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书法字体【五篇】

时间:2023-06-12 20:05: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书法字体范文第1篇一、书法艺术与字体设计之间的关系文字是人类彼此交流的视觉语言,是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中国的文字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书法艺术也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字体设计也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从概念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书法字体【五篇】,供大家参考。

书法字体【五篇】

书法字体范文第1篇

一、书法艺术与字体设计之间的关系

文字是人类彼此交流的视觉语言,是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中国的文字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书法艺术也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字体设计也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从概念上看,书法艺术是以线条的组合和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字体设计则是通过对字体结构和文字意义的理解,进行解构和再设计,使学生掌握文字的书写规律及韵律美感,目的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设计和书写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今后的专业设计中。直观地理解,二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书法艺术更加注重书者的主观感受,字体设计则是注重外在形式美的同时,强调其实用功能。

在中国文字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都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而各种内在美的艺术形式,都能为现代设计所用。当我们用一种“敬鬼神,畏天命”的态度开始书写甲骨文时,书法之美便已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我们的血脉之中,刀刻所产生的挺劲朴拙的图形化文字,殷商巫术礼仪文化的时代风貌充分地得以展现。当文字发展到金文时期时,人们已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作为艺术品,强化对形式美的追求,从不自觉的行为,逐渐变成自觉的行为。秦灭六国后,以李斯为代表的一些人,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以秦文字为标准的基础上,整理出书写更加简单的小篆,成为官方文书通用的字体。小篆线条挺劲圆润,且富有立体感,结构整齐对称,将庄严凝重与舒展自如统一于崇高肃穆的气度之中。以上三种字体古朴典雅,都有很强的装饰和图形化色彩,但在识别性上都很弱,在现代设计中,很难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使用。但很强的图形化特征,却可以作为其他文字的有益补充,去表现那类历史沉厚的设计课题。

隶书产生于秦代,大量使用于汉代,因为小篆结构的繁琐,笔画减少、化圆为方、书写速度加快的隶书便应运而生。隶书古朴厚重且便于识别,在现代设计中非常适宜于传统题材的表现。楷书始于西汉,魏晋盛行,盛于唐代;
行书兴于东汉,是最为实用的字体;
草书得名于草稿,从章草开始,唐展到一个高峰时期,至此不再有新书体出现。楷书、行书的定性化字形呈长方形,为现代美术字(印刷字)之基础,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在现代设计中被广泛使用。草书线条优美、灵动顺畅,有很强的韵律感,虽然识别性不强,但在现代设计中仍可以作为图形化语言使用。

综上所述,传统书法艺术和现代字体设计有很强的血缘关系,可以说过去的时代,当某种书体为官方所认可时,便成为该时代时尚的、实用的字体,书法家也自然就成了该时代的字体设计师了。

二、如何将书法艺术融入到现代字体设计教学中

在字体设计教学中,如何将书法艺术所蕴含的美感融入其中,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也作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

1.理论讲解。在理论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文字即中国书法的发展史,认识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的审美取向。随着学生认知及思维的拓宽,教师便可以利用一定的方法来强化这种概念。如:教师可以在介绍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取向及发展规律的同时,对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进行一些字体特征的分析,引导学生去认识时代审美风尚和实用要求的制约对书体形式的催生作用,从而能够启发和明晰对字体设计原质及方法的认知。

