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艺术文化【五篇】

时间:2023-06-12 15:50: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艺术文化范文第1篇据我的体会,这里所以称中国文化为艺术的文化,绝不仅仅是指我国传统文化中拥有的那些丰富多采的艺术样式和作品,而主要是指贯穿于我国文化传统中的那种艺术精神。对于中国文化之富于伦理精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艺术文化【五篇】,供大家参考。

艺术文化【五篇】

艺术文化范文第1篇

据我的体会,这里所以称中国文化为"艺术的文化",绝不仅仅是指我国传统文化中拥有的那些丰富多采的艺术样式和作品,而主要是指贯穿于我国文化传统中的那种艺术精神。

对于中国文化之富于伦理精神,已为世人所广泛了解,且论之者在在皆是;
而相比之下,世人对于中国文化之富于艺术精神的了解,则显得很不够,且论之者亦不多。其实,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伦理精神与艺术精神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传统道德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艺术的境界,而传统艺术的重要功能则是在陶冶性情、潜移默化之中以助理想人格的完成。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人生修养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而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的程度如何也就被视作一个文化素质高下的体现。

冯友兰先生曾说:"儒家以艺术为道德教育的工具。"(《中国哲学简史》第二章)徐复观先生则说:"由孔子所显出的仁与音乐合一的典型,这是道德与艺术在穷极之地的统一"(《中国艺术精神》"自序")。他们的论述都揭示了儒家文化中重视艺术教育和把艺术与道德高度统一起来的特征。先秦时代的艺术教育主要是"诗教"和"乐教"。对于诗,孔子认为,读诗可以感发起心志,提高观察力,培养合群性,学得表达感情的方法。而诗中所讲的道理,近则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则可以用来服事君上。此外,读诗还可以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所以他教训儿子伯鱼说:"不学诗,无以言"(《季氏》),又说,一个人如果不研读《诗经》中的《周南》、《召南》,那就会像面对着墙壁而站着,(什么也看不见,一步也进不了)。对于乐,孔子尤为重视,总是把它与礼相提并论。甚至认为乐在某种意义上更可以体现善与美(道德与艺术)的统一。如,他赞叹韶乐说:"韶尽美矣,又尽善矣。"(《八佾》)以至于当他在齐国听到韶乐后,竟"三月不知肉味",而且无限地感叹道:"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所以,对于诗、礼、乐三者的关系,孔子是这样来论述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这里,他把乐放在礼之后,是把乐看作人格完成的最高境界。

道家,尤其是《庄子》书中所向往的人生境界中蕴含着的艺术精神,对于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不过,道家文化中的艺术精神在老庄时代并未达到自觉的程度,而是经由魏晋玄学和其时的艺术理论家的阐发才得以发扬光大,并达到自觉的。徐复观先生在比较分析儒、道两家思想中的艺术精神时说:"儒道两家,虽都是为人生而艺术,但孔子是一开始便有意识地以音乐艺术为人生修养之资,并作为人格完成的境界。因此,他不仅就音乐的自身而言音乐,并且也就音乐的自身以提出音乐的要求,体认到音乐的最高意境。因而关于先秦儒家艺术精神的把握,便比较明显而容易。庄子则不仅不像近代美学的建立者,一开始即以美为目的,以艺术为对象,去加以思考、体认。并且也不像儒家一样,把握住某一特定的艺术对象抱定某一目的去加以追求。老子乃至庄子,在他们思想起步的地方,根本没有艺术的意欲,更不曾以某种具体艺术作为他们追求的对象。……他们只是扫荡现实人生,以求达到理想人生的状态。他们只是把道当作创造宇宙的基本动力,人是道所创造,所以道便成为人的根源地本质;
……从此一理论的间架和内容说,可以说"道"之与艺术,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是,若不顺着他们的思辩地形而上的路数去看,而只从他们由修养的工夫所达到的人生境界去看,则他们所用的工夫,乃是一个伟大艺术家的修养工夫;
他们由工夫所达到的人生境界,本无心于艺术,却不期然而然地会归于今日之所谓艺术精神之上。也可以这样说,当庄子从观念上去描述他之所谓道,而我们也只从观念上加以把握时,这道便是思辨地形而上的性格;
但当庄子把它当作人生的体验而加以陈述,我们应对于这种人生体验而得到了悟时,这便是彻头彻尾的艺术精神。……但因为他们本无心于艺术,所以当我说他们之所谓道的本质,实系最真实的艺术精神时,……乃就艺术精神最高的意境上说。人人皆有艺术精神,但艺术精神的自觉,既有各种层次之不同,也可以只成为人生中的享受,而不必一定要落实为艺术品的创造。……所以老、庄的道,只是他们现实地、完整地人生,并不一定要落实而成为艺术品的创造。"(《中国艺术精神》第二章第二节)徐先生的分析深刻透彻,我是非常赞同的。

