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五篇】

时间:2023-06-13 13:55: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范文第1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解;把握;“四个分清”;整体性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221-03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五篇】,供大家参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五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理解;
把握;
“四个分清”;
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221-03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要厘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首先要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恩格斯使用过“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但他并未对此直接下过定义。列宁、也谈到过“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如列宁说“马克思主义是非常深刻的和多方面的学说。”说:“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1979年出版的“辞海”中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定义是“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中国人民大学的高放教授曾数次对马克思主义做出解释,在1981年因受邀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国外历史卷,高放对“马克思主义”这个词条做出了“国际无产阶级领袖和导师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这个定义强调了阶级性和人类解放目标。

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以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终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为目的的一门科学。它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明确是谁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突出这一点,对于反对西方部分学者和中国国内少数学者把恩格斯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中脱离出来的错误观点是有着其积极的一面的。第二,以什么为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其理论基础,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第三,以什么为目的。马克思主义是以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为目的的一门科学。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是为了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求解放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一向鲜明的阶级立场。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厘清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后,接下来探讨的下一个问题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学说内容极其丰富,但它最主要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呢?马克思恩格斯肯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存在,但是他们也没有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做出过明确的界定。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问题上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学者们主要从逻辑性、层次性、整体性等多个角度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定义及其内涵进行了广泛讨论,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极大地推动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的深层次研究。

1.从逻辑性的角度。持该观点的学者们认为要从内在逻辑的角度来思考马克思主义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该是发展的,不应该局限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里,要更好的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和发展性,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现实社会的指导作用。有的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构建应突出的两个方法论原则:一是注重研究其体系中的内在逻辑;
二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该把握历史地、开放地研究的原则。实践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逻辑。也有的学者认为,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都应该有一个逻辑前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然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就是其逻辑前提,就是厘清理论体系科学内涵、把握精神实质与构建原则的出发点,这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逻辑之点和重点。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才能更好的理解与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刻内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范文第2篇

尊敬的党组织:

在党组织考察我的期间,我没有放松理论学习,时常关注时事政治,并进行思考。我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后有许多心得。下面我就向党组织谈谈我的感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特别是我国“”的教训基础上,以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创造性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和历史任务,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即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密切结合改革开放和国际局势的新变化,集中全党智慧,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的发展方位,深刻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一个科学的总结和概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实践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准确分析和把握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研究和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善于总结和概括实践中的新鲜经验,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中的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我深知我在理论上还有很大的不足,我还需要深入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恳请敬爱的党组织帮助我不断提高和进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范文第3篇

目前,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刚刚出版,各高校正在陆续组织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因此,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如何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这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这种研究对于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僵死的教条。马克思主义在当今的发展也是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社会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应该反映最新的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而最新的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中也必然包含着当今学生的思想问题、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只有站在时代前沿,针对社会实践、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注重教学的当代性,才有它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中,必须突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哲学部分时,必须突出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完善和发展都是在不断的批判和反思中完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是指用一种辩证否定的态度来达到在实践中不断破旧立新、以新质代替旧质的勇气和行为,这是一个不断突破既定现实而不断创新、不断升华的过程。批判精神是浸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的显著品质和精神精髓。

