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水利行业年度个人总结【五篇】(完整)

时间:2023-06-14 18:15: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水利行业年度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一、主要业务经营指标完成情况跟往年相比,今年我行发展已走上快车道,各项业务屡创新高,呈现出超常规的发展态势。(1)各项存款快速增长。到年末,全行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85亿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水利行业年度个人总结【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水利行业年度个人总结【五篇】

水利行业年度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一、主要业务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跟往年相比,今年我行发展已走上快车道,各项业务屡创新高,呈现出超常规的发展态势。

(1)各项存款快速增长。到年末,全行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85亿元,比年初增加6亿,同比增加 万元,增长了 %。。其中,人民币对公存款增加2.2亿元、人民币储蓄增加3亿元、人民币同业存款增加0.8亿元;
外汇存款增加1000万美元。全年日均比去年日均增1.5亿;
外币对公存款增加成为我行存款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同业存款和储蓄存款也大幅增加,存款增长速度创历史新高。

(2)贷款规模增加,结构不断优化。年末,各项贷款余额47亿元,比年初增加3亿,主要增投于优良客户和按揭、消费贷款等低风险贷款;
如pta、投总、钨业、众达、海沧大道等大项目;
信贷资产总体上仍保持较高质量,不良贷款占比低于3.5%,尤其是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不良贷款余额都比去年下降;
但从存量上分析,呆滞贷款有所增加;
表内收息率预计达100%以上,综合收息率预计达97%,收息水平居全辖前列。

(3)中间业务大幅度增长。今年我行国际结算和结售汇总量稳居全辖第二位,已逼近第一位。预计全年将完成国际结算量2.5亿美元、结售汇约1亿美元。外汇业务收手续费收入有较大的增长,预计可达350万,相当于我利润的20%左右。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和票据贴现业务也有大幅增长,成为另一个新的利润来源。

(4)经营利润成倍增加。200*年,我行实现利润总额达0.85亿元(含结售汇收入),其中人民币利润约为7700万,外汇利润约为450万美元,结售汇手续费收入约为350万元。人均利润达25万元。同过去几年的创利水平相比,今年我行的利润水平实现了跨跃式的发展。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成功经验

(一)细分市场,准确定位,抓住重点,积极营销批发业务。200*年,我行将对公市场细分为“五个一”,即一个港口、一条大道、一个房地产、一批项目及一个信托公司。明确了目标定位后,我们建立了一套反应灵敏、决策快速、攻关有力、服务到位的市场营销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方位拓展市场。具体做法有:提升经营层次,对规模大、要求高的重点优良客户将责任主体提升到业务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直接由行长负责攻关和谈判;
组建强有力的攻关小组,把全行攻关能力较强的人员集中起来组成强力攻关小组,对不同特点的企业选择合适的人员进行组合,集团作战,上下联动,精兵攻坚。突出竞争优势,抓住我行深入推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契机,在服务上大做文章,以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大力营销总分行推出的新业务品种,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方案,争取在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上优于他行;
行领导以身作则,带头攻关,保证至少一半的时间用于走访客户,重点客户坚持每月拜访一次,重视改善和提高银企关系。通过不懈的努力,今年我行新争取了一批有价值上档次的客户,如德彦纸业、金桐化学、丰龙水产、厦信国托、海沧医院等重点客户,同时还储备了飞腾、珍珠湾、出口加工区、国际货柜等一批有潜力的项目,为我行今后两三年的业务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品种创新和服务创新,多方位发展零售业务。今年我行抓住代客理财资金归集、农电改造代缴费、推行vip服务等重点工作,抓好本外币储蓄存款攻坚战,以争取有价值的私人客户为重点,大力营销零售业务。一是开展规范化服务流程演练,提高服务水平,为储户提供标准化的服务;
二是加大吸收理财资金力度,抓住理财资金主要靠努力的特点,全行动员,针对周边的商户、村户和老客户,有效地吸收理财资金。三是对海沧炒股大户进行摸底,动态跟踪,吸收股市回流资金。四是推出了私人业务vip服务方案,开设vip优先通道,建立vip客户档案,实施差别式服务,为有价值的私人大客户提供一揽子理财服务方案;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借农网改造东风,开展“走进千家万户活动”,历时一个月,各网点积极参与,以农电改造缴费一卡通为宣传重点,以电影下乡和业务宣传为媒介,全行总动员,走进城乡的每一个角落,加大我行对农村业务市场的渗透力度,宣传了我行的业务,提高了我行的社会知名度。通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至年末,我行各项储蓄余额约为 亿元,约比年初增加 亿元,完成分行下达的任务,增幅为历年来的最高水平。

(三)加大贷款营销力度,扩大贷款规模,不断优化信贷结构。为增强长期发展潜力,我们从年初开始就非常重视加快贷款营销工作,积极争取扩大贷款规模,带动对公存款业务和结算业务。一是优良客户的贷款营销,针对pta、翔大、众腾、柳业、多威、投总等重点企业,加大授信额度,主动营销贷款。二是加大项目贷款的营销,如飞腾、珍珠湾项目。三是加大了按揭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等低风险贷款的投放力度。通过扩大增量,把更多的贷款投向双优客户,从而带动存量的优化,实现贷款结构的有效调整。在贷款管理的基础工作中,支行以严格实施预警预报制度为核心,全面提高信贷资产管理水平。首先,严把贷款准入关,贷款发放坚持双优战略,对可贷可不贷的坚决不贷;
其次,坚持贷款客户的分类管理,实行主动退出,逐步压缩一般客户,主动淘汰劣质客户。三是严格实施信贷管理的预警预报制度,使这项工作成为信贷管理最有力的工具和每个客户经理的日常工作,加大对此项工作的考核与奖惩。至年末,我行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超过10亿元,比年初增加3亿元。其中优良客户及低风险业务的贷款占比达90%以上。

  1  

相关文章:

银行柜台窗口服务工作总结 | 银行上半年资金计划管理工作总结 | 学校财务工作总结 | 财务规范自查自纠工作总结 | 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部工作总结 | 银行第三季度工作总结 | 2010年党校财务工作总结 | 市信用联社2010年财务管理工作总结 |

