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卓越教师技能大赛工作【五篇】

时间:2023-06-13 10:50:07 来源:晨阳文秘网

卓越教师技能大赛工作范文第1篇[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实践教学;课内外科技创新;培养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卓越教师技能大赛工作【五篇】,供大家参考。

卓越教师技能大赛工作【五篇】

卓越教师技能大赛工作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创新实践教学;
课内外科技创新;
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2?0032?04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组织实施的一个重大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1]。上海理工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之一[2],以大学生卓越工程师教育所要求的创新创业及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不断完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体系[3],构建因材施教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实现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课外培养体系的同步发展,使理论、实践、创新环环紧扣,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创新实践能力。本文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研究基于创新实践教学的卓越工程师教育。

一、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1. 成立由企业技术专家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

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就是要主动适应工业界的需求,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4]。从人才培养模式上,强调要由企业参与高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为此,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门成立了由企业技术专家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五位行业知名企业的专家担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该教学指导委员会不同于现有的专业教学委员会,其主要职能是对该专业的学生培养与发展方向、培养目标、专业标准、教学计划等重大教学问题进行评议与指导。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由行业知名企业的高水平专家和专业带头人、资深学科教授组成。成员中企业专家占到近一半,他们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出色的企业管理水平和长期的产学研合作经历。

2. 与多家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同指导学生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与多家大型企业、外资公司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或预备工程师培养计划,共同培养本科生,开展合作研究项目,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实习机制。目前该专业校外实习企业达100多个,近年来每届有70-100人到企业实习半年,学生在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双重指导下,按照实纲和有关要求,在企业开展实习,达到了“让学生认识社会,让社会了解学生”的目的,提高了企业对学生的认可度,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多赢”。近年来,学生就业率在97%以上,毕业生就业首薪显著增加,居各行业前茅。

3. 构建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借鉴德国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方法,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出发点,以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主要抓手,以强化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按照“分层次、多模块、加强综合实践、发展专业特色”的教学改革思路,改革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将第七学期以理论教学为主改为以综合实践教学为主,对学生按照综合实验、综合实习、综合实训进行分模块综合实践教学,构建了综合实验、综合实习、综合实训相互支撑、有机结合又各有侧重的新型综合实践教学体系,达到了在校内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构建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卓越工程教育体系

1. 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基本构架

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基本构架如图1所示。创新实践教学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主体,对联接课内和课外起着重要的作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师由进行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和企业工程实践的国际化教学团队组成,以校内外实习基地、学校教学实验平台、大学生创新研发基地和校内外试验室为支撑平台,以思维训练和方法论培养为主线,建立课堂教学链、创新实践链和国际合作链,从而培养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课堂教学链由精品课程、双语课程群、课程设计、专业学术报告和学术研讨会组成;
创新实践链是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核心,由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和各类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构成,其中实践教学体系由“实践体验―知识反馈―技能训练―创新设计”4个阶梯环节构成,而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按照“基础性―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3个层次建立;
国际合作链由国际课程、学生互派交流、双学位项目和联合设计等环节组成。

2. 构建大学生课内外科技创新活动平台

充分发挥网络学习模式的优势,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网站,在网站上不断各种科技创新活动的信息,鼓励本科生积极参加;
不断公布各种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果,供广大学生学习参考。目前我校每年定期举办大学生学术科技节、大学生科技论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竞赛、卓越工程师班科创比赛等。通过这些比赛活动,以及活动的成果展示,为本科生自主学习和课外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创造了条件,拓展了学习时空,加强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打造良好的平台。以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坚持开展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优秀科技创新项目的评选、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审、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绩效评估等,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从而强化实践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做到课内外相结合、基础与创新相结合。加强实验/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充实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到创新实践指导教师岗位,组建一支“精干、专业、高效、优质服务”的创新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对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建立了相应的学生奖励、指导教师奖励等有效激励机制,建立完善一套大学生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指导、评审、验收、奖励、转化等制度,并有专项经费资助;
在卓越工程师班的教学计划中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取得一定的创新创业学分,并将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作为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重要考核点之一。建立校院实验室和创新实践基地开放制度,构建较为完善的大学生课内外科技创新活动评价体系。

