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新雨霖铃【五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6-13 19:35: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是我国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人,为宋以后慢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词从士大夫的狭隘中回归到了市井细民的生活中,扩大了词境,转变了词风。柳永的词写得有真情实感,通俗易懂,在当时就风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新雨霖铃【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新雨霖铃【五篇】

新雨霖铃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柳永,《雨霖铃》,阐释,评析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是我国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人,为宋以后慢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词从士大夫的狭隘中回归到了市井细民的生活中,扩大了词境,转变了词风。柳永的词写得有真情实感,通俗易懂,在当时就风靡全国,“凡有井水饮处即歌柳词”,从皇帝到市民都争唱柳永词,妓女乐工更是以能得到柳词为荣。年轻的柳永在家乡福建崇安学成举业后便往京城应试,因屡试不第,长期留连市井坊曲,与乐工歌妓打成一片,写了大量咏妓词,第一个站在被侮辱被损害的妓女位置上为她们歌唱,为她们呐喊,也与妓女有了一定的感情。《雨霖铃》就是柳永离开京城与妓女离别时所写。词的上片写一幅清秋长亭送别图。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词一开头就奠定了全词的基调“凄切”,使整首词都笼罩在凄惨的气氛中。“寒蝉”,蝉之一种,鸣声凄厉冷清。《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这一句交待了离别的季节,在清秋寒蝉凄鸣的时候,当是深秋时节,在这个季节中更有亲人团圆的中秋节,可是词人却在这样的美好季节里与心上人离别,而且是在一个深秋凄清之时告别。“长亭”写离别的地点,古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文学艺术论文,“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意即此处一为别,归期杳杳,写离别之地点,进一步写离别之凄惨。一“晚”字更显出这凄惨之烈,“晚”是万类生灵归巢之时啊,主人公却要在这归巢之时离别,人生之无奈更无以言说。在这特定的凄惨的离别时间离别地点中,闪出了一丁点希望:“骤雨”这雨下得好啊,在这傍晚时分下这么大的雨,可以不走了,至少今晚可以不走了,今晚还可

以和心上人“偎红依翠”。可是“骤雨初歇”,雨停了,希望立即破灭。人生就是这么无奈,有了一点希望,希望常常被无情粉碎,正如李煜所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消失得太快了,快得让我们来不及心痛。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都门”,京城郊外。“帐饮”,设帐摆宴饯别。“无绪”,无情绪,没心情,心情黯淡无光。这酒实在不是滋味,实在难以下咽。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雨霖铃》是柳永在京城受到沉重打击之后,苦无出路,不得不远涉江湖,与情人分别时所作。如果不能了解这一点,初读此词,心就像江南淅沥缠绵的秋雨打湿了一般,一种失重的悲伤和凄怨难以自禁地袭上心头的感觉就会没有着落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1]兰舟,木兰树做的船,这里是对船的美称,以美酒兰舟这些美好的事物衬托出离别之凄惨、无奈。“催”交待船家心情之急切,一边是留恋,一边是催发,雨停了,天晚了,船家催发了,一步一步紧逼,留是留不下了,“欲留不得,欲饮无绪,矛盾之极”。[2]千情万种,千恩万爱,此刻不得不分开,不得不出发。“催发”还暗示着行程之遥远,相见之无期。留恋处这一句“写出了词人恋恋不舍的主观情感与催促开船的客观形势之间尖锐的冲突,下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愁别恨才因此而更加触目惊心”。[3]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手拉着手啊,泪眼对着泪眼,千言万语哽喉咽。“这两句细腻、真朴、感人,描摹离人的绵绵儿女别情,五内俱焚的复杂心态,酣畅淋漓,妙至毫颠。”[4]“执手相看泪眼”这一细节给我们传递的信息是:一方面柳永与歌妓的真情实感;
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歌妓追求普通人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更主要的是柳永与歌妓在大道上执手相看泪眼,已完全不顾及士大夫的含蓄蕴籍,完全沦落为浪荡公子,要知道,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文学艺术论文,男女之间更不得在公众场合拉手泪眼相对。当然封建士大夫也做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但那是在暗处,不是在明处,更不是明目张胆地在光天化日之下,并把它诉诸文字。难怪晏殊要说柳永“公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尘”。是啊,封建社会容不得真实,他们需要的是伪善、权术、阴谋,这些东西“常常表现在假面的告白之中,而绝少作为内心的抒情独白袒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中华民族的含蓄、自我克制这样一些美德和与此有联带关系的麻木忍受这样一些缺点,也何尝不与沉重的压迫有关”。[5]柳永能够把他的真情实感如实地书写出来,表现得那么细腻,那么坦率,这正是词人柳永的可贵之处,也是柳词之所以感人的地方。柳永“这一离别形象和传统爷娘妻子走相送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没有什么家国之感,没有什么道德之思,也没有什么家庭之责,它有的是纯粹的男女风情之愉悦。设宴饯别的主人上是纯粹的大众愉悦的对象——歌妓……对这一对象,大众的责任只需甜言蜜语,千金酬一笑足矣……它走向下层贫民的审美趣味,追求的是内心的愉悦和实实在在的快感满足,这样的风情离别,有着更令人刻骨铭心的惨痛,这种惨痛更具有现实性、功利性”。[6]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念”是设想。“想想男女主角的身份和境遇。同是沦落人,君心似我心,写出来唱出来就教人难分彼此了。”[7]“去去”是去了又去,表示行程之遥远,同时也暗示着不愿去也得去,不得不去,为什么不得不去呢?为了蜗角功名,为了区区名利,游宦成羁旅。“千里烟波”写前途之遥远,之渺茫,加之后面之“暮蔼沉沉”更是黯淡一片,更衬托出那离愁如烟波之深广,如暮霭之浓密,离愁层层递增。字字写景,句句含情,景为情设,情随景生。“楚天”指行者要去的南方。船一起航,就只剩下了“泪眼”、“烟波”、“暮霭”,心情之凄然可以想见,前途之渺茫可以预卜。离愁之深,别恨之苦,充溢毫端。