查看更多>>

(四)努力提高资金营运水平,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利润。从年初开始,我行就加大对我行各季度资金营运状况的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办公室在行政后勤保障上也十分强调节约费用开支,加强了费用控制,制订了一系列有效的办法,如加强对车辆费用,水电邮等营运费用的控制,加强对业务招待费和公杂费的管理,把钱用在业务发展的关键上。网点无效益的事不干,无效益的费用不花,全方位增收节支。业务部门还坚持每日做好重点企业资金进出的监控和调度,优化头寸运用效率,提高了经营的效益。针对海沧外资客户较多,以及我行国际业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较高的特点,我行十分重视抓住机遇发展国际业务。今年来,我行通过加强客户经理培训,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在服务上,确保上门收单,提高办事效率,保证工作的时效;
同时,以国际结算为龙头,积极拓展进出口项下的融资业务。在国际业务营销策略上,做足已有客户,不断扩大群体,重点抓好pta的开证业务,确保份额;
争取增加我行在翔鹭、多威等重点客户原有的份额;
实现在德彦、金达威等客户国际结算的突破。至本年末,我行的国际结算量预计达到2.6亿美元,结售汇达1亿美元,国际业务手续费收入达350万元人民币,外汇利润45万美元,两项合计650万元人民币,约占总利润的45%。同时,狠抓清收工作。一是严格把关,不符合条件的不良贷款不盘;
另一方面只要符合盘活规定三原则的,要大胆盘活。针对客户经理对盘活旧贷有担忧的思想问题,支行重申一要认真审批严格把关。二是符合分行盘活原则的企业,要有负责任的态度大胆盘;
如果客户经理在这个问题上消极对待,支行将严肃处理;
三是明确各阶段的重点清非目标,一户一策,加大进度的落实,每日追踪;
对赖帐不还的企业拿出典型,实施有效手段进行催收。四是抓紧农贷收息工作。这项收息来源往年是我行提高收息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今年总体效果不明显;
五是积极清收大户欠息和表外应收未收利息。通过努力,今年我行不良贷款上半年实现了下降,下半年受贷款形态调整影响,预计使年末数比年初增400多万元。综合收息率预计将达到97%,完成分行下达的目标。

(五)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提升服务品质和竞争力。今年,我行首先进行了更深入的三项制度改革。在人事用工改革方面,全面推行中层干部竞聘制,通过内部竞争引进人才和引进相结合,不断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素质。实施全员竞争上岗,实行内部流动摘牌,一年一选择,半年一微调,优化劳动组合。在收入分配改革方面,制定了综合考核办法,对各网点全面推行内部模拟计价,根据网点的综合效益、工作质量和数量来拉开差距。对不同岗位,综合考虑难易程度、劳动强度、风险程度、地域条件等四项因素,科学制定岗位系数,向关键岗位倾斜,推行客户经理等级制,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组织机构上,推行扁平化管理,实施上收事后复核等措施。通过积极推进三项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竞争、激励和淘汰机制。设立助理岗位锻炼了年轻干部。调整岗位系数,进行双向选择摘牌。其次,探索严格管理和科学管理相结合的新路子,促进管理上台阶。在内部管理方面,今年我行继续健全规章制度建设,完善执行、监督、检查机制。严格执行《****行员工手册》,使全行养成遵章守纪的好习惯;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行领导每月至少应对基层网点检查一次,主管部门每月至少对基层网点全面检查二次,加强社会监督员的社会督查力度,把内部管理水平与效益工资相挂钩。建立警示制度,对管理不力、业务停滞或存在其他问题的中层管理者进行书面警示,直至免去职务。加强财务核算管理工作,推行责任会计制度,提高收益降低费用成本。对各业务经营网点进行收益核算,实行绩效挂钩和利润费用挂钩的办法,以利润贡献确定收入分配和业务发展费用,提高费用效益比。同时,重视加强财产管理、车辆管理和办公用品招标采购,控制管理成本,减少费用支出。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行领导的积极倡导下,经过行长办公会的集体慎重讨论和研究,我行于今年7月启动iso工程,塑造服务品牌。通过制定和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顾客评价程序、文件资料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纠正预防和改进程序等一系列全新的管理和服务措施,力争通过一段时期的实践,逐步塑造一流服务的品牌银行形象。第三,开展“创一流服务,树农行品牌”活动,追求服务上档次。我行十分重视加强和改进服务工作,多次研究和部署改进服务的有效措施,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了全行文明优质服务的观念,使今年我行的整体服务水平又有新的提高。一是坚持了去年“一流服务现象会”总结出来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如推行每周升旗仪式、班前讲评制、每日一星、值班经理制等制度化活动,并使这些措施得到巩固、加强和提高;
二是坚持深入开展服务技能练兵和比赛、规范化服务流程演练,以及开展银企座谈会、企业财务人员培训、业务宣传等行之有效的文明优质服务主题活动。尤其是开展“红五月文明优质服务月”活动,着力在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此项活动,使我行的业务成绩逐步攀升。下半年,我行又开展了以宣传农电改造代缴费业务的“走进千家万户活动”,通过电影下乡的新形式,提高我行对农村储户的服务水平,宣传了农行的形象;
三是服务创新。今年以来,支行营业部通过推行重点客户的双线服务工作,取得良好成绩,重点客户业务增长成为我行业务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下半年推出的私人业务vip服务,也在海沧地区引起很好的反响,为我行储蓄工作开辟了新思路。此外,我们还推出了免填单服务等有效的服务新形式,赢得了客户赞扬。四是培养和涌现了如营业部主任郭国柱、业务部付主任邱芸以及一批优秀客户经理等服务明星,这些先进的服务典型生动地教育、感召了周围的广大员工,使创一流服务成为我行员工自觉的行动。一流的服务改变了农行的形象,产生了良好的区域性社会影响力,提升了我行的竞争力。第四,着力推进“成才计划”,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今年以来,我行坚持“人才兴行,以人为本”,大力倡导企业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同步成长的观念,推动“成才计划”,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我们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实战锻炼、培训提高、鼓励升级、机制催化和活动促进等。通过推动“成才计划“,我行不仅引进了一批高素质人才的加盟,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人才,为我行业务发展储备了雄厚资源。前些年海沧行有许多员工因为工作环境差、工作积极性不高而一门心思想调动离开海沧。现在这些人不仅坚定地留下来,而且许多人还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第五,重视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今年以来,支行加强了网点的改造工作,针对员工上下班路途远、交通不便等情况加强了上下班班车接送,改善了职工食堂管理和员工集体宿舍管理,改善职工福利、组织丰富的集体活动等。通过做好人的思想工作,全行干部职工工作起来更顺心、更有干劲,也更好地促进了业务工作的发展。此外,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三防一保工作等方面,我行也做了大量细致认真的工作,建立了有效的责任制管理,通过抓落实保证了全年安全经营无事故,得到分行有关部门的好评。

