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继续教育研修总结范文第1篇【关键词】体育教师职后继续教育专业发展【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221-02一、问题的提出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教师继续教育研修总结【五篇】,供大家参考。
教师继续教育研修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教师 职后继续教育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221-02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地,对体育领域而言,社会和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体育教师职后继续教育也尤为迫切。本文通过对陕西省部分高校体育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职后继续教育的特征与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陕西省16所高校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抽取的学校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民族学院(咸阳)、咸阳师范学院、西安工程科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渭南师范学院、安康学院、延安大学、西安翻译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被抽取的院校层次分布包括11所本科院校,4所高职院校,1所民办高校,每所学校抽取10人参加调查,共160人。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分析法
以“高校教师职后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等作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网下载阅读相关核心学术论文24篇。查阅了体育专业学术期刊、教育类学术期刊等期刊资料的26篇文章。查阅教育学及相关理论专著5部。
(2)问卷调查法
根据前期资料阅读与考察,制定了问卷的基本内容框架,并请教专家对问卷项目与内容设征求了建议与意见,根据专家意见对问卷内容与结构做了相应的调整。制定出了《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现状问卷调查表》,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60份,有效回收151份,有效率为94.4%。问卷进行了效度与信度检验,调查有效可靠。
(3)专家访谈法
本次调查共走访7位教育管理专业和高校体育部主任,对高校体育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相关问题进行访谈。
(4)数理统计法
本次调查运用一般数理统计分析法,对收集和获得的数据采用EXCEL应用软件,对有效问卷获得的数据做常规数理统计与处理。
三、调查现状分析
1.学历教育分析
本次调查了151名体育教师(表1),参加过各种学历培训学习的有78人,占到总人数的51%;
其中参加全日制脱产学历学习的有14人,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的63人。有48%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任何学历与学位进修学习。从调查的结果分析,本科院校参加学历与学位进修学习的明显比高职院校与民办高校多,参加学历与学位进修的教师当中,58名教师属于本科院校,其中有6名教师不但参加了硕士研究生学习,还参加了博士研究生学习;
高职院校参加学历学位学习的有17人,其中16人参加在职硕士学习,1人参加全日制学习;
民办高校只有两名教师参加在职硕士学习。所以,可以看出,本科院校参加学历与学位学习的高于高职院校,高职院校高于民办高校。
2.非学历教育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表2),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职后继续教育学习形式主要有:教研活动、参加学术讲座或者论文报告会、短期业务进修、裁判学习、科学研究、学者访问和其他形式。被调查的151名教师都能参与到教研活动活动当中,这也表明,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职后继续教育形式主要是通过教研活动;
参加学术讲座、论文报告会活动的有112人,其中本科院校为78人,高职院校27人,民办院校7人。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参加此类学习与活动的人数与比例远远小于本科院校;
利用科学研究学习的老师有142人,占总数的94.2%,本科院校教师全部参加了这一学习方式,高职院校比民办院校参加的积极性要高,但低于本科院校;
有7人做过访问学者,其中有4位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出国访问,这4人都是211工程院校体育教师,7位访问学者中没有高职院校与民办院校教师。
3.对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认识与态度
对体育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认识与态度调查分两个方面,从调查结果看:本科院校对教师职后继续教育比较重视,尤其是211工程院校与国家985院校,还有配套奖励与激励文件,并对学习的过程进行了量化赋分。高职院校有配套政策的只有一个,民办院校没有这方面政策。对教师的调查分析:有66人回答对职后继续教育比较重视,占总数的44%,其中有56人认为比较了解这一方面的情况,占总数的37.1%;