上阙主要写饯别时恋人间难舍难分的长亭离别图,抒发离情别绪,写得缠绵婉致,意旨绵密。

下片写离别后孤独寂寞之种种设想。

“多情自古伤离别”由个人的离别场面转向离别人的普通感受,由个人的感受写出普通哲理。这是词有点有染中的“点”。接下来词人用景来渲染心中之情,这些意象如“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等淋漓尽致地渲染离情别绪。江淹曾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离别而已矣”。生离死别本已令人黯然神伤,“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更何况离别在这凄冷寥落的清秋时节,万物萧条,人何以堪。“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千古名句,写尽了凄凉孤寂之情景。“酒醒”呼应上阙“无绪”,尽管无绪,还是喝醉了,喝醉了好啊,离别是就少了一点缠绵,少了一点痛苦。但是今宵酒醒后,面对寂寥的河岸,凄风袭来,冷月挂在杨柳梢头文学艺术论文,不见了心上人,不见了汴京的繁华与烟花酒地,独自一人孤身苦旅向天涯。古人有折柳赠别之习俗,因“柳”与“留”谐音,取其“惜别”之意。李白《忆秦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王实甫《别情》:“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更是借助杨柳把离别写得透彻淋漓。柳永将情境置于岸边残月柳树下,组成了一个美丽凄清孤零的境界,这一境界“更加使人悲生寒心,寒增悲意;
更觉得凄冷难耐,苦痛难忍。”[8]对“杨柳岸”这一千古名句,也有不以为然者,如明俞彦《爰国词话》:“子瞻词无一语着人间烟火,此自大罗天上一种,不必与少游、易安辈较量体裁也。其豪放亦止‘大江东去’一词。何物袁绹,妄加品骘,后代奉为美谈,似欲以概子瞻生平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不知万顷波涛,来自万里,吞天浴日,古豪杰英爽都在,使屯田此际操觚,果可以‘杨柳外晓风残月’命句否。且柳词亦只此佳句,余皆未称。而亦有本,祖魏承班《渔歌子》‘窗外晓莺残月’,第改二字增一字耳。”[9]清冯金伯《词苑萃编》亦沿此说:“况‘杨柳岸’句,又本魏承班《渔歌子》‘窗外晓莺残月’只改二字增一字,焉能独擅千古。”此不足为训,改前人句而顿生色者,成为千古名句,自古及今,举不胜举,仅李白杜甫就例不可数。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经年”一年又一年,分别之久,相见无期。“应是”是设想,是离别人设想别后之漫长难挨的孤寂日子,“更深一层推想离别以后惨不成欢的境况”[10],因为离别后纵有良辰美景,也如同虚设,子虚乌有。于是词人万般无奈地感伤地呐喊出“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就是有良辰美景,有千般柔情,万般蜜意,从今以后又对谁去说呢!这样的结束,蕴含着无限的意味,“使感情显得更加强烈,这种离愁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日俱增”。[11]

