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验范文第1篇关键词:高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验;效益分析中图分类号:[TU9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6-0003-020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验【五篇】,供大家参考。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验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校;
生活垃圾;
分类收集试验;
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6-0003-02
0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多。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以及生活垃圾处理的负担越来越重,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是减少生活垃圾处置、回收资源的必由之路。
有学者指出,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存在各种弊端,例如生活垃圾填埋会带来严重的渗滤液污染问题,生活垃圾焚烧运行成本过高等等,认为从源头上进行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尤为重要[1]。影响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因素主要是国家缺乏有效地鼓励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大多数居民的住房条件、收入较低,缺乏配套的垃圾分类运输和处理的设施[2]。有学者提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政府监管-市场运作”的模式[3]。
高校作为人口聚集区,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大,相对于其它人口生活单元,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资源较高,大学生环保意识较强,所以可在高校率先实行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作为城市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示范。本文以高校学生区为研究试验点,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试验,根据分类试验结果,提出实用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式,并分析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1 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
国外生活垃圾分类起步较早,并且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的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其常用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模式分为:可燃生活垃圾、不可燃生活垃圾、资源生活垃圾、有害生活垃圾和大型生活垃圾等[4]。“厨房是分选工厂,双手是分拣机器”的分类收集方法简单易行,被众多国家采用[5]。瑞典、日本、英国、法国、瑞士等国家都先后实施这一分类收集方式。美国生活垃圾分类采取大类粗分与部分居民分类相结合的方式,在美国的大中城市,生活垃圾桶可分绿、蓝和黑色三类:绿色生活垃圾桶存放花园及厨余生活垃圾,由当地生活垃圾处理公司免费回收后,经堆肥处理被加工成有机肥料再销售。蓝色生活垃圾桶存放玻璃瓶、易拉罐、纸板等可回收利用的生活垃圾。黑桶生活垃圾存放有害生活垃圾,会被送到固定场地安全填埋。对于淘汰的家电及家具,市民要向回收公司缴纳费用,或者等待一年两次的免费回收日。德国采用“三桶系统”,分为灰色生活垃圾桶、黄色生活垃圾桶和棕色有机生活垃圾桶。灰色生活垃圾桶用于存放不能回收利用的剩余生活垃圾,黄色生活垃圾桶用于存放带“绿点”标志的包装废弃物,棕色有机生活垃圾桶用于存放有机生活垃圾。
国内目前进行分类收集的城市只有北京、南京、广州等属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大城市。南京市从2000年起推行“三色行动”,即在全市实施生垃圾分类收集,居民自觉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用三种颜色的塑料袋来分装可再生生活垃圾(废纸、废塑料等)、不可再生生活垃圾(厨、果皮等)和有害生活垃圾;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为可再生生活垃圾(纸、金属、玻璃、塑料、橡胶等)和不可再生生活垃圾;
北京从2000年起,全市8个区在单位和有条件的小区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6]。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尚未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体系,依旧采用传统的混合收集+填埋或混合收集+焚烧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不仅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还对环境产生很大的污染。
2 分类收集试验及结果分析
本项研究以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学生区为试验区,目前校区人数约为12000人,校内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为由清洁工将生活垃圾进行混合收集,由生活垃圾运输车运送到校内压缩房,压缩后送到生活垃圾填埋场。
本试验在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宿舍楼以及学生区室外生活垃圾箱设置四个收集地点。将生活垃圾分为: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和不可回收类等五类。试验采用抽样调查法,试验期为2012年11月21日至11月26日。