其中本科以上院校认为比较了解的42人,占了解人数的75%,高职院校与民办院校教师普遍对教师职后教育的重要性与知识了解不多。
4.参加职后继续教育频度分析
151名被调查的教师当中,一年有3次以上参加各种教育培训与学习的,有17人,占到总数的11.3%;
两次的有86人,占到总人数的57%;
每年参加一次的136人,占到总数的91%;
没有或者两年以上一次的有15人,占总数的10%。从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绝对多数体育教师参加了职后各种教育学习,但学习频次明显不足,并且这些学习基本上以教研活动为主,其他职后教育学习方式不多。
5.高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目的分析
被调查的151名教师认为,职后继续教育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体育专业技能与知识的有79人,占总数的52%;
表示为了评选先进优秀等荣誉的有123人,占到总数的84;
认为为了晋升职称与职级的高达146人,占总共人数的96.7%;
为了提高自身学历的有78人,占总数的51%,其他目的有12人(表3)。从分析结果看,高校体育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目的功利性较强。
四、结论
1.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主要通过学历进修进行职后继续教育学习。占到总数的51%,其中主要有两种形式,全日制学历进修和在职研究生学习进修,在职研究生学习是主要形式。
2.非学历继续教育形式主要有:教研活动、参加学术讲座或者论文报告会、短期业务进修、裁判学习、科学研究、学者访问和其他形式。参加教研活动比较普遍,本科院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学习开展要比高职院校与民办院校要好,高层次学者访问主要集中在211工程以上院校,高职院校与民办院校还是空白。
3.本科院校对教师职后继续教育比较重视。尤其是211工程院校与国家985计划院校尤为重视,这类院校配套奖励与激励文件与政策,并对学习的过程进行了量化赋分纳入考评。高职院校与民办院校普遍缺乏这一方面的制度与政策支持。
4.陕西省体育教师参加职后继续教育的次数偏少。大部分参加的是对教师职后继续教育作用较小的教研活动。
5.陕西省体育教师参加职后继续教育的目的功利性较强,目的主要有:职称与职级晋升、评优推先、学历晋升、提高专业技能与知识这四种。
五、建议
1.制定与完善教师职后继续教育政策
政策的导向与支持是加强高校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前提。每个高校都应该有支持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规定性文件,特别是陕西省高职院校和民办院校,可以借鉴本科院校的制度建设经验,制定出自己的激励与奖惩职后继续教育的专门性文件。
2.营造职后继续教育良好氛围
积极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利用版面、会议等,宣传优秀职后继续学习的榜样,引导其他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师职后继续教育学习。
3.提高体育教师对职后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每个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努力克服传统落后的思想,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从新认识继续教育,利用一切机会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主动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4.给予物质与资金支持
有了强力的物质与资金支持,教师职后继续教育一定会开出硕果。各个院校应设立专门的教师进修、学习资金,鼓励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建立各个专业自己的职后继续教育活动室,给教师提供专门的学习场所。
5.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
校际之间的有力合作,能最大程度解决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对教师职后教育发展有积极作用,利用本科院校良好的职后教育资源与氛围,提高高职院校、民办院校教师职后继续教育水平。
综上所述,重视高校体育教师职后继续教育是新时期社会对体育教学相关活动的新要求,每个教师要从专业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体育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这样才能符合社会对新时期体育教师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安乃明.终身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探讨[J].旅游纵览.2012(7):32-34.
[2]李玫红,佘德峰.高职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J].职教论坛.2012(23):44-45.
[3]张龙,张朝阳.从科研能力培养角度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34-35.
[4]唐建云.对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1(10):67-68.
