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对“朕”做出了如此的解释:“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嬴政统一天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九九帝国【五篇】,供大家参考。
九九帝国范文第1篇
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对“朕”做出了如此的解释:“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嬴政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自称曰朕”。从此,“朕”才由寻常百姓家飞入了皇宫之中,一去不回头。
秦始皇之前的统治者,相对还比较谦虚。那时的诸侯王常常自称“孤”、“寡人”、“不谷”。“孤”者,谓自己不能得众也;
“寡人”者,“寡德之人也”;
“不谷”,谷为食物,可以养人,乃善物,“不谷”即“不善”。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朕”才应运走上了“唯我独尊”的道路。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朕”虽然是皇帝的自称,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的意思并不等同于其它第一人称代词“余”、“吾”、“我”等词,“朕”的意思更接近于“我的”。譬如在《离骚》中,屈原就这样说过:“朕皇考日伯庸。”显然这里“朕”的意思就是“我的”。其次,虽然“朕”字自秦始皇开始为皇帝的专用词,但有时别人也可以偶尔一用。例如《后汉书・和殇帝纪》:“皇太后诏曰‘今皇帝以年幼,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
至尊为何是“九五”
“九五之尊”也可称为“九五至尊”。在汉语语言环境中,“九五”是个特定的概念,“九”、“五”两个数字有着至高无上的象征意义。为什么“至尊”一定要是“九五”呢?这就需要对“九”和“五”两个数字作一番具体解析。
九九帝国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九 龙 文化含义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中,“九”是一个极限数字,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数字的终结,也是一个吉祥的数字,神圣的数字。
九是阳数中的极数,超过九的数都只不过是零的增加,再大的数其尾数也大不过“九”。《黄帝内经・素问》说:“天地之主数始于一,终于九焉。”《周易》亦云:“乃阳之极,物之广,数之多也。”古代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奇数象征天,偶数象征地,因此,“九”可以象征为天,天分九层,就是“九天”,传说中玉皇大帝的生日(天诞日)是正月初九,即阳数之首的正月和阳数之极的九日……另外,九又与“久”谐音,所以自古为人们所喜爱。
历代皇帝爱“九”,他们穿九龙袍,造九龙壁,想使其天下永久,“九五之尊”喻帝王也由此而来,以至于“九”成为帝王专用的数字。如天安门城楼以九五之数为建筑格局,紫禁城的房屋有990余间,皇家园林的大门有“九路钉”,还有九龙柱,九龙壁等,都与“九”相关。举世闻名的故宫简直成了九的王国。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高度都是九丈九尺;
故宫内各宫、殿与大、小城门上金黄色的门钉,也都是横九排、竖九排,一共九九八十一颗;
台阶的级数也是九或九的倍数;
故宫内宫殿房屋总数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九和“久”谐音,可以象征着皇权永久之意。
古代的官制、礼仪、生活等各方面都能看出人们对九的喜爱。自虞、舜之时就设置了“九官”,周代有了“九卿”,唐代的“九品”,虽然名称有一些变化,但这种“九卿”制度一直沿用至清朝。周代对九种官职的授受仪式称做是“九仪”,后来天子接待外来的宾客亦按照其名位等级分为九种不同的礼仪。这种以“九”为限的礼仪制度亦体现在其它的方方面面,比如古人在祭祀时见面行礼有九种形式,称为“九拜”,即“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亲友见面时的礼节又“九顿首”,还有赋税中也有“九贡”、“九赋”等。
另外,“九”文化还体现于民俗中,九因为是吉数,又与“久”音谐,是老百姓公认的吉祥数字,自古至今皆然。其中最让人容易想到的就是“九九”重阳节。《易经》中以阳爻为九,将“九”字视为阳之极,所以两九相重就是“重九”,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两阳并重,故名曰“重阳”。“九”是阳数,九月九日是两个阳数重叠。因而以“重阳”为名。此时,正值仲秋季节,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的诗词佳作。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又称为“老人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古代的神话活动中,也有很多关于“九”的故事,最出名的就是“九天玄女”的故事了。袁珂编著的《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就收有“九头鸟、九头蛇、九头兽、九耳犬、九色鸟、九尾鸟、九尾狐、九尾蛇、九穗禾”等条目。