试验期学生区的四个收集点的生活垃圾分类产生量见表1,由表可知,不同收集点地点的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种类具有明显的差异。学生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2.3t,其中宿舍楼收集点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最大,约占学生区生活垃圾产生量的82.6%,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区室外生活垃圾箱等三个收集点生活垃圾产生量只占17.4%左右,且生活垃圾种类比宿舍楼少。学生区可回收类生活垃圾约3.9t,约占总量的32.0%,其中纸类约占13.4%,塑料类约占15.6%,剩余金属类以及玻璃类约占3.0%,平均每人产生0.14kg的废纸,0.32kg的废塑料。
3 生活垃圾分类与收集方式
3.1 生活垃圾分类与收集方式 根据试验结果,可对高校学生区的生活垃圾按纸类、塑料类、空瓶类(包括玻璃瓶、塑料瓶、金属瓶等)、不可回收类、有害垃圾类共五大类进行分类收集,纸类、塑料类、空瓶类作为资源送到资源综合利用单位再利用,不可回收类送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有害垃圾类统一处理。
根据学生区不同收集地点生活垃圾的种类及其产生量,建议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学生区垃圾箱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式见图1-图4。
3.2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施建议 由学校配置完备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
高校通常都有环保社团,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可由环保社团组织实施;
首先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宣传,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同时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方法的宣传,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
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综合利用的收入用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综合利用系统的运转。
4 效益分析
4.1 环境效益 试验结果显示,高校学生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综合利用后,大约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的32.0%,大幅度减少生活垃圾的排放量和处理负担,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根据试验结果估算,一个万人规模的高校学生区通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每年可回收约54.8t废纸、60.7t废塑料、15.4t空瓶类,减少生活垃圾排放量130.9吨,环境效益显著。
4.2 经济效益 根据试验结果,回收的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瓶、易拉罐等按市场价估算,一个万人规模的高校学生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送综合利用单位,每年可带来约120000元的收入,并且节省了高校处理这部分生活垃圾的花费。由此可见,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使废物变为再生资源,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5 结语
高校学生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验结果表明,高校学生区生活垃圾具有产生量较大、种类较少的特征,实行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可以显著减少生活垃圾的排放量,有利于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并且也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是构建绿色环保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立起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欧阳培.让“放错地方的资源”大循环-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与处理新思路[J].再生资源研究,2005(5):24-25.
[2]卢英方,孙向军.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策探讨[J].环境卫生工程,2002,10(1):15-17.
[3]董淑英.社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探索[J].江苏环境科学,2006,19(4):62-64.
[4]刘贺,方晓波,麻培侠,周珊,樊悦信.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机制的研究[J].西部大开发,2012(1):34-36.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验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坚持“大类粗分、干湿分离、方便操作”的原则,动员市民参与,先试点后推开,分步实施,讲求实效,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化害为利,循环利用,节能减排,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二、试点范围
四城区和三大开发区各选择2个规模达500户以上的居民生活小区作为试点,其中省直和平花园小区、天鹅湖畔小区分别作为瑶海区和蜀山区试点小区之一。
三、垃圾分类、收运、处理方法
(一)分类方法
城区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实行干湿分类收集,湿垃圾主要是指厨余垃圾,包括厨房加工剩余物、剩饭菜、瓜皮果核、菜根叶、鱼骨刺、骨头、蛋壳和过期食物等;