3. 完善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课内外创新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实践教学、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创新活动共同构建了一体化的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通过多年的积累和积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现了“课堂内外结合、多种形式互补、相互支撑促进”的良性循环,并通过校院两级创新实践平台发挥人才培养作用。参赛的过程,就是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的过程,对于参赛者来讲,是人生财富积累的过程。学科竞赛成为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同时活跃了校园文化,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目前,机械工程学院组织或参加的上海市机械工程创新大赛、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10余个重要的机械工程学科竞赛项目通过学科竞赛这一纽带连在了一起,并逐步确立了“自主是关键,个性为基点,兴趣是动力,项目来驱动,竞赛为载体”的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思路。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在学科竞赛的指导和实施理念上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以传统的指导为主,向指导与自学结合转变;
二是以课外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相互渗透;
三是以成绩评价为主,向以参与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转变。这些转变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推动学科竞赛进入第一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另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除积极创造条件,着力构建完善创新实践平台,强化卓越工程师实践能力培养外,还着力营造浓厚的创新实践文化氛围,培养创新意识。结合机械工程学科特色和专业特点,开展各类创新实践培训和竞赛。通过不断延展学科竞赛平台的宽度和深度,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形成开展课内外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学科竞赛,形成了注重实践、尊重科学、崇尚创新、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同时也带动了优良学风建设。

三、推进“做中学”、“探中学”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多年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积极探索创新实践课程为中心模式的教学改革,调整实验室建设思路,推进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开展,完善了校院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建设。此举一方面全面推进了“做中学”、“探中学”和“导师(组)制”的教学模式改革[5],另一方面调动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够尽早了解社会、接触工程实践、参与科研创新训练,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推行“教学、科研、服务”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以“做中学”、“产学合作”和“本科生团队培养”为特征的创新工作室实践课程,将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等卓越工程师教育的要求作为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开展基于创新竞赛项目学习、体验性学习、自主学习,推进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此外,通过开设“机械创新理论与实践”、“实用机器人设计”、“工程力学竞赛”、“工程图学竞赛”等创新竞赛类课程来提高学生创新实践技能。为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训练,给学生营造一个重视创新实践技能训练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利用机械工程学科自身产学研合作的优势,将产业资源和需求引入工程教育,课程教学以直接服务于社会需要为特征推进“产学研合作”,共同培养符合产业需要的创新实践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学校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以及汉堡应用工程技术大学具有长期的合作关系,这为借鉴德国先进的工程教育经验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近几年来学院先后选派了多位教师前往德国进修工程实践教学,有多位青年教师到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齿轮厂脱产进修3个月至1年,鼓励教师到企业实习、学习、兼职,让他们逐步具备工程师的素质。

在鼓励教师走出去的同时,学院提倡和鼓励产业界具有丰富理论和实际经验的工程师到学院讲课,保证师资中来自第一线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的工程师占有一定的比例,确保教学内容的适时更新。通过企业到校开设生产技术讲座,使学生了解行业最新进展,通过聘请资深退休工程师为外聘教师,弥补青年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
通过沈阳机床、上海机床等共建企业组织教师充电,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技术资质培训,提高学生的工程技能;
通过共建企业技术指导人员实习、实训的“双指导”制,确保学生学习效果与质量;
学生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6],结合企业实际项目在企业完成,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面向世界培养工程师,要配合企业走出去,在多个语种培养工程师,培养熟悉当地国家文化、法律和标准的国际化工程师。近年来,学院与德国汉堡科技应用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德国富特旺根大学、德国科特布斯工业大学、日本中央大学、福井大学、韩国全北大学、韩国釜庆大学等大学建立了国际交流项目,先后有20多位本科生分别赴德国、日本、韩国、美国等高校交流学习。自2004年以来,与日本福井大学、韩国釜庆大学合作,每年举办由研究生参加的中日韩机械工程学术研讨会;
自2008年起,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合作,每两年举办中德制造技术研讨会。随着国际交流活动的开展,为学生赴国外交流提供了平台,2011年起每年至少有20名本科生赴德国、日本交流学习。另外,学院定期聘请外籍教授来校授课,最近还配合国际交流处选送7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到海外企业实习,通过这些举措,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六、结语

目前,基于创新实践教学的卓越工程师教育正在进行中。通过该体系的实施,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意识和理念,学生的课内外科技创新兴趣明显提高,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高涨,人数不断增多,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已取得了一批丰硕的成果。2012年5月举行的第一届上海市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大赛暨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上,我校共组织了35支队伍参赛,有18支队伍的作品获奖,其中《诺亚方舟―仿水母推进器》等8支队伍的参赛作品获得一等奖,占一等奖总数的44.5%,获奖数量在各参赛高校中位列第一。更为重要的是,该体系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所在,有效保证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30-36,43.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唐铁军,王平祥,王春潮.课内外结合,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4):19-22.