魏晋玄学融会儒道,进一步沟通了宇宙根本和人生境界。王弼言圣人体无而有情,嵇康标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唱身居庙堂而心寄山林。特别是玄学提倡的"得意忘象"(王弼),"寄言以出意","求道于言意之表"(郭象)等思想方法,开启了中国艺术以"立意"、"传神"、"求韵味"为上的根本精神。在玄学思维方法的影响下,中国的艺术内涵丰富,具有深邃的哲理性;
中国的哲理则语言简约,富于生动的艺术性。深邃的哲理性和生动的艺术性混然一体,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性和基本精神。中国佛教中禅宗思想之富于哲理性与艺术性,早为世人所共知,当无需多说。对于理学,人们多以为其间只有一通正颜厉色、枯燥无味的道德教训。其实,只要我们稍稍选读一些周(敦颐)、张(载)、程(颢、颐)、邵(雍)、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著名理学家的著作,以及有关的传记,即可处处感受到他们借诗文以载道(周敦颐《通书二·文辞》:"文所以载道"),谈文艺以明道,(陆九韶(象山)言:"文所以明道",见《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的力量,而在他们的处世行事中、人生境界的追求中也极富于艺术的精神。所以,理学在融哲理与艺术于一体方面,在发展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传统方面,绝不亚于先秦之儒学、魏晋之玄学和唐宋之禅学。

艺术精神的养成是离不开艺术实践活动(发表和欣赏)的,但艺术精神高于艺术实践活动。艺术精神不仅发表着各种艺术实践活动,而且经过理论的提升和认识的自觉,渗透于社会、人生的各个领域。在这一层次上,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更主要地体现为一种对社会、人生意义的理解和价值的判断;
对社会、个人生活态度和方式的思考;
对理想社会、完善人格的追求;
乃至于对处世(人际关系等)行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法的把握与运用等等。

艺术活动,无论是发表还是欣赏,都是一个人内心感情最直接的表露,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理解与追求。艺术发表中立意的正邪,欣赏趣味中格调的高低,也就会直接反映出或影响到一个人品格和境界的正邪与高低。因此,通过艺术修养培养起高尚的艺术欣赏趣味来,对于高尚人格、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和确立是有重要的、积极的意义的。为什么这里只提出培养高尚的艺术欣赏趣味呢?这是因为,一则发表立意是离不开欣赏趣味的,二则发表或要有某种天分或要有一定的专门训练,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为之的,而欣赏则人人在领受和多少能够为之的。因此,把欣赏提高到自觉的程度,培养高尚的欣赏趣味,乃是最基本的和第一位的。追求艺术的完美与追求人生的完美,在其终极之相会合,这就是中国文化中艺术精神的体现。

没有创造就没有艺术,创造精神是艺术的灵魂。不仅是艺术作品的发表中有创造,就是在艺术欣赏中同样也有创造。古人说:"诗无达诂"(董仲舒),"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古画画意不画形"(欧阳修)。这就是说,言象只是一种表意的工具,做诗作画者可以此言象来表达其心中之意,赏诗析画者也可以此言象来表达其心中之意,赏诗析画者也可以此言象来契会其心中之意。作者心中之意与赏者心中之意不一定相同,也不必相同。欣赏者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感受去理解诗画中的意境,无需受发表者所寄之意的限制。这就是欣赏者的创造。而且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创造中又有着鲜明的个性。发扬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最根本点就是要发扬这种主动的创造精神。