干垃圾为其它垃圾,包括食品袋、保鲜膜、废弃瓶罐、废弃纸巾、厕纸和烟头等。
(二)收运、处理方法
1、在试点住宅小区各垃圾投放点摆放对应的两种颜色的垃圾分类收集240L标准桶,供居民投放,其中绿色标准桶收集湿垃圾,蓝色标准桶收集干垃圾,并张贴统一标识。
2、对住户投放的湿垃圾、干垃圾,小区物业公司负责收集到小区的垃圾收集点,城管部门负责分别进行清运处理。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2年9月30日前)
1、各区选择试点小区,并对现状收集方式、收运单位、垃圾日产量等进行调研;
2、印发宣传材料,广泛开展宣传,形成舆论氛围,发动社会参与;
3、形成具体的实施方案,报市城管局备案后实施;
4、配置分类收集容器。
(二)实施阶段(2012年9月30日至12月31日)
1、各区组织车辆,分类收运;
2、市城管局组织科研力量,对分类垃圾产量、成分进行分析;
3、组织志愿者入户宣传,并调查跟踪分类收集率等相关数据;
4、征求市民意见,完善分类收集方式。
(三)验收阶段(2012年12月31日前)
市城管局统一组织检查验收,评估试点成效,总结、宣传、推广先进典型经验。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规范实施。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和质量的基础工作,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区要高度重视,明确专人负责,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做到垃圾分类容器配置合理,分类标志符合标准,分类种类达到要求,配置专门的干湿垃圾收运车辆,建立垃圾分类投放、运输体制。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验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在认真总结扩大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垃圾分类工作目标,以“亚青会”的举办和区划调整为契机,按照“稳步扩面、强力推进、抓住机遇、着力提质”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加大评估考核,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提升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工作目标
1、到2013年底,完成全区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70%的目标任务。
2、全面推进机关单位垃圾分类工作,区级机关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其他社会单位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70%。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开展宣传教育
1、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各街道要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标语等宣传垃圾分类;
妇联、团委等部门要将垃圾分类宣传纳入各类公益活动中,持续广泛地开展宣传、引导,营造浓厚的垃圾分类社会氛围。
2、强化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提升居民参与意识。以社区为单位,各街道定期组织开展以垃圾分类工作为主题的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社区要通过设立垃圾分类指导站、在楼道告示栏张贴宣传画、向居民发放宣传手册、利用宣传橱窗和宣传展板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全覆盖、全渗透的宣传,实现宣传活动“到单元、入楼道、进家庭”,做到居民入耳、入脑、入心。
3、推进校园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区教育局要安排各中小学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开展“垃圾分类——心泉行动”、“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将垃圾分类融入中小学、幼儿园的相关实践活动中,从小培养爱护环境、自觉分类的环保意识。
(二)强化垃圾分类知识培训
1、适时邀请市垃圾分类办公室的领导、业内专家讲课,对区垃圾分类办公室和相关部门垃圾分类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2、区垃圾分类办公室负责街道及辖区内社会单位垃圾分类工作人员的培训;
3、街道负责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社区课堂、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分类指导员、物业管理人员、保洁人员、家政人员等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指导能力。
(三)稳步扩大分类覆盖范围
1、有序推进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根据2013年度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70%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基础资料,量化指标,按月推进,明确职责,责任到人。要充分做好垃圾分类前的宣传发动、人员培训、设施配置和分类收运等各环节的衔接工作,做到有序推进、扎实有效,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
2、积极推进社会单位的垃圾分类工作。区级机关全面推开垃圾分类工作,中小学、幼儿园、医疗机构等社会单位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社会单位垃圾分类工作模式。区机关垃圾分类工作由区政府办牵头组织。
(四)着力提高垃圾分类率
1、深化试点工作成果。在认真总结扩大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规范分类流程,优化分类模式,创新管理方式,通过经验交流会、现场会等形式扩大成果,不断探索提高垃圾分类率途径。要注重示范典型的树立,把工作推进扎实、管理得法、效果明显的街道、社区作为标杆,引导全区工作的整体推进。