[2] 相关文章:

银行柜台窗口服务工作总结 | 银行上半年资金计划管理工作总结 | 学校财务工作总结 | 财务规范自查自纠工作总结 | 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部工作总结 | 银行第三季度工作总结 | 2010年党校财务工作总结 | 市信用联社2010年财务管理工作总结 |

查看更多>>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从分行的全局看,无论是利润总额、利润计划完成率、不良贷款下降率及存款增长率等方面,今年各兄弟单位都发展很快,相比之下我行的发展速度还不算最好,还有努力的空间。

(二)从经营业绩中看,一是人民币存款长期在低水平徘徊,甚至很长时间都在地平线之下;
二是清非收息工作重视不够,办法不多,尤其是清非工作,存在前松后紧现象。未完成全年下降250万的任务;
三是我们的网点间发展非常不平衡。

(三)从主观努力上看,我们还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全行员工特别是普通员工的积极性没有很好发挥出来。有些员工甚至有消极的倾向,对工作关注和热心程度不够。二是对待工作存在先松后紧现象,导致我们工作上的被动。三是各级干部在工作中没有一种深入研究的精神遇到困难或问题的时候没有深入去思考,工作方式方法不足。四是服务水平提高速度缓慢,未有明显质的提高,与我行当前的高速发展不相适应。

四、明年工作思路 (略)

[3] 相关文章:

水利行业年度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1.1水足迹理论

水足迹(wF)被定义为一定区域内人口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所使用的水资源总量剞.水足迹不仅包括了人类社会发展所消耗的实体水,还包括了隐藏在产品和服务内的虚拟水资源,能够真实的表现出区域水资源的利用量,因此本文选取水足迹作为水资源利用的评价指标.由于贸易的存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水足迹等于该国家或地区所生产产品和服务的总用水量与虚拟水进出口量的代数和,主要有2部分构成,表达式为:WF=IWF+EWF(1)式中:WF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水足迹;
IWF表示生产该国家或地区当地居民所消费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区域内水资源需求总量,即内部水足迹;
EWF表示由其它地区生产并被本地区居民所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所消耗的水量,即外部水足迹.IWF=AWU+IWU+DWU+EWU+VWE(2)式中:AWU为农产品需水量;
IWU为工业需水量;
DWU为居民生活水量;
EWU为生态用水量;
VWE表示产品虚拟水的出口量.EWF=VWI—VWE(3)式中:VWI表示进口产品虚拟水量;
VWIre表示向其它国家或地区输出的进口产品再出口量.水足迹分析指标如所示.

1.2相对“脱钩”“复钩”理论

为考察经济增长与水资源利用程度间的耦合状况,构建如下公式:DFl=G一w(5)式中:DF1为脱钩指数;
w为水资源消耗量的年均变化率.同时,考虑到水资源同时具有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属性,为考察经济增长与区域水环境压力之间的分异程度,构建二者之间的脱钩指数公式:DF2=VEC-VEp(6)式中:DF2为脱钩指数;
VEP为水环境压力的年均变化率.本文以Vehmas[2H提出的脱钩复钩形式模型为基础,提出适用于经济增长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耦合关系分析的标准,如所示.根据水资源消耗水平、水环境压力分别与经济增长状况的脱钩指数的计算可以界定6类状态.当水资源消耗量或水环境压力不断减少,而经济水平不断增加,同时两者间的脱钩指数也不断增加时,这种情况为强“脱钩”状态;
反之,当水资源消耗量或水环境压力不断增加,而经济水平不断减小,同时两者间的脱钩指数也不断减小时,这种情况为强“复钩”状态;
扩张性“复钩”表示经济总量与水资源消耗或水环境压力均有增长,同时单位经济产值的水资源消耗或水环境压力的增长高于经济总量增长:弱“脱钩”表示经济总量、水资源消耗或水环境压力均有增长,但单位经济产值的水资源消耗量或水环境压力的增长低于经济总量增长.

2案例应用

2.1研究区概况

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中心,全省土地面积为12.4万km,海域面积为13.6万km2.全省河网密布,有大小湖泊290多个,水面面积达17300km,占全省总面积的17%,为全国水面积比重之最[.2009年全省总供水量为549.4亿lIl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540,4亿n13,占总供水量的98.4%;
地下水源供水量为8.83亿fn3,占总供水量的1.6%.全省水资源总量为400.3亿m3,人口达到7700多万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7l1m,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200m/人【2.参考2009年江苏省水资源公报中的统计,全省区域用水具有明显的差异.苏南、苏北及苏中面积分别占全省的28%、2O%及52%,而苏南地区用水量为229.6亿,苏中地区为128.7亿,苏北190.9亿m,分别占全省的41.8%,23.4%、23.4%.全省总体上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水资源不足,区域间水资源利用不平衡,同时水环境日趋恶化,水资源短缺已成为限制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2计算内容与数据来源

根据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及资料的可获得性,本研究主要建立农产品需水量、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生态用水量以及虚拟水进出口量六个账户,对江苏省20002009年水足迹及其分析指标进行计算.GDP产值均为1990年的可比价格.农业是最大的用水行业,因此是计算水足迹的最主要部分【2引.农作物需水量由各单位产品虚拟水含量与产量相乘得到,因此计算各单位产品的虚拟水含量是计算的关键.农作物生长需水要受到作物类型、气象环境、灌溉水平等因素影响,计算结果只是一种粗略估计.本研究参照江苏省南京市的多年气象资料,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标准彭曼公式计算参考作物需水,并结合(FAO)推荐的作物系数(部分作物系数缺失,采用相近作物系数代替)最终估算单位质量各作物虚拟水含量,以作物生长期内需水与种植面积相乘得出研究区各作物需水总量,具体的计算方法可参考文献【29】.因动物产品虚拟水含量较复杂,本文主要参考Hoekstra等【2】有关中国产品的研究数据.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和生态用水量在江苏省水资源公报上查找并进行适当处理得到.生态用水量主要包括生物体生长及生存所必须的水量,从当前的研究来看,主要是指城市环境用水量,还未涉及到调水工程所产生的过境水量,因此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由此选取的生态用水量数据相对于水足迹总量来说非常小,所以不会对总体评价结果产生影响,所缺乏的2000~2002年生态用水数据,本文赋予其2003年的数值.因进出口贸易中各商品种类繁多,为简化计算,虚拟水贸易中农林牧渔业与工业产品虚拟水含量分别为各自万元产值用水量与贸易量相乘得到.由于缺乏数据,忽略了进口产品再出口的虚拟水量.数据来源主要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CIPw需水量计算软件及CLIMWAT数据库;
国际虚拟水研究成果中的中国动物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成果【24;
江苏省历年水资源公报;
《江苏省统计年鉴(2001—2OLO)9;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2.3水足迹结果