[4] 王菁华,周军,岳爱臣,等.“卓越计划123模式”的创建与实践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47-52,72.

卓越教师技能大赛工作范文第2篇

Abstract:
In order to accelerate education reformation, train practicable talent, promote individual orientation for students, the university should build training plan of qualified and brilliant civil engineer under training goal attained. Return engineering educ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by the direction of ability, project and occupation. Practice educational platform for teaching system, professional basis,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cademic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practice will established by the experimental clas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for pre-employment also should be established. Under double-qualification teaching team, the purpose is to bring up all-round talents, there are superb technology,good communication, strong innovation, heavy duty.

关键词:
合格+卓越;
土木工程师;
双师型;
预就业;
路径探索

Key words:
qualified and brilliant;
civil engineer;
double-qualification;
pre-employment;
path search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195-03

0 引言

2010年6月13日,教育部《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教高函[2010]7号文件),批准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揭开了我国工程教育历史的新的一页[1-2]。为进一步深化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多元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全面构建富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按照“学生中心、能力本位、需求导向、分类探索、多元培养”的基本要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基础上,构建土木工程师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富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市场潜力大,就业岗位多,社会需求量大,因此,依托土木工程专业来开展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科学合理。

1 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理念

1.1 工程教育理性回归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国家战略下,建设创新型国家,其人力资源是根本。需要改变工程教育出现的“过度”科学化倾向,根据土木工程的大工程观,使土木工程教育回归其应用性属性[3]。

1.2 能力导向――关键职业能力培养

紧紧围绕“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目标,以可控内涵为支撑,注重培养学生关键职业能力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以现场工程师为基本培养目标,通过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实训和实验课程以及工程项目经理卓越班的学习,向工程项目经理关键能力的发展,如图1所示。

1.3 项目导向――工程项目经理

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增加实训教学量,创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训练环境、创造学生自主能力训练的机会,使学生在“理论―实践―理论”的反复循环中能力得到提高和升华,从现场工程师向工程项目经理能力转化,必须以工程项目为导向,实行项目制管理,从项目的论证、可行性、设计到实施等,学生全程化参与,培养“会设计、能施工、懂管理、善创新”的专业能力突出、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项目经理。

1.4 职业导向――“学生+校企“本位方式

高等教育最终工作目标和价值追求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工程类专业应用性强,在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土木工程类专业,必须大力推行深度校企合作,依靠土木类行业和产业优势,与建筑施工企业相互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学生+校企”方式,按照企业标准来培养人才。工程应用性教育中,必须坚持以职业为导向,实行“预就业”模式,让学生未毕业先入行,毕业后企业优选该类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路径,培养综合性人才。

2 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模式

2.1 培养目标

卓越土木工程师,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区域特点,培养“懂技术、精管理、善沟通、敢创新、重责任”的复合型人才。

2.2 “五精”能力结构

斯皮尔曼(C.Spearman)能力结构的二因素理论认为G因素是每种心智活动所共同具有的,S因素则是因心智活动不同而各异,指专门领域的知识[4]。卓越土木工程师主要培养土木类、建筑类等“懂技术、精管理、善沟通、敢创新、重责任”的复合型、应用型优秀工程管理人才。笔者结合斯皮尔曼能力结构二因素理论,提出卓越土木工程师“五精”能力结构图,如图2所示。

2.3 “2+1+1”培养模式

学程为“2+1+1”模式,即,2年校内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主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教师主要由本校老师来授课;
1年校内专业理论强化和实践应用课程学习,专业理论课程由校内老师授课,而实践应用课程由企业老师授课;
最后1年学生进入企业,以岗位为导向,项目绑定形式开展实习实训。

2.4 “合格+卓越”

