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设备科年终工作范文第1篇一、年度各项指标再创新高20××年,我院门诊633869人次,增长27.7%;住院31538人次,增长28.4%;实现业务收入9986.83万元,同比增长30.04%(其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院设备科年终工作【五篇】,供大家参考。
医院设备科年终工作范文第1篇
一、年度各项指标再创新高
20××年,我院门诊633869人次,增长27.7%;
住院31538人次,增长28.4%;
实现业务收入9986.83万元,同比增长30.04%(其中院内收入8256.8万元,同比增长27.4%;
一体化收入800万元,同比增长76.9 %);
固定资产增加了3026.4万元,净资产增加1708.05万元。
二、职工待遇逐年攀升
除了及时上涨工资,足额兑现职工工资外,我们加大了福利发放。
20××年:
改革绩效工资方案,加大奖金额度;
交纳住房公积金;
对没有聘任的职工实行内聘;
年终福利折合现金800元等。
20××年:
发放住房补贴;
为50名非正式人员实行人事并享受待遇;
解决了养老保险;
年终福利折合现金1000元等。20××年:足额兑现上涨工资,共为100名非正式人员实行人事并享受待遇;
解决了20名职工中级正聘。年终福利折合现金2000元等。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医疗设备装备
一是设备装备上水平。20××年购进了德国麦科听性脑干反应测试仪;
安装了德国西门子原装进口16层螺旋CT,对ICU、康复医学科设备进行了招标并顺利投入使用。购入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血流变仪、超敏C反应蛋白分析仪等。医疗设备总投资达1700万元,总体投资超过三千万元。
二是完善设施强服务。安装了小型中央空调,解决了ICU与康复理疗科的制冷与取暖问题;
对病房楼、急诊楼内厕所进行了全面改造,彻底解决了脏、乱、差的局面;
对老变压器进行了升级改造,解决了业务用电超载的不安全问题;
完成了三吨铸铁燃气锅炉比价采购工作,保证了今年的正常供暖。
四、抓好质量促规范,医护质量不断提高
一是持续补充技术力量。加大了人才招聘力度,20××年我院共招聘临床住院医师21名,影像医师5名,检验医师10名、康复师10名,护士50名,计算机人员6名,接收新分配研究生8名。
二是学习上级医院的先进经验。我院组织人员到上级医院参观学习。学习他们一流的服务设施,先进的管理经验,热情周到的人性化服务,以及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今年共派出12名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三是不断开展新技术。麻醉科成功开展了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
外一科成功开展了腹腔镜手术,成功切除了一例回盲部巨大肿瘤;
康复医学科的小针刀疗法治大病。得到了广大患者的高度评价。
四是攀大联强借外力。我院采取“内引外联,攀大联强”的措施,7月23日,“上海医学院外科技术示范基地”落户我院。合作以来,效果显著,有力地提高了我院外科人员的技术水平。
五是新建科室提服务。今年我院投资600余万元新建了康复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重症医学科(ICU),为群众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为三乙创建做好了准备。
五、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
20××总体工作思路是:
以创“三乙”为总抓手,全年门诊人次增长10%,住院人次增长40%,业务收入确保突破1亿元。
重点工作:
一是积极争创“三乙”;
二是新建三个系统:建立新的信息系统、绩效管理系统和成本核算系统;
三是继续改善病人就医环境,加快第二住院部的建设;
医院设备科年终工作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R19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608-01
医院设备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技术管理还涉及到经济管理范畴;
它既有对物的管理,又有对人的管理,是把技术、财务、经济、管理、人员、设备等综合在一起的对医院设备进行全面管理的学科。加强医院设备管理既能将有限的资金投向必需的先进医疗设备满足不断增长的病患需求,又能提高医疗技术质量,提升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
我院坚持“解决临床医疗急需、方便病患需求,科学利用资金降低成本、保证医疗安全质量”的管理方针,不断改善医疗硬件设施,摊动医院医疗技术全面提高,使其充分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我院学科发展、业务建设等均取得跨越式发展,这与医院设备管理的运用密不可分。
第一,加强医疗设备计划管理,促进医院硬件建设。医疗设备在医院的投入与使用,自始至终要规范制度,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我院在设备投入中充分发挥医院设备管理委员会的管理作用,健全设备采购管理制度,规范设备购置流程,对医院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实行设备购置论证制度,对申请购买2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的科室必须要有适宜性论证及可行性论证报告。设备管理委员会根据科室的特点、发展规模、现有情况及医院资金状况,有计划地加强科室硬件建设。在购置引进大型设备时,首先应做好市场预测,对本地区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分布、台数、性能、病患需求等要认真进行调研。既要保证医院重点特色和特色项目设备的引进,又要照顾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将有限的资金投向急需的先进医疗设备,使其充分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严格设备管理者准入制,不断提高维修工程师综合素质。医院设备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医院设备管理科管理者各方面的能力以及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我院始终严格设备管理者准入制,在院内通过笔试、面试公开选拔任用“敬业爱岗、认真负责、坚持原则、以身作则、恪尽职守、廉洁自律、脚踏实地、协调能力和执行力度强、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的管理者,每届任期四年到期不连任。同时对维修人员采取多种形式的综合培训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充实、提高工程师综合素质及能力。在制度规范、严格管理监督下,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由“坐、等、靠”被动工作方式转变为积极主动预防性的工作模式。满足了医院医疗设备不断增长的需求,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提高了医疗技术质量,显露出爱岗敬业精神与良好的综合素养,真正发挥为临床保驾护航的作用。