2.3.1江苏省水足迹分析

江苏省水足迹自2000年的699.82亿m增加到2009的773.77亿m3,有些年份略有下降,但总体上呈曲折性上升趋势,年均增加7.4亿rfl.农业用水量历年均为江苏省最高,近10年间其总量变化不大,年均增长仅3.61亿rn3.计算历年各种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可以看出,具有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偏少,年均生产用水只占全部农业用水10%左右,而粮食作物与动物产品产量较大,分别占到农业用水量的39%与48%,其结构比例如所示.可见,在整个农业用水量中,动物产品所占比重最大,因此,在肉、蛋、奶及水产品等生产中更要考虑科学节水,有效利用水资源.地区耕地面积的减少及灌溉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农业用水量【3oJ,随着江苏省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全省耕地面积由2000年的5008.39khm减少到2009年的4688.06khm2,其中需水量较大的水田面积减少了2l5.72khm,同时节水灌溉面积增加了273.27khm2.从本研究的计算结果来看,作物需水量未有明显改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灌溉水平的提高对江苏省尤其是苏北地区的农业节水还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算结果来看,作物需水量未有明显改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灌溉水平的提高对江苏省尤其是苏北地区的农业节水还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历年工业产品虚拟水的贸易量远高于农林牧渔业产品,虚拟水出口量均高于进口量,且自2003年起,虚拟水进出口量均高于100亿m,表明江苏省的工业经济发达,对外经贸交流活动与能力较强,与该省所处我国水资源较多的东南部地区及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符17-业产品进出口虚拟水呈倒“u”型曲线且峰值均出现在2006年,这主要是由于江苏省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并且自2007年起开展了行业专项节水行动.为此,在全省对外贸易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虚拟水进出口量不断减小,说明江苏省的工业用水水平得到了提高,单位产值用水量渐趋下降.农林牧渔产品虚拟水贸易量虽然不大,但仍然呈缓幔增加趋势.

2.3.2江苏省水足迹指标分析

江苏省2000~2009年人均水足迹AWF大约在900-1000m/(A.年),这个结果与马静等J研究得出的长江下游地区的年人均水足迹960m3/(J~.年1的结论相近,低于荷兰国际水文和环境工程研究所得出的全球人均水足迹1240m/(A.年),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均水足迹(如美国为2480m3/(Jk.年),加拿大为2049m3/(人.年)相比还有较大差异Lj2J.因水足迹主要从消费角度考察蕴含在产品和服务中的虚拟水,这就更加体现了江苏省人均水资源的紧缺状况.一方面由于江苏省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历来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截至2009年,全省人口达到772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79%。人口的不断增长必然导致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的低水平;
另一方面,江苏经济发展水平在中国虽然较高,但是人均消费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此外,膳食习惯也对水足迹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与欧美等主要以动物食品为主的国家不同,我国主要以植物性食品为主,而单位动物产品的虚拟水含量远高于植物产品.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由消费水平提高引发人均水足迹的变化将呈现继续增长趋势.通过对江苏省水资源的自给率WSS与进口依赖度WD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省水资源总量丰富,水资源自给率除2006年外均在70%以上,基本上可以满足本省发展所需要的水资源量;
同时虽然江苏省水资源进口依赖度较较低,但总体上呈增加状态,说明江苏省还可继续加强引进外部地区的虚拟水资源,缓解本地区的水资源压力.水资源利用效率WUE从2000年的7.533一直增加到2009年的20.913,说明随着经济产值的增加,水资源利用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个结果与黄林楠等【33]通过生态足迹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符合江苏省的发展规律.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一方面是由于各种节水技术的进步发展,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政府投入的不断加大与企业节水意识的不断提高.

2.4江苏省水资源利用状况评价

选取江苏省2000~2009年水足迹与废水排放总量分别作为表征水资源消耗量与水环境压力的评价指标,结合相对脱钩复钩系统耦合理论对江苏省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识别与分析,以期为江苏省1O年间水资源利用状况做出评价.首先,对江苏省200o~2009年的GDP、WF与废水排放量进行计算整理,根据各自的变化率,利用公式(5)与(6)计算出2种脱钩指数DF与DF2.根据所示评价标准,得出评价结果,如、所示.,江苏省2001-2009年来经济增长与水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较为理想,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年份处于强“脱钩”状态,三分之二的年份处于弱“脱钩”状态,并没有其他不利的情况.强“脱钩”状态出现的年份仅能体现出了当年水资源消耗量有较多的下降,多年的弱“脱钩”状况说明江苏省距离较低水平的水资源消耗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未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最理想状态.通过前面对江苏省水足迹的分析可知,江苏省的水足迹总量较大,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省内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更多的水资源将会被消耗,水资源短缺的压力依然存在.整体上看来江苏省的经济产值与水资源投入均呈增加态势,且多数年份经济增长水平高于水资源投入的增长水平,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条件下,水资源投入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因此,只有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开展节水工程,减少水资源的消耗,才是缓解江苏省水资源短缺的根本措施.

江苏省2000~2009年间的经济增长与水环境压力两者关系的评价结果不容乐观.评价结果中没有“复钩”情况的出现,仅2001年出现了扩张性“复钩”,其余年份呈现强、弱“脱钩”交替出现的态势,且弱“脱钩”的年份高于强“脱钩”.连续的“脱钩”状态表明了江苏省环境保护投入不断加强,以废水排放为代表的水环境压力得到了一定缓解.但是从变化趋势上看,废水排放总量还是在不断增加,由2000年的34.93亿t增加到2009年的53.36亿t,增长了约53%.从按行业划分的废水排放情况来看,化工、纺织、黑色金属冶炼、火电及造纸多年来均为废水排放的主要行业,平均占到历年废水排放总量的71%.由于本研究仅从废水排放的角度对研究区水环境压力进行考察,存在一定的偏差,仅能作为保守的估计.从水质的角度来看,COD与N、P等富营养物质的排放仍然是影响全省水质的重要污染物.2001~2009年间全省的COD排放情况如所示,可以看出,工业废水中COD有略微下降趋势,生活废水中COD总体呈增加状态,这与江苏省近年来对工业废水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有关,同时仍需注意防止生活污染源的排放加剧.根据2009年江苏省水资源公报统计,全省监测的12个省管湖泊均处于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针对湖泊的各项投入与治理应当继续加强.