柳永《雨霖铃》意象鲜明,景景含情。如:寒蝉、长亭、骤雨、都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杨柳岸、晓风残月等以凄清的意象抒写离别的愁苦,层层扣进,曲折回环。运用白描手法极佳,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状清秋之景,达伤别之情,又如“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刻画人物神态,生动传种,“几笔勾勒文学艺术论文,传神地道出情人分手时那一刹那丰富的内心世界”[2]点缀渲染,意境深邃,清刘熙载《艺概》:“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反复渲染,相互烘托警句闪烁,意境全出。

词人选用《雨霖铃》曲调,声情婉致。《明皇杂录》、《杨贵妃外传》载:“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王灼《碧鸡漫志》卷五:“今双调《雨霖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柳永选用这一词调声情哀婉的特点来抒写一对恋人的离别情绪,显得声情并茂,柔婉凄恻,如泣如诉。

声韵凝噎,文情交融。《雨霖铃》韵脚字:切、歇、发、噎、阔、别、节、月、设、说为入声字,而多为舌齿音字,且不属一个韵部,读起来气流受阻不畅,有凄噎之感,再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大量使用舌齿音字,如“蝉”、“凄”、“切”、“对”、“长”、“亭”、“骤”、“初”、“歇”等造成一种急促、凄厉、掩抑的“声情”,从而更好地与“文情”相协调,相一致,更好地表达哀怨,悲离的感情。

[参考文献]

[1]李林圃.体验阅读与学生阅读素养的培育——以《雨霖铃》为例[J]. 现代语文,2008,1.

[2]张文光,刘党桦.晓风欺弱柳,残月隐悲凉——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解析[J]. 现代语文,2006,2.

[3]王兆鹏,姚蓉.柳永词[M].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刘寒松.奇章秀句精工英雄巧思——柳永《雨霖铃》艺术手法浅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2.

[5]刘再复.性格组合论[M].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6]龙杰.一曲《雨霖铃》千古离别情[J]. 语文学刊,2010,12.

[7]刘占泉.柳永《雨霖铃》研究[J]. 中学语文教学,2000,10.

[8]陈华.从《雨霖铃》看柳永对宋词的贡献[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

[9]唐圭璋,词话丛编[C]. 中华书局,1986.

[10]何乔锁,陈采霞.最是黯然销魂的别离情——柳永《雨霖铃》赏析[J].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2.

[11]张贺龙.柳永《雨霖铃》赏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5.

新雨霖铃范文第2篇

【关键词】理解画面;
把握诗意;
雨霖铃;
画意赏析

诗词中的“画面”,指诗词文字描绘的画面形象,包括人物、景物及其活动;
诗词中的“诗意”,指寓于画面的写作意图,或是某种情感,或是某种道理。鉴赏古诗词,必须透过 “画面”发掘“诗意”。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就是一幅优美、凄婉的画。

《雨霖铃》的基调格外低沉。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都城汴京到外地去,这首词就是他离开汴京,前往浙江时“留别所欢”的作品。全词主要以冷落凄凉的秋景来衬托情人之间难以割舍的离情。作者以其真挚敏感的心灵和一腔真情,为古往今来的读者描画了一副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图。

画面的主人公是一对恋人――抒情主人公和自己的心上人。这幅画的题目是:“执手相看泪眼”,这个标题把离别时刻两人恋恋不舍的情态传神地表现出来:一对愁苦不堪的情人,四目相对执手凝视,千言万语,千般思虑愁苦都包含在两双含情的泪眼里,这一无声的注视将往日千般恩情,万种情爱尽情镌刻在泪眼中,真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啊!为了进一步渲染这幅“别离图”,作者又选取了哪些景和物(意象)作为背景呢?首先是寒蝉,历代文人笔下蝉声嘈杂热闹,可在柳永的笔下为何如此凄凉悲切呢?因为此时此刻作者心境的凄寒。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以我观物,故外物皆着我之色彩”,诗中的“寒蝉”与诗人的心情已经合二为一了。其次是“长亭”,这是古人设在路边的亭舍,常用作饯别,长亭这个意象长久以来被视作离别的象征,这儿既交代离别地点,又暗寓离愁别绪。再次是兰舟(船夫),即木兰木做的船,这是对船的美称。在词中“兰舟”指代驾船的人。“骤雨初歇”既交代了送别时的天气,又烘托出了秋的寒意,为下一句的“兰舟催发”作铺垫,即“骤雨初歇”后该是上船启程了,可为何在词人心中又是“催”呢?船夫不理解作者此时的心意。