①合格: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达成,其培养目标是现场工程师,学制4年;

②卓越:实行“岗位引导、项目绑定”的深度校企合作,把企业工程项目带到课堂上来研讨和学习、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通过后两年的理论强化、实践应用培养、项目提升锻炼和实习实训实战,培养复合类、创新性的卓越土木工程师,学制2年,如表1所示。

3 卓越土木工程师实施路径

3.1 卓越实验班

卓越土木工程师以卓越班为组织载体,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依托、在全校相似及相近专业中进行选拔。土木工程专业中选择50%学生、工程造价专业中选择20%学生、工程管理专业中选择10%学生、风景园林专业中选择10%学生、机械工程专业中选择10%的学生,如表2所示。筛选后参加统一考试、专家面试和实际项目实作,录取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技能精湛、协调和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学生进入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实验班初次规模人数为30-50人最佳、第二年为80人较合理、以后每年稳定在100人左右。

3.2 教学体系改革

3.2.1 理论教学体系-两个平台

按照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目标,土木卓越工程师理论教学体系实施“两个平台”建设,一是夯实理论的核心课程平台;
二是工程素质培育的核心课程平台;
制定与工程相联系、创新能力强、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土木工程课程教学体系。搭建体现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两个平台”的建设。主要实施路径是要“基础适中,口径适度”的课程安排,培养方案主要是把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课时压缩适当,把专业技术课课时有所提升,把专业实践课时力度加大,精心挑选一些与企业项目相联系、即以项目制为导向的应用型课程,有序、分层次的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加强理论课程在课堂中的内化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4]。

3.2.2 实践教学体系-两个结合

卓越土木工程师重在培养学生的大工程观和实际应用能力,结合本校土木工程专业现有实践教学体系,需强化“两个结合”,一是“理+实”一体的结合;
二是“课堂教学+实际工程项目”紧密结合。实施螺旋式能力进阶培养模式,建立多层次、进阶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①实践教学。

前2年除了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外,设置与企业项目相关的基础的课程实验和实训,同时为了及早启蒙学生的工程意识,安排企业家进校园讲座、学科竞赛和工程模拟创新实验;
第 3年设置认识实习、工程施工设计、工程项目模拟等课程,目的是理论的强化和工程实践初步模拟应用,课程实训由校内校外老师共同指导完成,将课堂专业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应用相结合,强化锻炼学生的知识转化及应用能力,为实际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第4年主要为企业真实实践,跟踪企业工程项目、参加企业工程设计、施工、生产到验收等全部工程寿命周期,实现项目能力提升,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对象,进行现场毕业设计和最后毕业答辩[5]。

②整合卓越能力实验资源。

在现有实验实训中心的基础上,改造、扩充、提升实验实训条件,充分考虑土木工程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打造专业基础,工程应用、学科竞赛和创新实践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采取的措施有:重组学院土木建筑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工程力学与结构实验教学中心、工程图学与造价实训中心、工程测量与检测中心。优化资源配置,添置能够真实模拟工程现场的综合应用型实验仪器设备,为实践教学服务。对有些设备、费用太高、周期较长的研发型设备,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仿真实验教学系统,为卓越土木工程师提供实践条件。

③创建校外工程实践中心。

校企合作是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的基础,是工程教育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参与具体工程项目是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的必备条件。遴选一些企业作为“工程实践中心”,以项目为绑定、学生参与工程全部过程,“真刀真枪”地做毕业设计,强化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6]。

3.3 深度校企合作-预就业

深度校企合作,实行“预就业”方针,“预就业”有两层功能:一是构建学校、企业、学生共赢的合作平台,切实培养能够应用到工程现场的土木工程技术人才;
二是企业把卓越班学生当作自己公司未来的储备实习生,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按照公司人力资源储备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每年按照一定的比例,对工程能力强、工程素养好的卓越班优秀毕业生,企业接纳为自己公司的正式员工,节省了新员工培养和培训的时间,降低了人力资源运行成本。“预就业”是指卓越实验班学生第3年“半年周期”企业实践,第4年“全年周期”企业实践,企业安排学生全过程参与工程项目的前期论证、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全过程,W生未毕业先入行,学生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素养得到全面提升,“预就业”深化了校企深度合作,节约了企业培养新员工的时间成本,突破了学生就业被动的瓶颈,培养了可直接应用的土木工程师,达到企业正式员工的标准[7]。

