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小学教育毕业实习自我【五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6-13 10:4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小学教育毕业实习自我范文第1篇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由于毕业生实习是就业工作的前奏,是检验音乐理论与技能以及个人综合教学能力的试金石,所以,指导好实习教学,是学校把毕业生推向市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育毕业实习自我【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小学教育毕业实习自我【五篇】

小学教育毕业实习自我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
毕业生;
就业;
对策

由于毕业生实习是就业工作的前奏,是检验音乐理论与技能以及个人综合教学能力的试金石,所以,指导好实习教学,是学校把毕业生推向市场、提高就业率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实习情况

1.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实习现状

(1)实习缺乏足够的时间;
(2)实习缺乏全局性、系统性安排;
(3)实习缺乏实质性的管理与指导。

2.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实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部分毕业生文化素质较低,艺术素养不高;
(2)部分毕业生教学观念落后,方法陈旧、呆板,模式单一;
(3)部分毕业生教学视角狭窄,缺乏音乐基础教育的观念;
(4)部分毕业生的心理状态没有及时调整到位;
(5)部分毕业生容易忽略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目前,艺术课程改革使高师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一方面遭遇中小学师资紧缺的困境,另一方面却是高师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这一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扩招对就业形势影响较大;
(2)就业率较高,但专业对口的较少;
(3)择业观所造成不平衡性对就业造成较大影响。

三、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策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客观评价自我

(1)坚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

首先,高师毕业生应树立“有奋斗,有贡献,才有发展”的观念。其次,学校应坚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毕业培养全过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是实施就业引导工作的灵魂工程。

(2)珍惜眼前的就业机会,才能找到“适合”的工作

首先,毕业生要认清严峻的就业形势,珍惜每个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其次,毕业生要在普通的工作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

2.加强音乐基础知识与艺术素养的学习和培养,提高自身综合的素质,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

3.增强职业责任感与角色认同感

综上所述,高师音乐教育应进一步明确自身所担当的社会任务,以社会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需求为杠杆,在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面前及时调整自己,这样才能使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明确自身定位,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实用性,有效缩短师范生与中小学音乐教师两种角色之间的距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吉人.正确理解音乐对于人的发展价值[J].中国音乐教育,2007(7):7-10.

小学教育毕业实习自我范文第2篇

关键词:毕业实习;
学生预备党员;
教育管理

高等职院学生党建工作一直以来就是学院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学生预备党员的整体素质是好的,但是处在这一年龄段的青年人,需要长期的关心、培养和教育。随着在校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不断壮大,学院要更加重视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尤其重视对即将毕业学生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近些年来,随着学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开展,毕业班学生都要到企业顶岗实习。这种育人形式已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实习期多数超过半年,学生预备党员一般分散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上班时间各不相同,对他们的教育与管理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如何加强管理和教育,保证学生党员的质量,是高职院校党建中重点研究的课题。

1. 毕业实习期高职生预备党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职业教育的活力所在。而对于实习期的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来说,预备党员在实习期的表现,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影响极大。为更好地了解毕业实习期间,学生预备党员的表现情况,专门开展了一项对实习单位和毕业实习期间预备党员的调查活动,发现了一些问题。

1.1毕业实习去向多变

据调查发现,81%的单位认为与普通毕业生相比,更愿意接收平时表现良好的学生,特别是学生预备党员参加实习。近年来,毕业生选择毕业实习单位多采用“双选会”的形式,使得这部分学生有过多的面试机会,去向灵活多变,致使学生预备党员与学校党组织之间处于“断线”状态。

1.2党员活动难以开展

调查表明,有40.2%的毕业生党员表示愿意在实习期间回学校参加党员活动、有59.8%的毕业生预备党员表示希望能在实习单位党组织参加组织活动,作息时间的不一致是同学们选择后者的主要原因,致使毕业生预备党员无法回学校参加原有支部活动。即使能回来参加活动,也是走过场,没有真正达到党员活动的目的。

1.3教育管理措施难以到位

由于学校与企业采取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措施,大部分学生实习期超过半年,使得原支部不了解学生预备党员在企业的表现,更没有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很少做他们的教育管理工作,调查中发现有20.3%的毕业生预备党员在实习期间,放松了思想上的要求。

1.4党员作用发挥不够

调查表明,有25%的企业认为,实习期间的学生预备党员不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预备党员长时间远离党组织,得不到党组织的教育帮助,将自己混同与一般群众,放任自流,起不到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2.针对突出问题的解决对策