当代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马克思在从事哲学研究之初,就对自己将要创立的哲学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他说:“哲学家的成长并不像雨后的春笋,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1)“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2)人类社会的实践和时代是具体的、开放的和发展的。把握时代、反映时代,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了开放性和时代性,还使它具有了国际性,即“哲学对于其他一定体系来说,不再是一定的体系,而正在变成世界的一般哲学,即变成当代世界的哲学。”(3)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不把自己看是终极的真理、不变的教条,而是承认自己是行动的指南、科学的方法。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与各民族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以自己理论的一般性与各民族实践和理论的民族性、特殊性相结合,在那里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活的灵魂。“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4)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创新性要求必须紧密联系当代社会实践,解决当代社会实践中的新矛盾、新问题。创新性就是用批判的、否定的眼光看待事物和现实,注重创造新的事物,这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伴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前进提供了源泉和动力。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关键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和基本立场观点进行深刻把握。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就是因为马克思是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出发,与时俱进,提出社会实践中存在着的现实问题,并在探索、分析、认识、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可以说,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理论上的聚焦;
没有理论聚焦,就不可能形成对某些问题的深刻认识。强化问题意识,说到底就是要加强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研究。问题不是头脑中随意产生的,也不是少数人突发奇想煽动起来的,而是由现实生活实践唤起的。正是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与矛盾的凸现,使相关问题的意识日益强化。真正的问题意识总是关于时展重要问题的意识,是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意识。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不能仅仅就书本而书本、就理论而理论,而是要在教学中深刻揭示理论问题研究与社会实践发展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认识到,近年来,正是由于当代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全球生态危机、社会主义发展命运以及知识经济等问题日益突出,使得人们对于马克思的现代性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等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透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创新,最重要的是必须处理好“源”和“流”的关系。所谓“源”,就是现实的社会实践;
所谓“流”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总是在已有的思想前提下进行的。这就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基本理论,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创新最终不是产生于“流”,而是产生与“源”,即产生于现实的社会发展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理论之所以能够出现一次次创新,主要原因不在于创新者对原有理论作了何种新的解释,而在于面对新的时代、新的实践进行了新的探索、新的思考,提出了新的思想和观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这样。因此,正确处理“源”和“流”的关系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关注当今时代的重大现实问题,突出教学的当代性、时代性,才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最有生命力、影响力的东西,不是他得出的某些具体的结论,而是那种把时代性问题真正引入理论研究的实践精神和探索精神。从而引导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关注时代特点,善于把所学的理论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增强理论指导实践和在实践中探索理论的自觉性,提高综合能力。二、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必须突出马克思关注时代特征,立足社会现实,强调劳动者经济利益的精神特质。

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政治经济学部分时,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的方法,突出马克思关注时代特征,立足社会现实,强调劳动者经济利益的精神特质。

和以往的政治经济学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了自己鲜明的阶级特点,那就是服务于工人阶级和劳动者,具体而言,就是为劳动者的经济利益辩护,说明和论证工人阶级和劳动者实现自己经济利益的合理性。马克思从来不讳言经济利益。他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他认为工人阶级和劳动者有权为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奋斗。马克思从社会现实入手,把哲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结合起来。他认识到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资本论》的批判,从根本上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深刻的高度,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繁荣并逐步衰亡的历史过程和规律。揭示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其资本,无偿地占有了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因此,工人阶级为了捍卫和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只有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起能够实现自己经济利益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根本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劳动者的经济利益,马克思认为,这一利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建立共产主义的经济制度才有可能实现。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维护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也是这一学科的鲜明特色。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研究不是停留在社会表面现象,而是深入到社会经济结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社会深层结构,为彻底改变世界指明了方向。大量社会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社会,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者的经济利益不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实现,仍然需要争取才能得到,因此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把劳动者经济利益作为核心问题、重大问题加以深入研究,是完全必要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为保护劳动者经济利益提供了可能性,但社会主义本身还有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影响甚至损害劳动者经济利益的多种因素,因此,要把实现劳动者经济利益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需要创造一定的社会条件,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所以,关注社会现实,研究当今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并在教学中突出这一点,能够增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一个学科,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取决于它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取决于它能否解决社会问题和发挥作用。如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能够解决社会中最重大的现实问题,能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它的学术地位就高,作用就越大,影响也就越深远,也就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因此,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进行阐述时,既要坚持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同时又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现象和新变化进行研究,力求提出新观点和新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更加贴近现实,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三、在科学社会主义教学中,必须突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基本框架。以前本科生政治理论课中没有这部分内容。这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结论和落脚点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这部分内容,对于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不可缺少的,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但马克思主义阐明这么多道理究竟是要做什么呢?一句话,就是要搞社会主义,要追求共产主义。这就是画龙点睛,点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

在教学中,要通过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讲述,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率先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合理性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艰巨性;
进而进一步深刻理解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与此同时,在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从当代社会的现实发展中去把握: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社会主义是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不断走向辉煌。