这一对恋人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我们不妨联想一下生活中这样的情景:好友在机场送行,正当两人相视无语,难舍难分的时候,机场的广播里传出了你乘坐的那次航班马上就要起飞的信息,此时你也许会希望时间就在这一瞬间停下脚步,作者当时的体会与这种感受应当是相同的,这就是所说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最后是江水,这一意象即交代了诗人是乘舟而去,由水路而别;
又与“千里烟波”相照应。“千里”极言路程的遥远;
“烟波”云雾如烟般笼罩的江面,这既是兰舟行驶的地方,也暗示这对恋人重聚的希望渺茫,更衬托出诗人孤身行人的飘零、渺小。在词的上阙,作者用了大量的景和物,渲染了一场凄惨的送别。景,是深秋时特有的景色,是实景;
情,是离别情,是实情。

词的下阙则是推想别后的滋味,情是真实的,但景是虚设的,是作者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为了更好地烘托人物此时的心情,作者又在下阙补充了虚写的景。一是杨柳岸;
这是寄托愁思的地方。诗歌中有些意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诗人们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句。这里“杨柳”带有感伤惜别的意味,原因是因为它的枝条柔嫩“缠缠绵绵到天涯” ,再者“柳”“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所以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二是晓风:早上清冷令人微带寒颤的风,因为是在“冷落清秋节”。三是残月:月亮在古诗中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月圆月缺这种自然现象,常常代表着亲友的团聚离散。“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话是千古名句,名就名在景中寓情,情景交融。抒情主人公与心上人分别后情丝不断。愁绪难排,只好借酒浇愁,可叹“借酒浇愁愁更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杨柳、这晓风、这残缺而不圆的月亮不正是此时诗人心境遭遇的真实写照吗?在词人心目中,所有的美好的节令和景物都会因无人与他欣赏惨不成欢而形同虚设,无数深情蜜意也会因无人倾诉而徒增伤感。在下阙,词人点明了本词的主题。“多情自古伤离别”,为离别而忧伤,并非自我始,自古皆然。在词人心目中,时可以过,境可以迁,但离愁别恨只会随着时令的推移与日俱增。上阙别时已难,下阙别后更惨。全词围绕“伤离别”构思,先写离别前,重在勾勒环境;
次写离别时,重在描摹人物情态;
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划心理。三个层次,层层深入,从不同层面上写尽离情别绪,渲染了一种凄美的意境。

总之,作者描绘的这幅画之所以凄美,就在于其中有景、有物、有人、有情,惟有景,才使万物美丽;
惟有物,才使万物存在;
惟有人,才使万物有灵;
而惟有情,才使这一切都富有神韵。难怪古人评价柳永:“真丹青妙手,绘离情之至也”。

【参考文献】

[1]范青.雨霖铃赏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6.