第三、加强医院设备成本效益分析。随着社会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医疗设备投资尤其是大型、昂贵医疗设备的投资与医疗质量的提高,社会效益的发挥和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我院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保健的需求,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专门成立了固定资产管理中心,加强医院设备的成本效益和使用的分析,运用分析数据对引进项目实效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验证,并制定奖惩措施按季考核到相关科室负责人。有效的杜绝了论证不充分、科学性不强、合理性欠缺,社会效益不佳的医疗设备。有效降低医疗设备运行中的消耗成本、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提高了医疗技术质量、提高了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促进设备配置决策及医院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投资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
医院设备科年终工作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高低,所以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极其重要的。要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多形式、多途径开发利用医疗设备档案资源。
医院行业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拥有大批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这些设备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科研工作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加强设备和设备档案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在医疗、科研中的作用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设备档案的形成
设备档案是医院在购置设备过程中形成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各种文件:如设备申请材料、可行性论证报告、有关调查材料、批复文件;
(2)各种记录:如谈判记录、招标记录、定货合同、协议等;
(3)各种原始凭证:如到货通知、提货单、发票影印件;
装箱清单、操作使用说明书、厂家提供的安装图纸;
(4)开箱报告、安装调试记录、验收记录、验收报告;
(5)设备使用操作章程、维修管理办法、制度;
(b)人员培训记录、设备布置平面图、线路图纸、故障维修记录[1];
(7)设备报废申请及处置结果。从设备档案的形成过程涉及到设备从立项申请到最终报废,其时间周期长,中间环节多,参与人员杂,因此,设备档案的管理是一项既耗时又耗力且工作量相当大的工作。
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的意义
首先,建立医疗设备档案,能为领导和专家的论证及设备的引进提供有力的证据,为同类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依据。由于一台先进的医疗设备功能多样、价格不菲,在引进时领导和专家将会进行详细的论证,包括设备的临床使用价值、资金的投入、创造的效益等。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就能为此工作提供证据和参考[2]。
其次,建立医疗设备档案是设备维修、检修和管理的必备条件。机器设备在运转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热力、化学原素的作用,一些零部件会磨损、腐蚀和松动,将会影响设备的精度、性能和工作效率,这就必须维护和检修,要维护和检修,设备档案是必备的条件,它能为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提供依据。
第三,利用设备保修期和维修期的区别,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三、医疗设备档案的科学管理的原则
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使之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其完整性和利用效率。因为医疗设备档案有其特殊性:一是档案材料多,归档时间长,如一台大型医疗设备,从论证、购置到安装将会形成大量材料,并且还有以后的使用和维修直至报废,有一个很长的周期。二是多种多样,设备有国产的、进口的,档案材料势必牵涉到多种文字,如中文、英文、日文等;
其载体有纸张、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三是档案使用牵涉多个科室,特别是设备的构造图表、操作和维修说明书等一类材料,使用很频繁。因此,如不集中统一管理,很容易造成文件的破损和丢失,破坏档案的完整性,影响档案的利用价值。
四、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
