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总结【五篇】

时间:2023-06-14 16:00:08 来源:晨阳文秘网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整合;实践畜牧兽医专业是中职学校中对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一门课程,为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全面提高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总结【五篇】,供大家参考。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总结【五篇】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职学校;
畜牧兽医专业;
课程整合;
实践

畜牧兽医专业是中职学校中对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一门课程,为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全面提高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质量,应当在当前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在畜牧兽医专业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机整合,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更好的满足网络技术条件下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需求,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实践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 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相关概念界定

就中职学校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专业课程内容主要包含动物解剖生理以及饲料营养的基础知识等,以培养多元化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生产服务一线操作人员为主要培养内容,以应届初中毕业生为主要招生对象。

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形势下以计算机为主的一种技术形式,实现了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有机融合,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在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能够实现对信息资源以及信息方式等进行合理利用,推进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学习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将畜牧兽医专业课程内容深化到学科实践活动中,促进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整合理论的不断深化,促进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信息技术可以称得上是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对于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关实践研究表明,在中职学校实际教学活动中,将信息技术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进行有机整合,能够在优化教学结构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参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参与到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中,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并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将信息技术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教学结构,为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可靠的基础。

在认知主义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信息技术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有机整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信息资料的搜集和分析活动,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实现了分工协作和有效思考,促进了建构主义的顺利实现,深化了学生对畜牧兽医专业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自主发现知识内在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并将理论知识合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促进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2 信息技术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整合的模式建构

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效的运用到畜牧兽医的专业课堂教学中,这是由于畜牧兽医专业相关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型课程,是对信息技术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整合进行了新的探索。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畜牧兽医专业知识,充分利用其生动性、直观性,互动性等特点,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还要多增加一个要素,这就是教学媒体。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将仿真演示模式运用于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具体情况来展示视频内容,要求为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手术方法,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自主进行视频点播与内容回放等可以反复观看以达到明确的目的,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灵活性。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不断提高与完善,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其中的一些简单步骤,可以不同角度的展示,对比,类比。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某中专学校养殖科畜牧兽医专业授课情况为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反复练习,学生在课后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复习,在充满趣味性的同时,能将知识点反复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作为期末考试的重点复习资料。并且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重点的练习,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充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成绩管理,针对中职学校学生头脑灵活、贪玩、好战等心理特点,更加详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促进专业实践技能训练的顺利进行。在智能训练环节还应强调学生知识的巩固,在脚本设计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多动心思。

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培养在动物生产、饲料生产与加工和畜禽疾病防治第一线工作的动物疾病防治和防疫检疫人员。为缩短学生就业以后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期,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部分。应正确看待它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显微镜结构的实践技能考核。

3 信息技术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整合的具体建议

为全面提高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质量,在讲信息技术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进行有机整合的过程中,应当合理优化教师资源,将教师工作重点从学生管理方面转向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教学研究方面,以进一步提高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质量。当前畜牧兽医仿真实训系统正处于初期开发阶段,在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引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明显增强,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减少,并且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中职学校学生参与专业课程实践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与此同时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日益提高。

在信息技术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中职学校畜牧兽医教学中的作用,要重新认识中职学校畜牧兽医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实现中职畜牧兽医教学新模式,逐步完善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库建,明确硬件软件是保障、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是关键、教学设计是灵魂。中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课程整合教学的灵魂是课堂教学设计,教育者也要变成被教育的人,时时刻刻参加继续教育,优势互补,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结束语

总的来看,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形势下,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的难度也日益加大。为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有机整合,中职学校应当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建构信息技术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整合的模式,并将其有效融入到现代化教学环境中,对教学资源仅限于优化利用,充分调动中职学校学生参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
商洛模式;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319-02

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是畜牧兽医从业者实际能力水平的证明,是国家对证书持有人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的认可。开展畜牧兽医职业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基础。依据法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是从业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全面推行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行业准入制度的关键环节[1-3]。实行持证上岗,实施岗位管理,是从源头上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商洛市积极探索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运行模式,集成了“机构延伸到乡镇,依托基地搞实训,全面考评重技能,行业准入靠制度,政策激励建机制,人才战略兴产业”的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商洛模式”,对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推进畜牧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4-5]。2011年12月陕西省畜牧兽医局在商洛市召开了“全省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进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商洛模式”,并要求各地市借鉴和推广。2012年5月“全国畜牧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进工作现场会议”在商洛市隆重召开。来自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和兄弟省、市共计80余位畜牧专家及有关领导参加了这次盛会,就商洛市的经验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与会领导对畜牧兽医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商洛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回顾几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笔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商洛市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践,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期与同行交流,增强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工作力度,共同推进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执行落实,实现畜牧兽医行业准入。