2.原型解析。教师尽量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有设计风格特点的书法(特别是传统书法)作品进行临摹练习,目的在于通过具体感性地对字体结构及点画特征进行摹习,激发灵感,去发现、探索具有个性特征的、新的字体形式。由于其目的不是去写好、掌握某一名帖,因此对于字帖的选择,临习的方法与时间的安排,都应当与传统的临摹有所区别。如:字帖不一定强求名帖,只要是风格特征明显,具有个性,甚至是字体发展过程中的不成熟形态。由于其自身具有形式的倾向性和可生发性,反而可以成为我们观察、研究的资源;
另外,一些非主流的书家,其独特的字体形态相对于传统审美,或许伤于乖张,但倒不失为字体设计中具有启发性的素材;
再者,周期要短,原因在于我们不追求技巧上的熟练,而重点在于对其形态特征的解析;
临习的手段与方法上,形似并非首要的追求,可更多地强调感受,强化对形态特征的夸张,主动把握内在组合及符号化局部点画的规律。而且,更进一步的是对于审美特征的把握、梳理,当然,从审美特征角度的运化、升华,需要更深层的文化审美的底蕴,但这正是从传统艺术角度进行探索的原动力与目的所在,自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3.案例分析。教师需要收集一些以书法艺术为基础的字体设计典型案例,做专题讲解,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切入:第一,直接借鉴传统书法形态而进行的单纯的字体设计案例;
第二,以书法的形态特色、审美风格为基础而展开的设计应用,如:以传统书法为元素的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经典的例子包括:2008北京奥运会的一系列视觉设计,靳埭强的设计作品等;
第三,可以尝试从日本的字体设计中汲取营养。日本也是一个东方国家,日本文字又是从汉字中分离而来,其文字设计就是在鲜明的现代风格基础上,融入了个性独具的东方文化元素,在审美取向上,是东西方结合的很好范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好的启示。在专题分析的基础上,再可以安排学生各选择几组自己感兴趣的字或词,结合书法艺术和现代元素进行多种形式的尝试设计。

4.综合实践。有了以上的基础后,教师便可以结合某些主题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如: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适合用传统元素去表现的实践性课题,结合主题,让学生去完成字体设计部分。

经过以上四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书法艺术在字体设计中的实用性、艺术性及时代性上,都会产生一定的认知,丰富字体设计的内涵,在今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也自然会做到融会贯通。

书法字体范文第2篇

小孩的发言:

张云翔:繁体字好

在我国,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我们中华的历史,繁体字就是其中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汉字类型 简体字,可是疑问就来了,繁体字和简体字哪个好呢?

我认为繁体字比较好,因为繁体字比简体字好看,能见字明义。例如繁体的“爱”字 “爱”是有心的,没有心能有爱吗?“云”是有雨的,云化为雨落下来,还会蒸腾起来变为云。繁体字是中国古文化的一种表现,也承载了古人对文字的研究和运用。

所以,我认为繁体字比简体字好。

张诺亚:繁体字

关于是写简体字还是繁体字的问题,我觉得应写繁体字。有些人觉得繁体字不如简体字好写,但是我觉得繁体字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难写,况且繁体字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不能因为不好写就不写,而且繁体字看起来也比简体字好看。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写繁体字。

袁若斌:我支持简体字

我支持练简体字,因为简体字比较简单,大多数字都比较熟悉,非常实用;
而繁体字字形复杂,不易掌握,容易出错,大多数繁体字我们也不认识,不熟悉,更不好应用。所以我建议学书法练习简体字。

汤有晟:简体字方便

中国文字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结绳记事到仓颉造字,从难于辨识的甲骨文到规范的楷书行书,从繁体字到现在的简体字,我们的文字千变万化。但是我喜欢简体字,因为写起来既省时,又方便认读。简体字是我国法定的通用字体,它已经成为人和人之间交往的重要工具。

钱义涵:我喜欢繁体字

我喜欢繁体字,因为繁体字是古代人的伟大创作。

每个字都是慢慢演变过来的,看上去很美观,里面包含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班里面有写欧体和颜体的,我喜欢欧体。临帖的时候,写着一个一个的繁体字,我觉得很美。

宋俊霄:繁体字好

毛笔字作品我个人建议用繁体字好,理由是书店里的书法资料大多是繁体字,比较便于临摹。再者毛笔用繁体字也能增加美感。硬笔书法建议用简体,因为平时上学都用规范性简体汉字,能够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孙小荃:繁体字与简体字都要学

我们平时学习和应用最多的是简体字,简体字书写快捷,适合现在快节奏生活的需要。但是学习书法,特别是传统书法时,不可避免地要学习繁体字,繁体字书写更加美观大方,而且可以从中学习我们祖先造字时赋予文字的意义,所以我认为在学好简体字的同时也要多学习一些繁体字。

赵铮睿:简体字好

我个人认为简体字好,因为我觉得繁体字没有根据书法家的草体简化,是一种落后。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繁体字太复杂,太难写了!