找到问题,分析问题,目的在于更好的解决学生党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还要充分发挥各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使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2.1加强教育指导

毕业实习期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好坏,关系到整体学生党员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学院党委应充分认识到改进毕业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方法,召开毕业生预备党员赴企业实习的动员大会,对他们提出要求。并督促学生各支部,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实习期间的临时党组织,定期开展组织活动,主要是向组织汇报个人的工作情况。学生党支部要加强指导,同时要加强同用人单位联系,切实掌握毕业实习环节毕业生预备党员的表现,定期进行讲评和教育,保证组织与学生党员联系和交流。

2.2不断充实队伍

毕业生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建工作队伍,要想取得实效是不可能的,因此应改变现有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以兼职人员为主的现状。增加专职学生党建工作的人员数量,提高专职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定期与毕业生预备党员沟通,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更好地做好毕业生党员的教育工作。

2.3创新工作模式

新时期对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只有创新工作模式,才能加强毕业生预备党员组织生活的质量,才能在毕业实习期间不放松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创新工作模式如图所示:

2.3.1建立临时党小组

临时党小组是支部与毕业生预备党员联系的纽带,因此在一个实习单位或几个相邻的实习单位中,只要学生党员人数达到3人及以上,就应该建立临时党小组;
如果实习单位比较分散还可以建立网络党小组,临时党小组和网络党小组都应在学校党支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2.3.2建立临时党关系

各党支部要主动联系毕业生预备党员所在的实习单位,并与其协商在该单位党组织建立临时党关系,使毕业实习期间的学生党员提前参加实习单位的组织活动,增强社会实践以便尽快融入社会,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也使实习单位能更快的熟悉学生党员的基本情况,发挥他们的长处。

2.3.3建立教育与管理机制

根据当前的具体情况,应改变现有的、单一的教育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功能。以毕业实习为核心,加强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

一要加强督导,全面考察。要想建立有效的培养考察体系,就要建立联系人制度,定期与预备党员谈话。通过其所在的党小组成员、企业实习指导师、专职辅导员等及时准确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和群众基础方面的情况,并定期向所在学生党支部汇报;
还要坚持定期的思想汇报制度,使各级党组织能直接了解毕业生预备党员的思想现状和平时表现,使毕业生预备党员明确努力方向,找出自身差距。

二要加强考核,全面成长。学生党支部应结合毕业实习期学生预备党员的特点,制定考核标准,实行量化考核。临时党小组提供毕业生预备党员的理论学习情况,实习单位提供每位毕业生党员实习期间表现和参加活动情况,并填写《毕业生预备党员校外实习鉴定表》,学生党支部提供思想回报情况,对毕业生预备党员进行考察和鉴定,引导他们的行为,使他们真正成为“思想上的先行者,学习上的佼佼者,工作中的奉献者,实践中的开拓者,生活中的服务者”,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要建立毕业实习期,选拔学生预备党员或代表定期回学校汇报、宣讲制度。要求认真思考毕业实习期间的体会和感想,在校内的入党积极分子座谈会上现身说法,汇报自己的得与失,与入党积极分子一起分享在社会交往、提升就业能力的喜悦,又以“探路者”的身份,向学弟学妹们传授初次涉身职场的经验和感受,畅谈如何与同事相处、面对新的环境如何融入新的团队并开展工作的体会。从而形成以老带新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3.结束语

不断提高党员的质量,是党的生命所在。毕业实习期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对其今后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至关重要,做好实习期学生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对提高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做好实习期学生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需要我们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作为高职院校的党务工作者,担负着对学生党员管理教育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双重责任,我们要本着对学生和党组织高度负责的精神,关心他们的成长过程,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引导他们自觉地进行党性锻炼,让他们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毕业实习自我范文第3篇

第一阶段,初次就业率统计,即学生离校前的签约人数。

第二阶段,总就业率统计,即初次就业人数与学生离校后就业人数之和。

结果如下:

初次就业(截止到2004年7月5日)3人,就业率为5%。

总就业人数(截止到2004年12月25日)48人,就业率为94.1%,如下表:

从表格反映的就业情况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乐观,就业率高达94.1%。但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专业设置来看,好像是“一厢情愿”,因为有达半数以上的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没有进入其相对应的岗位上就业,而是进入到移动通信公司、琴行、化妆品公司、超市、旅行社等服务性行业和一些厂矿、企业等生产性行业就业。回顾近几个月的跟踪调查,笔者认为,影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对矛盾,根据矛盾,笔者提出了解决矛盾的一些对策与建议,以供大家探讨。

一、 供求之间的矛盾

在当前我国以市场调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中,市场的作用可以说影响到各行各业,人才市场也不例外。为了解决金融市场的供求矛盾,国家金融机构利用宏观调控、调整利率等经济杠杆,引导我国经济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然而,我国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市场的供求关系却长期处于无序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专业扩招与需求减少

高校扩招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每年的招生数也随之剧增,以我校音乐教育专业在校生为例,1997年40多人,现在300多人,可以说在数量上,实现了质的“飞跃”。然而,从中小学校的需求来看,却表现出整体减少的态势,如受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广大城乡中小学校的招生处在一个生源减少的关键时期,很多城市中小学校招生人数从原来的200多人,突然减少至80多人,很多农村中小学校因为生源问题,而进行合并或停办。因此,中小学校对教师的需求不但影响到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甚至影响到师范类的所有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

(二)城市饱和与农村紧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确立了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音乐教育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城市的各级各类学校,纷纷对音乐教学的硬软件等各方面加大投入,有些学校甚至以音乐教育为突破口,引导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并积极引进各级各类音乐人才(有些并不是音乐教育专业毕业),加上市级财政对教师福利待遇的强有力支持,原来并没有多大吸引力的音乐教师岗位,很快处于饱和状态。因此,城市中小学校的教师岗位,除了退休等自然减员外,基本上没有新的岗位,从而出现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城市饱和现象。

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音乐师资却表现出相当的紧缺。笔者在对我市某县10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状况进行调查时发现,接受调查的小学竟然没有一位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专职音乐教师,尽管有些中学吸收了一些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但都是以教音乐课为副科,主要还是教语文、数学、物理等中考考试的科目。这样,相对于城市而言,广大农村中小学对音乐教师的需求可以说处于相对紧缺状况。加上乡级财政包干制,教师的工资主要依靠乡(镇)级财政拨给,由于我国乡镇经济绝大部分地区比城市落后,更加剧了城乡(镇)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的差距拉大,很多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宁愿在城市“打工”,也不愿到农村中小学从事基础音乐教育工作,最终导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一厢情愿”的尴尬境地。

针对专业扩招与需求减少的矛盾。各级教育职能部门应充分了解音乐教育的特殊性,在追求办学规模与效益的同时,也应该遵守市场规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笔者建议各级各类音乐院、系音乐教育专业扩招之前,通过课题立项的办法,对主要生源所属的城市与乡镇,进行需求信息的调研工作,并结合本院系的硬件(办学设施)和软件(师资力量)进行论证后,确定扩招的数量,以避免扩招的盲目性,最大限度地缓解学校办学给社会带来的就业压力,实现社会经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招生、毕业生就业同步发展的新局面。

针对城市饱和与农村紧缺现象,对“外因”进行呐喊,对“内因”进行改革。“外因”即各级人民政府应以实际行动重视广大乡镇和农村的基础音乐教育工作,提高乡镇和农村教师工资与福利待遇,缩小城乡距离,使人力、财力向农村、边远地区倾斜。“内因”即各音乐院(系)可进行以下改革:1.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树立为农村基础音乐教育服务的专业思想;
2.实行社会公开招生、单位委培、在职培训、双专业双学位等多渠道招生模式;
3.为广大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设立“套餐式”培养模式,把办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交给学校、交给社会。

二、 “培养公式化”与“需求多元化”之间的矛盾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办学,沿袭专业音乐院(系)的办学模式,可以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看:不管人才市场需求如何?不管学生条件怎么样?不管学生愿意与否?只要你进入到我这所学校,选择了这个专业,你就必须无条件地接受我最低成本投入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活动安排等,从而导致学校人才培养的“公式化”、“标准化”。下图漫画,对照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可以说是意味深长。

而恰恰相反,人才市场对高等教育是一种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从笔者的调查看,能够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对口岗位就业的毕业生,可以说是个性化决定了他们的就业。如一位学生被某地区某高中录用,就是因为该同学钢琴伴奏的特长与该校课外文艺活动(如大合唱比赛等)急需一位有伴奏特长的音乐教师的结果;
又如另一位学生初次就业就被某医院幼儿园录用,就是因为该幼儿园急需一位有舞蹈编配专长的音乐教师的结果,等等。