1 “商洛模式”概况及现状

近5年来,商洛市按照“法规约束、行政推动、载体搭建、组合提升”的工作思路,围绕加快推进山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以培育新型畜牧兽医技能人才,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和陕南畜牧强区的奋斗目标,以抓畜牧兽医职业技能培训为手段,以开展畜牧兽医职业技能鉴定为核心,在全面提升畜牧兽医从业者理论素质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在全市推行畜牧兽医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行业准入制度,组建了组织管理、技能培训、考核评价、质量督导、资格认证五大体系和人才交流平台,探索集成了畜牧兽医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商洛模式”。通过几年坚持不懈地努力,共培训畜牧兽医从业人员逾8万人次,考核鉴定获证人员2 438人,其中获得“金蓝领”高技能人才证书17人,为全市畜牧兽医行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整体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加快了畜牧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各项指标的提升。据调查,全市规模养殖占到全市畜禽总量的62%以上,传统养殖快速退出,规模养殖迅猛发展,全市畜牧业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快速转型。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各县区工作开展极不平衡,个别县工作开展时动时停。二是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三是培训体系尚不健全,技能培训不够扎实,影响鉴定质量。四是利用现成教材、试题和模拟操作方法开展鉴定,难以适应商洛畜牧业发展需求。五是政策激励机制不完善,与相关部门衔接不够,从业人员参加鉴定的积极性不高。六是工作经费紧张,工作基础条件相对薄弱。七是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低,实践操作技能差,养殖效益不高制约了畜牧业转型。

3 对策

3.1 围绕畜牧产业项目,构建畜牧兽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工作新机制

围绕产业项目进行技术人才培训,实现畜牧兽医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是推进畜牧兽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核心和有效途径。畜牧兽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必须与全市畜牧产业开发的重点项目结合起来,在推进产业发展中开发培养人才,促进人才在发展产业的实践中成长。一是制定全市畜牧兽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规划,提出总体目标,分年度下达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做到奋斗有目标,工作有措施,形成上下协调,市、县、乡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是建立畜牧兽医技能鉴定的评价机制,从规划、师资、培训效果、资金投入、人才利用、激励政策、技术资源配备等各方面制定评价办法,组建评价小组,对技能开发进行综合评价;
三是建立职业技能培训的跟踪管理机制,建立培训登记制度、检查督导制度,对培训对象实施跟踪服务,了解培训效果和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从而不断改进培训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四是建立畜牧兽医从业者参加培训的激励机制和人才推荐平台,对通过培训,经过技能考核取得从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在市农业信息网和人社局人才网上进行推荐,为获证人员营造良好的创业发展和就业环境。

3.2 整合技术资源,创建新型畜牧兽医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一是整合市、县企事业单位畜牧科技资源,组建市级畜牧兽医职业技能培训专家团,组成技木培训联盟,形成以技术支撑单位为主,企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参加的“一主多元”的新型畜牧技术培训体系,围绕畜牧产业开发重点项目,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畜种的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培训畜牧产业开发中的关键技术、配套技术。二是建立市、县、镇三级畜牧兽医职业技能实习培训基地,使参加培训者把学到的理性知识放到实习培训基地去实践,提高培训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三是整合市、县人力资源开发,商洛学院、农广校、市县畜牧产业发展中心等单位的技术资源,建立商洛市畜牧兽医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重点研究畜牧兽医职业技能培训的路径、模式、方法。四是结合当前商洛市生产实际,针对当地畜牧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编写培训教材,彻底解决教材知识陈旧问题。对于新开发的特有工种,要建立市级题库。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使新型技能培训体系做到“六有”,即有技能培训的师资、有培训学校、有实习培训基地、有教学设施、有技能考核的场地,有评价和跟踪管理办法,通过资源整合,从而全面提升畜牧兽医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