艺术文化范文第2篇

艺术节时间安排:200**年8月

活动主题:共系奥运情、同谱和谐曲

活动安排:艺术节期间将组织举办“板块”的活动:

1、办事处专场演出暨街道艺术团成立仪式。展示街道文化实力和风采,办事处将于8月日晚组织举办由街道单位、军民共建单位、社区参加的专场文艺演出,吸纳高水平文艺人才参与,组织一场体现区域文化特色、具有较高水准的演出。同时,进行由街道及社区各种文化活动队伍组成的艺术团揭牌和队伍展示活动。

2、戏曲专场演出。与青岛市吕剧团联系,在街道广场组织举办2场专场演出。

3、少儿专场演出。组织街道3所幼儿园的老师及儿童举办一场专场文艺演出。

4、楼院广场文化活动。办事处将结合实际情况,在各社区举办纳凉晚会,时间从8月初至月底(见附表)

5、读书活动。与市民读书节和书香社区创建活动相结合,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在社区少儿、青年、老年人中开展讲座、读书征文、朗诵比赛等活动。

6、手工作品展示。在社区组织有特长的居民,举办绘画、手工作品、剪纸展。

7、社区文化展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宣传栏、宣传牌的作用在社区组织举办各类图片展。

8、积极参加区文化局及有关部门组织的文艺演出及比赛活动。

艺术文化范文第3篇

巫文化艺术;内涵;象征意义;审美特征;装饰性

远古巫文化时代点燃了人类文明,是人类童年精神与智慧的启蒙、觉醒时代。[1] 巫文化则是远古人类在繁衍生息中,创造的一种适应并改造的原始图腾崇拜文化。巫文化时期,人类已开始欣赏客观世界的形态之美;观察四季变化,欣赏自然界的物象与色彩的美丽,并且用各种技术与材料将这种感觉到的美融合为一件件奇妙的艺术品,并借助想像和创造的绘画、雕塑形象来完成自己的意志。从目前我国出土的史前文物来看,那些稚拙的艺术品都闪耀着远古人类智慧与勤劳之光,在一些洞窟壁画上,那些质朴、单纯的图像描述了远古的动人故事;一些由陶土烧制、并镶嵌着宝石的神灵头像暗示了祖先们敬神的虔诚;还有那些有着美妙装饰图案的器皿,也展现了祖先们热切表现世间美丽的心。从大量岩画、陶器中,我们看出了祖先们的非凡智慧、勤劳和想象力,他们为巫文化艺术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内涵和精神意义,其作品也展现出了独特的审美特征与品格。

一. 巫文化艺术的丰富内涵

巫文化艺术包容了丰富的内涵,它是人们的多种意识和诸种日常经验的交织体,传载了祖先们的精神追求与生活体验。

巫文化时期,人类有着强烈的崇神观念,他们通过巫术、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将原始本能和超自然世界的各种意象以独特的方式融合,形成一种古老的象征语言。这种象征语言具有两重意义,即物象本身的意义和它隐喻的观念意义,在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造型上表现出来的通常为物象自身和超越物象之上的幻象。祖先们在两者之间不会作出根本的区别,因此象征形象实际上是想象力把对原始人生存或精神有价值的幻象转化成为形象。这些形象便体现出了巫文化艺术的强烈象征意义。

远古人类通过生活,对劳动、生产等有了感悟与经验,并且也对自身性情的培养也有一定与经验,这些都构成了日常经验,于是祖先们便将日常生活的涵义通过摹仿性造型复制出来,例如,岩画中的狩猎、祭祀和舞蹈图等都是他们的生活写照。子孙后代们通过对这些语言和符号的解读便能在继承“图像”的同时,又能传承各种日常经验,于是远古文化更得以积累与发展。

在日常生活当中,祖先们已有了天象、气候的观察和对大事件的记录行为。伴随这种行为,一种实用性的图像和符号已产生,这种符号被祖先们广泛地应用在巫术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中。祖先们通常将象征性语言与描述性语言结合为一体,他们用“物候历法”来记载对天象的观察经验,他们通过记事图画,将自己从事社会生活的经验记录在岩画之上,随着岩画记事功能的愈趋复杂化,这种抽象符号逐渐由图案转化为文字。这些美丽的图案与神秘文字无不展示出了巫文化艺术之丰富而瑰丽的内涵。