2、加大垃圾分类指导力度。以街道为单位,建立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制定指导员工作制度,落实指导员分片包干工作责任机制。街道、社区干部每周不少于一次进小区监督、指导垃圾分类工作。
3、发挥物业服务企业作用。各街道要根据《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履行责任,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积极配合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物业服务企业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做好员工培训和所服务小区的居民宣传引导,推动垃圾分类工作;
区住建(房产)局要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对物业服务企业的考评体系。
(五)深化服务保障工作
1、引导居民增强环保意识。宣传引导居民购买可降解的厨余垃圾袋,鼓励居民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垃圾容器。
2、做好垃圾分类收运工作。城洁公司、清诚露洁公司根据各自的服务保障范围和工作特点,制定收运方案,落实运输车辆,确保垃圾按规定分类收运,并接受市民和媒体监督。
3、进一步完善全区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区商务局按照市商务部门统一部署,加强回收站点的建设。
(六)完善考核机制
1、加大考核力度。依据《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市垃圾分类考核暂行办法》和《市垃圾分类检查考核标准及评分细则》,加大对各街道、夫管局、新管办垃圾分类工作的考核力度,加强对垃圾分类工作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
2、开展创建活动。根据市垃圾分类办公室制定的《垃圾分类先进社区和示范单位创建标准》,努力开展创建“垃圾分类先进社区”和“垃圾分类示范单位”活动。
3、建立激励机制。建立逐级考评机制,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小区,按照知晓率、参与率、正确投放率、减量率、回收率、厨余收集率等指标评价出分类收集工作的成绩。区、街道设立一定数量的考核奖励基金,对市检查中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好、考核督查成绩优秀的社区,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成立区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区长胡洪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孙小忠、区副巡视员蒋兆友任副组长。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妇联、区监察局、区政府办、区发改局、区住建(房产)局、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区工商分局、区环保局、区城管局、区商务局、区卫生局、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夫管局、区旅游局、交警二大队、交警三大队、各街道、新管办等单位为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区城管局局长冯尧任办公室主任,统筹负责全区垃圾分类工作;
区爱卫办主任焦安宁、区城管局副局长罗勇具体分管区垃圾分类工作,协调各相关单位按照实施意见规定的职责和要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二)责任分工区委宣传部负责联系媒体,加大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力度,并对全区垃圾分类宣传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团区委负责在全区青少年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垃圾分类青少年志愿活动。区妇联协助各街道进单位、社区、家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区监察局负责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中的行政监察工作,重点加强对各责任单位履职情况的监督考核。
区政府办负责指导和帮助区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城管局协调各成员单位开展垃圾分类相关的各项工作;
负责在区级机关推进垃圾分类。
区发改局负责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垃圾分类相关的配套政策。
区住建(房产)局负责指导协调物业公司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指导、督促和协调物业管理单位配合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监督、指导环境卫生管理单位、房地产管理建设单位按照标准建设(改建)环境卫生公共设施。
区教育局负责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内容并进行宣传教育工作。
区财政局负责垃圾分类工作的资金保障。
区审计局负责垃圾分类推进工作中,基础建设项目投资预算执行情况及决算的审计工作。
区工商分局负责可回收物(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坚决取缔无照经营行为。
区环保局负责有害垃圾的监督管理和收集、运输、处置工作;
负责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过程进行环境污染防治监督;
协同区委宣传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
区城管局负责厨余垃圾的收集、转运;
负责日常垃圾分类工作监管和考评;
指导和督促下属单位按要求处置垃圾。
区商务局负责可回收物的收集运输处置,对接市职能部门,负责全区再生资源回收中心的建设、管理、处置和协调等工作。
区卫生局、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区爱卫办负责协助相关部门对宾馆、酒店、机关单位院校食堂、农贸市场等饮食相关行业餐厨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管理工作。
区旅游局负责全区旅游系统垃圾分类工作。