杨润杰:要看什么场合

简体字和繁体字各有千秋,只有在适当的地方用适当的字体,才能发挥它们各自的长处。我觉得在生活中写简体字更好,而在学习书法的时候则应该使用繁体字。因为生活中,像写作业、记笔记这些事,需要的是速度和效率。如果这个时候用繁体字,肯定比简体字写起来慢,还容易写错。可在练习书法的时候呢,应该是有充足的时间的(因为书法是一项需要平心静气做的事情),所以就有时间去写繁体字。而且,那些我们常用的古代名帖,也全是繁体字的。

崔诗婕:把作业和书法分开

对于练简体还是繁体字,我的感受就是:

1.学习硬笔书法练简体字较好。因为,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简体字比较好掌握,而且能够学以致用,能够把学到的书写方法和技巧应用到平时的作业中,边学边练,学用结合。

2.学习毛笔书法练繁体字好。因为,好多书法碑帖都是繁体字,练习繁体字有利于我们模仿学习古代书法家的作品。繁体书法更美更艺术,通过学习,更好地把我国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传承下去。

赵靖凯:提倡写简体字

写书法用简体好还是繁体写好呢?它们各有各的好处,简体在当今文化环境中更实用,繁体可以使我们更接近传统文化。但我觉得应该提倡简体写。这是因为:

1.简体字是我国现行通用字体,这样写,人人都能看懂;

2.从甲骨文到楷书,中国的汉字在不断简化。除中国外,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都在简化汉字。

3.中国大陆规定的简体字基本源于民间业已流传的写法,并非凭空创造。

4.汉字的简化减少了笔画数和汉字数目,因而降低了汉字学习的难度,同时加快了书写的速度。有利于普及教育,且废除繁体中的异体字,更方便交流。

大人的发言:

谷松章(《青少年书法》杂志主编)

在毛笔书法学习中,我建议使用繁体,因为我们的范本都是繁体的。而且书法贵有变化,繁体字更具变化空间。而硬笔书法,可以用简体,规范快捷实用,和日常的作业结合得更紧密。

乔延坤(河南青年书协副主席)

我认为繁体和简体一起学习最好。繁体字承载着中国文字发展的丰富信息,加以准确的讲解和引导,会大大提高学生们学习汉字,进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而简体字已经使用了几十年,影响了好几代人,而且的确好写好记。繁简体同时学习,只要方法得当,并不会增加多少学习量,反而会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杨海波(《青少年书法》编辑)

国家推行简体字半个多世纪之后,繁体字已成为“古董”。大约是除了书法圈和古文字相关专业,没多少人能识、能写正确的繁体字。然而人们又普遍存在对繁体字的敬畏,因为繁体多用于庄重严肃的场合,以及那些确确实实有些历史年代的书籍,可惜的是这种敬畏多表现为“敬而远之”,于是文脉近于断裂,恢复繁体字教育迫在眉睫。

关于书法作品中的繁简体的使用,我个人觉得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应该提倡繁体字,这是对于中国文字的继承和发扬。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电脑逐渐取代了手写体,书法也逐渐被边缘化,很多成年人对于汉字的繁体书写简直一无所知,所以我觉得既然作为学书者,更应该学习和了解书法发展史和文字发展史,这样书写的作品才更加丰富和有内涵,而不单单是为了写作品而写作品。

程志宏(青年书法家)

关于繁体字与简化字在书法中的应用,这是争论较大的一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在小学生书法教学中,最基本也要做到识繁用简。如果有继续向书法艺术深入的意愿,就尽量要做到识用繁体字。因为作为一个书法学习者,对于文字发展要有清晰认识,繁体字在隶书之后一千多年的运用说明其有存在的必要和土壤。在书法创作中,繁体字对于书者安排结构、布局章法都有重要的作用。简化字的产生和应用都是在实用基础上出现的,所以如果在硬笔书写中,还是简化字更适合日常应用。

谷国伟(河南省青年书协副秘书长)