“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5)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不断地把自己的目的、内在需要对象化,表现人类活动的目的性和创造本质。利益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题,也是人类活动的动因和价值目标。我国目前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在这个发展的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必须加快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展不够全面的问题,如生态环境、医疗、教育、卫生、社会公平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以人民利益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共产党人在推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历史活动中必须确立并坚持的价值目标。只有那些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价值目标的历史活动,才能真正把千百万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能动性发动起来,并把他们吸引到推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历史活动中来。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集中体现了我们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进一步揭示了我们党在发展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必须坚持的价值原则。

追求人的彻底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时,曾提出这样一种思想: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6)马克思强调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马克思认为,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人的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基本尺度。但是马克思主要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指出了基本方向和主要原则,并没有具体论述发展的措施及方法。我们党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依靠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同时又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思想,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对马克思关于人和社会发展思想的重大发展,也是我们党发展观的本质性的跃进。

发展的实践丰富着发展的理论,发展的理论指导着发展的实践。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面临着新的实践、新的矛盾,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要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我们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就是要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当今世界的变化及其趋势,坚定信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注释: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0、121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5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1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范文第4篇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作了完全科学的论述,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的伟大革命。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获得新发展的最重要和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这些科学成果,为工人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从总体上把握的马克思主义。

3、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在学习运用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要求。

要努力做到: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法律

【中图分类号】D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7-0081-2

本文借鉴结构主义的一些方法,抱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从考察马克思论述政治经济学的话语结构入手,抽离出“自然/历史”、“共时/历时”、“一般/特殊”、“抽象/具体”四组基本的话语组合方式,为了贯彻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马克思把阐释归入“历史/历时/特殊/具体”,而排斥“自然/共时/一般/抽象”,但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放弃对于“一般/抽象”的探求。他从黑格尔那里继承了辩证法,并把它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叙述动力所在,而辩证法恰恰是“共时/一般/抽象”的研究方法,那么,“辩证”的叙述动力能否承载历史唯物主义的诉求,马克思是如何在“辩证法”的运动中纳入“历史”的声音,我将通过对商品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解读来回答这两个问题,从中可以看到马克思突破文本的叙述抵达历史的艰辛,这对于语言学转型以来处理文本与历史的关系,以及在后结构主义解构“宏大叙事”的策略下重新找回历史唯物主义的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学告诉我们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平等性、开放性和法制性的特征,市场不是万能的,本身还有缺点和弱点,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而法律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市场经济中,健全的法制是协调和处理矛盾、体现公正平等的依据和准则。为了维护公平竞争,必须有严肃健全的法制作保证。否则,有人不择手段地追求自己的利益,经济秩序遭到破坏,任何经济活动都将难以进行。市场经济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但不是让人们为满足自己的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为所欲为,因此,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治理国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如上所言,没有法制作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得不到维持,市场经济无法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实行市场经济,人们的利益多元化,价值观也多元化,必然出现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相背离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有的损人利己,有的缺斤少量,有的制假贩假,损害消费者权益,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上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而道德也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从当前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必须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法制建设,依法打击违法犯罪,一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倡社会主义道德,促进人们和睦相处,互谅互让,减少矛盾的激化,让道德规范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次创新: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第一次创新,形成了思想法学理论。思想法学理论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重视人权保障,加强人权法制建设;
通过典型案例倡导平等与正义的司法精神;
新中国的政体应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
废除伪宪法与伪法统,实质是要求彻底统治;
对人民民主问题的初步阐明。

第二次创新: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进入了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理论准备和初步实践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逐步创造性地、系统性地阐述了一系列具体而明确的法律思想,可以总结概括为九大方面:法制建设要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的“十六字方针”;
用法律措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制止动乱;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
“死刑不能废除”;
“一手抓建设和改革,一手抓法制”;
把“一国两制”的构想法律化;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新贡献主要表现在:1.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战略指导思想,解决了人治与法治的关系问题;
2.把民主和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强调社会主义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
3.重视法制在调节经济关系、维护正常经济秩序中的作用,强调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
在强调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提出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思想;
4.“一国两制”体制下的“一国法律多元”。这些新思想、新论断,与我国法制建设的实践紧密相连,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也使我们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认识产生了历史性飞跃。