二.巫文化艺术的审美特征

从远古出土文物的造型、装饰纹样和图案中,我们能够解读出巫文化艺术所特有的审美特征。写实性和模仿性便是特征之一,祖先们在摹仿意识的引导下,找到了模拟自然物象的方法,他们以特有的认识和行为方式进行着创造活动,形象真实感是他们试图达到的一个审美标准。但他们并不满足于完全对对象模仿的造型方式,如苏珊·朗格所说:“模仿虽然是忠实于他所见的东西,但它绝不是一种平常意义上的描写,它是建立在表现基础上的。”[2]他们往往会用特定的情绪与视觉形象真实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造型。

从出土文物的几何抽象图案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巫文化的装饰性审美特征。祖先们运用几何形象将繁杂、多变的感觉世界都规范到一个理性秩序的范式中。这些带有秩序感的装饰形象与结构不受制于客观世界,意味着装饰性审美特征的成熟。而且这种抽象造型图式与方法还形成了与对象客观属性无关的新装饰形象。这便意味着,祖先们在面对繁复的外界,体味若干感觉时,终于能以自由的方式融入自己的程式中,形式已离开了客观对象,自由成为创作精神。

在秩序性的装饰图案中,我们还能感受出美妙的韵律与节奏。祖先通过劳动实践和对客体自然属性的认识,出客体,并对客体抽象性质有所认识、归纳。例如:韵律、节奏、和谐、平衡、圆的流畅和方形的阳刚等抽象的性质都是随着对客体规律的认识逐渐获得的。韵律和节奏美在巫文化艺术中有纯化作用,形式审美成为主体,从大量出土雕塑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雕塑韵律的具体形态,首先,原始雕塑韵律美的最基本形态来自于整体造型结构的节奏感,其次它还来自于雕塑自身三维空间造型特性,其立体造型与平面装饰之间构成的转换又形成了韵律美的另一种形态。

巫文化艺术还有另一种特殊的审美品格,即通过综合多种形象,表现超现实的神秘世界,形成幻想、虚幻性审美特征。祖先们通常把不同自然形体在特定的意义中组合,虽然局部表现形态是客观的,但新的综合体已超越了各形体的自然属性。其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人兽同体、兽禽同体、不同兽类同体等。这类形象的审美意义是,它们在象征性内涵的驱使下,组合为具有幻想性、超自然性的形体。又如苏珊·朗格所说:“作为完全独立完整的体系。无论是二维还是三维,均可以在它可能的各个方面上延续,有着无限的可塑性。”[3]

祖先的原始宇宙观、生存方式和思维中的情感特征形成了一种本质力量,这种本质力量促成了巫文化艺术审美本质的形成。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说:“巫术就是纯粹用主观意向、语言行为而宣泄了强烈情感的经验。”[4]祖先在艺术创造中,情感引导他们区分不同对象的造型特征,又使造型符号形成相交融的关系,在以情感为目的的前提下,祖先对形象的塑造进行着自由而有规律的创造,在这创造之中,巫文化艺术的独特结构和基质便不断形成。

[2]苏珊·朗格. 艺术问题[M]纽约.1957.95

艺术文化范文第4篇

文学语言是指文本中所使用的体现文学性与审美性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学语言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艺术语言,但它不是另外构造一套完全独立的语言体系,文学语言的功能原本是潜在地存在于普通语言系统中的,文学语言是对普通语言的语音、语义等的审美特性的运用加工与升华。[1] 我们认为文学语言是文学中或生活中所使用的艺术性的、审美性的语言,是充满隐喻特质的语言。文学语言既是文学的研究对象,也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文学语言既存在于印刷媒介中,也存在于电子媒介中。

文学语言是在日常自然形态的语言的基础上发展产生的,已经成为不同于日常语言(科学语言)的另一种语言。

文学语言是超越性符号,是意象性符号,它克服了日常语言的抽象性和有限性,成为自由的符号。[2]因此,文学语言具有意象性、超越性、创造性、诗性和韵味等特征。追求生活的艺术化、审美化成为当下人们的一种生活时尚。经典的文学审美必然成为人们美化生活的一种审美方式,文学随着大众传媒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致了生活的艺术化、文学化。文学语言随着文学的传播表现出新的文化特征:
一、文学语言的边缘性 文学语言的边缘性是指文学语言不是自主的、独立的,边界限定的,而是开放的,边界不确定的。