交警二大队、交警三大队负责监督指导、协调解决垃圾分类工作中涉及行业管理问题及专用车辆的管理、运输通行等工作。
各街道、新管办、夫管局是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主体,负责制定本辖区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各街道开展垃圾分类的社区,在街道垃圾分类办公室的指导下,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发动工作;
督促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按时上岗履职,引导辖区居民、驻区单位按规定要求进行垃圾分类;
定期组织垃圾分类情况评比;
及时上报垃圾分类工作情况;
建立和完善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档案。
五、垃圾分类工作模式
垃圾的源头分类、分类投放和收集、运输、处置,按照宁政办发[2011]125号文件、宁政发[2013]153号文件的要求实施。六、实施步骤
2013年度垃圾分类工作分三个阶段:
1、巩固提高阶段(2013年1—5月)
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巩固40%覆盖区域的垃圾分类工作成果。同时,按照市下达2013年垃圾分类收集达到70%覆盖率的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开展工作。
2、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6月)
全面启动新增社区、小区垃圾分类的宣传发动工作,通过上门入户发放“致市民的一封信”、宣传画册、手册等材料,大力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强化居民的参与意识。要通过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展开。
3、全面实施阶段(2013年7—11月)
从2013年7月份开始,全面启动新增社区、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按照要求建设垃圾分类宣传阵地,配备垃圾分类桶等硬件设施,加强对垃圾分类指导员的业务培训,扎实有效地推进工作,确保到11月底,严格按照市下达的目标,完成垃圾分类工作任务(详见附表)。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区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垃圾分类工作例会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建立联络员和信息报送工作制度,各街道、新管办、夫管局、各相关部门要定期向区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工作进度。各街道、各相关单位要成立相应组织,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切实把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作为年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抓好、抓实、抓出实效。
(二)明确工作职责。各街道、新管办、夫管局、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要求,紧紧围绕如何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抓紧制定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三)把握工作时序。要科学统筹地安排好全年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把握好时间节点和工作时序,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验范文第4篇
随着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区日产生活垃圾数量持续递增,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村落分散、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生活习性落后等突出问题,垃圾污水乱泼乱倒现象随处可见,广大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影响了全区环境面貌和对外形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区开发开放步伐,更威胁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建设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十分必要。
一、实施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系统建设的规划背景和有利条件
1.近年来,__深入实施以城市化为主导的率先发展战略,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20__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0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56亿元,为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关注市容环卫工作,将垃圾处理作为改善农村环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资金、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迎奥运的难得契机,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提升,为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3.近年来,我区对垃圾处理工作进行了多项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为全面开展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示范引导作用。20__年,在石各庄镇实施了镇域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试点镇建设,为全区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示范意义;