3.4 师资建设-双师型

卓越土木工程师的培养关键在于“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执行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原始驱动动力,“双师型”教师不但有基础扎实的理论基础、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宽口径的知识视野、优秀的教学能力,同时还应具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从而学校应该加大培训和深造力度,把工程教育培训搬到学校来,邀请企业工程师来学校讲座和培训,另外,学校把教师派驻工程企业中去,教师全职深入工程建设一线,以项目为导向,全程参与工程项目的论证、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全过程,提高教师的工程应用水平,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工程设计中[8]。

3.5 专业技能训练体系-三化三结合

形成“三化三结合”的专业技能训练体系,精心设置,推进专业技能训练的常态化、项目化和特长化;
实现专业技能训练与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考核相结合、与学科专业竞赛相结合、与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大力开展学科专业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全国、省级和校级学科专业竞赛,形成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竞赛模式。

4 总结

土木类卓越人才培养以推进协同育人为抓手,以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校内外资源整合和专业技能训练为重点,以“视图精准,技术精细,测算精确,运行精明,人际精通”的“五精”能力结构为要求,以卓越班为组织载体,在全校范围来跨学院、转专业来选拔生源、对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搭建以专业基础、工程应用、学科竞赛和创新实践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预就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推进专业技能训练的常态化、项目化和特长化,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及学科专业竞赛,立足工程实际培养“懂技术、精管理、善沟通、敢创新、重责任”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海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师资队伍及实训平台建设[J].价值工程,2012(33):237-23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Z].2016-3-28.

[3]李继怀,王力军.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与卓越工程师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03(3):140-142.

[4]李自林,⒔鹈罚尚军.土木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14,19(1):72-75.

[5]范小春,王鑫.土木卓越工程师核心课程教学研究[J].课程教学,2014(上):182-184.

[6]赵启峰,王玉怀,郭敬中.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合并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82-85.

卓越教师技能大赛工作范文第3篇

基金项目: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SJG01);
南华大学重点教改课题(2014XJG-ZD02)。

作者简介:王明华(1980―),男,湖南衡阳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移动无线通信技术。

*通讯作者:王新林(1970―),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激光科学与技术、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及激光加工技术。

“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一、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关于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从国家层面到各级各类高校,从高教理论界到基层教学一线,都进行了大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积极探索,也获得了比较丰富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和推动作用。总体来说,当前对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讨。教育部于2010 年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至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林健老师从卓越工程师培养涉及的学校培养标准和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推行研究性学习方法、工科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卓越工程师培养国际化、实施“卓越计划”对本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存在的困难和需要的政策支持等八个方面,总结、评价和分析了“卓越计划”启动以来参与高校的实施进展情况。并就如何形成具备竞争优势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特色定义、人才培养定位、特色的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本科生导师制最早诞生于英国牛津大学,其要义是导师与学生亦师亦友,启迪智慧。我国引入导师制的主要目的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彰显出精英教育的品质与价值,培养和造就个性化人才、创新型人才。导师制在我国实践获得了一些成绩,有利于学风建设,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提高大学英语四、六级过级率;
提升学生出国、考研率和就业率;
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提高指导教师的教研素质和教学质量等。当然,导师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引进的导师制没有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存在不同程度“水土不服”的现象,导致导师制定位不明确;
二是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我国导师资源相对紧缺,加上导师制高要求与导师水平参差不齐的矛盾以及导师职业角色定位模糊等,无法形成稳定的导师团队;
三是部分学生和部分导师都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学生和导师互动意识淡薄,指导交流的场地存在困难;
五是实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治理机制,无法形成一个高效的导师制平台,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针对导师制存在的问题,不同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和程度上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或策略,归纳如下:一是要在体制上为导师制创造环境、提供资源;
二是要解决导师资源匮乏问题,并建立导师的资质、考核和激励机制,调动导师的积极性;
三是要明确本科生导师制中师生双方的职责,建立双向选择机制,增进学生和导师的交流;
四是改革高校评价机制和高校教师评价机制;
五是不同高校应因地制宜采用适合的模式等。