文学语言已向其他人文学科全面渗透。

文学语言的特性(文学性)即文学文本中的遣词造句和谋篇的审美艺术向社会全面渗透。自20世纪以来,在语言学转向的影响下,人们认识到语言不但是传播思想情感的媒介,而且语言本身也是思想观念,人文学科如哲学、历史学、人类学、新闻学、社会学等学科都力图借助语言学模式来研究各自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认为文学是语言特性充分显现的领地,可以通过理解文学而把握语言,由此理论家们发现了无所不在的文学性。

换言之,文学性不再被看作“文学”的专有属性而是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和理论自身的属性,显示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学化。文学性对理论的渗透显得特别突出。众多社会科学理论本身因其理论与文学性表达的完美结合而倍增魅力,而且这种文学性表达不仅成为一种吸引人的兴趣的方法,尤其是深入到理论与思想之中,成为显示理论水准、理论生命力的重要标志。现论的生命力在于简练、准确、直陈,即高度的概括性,但是,枯燥和抽象的理论给现代社会高节奏生活的现代人带来了极大的负面作用,因此,文学性就成为理论的调味品和滋补品,成为抽象的理论的调节性因素。

文学化、艺术化成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时代衡量生活质量高低的尺度与杠杆。从家居、购物环境、饮食、服饰到家电、汽车乃至大型社会活动都处在文学化的运作方式中,如,“广告”将虚构、隐喻、戏剧表演、浪漫抒情等文学语言手段运用得淋漓尽致,把珍奇异宝、欲望、美、成功、共同体、科学进步与舒适生活等等各种文学语言意象附着于肥皂、洗衣机、家用电器、摩托车及酒精饮品等日常的消费品之上;
日常的“新闻报道”也是文学语言编码的结果,其中有作者意图、材料剪裁、叙事技巧、修辞虚构等主要文学性要素,这些都说明了文学语言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无处不在。

社会生活领域的文学化成为当今人们一种自觉的生活追求,这说明诗意的、温馨的生活就蕴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再到虚幻飘渺的乌托邦中去寻找精神的家园与心灵的居所;
这说明当下的生活已变得更富有诗意、更加人性化。因此,人们不仅用诗人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诗人的心灵去感知世界,而且用诗人的双手装点世界、建设世界,这样的生活是一种文学性弥漫的生活:人在更加诗意地栖居! 二、文学语言的生活化 文学语言的生活化包含二层意思:
一是指文学语言的通俗化和大众化,二是指文学语言的日常生活化,日常生活语言文学化,打破了精英关于审美的界限。大众传播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深层次地介入与渗透,带来了文学性的泛化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使文学语言成为一种社会话语,一种大众日常交往的普通语言。文学语言的日常生活化的原因:一是观念的变化,二是媒介的变化。大众文化将消遣性娱乐性置于首位,在快餐式的文化读物中,在轻松惬意的影视片中,在具有刺激性的电子游戏中,消解现代社会工作中的紧张心理与情绪,达到消遣娱乐的目的。大众文化回避抽象的崇高、使命等深刻高尚的职责,也不崇尚天人合一式的隐士风范,而转向现实的日常生活,体现出对于当下生活的关心,对于物质生活、世俗人生的追求,甚至表现出一种“去理存欲”及时享乐的生活态度,虽然其中透露出浓重的拜物情绪,但大众文化的现实性、当下性使它洋溢着一种生存的愉悦与审美的追求。当下文学突出了对于普通百姓的庸常生态的关注,对于日常琐碎生活的关注,使文学充满了独特的生活情趣,展示出现代人新的生活观念。在电子传播媒介下,文学阅读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通过电子媒介的视听传播优势,各种文学媒介传播在寻找最佳结合点,实行所谓的“强强联合”,像《围城》、《水浒》等电视连续剧的播出,由电视剧的影响带动了读书市场,人们回过头来再购买和阅读小说,从文字语言独特的审美角度重新欣赏小说艺术。这样,一方面,文化普及成本的降低使更多的人可以掌握书面语,打破了精英对书面语的垄断;
另一方面,商业化的力量是书面语逐渐迎合民间口语,形成了书面文学语言的俗化现象。影视艺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新型艺术,除了拥有现当代文化工业的生产方式与传播手段外,还能充分吸收、利用各种文艺种类之所长,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它们的局限,使视、听艺术融入了诗的想象、戏剧性的冲突和小说的故事情节,达到文学性和观赏性的结合。

