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大学师德师风【五篇】

时间:2023-06-13 11:10:07 来源:晨阳文秘网

大学师德师风范文第1篇学校师德师风工作总结【一】根据连云港市教育局关于认真学习人民来信的文件精神,我校认真开展了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现将此活动的学习教育阶段工作小结如下:一.组建班子,加强领导。为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大学师德师风【五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师德师风【五篇】

大学师德师风范文第1篇

学校师德师风工作总结【一】 根据连云港市教育局关于认真学习人民来信的文件精神,我校认真开展了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现将此活动的学习教育阶段工作小结如下:

一.组建班子,加强领导。

为切实加强集中教育活动的领导,学校专门建立了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李德强同志任组长,梁培斌、刘军吉任副组长,徐立田、陆远进、单纪声、顾阳光、;刘海棠、王起超同志为成员,切实加强对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的领导,把此项活动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进一步完善了教师师德档案记录。

二.认真组织学习。

在学习教育阶段中,学校召开了动员大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市教育局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连云港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另外还组织观看中国教育电视台拍摄的《为了生命的付出》和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奠基中国》等专题片以及教育政策法规。

我校在此活动中,我镇以完小为单位,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做到了学习有内容、有记载、有体会、有考核。

三.学习教育效果显著。

我校在师德师风学习教育阶段,专门组织召开了学习动员大会,分成五个组进行集中学习和会议交流。每周学校组织一次时间不少于半个小时集中学习,出板报5期,学校情况反映两期,并在学校宣传栏上开辟了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的专题。教师学习笔记达3千余字,收到心得体会128篇。在4月24日,学校召开了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学习教育阶段总结、经验交流、体会畅谈会。

在学习教育阶段,我校注意了几个结合:一是与保持员先进性教育相结合;二是与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和强化教育科研相结合;三是与做好学生安全工作、学生巩固工作和教育收费工作相结合;四是要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相结合。通过深入学习,全体教师把握了开县抢险救灾、保护学生优秀教师群体的精神实质,并将其转化为了内在的精神动力,促进了职业道德的自我完善、自我约束、自我提高,收到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我校将在下阶段(对照检查)开展对教师师德师风进行综合分析,整理本单位和个人的成绩和问题,研究制定出具体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整改方案和具体措施,并聘请社会各界人士和学生家长代表进行监督我校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取得社会、群众对教育的肯定和支持,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素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真正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廉洁从教。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美全面发展,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学校师德师风工作总结【二】 学校师德师风个人总结 我乡这学年开展学习师德师风以来,在县教育局,教育办领导的重视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狠抓师德师风建设,认真召开教师个人自查自纠民主生活会,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师德师风明显好转,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现将我个人学习师德师风情况总结

一、思想认识

在政治思想方面,能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社会公德。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把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最高美德,时时激励我,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并用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做家长认可,学生喜欢,学校放心的三满意教师。在平时我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努力营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

二、学习教育阶段

学习教育活动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采取相对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的方式。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除有关的政治理论外,重点学习《教师法》、《****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等。xx年4月在乡教育办领导主持召开的动员会上,把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使教师们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师德师风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了思想,道德,作风建设的自觉性。树立了良好的个人师德形象。

三、对照检查阶段

对照检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揭示问题,找准主要矛盾。我通过教师之间的谈心,加深对师德教育,并对照自己的过去,检查自己在工作上的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向老师们畅谈,通过学校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开始自查自我批评,态度诚实,也乐于接受教师们的批评,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加以纠正,以便今后工作上的开展,根据民主生活会上老师们的征求意见。我开始认真撰写了个人师德师风分析材料,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纠正错误,明确今后的方向。

四、整改提高阶段

根据自己对照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建立健全有关的条款,使自己师德师风建设逐渐走上正常化,制度化的轨道。根据自己在师德师风方面突出的问题,热点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接受教师监督检查,力争使自己比较强烈的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使师德师风整体状况得到明显的好转,也改善了工作,生活上的缺陷,调动了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以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为动力,加强学习,振奋精神,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一是加强学习,切实提高思想感和工作水平。二是从严治教,加强自身建设,进行教学上的改革,努力教育好我们的学生祖国的花朵,三是振奋精神,以百倍的干劲投身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更新教育观念,彻底改变以往那种惩罚学生是为学生好的错误思想,改变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态度,主动,积极地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热爱学生,尤其要热爱差生和后进生。

2、 树立4个意识

(1)树立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已的意识,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坚决要做到。

(2)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作表率的意识,以教书育人为本职,作学生,教师的表率。