不仅如此,“九”的倍数也受到古人的青睐,如:二十七、八十一、三十六,一百零八等。这些数字在中国的古籍中也是数见不鲜的。如《庄子・外物》“七十二钻而无遗。”《红楼梦》中黛玉《葬花词》:“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此外民间还有“三十六计”、三百六十行”,《西游记》中孙悟空七十二变;
唐僧师徒四人经过八十一难,方取得真经;
《水浒传》成功的塑造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红楼梦》中也塑造了一零八位巾帼;
我国的一些名刹古寺中都有撞钟一百六十八下的习惯……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些数字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存在,便有了它们独特的文化意义,成为了人们内心某种思维的象征。也因此和“九”一起成为吉祥的数字。他们都是九的四、八、十二倍,加上这几个数字本身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也就具有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什么古时人们会那样崇尚“九”与“九”的倍数呢?首先我们从字形上来看:“九”看上去象虫形,“仰韶文化陶文有蜥蜴图形,其身形婉转走势与甲骨文九字神似,而以‘十’画额,亦与九字共同,抽象其大段,正是甲骨文九字”。(1)同时,又有人认为:“九”是类似龙的一种动物,即“虬龙”,龙从字形上看,“比较起来看只是比甲骨文、金文的九头上多了一物。古人有‘有角曰龙,无角曰虬’之说”,(2)所以在古时九是一种动物,而且如果九具有了角就可以升天成为龙,就具有灵性、神性。在汉民族中,人们心中对龙的崇拜是有目共睹的,龙与九的关系也很密切,例如:为夏禹治水的是条九头龙;
《易经》中的《乾卦》以“九”专写龙的各种活动;
明李东阳《怀麓堂集》有龙生九子而志趣各异的描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和龙也可以是帝王的象征,古时称帝王就是“九五之尊”,九五就是指帝位。帝王也喜欢用“九”来象征自己的权势和地位的崇高和永久,这一点前文已有所论及。
其次,对“九”的喜爱也和九是最大的阳数相关。《黄帝内经・秦问・三部九侯论》中说:“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认为“九”是最高数,超过九,就要进一位,又回到“一”了。清代语文学家汪中也说:“一奇二偶,一二可为数。二加一则为三,故三者,数之成也。积而对十,则复归为一,十不可为数,故九者,数之终也。”正因为九是“数之终”,是最大的阳数(其余分别是7、5、3、1)从古到今人们就用“九”表示“多”的意思。例如,“九死一生”中的“九”并不是说真的死九次,而是指经历了很多磨难;
“九曲黄河”并不是说黄河就只有九道弯,而是指有很多弯的意思;
“九合诸侯”不是说齐桓公和诸侯会合只有九次,而是多次会合;
“九牛一毛”中的“九”也不是说有九头牛,而是表示牛数量之多。还有“三跪九叩”、“三公九卿”(泛指群臣)、“十拿九稳”、“九九归一”、“十病九痛”等等。另外“九”从“多”又引申出“高”、“深”等意义。例如:“九宵云外”、“九泉之下”中的“九”等。当然“九”的倍数也可以表示“多”的意思,例如:“女大十八变”、“十八层地狱”、“三十六计”、“七十二变”、“九九八十一难”、“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等中的数词也都表示“多”。我国也有许多诸如九龙江、九龙潭、九曲、十八弯、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一类的以“九”及其倍数命名的景点,这些都从不同极端体现出“九”为极度之象征。
综上所述,“九”从字形上与“龙”字有着密切的联系,对龙的图腾也必然会使人们对“九”产生一种崇拜,再加上阴阳家将“九”作为最大的阳数,它又和“久”谐音,使人们赋予了它更多的意义,于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就形成一种独特的“九文化”。
注释:
①国光红.关于伏羲氏的几个古文字――释九、龙、辛、祟.殷都学刊,2000.1.
②范克春.神秘的文化符号“九”.汉语学习,1996.4.
参考文献:
[1]李平.中国文化概论[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2]金良年.中国神秘文化百科知识[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4.
[3]何九盈等.中国汉字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张德鑫.“三十六、七十二、一八”阐释[J].汉语学习,1994.4.