(3)小班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小班化教学有着传统教学不具备的优点,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和科研的实效。对电子与通信工程卓越人才培养,采用小班化教学方式可以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而且可以对授课方式、训练方式和评价考核方式进行有效的改革。

二、导师制和小班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结合导师制和小班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以及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本文提出了基于导师制和小班化的电子与通信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特色鲜明的导师队伍,创设导师与学生互促的卓越型平台,开设具有个性兴趣爱好和专业需求的小型化学生班级、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等。该培养模式具体要点如下:

(1)导师制下的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导师制下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导师制中的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我国现在处于大众教育阶段,不可能对所有学生再进行精英教育,故导师制只能募集优秀学生进行卓越人才培养。二是导师制与科技创新:需要针对专业核心课程,深入指导学生,让学生全流程完成系统设计,包括仿真验证和可行的开发;
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导师(导师团队)进行全程指导,发挥其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特别是结合导师的科学研究项目开展工作,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导师制与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导师制进行专业教育,可以缓解学分制条件下专业教育比例不足存在的问题。四是导师制与“就业至上”的办学理念:应鼓励指导学生考研,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2)导师制下的卓越导师队伍建设。基于导师制的卓越人才培养必须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卓越的导师队伍。卓越的导师队伍应具有全面的指导能力,除了本科阶段的学习和科研指导外,还应具备与研究生导师制、企业导师制的接轨能力。具体如下:学生导师制,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教学和科研指导,彰显学生的个性与能力;
导师团队制,实行小班化教学与科研,彰显团队协作能力;
研究生导师制,让研究生参与本科生的研究指导工作,互促进展,为后续研究生工作打下基础;
企业导师制,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提供指导,与企业导师制接轨;
导师队伍的自我成长与完善,构建一个具有不同学历层次、不同职称结构、不同学科和专业方向的综合型导师队伍。

(3)导师制下的卓越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建设完善有利于学生与导师相互促进的卓越人才培养平台,通过平台的作用来不断募集优秀的学生,促进导师队伍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出卓越人才。开展的措施如下:创建或完善与学科发展匹配的专业实验室,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
结合导师团队的科学研究项目,适当开发兴趣课题,驱动本科学生进行研发,培养课外实践能力;
完善本科生学科竞赛体系与平台,持续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参与比赛并获奖;
积极举办本科生课外活动成果展,特别是对各种学科竞赛结果及科技活动成品展示等,吸引更多同学参与;
形成固定专业培训机制,如寒暑假强化培训计划等。

(4)卓越人才培养的小班化教学与科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小班化教学与科研,避免直接式灌输,采用探讨式教学和指导,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反过来,小班化教学与科研指导可以促进导师队伍的成长和完善。

(5)基于导师制和小班化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标准建设。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卓越人才的评价标准,即卓越人才的特色;
二是导师队伍的管理和考核评价标准,比如说导师队伍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青年教师的成长等;
三是卓越人才培养平台的评价标准,平台是否可以支撑卓越人才的培养,输出更多的卓越性人才等。

三、导师制和小班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本文以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与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开展基于导师制和小班化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1)学生实践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近两年来,导师团队指导大学生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得国家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湖南省一等奖5项,二等奖和三等奖近十项;
指导大学生参加“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获得华南赛区二等奖和三等奖多项;
指导大学生参加大学生“时代杯”智能车竞赛获得省二等奖4项。除了各种竞赛,相关导师团队结合研究指导,让大学生直接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包括理论设计、仿真验证以及科研论文写作等。

(2)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平台。培养卓越人才需要稳定的平台作为支撑。多年来,学院老师在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体系和平台。基于该平台,所有参与竞赛的学生不仅可以高效地提升基础理论知识水平,而且可以在平时逐步积累到丰富的实践能力。通信工程专业倡导的导师团队指导制度可以保证卓越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而且优先接纳卓越人才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给卓越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更完整、更宽的路径。

(3)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了良性循环。指导老师团队制度不仅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反过来也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优化。经过多年的积累,目前已经建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职称结构合理的指导老师团队。

