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心律失常【五篇】

时间:2023-06-12 18:45: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心律失常范文第1篇心律失常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青年人出现的多是心动过速、早搏,中老年人常出现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而儿童发病相对较少。健康人也会出现心律失常一部分心律失常是找不到病因的,可发生于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律失常【五篇】,供大家参考。

心律失常【五篇】

心律失常范文第1篇

心律失常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青年人出现的多是心动过速、早搏,中老年人常出现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而儿童发病相对较少。

健康人也会出现心律失常

一部分心律失常是找不到病因的,可发生于正常人。有时,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疲劳、大量饮浓茶或浓咖啡、饮酒过量、大量吸烟时,神经系统的调节受到干扰,影响心跳,于是产生心律失常。

在一些疾病状态下,如感冒、感染性疾病、脑外伤、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以及麻醉和一些药物毒性作用下,也会干扰心脏电信号的产生或传导,从而引起心律失常。

另外,研究发现,几乎所有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都会有心律失常的表现,这是临床上导致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

心律失常种类不少

窦性心动过速指窦性心律,但心率>100次/分钟,心脏长时间搏动过快。常见于运动、情绪激动、发烧、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心力衰竭等情况。某些药物,如阿托品和肾上腺素等也可以引起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缓指窦性心律,但心脏搏动过慢,心率<60次/分钟。可见于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和老年人,另外也常常发生在颅内压增高以及某些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身上。

早搏(房性或室性早搏)心脏的搏动提早出现,并且电信号不是由窦房结发出的,就称为早搏(期前收缩)。正常人可以出现早搏,往往与精神紧张、消化不良和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等有关。当然,早搏也可以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及服用洋地黄类药物等情况下出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年轻人,在老年人中,女性略多于男性。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是一种严重的快速心律失常,可发展成心室颤动而导致心脏性猝死。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也可见于严重的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和心脏手术过程中,极少数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身上,发作特点与室上速类似。

房扑和房颤是老年患者中常见的心律失常。经常伴有窦房结功能减退的表现。也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例如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患者身上。

室扑和室颤是非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多是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到了晚期的表现。

心律失常要对因施治

心律失常范文第2篇

心律失常的类型

1.快速异位型心律失常

本型是由于冲动(心跳)起源异常,通常称为早搏(较正常心跳提前出现)及相应的心动过速(早搏连发3次及以上者)。早搏又有房性、结性(交界性)、室性之分,患者自己往往感到心悸。咽喉部突发堵塞感、胸闷等不适,严重时伴头昏、黑(突然眼前发黑),甚至发生昏厥,自扪脉搏有心脏停跳或漏跳现象(例如:您心跳平均每秒跳一次,这次提前0.5秒跳,那么下一次跳动的时间就是在1.5秒时出现,这就是您感觉有停跳或漏跳的原因,医学上称其为早搏后的代偿间歇),自扪脉搏的特点是不规则。在有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早 搏连发3次以上)、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连发3次以上)时心悸、心慌更明显。

2.心房纤维颤动(心跳的节律不规则)

简称“房颤”。自扪脉搏的特点是绝对不匀齐,可以是阵发性发作,也可以是持续性房颤。心室率(心跳)>100次/分称快速房颤、心室率<60次/分称为慢房颤,房颤持续时间≥3个月为持续性房颤。房颤时心房内容易形成小血块,一旦脱落,可以阻塞脑血管造成脑梗死。老年人脑梗死中50%是由于心脏疾病引起,而其中2/3是由于房颤所导致。现国际上研究如何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共识是有房颤者必须长期服用抗凝或血小板解聚药物。国内为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75~150毫克/天,或华法林(无上述药物过敏或血液等疾病时可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凝血功能监测,遵医嘱应用,切莫擅自乱服而造成严重消化道、颅脑出血等并发症。凡因各种原因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切忌擅自服用任何非处方药,以免发生严重甚至是致死性的出血并发症。房颤可以用药物,也可以进行心频消融术治疗。

3.缓慢阻滞型心律失常

本型是由于心跳冲动产生及传导异常受阻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即心率<60次/分,通常由左、右束支传导阻滞(此型无特殊自我感觉,仅做心电图时发现),或I度、II度、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所致,心率>55次/分,一般症状不明显。如果心率突然变慢至<40次/分,患者可发生黑、昏厥,常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下壁心肌梗死、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及各类中毒,必须立即送急诊抢救。