(3)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危机感。

(4)树立主人翁意识,以校为家,以教为业,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大学师德师风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师德师风;高校文化

“德者,性之端也”———引用古文所指,《礼记•乐记》中曾讲述,道德品质是人类文化的支柱,其概述了文化发展要素里“德行”所承载的重要性。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时刻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的完善,而高校文化建设亦为师德师风的建设提供行之有效的环境熏陶。

一、含义解读:师德师风文化内涵叙事

大学历史发展的隧道中,大学教师作为一所高校里不可或缺的“软文化”深深影响着“天子骄子”们茁壮成长,而拥有正能量的师德师风,则是辅以学子们予以翱翔“圆梦之地”的中坚力量。

(一)师德师风的文化内涵之狭义解读

“师德”与“师风”已不是陌生的词语,作为指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表征,二者经常以兄弟联盟的形式出现。师德所指教师的内在精神修养,侧重反应教师的品性德行;师风所指教师的外在行为导向,侧重反应教师的群体行为习惯。作为象征大学文化精神的个体表现及整体叙事,师德师风从个体与群体层面,内在和外在两个角度,辩证地反应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师德师风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孔子曾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可见古人很早就对教师的风度、德行提出了相应的职业标准。随着历史的不断进步,师德师风在不断的丰富发展中,2014年教育部推出《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更是提出当前新时期下,师德建设的重点是践行一定的行为世范,提高教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自觉性,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推进师德师风工作的发展。

(二)师德师风文化内涵之广义解读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大学之所以被称为“象牙塔”受人尊重,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大学使人们学会如何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中有大智慧、大修养、大精神。使得想要提升智慧、开拓视野、训练高尚素养的人们欣然神往,肃然起敬,而在大学里师生关系共同构成了道德共同体。

二、关系解析:大学文化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的互动性影响

大学教师作为一所学校思想碰撞升华的载体,其良好的德行和高尚之品格是知识分子践行育人事业过程中最基础的先行保障。

(一)师德师风:作为一种大学文化的释义

大学文化是一所学校长期办学过程中,所沉淀下来的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一般而言,大学文化分为四个层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大学文化是由师生共同构建的,而教师作为文化传播者,知识普及者则是物质文化的所有人,是制度文化的践行者,也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优秀的师德师风对大学文化的建构起到创新、引领、示范的作用,是大学文化构建的基础。

(二)大学文化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影响

大学文化通过无形的精神支配力量,对师德师风形成了无可言说的影响力,对高校教师具有凝聚、激励、控制、协调的濡化效应。

1.内化导向作用

大学文化作为一所学校发展,创新的铺路底蕴,是大学日常工作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导向,亦能准确体现大学的精神内涵。所以,一所大学所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如果被这所学校的教师所认可,就会使学校的主体,制度执行者们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产生一定的凝聚导向作用,教师个人的价值归属就会适当进行合理调整,直到与学校的组织目标相一致,形成稳定的文化气氛,相应的师德师风因故形成,并随着大学文化的不断沉淀持续对前者进行内化导向。

2.约束规范作用

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特别是大学文化的形成,其一旦有自己固有的模式,就会拥有毋庸置疑的稳定性,且并通过制度文化直接体现出来,产生强烈的约束、规范作用,使得个体与文化倡导相一致。此时,作为彰显大学文化求新求变话语表达形式的承载者,大学教师的师德师风就在潜意识里与倡导者所推行的规矩转变为一种恰当的行为模式,这也是高校教师在践行师德师风的自觉过程中起到的“柔性”约束作用。

(三)大学文化与师德师风相辅相成

师德师风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左右着学校的人文风格和精神风貌,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不断推进完善大学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为孕育良好的师德师风提供了建设平台,优秀师德师风的形成,亦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文化层面的技术支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方法导向:高校文化建设视域下师德师风建设对策

高校师德师风的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教师,则是这个复杂系统工程的主要依托和载体,所以必须大力引导教师注重文化知识和个人综合素质的和谐提高。

(一)心理疏导,示范引领

由于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教师的数量也迅速增长,使得教师队伍整体偏向年轻化。而处于新角色新身份的转换期,新教师多数未经过系统的职业训练和师德养成实践,因此,多数青年教师在遇到突如其来的新工作时,往往会心理压力过大,措手不及,以至于学风浮躁缺乏责任心。多数高校通过新老结对的方式,由遴选的优秀教师将良好的师德师风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青年教师,帮助新人尽快进入角色,完成新身份的转换问题,使得其能够更好地融入新的文化。