[5]国光红.关于伏羲氏的几个古文字――释九、龙、辛、祟[J].殷都学刊,2000.1.
九九帝国范文第3篇
一位稳坐瓮城的观音大士,是特意供奉还是废物利用;
一位来自皇宫的关帝塑像,是皇帝恩赐还是嫁祸于人。九门一绝,安定真武,为何名不副实;
九门十庙流传百年,竟是个错误数字。
废物利用 正阳门 观音庙
“九门十座庙”说的是北京内城城门的瓮城里边都有一座关帝庙,但大家都知道,北京内城只有九座城门,怎么就出来十座庙了呢?其实多出来的这座,就在正阳门的瓮城里。从一张清朝末年的照片上不难看出,正阳门的瓮城里确实有两座庙,西边这座和其他内城瓮城里供奉的一样,是关帝庙,可东边这座就是“人无我有”的观音庙了。说来您可能不信,这座观音庙其实是个“废物利用”的结果。
在头两年热播的电视剧《孝庄秘史》里,有这么一个情节,明朝最重要的军事统帅洪承畴中了孝庄太后的美人计,投降了清军。所谓美人计自然是演绎出来的,通过艺术加工的情节,至于洪承畴的投降过程,其实至今也没人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别说咱们老百姓了,就连这件事的亲历者——崇祯皇帝也被搞晕了。
当时北京方面先是接到消息说,松山城被攻破,洪承畴为抗击外敌入侵,英勇牺牲了。崇祯皇帝一听,大为感动,于是下令在正阳门的瓮城里给洪承畴建一座祠堂。在此之前,正阳门瓮城西边已经有一座关帝庙了,所以这座洪承畴祠堂只好建在了东边。本来崇祯皇帝的这个行为,即将谱写一段“国门祭忠臣”的千古佳话,可是没想到,庙刚修完,又传来消息,说洪承畴没死,竟然投降了清军。这回再看崇祯皇帝,简直是太没面子了,不过难得的是,他并没被愤怒冲昏头脑,还是坚持了一贯的勤俭治国的好作风。既然庙都修好了,也别拆了,怪浪费的,改成观音庙吧!如此一来,正阳门瓮城里就出现了观音、关帝两座庙,由此诞生了“九门十座庙”的说法。
关于这段故事,在清朝的一本名叫《广阳杂记》的书里有所记载,说前门楼子底下有两座庙,一座是观音庙,一座是关帝庙,可是同样是正阳门的两座庙,观音庙的香火却不如关帝庙,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关帝庙里供奉的关帝像以前其实是皇宫里边的,是皇帝家的,老百姓觉得皇宫里面的东西肯定灵验,可是万历皇帝为什么要把自己家的关帝像挪到前门来呢?这里面就有个说法了,其实万历皇帝是“嫁祸于人”。
嫁祸于人 正阳门 关帝庙
当年正阳门瓮城所在的位置如今已经是一条宽阔的马路,那会儿观音庙在东边,关帝庙在西边。据说正阳门供奉的关帝跟别的地方不一样,怎么个不一样法儿呢?