另外,江苏省水资源利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苏北地区的资源型缺水与苏南地区水质型缺水都使江苏省的水资源利用问题复杂化.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9年间,江苏省的水足迹缓慢增加,全省多年的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弱“脱钩”关系,水环境的压力状况也不容乐观,说明江苏省经济发展还较多依赖于水资源的消耗.农业与工业等生产用水为水足迹主要构成,应根据各地区农业与工业用水比重的不同,在苏北和苏南分别以农业节水和工业节水作为开展节水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同时继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将本省第二产业中的化工、造纸等高耗水行业的比例逐步降低,大力发展耗水较低的高新技术产业.从虚拟水贸易的结果来看,随着贸易总量的不断增加,2006年后江苏省出口工业虚拟水量的不断下降,表明省内工业用水的比较优势不断增加,可据此与工业用水较高而农业用水较少的地区开展贸易,互利共赢.此外,苏南地区中小企业较多,废水的持续排放导致水环境难以全面达到功能区要求,必须继续采取高压的环境政策,严防水体污染.水足迹能够较为真实的反映水资源消耗的水平,但是由于目前学术界对于水足迹计算方法还没有严格的标准,各学者得出的结果差异性较大,本文的研究也未考虑科技进步水平等因素,如万元产值用水量只是按照算术平均值简化处理,因此确切的结果还需进一步的探究.

水利行业年度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利产业;
结构优化;
SWOT

中图分类号:TV-9;
F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184-04

1 黑龙江省水利产业现状

1.1 水利自然情况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北部,地处北纬43°22′~53°24′,东经121°13′~135°05′,南北长1120km,全省总面积44.47×104km2。全省境内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绥芬河4个水系。流域面积在50km2以上的河流有1 918条,集水面积几乎囊括全省。全省有大小湖泊640个,水面面积约6 000km2,其中,主要有兴凯湖、镜泊湖和五大连池等湖泊。

黑龙江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降水集中。春季多风,少雨干旱;
夏季短促,高温多雨;
秋季降温急剧,常有霜冻灾害;
冬季漫长,严寒干燥。年降水量地区分布趋势是:山区大,平原小,中、南部大,东部次之,西、北部小,这是造成西旱东涝的主要气候因素。全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500mm~600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6月~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水量可达最小年降水量3倍以上,且有连丰、连枯交替出现的规律。

1.2 水利工程建设

截至2002年末,全省已建成水库612座,设计总库容85.3×108m3,占地表水资源总量的12%,年末蓄水量为23.05×108m3,占设计总库容的27.02%。其中,大型水库17座,占全省水库总数的2.78%,设计库容53.16×108m3,占全省设计总库容的62.33%,设计灌溉面积13.98×104hm2(209.63万亩),其中,水田面积9.48×104hm2(142.2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51×104hm2(97.68万亩),实灌面积4.74×104hm2(71.16万亩);
中型水库61座,占全省水库总数的9.97%,设计库容19.02×108m3,占全省设计总库容的22.30%,设计灌溉面积13.27×104hm2(199.0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6.79×104hm2(101.7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80×104hm2(101.93万亩),实灌面积5.40×104hm2(81.05万亩)。

截至2002年底,全省已建成各种类型水电站(厂)63座,总装机容量82.98×104kW,占可开发水能资源量的13%,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7%左右。其中,水利系统管理的农村水电站61座,总装机容量18.38×104kW,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1.6%,年发电量4×108kWh,约占全省发电量的1%左右;
电力部门管理的水电站两座,总装机容量64.6×104kW,其中,莲花水电站装机55×104kW,镜泊湖水电站装机9.6×104kW。

2002年江河堤防长度达到1.20×104kW,达到设计标准堤长6 785.06km,保护耕地275.74×104hm2(4136.06万亩)、人口1 144.27万人。

1.3 水资源需求量

2002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18.53×104hm2(3 277.91万亩),其中,水田面积达到150.72×104hm2(2 260.77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68.97%。节水灌溉面积已达到121.86×104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5.76%。实际灌溉面积达到232.26×104hm2(3 483.87万亩),其中,水田达到170.63×104 hm2(2 559.45万亩)。全省有效实灌面积达到191.16×104hm2(2 867.33万亩),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87.47%。

黑龙江省需要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的村屯共20 073个,总人口1 247.38万人,其中,病区10 950个村屯,人口664.05万人。截至2002年末,已按照国家标准解决了12 949个村屯,占需解决村屯的64.51%,受益人口875.53万人,占需解决人数的70.19%。其中,病区已解决了5 322个村屯,316.94万人。建成自来水7 776处,使7 869个村屯、559.71万农村人口用上自来水,占已解决人数的63.93%。

黑龙江省水土流失面积13.45万km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9.58%。其中,水蚀面积11.26万km2,风蚀面积0.77万km2,冻融侵蚀面积1.43万km2,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比例为83.69%、5.7%、10.61%。

到2002年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360.54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6.80%。其中,小流域治理面积达到101.08km2,占已治理面积的28.03%。治理程度较高的地市有省农垦总局,治理面积30.90km2,占应治理的46.15%;
哈尔滨市治理面积82.44km2,占应治理的37.67%;
佳木斯市治理面积17.02km2,占应治理的46.46%。

1.4 污染

根据黑龙江省2002年水环境监测中心监测资料,对嫩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大水系所监测的23条河流44个断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全年没有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ⅠⅡ类水质的河流;
Ⅲ类水质河流5条(主要是山区河流),占评价河流总数的21.7%;
Ⅳ类以上水质的河流(即超标河流)有18条,占评价河流总数的78.3%,其中Ⅳ类水质河流6条,占26.1%;
Ⅴ类水质河流6条,占26.1%;
超Ⅴ类水质河流有6条,占26.1%。

主要超标污染物是高锰酸盐指数、总铁、氨氮、总汞、挥发酚、五日生化需氧量、重金属镉、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溶解氧等。

以《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对黑龙江省水环境监测中心监测的18个市县35个测井进行单项评价,评价结果如下:

单项评价:没有达到ⅠⅡ类水质的井;
Ⅲ类水质的井有9个,占评价总数的25.7%;
Ⅳ类水质以上(即超标水质)的26个,占74.3%,其中,Ⅳ类水质的11个,占31.4%;
Ⅴ类水质的15个,占42.9%。

主要超标污染物是总硬度、挥发酚、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盐氮、氯离子、锌、重金属镉、PH值等9项。

2 黑龙江省水利产业结构优化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支持黑龙江省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1.1 防洪减灾工程体系逐步建立,防洪减灾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黑龙江省河流较多,可能发生洪灾的地区分布很广,尤以松花江流域洪涝灾害最为严重、频繁。为了治理洪涝灾害,建国后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洪建设。在防洪工程上,1949年江河堤防总长度只有1 171km,防御标准很低;
至1998年堤防总长度增加到11 700km,为1949年的10倍,保护耕地251.9×104hm2,人口1 082.15万人。凭借这些堤防,经过军民全力防汛,抗御了1956、1957、1960、1969、1981、1988、1991、1998年等大洪水,保护了洪泛区内工农业生产,大大地减轻了洪水灾害。在治涝上,全省共有大小涝区1 103处,易涝耕地面积426.7×104hm2,到1998年已治理304.1×104hm2,占易涝面积的71.27%。三江平原过去大部分为沼泽化湿地,通过初步排水治涝,开垦了200×104hm2耕地。

1998年特大洪水后,国家大幅度地增加了松花江流域防洪建设投资。现在,黑龙江省以堤防为主体的防洪工程体系已逐步建立。

2.1.2 水资源综合利用取得较大进展,全面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黑龙江省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年际丰枯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为了改善水资源的利用条件,已兴建17座具有防洪、发电、灌溉等多种功能的大型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较大的有镜泊湖水库、库尔滨水库、青年水库、桃山水库、双阳河水库等。这些水库在防洪、发电、灌溉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大规模灌溉工程建设,为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建国初期全省的灌区主要是日伪时期留下的12.67×104hm2(190万亩)水田,随着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实现,水田有了较大发展,进入70年代,井灌也有了较快发展,到1980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92.67×104hm2(1 390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5.8×104hm2(537万亩),到1998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81.6×104hm2(272万亩),其中,水田面积达到131.8×104hm2(2 071.5万亩)。水田灌溉效益发挥较好的有穆棱河、呼兰河、拉林河等流域的灌区,旱灌配套程度较高的有汤旺河,齐齐哈尔市郊等流域的灌区。

建国以来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平均每年增加2.51×104hm2(37.7万亩),发展速度约为5%。其中,1950―1965年平均每年增加1.21×104hm2(18.2万亩),发展速度是5.8%;
1966―1978年,平均每年增加3.34×104hm2(50.1万亩),发展速度是6.7%,1978―1980年发展速度缓慢,主要是抓现有工程的续建配套,1980―2000年,有效灌溉面积平均每年增加5.68×104hm2(85.25万亩),发展速度约6%;
另外发展了坐水点灌(坐水种)面积235.2×104hm2(3 528万亩),占耕地的29%,大大地减少了旱灾面积,增加了农业产量。

城乡供水取得一定进展,到2002年水利工程供城镇用水20×108m8,松嫩平原先后兴建的中部引嫩、北部引嫩和南部引嫩等大型自流引水的枢纽工程,现已初具规模,年引水量达到15×108m8之多。引嫩供水工程不仅保证了大庆石油化工用水,还救治了连环湖水产养殖并灌溉50万亩草原及农田灌溉,为100余万亩苇塘进行补水,已成为西部干旱地区重要的输水工程,松嫩平原腹地的“输血动脉”促进了当地工、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发展,改善了当地自然环境。

建国以来,黑龙江省电力工业有了一定发展,但水电开发利用程度很低,到2002年底全省建成水电站63座,总装机79.6×104kW,仅占可开发水能资源的13%,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8.5%。其中地方水电站61座,装机容量15.0×104kW,(占全省可开发水能资源的2.4%),年发电4.1×104kWh,仅占全省发电量的1%。因此,水电难以承担调峰、调频,调极或事故备用等任务。

2.1.3 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治理,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得到协调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3.45×104km2,其中,耕地水土流失面积占耕地10%多,经多年治理,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有所好转,但由于投入等多方原因,治理速度比较缓慢。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土地资源,恶化生态环境,加剧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水土流失还导致泥沙淤积,降低水利工程效益,影响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水土流失治理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取得显著进展。并完成了水土保持重大规划和一批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建立了“长治”工程数据库,保证了黑龙江省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实施。

水资源保护对黑龙江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黑龙江省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重点抓了水利部确定的讷河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和水资源保护规划两项试点工作,并根据试点经验制定了《黑龙江省开展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工作大纲》,1996年进行了试点,1997年扩大了试点,1998年以后,又在全省全面铺开了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是依据水利部《取水许可水质管理规定》制定了《黑龙江省取水许可水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并确定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及所属的六个分中心为全省的水质监测单位,这为黑龙江省依法有序开展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了保障;
三是开展了汤旺河的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
四是参与组织了以“保护生命之水”为主题的环保世纪行活动,该活动的工作组深入到基层,对松花江沿岸的污染企业进行了检查和新闻曝光,对水资源保护好的企业进行了宣传报道,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此外,水利开发治理促进了旅游的发展。水利开发治理,促进了生态环境建设,为天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创造了条件,水利工程与天然旅游资源一起,形成了黑龙江省独特的旅游体系。

2.1.4 水利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为保障黑龙江省水利建设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水利基础工作取得进展,“十五”期间,防汛测报基础产业建设得到加强,完成了防汛指挥系统的设计,建立了省防汛办计算机局域网。“十五”期末,完成省防汛指挥中心,13个市级计算机广域网节点和松花江、嫩江干流计算机广域网,省水情中心,8个水情分中心,14个水情分中心,卫星通信系统省中心站等系统应用软件的建设与开发。通过实施“科技兴水”战略,加强了科研基础产业建设和水利科技队伍建设,水利科技进步,水利技术监督取得了一定成绩。

水利前期工作加大了力度,先后编制了松花江流域规划报告和穆棱河、呼兰河等10多条支流的规划,还编制了全省治涝规划、乌双地区规划和三江平原地区规划,以上规划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完成。80年代后除修订补充了一些支流规划外,还配合松辽水利委员会进行了松花江流域规划、哈尔滨市和齐齐哈尔市等五大城市的防洪规划、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治理规划等,这些规划对指导黑龙江省水利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1998年大水后,结合灾后重建,开展了以松花江流域为主体的一大批防洪项目勘测设计前期工作,保证了黑龙江省水利建设的正常进行。