心律失常范文第3篇

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女,75岁。因服用舒必利90片后3天入院。既往有“精神病史”30多年,入院时嗜睡、乏力,进食少,间断性意识丧失,当时急诊心电图示频发室早、尖端扭转型室速,即给予利多卡因50 mg,20%硫酸镁5 ml静脉推注及非同步直流电复律,复律后测QT间期延长,达0.64 s。入院后给予心电监护,洗胃、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提升心率、缩短QT间期及静脉滴注“20%硫酸镁”,补液支持等治疗10天后嗜睡、乏力等症状明显好转。复查心电图基本正常,QT间期恢复正常(见图1,图2)。

例2:患者女,79岁,因“突发意识丧失1小时”入院。该患者既往有“肝肿大”病史5年,平时觉腹胀,近1年来在卫生院以“螺内酯”治疗,每日服6片,近1月来浑身乏力,以为低钾,口服氯化钾片治疗(未验血钾),入院时神志清,生命体征平稳,急查心电图示:P波消失,QRS增宽,胸导联T波高尖,查血钾:9.24 mmol/L,诊断:阿-斯综合征,高钾血症,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未行透析治疗,予高糖、胰岛素静脉滴注,利尿,补碱等治疗后,患者血钾逐渐恢复正常,心电图恢复正常,患者痊愈出院(见图3,图4,图5,图6)。

2 讨论

2.1 多种药物均有引起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包括有促胃肠动力药、止吐药、抗心律失常药以外的心血管药物、抗菌药、静脉、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组胺药等,其机制为引起获得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LQTS),它们可阻断心脏的电压门控性通道特别是延迟整流钾电流的快速激活成分(Ikr),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及QT间期,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TdP)速等快速型心律失常,常见的危险因素有女性、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低镁),临床显著的心动过缓或心脏疾病,遗传性LQTS,肝、肾功能障碍,与其他药物合用所致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的相互作用等通过减少复极储备,大大增加诱发TdP的可能性。病例1患者为抗精神药物舒必利中毒,引起显著QT间期延长,导致TdP的发生,由于患者无基础心脏疾病,予缩短QT间期等对症治疗后,患者痊愈出院。

2.2 病例2患者为不正规服用保钾利尿剂致高钾血症,而导致典型的窦室传导等一系列心律失常的表现,该患者发病前已有全身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基层卫生院医生以为低钾(未验血),并予氯化钾口服,从而未能及时发现高钾血症,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虽然不是药物直接作用于心脏,但由于类似保钾利尿剂临床应用较广,类似病例已屡见报道,应引起足够重视。

心律失常范文第4篇

刘女士近一个月时间,总觉得有些心慌,快走两步,就觉得有点喘,心跳也有些加快,上楼梯更觉吃力。刘女士因害怕是心脏病到医院做了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检查结果只有轻微的心律失常。医生说,不用服药,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规律生活,观察一段时间即可:如果情况仍然得不到改善,可以根据病情进行药物治疗。

刘女士因此很疑惑,自己明显感到心跳加快,为何医生却不让服药?心律失常究竟能否治愈?

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

医生告诉刘女士,心律失常是指心跳的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有很多,心律失常分良性的和病理性的。

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除心脏病变外,电解质紊乱,某些药物的过量或毒性作用,情绪波动,吸烟过度,饮浓茶及酗酒等,均可导致心律失常。

我们知道,心脏的功能是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而心律失常往往会使血液循环受到影响。不过,有很多心律失常对血液循环的影响是相当小的。因为人的心脏“跳动”并不像钟表或其他机械那样死板,它常常会随着身体需要,调整“跳动”的强度和速率。比如,一次早搏发生时,心脏当时的血液搏出量会减少些,但在经过一个代偿期后,紧接在早搏后的一次心脏搏动即较为有力,把早搏时少搏出的血液马上补足。一般说,每分钟只有几次早搏的人,其心脏血液的排出量仍是正常的。正常人在清醒安静状态下心率为60-100次/分钟,低于此叫心动过缓,高于此叫心动过速。但实际上当心率不低于每分钟40次或不高于每分钟140次时,心脏的排血量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变。因此,这样的心律失常通常都不是必须要治疗的。