在正阳门城楼上,就有这位关二爷的真容,通常关公像都是站着的,但这位却是一尊坐姿像。您问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位坐着的关公是宫里人。相传这尊关公像原本供奉在紫禁城里,后来是明世宗朱厚熜下旨送给了正阳门的关帝庙,这才换掉了原来站立的塑像。
老百姓认准了皇家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再加上皇帝自己也经常在祭天之后来祭拜,所以正阳门关帝庙被传的是神乎其神。清代《都门竹枝词》中记载说:“灵签第一推关庙,更去前门洞里求”。虽然大家都说这里灵验,但反对的声音也不能忽略。民间还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明世宗朱厚熜曾经找了一位算命先生,根据宫里的这尊关公像的生辰八字,也就是塑造的时间占卜凶吉,没想到结论竟然是“主凶”,但正阳门瓮城里原来的那尊站立的关公像却是“主吉”,于是明世宗为了消灾避祸,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对换塑像、嫁祸于人,用“主凶”的那座关公像换走了正阳门“主吉”的那位,从此京城百姓才有了祭拜“御赐关公”的机会,至于这到底是有幸还是不幸,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儿了。
其实不管是主凶还是主吉,这都是以前的封建迷信,都是寄托了老百姓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其实老北京瓮城里的庙,早年间,还有种说法叫“安定真武独一份”,意思就是北京城九座内城的城门,其中有八座城门的瓮城里,供奉的是关公关云长,只有一座安定门,这瓮城里只供真武大帝。其实这种说法也并不确切。
名不符实 德胜门 真武庙
现如今的安定门已经无从寻迹,只留下了一个地名,咱们只能通过一些老照片来勉强想象当年这座城门矗立在路口的样子,想象安定门的骄傲、号称“独一份”的真武庙具体的样子。其实北京城里的真武庙数不胜数,真武大帝和关二爷的人格魅力可谓是不分上下,但是据说内城九门里,只有安定门供奉着真武大帝。其实原因说起来很简单,真武大帝被奉为“北方之神”,安定门又是北京城的北门,这地方不供关公而供真武就情有可原了。但是话说回来,说它是九门瓮城里唯一一座真武庙就有人不干了。
同样位于北边的德胜门,在北京市档案馆编辑出版的《北京寺庙历史资料》里,记录了1928年北京的寺庙登记情况,其中就记载着有一座真武庙,“坐落北郊一分署德胜门瓮城四号及二号、三号,建于明万历年”。不仅如此,1992年,这座真武庙在德胜门瓮城里得以复建,如今作为钱币博物馆的一部分发挥着余热。
说到这,咱们统计一下京城九门的庙宇:安定门、德胜门各建有一座真武庙,其余七座门都建有关帝庙,正阳门多出来一座观音庙,所以内城九门一共是七座关帝庙、两座真武庙、一座观音庙,刚好是“九门十座庙”。但是有其他的证据表明,其实这个数是错的。
九门十庙算错数 关帝庙出生证明
北京内城九门,原本应该有十一座庙,这被人们忽略的第十一座庙,也在德胜门里,而且也是一座关帝庙。证据就在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的五塔寺石刻艺术博物馆里,这座博物馆称得上一部不朽的北京史书,纸张上的记录可以篡改、烧毁,唯独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最有说服力。
九九帝国范文第4篇
今年99重阳节时间20xx年的重阳节在10月28日,星期六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重阳节日发展演变重阳节已有20xx多年的历史。“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
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20xx年12月28日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饮食习俗吃花糕
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
“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的含义在里面,比较吉利。
吃蟹
重阳佳节正值九月,秋菊飘香,螃蟹膏黄美味,肉质细嫩,正是食蟹的大好季节。古人有诗云:“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饮菊花酒
重阳要饮“菊花酒”。九九与“久久” 同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历史含义是:认为它是延寿,不老的美称。 民间将九月也叫“菊月”或“菊节”。故赏菊是重阳不可少的活动。
九九帝国范文第5篇
唐僧:好的,但是必须给我十万人马。
唐朝皇帝:去你的吧,还十万人马,十个人就不错了,算了,就给你三个人吧。给你一个孙五(悟)空的弟弟孙六空,给你一个猪八戒的儿子猪九戒,给你一个沙和尚的徒弟小沙和尚。孙六空、猪九戒、小沙和尚,这是你们的师父,你们都得听他的,否则也人头落地!
孙六空:是。
猪九戒:好的。
小沙和尚直发抖:好……好好……的……的的……的。
唐僧:拜拜拜拜。
孙六空学着师父:拜拜拜。
猪九戒学着孙六空:拜拜(猪九戒打了一个喷嚏)拜拜(猪九戒又打了一个喷嚏)。
小沙和尚吓得直发抖:拜……拜拜……拜拜拜。
唐朝皇帝:再说“拜”字,你们的人头保证落地!
唐僧:哦,那就不拜了。
唐朝皇帝气得差点晕了过去:你还说拜!真是气死我也!来人哪,把他拿下!并各打五十大棍!一百大棍!两百大棍!四百大棍!
唐僧领着孙六空和猪九戒还有小沙和尚撒腿就跑,不知不觉跑进了火妖和水妖的领地……
(二)
水妖发现了唐僧一行,喝道:唐僧,你小命难保!
唐僧:孙六空,上!哦不,孙五(悟)空,上!哦不,孙六空,上!