教师继续教育研修总结范文第2篇
【论文摘 要】培训理念及其指导下的培训模式直接影响着教师培训的质量,湖北省树立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新理念,并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教师培训模式,建立了符合全省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的教师培训模式。
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是指在基础教育领域内,对在职教师进行的以提高师德水平、业务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和自主发展水平为目标的培训机制、内容、方式和方法。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培训主体、培训理念、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手段(方式、方法)与培训管理(过程监控、考核评价)等,这些要素的优化组合及发挥独特作用的过程,就是模式生长、发展、形成的过程。培训理念及其指导下的培训模式直接影响着教师培训的质量,湖北省树立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新理念,并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教师培训模式,建立了符合本省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的教师培训模式。
一、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组织运行管理模式的分析
1.“两线四级”的组织运行管理模式
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两线四级”组织运行管理体系。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省、市、县、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培训基地,组织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保证培训工作的运行。
省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负责制定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和政策;
组织制定各类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计划;
组织编审教材;
审批全省高、初中教师继续教育基地的办学资格并加强对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的指导;
检查指导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省统一要求,负责制定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规划和措施;
负责本地区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及其基地建设,负责审批本地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的办学资格;
筹措和管理教师继续教育经费;
考核、评估并指导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
负责本县(市)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建设;
筹措和管理继续教育经费;
指导乡镇及学校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建立综合考评、奖惩制度等继续教育的驱动机制。
乡镇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任职学校有计划地选派、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并筹集相应的师训经费。中小学校长负有组织和指导本校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责任,把教师的继续教育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程,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省、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依托教师进修院校和师范院校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协助教育行政部门抓好本区域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行成绩考核和证书登记制度。继续教育基地负责做好学员的培训、考核和登记工作。对完成了继续教育的规定学时并经考核合格者,颁发省教育厅统一印制的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结业证书。
2. “三位一体”的组织运行管理模式
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湖北省实施了“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此项工程主要采取三位一体运行管理模式。
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是湖北省教育厅为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从2005年开始,用5年时间,将全省现有的10万农村乡镇中小学教师(其中校长培训1万人),集中到武汉市进行免费培训10天。“工程”采取政府招标购买培训,受训者全免费接受培训,严格考核培训情况,根据绩效给予奖励的运作模式。在具体运作方式上做到“五统一”,即统一安排培训时间,统一设计培训课程,统一调配培训师资,统一规定培训方法,统一订购生活用品。在培训工作实施过程中,省教育厅、培训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了“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加强培训工作的管理和质量监控。
省教育厅负责培训方案的制定、实施和管理,培训师资的选配、资源建设,加强培训过程的质量监控。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参训学员的选送、组织与协调。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按时组织好学员报到并提供交通便利,确保学员往返和培训期间的安全,敦促学员完成集中培训后的在岗研修任务。承担培训任务的院校按要求利用自身资源,提供优质培训服务,确保培训质量。“工程”参加单位及其领导都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工作任务。省教育厅领导高度重视“工程”的统筹与协调、实施与管理。
二、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组织模式的个案分析
1.“三型十环”培训模式
湖北省十堰市教育局在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践中总结出“三型十环”培训模式。“三型十环”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是教师需求多元化和教师培训多样性理论。“三型十环”模式构建的实践依据是校本培训经验的总结。教师校本培训,必须充分考虑欠发展类、发展类、优先发展类的不同实际及多种需求,设计教师培训的多样性培训模式。“三型十环”模式的构架主要有三种模式:学习——岗练——考评——分层模式;
分层——研训——师导——定向模式;