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纯审美”或“唯审美”,而是渴望美在生活、实用、通俗和商业的基础上展现自身,美成为日常生活本身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以往的纯审美被泛化到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日常生活体验成为审美的重要资源;
另一方面,日常文化生活也趋向于审美化,有意无意地将审美作为自己的标准。因此,文学语言的生活化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审美追求。#p#分页标题#e# 三、文学语言与图像的互文性 文学语言与图像的互文性是指文学语言与图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文学语言的图像化和图像的文学语言化。这是指文学语言文本转化为视觉图像,视觉图像又用文学语言来理解和阐释,文学与图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文学目前所走的正是这样一个路子:它正在将自己全面“图说”化。已经图说的文学名著可说不胜枚举,如书海出版社出版有《中学生必读文学名著图说》,新华出版社有《鲁迅小说全编绘图本》,有的出版社更是准备将世界文学名著全部“图说”一遍……与之相关的图说化现象则有所谓诗配画(或配摄影作品)、摄影小说、电视散文等。

文学图像化的另一种方式就是自觉成为电影、电视摄制的前脚本。文学的这种服务自有影视以来就有了:所有的叙事文学经典几乎都已有过影视改编作品。

如果说文学在图像社会的边缘化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溃退的话,那么文学本身的图像化自然只能看作是文学向新的文化掌门的归顺与投诚,二者构成的正是当今图像社会中文学的真实景观。

文学语言赶不上由电子媒介制作出来的音响、图像、色彩、造型、动感、质感那样赏心悦目,但文学语词概念的超越性、自由性打破时间和空间、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界限,更加自如更加便利地去开掘人的内心感受、刻划人的情感生活。因此惟有文学语言可作连篇累牍的心理描写和复杂微妙的内心独白,充分展示人的心灵世界,这在其他媒介是难以胜任的。古往今来人们所共有的情感如爱情、亲情、友情、乡情等,一旦被作家用一定的文学语言形式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时,便打通了一条让人们更好了解自己的内心体验,内心情感的途径,进而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成为人类精神生活中相对稳定的因素。

电子媒介突出地表现为视觉化、图像化、平面化,呈现出能指无限膨胀、所指悄然退席的症象。对于文学语言来说,以语词概念为核心就有可能赋予其理性的重力,语词概念的明确性和清晰性使之不至于完全丢失所指而完全“浮出海面”,从心眼之“读”变成肉眼之“看”。正是这一点使得文学的能指与所指的配置仍有可能保持一种相对匀称的比例,这就是说,电子媒介时代的流行文化过多对于图像、画面的赏玩,面临能指膨胀、所指缺失的情况;
而文学语言则能够以对于意义、意思、意味的追索,拨开能指的遮蔽而把握所指。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营构了新的文学传播语境,文学话语的深刻转型正在凸显,主要表现为:一是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融合有了新的内涵;
二是随着大众媒体的日益视觉化,文学从外部媒介形式到内在叙事方式都由图像的符号体系中吸纳了富有表现力的因素,具有了视觉文化的某些特征。

因此,文学语言活动中的内视审美却使我们在精神上拥有整个影像。阅读会逼迫人们自己去创造出、去建构起内视的对象,使心灵“观看”到的一切充分内化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与情感世界,从而使人们更为积极主动地同时也更为深入地领悟文学语言的内涵和意义。

文学语言总是能使我们达到更为深刻的历史深度和人性深度。在图像文化成为历史新宠的后现代社会,文学语言仍将持之以恒地将我们带往时间的深处,在尽显语言内视世界的能指之美的同时,通过深刻的内心体验开掘存在的诗意,共享人类灵魂探险的无穷可能性,并以此构成人性的全面而立体的交流,使失去家园的人类精神在新的信念的询唤下,在灵与肉的主体性升华中,重获拯救,直达幸福彼岸。

