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写材料用典: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

时间:2022-12-09 18:40:10 来源:晨阳文秘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材料用典: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供大家参考。

写材料用典: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

    【例文】民主的过程就是虚心真诚听取和吸收大家意见建议的过程,民主程度高低的衡量标准就在于在决策过程中是否能容纳反对的声音,凸显民主的充分性。没有充分民主,就没有正确集中。正所谓“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领导干部既要有宽广的视野,又要有宽广的胸怀。而且,有了宽广的胸怀这个前提,才更容易拥有宽广的视野,不断打开决策空间,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多谋善断提高领导干部决策能力》) 

【典故】出处明代杨继盛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提炼出来的对联,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 

【释义】意思是,待人处事要虚怀若谷,心气和平,广泛采纳群众意见,哪怕他们只有一点是正确的也要看到。 

【赏析】毛泽东主席生前非常喜爱这幅对联,曾于1959年与梅白在庐山谈诗时谈到此句,并给予了极高评价。毛主席讲到,头一句“遇事虚怀观一是”,难就难在“遇事”这两个字上,即有时虚怀,有时并不怎么虚怀。第二句“与人和气察群言”,难在“察”字上面。“察”不是一般的察言观色,而是要虚心体察,这样才能从群众中吸取智慧的力量。善于听取不同意见需要领导干部的民主素养和宽广胸怀。凡属正确的领导意见,必须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在群众中坚持下去。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只有以民意的广度才能提高决策的准度。听取意见是一种姿态,不是“替民作主”而是“让民作主”;
是一种心态,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等相待;
是一种常态,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常为常新。 

【用法】一是适用于人大、政协、统战等部门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用以强调广泛听取意见的重要性,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二是适用于领导干部党课报告,用以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听取意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