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我建议使用繁体字,因为这样更能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但是从学生学习书法的角度看,有些孩子学习书法起步很早,年龄小,识字量有限,识别繁体字的能力更是有限,甚至可能就没有接触过繁体字。如果从一开始学习书法就硬性要求他使用繁体字,这也是不现实的。我的观点是应该根据学生对繁体字识别能力的提高,循序渐进,慢慢从简体字转变到繁体字的识别、临摹和创作过程中,并达到用繁体字创作的目的。

当然,学生在平时写作业、答试卷等和学习相关的事情,还是要使用简体字。

陈培站(山东师范大学书法教师)

在高校从事书法专业的教学,更加感觉到中国汉字当下所面临的层层危机。从文字学的视角审视,谈中国文化,文字必须要还原到繁体。简化字是近现代文化革命的产物,从书法的角度它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从使用交流方面它又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汉字、书法是中国文化得以延续的核心关键,故在毛笔、硬笔书法的学习中,我极力建议使用繁体字,且历史留给我们的范本都是繁体字。

周继中(中国书道网 总编)

小朋友写书法,到底是繁体好,还是简体好,好像争论过许久,喜欢书法的和一些文化人,从骨子里还是赞同使用繁体字。我尝试问过一些不是书法圈内的同龄朋友,他们不太喜欢繁体字,主要原因是一开始接触教育的时候就是简化字,没繁体字的概念,说书写起来也麻烦,在他们心中繁体字好像就是书法爱好者和文化人专用的,但是我去过几次香港,也同他们交流过,他们从小接触的就是繁体,有的文章甚至是竖排版,没有觉得不习惯和麻烦的地方。所以,我个人还是赞同小朋友写书法,一开始还是繁体的好,不但能把中国汉字繁体文化坚守住,也能把书法从古至今的精髓一脉相传下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能写繁体,能识繁体,在现在的信息化、简便化、快速化的时代,这也是一种新的时尚和骄傲哟!

张良(郑州西泠书画艺术培训中心校长)

我个人认为:毛笔书法表现力丰富,艺术性强,而且古代的经典法帖大多都是繁体,因此建议毛笔书法学繁体。硬笔是书写便捷的产物,偏重于实用,硬笔法帖也大都有今人书写,且大多数是简体,因此,硬笔书法我建议还是以简体为主。

书法字体范文第3篇

有人认为,学写字要从篆书学起,后学汉隶,再写楷行诸体。理由是沿着书法艺术的演变、发展过程,从发展变化中体会笔法与结体,这是和书法的发展历史一致的。其次,篆书用笔,笔笔中锋,以训练孩子臂力稳健,执笔沉稳,这又与学习书法不相悖。但是,我认为历史的发展,自有历史的发展规律,从原始文字符号到甲骨文字,从甲骨文再到金文……都经历过多少年代,走过了许多曲折的道路,现代少年儿童学习书法,不应该去走历史的道路。

那么,少年儿童学习书法,该从哪种字体学起呢?我认为,楷书作为少年儿童书法学习的基础,从楷书学起是一条正确的途径。这是根据客观实际,结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结构特点,以及对事物的理解、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对字体的实用性感受程度等因素来决定的。

一、少年儿童的年龄结构特点,决定书体的定向选择

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结构特点,对他们提出的书写的基本要求是:书写规范、字体端正、结构严谨、字迹清晰。而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少年儿童学书法时字体的选择。据调查了解,家长将子女选送书法培训班学习,多数在5~10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少年儿童处于刚开始接触识字的学习时期,此时选修楷书字体,其汉字书写结构刚好与在校老师教学的书写顺序相衔接(当然,书法的点画行笔更加严谨)。这样一来,少年儿童学习书法对识字与写好汉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起来更会产生浓厚兴趣,积极性也就大大提高。

二、楷书是汉字最成熟的字体,决定少年儿童书体的选择

楷书是汉字最成熟的字体,是由隶书演变而来。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法度谨严,有规有矩,其笔法极完备、清晰,风格多样,流派众多,精彩纷呈,可供选择的可靠范本多,如颜真卿的《多宝塔》、《勤礼碑》、《麻姑仙坛记》,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还有赵孟兆页 的《千字文》,褚遂良的《倪宽赞》等诸家碑帖。唐代碑帖构成我国楷书的一大渊薮。