孙五(悟)空:我不管!弟弟,你上!唐僧叫的是你!!!懂不懂啊,还说我是……
孙六空:啊,我啊?哦,孙五(悟)空,快上!啊,又我啊!?
孙六空:唐僧叫的是我,没叫你!笨蛋!杀呀!孙六空来也!
水妖:孙六,来看我吃唐僧肉!
孙六空:我是孙五(悟)空的弟弟,孙六空!
水妖:杀呀!
猪九戒:猴哥,我助你一臂之力!
水妖:我不要你猪八戒搀合!
猪九戒:你搞没搞错啊,我是猪八戒的儿子猪九戒!
小沙和尚:ZZZ~真舒服!
水妖:二打一不公平!我—死—了—!
(三)
孙六空:师父,怎么样,我的武功不错吧。
猪九戒:我还助你一臂之力了呢!
孙六空:哼!
火妖:大胆毛贼,杀无赦!
孙六空:杀呀!
猪九戒:杀呀!
小沙和尚:杀呀!
火妖:等一等,我投降!
(四)
孙六空:龙王,我们要东渡大海!
龙王:齐天大圣啊,好的!虾兵蟹将,快造只船!
孙六空:这还差不多……
孙六空:咦?我哥哥叫齐天大圣,那我就叫齐地大圣吧!哦,不,叫齐海大圣吧!哈哈!
唐僧一行就渡过了东海……
(五)
牛魔王:红孩儿,快喷火!
红孩儿:看我的,我喷,我喷,我使劲的喷……
孙六空:别怕,我来对付!
孙六空到天上告状:玉帝老儿,牛魔王拿棍子打我!
众仙: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玉皇大帝:你说什么?
孙六空:报告,牛魔王拿棍子打我!
玉皇大帝:哈哈,牛魔王拿棍子打你!我怎么会让牛魔王拿棍子打你孙五(悟)空的弟弟孙六空呢?不然我没法向孙五(悟)空交代啊!李靖,你去捉拿牛魔王,为孙六空出口气,否则孙六空不服气啊!
孙六空连忙插嘴:是出口恶气!
李靖:是。
李靖下了天。
李靖:大胆牛魔王,跟我上天!
牛魔王:是,红孩儿,快跟我上天!
孙六空:(孙六空对牛魔王放了一个响屁)拜拜!
孙六空:祝你一路顺风!
猪九戒:拜拜!
(六)
如来佛祖:唐僧,你们来了啊。
唐僧:是的。
孙六空叫道:快把经书给我们!否则我齐海大圣饶不了你!
如来佛祖:别急,我把武功传递给你,你回去把唐朝皇帝杀死,我再把我的武功收回来。行吗,孙六空?那个唐朝皇帝罪恶多端,你去把他降伏掉!
孙六空:好的。
猪九戒:太爽了。
小沙和尚:太太爽快了,好的。
唐僧:太太太爽快了,非常好。
孙六空:如来佛祖只问我,没问你们!
小沙和尚:管你屁事!
猪九戒:不就多说一句嘛,有什么了不得的?真是的!
孙六空:给我闭嘴!再说我揍你!
(七)
孙六空:大胆唐朝皇帝,你的死期到了!
唐朝皇帝:啊???!!!为什么???
孙六空:不为什么!螺旋霹雳飞天掌!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孙六空:喂狗去吧!
猪九戒:喂驴去!
小沙和尚:喂蛤蟆去!
唐僧:喂什么都一样,只要喂东西了都一样。
孙六空:对呀,死了不就行了吗?我们赢了!
猪九戒:我们赢了比什么都痛快!哈哈!
小沙和尚:我们赢了!
唐僧:唐朝皇帝真狠,如今我们赢了!总算大功告成!出了口恶气!
孙六空:师父,给我个什么官当?
猪九戒:对对,师父,给我个什么官当?
小沙和尚:我呢?师父,给个大点的。
唐僧:孙六空当猴子国的国王,猪九戒当猪国的首领,小沙和尚就当和尚庙的头儿,好了,各自去做自己的去吧。每隔十年在这里见一次面。拜拜……
孙六空:真想哭(孙六空掉了几滴眼泪),拜。
猪九戒: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