(二)继承原则,扬弃有道

继承,意旨对原有事物的合理部分的继续承载;“扬弃”有道,指的是,在师德师风的建设上,需要继承并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师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是合理取舍,而“扬弃”意在对事物合理部分接续的同时,去伪存真,是对原有事物的发扬光大。我国的传统师德内容博大精深,如敬业,体现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如身正为范,使教师做到以身作则,率先示范,学生便可自觉而行;如因材施教,使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扬长避短等等,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注重继承传统式的精华的同时,需要与时俱进,增加适应时展需要的内容元素。

(三)规范制度,适当约束

随着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在中国顺利进行,国民经济水平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消费主义风行,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竞争压力,导致高校急功近利行为的出现。而高校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追求个人利益,缺乏团队精神等等,也随着消费主义的风行接踵而至。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要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克服负面影响,只有利用学校制度进行规范,利用相应的规范制度进正确疏导,同时,鼓励教师的个性发展,尊重其合法权益。由此,共生共赢,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

(四)环境营造,气质熏陶

大学文化的积极建设,所蕴含的精神和内涵,对教师品行、气质的影响是最直接、最真实的。他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教师的价值观、审美观,能够激发起产生内在的驱动力,使得自己的言行、气质、举止与优秀的校园文化环境融为一体。精神文化的建设,需要充分利用好校训、校歌、校徽、等学校精神文化的显性载体,使得教师产生朴素深刻的校园情怀,能使教师产生强烈的归属感;物质文化的建设,涉及到校园建筑、绿化环境、标志性雕塑等等,使得教师们能够体验舒适便捷的校园硬件设施,产生认同感;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在校园中开展创意性的文化活动,丰富校园的文化建设,由此,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环境。

(五)他律激励,自律规训

自古以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在教师队伍中树立并宣传一批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营造他律的激励环境,为群体共同建立良好师德师风创造良性文化共生环境;而自觉遵守规范要求,升华自身的思想境界,被称为自律。由于高校教师文化层次较高、执行力领悟力强,可以将他律和自律结合起来,内因上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外因上给教师自己形成他律的压力。作为高校文化的精神内涵体现,师德师风的建设是永久的讨论话题。拥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对高校的文化建设来说,能够诠释高校所拥有的“软实力”的综合素养。新时期的民办高校,需要不断结合新形势,推进大学教师资源的建设,加强和校园文化的建设。新的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只有完善教师队伍才能有效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唯有完善校园文化才能更好地推进民办教育大学的顺理成长,不断超越自我,迈得更高。

参考文献:

[1]范如永.大学文化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科教文汇,2013(1).

[2]黎平辉,郭文.社会转型期我国师德师风内涵的再界定[J].高教研究,2011(3).

[3]徐显明.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第四大功能的确立[J].中国高等教育,2011(5).

[4]徐文英.人文视域下的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1(10).

大学师德师风范文第3篇

我之前已经将两个文件传到群里了,相信大家都已经提前认真学习了,我们今天再一起讨论学习一下。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可能存在的"负面清单"和“失范行为”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我们有时候可能觉得把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做好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了,通过学习本文件,我们应该深感作为人民教师的责任重大,我们不仅要“学高为师”,更要“身正为范”。最近我们发现,一些高校教师在课堂上或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的事例,也有一些学术造假行为的披露,甚至教师性骚扰或侵犯学生的报道也屡见不鲜。师德师风建设虽然是个老话题,却也是一项伴随我们教师职业生涯的永久性工作,我们必须明确失德负面清单范畴,深刻了解失德失范行为的处理办法,绝不允许自己出现哪怕是一点点的失德失范的行为。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的模范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道德、学术、爱国、守法都是教师最基本的修养和必须坚持的作风。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具有崇高的素质和人格,有知识渊博的学者形象,有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正如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知识的传授着,是道德的楷模。教师一言一行都会对青年人产生深远影响。教师言行不当,让教师的神圣性降级,教师辱骂祖国,更让全社会愤慨,让青年学子心寒。为师着,应该时刻提醒自己的言行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就完了,而是要对社会,对祖国负责。"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师者应追求的目标,做到了德高,身正就能影响一批学子,为社会培养一批道德高尚,价值观正确的栋梁。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诚信立教,即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
创新施教,即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授学生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爱囯主义思想,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需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身体力行,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热爱祖国,为中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地根据课本内容进行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培养他们热爱祖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教育是“仁而爱人”的伟大事业,仁爱之心是师德之源泉。从“仁”字出发,关爱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仁爱情怀,特别是培养医学生的仁义精神,培养一批又一批既有专业素养,又有高尚品质的“又红又专”人才。