20__年,和泰达环保公司合作,筹建了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处理场,并通过了国家环保部一级填埋场验收,形成了一整套成熟、可靠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和经营模式。
4.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提升,特别是实施迎奥运环境建设工程以来,通过广泛深入、行之有效的宣传发动,广大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综合素质较大提升,广大群众在环境建设中收获了实惠、体会到发展,对提升全区环境面貌的要求更加迫切,为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群众基础。
5.为进一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中央出台了10项宏观调控措施,市里也配套制定了12项具体措施,为我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有利契机。
6.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一直高度关注__发展,对__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村环境等工作给予了有力支持,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倾斜和帮助。
二、全区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1)全区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分析
目前,全区生活垃圾日产831吨,其中:城区生活垃圾日产量224吨,可回收利用47吨;
农村生活垃圾日产量606吨,可回收利用127吨。
1.城区。
⑴中心城区:含杨村街道办事处,辖49085户、人口15.24万,生活垃圾日产量152吨,已于20__年9月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⑵杨村街以外的城区规划区:包括下朱庄、黄庄、东蒲洼、徐官屯四个街道办事处,辖21876户、人口7.21万,生活垃圾日产量72吨,已于20__年6月基本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
2.农村。
⑴石各庄镇:为我区镇域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试点,辖12个村街、6753户、2.22万人,生活垃圾日产量22吨。按照“户聚、村收、镇运、镇集中填埋处理”的模式,已于20__年率先实现了镇域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⑵其余23个乡镇:辖680个村、191810户、62.96万人,生活垃圾日产量630吨,其中233个村街按照“户聚、村收、村运、村处理”模式,初步实现了以村街为单位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简易填埋处理。
从垃圾构成成分上说,城区生活垃圾主要包括高科技易污染类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破旧家具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果皮等)、装修建筑垃圾等;
农村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农业生产附属垃圾(蔬菜枝叶、瓜果皮、各类腐坏蔬菜和水果等)、燃料废渣(煤渣、草木灰等)、建筑材料类(碎砖瓦、渣土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等)、高科技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人畜排泄物等。
从以上分析可见,城区生活垃圾主要特点:总量较少,种类多、成分复杂,污染性较大,可回收利用率较高,热值较高;
农村生活垃圾主要特点是:总量较多,季节性较强(夏、冬两季量大),污染性垃圾量相对较少,可回收利用较少,焚烧热值较低。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垃圾处理层次低,处理方式落后。仅城区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233个村街初步实现以村为单位的简易填埋,大部分村街仍处于生活垃圾无序丢弃、露天堆放状态,严重影响了市容环境质量和周边生态环境;
2.填埋点设置不规范。多数简易填埋点都是利用废弃坑塘,与村庄距离不足500米,未能达到无害化处理技术标准;
3.垃圾收集、存储、运输设施不配套。现有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设备简易落后、损坏严重,无法满足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要求;
4.专业保洁队伍不健全。全区尚有400余个村街尚未建立保洁队伍,且现有人员管理标准、作业标准不统一,难以保证环卫作业效果;
5.资金保障机制还不健全。目前,区里已初步建立了农村垃圾处理资金保障机制(按照6元/人.年的标准予以补贴),乡镇、村街垃圾处理资金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全区尚未形成一套分配合理、行之有效的农村垃圾处理资金分担机制;
6.市容环卫意识亟待提高。受农村生活传统影响和基础设施条件制约,农村垃圾乱堆乱倒等生活陋习仍比较严重。
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
目前
,主要有两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可供选择,具体是:无害化卫生填埋和无害化焚烧发电。两种模式特点对比如下:(一)无害化卫生填埋处理模式。相对于无害化焚烧发电处理模式,卫生填埋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优点:一是适应用性广,广泛适用于各种经济状况和自然条件地区;
二是对垃圾成分要求较低;
三是垃圾处理量调整范围较大,承担负荷变化的能力较强;
四是处理工艺和技术相对更加成熟、稳定、可靠;
五是基础设施等一次性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较低;
六是我区内已形成相对成熟的经营运作模式。
缺点:环保“三化”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效果一般。