因此,人才培养的“公式化”,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就业渠道,而且也加剧了本专业内的“恶性”竞争。

针对人才培养“公式化”与需求“多元化”的矛盾,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给学习者的修业年限与学习内容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给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同时,可根据各类人才需求的信息,推介出多种“套餐式培养模式”,使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逐步走向多元化、个性化,提高高师音乐教育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和就业率,保证高师音乐教育办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 “零起点”与“高标准”的矛盾

为了鼓励学生刻苦学习,我常常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说:“与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相比,学习音乐对于你们来说,是一件十分‘残酷’的事情,你们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不刻苦学习。因为其他专业的学生从中学考入到大学学习,可以说‘轻车熟路’,而你们学习音乐,是从幼儿园一步跃入到大学学习。如果同学们再不努力学习,毕业的那一天,也就是你待业的开始。”

因为从目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生源情况看,60%以上的学生都是因为中学时期文化课成绩落后,在高考无望的情形下,临时找音乐老师或各种短期培训班的学习,而顺利进入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习的,所以不管从学生的音乐基础,还是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可以说都是“零”。

相反,基础教育的教学理念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与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各级各类学校对学校音乐教育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音乐教师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音乐技能的学习,与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何解决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零起点”与社会需求“高标准”的矛盾,是我们不得不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针对“零起点”与“高标准”的矛盾。应加强考前音乐学习的系统性管理,与延长学制(修业时间)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基础,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保障,是提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根据当前实际,笔者建议:1.以各种形式建立考前培训基地,加强对培训基地教育教学的有效指导;
2.实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3+2培养模式(即学生学习3年后,成绩合格的以音乐学教育方向继续学习2年,反之,以音乐学其他方向专科毕业),从而实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制的“变向”延长,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事实证明,3+2培养模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如我校音乐系代表广西参加教育部主办的第三届“珠江杯”全国大学生音乐教育专业“五项全能”比赛,获奖的两位学生都是3+2模式培养的学生。

对第二点建议,笔者呼吁学校的各级职能部门,确实重视当前的3+2培养模式,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办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特色,为高师音乐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铺平道路。

四、 “教育成本投入”与“就业收入”的矛盾

本次跟踪调查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5%,而截止到2004年12月25日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从这一组数字看,是什么原因造成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如此之低?从调查中认识到,这与学生的就业心理有很大关系,即“教育成本投入”与“就业收入”的矛盾。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19%,这就意味着2004年我国每100个高中毕业生中,就有81个学生不能进入到大学学习。因此,很多学生(几乎90%以上),把进入大学学习作为今后参加工作获得好岗位、高收入的惟一途径。特别是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由于收费的高标准,更增强了学生对毕业后,获得高收入的期望值。然而,毕业进入社会后,可以说是“美梦”初醒,社会所提供的岗位与自己心理的期望值相差甚远,这时候很多学生选择的是观望、等待与无赖。这样,很多毕业生选择了“逃避”,进入一个心理斗争阶段,从而出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初次就业率低的现象。

对策

针对“教育成本投入”与“就业收入”的矛盾。我想向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提两条建议:1.录取之前把学校的收费标准与当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连同录取通知书寄发到学生与家长手中,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关心毕业后的就业问题。2.落实就业指导责任制,号召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参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小学教育毕业实习自我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就业环境;
就业能力;
社会评价

根据教育部统计,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呈逐年大幅上升趋势,2009年611万、2010年630万、2011年660万、2012年690万,而与之相对的是全国平均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由2002年的80%下降到68%左右。逐年增加的大学生毕业人数与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形成了尖锐矛盾,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制度及就业市场呈现系列新的特征[1]。

一、地方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随着近年来师范院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攀升,就业质量和数量出现逐年降低趋势,与其他类毕业生相比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低成为最显著的特点。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不大特别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基本稳定,就业层次逐渐向基层和边远地区发展,同时大部分非师范生涌入教师职业,而部分师范类毕业生在非教育系统就业人数也呈上升趋势。

作为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地方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因此,正确分析当前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采取有效措施,使他们及时而充分地就业,既是学生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各级政府部门和师范院校亟需解决的难点[2]。