3.3 加强队伍管理,推行畜牧兽医行业从业准入和资格准入

一是要完善市、县畜牧兽医职业技能鉴定站、点的管理,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确保鉴定质量。市、县鉴定站力争3年内通过省级验收。要严格资格证书管理,建立资格证书追溯制度和证书查询信息系统,严格鉴定程序和考评人员管理,做到督考严阅;
二是要建立畜牧兽医职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市、县建立评价小组,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在岗位上的从业人员的工作实绩、理论水平、职业道德、业务技能进行综合评价,对取得资格证书未从业人员进行跟踪调查,通过评价和调查结果,验证技能鉴定和技能培训的质量,弥补技能鉴定工作上的不足,使培养出的技能人才能用得上,用得好,切实能满足用人单位生产管理的需求;
三是要严格从业准入,市、县畜牧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要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畜禽养殖场备案制度,严格畜牧兽医行业从业审查管理,把畜牧兽医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由技能鉴定层面延伸到从业准入和资格准入管理的深度,把从业准入、畜牧技能鉴定、畜牧兽医资格证书制度和畜牧兽医职业技能开发相衔接,最终达到提高畜牧兽医从业者素质和能力的目的;
四是要加强对涉牧企业从业人员畜牧兽医资格证书的管理,把企业职工是否有行业资格证书作为录用、考核、升职、付酬的依据;
五是要强化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资格认证,真正使其做到有资质、有能力当好畜产品安全卫士。通过严格管理和行业资格准入,达到有能力者上、无能力者下的人才使用机制,使全市的畜牧产业开发工作在全面推进中实现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3.4 实施岗位管理,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安全的畜产品是合格的畜牧技术工人按照生产标准生产出来的,合格的技术工人是通过畜牧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出来的。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必须把重点放到养殖企业从业人员的岗位管理上。一是推行畜禽养殖场技术岗位持资格证书上岗制度,没有资格证书的不准上岗,已上岗的必须进行在职培训,限期取得从业资格证;
二是各养殖企业要制定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岗位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等,将这些标准、规程、制度悬挂到工作岗位醒目的地方严格执行;
三是全面实施“六有”,即有岗位管理制度、有持证的专业人员、有岗位职责、有各个岗位的生产记录、有质量监督员、有产品标识;
“九有”,即有畜禽标识代码、有防疫合格证、有配种产仔档案、有消毒档案、有疫病防治档案、有死亡畜禽处理档案、有销售档案、有引种档案、有兽药饲料使用档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养殖企业的技术标准、技术管理、岗位管理“三个体系”。实现“技能培训、技能鉴定、资格证书、岗位管理、标准化生产、无公害畜产品开发”6个结合,整体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四是加强对养殖企业岗位管理的监督检查,对岗位管理不到位的,责令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停产整顿,直至掉销“动物防疫合格证”。

3.5 做好政策宣传,建立和完善畜牧兽医职业技能开发保障机制

党的“十”提出了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因此,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推行畜牧兽医资格证书的政策及其重要性,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认知和参与。一是要在积极主动地争取阳光工程项目、职业农民培养、产业发展技术培训的同时,积极争取市、县财政对畜牧兽医行业职业培训资金的投入,争取将工作经费纳入预算,建立长效的投入机制,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二是市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要将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资格证书、行业准入和从业准入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将工作任务落实到各职能单位,作为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
三要完善考核和奖励机制,对在职业技能开发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四要完善人才评选的长效制度,每年开展技术比武、技术能手竞赛等活动,全力推进全市畜牧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无公害化“四化”同步方向发展,以为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4 参考文献

[1] 童建军.陕西“五大举措”力推畜牧兽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J].中国畜牧业,2012(7):39-40.

[2] 冯葆昌.畜牧兽医行业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J].中国牧业通讯,1999(11):22.

[3] 童建军,张金良,吴楠.畜牧兽医职业技能鉴定的“商洛模式”[J].中国畜牧业,2012(3):48-51.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基层;
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
创新;
对策

随着农业的迅速发展,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和工作切入点,其中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工作对于预防动物疫病和保证肉品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过程中需要采用的对策,目的是使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工作更加适应新环境,以更好地处理在技术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当前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1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制度不健全

当前,我国在主要农副产品及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农业技术规范方面制定了国家标准1000多项,行业标准1600项,这些标准的制定对规范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降成本方面,畜牧企业应该做的是降低自身的成本,主要通过提高劳动效率、增加技术投入、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等方式来提高效率。所以管理体制是影响畜牧业进行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因素,作为畜牧业质量把关的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系更是如此,但在畜牧兽医技术管理领域中关于饲料、兽药制成品相关方面的制度不健全,导致基层畜牧兽医管理体系分散,管理力度不均匀甚至出现管理缺失的现象。整体上表现为畜牧兽医管理体制的改革落后于农业管理体制改革。个体上的表现有:畜牧兽医相关管理机构的权责制管理不明显,兽医管理标准的层次不合理,采用国际标准程度低。国家和行业畜牧兽医管理标准在地方的配套标准不健全,不利于新时期农业改革的进行,尤其是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推广应用方面。由于过去缺乏对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研究,各基层现有标准难以与国家标准接轨,各基层标准指标体系很难适应畜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1]。