水利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十五”期间,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水利政策法规,加强了依法治水、管水力度。新建在建项目全面推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水利投资体制改革也取得一定进展,初步实现了水利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投资体系,水利管理得到加强。水利政策法规研究有了进展。黑龙江省按照水利部,省人大和省政府法制局的要求,制定了《黑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黑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黑龙江省取水许可证制度实施办法》等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初步建立起了黑龙江省配套的地方性水法规体系,依法治水有了一定基础。

2.2 劣势分析

2.2.1 洪灾仍是心腹之患

黑龙江省主要工农业区和上千万人口处于洪水威胁之下,现有防洪工程标准仍然偏低。哈尔滨市目前防洪标准只达到50年一遇,大庆区防御嫩江、松花江洪水的防洪标准不到20年一遇,防御安肇新河和双阳河洪水的防洪标准不到50年一遇,齐齐哈尔、佳木斯和牡丹江目前防洪标准均不到50年一遇,伊春市及其他城镇目前防洪标准不到20年一遇;
农田堤防只有约10年一遇,江河沿岸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生命财产安全依然没有保障。

2.2.2 涝渍灾害仍很严重

全省易涝面积428.48×104hm2,仍有109.61×104hm2未得到治理,25.58%的易涝耕地未加治理,已治理的大多数尚未达到5年一遇标准,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大部分采用干三支五的治理标准,部分排水工程还不配套,不能抗御较大降雨造成的涝灾。

2.2.3 水资源供需矛盾增加

黑龙江省水利工程基础薄弱,数量少、质量差,现有引用地表水工程设计供水能力仅为地表水资源量的29%,大多数水量均因缺少工程而未能加以利用,导致因水资源不足而制约工农业大幅度发展的局面。目前,不少城镇供水紧张,许多灌区水源不足。随着作物产量的提高,需水量将相应提高,干旱减产程度加大,灌溉要求更为迫切;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农业需水量不断增加,水资源将会进一步短缺。干旱仍然制约着农业生产。全省易旱年面积313.3×104hm2(4 700万亩),节水点灌面积已达235.3×104hm2,而苗期灌溉能力十分薄弱,造成抗旱任务十分繁重。

2.3 机遇分析

加快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实施中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像当年建设沿海经济特区、开发浦东新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那样,齐心协力,扎实推进。这对黑龙江省来讲,正是振兴图强的历史性机遇。

此前,水利建设赶上了前所未有的两个重大机遇:1998年大洪水解决了认识问题,使水利基础产业建设的必要性得到了高度认同;
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解决了资金问题,使水利基础产业建设的可行性得到了有力保障。经过我们的艰苦工作,在需要和可能之间找到坚实的结合点,水利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直接体现为从1998年以来国家累计下达给黑龙江省各项水利基本建设投资为99.03亿元,其中,国债资金47.56亿元,国家水利专项资金6.36亿元,地方自筹45.11亿元,这些投资主要用于松花江、嫩江应急防洪工程,三江平原防洪除涝工程,国境界河防护工程,病险水库消险加固工程,水库枢纽工程,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等,取得了巨大的效益。但以上投资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解决了一些眼前应急的问题,大部分在弥补历史遗留的欠账,为未来的水利大发展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而此次老工业基础调整改造,正是随后而来的又一次重大机遇,并且是一个促进水利大发展和高水平建设的机遇。中发[2003]号文件强调指出,加强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产业建设,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支撑。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新的重大契机,开创水利建设的新局面。

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进行过程中,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将持续快速发展,人口将继续增加,农业将向绿色食品和特色经济效益型农业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社会对环境的需要将越来越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迫切需要水利提供安全的防洪保障、合理配置的水资源供给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水利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对保障和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水利必须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

2.4 威胁分析

2.4.1 除涝任务更加繁重

黑龙江省2002年现有涝区面积751.06×104hm2,其中,易涝面积428.48×104hm2,占耕地面积的46%;
初步治理面积318.86×104hm2,已治理的大多数只有3年或不足5年一遇标准。纵观黑龙江省245年旱涝史,涝渍灾具有频繁性、普遍性、连续性的特点。涝灾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不仅当年农业绝产或减产,还影响到下一年的农业生产。黑龙江省的低洼易涝地区,大部分是人口稠密、土地肥沃的产粮区和垦荒区。“十一五”期间以至2010年,黑龙江省农业要想有大的发展,除涝工程的建设不容忽视,形势紧迫。

2.4.2 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21世纪上半叶,黑龙江省人口将继续增长,农业种植结构将进一步调整,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水资源供需矛盾已严重制约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为核心,以节约、管理和保护为重点,形成城乡供水、农田灌溉、水电开发、内河航运、水产养殖以及旅游等水资源综合开发治理格局,建成黑龙江省有效的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

2.4.3 生态环境要大力改善

黑龙江省是资源大省,21世纪上半叶,黑龙江省将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扭转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战略迫切需要建立良性循环的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以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条件为核心,进行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土壤改良、地下水超采控制、水质监测与防治等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2.5 分析结果

如前分析了黑龙江省水利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威胁,得出如下分析结果:

3 黑龙江省水利产业结构优化方案

3.1 防洪

完成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伊春、黑河、七台河、双鸭山、鸡西的城市防洪工程;
完成松花江、嫩江干流堤防工程、清淤工程;
完成黑龙江同抚大堤建设;
完成穆棱河、挠力河、呼兰河、拉林河、牡丹江、呼玛河、绥芬河、阿什河、梧桐河等中小河流及一级、二级支流的防洪及河道整治工程;
完成镜泊湖、西沟、象山、红星、胜利、元宝山水库等病险水库及小Ⅰ型水库的消险加固。

3.2 水资源配置

完成尼尔基水利枢纽配套项目黑龙江省引嫩供水骨干工程;
完成磨盘山、白杨木、寒葱沟、桃山二期、西山供水水库工程水田节水工程;
完成青龙山、阁山、林海、亚布力水库;
完成引穆入青、引松入莲、引通入红小流域调水工程;
进行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旱田节水灌溉、涝区配套工程建设;
进行部分城乡供水、抗旱水源、牧区水利和饮水解困工程建设。

3.3 生态环境保护

完成松花江干流、梧桐河、呼兰河、蚂蚁河、牡丹江、纳莫尔河、诺敏河、乌裕尔河、雅鲁河、倭肯河、汤旺河11个流域水土保持建设;
完成黑土地综合防治工程;
完成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鹤岗、伊春、双鸭山、七台河、绥化的水源地保护及面源治理二期工程;
完成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鹤岗、伊春的污水治理工程。

3.4 水利水电建设

完成海林市钓鱼台水电站、东宁县老黑山水电站、嘉荫县乌云河水电站、孙吴县二门山水电站、漠河县北红水电站、宁安市王八汀水电站等小水电以电代燃工程;
完成逊克县乌宋港水电站、爱辉县宋集屯水电站、孙吴县二门山水电站、海林市双桥水电站、林口建堂水电站、开化常规水电站等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县改造工程。

参考文献:

[1] 王志良.水资源管理多属性决策与风险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3.