定向——专修——独创——发展模式。十堰市实验区按照行动研究的基本思路,构建了九种校本培训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式、现场诊断式(微格式)、问题探究式、专题讲座式、示范——模仿式、情境体验式、自修——反思式、研训互动式、网络信息交流式。目前十堰市教育局总结提炼出了适合各种不同类型学校的校本培训“三型十环”模式,用于实验区的学校和县市部分中小学实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模式正由实验区向全市中小学辐射实施。
转贴于
2.“专家诊断”式培训模式
在教师培训实践活动中,武汉市洪山区积极试行“专家诊断”式培训模式。所谓“专家诊断”培训,即选出的专家组对参训教师进行培训前的调查研究后,针对不同的教师存在的问题,采取集中、分组、个人培训的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专家“会诊”,因材施训。“专家诊断”培训的理论依据是皮亚杰的“临床法”和巴班斯基的“教育会诊”理论;
成人个性虽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是可塑的;
发展学生个性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具备鲜明特色与个性的教师。“专家诊断”培训遵循主体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指导性原则、实效性原则。“专家诊断”培训采取一看、二听、三察、四议的诊断形式与方法。诊断标准与内容一要以学员个性特征为依据,二要以骨干教师标准作为依据,三要以新世纪对教师的要求为依据。“专家诊断”培训的程序:①聘请专家,成立小组;
②自我评价,提出问题;
③专家诊断,确定目标;
④制定方案,实施培训;
⑤效果评价,总结提高。如此培训,形成了一批具有独特教学风格和鲜明个性的骨干教师。同时也遇到一些困难,如实践场地难找,工学矛盾,经费紧缺教材缺乏,给参训教师备课造成了困难,从而影响培训效果。
3. 校本培训能级模式
2004—2007近三年来湖北荆门东宝区教育局着力于具有“针对实际、强化实训、突出实效”特点的校本培训模式创新,展开了构建新型教师校本培训能级模式的初步探索与实践。所谓新型教师校本培训能级模式,是一种以培养适应新课程和学生素质发展新要求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目标,以学校为单位,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能力发展为核心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体系。新型教师校本培训能级模式的总体构架是:构建三大体系,形成三大平台,达成三大愿景。
(1)目标与内容体系:首先是明确总体目标定位,达成三大愿景。一是以构建“能级模式”为支撑,切实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是以发展教师“八项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职业表达能力、课堂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学生教育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特色争创能力)为支撑,切实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
三是以优化师资团队“三型”(成长型、成熟型、成就型)能力发展结构为支撑,切实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其次是分能力项目、年度(学期)和具体实施培训活动项目,拟定明确的培训目标要求。形成培训内容菜单:一般可分A培训能力项目、B必修课程要目、C能力实训要点三级来编制,并相应附加必要的实施说明。
(2)途径与方法体系:搭建自主研修、岗位培训、远程教育三大平台,突出“主体化”、“一体化”、“信息化”特点。
(3)管理与评价体系构建要求:落实机构,落实常规,落实评价。
4. 课题驱动模式
2007年,蕲春县被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实验区,申报的子课题《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有效模式研究》已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总课题组审定批准。参与课题实验为该县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提供新的发展支点。以课题为载体,以校情为依据,进一步深入探索校本培训的新模式、新策略,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全县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在面上,积极构建“县、片、校”三级联动的教师培训机制。在点上,不断创新努力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一是导师引领模式;
二是名师研修模式;
三是课程开发模式;
四是课题带动模式。开展教师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统一部署,全面推进,科研引路,示范先行,校长负责,评估奖惩。
教师继续教育研修总结范文第3篇
一学年来,我校认真贯彻省教育厅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计划”的指导精神,严格执行《福建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从学校自身实际出发,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学科带头人培养为重点,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能够胜任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
一、基本情况
2009-2010学年,我校需参加继续教育的在岗教师73人。其中专任专任教师65人,到09年底取得本科学历23人,大专学历40人,大专以上学历占教师总数的88.17%;
有20人正在参加学历提高学习。全校教师继续教育学时均达到示范校要求72学时;
其中一、二类学时达48学时以上的有50人;
2009年,学校教师参加全员培训73人,专项培训中:教育技术培训58人,班主任培训3人,师德教育培训73人;
暑期参加教师职务培训66人;
普法教育培训70人。学校内的校本培训落脚点在师德教育、新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上,做到有定时、定人,保证质量。教师一人一档,资料齐全。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得益于下列工作:
二、思想重视,组织与管理落实。
学校提出“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努力把学校办成“管理规范、设施先进,质量一流”的省示范小学的奋斗目标。学校工作就是在这一总体要求下运转的,一流的学校,必须有一流的教师,要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的教师就必须狠抓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为此,我校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成立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使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得以贯彻、落实,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主要培训工作由办公室组织进行,负责具体制定方案、组织实施和建档工作。二是学年初,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文件,统一思想认识。严格执行《梅列区中小学教师继续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中级职称每学年接受继续教育不少于72学时,初级职称每学年不少于42学时。学校根据上级要求再结合我校实际制定较为详实的继续教育计划、校本培训计划。学校把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列入学校规划之中,在时间、人员、经费上给予必要的保障。制定了《新华路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新华路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勤制度》,把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学校还把它与教师评优、评先,职务晋升挂起勾起来。形成宏观管理和有效的微观运行机制。保证了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培训内容
