情况下是通过政治参与来体现。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迈向现代化的法律文化内在要求我们的法律必须安排民众有序参与政策制定过程。这是评价社会民主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准,这也是制定出来的政策能否充分反应和表述人民最根本利益的重要标准。我们很难想象一项政策在脱离广大公民政治参与的前提下能够充分表达和体现自己的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从而实现自己的合理诉求。
再次,我国法律文化现代化同时又是行政官员服务意识和公民主人翁责任感不断增强的过程。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的深入,将不断荡涤持久积淀在我国公民心中的臣民心理,进一步地树立公民观念。在全新观念塑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政策过程中违背自己愿望、侵犯自身利益、抵触具体程序原则的环节和过程,并在遵循法制精神的原则基础上与之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要彻底摈弃“官本位”思想,明确认识到权力只能姓“公”,不能姓“私”。只有在政策制定、执行的整个过程中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把握“执政为民”这个原则,才能赢得人民的尊重和应有的地位,才能获得自己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又次,行政法治是法律文化在制度层面上同政策过程民主化相结合的现实体现。以公民权利为本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法律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逐步构建的。它的构建的过程,必定也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付诸实践的过程。与此同时,走向现代化的法律文化也是突出强调对权力实施必要的监督和制约的法律文化。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党和政府处理行政事务的基本方式。而行政权力行驶的特点之一是行政首长负责制,是上下级之间的命令和服从。
第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加强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和政策民主化之间联系的外部原因。世界贸易组织是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长期运行的产物。加入世贸组织,不仅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全面、深刻的影响,而且也使中国的法制建设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与严峻挑战。为了切实履行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应尽的义务和中国所作的承诺,我国基本完成了法律、法规、规章的清理和修改工作,按照法制统一、非歧视和公开透明的原则,抓紧完善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为发展中外经贸合作关系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同时入世也给中国的司法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中国将坚持兼顾公正和效率的价值取向,与时俱进地深化司法改革,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司法制度。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法律文化与世界各国各地区法律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大大加快,这将极大地促进中国法治文明与世界法治文明的共同发展。同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是一次重大的机遇,这对于中国人民认识这一套规范体系、各行政部门遵循世贸组织规则行事有着重大的意义。我国约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行政部门收到世贸组织规则的约束。这同样迫切需要我国各有关行政部门认真对待与全球化浪潮相适应的法治化进程,慎用自由裁量权,广泛倾听社会的声音尤其是专家的意见,确保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以适应入世的需要。
3 结论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的过程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走向完善,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过程,是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国家权力本位转向公民权利本位的过程。在政策的准备阶段,由于公民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调整,民主程序的不断完善,一些有利于大多数公民根本长远利益的政策提案将会不断酝酿形成;
在政策的执行阶段,由于行政法治的推行,权力结构的科学调整,加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部力量的推动,公共政策的执行日益注重权力的监督制约,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提高政策主体的综合素质,而政策客体在自身利益得到切实尊重、障和增进的过程中增强了对政策的社会认同感。当然,一些曾经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行之有效的政策必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走向终结。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政策将会继续完善,甚至可能进一步获得法的形态。
总之,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是法律实践的深化,渗透到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必定也是政策实践的现代化。我们坚信,我国的法律文化现代化与政策过程民主化必将继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继续良性互动下去!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参见张策华. 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三次飞跃[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现代文化范文第5篇