1、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
设备档案的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的原则,便于开发利用,确保设备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设备档案工作必须纳入医院设备管理工作中,与设备计划管理、设备采购、使用等工作紧密结合,保证设备文件的完整、准确、系统。建立、完善管理网络广泛深入地宣传《档案法》,强化各级管理人员依法治档的意识。我院成立由分管院长直接领导的档案管理网络小组,实行医院、科室、操作人员三级管理网络,定期召开有关人员会议,明确工作目标,修订和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将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一部分,纳入院部对科室的目标考核,及时与有关人员的考评、职称晋级、年终评优挂钩。明确设备操作者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的同时,做好日常设备记录;
每次使用后,要将使用情况认真做好记录;
每半年将整理好的记录上报给设备科负责人,经核查后交档案室存档,在全院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网络[3]。
2、确定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范围
我们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明确了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和设备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文件。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随着设备从申购到安装使用,其相应的材料由设备管理人员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再移交医院档案室[3]。同时将有关材料复印下发有关使用科室,让各科的设备操作者都了解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和要求,使之配合档案部门,做好资料的归档工作。
3、建立健全归档制度。
首先要明确管理范围。对于中等以上医院,凡是1000元以上的教学、医疗、科研仪器设备,不论其资金来源、购买渠道如何,均要建立设备档案,纳入管理范围。其次要确定归档范围。上述管理范围的仪器设备,在其选购、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维修、报废等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以及随机技术资料,均应归档保存。设备档案主要形成于申购过程与运行过程。申购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申购单、论证报告表、政府采购计划报批表、医疗仪器生产许可证、购销合同、协议书、发票复印件(原件保存在财务档案中)、装箱单、运输单据、安装调试及验收报告、设备安装使用说明、维修手册及其他随机技术资料等[4]。特大型的设备还包括招标的有关材料、卫生资源配置许可的有关资料。享受国家免税政策的进口设备,还有海关免税证明、质量保证书、报关单、外贸合同、发票、商检报告等。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设备的使用情况记录、操作规程、维修保养情况记录、医疗仪器设备档案卡、使用率和完好率记录、每年的经济效益分析、最终的报废表等。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
五、小结
当今医疗设备技术飞速发展,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必须了解有关医疗设备的发展动态和产品现状,以主动、积极、周到的服务来保证档案资料的有效完整,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以此来促进有关工作的进行,使医院的各种医疗设备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投资得到良好的效益回报,促进医疗各项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维新.医院设备档案的管理[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6),340.
[2]郑新敏.医疗设备档案的建立和管理[J].浙江档案,1998(7),28.
医院设备科年终工作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高低,所以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极其重要的。要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多形式、多途径开发利用医疗设备档案资源。
医院行业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拥有大批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这些设备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科研工作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加强设备和设备档案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在医疗、科研中的作用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设备档案的形成
设备档案是医院在购置设备过程中形成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各种文件:如设备申请材料、可行性论证报告、有关调查材料、批复文件;
(2)各种记录:如谈判记录、招标记录、定货合同、协议等;
(3)各种原始凭证:如到货通知、提货单、发票影印件;
装箱清单、操作使用说明书、厂家提供的安装图纸;
(4)开箱报告、安装调试记录、验收记录、验收报告;
(5)设备使用操作章程、维修管理办法、制度;
(b)人员培训记录、设备布置平面图、线路图纸、故障维修记录[1];
(7)设备报废申请及处置结果。从设备档案的形成过程涉及到设备从立项申请到最终报废,其时间周期长,中间环节多,参与人员杂,因此,设备档案的管理是一项既耗时又耗力且工作量相当大的工作。