卓越教师技能大赛工作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生遴选 卓越工程师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国家教育部于2009年在国内部分院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1-2]。构成参与高校实施“卓越计划”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经费保障、学生遴选、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毕业标准、教师评聘与考核等几个方面[3]。我校通信与信息工程专业是第二批入选本科生“卓越计划”的试点专业之一,在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中首先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学生遴选工作。该如何选拔,选择什么类型和具有何种技能的学生,选择学生的层次对预期培养目标有什么影响等诸多问题尚无定论。针对学生遴选工作,我们借用生物实验中对照实验的方法,对学生遴选工作进行试点,分两批次选拔进入卓越试点班的学生,通过对几门基础核心课程的教学效果的比较,本遴选方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学生遴选方案中的问题

“卓越计划”高校教育改革中的主体是学生,在我们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中,学生遴选方案的制订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1.学生规模

“卓越计划”学生规模应该为多大?要求既能够满足现有的资源配备又要满足今后企业实习的可操作性。第一批参与试点的高校对这一问题的做法不一,我校结合实际情况,从入选“卓越计划”专业的所有学生中按照某种标准选拔出一批试点学生。那么选择标准又是什么呢?学生素质在遴选时该如何体现呢?

2.学生层次

“卓越计划”学生层次该如何选择?选择大学一年级的学生的优势在于整个教学计划完全可以按照“卓越计划”的培养方案制订,可变动余地大,可以随时调整,但缺点在于大一学生刚入校门对“卓越计划”不理解,盲目跟风,给后期教育带来困难;
选择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其好处在于熟悉大学生活,对职业规划有充分的思考,能作出慎重选择,但弊端在于前续课程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不一致,给后续课程教学改革带来较大的难度。

我校通信与信息工程专业分两批次从同一专业同一学年学生中选拔参与“卓越计划”试点的学生(图1),通过在不同时间段挑选学生,比较出适合本专业的选拔时间节点,引入竞争机制,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第一批学生从2011级新生中选拔,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最终选出34名学生。经过一学期的观察,这批学生综合能力普遍较好,但是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对卓越工程师的认识不足,存在骄傲自满的情绪等;
另外,普通班学生积极要求加入试点班。为了比较出遴选工作的最佳时间节点,我院从2011级学生中再次遴选出第二批试点班学生。整个过程与第一批遴选过程相同,但是笔试成绩换为了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综合成绩以及C语言实际操作成绩,最终32人入选。

学生遴选方案的成效

1.学生学习成绩情况

图2是2011-2012学年班级成绩排名及成绩阶段分布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按照对照组式的遴选方案所选学生普遍成绩优异,体现出了较好的整体素质。“卓越计划”中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较高,在整个遴选的过程中偏向选拔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从C语言实际操作成绩中可以看出满分学生达到71%。

2.学生竞赛和科研情况

卓越班学生有6人参与“汇博杯”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获三等奖两项;
3人参加联想IDEA精英汇创业营销大赛,获校内10强;
3人参加校数学建模大赛,获二等奖,作为大一学生获得此奖尚属首次;
4人参加校多媒体大赛,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9人获校科技立项共四项,占立项总数的20%,且是唯一的几组大一学生获得立项项目;
有11人参与到教师的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中。

结论

为了有力推进“卓越计划”的实施,我院开创性地采用对照组式的遴选办法,通过对照组式遴选方案选拔出的卓越班学生在学习成绩、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十分突出,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0-17.

卓越教师技能大赛工作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卓越电气工程师;
多维实践教学平台;
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2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038-02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这一重大改革项目。“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2]

2012年,教育部下发了教高厅函[2012]7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正式批准南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等5个专业加入卓越计划。2013年,教育部办公厅在教高厅函[2013]38号文件公布了南华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三个专业又加入了卓越计划。南华大学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扩大试点专业面,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学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也拟申报"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计划"。作为一名专业教师,笔者在多个已获准电气工程机及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的试点学校进行了调研,现结合南华大学的自身实际,将目前培养卓越电气工程师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整理,并提出相应的探讨对策。

一、卓越电气工程师的培养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基本定位是为电力企业培养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3]