二、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特征及其原因

1.地方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环境及社会评价发生变化

随着高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高等师范教育的规模不断发展,基层教育的人力资源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出现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和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现象。全国高考实行“3+综合”以来,市场需求更偏重于语、数、外,其他小科类专业需求量大幅下降,高校毕业生的大幅增加也使得用人单位“唯学历观”,而教师“职业寿命”相对较长,使得师范类毕业生需求量呈逐年减少趋势,而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一般都集中在发达城市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地方师范院校一般不属于“211工程”和国家重点院校,在本省高等院校整体排名也处在中等水平,这就使得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环境和社会评价的竞争中相对处于劣势。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基础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我国适龄儿童数量的减少也使得中小学学生源结构发生变化。很多地区教师岗位“逢进必考”,而各地招考时间不统一、招考信息时间和渠道不够明朗,使得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渠道更加曲折,就业成本明显加大。特别是非师范类毕业生通过考核后也可以拿到教师资格证到教育领域工作政策的实施,为了改善师资队伍结构,用人单位更愿意引进综合类特别是重点高校优秀毕业生进入教师行业,迫于就业压力,综合类高校毕业生也日益看好教师职业,他们的加入“挤占”了原本属于师范生的工作岗位,这无疑加剧了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3]。

2.地方师范类毕业生自身就业能力缺失

受应试教育影响,高校特别是师范类高校在校生学习多数精力都用来应付考试,而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师范类专业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准备不充分,职业目标模糊。师范院校体现师范教育特色的教育类课程比例太少,学生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了解甚少。学生教学实践环节不能够深入教学第一线,缺少班主任、学校行政管理、课外辅导的教育实习,使得一些师范生组织能力和师范技能不强,很难胜任教师职业岗位[4]。

3.地方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

经历了高考和高等教育的部分高校毕业生对经济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有一定的抵制情绪,价值取向倾斜于发达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即使到一般的县区也盯着县重点中学和待遇较好的学校,对郊区、农村等边远地区不屑一顾,在就业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反差。由于师范生就业价值取向形成思维定势,就业观念陈旧,职业目标倾向于教师,一旦教师职业求职不成功,就业目标转向其他行业时缺少竞争意识,由于没有该行业求职相关技能而焦虑自卑,没有自信心,导致就业道路曲折。一部分毕业生四处碰壁后由积极变为消极,由主动变为被动,夸大就业压力,以客观条件为借口找不到合适工作而放弃就业。一部分毕业生意志品质薄弱,以继续“考研”为“目标”,逃避现实、逃避就业。这都体现出了师范类毕业生心态失衡、缺少求职经验和应聘技巧的软肋。

三、提升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基本对策

1.着力构建地方师范院校特色的就业指导体系,切实提高师范生就业竞争力

改进以辅导员为主题的就业指导队伍,引进就业指导经验丰富、教师教育理论研究深入和教学工作第一线的优秀中学名师,明确地方师范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构建具有地方师范院校特色的专业就业指导队伍,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应用型”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人才。辅导员队伍对就业指导对象的自身条件、职业目标等基本情况较为了解,负责帮助对学生自身条件的分析和职业目标的认定,教育专家负责学生的教师教育理论学习与研究,中学名师负责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布局科学的地方师范院校特色的就业指导队伍体系。对学生自身条件和职业目标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系统的教师教育理论学习和中学教学实践训练,有针对性的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切实有效提高师范生就业竞争力。

2.准确定位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培养目标,更新教学观念和毕业生就业观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到2020年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各级政府要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议事日程,全社会要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地方师范院校应该以此为契机,推进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培养符合基层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要求的高素质、现代化师资力量,明确为中小学教育和国家提出重点发展的基础教育提供合格教师的培养目标,不断优化师范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适应基层教育的需求。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具有敬业精神和创业精神,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到国家最需要的教育第一线,到适合自己岗位发挥自身优势、建功立业,树立先就业再创业的指导思想,促进毕业生就业。

3.积极推进地方师范院校见习、实训制度,以“职业试穿”提升教师教育技能

教育实习是师范类院校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的综合实践环节,练就师范技能的最有效途径。地方师范院校要确保师范类本科生教育实习时间为一个学期,积极探索“顶岗实习”模式,真正做到让毕业生“职业试穿”,提前熟悉将来的职业环境,在中小学承担正式老师的工作职责,包括课堂上课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和课外辅导工作实习,使毕业生受到全面锻炼,对中小学教育有深入的认识,培养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初步具备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大学生暑期支教也是师范生教育实训的有效途径之一,特别是地方师范院校每年都要组织大量志愿者到农村、艰苦地区进行暑期支教活动。青年学生在奉献自己、升华人格、体现价值的同时,也锻炼了自身战胜困难、组织协调能力,培养了教师技能和认知社会的能力。