三、少年儿童对事物理解及接受能力程度,决定了对楷书的选择

行书、草书都以楷书为本体,若楷书基本结构掌握不好,一开始便“龙飞凤舞”,进而应用到作业上去,会造成“未学行,先学飞”的倾向。少年儿童随着其生理及身体机能的发育,对事物的接触感受能力的提高,对新生的事物充满好奇好胜心理,他们善于模仿,对写好字有强烈的欲望。孩子喜欢学习书法,送他到培训班学习,应该本着其对事物的理解及接受能力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或要求培训老师授其何种字体。别让孩子对学习的东西感到困惑、模糊,无法对号入座,形成思想障碍。这样,反而产生压力,兴趣将不日殆尽。因此,对字体的选择至关重要。

四、楷书的实用性,决定少年儿童对书体的选择

少年儿童学习书法,选择楷书入门,是因为楷书是现通行汉字字体,便于学与用相结合,可增加少年儿童对学书法的兴趣。一方面在校学习识字的结构跟培训班老师教的楷书产生联想、衔接作用,学生容易对号入座并把书法艺术移植到硬笔书法上来。学校课堂作业,不知不觉融入楷书书写结体,既能配合识字又能进一步把字写好。另一方面少儿用楷书书体创作出来的作品,人们普遍易看、易懂、易接受。因此,其书写水平高低也就毫不掩饰地显露出来。书法界常有这样一句话:“楷书难写。”其难也许就是表现在这里。而篆书字体的字形与现在通行的字体形迹相距甚远,偏旁部首(结构)写法不同,识认起来确有不小困难,也很难应用到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去,然一位学生学习一种字体投入的时间并非一朝一夕,而收效却与其意愿不相一致。因此,在选择字体上要慎重考虑。

学楷书,可使少儿先了解笔的使用,摸清汉字结体的规矩。先从楷书学起,这是先入规范,建立基础;
否则,舍去了根本规范,便学其他字体,很可能导致“半路插班”,无头无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无序无法,对以后的深入学习造成困难。邻居小民读幼儿园大班时,在一位私塾老师那里学习书法,老师教他学写甲骨文。通过一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老师说他进步很快,家长也感觉不错。有一天,他兴致勃勃地拿了两张字数不多的甲骨文习作给我看,家长说是让我指点指点。我乍一看,惊觉七八岁的儿童能写出如此苍劲笔画,非一般人所能为之。我称赞他一番后问他,你能读出这两张字的内容来吗?他非常流利地从上而下一口读出。而我折掉上下,留下中间一个字,问他这个字是什么,他居然读不出来。再折另一张,中间留二字,要他从下读起,他依然读不出来。我写几个简单的汉字,问他写成甲骨文怎么写,他连一个都不会写,即使勉强写出,也没有一个写得正确。如果他学习楷书,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因为楷书毕竟易辨识这件事一直令我心情感到非常沉重。他写的这两张字,如果摆上展厅或印成书集,相信一定能令书家、家长们惊赞,偶尔参加一些大奖赛,也许还能获个大奖。可实际效果却令人深思。

书法字体范文第4篇

结字训练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的训练,在合体字的训练中又作细的划分。这样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字形有基本的认识和把握。独体字是从用笔到结构过渡练习时最好的选择。独体字在结构中对字形没有太多新知识的掌握要求,关键的一点是理解和应用 “中轴对称”。于此同时,可以把前一阶段对笔画的学习所得应用到独体字中,从而能得到更多锻炼机会。