1.2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受重视程度不同

因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地质条件不同,使得畜牧业在各基层生产力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不同,畜牧兽医技术管理水平在实际中的运用程度不等,造成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水平相对过低,整体综合素质不高。加上各地区对畜牧兽医行业重视程度不同而相应的执法力度不同,有的地方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力量薄弱,在紧急情况发生(突发疫情)时,相关管理人员的应变能力不足,无法及时有效地控制疫情扩散,造成疫情事故发生。此外,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年龄普遍都偏大,对新技术的接纳能力比较弱,年轻的兽医从业者所占比例小且经验不足,在新老交替阶段需要通过良好的协调来度过。

1.3畜牧兽医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目前已知我国颁布的畜牧兽医相关法律法规有:《畜牧法》《动物防疫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畜牧兽医管理条例》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畜牧兽医工作法律体系,在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执业兽医管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处置、动物诊疗、畜产品卫生质量等方面的法规还不够完善,相互间还有一些不协调的地方;
《动物防疫法》中对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的管理,没有体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对动物及其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卫生监督和对畜牧兽医工作的有效管理,其实用性尚待提升;
《动物防疫法》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在职能界定上有的地方出现脱节,很不适应当前形势下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开展和对动物疫情的控制等[2]。

2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的创新对策

2.1完善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系

优化畜牧兽医整体结构,完善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系,是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必要措施。要规范兽医管理机构,减少相关附属机构的设立,协调管理畜牧业的相关机构,做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共同协作。建立明确的权责制度,科学配置管理部门,确保责任到具体部门。在总体改革进程上,努力使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的改革与畜牧业的改革同步,畜牧兽医技术管理水平跟上农业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

2.2全方位培养专业型畜牧兽医人才,提高其专业素养及职业道德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站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强调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这是我们党立足当前、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加强基层执业兽医管理,使执业兽医除了专业技能外还有应对重大动物疫情的能力。保证兽医人力资源的储备,完善动物疫病控制手段。

2.3健全畜牧兽医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的同时,还需要制定畜牧兽医专门的法律法规,这是解决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矛盾的根本措施。建立总的法律体系也是规范兽医行为,提高兽医工作效率的保障,以推进畜牧业更深层次的改革。同时还需要落实相关法律的实施,确保有法必依和执法必严,要杜绝基层干部的贪腐行为,对监督检查环节中发现的假劣兽药要依据法律严肃处理。

3小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畜牧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和动物产品的主要来源。兽医的技术水平是保障畜牧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要件,是把控动物疫情的关卡和提高兽产品质量的必要技术支持。在当前我国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系不完整、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和法律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需要从原因找到解决对策,做到管理体系的完善优化,提高人才储备和技术发展,加快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以实现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系的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世界.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创新探析[J].中兽医学杂志,2015(7):49-50.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畜牧 兽医 技术 发展 体系

中图分类号:S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b)0238-01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构建起的乡级以上的兽医技术推广机构近六万余个,在这其中省级或省级以上的机构约有近三百个,地市级的兽医推广机构约有近一千四百余个,县级的兽医推广机构约有近一万个。同时我国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队伍也在不断地壮大,同时从业人员的素质也较初期有所提升。

1 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

1.1 我国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的三定工作有较大的突破

就目前我国的畜牧兽医站的发展情况来讲,除了极个别的地区没有建设畜牧兽医站的必要,其余的乡镇基本都已经建有畜牧兽医站。并且全国有近七成的乡镇兽医站可以享受到国家的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在上世纪中期我国刚开始建设乡镇兽医站的时期,仅有三千余个乡镇兽医站成为全额拨款或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我国加大了三定工作的工作力度,使得我国乡镇畜牧兽医站在长时间内没有被列入到财政预算中的局面得到了本质上的改变,并且乡镇畜牧站的管理体系建设也逐渐完善。

1.2 我国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渐被完善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农业部通过加大对乡镇畜牧站的建设力度,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不但使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的办公条件有一定的改善、配置了一些必要的仪器设备,使得我国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加强。同时也使得工作站的服务手段得到了一系列的改善,并且技术推广手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疾病监控以及防治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1.3 体系的建设推动的了畜牧行业的发展