新雨霖铃范文第3篇

关键词:柳永;
雨霖铃;
离情;
艺术性;
赏析

中图分类号:G642.0,I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207-01

柳永的《雨霖铃》是历代传诵的名篇。柳永喜欢作词,传播四方,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他曾作过一首《鹤冲天》,其中写道“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在考进士时,宋仁宗特地不录取他,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由于柳永进士不第,遭遇坎坷,于是与歌女广为结交,以写词为业,“变旧声为新声”,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演唱的“慢词”。可以说,他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雨霖铃》分上下两片,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下片写别后思念。词以蝉鸣起兴,因时间已届秋天,故以“寒”字修饰“蝉”,秋日蝉声难久,加上别情满怀,因而以“凄切”形容。“对长亭晚”点出了离别之意。何况又是傍晚时分,“骤雨初歇”,这是乍来的一阵雨,雨停了就意味着即将起程。“都门帐饮无绪”,这是说在北宋京都汴京的城门外举行“帐饮”,即张设帐幕,作离别之饮。叶廷硅《海录碎事》:“野次无宫室,故曰帐饮。”就因为这是离别之宴,因而别情满怀,心绪不平,难以下咽了。“留恋处,兰舟催发”,尽管自己不想走,可是船家催促,不得不走了。一个“催”字点出了船家着急的情态。“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将别之时,难分难舍,泪眼人看泪眼人,断肠人送断肠人,两情依依,千言万语无从讲起,竟似喉咙被堵一般。两人虽无一言半语,但写离别的情事,已达传神的境地。“念去去”,以“去去”之重复,表示行程之远,推想去处将如此遥远,“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楚,指江南一带,以“千里”修饰“烟波”,是加重渲染,在入暮时分的沉沉烟霭之中想到南天的遥远,想“去去日千里,茫茫天一隅”,能不使人感到深深的怅惘?

经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两句的景物描写,结束了话别的场面,荡开思绪,转由词人设想离别后的情景和思念。“多情自古伤离别”,这是人之常理,也是古之恒情。“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值秋天的节序,寂寥、萧瑟、更使人伤感,感情为之递进。“今宵酒醒何处?”设想自“帐饮”的别宴后,半夜酒醒之时当在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以实应虚之笔,回答了前句之问,并遥接分手之时,这句为历代论家所称道,堪称为千古名句,原因就在于它是借景现情之笔,试想初醒之时,朦胧中见岸边杨柳摇曳,天上残月依稀,晓风轻吹,方悟身在旅途,此时虽不言情,而词中意象已饱含情感,“晓风残月正潸然”,当时惆怅情怀可想而知了。“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想到这一去当年复一年,难于再见,不由得黯然神伤,纵有美景良辰,也因难有赏心乐事,而如同虚设了“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只要想到了再难以见到自己的心上人,即便有千般深情蜜意,也无人可道,无可说与!这番别后的联想,写得情深意切,真挚动人。作者仕途失意之后,离京远行另谋生计,再加以失去了爱情的慰藉,两相交织,更使他深感痛苦。

《雨霖铃》之所以能成为宋词中的名篇,除写情真挚,深刻动人之外,还在于它的独到的艺术性。

第一,长于铺叙,工于转折。柳永在变旧声为新声的同时,演小令、中调为慢词,他的善为慢词,是与他长于铺叙的功力分不开的。词中以“伤离别”为主线,分离别之前、惜别之时和别后之想三个层次,以主线相贯之。写离别之前,以耳听得蝉声,目见的长亭和感受到的骤雨初凉,铺垫出了气氛,继以帐饮无绪、苦苦留恋,写主观情感,对别前的环境和气氛细作铺垫,渲染气氛。通过“兰舟催发”的过渡,进入即别之时,词人以执手相向,泪眼相对之举,写出惜别情深,“无语凝噎”一句则更为之加深,离愁推至顶点。在“念去去,千里烟波”之后,转入别后之想。烟波千里,天涯远去,下片写尽孤凄寂寥、愁情深重之状。通过这样的层层铺叙,倍加渲染的写法,使之感情真切可体味,形象鲜明动人。作者长于铺叙,但又非平铺直叙,他以善作转折之笔,表达了深深的离情。上片写了将别之时的留恋之情,虽“无绪”,却又船家“催发”,催促之下,仍执手难分。下片以“冷落清秋节”作为伤离别的递进之笔,作生动的传神写照,却始终未脱离主线。

第二,不事雕琢,善作白描。柳永的词以通俗著称,他不喜堆砌词藻,而是以本色的语言、白描之笔来塑造形象。词中写景之处以通常所见的语言来修饰形容。加“寒蝉”之“凄切”,“长亭”之“晚”,“雨”之“骤”而“初歇”,“烟波”之“千里”,和“暮霭”之“沉沉”,“楚天”之“阔”,连其中名句亦仅“杨柳”冠之于“岸”,“晓风”与“残月”并列而已。这些语言都为人所习见惯用,然而,虽淡犹浓,素面愈真。至如写人之笔“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并无刻意形容之处,却传递出情深意浓的神韵,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写情的“多情自古伤离别”,直而不失其真,“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俗而不失其深,直率自然,真切动人,使人不觉隔阻,读来尤感平实自然,情深意挚。