前面已经提到,所谓的现代艺术中心就是一个城市传播文化艺术与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和载体,也是城市居民日常参观、学习、休闲的地方,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建筑。例如,本文通过对现代艺术中心设计情况的陈述,运用圆方互融、天圆地方等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及基本风格,着重分析了传统文化要素在现代文化艺术中心设计中的运用。现代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从理念、风格与手法上都应该追求现代设计模式的运用,即以现代的技术手段、机器艺术或功能主义艺术为设计的主要架构,形成较为完善的设计模块。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现代艺术中心以“圆方互融”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即追求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建筑设计哲学与现代设计美感的结合,进一步提升建筑物的美学品质与现代化气息。众所周知,所谓的“天圆地方”,是中国传统的建筑设计的哲学基础,也是设计风格的一个总结。将天地宽广与建筑物的棱角分明、圆润饱满、中轴线设计等概念有机统一,最终形成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设计模式。所以,当前我国很多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就是要尽可能地吸收传统中国建筑设计中的净化思想,并融合现代艺术和空间设计的理念,形成圆方互融的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概念和模式。例如,现代文化艺术中心的景观系统就是展现传统文化要素与设计理念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艺术中心“天圆地方”基本设计原则的附着物。例如,文化艺术中心景观系统的整体分布和概念,以红色中轴线为界,景观大体上被区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块,彰显出设计严格遵循传统建筑设计的原则,即以天圆地方的设计概念为引导,辅以现代设计的手法和风格。此外,景观的整体设计外观多以圆润饱满的风格为主,无论是花草树木的规划还是滨水河池的布局都要突出圆形的特色,从远处俯瞰一派古典建筑设计的气息。此外,景观节点要已圆形的设计图案为准,中轴穿插其中,外部辅以装饰,可谓是和谐统一的极致。另外,整个景观的设计和规划圆中有方、方中有圆,即景观外部的“切割”与“划分”可谓棱角分明,体现出模块化设计的现代设计风格,同时由于圆状的主体景观完美融合,形成十分自然、舒适的滨水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效果。因此,当前我国诸多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将传统“天圆地方”的建筑设计哲思与现代艺术空间设计手法相结合,达到了圆方互融、和谐公存的良好效果,整个现代艺术中心的景观与美学气质可谓“蔚然成风”,极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时为更好的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
2现代文化艺术中心设计展现传统文化与人性化、艺术化的结合
我国传统文化要素能够在现代文化艺术中心设计中得到很好的运用,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文化具备强大的生命力,能够为文化艺术中心设计提供很好的帮助;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对艺术、自然和人性的尊重,是传统文化要素存活的关键。所以,必须要把传统文化要素与人性化设计、艺术化设计完美结合,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设计效果。具体的,在遵循现代设计理念与手法的基础上,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要将古代中国传统的建筑设计哲学充分运用其中,形成了较为创新的艺术中心设计模块,也进一步提升了艺术中心之于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传统设计风格的主导下,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并未失去其最重要的诉求和功能,即满足城市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为城市居民提供高容量、大空间、便捷快速的学习、休闲与体验的场所。也就是说,新时期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必须满足“人性化”“、实用性”这两个原则,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提升建筑设计的实用性与务实性。要知道,新时期的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必须严格遵循人性化的基本原则,必须体现建筑物设计的实用性与务实性,即实用而不浮夸、人性而不浪费,这样才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践行。例如,现代艺术中心的绿化设计与建筑物区域的分割,无论是绿树成荫中的宽阔道路还是垂柳下面的休憩地域,都要考虑该艺术中心在设计中关于行人、游客与参观者的需求,尽可能的为人民、游客、行人提供舒适、便捷与健康的环境。此外,根据现代文化艺术中心建筑物局部设计的传统文化要素的渗透要求,实际的设计工作也要凸显实用性的诉求,将空间充分利用,体现出传统建筑设计的简约理念。再如,我国传统建筑设计要求设计必须体现功能的多元化。因此,建筑物占地面积要基本上集中在中心区域,范围极为有限,这为其他服务型功能的拓展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能。广场区域的设计力求符合行人、游客的需求,与外部空间贴合度较高,绿化的设计围绕整个中心的内部和外部展开,可以确保现代艺术中心的环境质量、空气状况与良好的美化效果。此外,停车场的设计也要十分实用而耐用,要连接文化艺术中心与外部空间,同时开阔的停车场区域规划能够满足海量人群的停车、取车的需要。总体来看,新时期现代艺术中心的功能布局和设计不仅要充分考虑到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品质和规划质量,而且以人性化和实用性为指导原则,以传统文化要素为设计理念,力求发挥出现代艺术中心的最大功能,实现传统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结合。此外,新时期现代艺术中心设计还要具备一个很大的特色,即设计空间内大量水、湖泊和植物的应用,这也是传统文化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水、湖与植物的大量运用,是设计造景的最佳选择,一方面可以提升设计的品质;
另一方面彰显出现代艺术中心的独特吸引力。可以想见,在湖光山色之间,品味鸟语花香与潺潺流水,一定可以将人们带进人山人海的美化境地,从而进一步凸显现代艺术中心的特殊文化气质与艺术内涵。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