(二)无害化焚烧发电处理模式。相对于无害化卫生填埋处理模式,焚烧发电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优点:一是环保性更强,“三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效果更好;
二是资源回收利用性更高,通过焚烧垃圾产生电能,更加符合“资源化”要求。
缺点:一是对垃圾供应量和垃圾成分要求较高,每日需持续供应大量高热值生活垃圾,才能确保实现正常发电,实施难度较大;
二是一次性建设投资和日常运行经费较高;
三是工艺技术流程相对复杂,对建设、运营人员要求较高;
四是该模式使用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国内可供参考的成功经验较少,多数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营艰难。
四、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处理系统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立足实际,合理选择垃圾处理模式。通过对国内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先进地区的考察学习,立足我区生活垃圾总量少、含水量高、热值低的实际,综合对比两种模式可见,无害化卫生填埋模式适用性广、对垃圾成分要求低、建设运行投资小、技术更加稳定、经营运作模式相对成熟,更适应__区生活垃圾处理实际,建议采用无害化卫生填埋模式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
(二)规范运作流程,强化分类减量措施,下大力做好垃圾减量化文章。垃圾分类减量环节是减少垃圾处理量、降低垃圾处理运行成本的重要环节,对垃圾处理工作成效具有决定性作用。按照城乡统筹和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要求,结合__区实际,借鉴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垃圾减量模式,立足源头,通过政策引导,大力探索并建立“农户自觉分类会聚,村街入户收集分拣,乡镇区域压缩运输,全区分区无害处理”的垃圾收运模式,创新“两次分拣、双层减量”(农户源头分拣、村街二次分拣;
村街分类减量、乡镇压缩减量)的垃圾减量机制,最大限度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目标。一是农户利用统一配给的两个垃圾收集容器,自觉将本户日产生活垃圾按照低污染可降解垃圾和高污染不可降解垃圾进行初步分类收集;
二是村街保洁员要严格落实入户收垃圾机制,将农户日产生活垃圾集中运输到垃圾分拣场进行二次分拣减量;
三是乡镇保洁队入村对分类减量后的生活垃圾进行压缩减量处理后,运往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进行统一无害化处理。
(三)建立强有力的经费保障机制。一是积极协调市直有关部门,争取将__作为全市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示范区,争取全区垃圾无害化处理一次性投入由市、区两级财政各承担50%;
日常运行费用市里补贴40%,区、乡、村共承担60%。二是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发动群众投资、投劳。特别要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通过bot形式建设新的垃圾无害化填埋处理场。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验范文第5篇
我国经济增长和城市人口增加使得垃圾产量正逐年上升,垃圾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噪声污染已成为急需解决的四大环境问题。2011年4月1日,广州开始执行国内首部垃圾分类条例《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一石激起千层浪,生活垃圾要怎么分才算环保,如何引导市民进行分类,力争分类率达标等,一时成为民间热议的话题。早在民国,广州环卫事业便走在全国前头,设有卫生局管理城市垃圾,并根据每个商户、家庭使用的垃圾桶数量来收取清洁费。
1998年,市环卫部门在越秀、荔湾等几个老城区的局部区域进行试点探索垃圾分类投放和收集,然后大范围推行。2000年,广州作为全国首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8个试点城市之一,正式从政府层面推进这一工作,但成效甚微,垃圾混收混运混合处理现象依然十分普遍。因此,深化垃圾分类制度势在必行。
(一)垃圾数量日益增加,混收混运污染严重
近年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垃圾产量也急剧增加。据了解,广州日产垃圾在15000吨左右,仅中心城区日产垃圾就达到10000吨,而且还在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同时,传统混收混运的粗放处理模式不仅浪费垃圾中的有用成分,还增大垃圾资源化、无害化的难度,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土地资源的浪费。
(二)垃圾分类效益明显,文明城市必然要求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市容市貌建设的基础工作,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体现。据美国环境专家内贝尔研究的结果,百分之九十的生活垃圾都是可回收的,这说明垃圾里蕴藏着巨大财富。实施垃圾分类,不仅是推进资源化进程,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挖掘垃圾资源潜在效益的必由之路,也是广州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必然要求。
(三) 居民分类意识和法规不健全,成为垃圾分类的障碍
第一,分类基础设施缺乏,居民分类意识不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垃圾成分趋于复杂,如果分类过于粗略,就难以引导人们分清垃圾的种类,给垃圾处理带来不便。目前的垃圾桶大多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类,普遍存在分类指导图例不明确或缺失的问题,许多地方还未按照分类要求设置四类垃圾桶。垃圾回收站、运输工具和处理设备也存在着数量缺乏、装备落后等问题,成为垃圾分类路上的绊脚石。此外,垃圾分类还需要居民有较为系统全面的分类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回收。目前,市民的分类收集意识并不高,认为在家中设置多个垃圾桶较为麻烦,公益性环保组织参与停留在宣传教育的阶段,志愿者发挥作用的渠道不够畅通, 这些对于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来说是一大障碍。