独体字的结字也有不同的形式,其基本要求就是保持字在字格的中央。第一种是以横或竖作主笔的独体字。这类字中轴线容易把握。如图1和图2,段聪聪同学写的这几个独体字,中轴线把握得很好。“水”是以竖钩为主笔左右对称,“寸”字也是以竖钩为中轴展开的。“古”字是以竖为中轴,平分横画和“口”。然而“万”却没有这么明确的标准,横折钩的起处要保持在格子的竖线上,同时撇的起笔也要在格子的竖线上,这样才能保持字的居中状态。当然,段聪聪同学能这样书写也做得比较好了。图3是另外一个同学写的,以竖为主笔的“市”结字很好,但这样简单的结构也暴露了笔画的问题:横折钩的折角处圆转了,没有表现出折的力度,整个字的气势就会弱。这一点是这位同学以后要加强练习的地方。主笔能表现字的美感,因此“突出主笔”在结构中是一个重要的法则。独体字笔画简单,如果没有突出的笔画,整个字形都会趋于平板。如图4中的“我”字,主笔“斜钩”是最能表现字的美感的,这位同学没有把斜钩表现出来,整个字表现得局促。如果把斜钩写得舒展一些,字形会峻拔很多。

第二种是笔画的交叉点处于字的中轴上的独体字。这就要求笔画的交叉点处于字格的竖线上。如图5的“人”字的中轴就通过撇和捺的交叉点,如果这个交叉点和所在的字格竖线重合,那么这个字就在字格的中央了,字形也能保持中轴对称。图6中“冬”字的中轴线就偏离格子的中线靠右了。“冬”撇和捺的交点在字格竖线的右侧。比较好的修改方式是把“冬”字小撇的起笔写在字格的竖线上,撇和捺的交叉点也写在竖线上,两个小点同时居于一条直线上,这个字形就能保持在字格的中央,以格子竖线为中轴对称。图7中的“又”字,撇和捺相交处同样偏离了中轴线。图8中“衣”字的书写中轴线同样向右偏离。字形一侧收缩,一侧扩张,像被风扯了一下,字形给人的美感荡然无存。图9是石渊元同学写的“罗”字,字的中轴偏向左侧,但笔画书写到位,整体感觉还是比较好的。这一点也应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在写简单结构的字时一定要保证笔画书写的质量,这样对字形的不足也是一种弥补。

以上介绍了掌握简单的两种独体字中轴对称的要点。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中还存在其他共性的问题影响字形的美感。接下来谈一下比较普遍的两个问题。

第一是结字重心靠下,这个问题几乎会伴随书写的整个过程。启功先生在书法的结字问题上提出“黄金分割”的应用。先生认为最美的结字是依据黄金分割的原理,字的重心在字格中心稍微靠上一点。这个理论观点同样适用于书法的硬笔学习。如图10中的两个字,都有重心靠下的问题。沿“兑”“文”两字的外轮廓线画一个四边形,把这个四边形上下两边与格子的上下两边的距离相比较,就可以明显地看到字形靠下。一般情况下,独体字中竖线的左右对称能引起注意,对于横线的对称,同学们关注的就要少得多了。

第二是笔画书写得不到位对结字的影响。如在图11中,两个字的撇画弧度都太大,以致占据了下面的书写空间。如果把撇的弧度减小写成直撇的话,“考”字下面的处理会居左,横折钩就会正好钩在格子的竖线上,“老”字头和下面的字形的中轴线就不会错位了。“者”字同样是这样的问题:“老”字头的竖在中轴线上,下面“日”的中心向右偏离,二者同样不在一条线上。

第三是学生对格子的漠视。如在图12中,这位同学写了一个“尽”字,几乎犯了以上提到的所有错误。字形偏离中心对称轴,结字靠下,笔画不到位。格子对字的唯一作用是界定范围,这位同学总算还没有把字写到格子外面去。

书法字体范文第5篇

上下结构的字由字形的上下两个部件组成,也有上中下三个部件的,我们也把这样的结构列在上下结构中。首先,还是了解一下上下结构的字中构成汉字的字头和字底的构件。字头是一个字中上半部分结字,主要有:草字头、竹字头、爪字头、党字头、学字头、父字头、宝盖头。这些字头的命名是根据原字变形或截取而来的,如竹字头、爪字头分别是缩短竹字和爪字的字形和笔画,变成简单的几笔,党字头、学字头和宝盖头分别是截取党字、学字和宝字的上半部分来作部首。这些部首已经可以作为抽象的偏旁符号来看待,在对偏旁进行记忆时可以直接记忆,不用记单字。在上下结构的字中,字底作为一个字中下半部分构件,也有固定的样式。主要有四点底、心字底、皿字底等。这里四点底是火字的变形,现在可以直接用四点底了。