新雨霖铃范文第4篇

《雨霖铃》教学环节设计精巧,层层推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戴老师的设计如知人论世,介绍作者柳永和写作背景;
感受情调,听名家朗读,学生练读;
晓知大意,学生叙说《雨霖铃》大意;
涵咏诗句,学生写出对词句的理解;
联想词境,学生根据本首词的内容和意境,将本词改写成一部“微电影”。

戴老师的课点面结合自然,点有解读,面有突破。在“面”的处理上,课前播放《雨霖铃》曲子,营造出凄美哀伤的氛围,接着在这样的氛围中,让学生反复吟诵此词,从感官上体会词中主人公与恋人难舍难分的心情,学生渐渐地走进词人那哀伤的世界中。“面”的教学艺术,为所有教学环节创设了一个语境,接着教师在学生知晓故事情节,粗浅了解词人心境的基础上,铺设“点”的解读。戴老师在教材处理时,紧扣文本,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表现出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厚度,主要突出两个“点”的突破,第一个“点”是对“意象”的理解,如“杨柳”、“晓风”所象征的意义,以及在词中传达了词人怎么样的情感。第二个“点”是对意象所创造的“意境”的理解,如“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如果说课文的“面”还只能使学生认识课文的表象,那么课文的“点”能使学生认识课文的本质。它不但是语文课教学的主要内容,而且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主要“例子”。教学内容的安排,课堂结构的优化,教学过程的推进,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围绕“点”展开。但是“点”是在“面”的基础上提炼组合的,以“面”托“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相辅相成。

《雨霖铃》的难点突,教学设计开放灵活,教师示范写作,学生自主探究。此环节教师要求学生涵咏词句,触摸词人的情怀,细细体味琢磨,并写下自己的理解。

戴老师在课件上出示自己对词句的理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欲饮无绪,欲留不能,这时,纵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出口,只有泪眼相对,之手告别罢了,满腹哀伤之情,尽在不言之中。

伴随着《雨霖铃》的音乐,学生也逐渐陷入了沉思,开始执笔播种自己的认识和思想,稍后,学生一一汇报。

如有学生说“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是送别宴上,喝酒也没有心情,船家催着出发,但“我”却不肯离开。有学生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了一派晚秋凄凉的精致,营造了离别哀伤的气氛和情调。

戴老师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感,一切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设计。通过引导学生想象,一幅幅立体的场景,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师生投身其中,体味着短短的诗句背后的广阔的背景,体会着诗人的浓浓的情怀。感谢这次古诗教学,给了我新的思考和智慧。于是,在这学期的教研活动中,我选择了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做为公开课的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古诗教学中,我的一贯做法是引导学生熟读古诗,逐字逐句理解意思。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方式无疑使被动的,课堂上教师的行为是在引导学生掌握相关古诗的文学知识,没有情感的体验,没有换位的思考。这样的课堂缺失了一种灵动之美,一种思考之美,一种涵咏之美。为了突破古诗教学的藩篱,走一条情感与思维、积累与创新的教学之路,课前教师细心地解读文本,显得尤为重要。

一开始,我抛开所有的教辅材料,自己一遍遍的吟诵着这首诗,不管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还是读者的角度,总觉得这首诗很简单。当我以学生的身份再读时,却读出了一番乾坤——在以学生的身份对其间的字词进行追问时,追问出了一片柳暗花明。

例如,我从诗的首联追问,诗人先抒情“相见时难别亦难”,转而写景“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景物描写是什么意思,诗人写景是什么用意?

从颔联追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能不能简单地从诗的表面去理解,这句诗有什么比喻的含义?

通过这样的追问和解读,我看到了一个单包的文本渐渐变厚了,单纯地讲读讲解变为了唤醒学生已有积累的方式,教师的说教被学生智慧的语言所取代。所以说,文本解读,是走向古诗教学的有效途径。

本课的教学,我尝试着戴老师的教学方式,即在突破难点,解读诗人如何借用意象传达情感的这一环节,带领学生自主探究。考虑到我们学生的基础偏差,不一定能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对文本有深刻的领悟。所以,在正式上课之前,我给学生出了几道由浅入深的预习题目,这样做,一方面,学生预习之后,使课堂上的思考更加有效;
另一方面,我对学生的水平有所了解,能使课堂上的指导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学生预习思考三个问题:1、这首诗中哪一句诗最直接地抒发了离别之苦?2、诗中借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离别之苦,相思之痛?3、研读诗句,品味诗人怎么样借用意象传达相思之苦?