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的意义
首先,建立医疗设备档案,能为领导和专家的论证及设备的引进提供有力的证据,为同类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依据。由于一台先进的医疗设备功能多样、价格不菲,在引进时领导和专家将会进行详细的论证,包括设备的临床使用价值、资金的投入、创造的效益等。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就能为此工作提供证据和参考
其次,建立医疗设备档案是设备维修、检修和管理的必备条件。机器设备在运转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热力、化学原素的作用,一些零部件会磨损、腐蚀和松动,将会影响设备的精度、性能和工作效率,这就必须维护和检修,要维护和检修,设备档案是必备的条件,它能为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提供依据。
第三,利用设备保修期和维修期的区别,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三、医疗设备档案的科学管理的原则
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使之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其完整性和利用效率。因为医疗设备档案有其特殊性:一是档案材料多,归档时间长,如一台大型医疗设备,从论证、购置到安装将会形成大量材料,并且还有以后的使用和维修直至报废,有一个很长的周期。二是多种多样,设备有国产的、进口的,档案材料势必牵涉到多种文字,如中文、英文、日文等;
其载体有纸张、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三是档案使用牵涉多个科室,特别是设备的构造图表、操作和维修说明书等一类材料,使用很频繁。因此,如不集中统一管理,很容易造成文件的破损和丢失,破坏档案的完整性,影响档案的利用价值。
四、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
1、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
设备档案的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的原则,便于开发利用,确保设备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设备档案工作必须纳入医院设备管理工作中,与设备计划管理、设备采购、使用等工作紧密结合,保证设备文件的完整、准确、系统。建立、完善管理网络广泛深入地宣传《档案法》,强化各级管理人员依法治档的意识。我院成立由分管院长直接领导的档案管理网络小组,实行医院、科室、操作人员三级管理网络,定期召开有关人员会议,明确工作目标,修订和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将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一部分,纳入院部对科室的目标考核,及时与有关人员的考评、职称晋级、年终评优挂钩。明确设备操作者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的同时,做好日常设备记录;
每次使用后,要将使用情况认真做好记录;
每半年将整理好的记录上报给设备科负责人,经核查后交档案室存档,在全院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网络
2、确定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范围
我们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明确了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和设备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文件。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随着设备从申购到安装使用,其相应的材料由设备管理人员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再移交医院档案室[3]。同时将有关材料复印下发有关使用科室,让各科的设备操作者都了解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和要求,使之配合档案部门,做好资料的归档工作。
3、建立健全归档制度。
首先要明确管理范围。对于中等以上医院,凡是1000元以上的教学、医疗、科研仪器设备,不论其资金来源、购买渠道如何,均要建立设备档案,纳入管理范围。其次要确定归档范围。上述管理范围的仪器设备,在其选购、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维修、报废等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以及随机技术资料,均应归档保存。设备档案主要形成于申购过程与运行过程。申购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申购单、论证报告表、政府采购计划报批表、医疗仪器生产许可证、购销合同、协议书、发票复印件(原件保存在财务档案中)、装箱单、运输单据、安装调试及验收报告、设备安装使用说明、维修手册及其他随机技术资料等[4]。特大型的设备还包括招标的有关材料、卫生资源配置许可的有关资料。享受国家免税政策的进口设备,还有海关免税证明、质量保证书、报关单、外贸合同、发票、商检报告等。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设备的使用情况记录、操作规程、维修保养情况记录、医疗仪器设备档案卡、使用率和完好率记录、每年的经济效益分析、最终的报废表等。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
五、小结
医院设备科年终工作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院管理;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420-01
精细化管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丰田管理模式”,是一种关注流程速度与效率,消除浪费,降低运营成本的管理工具[1]。对于医院而言,主要立足于“精、准、细、严”的核心原则,精就是精益求精,不仅把医疗服务做成精品,而且把内部管理做到极致;