1.认真参加市、区两级培训及校长提高班培训。
学校领导小组做到精心组织,严格管理,保证参加市、区培训及校长提高班培训的必修课按时完成,成绩达到规定要求。
2.扎实开展好校本培训。
学校成立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利用每周一下午例会时间组织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学校做到认真研究,精心计划,确定符合本校实际需要的培训内容,以有利于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有利于深化素质教育的改革为宗旨,扎实开展好培训活动。主要内容有: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教育、普法教育;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对全体教师进行以课程标准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理论培训;
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加强教师基本功培训。
四、主要措施
1.领导小组充分发挥领导、管理、监督、评价职能
2.保证培训时间、场地、经费等到位。
3.制定严格的考勤制度,杜绝旷课、迟到、早退等违规现象。
4.加强培训笔记、作业管理,严肃考试纪律,保证培训质量。
5.做好培训资料管理,及时进行总结。
6.严格考核:根据教育局的工作布署,严格进行继续教育成绩的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到对教师的工作考核之中,与评职、评先、聘任相挂钩。
五、继续教育开展成效。
1.根据继续教育的要求和本校实际,通过培训,使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有较大提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使教师的专业结构能够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到2010年6月,大专学历教师达到54.8%,本科学历达到31.5%。加强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落实骨干教师发展规划,培养出省、市、区各级骨干教师34人,学科带头人4人;
提高新任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使他们尽早达到岗位要求,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2.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区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教材培训,公开课教学观摩等活动。一年来组织28位教师参加小学初级教师岗位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市、区教师进修学校(院)主办的新课程培训,派出近23人次到南京、福州、泉州等地学习,请进3位专家作教育教学的讲座。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等培训。加强了与区属各校的联系,主动争取进修学校的支持,教师们的业务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3.对培训者要加大学习、培训、考核评估力度,扩大兼职教师队伍。初步形成一支能适应教师继续教育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学校要求每位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都要在教研组活动时进行汇报,开展以指导教学为主的示范课、研究课、讲座等活动。使所有教师都能分享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学校要求区级骨干教师汇报课,区级学科带头人示范课,青年骨干教师上研讨课,以此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开展以沟通信息互相激励为主的教师间的互相听课,同年段教师开展“一主题,二课时,三研讨”的教学观摩研讨等活动。学校上半年组织中级教师教学比武课,要求教师互听课每学年不少于35节。
六、存在的问题 。
1 .继续教育工作是提高教师素质有效途径,每学年学校都制定出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和方案,并且严格按计划实施。今后,加强继续教育工作,尤其是校本培训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及时根据教师的需要调整活动安排,真正解决教师们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2 .继续加大继续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及时更新及维修教学设备,给更多的教师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
3 .继续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师的管理和培训,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实验教师带动其他教师,共同转变观念。
总之,我校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以继续教育为突破口,把我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教师继续教育研修总结范文第4篇
一、科学规划,强化监管,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健康发展
近几年来,县教育局对继续教育工作科学规划、强化监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步入了健康有序、规范高效的良性轨道。
1.科学规划,确保继续教育工作有序推进。县教育局成立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人事股主抓继续教育工作,并安排一名工作认真细致、业务素质过硬的同志任继续教育专干。教育局在制定继续教育年度工作计划时,首先是广泛征求教育局各个职能股室和基层学校的意见,力求统筹兼顾、精益求精。除了制定全年工作计划外,还于每月提前一天下发一次月培训通知,从时间、地点、费用报销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详尽的规定。每次培训任务结束,对培训情况以通报形式下发到各校,特别是重点指出培训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以利于在后期培训中及时改进。同时,我们还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对工作计划进行临时性调整,如今年9月,针对全县甲型流感频发和学校安全形势严峻的现状,我们认真听取基层学校建议,提交教育局党委会研究,及时举办了由学校后勤校长和总务主任参加的学校安全知识培训班,收到了很好的工作实效。此外,县教育局还建立了“石门教师网”,并与全国继教网、省继教网、电大在线等实现连通,便于教师及时了解相关信息,积极主动参与各类培训,确保了教师继续教育稳步高效推进,“石门教师网”逐渐成为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虚拟学校”。