通过学生的作业,可以了解到,学生能结合课文注解,了解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的含义。如:蓬山(咫尺):神话中的仙山,这里指对方的住处。青鸟(探看)神话中西王母的信使,这里借指爱情信使。但对于品味诗人诗中怎么样借用意象传达相思,几乎没有学生能做阐述。如“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学生只知“东风无力,百花凋残”,却不知诗人写这句诗的用意是表达两人分离也像美景逝去一般无奈。

针对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方式,点拨学生深入了解词义,揣摩词境。如“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中“晓镜但愁云鬓改”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是早晨临镜梳妆时才发现,两鬓已添白发。但这样的字面理解还不够,我追问学生词人为什么会在一夜醒来白发,又为什么发现有白发而“愁”?

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因为思念情人,而白了头发;
有的说相思太苦,为爱烦恼而憔悴;
又有的说清晨为长白发而痛苦,不希望恋人看到自己憔悴的样子。“夜吟应觉月光寒”抓住“寒”字,让学生联系首联“东风无力百花残”由东风可想而知此时是春天,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在春天的月光能否使人感到寒冷,为什么词人会觉得月光寒?这样就自然而然知道词人的月光寒,是借生理上的感官寒冷来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

我们的学生对于古诗文有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抗拒,所以在做《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教学设计时,我特别注重课堂导入的设计。在戴老师的《雨霖铃》导入时引用名家解读诗文的句子,由学生激情朗读导入。考虑到我们的学生齐读除非进行过特殊排练,否则是没办法达到能够令听众欣赏的境界,因此在导入中我没有借鉴戴老师的设计,而是选择了一个故事导入。

这个故事由我讲述:
70多年前,一对年轻人在花一样的 年纪结婚了,男家世代经商新婚不久便远赴外地接管家族生意,女的则一个人留在家里操持,那时妻子整日以泪洗面,孤独无助,丈夫家是个几十号人的大家庭,白天忙碌没时间,到了晚上在一盏豆油灯下,妻子才偷空思念丈夫,思念久了,妻子决定给丈夫写信。虽然是大家闺秀,但思考了几天,终于给原始的简单物件“写”好了一封信,让信客捎给丈夫,就在信发出半个月后,丈夫逃了家,那种“语言”只有丈夫才能读懂,才能深切体会到妻子发自心底的思念和真挚的爱。