4.努力拓宽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牵涉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2012年7月,总理在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上强调,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就业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地方师范院校在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应积极主动掌握各级政府关于毕业生政策,加强宣传国家鼓励和引导的“三支一扶计划”、“西部志愿者计划”、“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等有利于师范生的就业政策信息。“走出去、请进来”,抓住有利时机主动出击,及早了解各地市政府、教育局、学校、师资引进情况,充分发挥学校领导和教师特别是毕业校友力量,积极开拓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渠道。

随着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普及学前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跨入一个新的阶段,教育类人才的需求也必然会持续旺盛,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只要对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环境和社会评价做出科学判断和分析,加快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具有地方师范院校特色的工作体系,本着“以人文本、以生为本”的态度,才能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切实有效促进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孙万东,梁淑艳.师范专业毕业生能力提升的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

[2]伍光辉.一般本科院校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与对策[J].高教探索,2010(5)

[3]王玉芬.论地方师范院校的就业与就业指导[J].中国成人教育,2009(24):82-83.

小学教育毕业实习自我范文第5篇

职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值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一方面学习文化基础知识,一方面学习职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他们对各种社会信息反应更为敏感和直接,我校对职业教育中德育工作系列问题进行了总体构思和初步尝试,初步形成了适合我校实际和职校学生的德育工作体系,在教育内容上确立了以思想教育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教育,以科学信念为核心的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以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和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并积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我们从学生思想变化的一般特点出发,把德育工作分五个层次进行,即入学初、学习中、实习期、毕业前和就业后。

一、入学前的启始教育

对新生进行初步的专业思想教育,并进行集体主义和组织纪律性教育,培养学生的爱校之情,促进班集体的尽快形成,使职校生把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人格的完善,为今后各阶段德育工作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二、学习中的养成教育

这是整个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我们尽力做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特定优势,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既教书又育人。加强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充分挖掘文化课、专业课内在的德育内容,结合有关知识的传授,实施有机的思想品德教育,配合教学进程反复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教育;
我们还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技巧的需要,开展既有专业特点又富有德育色彩的教学活动,学科知识讲座和各种专业技能竞赛等;
我们还积极开辟课余活动的阵地,"课余兴趣活动小组","专业技能培训班"。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教师,不间断的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具有一专多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技术能力。在课外活动及节假日期间,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宣传、社会服务和社会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并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渠道,采取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在职业学校学习的优越性,"隐性教育"往往能起到入耳入脑的教育效果。

三、实习期的自我教育

实训实习既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其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教育和促进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时期,我们结合生产实习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反污染、拒腐蚀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是非鉴别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我们着重加强三个环节的教育:一是实习前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意义、内容、步骤、要求,了解实习单位的生产环境、劳动条件、劳动纪律等有关情况,建立由学校、实习单位和家长三方面代表组成的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计划,落实措施。二是实习中的教育管理。学校、实习单位、家长三方搞好分工协作,及时互通信息,解决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我们还加强带队老师的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在实习期间德育工作的骨干作用。同时,我们还注意发挥校团组织和学生干部的桥梁和带头作用,组织学生开展自治、自理、自我教育活动。学校还组织实习通讯报道组,定期编印《实习简报》,让学生之间交流实习体会和收获,及时表扬好人好事,通报实习情况,积极占领实习期的德育阵地,使实习生更多的受到正面引导和熏陶。三是实习后的思想鉴定。实习期间,对实习生既抓专业技能,技巧的训练,提高,又要抓思想提高,结合专业技术成绩的评定,进行思想表现鉴定。实习结束时,从而切实有效的加强实习期的德育工作。

四、毕业前的职业观教育

这一时期,学生摆脱了平日的学业压力,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自己的毕业去向,职业选择的问题上。学生思想矛盾主要表现在如何处理个人愿望与社会需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问题上,这是毕业前德育工作应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

我们多采取对话会、恳谈会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思想,让学生正确理解"三结合"就业方针的实质,引导学生客观的面对现实,实事求是的认识和评价自己,了解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我们还以组织举办毕业生联欢会、毕业成果汇报会、优秀毕业生汇报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五、就业后的跟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