2.强化监管,确保继续教育工作有效开展。为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县教育局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严格实行目标管理,将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和个人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对年终考核不达标者,实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将教师送培率、出勤率、结业率、优秀率纳入完职中校长、乡镇中心学校校长、师训专干岗位目标考核内容,在年终考评中严格兑现奖罚。教师职务评定和教师资格认定将继续教育结业证、信息技术、普通话等级证书纳入为必要条件。为了让教育局的各项培训要求落到实处,各乡镇中心学校、县直学校都建立了相应的师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政工校长具体负责落实。不少学校领导培训时和教师一道同行、同学 、同吃、同住,及时组织、督促、监控。教师培训费用学校给予优先保证,有力调动了教师参训的积极性。5年来,全县组织教师岗位培训4393人,参训率100%;信息技术高级培训3994人,合格率达96.1%;普通话培训4546人次,培训合格率达86.7%;班主任培训1939人,参训率达138.6%,
二、建好档案、优化队伍,搭建教师培训良好平台
1.加强档案管理。继续教育事务繁杂,为了查阅方便,县教育局将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各类相关资料统一分类整理、装订成册,力求内容求全、质量求精。同时,我们还在全市率先建立继续教育电子档案信息库,内容涵盖姓名、文化水平、专业技术职称等70多个项目,而且随着培训内容和要求的不断变化,及时更新信息库内容。各校也根据教育局的要求建立了相应的电子档案库和纸质档案。为了规范管理,我们还为每位教工配发了一个专用继续教育档案袋,内装教工个人的各种继续教育资料,档案袋随个人的工作单位调动而异动,保证了资料的完整性和连续性。2008年,湖南省教育厅领导到石门县检查继续教育工作,对石门县教育局继续教育档案规范齐全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
2.抓好队伍建设。县教育局始终坚持把培训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继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加大教师外派进修和内部培养力度,选送专业课教师参加部级、省级培训,扩充教师视野,促进教师专业化提升。另一方面加大科研引领力度,通过大力开展培训科研和培训管理方面的实践研究,提升培训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水平,加快年轻培训教师的成长和成熟速度。建立教师“教学实践周”和支教制度,促进教师下乡亲身实践,躬身指导基层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提高了教师自身能力,又带动了山区薄弱学校教研工作。同时,将教师进修学校作为全县继续教育的基地,长期坚持在全县范围内遴选优秀教师,作为进修学校兼职培训教师,以解决师训师资相对不足的问题。
三、创新方法、强化管理,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在实施教师培训的管理过程中,县教育局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培训方法,全面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
1.实行订单式培训,提高培训整体效益。根据石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地域差异相当明显,山区学员工学矛盾十分突出的特点,将全县分为9个教学区域,每年年初深入基层学校进行课题调查,下发培训意见征求表,广泛征求学校和在职教师的意见,了解基层培训需求,然后结合收集到的信息和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订单式培训计划,再发到各个中心学校、县直学校。最后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开展“送训下乡”,分批轮训。这样不仅克服了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困难,很好的解决了教师的工学矛盾,而且因为培训计划来自教学第一线,贴近一线教师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还降低了培训成本和受训教师经济负担,可谓一举三得,进修学校送教下乡服务山区薄弱学校的经验3次被《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报道。
教师继续教育研修总结范文第5篇
学校: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一、本校开展校本培训的目标、条件和重点
2006年本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和国家教育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要求,进一步创新校本研修制度、体系、模式、方法和技术手段。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培训为重点,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为主要形式,以贴近新课程、贴近教学实践、贴近一线教师为突破口,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为加强指导、规范运作、务求实效,现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对2006年全校中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主要工作目标
1、使全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观有新的加强,青年教师的专业思想和爱生育人意识有明显提高。
2、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总体上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能力有所提高。为高中教师进入新课程,做好思想和专业准备。
3、继续扩展梯队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骨干教师队伍,重点培训培养一批各学段各学科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常武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优秀教师。培养一批新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
二.条件:
本校设立了专门的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管理机构,由教科室具体负责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并有2位教师参加了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现代教育理论课程主讲教师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学校有规范的业务学习制度和定期的业务学习时间,为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重点工作
1、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学校将继续把新课程师资培训作为年度校本研修的首要工作来抓。在继续加强对初中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基础上,今年重点要抓好高中新课程师资的培训。本年度各教研组均应考虑和渗透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2、继续开展以尽快适应岗位要求为主要目标的新教师试用期培训工作。认真组织试用期新教师参加规定的集中和分散培训活动,学校将扎扎实实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组织新教师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开展各种教学研讨、评比活动,使他们尽快适应并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3、大力开展教师职务岗位培训工作。按照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今年将继续组织教师参加2006年晋升职称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4、加强骨干教师培训,积极实施名师工程。今年将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各级各类培训。提高本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人数。
5、继续抓好全校教师高一层次学历达标工作。组织好教育硕士的报名、辅导和参考工作;
以函授和自考为主要形式和途径,促进本校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
6、进一步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学校将组织教师参加第三轮现代教育技术考核,积极做好培训工作,与此同时,组织信息化骨干教师培训,切实提高他们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开发的能力。
7、学校将根据(武教人[2004]29号)文件精神。完善校本培训的组织机构,制定培训计划,充实培训内容,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
二、本校校本培训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
(一).实施意见:采用必学和自学相结合的途径进行校本培训:
1.师德教育。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四五”普法教师读本》,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广泛开展以“爱生行动”为核心的各类师德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殷雪梅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和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配合今年区开展的“学生评教师”师德教育活动,经常性检查、督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坚决杜绝教师队伍中体罚学生、等严重违反师德的情况,积极引导教师以先进为榜样,提高师德修养,努力塑造礼中教师良好的师表群体形象。
⑴利用每周教师政治学习时间,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国家大政方针,有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文件和材料。
⑵利用有影响的报刊,如《人民教育》、《江苏教育》、《德育天地》、《班主任》等,开展集体和自主学习、提高的培训工作。
⑶学习教育法规,掌握《德育大纲》要领,开展《师德规范》学习和测试活动。结合“师德标兵”,评选“十佳教师”活动,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⑷开展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研讨活动,撰写论文,参加德育论文评选。开展德育参观活动,2月份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作德育建设方面的讲座,提高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⑸学习《中小学教育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进行必要的辅导。听法制教育辅导报告。
2.教学业务。实施教师本职岗位的培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强化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新和拓展业务知识,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培训,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主要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认真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组织备课组长参加区级集中培训,发挥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课程改革实验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使全体课改教师了解和掌握新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功能和教学方式上的重大变化,达到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校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材教法学习研究活动,努力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⑴加强理论培训,主要辅导《走进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基础教育新课程通识培训学习材料选编》等理论和经验。9月份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作辅导报告。
⑵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开展教学反思交流。培训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教学评价和检测能力。
⑶进行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培训。组织参加教育局的新教师试用期培训工作。
⑷每周二下午第四节课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对教材进行三度开发。
⑸组织示范课、汇报课、试验课实践活动和开展评议辅导讲座,提高操作能力。4月份开展“新课程研究”大型公开课展示活动。
3.教育科研。培训教师掌握教科研的基本知识,增强教师进行教科研的自觉性,提高教科研水平。解决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对教科研内容的选择、研究形式和方法的确定,研究过程的实施和研究成果的总结等方面的能力。