艺术文化范文第5篇

当下人们的紧迫任务是阐释清楚传统文化艺术作为艺术教育资源得以有效传承的主要渠道及其可能性和实效性,其次是在充分利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社会教育等在人力、智力以及创造力等方面的优势的基础上,构建起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同现代学校主流文化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使传承项目的保护与主流学校教育进行有效对接。人们可以通过在现有大学、中学、小学各个层次的艺术教育中增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提高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和热爱,提升其对优秀艺术资源的认知和评价能力,形成应有的文化自信心、自豪感以及对传统文化艺术传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发挥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和文化创新功能。为此,首先需要在收集整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遗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套特色鲜明适于各层次艺术教育的“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系列教材和丛书”;
其次要探索适合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依靠学校艺术教育规范化的传承结构的运行,实现传统文化艺术在传承过程中的规范性、系统性、稳定性和延续性。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还应加强与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文化馆、少年宫、烈士陵园以及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艺术遗产项目传承人的合作,进一步大面积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资源。

二、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数据库及网站建设相结合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尤其是大力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而数据库是永久性保存珍贵人文资源中各类信息的最好手段,也是保护文化遗产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因此,需要突破与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数字化保护相关的关键技术与问题,使东北地区在传统艺术资源的数字化采集、数字化处理、数字化服务以及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示范推广与传承共享等方面,探索有益经验,充分利用数据列表这种简洁的方式说明不同地域传统文化与它自身的人文背景之间的互为依存的关系,从而大力推动传统文化艺术数字化的发展进程。目前,“黑龙江流域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已经建立,未来还应继续完善并补充辽宁与吉林两省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数据库资料,尽快从地理空间上针对三省三部分数据库依次铺开介绍,并尽快健全传统文化艺术代表项目的普查和建档制度,并认真做好文化艺术典籍的整理工作,继续实施和加强文化艺术典籍的编撰、保护与出版重大工程,推进文化艺术典籍资源数字化,从而促进现代技术和手段在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致力于东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的分类与分布的数据库和门户网站建设的理论与数字工程操作技术研究,尝试建成优质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艺术资源数字化采集与处理、文化艺术资源示范推广以及文化艺术信息管理等一整套数字化服务系统,包括设计民间艺人主页、民间艺术绝活浏览库,实现传统文化艺术遗产网上授课、网上讨论、网上答疑以及濒危及失传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电子公告栏等等,从而能够快捷、方便、灵活地满足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艺术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需求。

三、传统文化艺术与博物馆建设相结合

博物馆作为现代文明的产物,具有为社会普通公众提供知识与文化传播的重要功能。东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多样性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但北方地区博物馆事业、尤其是高校物馆的建设工作相对滞后,已经不能够满足公众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以及建设新型现代文明城市的发展需要。因此,通过博物馆建设这一有效手段,收集、整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艺术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利用高等院校良好的学术氛围以及教学的便利条件,与已有的科研师资队伍和采风、考察等教学任务相结合,定期深入文化原生态地区,进行民族学、民俗学调研,针对东北地区尚存的手工艺、诗歌、舞蹈、音乐文化艺术等进行抢救性的搜集、整理与保存,构绘北方地区地域文化的详尽图谱。大力增建博物馆与陈列馆,扩充已有展馆的展示规模,提升藏品的数量和等级,建构覆盖面广的大、中、小院校文博收藏网络。目前,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师范大学已建“黑龙江流域民俗艺术陈列馆”,面积约80平方米,藏品300余件。在此基础上,未来计划联合东北地区各合作单位,在各高校内建成3至5座博物馆,并在各地区中、小学倡导地方文化艺术陈列室的创建,以实现北方地区各级院校地域文化博物馆的网络化建设。此外,人才的培养关乎博物馆事业软实力的建设。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专业人员的素质不但影响展览的水准、数量,还直接关乎文物遗存价值的利用、开发与学术探索。目前北方博物馆学的研究和管理人员质量和数量上均有空缺,未来还需利用高校的教育优势,为东北地区输送优秀的博物馆学方面的专门人才。未来东北地区各高校应本着文化共享的原则,积极与相关文化和教育部门、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关系,大力增设和扩建博物馆和艺术陈列馆等,并在现有展馆的基础上扩充展示规模,提升藏品的数量、等级,建构覆盖面广阔的大、中、小院校文博收藏网络,力争将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艺术工作室覆盖到东北地区各地,并构建起人文艺术类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和采集指标体系,从而搭建起东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博物馆展示平台。