通过不断的构建完善的推广机构、加强推广人员队伍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畜牧兽医站科技推广以及畜禽疫病的防治工作。特别是在我国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大量的畜牧兽医科技成果得到了推广,并且工作站的科技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同时我国的良种畜禽饲养技术、秸秆过腹还田等技术均有突破性的发展。

2 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1 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稳定,体制存在问题

就现阶段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的发展情况来讲,一些地方的政府职能部门,对乡镇畜牧兽医站缺乏必要的认识,并且依旧认为兽医站治病的同时采用自给自足的经营方式,对于畜牧兽医站所应该承担的科技推广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的认识不够,这就造成了很多的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在文件上被定义成事业单位,但是其机构性质以及经费的来源却不属于事业单位,而是大集体性质的单位。就现阶段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站的工作现状来讲,有近三成工作站经费依旧没有落到实处,并且有近两成的工作站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都由乡镇负责管理、推广队伍不稳定,同时工作站的固定资产流失较为严重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对畜牧行业技术的推广造成一定的影响。

2.2 服务手段落后

就目前的工作站的现阶段情况来讲,其机构服务设施以及推广方式比较落后,并且工作场所较为简陋,设备老旧情况比较严重。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站的办公场所都是上世纪70年代以前建设的,并且相关的仪器设备也是那同时期安装的,这就造成了现有设备不能满足畜牧生产工作需要。简陋的服务场所又严重影响先进仪器设备的引入。约30%的县级机构缺少疫病诊断、检验和监测手段,仅有的冷藏设备也只是一二台电冰箱,特别是乡级畜牧兽医站,多数不具备畜禽品种改良设施。约5%的乡镇畜牧兽医站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影响了推广工作的开展。

2.3 事业经费不足

目前,全国大部分乡镇站人员工资不能兑现,业务经费严重不足,生活及工作条件差,中青年骨干流失严重。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步履维艰。

2.4 推广队伍素质不高

目前,省、地、县、乡级推广队伍中,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务的人员占技术人员总数不足40%。其中乡级不足10%,特别是在乡级机构中,由于长期延续下来的大集体性质,客观上造成人员来源复杂、素质低下。目前乡级机构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总人数的60%以上。

2.5 工作站的内部管理需要强化

有相当一些基层站管理水平低下,服务项目单一,服务工作形不成系列,重产中,忽视产前、产后的弊端根本没有扭转。

2.6 机构分散、专业分割、形不成合力

目前,大多数地区在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的设置上,均按畜牧兽医、饲草饲料、疫病防治、畜禽改良等专业分开设置,有的地方兽医防检分成防疫站和检疫站,全国省、地、县三级同级同类机构平均三个以上。本来是一个机构能做的事却分出许多机构,影响技术推广工作效率。

3 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建设

逐步形成以全国畜牧兽医总站为中枢,省、地、县、乡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村级推广服务组织为基础,科研、院所、学会、协会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功能的技术推广服务网络。通过服务网络,及时了解交流科技推广、良种繁育、畜禽疫病防检疫、草地建设、畜产品、药械监测,以及产、加、销一体化经营运作情况,从而促进畜牧业的发展。网络建设采取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办法,先把条件比较好的中央与地方联建服务中心和部分地方自建“中心”以及部分省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实现微机联网,从而辐射周边,以点带面,逐步全面实施。

3.2 加强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工作

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实行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相结合、部门培训和地方培训相结合等多方式、多层次地对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培训。到2013年,各级技术推广人员的文化程度有较大提高,其中乡级技术推广人员50%达到中专以上水平,同时逐步实行有关职业持证上岗制度,以提高其推广和执法水平。

参考文献

[1] 韩先聪.关键是提高组织化程度―关于加快农业转型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1999(11):2-7.

[2] 陈建荣.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关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若干思考[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0(9):32-34.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畜牧兽医;
实用技术;
推广模式;
探索

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顾名思义,就是把目前经过试验和验证的最新的畜牧业技术、方法和知识,想办法扩展应用范围,使其推广到广大畜牧业生产之中去。应用的实际之处,在于将目前的最新研究成果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使广大畜牧业从业者得到实惠,也直接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一、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我国的各级政府工作部门和各级党委都对基层畜牧业的技术推广进行了有力的指导,在他们的指导下,我国的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工作紧紧地与科技接轨,坚持科教兴农,运用科学技术将畜牧业不断地推广,作为提高农民收入的切入点,实施推广工作一直不断地致力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在有关政府的重视和调控下,近些年来,我国的畜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结构不断的优化,体系不断完善,同时产量也稳步提升,逐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乡镇也在不断致力于加强基地的建设,使无公害的安全的产品不断被生产。这些措施使得畜牧业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优质率也不断上升。同时由于生产规模被扩大,经营时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就不断攀升,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在基层的畜牧业人员的培训方面,政府相关部门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空余时间加强对畜牧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更了解科技对于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这种培训不仅仅是提高了畜牧业人员的科技水平,更有助于畜牧业中技术的推广,对农村畜牧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和畜牧业经营者的认可。