⑴培训课题选择,设计报告,立项要点,研究成果,开展课题活动的能力。今年4月邀请专家来校作课题研究专题讲座。
⑵运用理论和实践联系的方式,培养写作教科研论文和经验总结的能力。利用暑假,组织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加教育年会的论文评选和各级论文竞赛活动。鼓励在正式报刊和经验总结。
⑶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专题教科研培训。5月份培训“说课——上课——评课”的技能。开展新课程新教材案例分析辅导讲座活动。
⑷开展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的培训活动,发挥群体的合力优势的作用。
4.信息化素质培训。每位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学习使用计算机,了解有关网络信息内容,学习网的制作,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⑴组织教育现代技术知识讲座和操作规范的培训。利用校本师资开设多媒体课件培训班两期,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
⑵组织电教评优课评比辅导讲座和多媒体课件评比讲座。开展网络信息技术评优课讲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考核办法:
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制订本校教师校本培训实施方案,有序组织,统筹安排,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组织教师认真参加考核,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档案。规范管理,逐步建立以专职为辅,兼职为主的校本培训师资队伍。
1、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室、总务处、校长办公室承担区教育局下达的各项教师培训任务,教科室重点负责教师的校本培训。
2、把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学校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把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作为学校行政的重要内容,在行政会议上重点协商,期初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期中对各部门的各项计划进行评估,期终总结全学期继续教育的工作成果。
3、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把继续教育任务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评职称挂钩。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建立教师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情况与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教师工作岗位聘任相联系的制度。凡没有完成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师,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不能评为优秀教师,不得申报评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
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成绩优异的教研组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不重视教师继续教育的部门及无故不参加继续教育的个人要给予批评和帮助,对延误培训工作的要进行必要的处理。
4、学校要按要求建好校本培训档案,由教科室负责及时填写教师继续教育考核的各种台帐资料。由校长办公室负责校本培训档案的收集、整理、登记和保存,加强对培训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三、本校对校本培训进行管理的机构、制度和责任人
一.工作组织机构: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小学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为此,建立以校长为首的我校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党、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
组长:蒋卫山(校长),
成员:盛建锋(副校长)、陈中良(副校长)、戴世平(副校长)、尹建文(副校长)、王建仁(教务处主任)、陈京疆(教科室主任)、陆惠芳(办公室副主任)。
二.培训制度
1、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室、总务处、校长办公室承担区教育局下达的各项教师培训任务,教科室重点负责教师的校本培训。
2、把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学校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把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作为学校行政的重要内容,在行政会议上重点协商,期初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期中对各部门的各项计划进行评估,期终总结全学期继续教育的工作成果。
3、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把继续教育任务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评职称挂钩。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建立教师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情况与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教师工作岗位聘任相联系的制度。凡没有完成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师,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不能评为优秀教师,不得申报评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
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不重视教师继续教育的部门及无故不参加继续教育的个人要给予批评和帮助,对延误培训工作的要进行必要的处理。
4、学校要按要求建好校本培训档案,由教科室负责如实、及时填写教师继续教育考核的各种台帐资料。由校长办公到负责校本培训档案的收集、整理、登记和保存,加强对培训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学校
意见
(公章)法人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培训部门审查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教研部门审查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继续
教育
领导
小组
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