我们不仅是教课的老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所以,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恪尽职守,严于律己。而且,在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我们要引导孩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名教师,要敬畏职责,不辱使命。

承载着一份高尚的道德,教师之于学生,应该“兼爱”。既因材施教又要有教无类。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更要体现在教师的言行上,要在实践中提高修养提纯道德。自古以来,师者是具有吸引力的。但教师只有能做到至善,宽厚,优雅,乐观才能让这份职业散发迷人的生命情调。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师无德不立”,育人者必须立德为先,以德立学、以德立身、以德立教。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使命职责要求自己必须遵循为师之规范,恪守教师应守的纪律,认真履行工作责任,以行动树立教师职业风范。“育人先育己”,“身教重于言教”,老师要有师德修养的行动自觉,做学生认可、接受、信任和愿意效仿的人,应该是做教师的追求。

大学师德师风范文第4篇

>> 上海海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关于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论基于大学文化视角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上海海洋大学――质朴豪情海洋梦 论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中学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浅析高校青年教师师风师德建设 贵州师范学院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高校基层工会推动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青年教师如何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 上海海洋大学新进青年教工职业成长期发展调查报告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与大学精神的融合研究 师德建设对于青年教师发展的研究 浅谈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引领 浅谈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刘 浩(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短学期学生就业能力培育实践思考 浅议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周利.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环节[J].中国医药局现代远程教育,2011(5).

[3]唐陈绍,甘益甜,谢晓波.基于学生眼中的髙校师德师风状况调查分析[J].时代金融,2011(8).

大学师德师风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应用技术;
双师型;
教师队伍;
实践

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的进步,应用技术大学应运而生,即以培养生产服务前沿、面向基层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技术大学。为了实现培养生产型、服务型高级应用技术人才这一目标,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迫在眉睫。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层次和高等理论教育发展过快,导致同时具有实践能力和理论能力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不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缺乏已制约了应用技术大学的更快发展,解决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已成为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核心。

应用技术大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方案:

1 建立并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和制度

根据国家及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在职教师既可以申领教师资格证书,也可以考取或申请职业资格证书,使教师具有实践能力和理论能力并具有相关资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全方面培养高水平、高层次的“双师型”师资力量。同时进一步完善岗前培训制度,提高岗前培训质量和和层次。根据国家和省教育厅的相关教育发展规划要求,设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规划和目标。鼓励中青年教师到工厂、企业、科研单位和其他职业型机构进行充电,强化教师的实践技能,使理论真正运用到实践中,逐步向“双师型”教师水平靠拢[1]。在待遇上逐步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增加津贴,在晋升方面,也对“双师型”教师优先考虑,给予“双师型”教师增加更多的出国、出访、学习、考察的机会,开阔“双师型”教师的视野,保障进修培训的时间和经费,给予有特殊贡献的“双师型”教师特殊津贴或鼓励等。

2 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高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尽量多的派出教师到企业或工厂进行实践培训,通过专业技能的培训,能够使教师了解并掌握专业生产、技能或工艺等流程和企业或工厂的发展趋势。学校充分利用企业或工厂的各种资源,与专业技术工人共同协作,既可以作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又可以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摇篮。组织骨干教师到国家职业培训基地或国外职业教育高校进行进修或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层次和水平,使“双师型”以理论为依托,实践相辅助,真正的让学生感受应用技术教育的优势[2]。

3 加强“双师型”专兼职教师的引进力度

“双师型”教师不单单要对在职教师进行培养与培训,而且要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引进,不仅仅要加强专职教师的引进力度,而且要重视兼职“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把来自企业、工厂的技术性人才,特别是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引进学校。

做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与此同时,大力引进具有专业技能知识扎实、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及高级职称且符合教师的基本条件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专职教师,通过岗前培训和教师资格认定后,即可成为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同时尽量多次安排来自企业和工厂的兼职教师和青年教师进行广泛交流,以此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4 重视实践教学,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重视实践教学是以实际操作能力为基本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教师在指导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际训练过程中,结合在实训工厂、教学工厂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自行开发或研制、安装教学设备与设施,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教学能力,使在职教师尽快成为应用技术大学中优秀的“双师型”教师[3]。

应用技术大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高校决策者思想更新,也需要各个方面给予政策和资源支持,高校要与企业、工厂之间也要加强合作与协调,为建立更强大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提供有力保障,从而促进应用技术大学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拜五四.论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学术论坛,2005(2):194-196.

[2]陈静.浅谈高职院校如何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下月刊,2011-05:1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