新雨霖铃范文第5篇

与抒情契合为一的高超的画面着色技艺,使作品愁云满篇,离情四溢。别离之情是凄凉的,别离之景是黯淡的,诚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雨霖铃》仿佛是一幅凄恻缠绵的别离图,作者用一些形象的、含情的、精确的字眼为这幅图画着色。首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便为全词定下了凄凉的调子。作为离别人眼前之景,身处之境,秋蝉之寒对应着人心之寒,蝉的凄鸣契合着人的悲叹,骤雨除倍添凉意外,其停歇又对留恋构成阻隔,消解着留恋的理由,这使得离别时刻无情逼近,离别之情更难承受。接下来抒情主人公的目光又投向旅途,“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既是黄昏逼近时的实有之景,又写尽男女主人公前途未卜,后会难期的黯淡心境。因为此一去,“名牵利役,归期难定”(柳永《红窗睡》),完全有可能因“游宦成羁旅”(柳永《安公子》)而“鳞鸿阻,无信息;
魂梦断,难寻觅”(柳永《满江红》),悬想别后景况,“千里烟波,惜别之情已骋”(李攀龙《草堂诗余隽》)。感晓风倍增凄凉冷清,对残月伤叹人生易缺。离别后,春花必将再开,秋月必将重圆,而良辰美景却只能加重主人公的孤独寂寞与对知音的一味追思,只能“好景良天,尊前歌笑,空想遗音”(柳永《离别难》)。可谓尚在执手凝咽,而心中已尝尽离别滋味。如此虚实相映,信笔点染,大笔一挥,即觉凄风扑面,哀音盈耳,山川树木,全都泡在浓得化不开的愁绪里:兰舟未发,离恨已如行动神速的先遣部队,走过了别后的所有空间和时间。这种感受愁绪的寅粮尚在,卯粮先支,通过实景虚景信笔点染,将愁堆积到舟车难载,梅雨可拟,体现了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作品细腻的人物情态刻画,使作者对离情的表达生动自然,如在眼前。男女主人公相别于黯淡冷落的清秋黄昏,凄对长亭,必然“帐饮无绪”;
恋恋难舍,不宜“兰舟催发”;
执手对视,却又“无语凝噎”;
怅望前路,只看到“千里烟波”;
后会难期,只落得“好景虚设”……凡此种种,无不体现出挽留的徒然,诉说的枉然,重逢的茫然,而无情地趋向了离别的必然。帐饮无绪,只为离别已成定局,故而茶饭无心,佳酿无味,主人公的满面无奈,已跃然纸上。离别在即,只能绝望地留恋着即将失去的团聚,但舟子无情,无法体谅当事人凄苦的心事,只管在雨停天晚之际,连声催发,令别情陡然飞涨。分手前再一次紧握的双手,不愿分开却只能分开,只愿时间为其凝固却谁也无法“倩疏林挂住斜晖”(《西厢记》)。离别前千言万语待要叮咛,为那相聚的恩爱、别后的相思、羁旅的风霜、背弃的隐忧……却最终只能泪眼相对,无语凝咽。浓重的别情,铺天盖地,笼罩了主人公的世界,已然令言语苍白而难以表达,令诉说的头绪纷乱到无从理清,令酸泪的喷涌淹没了倾诉的激情……种种情境,没有一事不令人肠断,却不幸件件叠加,何异于万箭穿心!不过,作者并未就此罢手,他把对未来图景的悬想也预支出来为今日之别助哀:女主人公独倚江楼数尽千帆,“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柳永《玉蝴蝶》),万千思念,无人可与诉说。而男主人公虽“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爱得深沉执著,但不免“浪萍难驻”(柳永《夜半乐》),极有可能“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柳永《忆帝京》)。这就无怪乎对美景只有清泪,浇浓愁唯赖杜康了。主人公的愁容与泪眼,怅望与悲叹,欲行与难舍,伤今与忧后,经作者精到、传神的描绘,产生了动心动魄的艺术魅力。

精巧的构思体现出词眼的无限韵味。“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之所以为历代学人与读者倍加赏识,就在于其抒情内涵的含蓄、曲折与丰富。构思的巧妙使这两句词形成了奇异的回照,凸显了上阕貌似留白的空间里更为幽深的场景和情味,展示出情感抒发的回环往复、曲径通幽。先看关于“酒”的话题。词的上片说“都门帐饮无绪”,却为何下片又出“酒醒何处”之语,岂非矛盾?其实,这绝非疏失和笔误,恰正是深意所在。因为饯别时的“帐饮”固然无绪,而兰舟既发,情人已别,则必定愁如春水,需酒消解。愁重则饮多,饮多则醉深。酒醒隐含沉醉,沉醉只为浓愁。更可悲的是,酒醉之时,又成愁聚之日,可谓愁无尽期!“酒醒”二字平常不过,而在柳永这首词里,却别设机杼,言有尽而意无穷。再看关于“柳”的描述。柳本是承载着文化意蕴的植物,它是别离的符号。人们或折柳赠别,或睹柳思亲,柳丝上本已写满离别的感伤,看到柳树,必然会引发主人公内心的波动。更触发作者愁思的是,本词“寒蝉凄切”发自柳荫,栖蝉之柳,实为二人“执手相看泪眼”的见证,故而此番见柳,昨日断肠之别,又涌上心头。月下杨柳依依,而情人已在千山之外,已然是“山远水远人远,音信难托”(柳永《凤凰阁》)。牵系往事的岸柳,凉气逼人的晓风,与人同缺的残月,无处诉说的别情,里里外外地酿造着悲伤。此二句虽为别时悬想,却映照出上片未能写及之景,且为愁绪的刻画另开一境,把昨日(实为今日)离别之悲和今日(实为明日)思念之痛巧妙地进行了缀合与贯通,暗示离别之哀将永远伴随着别后的岁月。它将千回百转之愁,引向了更为深远的境界,称为“词眼”,理固宜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