1.卓越电气工程师的培养现状

(1)生源选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计划”的生源选拔途径不同,部分高校直接在高考招生录取环节完成,部分高校通过考试在低年级新生中择优选拔。虽然各高校的选拔方式有异,但各高校都以“卓越计划”为契机,深入推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努力探索培养高素质工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2)电气工程实践平台。各参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高校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的优势或潜在资源,已建设电气工程专业的多维实践平台,有机整合校内实践环节(实验、设计)、校外实践环节(实习)及校企产学研三个实践环节,形成由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和产学研基地共同组成的、面向学生、多方位、多层面的学生实践学习平台,以搭建“多维实践平台”来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多赢局面的思路对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切实的促进作用。

(3)师资队伍。具有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重点关注如何建设一支具有丰富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他们在调研基础上积极开展设置工程类教授和副教授岗、引进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职教师、建立校内工程类教师培训机制、聘请企业工程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任校外教师,以及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职称评审、待遇、考核等问题的试点与尝试。

2.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电气工程实践平台有待革新。

1)校内实践环节。目前各试点高校校内电气工程专业实践环节存在以下问题:很多课程验证性实验比重大,这类实验缺乏思考性和启发性,内容陈旧而且简单;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偏少,而且很多实验也只是进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验证和技能训练,其探索研究、创新研究功能还缺乏配套的教学环节和内容;
校内的科技创新实验中心一方面数量不够,无法容纳足够学生,质量也有待提高。

2)企业缺乏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动性。校外实习基地、产学研基地需要企业的全力配合,企业现场是卓越电气工程师锻炼的舞台。缺乏企业实质性的主动参与,单靠高校单方面的努力无法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卓越工程师。但目前的现状是高校努力呼吁企业的加盟,而很多企业方却专注于自己的事业领域,并未积极回馈高校的热度,更谈不上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平台。

(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困境。

1)各参与高校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师资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及工程实践经历和资质与电气工程“卓越计划”对教师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当前的教师队伍以学术性博士和硕士为主,接受的是严格的学术研究熏陶,忽视了自身电气实际工程经验的积累,从而普遍存在实践创新能力不足、与高等工程教育要求不符的特点。

2)由于高校以往对教师的评价指标体系侧重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和课题论文数量,无形中使教师的职场规划远离工程现场而侧重学术研究。虽然“卓越电气工程师计划”一再强调工程实践的理念,希望藉此能引导电气工程专业教师注意丰富自身的工程实践经历,具备培养“卓越电气工程师”的资质,但既往的评价观念会在一段时期内保持很大的惯性及影响力,使得部分教师在调整与适应上出现延迟。因此,目前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是“卓越电气工程师计划”向纵深推进的现实阻力。

二、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1.优化电气工程专业新的多维实践教学平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建设新的创新创业多维实践教学平台势在必行,围绕加快校内实践平台建设、优化企业实习环节、开拓创新实践教学活动形成由校内外实习基地组成的、面向学生、多方位、多层面的学生实践学习平台,提升电气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优化的电气工程专业多维实践教学平台见图1。

图1中的金字塔式学科竞赛模型在现有学者提出的金字塔型模型基础上[4]增加了竞赛类别,同时新加入部分实践环节。它是根据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过程中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各个不同层次,宏观把握,整体设计一套适合于各个年级的呈“金字塔”型的完整的电气类学科竞赛体系,以此来营造“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环境,在加强基础课程、电类专业实践课程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电气工程专业金字塔式学科竞赛体系(见图2)既遵循了现阶段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要求,又让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选择,充分体现了开放性和发展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该“金字塔”学科竞赛体系充分体现了卓越电气工程师成长与培养的规律性,在扩大学科竞赛覆盖面的同时,可以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科竞赛的开展离不开电气工程类教师的支持与参与,指导老师必须具有强的责任心、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动手能力强。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提供保障

要培养“卓越电气工程师”,必须拥有一批优秀的电气工程专业教师队伍,解决目前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困境。[5]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师资队伍已建设多年,立即改变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迅速全面提升他们的工程能力也不现实。但可以探讨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问题,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工程能力和学识水平,以适应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需要。加强卓越电气工程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措施见图3。

三、结语

卓越电气工程师的培养是通过学生校内学习与校企合作,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本科毕业后的就业或者继续深造学习打下坚实的工程应用基础,为国家培养大批创新性强、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优秀电气类复合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电气工程专业新的多维实践教学平台,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以推进卓越电气工程师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强.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培养模式对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6).

[2]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3]周岩,郭前岗,谢俊,等.电气类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