上下结构的字除了这些常见的部首外,在平常的字形书写中还会遇到很多独体字作为上或下的部件,遇到这样的部件要对它的原字形有所变形,使其符合上下结构字的搭配比例。搭配比例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上覆下,就是字形上部宽下部窄(如图1)。含有前面提到的字头的字基本上都是这类情况。典型的字形还有雷、贾、香、哲等。这类字同样涉及字头的变形处理。如雨字,在作为偏旁和独体字时写法就不相同,雨字头要对雨字压缩并减省笔画。在贾字中,对西字的处理是拉扁其字形,以达到和下面贝字相协调的目的。香字的处理又涉及撇捺收放的问题。在介绍左右结构字的时候讲到为了协调左右部件的关系,居左的禾木旁把最后一笔收成点画的写法。在上下结构的字形中,为了协调字形,上部的笔画舒展开张。“哲”的上部是左右结构字的组合,如果上下结构字的上部或下部出现组合的字,要把其当作一个整体来处理,把折和口字看作字的两个部分,按照上覆下的规则处理折字。

2.下载上。这是与上覆下相对应的,就是字形下宽上窄。我们前面提到的含四点底、心字底、皿字底的字多是这个类型。如四点底的“烈”“煮”,皿字底的“盆”。下载上的字形,在含女字旁的字中也很多,如“要”“妥”。上下结构的字中有一些字上下两个部件相同,如“多”“吕”“昌”“出”,面对这样的情况,通常是按照下载上的规则处理,把下部增宽。

3.挑扁担。这种形式是针对上中下结构而言的,和上面提到的稍微不同,是中间的部件宽,上下的部件都比较窄。如“受”“管”“喜”,都是中间部分承载上下两部分,是字的支撑点。

简单讲述之后,我们看一下学生的习作,针对习作中的问题具体讨论。

1.关于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我个人倾向于左右结构要比上下结构掌握起来更难:左右结构中部件,比例变化多,穿插避让也是一个难点;
上下结构字的穿插要比左右结构字的穿插遇到的问题少。当然上下结构字的字形的比例是一个躲不过的问题。如图2,盐字是一个下载上的字形,下部“皿”是一个扁而长的部件,此作者把“皿”的高度加高,和上部的构件比例相当,字形下部就显得臃肿。在上下结构字中,字形上下结构的比例是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上下结构的字在字格中所占的比例也需要引起注意。上下结构在字格中的处理,需要先对字形所应占据空间有个大概的了解,否则,等写好上部再看布局时往往已经晚了。对字形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是小学生学习的困难。因为他们本身对字形就不是很熟悉,所以在学生的作品中有的字写得很靠下。他们往往习惯性地起笔在字格中部,等写完一看都快出格子了。即使是那些发现了问题,他们也只能是紧缩下部的字形,使整个字蜷成一团。所以,写字之前的观察很重要,尤其是在遇到上下结构字的时候,要仔细看好字形比例的安排再下笔。像皿字底、竹字头、四点底这类部件一定不要写肥。

2.图3中是从学生习作中捡取的两个字。章字是上覆下的字形,但是这位同学没有写出这样的字形结构,上部“立”字的最后一笔没有支撑起整个字,与下部“早”字的横画相冲突,造成了字没有主笔,上下字形的宽窄没有变化,没有表现出上覆下。华字的结构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华字符合下载上的字形结构的特征,但这位同学写的华字,“横”的笔画表现不充分,没有把“载”的形态诠释出来,如果拉长横画字形的效果会更好。这是学生在上下结构字的作品中常会出现的问题之一:不能充分展示“覆”和“载”的形态,通常把上下部件的大小写得一样。学生能做的是把字形写对,没有考虑到字形美的问题。在字的上下部分画格子,机械得练习上下字形的大小,也是纠正这类错误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