第二,政策法规不健全,尚未实现全面产业化。相关制度不健全,导致垃圾分类投放行为不具有很强约束力。国家先后颁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条例,但是大部分涉及生活垃圾管理的规定偏重于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置及相关管理方面,极少涉及垃圾的分类回收,难以有效督促居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同时,垃圾回收处理只有将输送、分类及其资源化输出形成产业化链条,才能长远发展。目前,垃圾从社区运送到垃圾处理站的过程中,分类回收和资源化程度并不高。许多以收购废品为生的人通过将资源垃圾出售给回收公司而谋生,间接推动了垃圾分类工作,但缺乏政府的主导推动和有效指导,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垃圾分类回收者,分类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二、垃圾分一分,广州美十分
(一)垃圾分类小区试点先行,循序渐进提高市民参与度
广州市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但市民养成分类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在利用媒体、网络、“西关小屋”等载体,立足机团单位和社区等基层一线,向群众广泛深入宣传分类知识,使垃圾分类的操作办法家喻户晓,形成一个“政府引导,全民参与,媒体关注”的良好局面。对于市民而言,最开始并不需要自行购买垃圾分类收容器,而只要把干、湿垃圾分开就可以,由环卫工人进行二次分拣。这是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原则,不仅有利于后续的再分类和回收,也提高了市民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近日,广州召开全市垃圾分类动员部署大会,正式启动垃圾分类,并在部分小区试点生活垃圾“垃圾费按袋计量收费”模式。试点小区的居民每天获得政府免费派发的2个专用垃圾袋:1个厨余垃圾袋,1个其他垃圾袋,均印有防伪标志,容量在10升至14升之间,用不同颜色区分。如果垃圾较多、免费派发的垃圾袋不够用,市民须自己掏钱另行购买专用垃圾袋,单价约为1元。广州此次垃圾分类新政借鉴的乃是台北的经验,其主要精髓就是采用“垃圾费随袋征收”这一经济杠杆,居民家庭排放的垃圾越多,付费就越多,反之,付费就少。目前,广州市每户居民每月需缴纳15元的环卫费,包括10元的卫生清运费和5元的垃圾处理费。试点期间,试点区域的居民缴费方式不变,奖励返还部分由财政补贴,初步方案为月配额垃圾袋用剩每个奖励0.5元,由政府补贴给物业,物业再决定返还形式。试点如果在广州全市推广的话,考虑取消15元环卫费。
在广州市首个“垃圾不落地”试点小区——南华西街德和新社区,晚上8点前看不到垃圾桶,只放有花卉装饰街巷。每天11点到12点半以及下午6点到8点为垃圾投放时段,社区里就会响起《让我们荡起双桨歌声》的音乐,环卫工人开着装载垃圾桶的电瓶车到达,撤下架子上的的盆花,把绿色的厨余垃圾桶和灰色的其他垃圾桶放到花架上,居民便开始投放垃圾,全程由环卫工人在一旁指导和监督,帮助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大概一小时后,环卫工人又回到花架前,搬走装满垃圾的分类垃圾桶,将盆花放回花架子上。为了方便因下班晚而赶不上垃圾车的居民,社区从晚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撤走收集容器支架里摆放的装饰花卉,摆上垃圾桶供居民投放垃圾。每个周末,环卫工人会开着电瓶车播放《小城故事》音乐,提醒居民倒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同时,街道为了鼓励居民正确分类,还在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后,从环卫工人在《支持垃圾分类登记册》上盖一个章,积满30个就能到居委会换一包可降解的垃圾袋,有效激发了居民的分类积极性。
(二)总结试点经验,将先进成果逐步推广
目前,广州市垃圾分类工作可根据“试点先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思路来进行。广州市海珠区在辖内101个农贸市场、154所中小学校和24个党政机关同步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其中,南华西街德和新社区在全市各区中率先试行“垃圾不落地”,并建成社区厨余垃圾处理站,发动街坊参与垃圾分类回收,成效初显。如,为实现垃圾减量,广州市海珠区制定出台了垃圾分类专项经费支付方案,根据各街道的分类量和垃圾减量情况,采取以奖代拨的形式,实施差异化拨付垃圾分类专项经费,进一步提高街道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为解决“垃圾围城”保驾护航。据统计,2011年海珠区垃圾总量下降35636吨,减量6.01%;
厨余垃圾分拣量8440吨,占垃圾总量的1.5%;
南华西街厨余垃圾分类率达30%以上。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环卫部门的探索与研究,更有待于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垃圾分类任重而道远,也是广州后亚运、后创文时代的使命。垃圾封城,突围在即。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刻不容缓,需要全体市民积极行动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及处置工作,争取实现“垃圾分一分,广州美十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许金红.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研究——基于美国厄巴纳城的经验分析[D].西北大学,2011.
[2]袁满昌,张晨光,陈芳,章夏夏,贾子利.台湾省生活垃圾管理经验研究分析[J].环境卫生工程,2011.(04).
[3]惠风和畅.广州垃圾分类VS日本垃圾分类[J].环境,2011.(06).
[4]徐广利.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议[J].环境卫生工程,2010.(06).
[5]刘蜜,孟东秋.关于垃圾分类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9.(16).
[6]沈颖青.我国垃圾分类现状及对策建议[J].北方环境,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