二、解决问题推动行业发展

科技下乡的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进场、进村、进户。只有走进广大养殖户的家中,广泛宣传、科技对接,才能有效解决养殖户的实际问题。以往的科技下乡活动进行到乡镇这一步就很难深入推广下去,形成了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现象。“走村进户”活动以“进场、进村、进户”为主要形式,以“良种到位、良料到位、良医到位、良法到位、良管到位”为目标有针对性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不但通过培训和进场、进村、进户与养殖户面对面交流,而且从“良种、良料、良医、良法、良管”等多方面全方位进行传授。科技下乡活动,总是存在着时间短,传播的知识有限,专家到一个地方讲完课就走了,养殖户再遇到难题无从咨询等问题。与以往科技下乡活动不同,“走村进户”活动开展了3年,是时间最长的一次科技下乡活动;
专家团走遍全省各个角落,是覆盖面最广的一次科技下乡活动;
同一个地区多次回访、反复培训,是科技推广最深入的一次科技下乡活动。每到一处,为养殖户发放专家联系卡,畅通专家与广大养殖户、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联系渠道,为广大养殖户与专家之间建立起了一条永不间断的桥梁纽带,为养殖户送去了永不走的专家队伍,形成了为养殖户开展技术服务的长效机制。2008年,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在全省范围内开通畜牧技术服务专家热线和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网,实现养殖户在家中就可以与我们的畜牧技术专家进行沟通,使养殖户与专家之间实现长久的“零距离”接触。

三、健全畜牧执法与服务体系

目前,市场上兽药、饲料品牌繁多,虽然给群众提供方便,但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一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生产企业缺乏一个统一标准,各厂家生产的合格品牌,但营养值或有效成分含量悬殊较大,弄得农民分不清真假,致使不法经销商以假乱真,牟取暴利;
二是技术推广人员业务素质低,很多从事兽药饲料销售人员不具备专业技术资格,在技术推广过程中不能进行正确引导,有时甚至是误导;
三是一些小厂为迎合农民心里,在饲料中添加超量的微量元素,激素等,致使粪便发黑、皮红毛亮、吃了肯睡现象发生,造成饲料成本增高,产品安全性能下降,同时污染了周边环境。为实现新时期畜牧业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加大畜牧执法力度,对兽药、饲料、种畜禽、以及动物防疫工作实行严格监管,从追求数量为主向追求质量为主的转变。畜牧生产者在搞好成本控制的同时,实行科学化、标准化养殖,生产出更多无公害畜禽产品;
良种、兽药、饲料等畜牧服务企业要切实严把质量关,制定出国家统一标准,严禁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政府部门要尽快建立完备的质量检测体系,同时组织各方面力量搞好畜禽程序化免疫,控制各种疫情,净化养殖环境。

四、今后推广模式建议

在今后的畜牧兽医实用技术推广工作中,总结以往推广工作的经验教训,建议可采用“宣传+培训+示范+扶持+转变”的新型推广模式,现将其要点简述如下。广泛宣传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多年的推广工作实践使我们明白一个道理:目前的广大农民并非纯粹的不想学技术来增加收入,而是没有真切感受到科技在养殖增收中的现实威力,从而导致科技意识薄弱。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广泛的、多手段的宣传工作,来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激发他们“学科技、用科技”的巨大热情。从而为畜牧兽医实用技术推广工作首先培养出一大批“科技向往型”农民。定期培训,夯实推广基础。可借鉴一些地方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畜牧兽医实用技术推广周、推广月活动,通过上下联动,定期培训。首先将一些通俗易懂,简明实用的畜牧兽医技术的基础性常识送到养殖户中,为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夯实基础。

总之,我国的畜牧业正处于一个快速上升和发展的阶段,畜牧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工作一直以来都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条件,更是使畜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依赖。所以做好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但是局限于当前种种问题,作为畜牧业实用先进技术的推广人员,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积极进取和努力工作,争取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邵喜武,系统论下的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要素优化配置研究[J]. 中国畜牧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