第三次创新: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从“法制”到“法治”,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第三次伟大创新,由此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第三次大飞跃。其法治思想可概括为:提出并科学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提出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把法制与社会主义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把法治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
进一步阐明了党与法治的关系,强调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又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不能以党代政,也绝不能以党代法,必须依法执政;
关于讲法治与讲政治,强调“只有讲政治,才能……把国家的法律法规,贯彻到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中去,防止和排除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的干扰,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提出并阐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完成了从“法制”到“法治”的过渡,明确提出并规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和奋斗目标,全面揭示了依法治国的本质,阐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内容。

第四次创新:党的十六大以来,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体现在法律和法治思想上,就形成了新的以人为本法律观,它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在中国的新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现阶段,总书记提出“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要求,但有人对“三个至上”进行曲解,只提“宪法法律至上”,这是片面的。因为持这种观点的人不明确党的事业是什么,不懂得宪法和法律本质以及最终目的是什么。其实党的事业与宪法和法律共同围绕人民的根本利益,从不同的角度为其服务,以实现人民利益最大化。依其本质,三者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三个至上”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规律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丰富和发展,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的统一。

生活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对于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以及《资本论》的态度不得不带有复杂的情感。改革开放是在批判“”历史的基础上开启的,而在思想领域则伴随着对于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清算,以至于在新时期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马克思主义不再成为知识人的普遍信仰,但是随着90年代市场化在中国的全面展开,一些曾经借助马克思主义批判和拒绝的东西浮现出来,中国究竟是在“发展主义”的历史允诺中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还是掉进了“现代化的陷阱”,于是,一部分对社会持有批判立场的知识分子又重新认识到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并把其作为介入社会批判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幽灵”又回来了(按照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说法,“马克思的幽灵”从没有离开过),或者借用《资本主义的终结》一书的结尾语“因为马克思主义指引我们思考剥削,而剥削还没有终结”,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被历史想象性地“终结”。

正如20世纪法国著名结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路易·阿尔都塞在《阅读》一书的开篇就写道:“毫无疑问,我们都读过《资本论》,而且仍在继续阅读这部著作”,阿尔都塞借鉴结构主义的方法,以哲学家的身份采用“征候读法”来重新阅读《资本论》,以便恢复苏共“二十大”以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样一种“保卫马克思”的方法依然是我们今天阅读《资本论》的主要的哲学背景,也使本文的分析不得不打上结构主义的烙印。因为《资本论》首先或许最终是一个文本,尽管马克思从没有打算把自己的思想只呈现在文本中,他更关注文本的实践意义,但是在当下的历史语境中,已经很难获得这份突破文本而抵达历史的自信,或者说支撑马克思信念的哲学根基已经动摇了,尤其是20世纪初期在哲学界发生的“语言学转向”以及最终波及到整个社会人文学科的结构主义,似乎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语境”,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结构主义对马克思的阅读和阐释还依然有效。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资本论》应该属于马克思所深处的历史的“必然”产物(至少马克思这样认为,否则他就不会坚信自己的研究工作是科学的和真理的),这并不是说《资本论》中所讨论的问题不适用于当下的历史,而是一种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本文就试图采用历史唯物主义和结构主义的方法,来论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叙述动力和话语结构,并通过考察商品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来检验这一系列话语结构及其辩证运动是否能承载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叙述任务,这或许也是处理马克思主义的“遗产”以及偿还其留下的历史“债务”的一种方式吧。

阐述“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的问题时,马克思批驳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对于“个人”的观点,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个人不是历史的结果,而是历史的起点。因为按照他们关于人性的观念,这种合乎自然的个人并不是从历史中产生的,而是由自然造成的”,而马克思认为这“只是大大小小的鲁滨逊一类故事所造成的美学上的假象”,“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换句话说,个人是历史的产物,这实际上也就是马克思为“人”下的定义,即“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把“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放入历史/社会的范畴,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继承文艺复兴以来以人为思考动力和基本出发点的人类中心主义或人本主义的思想,这种立场成为马克思叙述的基本前提之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