此外,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如熬夜、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等导致的良性心律失常,多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其表现的症状为心跳加快,有轻微的不适感。此外,感冒发烧、心肌炎等疾病也会引起心律失常。20~30岁的女性相对男性来说,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较大,这都属于良性的心律失常,不必过于恐慌。但不必过于恐慌不是说不重视,如果仍然按以前的生活方式,有可能会胸闷气短、眩晕甚至猝死。要保证规律生活、充足睡眠、放松精神,同时,还要加强体育锻炼。经过一段时间,心律就可恢复正常。

辨证分析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否需要治疗,还得看自觉症状的轻重。有的人每次早搏都有不适感,出现心前区上冲、下沉或扭动的感觉。有的人心率稍慢一些就感到头晕,有的人心率稍快一些就觉得心慌。对这些人,用一点药使症状减轻些当然也有好处。但是,不少抗心律失常的药都有毒副作用。所以在决定是否用药、用什么药、用多大剂量时,应该全面地权衡利弊,从得和失两方面考虑。首先应考虑在药物以外想办法调整。比如尽量保持生活规律,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戒烟、戒酒等。一般只有当早搏次数超过每分钟5次,自觉症状又较重,经上述调整后仍无好转时,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心律失常范文第5篇

典型案例2:45岁的张先生因胸闷不适而去医院就诊,做心电图检查未发现异常,医生建议他做一次24小时心电图监测,结果发现患有严重心律失常(多次出现窦性停搏现象),若不及时治疗,将危及生命。

医生释疑:心脏是个永不停息、跳动着的脏器。所谓心律失常,就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何一项异常。

分类:缓慢和快速两大类

心律失常一般可分为缓慢心律失常和快速心律失常两大类。

缓慢心律失常包括窦房结功能低下(即病窦综合征)和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正常,但在传导路径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阻滞)两类。主要表现为心跳过慢,患者可出现头晕、乏力、眼前发黑等症状。

快速心律失常包括过早搏动(即早搏)、心动过速及颤动三类,它们又可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分为房性(来自心房)和室性(来自心室)两种。主要表现为心跳过快,患者通常会有心慌、胸闷、脉搏不整齐等不适感觉,严重者可发生晕厥,甚至猝死(如心室颤动等)。快速心律失常的发作时间可长可短,短则数秒钟,长则数分钟、数小时、数日,甚至一直持续(如持续性心房颤动)。

检查:24小时心电图最“准”

常规心电图由于监测时间很短(数分钟),故对发作时间很短的心律失常检出率不高,往往等病人赶到医院,心律失常已自行终止,再做心电图时,已经正常。除非心律失常发作很频繁且持续足够长的时间,常规心电图才能检出。

24小时心电图监测是用仪器记录下患者在检查当天(24小时内)的所有心跳情况,该检查能显著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尽管从理论上说,24小时心电图监测比常规心电图“准”,但由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简便、快速,依然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筛查心律失常的手段。

原则:先评估后处理

医生根据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与否、心律失常是否引起不适症状等因素,将心律失常的治疗分为三类:一类是无需治疗的;
一类是需要适当治疗的;
一类是非治不可的。

如果患者没有心律失常所致的不适症状,且经医生判断该心律失常不会导致其发生危险,则无需治疗。在临床上,这部分患者占大多数。

如果经医生评估后认为,该心律失常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即使患者自身没有任何感觉,也必须治疗。

介乎两者之间的临床情况,如心律失常不严重(如房早、室早、窦缓等),但患者有不适症状等,则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治疗。

处理:因“人”因“病”制宜

早搏:主要包括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两类。若心脏结构和功能均正常,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史,患者在发生早搏时,也无明显不适,则无论是房早还是室早,通常都不需要针对心律失常本身进行治疗;
若早搏引起了患者的不适症状,则可选择心律平等药物进行治疗;
若早搏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则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等)进行治疗。

房颤:在老年人中很常见(8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高达9%)。治疗房颤通常采用节律控制(维持窦性心律,尽量减少房颤的发生)和室率控制(不纠正房颤本身,只降低发作时的心室率)两种方法。另外,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既往是否发生过中风、是否合并糖尿病或心力衰竭等,给予抗凝(如华法林等)或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治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