准就是准确的信息和决策,准确的数据和计量;
细就是流程细化、管理细化和执行细化;
严就是严格执行制度和标准,严格内部控制和严格考核。总的来说,精细化管理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以精细操作为特征,抓医院运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对影响医疗活动的关键要素进行严格控制,利用准确的信息、数据,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的业务流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1我院精细化管理的实践
1.1临床专科三级分科:“三级分科”根据精细化管理专业化、科学量化原则要求,按疾病诊治链来组建临床学科群或诊治中心成为必然。我院先把骨科从大外科中二级分科,然后再在以“骨科”为基础组建学科群,把脊柱骨科、创伤骨科、关节骨科、断指再植科、急诊骨科等联合起来组建一个骨学科群,形成“三级分科”,同时以临床病案讨论为核心组建骨科诊治中心,共同分析讨论。这样,既注重了学科细分,明确了骨科中三级分科后专科专业的发展方向,也要注重了学科诊治效果的整合。实践表明,骨科精细三级分科,各新设专科成长迅速,手术量和人才阶梯构建均呈现良性发展势头,成为我院发展最快的科室之一。
1.2医疗设备单机考核:医疗设备是医院技术特征之一,随着各专科发展相应的设备也需协调发展,科主任每年设备申购调研会上往往踊跃要求添置专科设备。医院通过精细化管理调研后发现,设备购置后使用率偏低的现象比较多,有的价值几百万的设备也躺在科室内“睡觉”。经过分析,我院对医疗设备实施了单机考核,对原设备申请报告人为第一责任人,严格按财务制度折旧规定进行成本效益测算,进行量本利分析,设定考核方案,按月进行考核,及时通报,同时将单机考核情况纳入负责人年终综合目标考核,管理和效益责任明确,措施执行到位。结果同样两台放疗机同样的人员管理,但放疗收入翻了一番,成效明显。
1.3行政智能节水试点:行政后勤是医院最易“跑、冒、滴、漏”的薄弱环节,医院每年花在用水单项的费用就达三百多万元。为了节约用水,我院后勤精细化化管理时,在南院新病房大楼所有病区智能节水,规定病人每日洗澡用水时间,实施充值卡管理,每卡只充洗澡时间,标准人均5分钟,每周七天,共计35分钟,超支现金购买洗澡时间;病区护士长为第一责任人,统一管理洗澡卡的发放、回收、充值,按月根据各病区节约的总洗澡时间,按每分钟1元予以奖励病区护士,既加强了病区护理管理,又有效控制了洗澡用水,2011年南院病房大楼用水比2010年下降16%。
1.4药品使用精细化管理:我们发现从2008年至2011年上半年以来,医院药占比越来越高,自从进入2011年以来,特别是2011年6、7月份均超过50%。为此我院通过药品使用精细化调研发现:①全院的药占比还是2006年制订的标准,还存在一些一直没有药占比考核的科室,如手术室和ICU;
②“一品”“一品同规”“一品三规”、“一品多规”现象比较严重,扣率高低不一;
③临床辅助用药过多,且其扣率偏高。
2011年8月份,我院结合江苏省抗菌素使用规定,严格执行“一品”,同时结合扣率考核,合理保障医院利益,并建立推荐用药管理制度、药品使用监测制度,有效杜绝大处方,严格控制药品合理使用,有效遏制了药占比的增长。
2精细化管理运用中几点思考和建议
2.1精细化理念的培植:医院推行精细化管理,对管理者及员工灌输精细化理念,加强对各类人员相关管理知识的培训,引导其向精细思维方式转变,不断引导医务人员树立信念,由按标准主动去做转变成自觉行为,增强敬业精神,进一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从思想上培养追求精细化的文化氛围,把对职工具体的工作要求逐渐融入每个员工的工作习惯之中,体现到对每期制度的严格执行,对每个患者的细心体贴中。
2.2注重基础工作管理:基础管理就是医院为完成既定的管理目标,医院管理者通过一系列的基本管理手段和方法,促使医院各方面的运营,按照确定的管理轨迹或方向,对工作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合理分工协作,合理利用资源,以较小代价创造理想价值达到医院预期目标的管理活动的过程。
张瑞敏说过“当企业业绩下滑时,唯一的止滑剂就是完善基础管理” 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关键在做实,不搞形式主义,要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坚持不懈,始终如一,才能奏效。
实施精细化管理需要充分注重基础管理工作,否则易形成空中楼阁,对原有的管理体系改进和完善也是精细化的第一步。
2.3精细化是动态管理[2]:精细化管理是一个不断改善、提高的动态过程,需要形成一个长效机制,始终秉持“精细”的精神,在实施、监控、反馈、改进和管理循环中不断地总结并有所提升。利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把抽象的医院价值观具体化、精细化,体现在医疗活动中每个环节,有机地将员工凝聚起来。
2.4实行医院全面成本核算:医院全成本核算从根本上要求医院经营管理者加强内部管理,走“精品、细化、历俭”的节约化经营之道[3]。把水、电、办公用品、医用材料等资源的消耗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强调使用效益,合理分配资源,避免一切浪费现象,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的途径,并构成量化指标纳入到全体职工的目标责任考核中,使全体员工养成自主节能的习惯,形成医院节能降耗管理文化。
3结语
精细化管理是医院加强基础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医院整体执行力的必然选择,它有利于解决医院管理工作内容过于宽泛、考核难以量化、标准难以衡量、责任难以明确、执行难以落实、成效不好检验等现实问题[2]。我院提出“精细化管理无小事,事事关心;
放下身段走基层,层层有责”的管理理念,要求全体员工立足于本职岗位,从点滴做起,从小事抓起,管理人员勇于下基层,找出粗放式管理漏洞,把精细化管理落实到所有的核心管理制度之中和所有员工的日常工作之中,力争达到,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果之精细化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曲松涛,封平,张清芝.运用精益管理降低医院运营成本的实践[J]. 中国医院管理 2009(12):80
[2]邢明,易利华.走出医院精细化管理的认识误区[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