四、传统文化艺术的产业化推广与传播

产业化发展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更好地引领社会对传统文化艺术价值的认识,还可以更有效地促进传统文化艺术项目的“活态”保护和传承,同时可以成为各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为配合国家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举措,应通过与企业、政府和研究机构合作等方式,即由政府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学术和研究机构负责提供具体题材、市场预测、发展前景等信息支持,同时借助高科技手段谋求文化产业发展,形成计算机设计、建筑、美术、音乐、动漫、传媒、网络软件、会展、新闻出版、旅游、影视制作、知识产权交易等比较突出的以传统文化艺术遗产为内核的文化创意产品产业板块。①具体做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与旅游产业、休闲产业紧密结合,将剪纸、陶艺以及手工艺品制作等转化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旅游纪念品和地标式的文化艺术产品,并结合各地旅游景点,组织“活性”表演活动,在民众中强化传统文化艺术保护意识;
同时以民间信仰习俗和传统文化节庆活动为切入点,形成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有影响力的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文化旅游集聚区的附加值,增进游客的体验值,培育旅游商品市场。二是将适合的传统文化艺术项目作为现代文化和生活产品创作的主题,运用在具体的形象设计中,以文化符号、文化元素的身份进入文化产品设计领域等。如利用具有历史人文价值的旧建筑、旧街区,规划建设艺术集聚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吸引国内外艺术家、收藏家和文化设计机构介入,积极支持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出口。三是通过形式创新和主题演绎,对具有典型地域特征和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品种进行适合市场需求的再生,通过组织巡演和驻地演出、培育标志性传统文化品牌展会、研发具有地域性和原创性的动漫游戏产品以及建设民族服装、特色餐饮、民俗风情村等方式,探索出一条传统歌舞、曲艺和工艺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四是充分利用博物馆、文化产业园区等社会公共场所,成立文物、民间工艺等的“文化超市”或更大空间的“文化区”,从而把分散在各地的文化艺术产品集中起来,以满足人们艺术欣赏、购物及休闲等多种现代生活的需求。

五、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专门人才培养

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通过建立“东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着力进行东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人及表演人员、东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科研专门人才、文博专业人才和东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管理等专门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出色的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研究和管理队伍。首先是传承人及表演人才的培养。为了组建一支传承人队伍,应经常性组织开展具有传统艺术特色的校本教学活动,即让艺术传承人走进校园,开设传统文化欣赏课,编写民间艺术乡土教材作为校本课程。同时,定期开设传承课程培训班、文化沙龙和学术讲座,将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列入大学课程,聘请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人走进大学传授技艺,解决传承队伍老化、后继乏人的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培养一批能够组织民间艺人、民间艺术的表演队伍的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传统艺术的合理开发利用,开发生产具有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服饰、饮食、工艺品、纪念品等,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基地,使之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其次是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日益升温,传统文化艺术的演出团体也日益增多,而这个产业链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艺术管理人才却处于亏缺的状态,尤其是从事传统文化艺术的管理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所以传统文化艺术管理人才是确保传统文化艺术在商业社会中能够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关键。因此,要尽快实施对艺术传承人“请进来,走出去”战略服务,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及创新意识的传统文化艺术的管理人员,使其不仅能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对项目本身提供管理方法,同时能够针对项目传承的特殊性和流动性随机、能动地调整管理模式。再次是科研人才的培养。制定科研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具有普查积累传统文化艺术资料和文档工作能力的科研专门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要加强理论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尽快培养一支研究管理团队,同时要大力鼓励年轻人加入到传统艺术的文化传承工作中,从而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的科学化,把所有文化资源信息(包括文字、图像、音响、影像)进行科学、系统的数字化处理和动态管理。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