[2] 高振宇.北京市宏观经济水资源多目标分析系统研究[J].北京水利,1997,(4).

[3] 英若智,卢双宝.河北省宏观经济水规划群决策支持系统简介[J].水利经济,1998,(5)

水利行业年度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一、初次收入分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基本框架初次收入分配状况评价体系基本框架包括四部分:一是评价初次收入分配状况的福利标准,包括绝对福利、相对福利和总福利;二是评价初次收入分配状况的福利层次,包括按地域划分的全国及东中西部初次分配福利水平,在此基础上引申为宏观层面社会福利和中观层面产业福利;三是初次分配福利改进理论假设;四是初次收入分配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个维度,四个层次,涉及20个指标。

(二)初次收入分配福利标准本文的福利是指经济福利,即货币形式的劳动收入,是统计口径上的劳动报酬,是狭义的福利概念。初次分配福利水平衡量指标为人均劳动收入和劳动收入份额,因而将初次分配福利标准分为绝对福利、相对福利和总福利。其中,绝对福利标准代表增加人均劳动收入和劳动收入总额,进而提升社会绝对福利水平;相对福利标准代表适度增加劳动收入份额进而提升社会相对福利水平;总福利标准指绝对福利增加且相对福利适度增加,进而提升社会总福利水平。实施收入分配改革最终目标是提升总福利水平,中间目标是在绝对福利增长基础上实现相对福利增长。

(三)初次分配福利层次及理论假设1.福利层次(1)按地域划分的初次分配福利水平。全国和各地区(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初次分配福利水平,本文重点研究全国及东中西部初次收入分配福利水平。(2)按宏观和中观划分的初次分配福利水平。中观产业初次分配福利水平表示增加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相对水平,适度提升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导致产业相对总福利增加;宏观社会初次分配福利水平表示社会相对总福利,是各产业相对总福利加权平均。2.理论假设(1)产业初次分配福利水平理论假设。一是产业层次越高表示福利水平越高,当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福利水平依次为二、三、一;当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福利水平依次为三、二、一。二是产业布局越合理表示福利水平越高,由于低层次产业福利小于高层次产业福利,产业布局越倾向高层次产业,越能提升社会总福利。因而合理的产业布局会使各产业具有合理的福利系数,有利于增加社会总福利。(2)社会初次分配福利水平理论假设。其他条件不变,通过产业合理布局,提升产业福利;某一产业福利改善同时未恶化其他产业福利水平;某一产业福利改善弥补其他产业福利水平恶化后有余,以上三种形式都意味增加社会总福利。(3)福利分配均等化与产业布局之间的理论假设。若产业布局合理,能使情况改变后的社会相对总福利出现上述三种形式的改善;若社会相对总福利水平降低,从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福利的标准上看,说明产业布局不合理。

(四)初次收入分配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研究的初次收入分配状况评价指标是指初次收入分配地区层次的产业福利和社会福利,分别称为地区产业福利系数和地区社会福利系数。构建福利系数核心指标包括衡量绝对福利水平的人均劳动收入和衡量相对福利水平的劳动收入份额。1.地区产业福利系数。地区产业福利系数IWCij,代表各地区某产业总福利水平衡量指标,是各地区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系数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乘积且赋予相等权数。式(1)中,wcij为各地区某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系数,是地区某产业人均劳动收入wij与全国人均劳动收入比值,便于产业间人均劳动收入比较和评价;LSij为各地区某产业劳动收入份额,是地区产业劳动报酬(Wij)与产值(Yij)比重,为相对福利衡量指标,其中产业劳动收入是产业人均劳动收入与产业就业人数的乘积;i为不同产业;j为不同地区。

二、地区产业层次初次分配福利效应分解

(一)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1.全国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人均劳动收入效应是指劳动收入份额不变,人均劳动收入系数变化对福利系数波动的影响,是对福利系数波动的分解。(1)从总体看,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并非总福利系数波动的主因,但影响幅度增加。1993-1997年总福利系数-0.002,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0.072,贡献率36.00,决定福利水平增长;1998-2002年和2003-2007年福利系数为-0.030和-0.331,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0.01和-0.117,贡献率-0.33和0.35,并非福利水平下降的主因。(2)分产业看,第一、三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并非福利系数波动的主因,第二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是福利系数波动的主因。1993-2007年第一产业福利系数0.036,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0.005,波动贡献率-0.14。分时间段看,第一产业福利系数在1993-1997年、1998-2002年和2003-2007年变动0.018、-0.139和0.157,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变动0.013、-0.130和0.112,贡献率为0.72、0.94和0.71。1993-1997年和2003-2007年第二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对福利系数波动贡献率0.09、0.45,1998-2002年福利系数波动贡献率2.43,决定福利系数的增加。第三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对福利系数波动贡献率在1993-1997年和1998-2002年分别为1.35、0.89,有利于提升福利水平,2003-2007年福利系数-0.205,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0.102,贡献率为0.5,但并非福利系数波动的主因。2.三大区域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1)从总体看,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并非东中部地区总福利系数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1993-2007年,东中部地区总福利系数分别下降0.210和0.394,人均劳动收入效应变化-0.080和-0.194,贡献率降至0.38和0.49。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是西部总福利系数波动的主因,影响幅度下降,1993-2007年,西部总福利系数下降0.495,人均劳动收入效应-0.305,贡献率0.62,对总福利系数贡献率从1993-1997年的1.23降至2003-2007年的0.32。(2)分产业看,西部地区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是第一产业福利系数波动的主因,1993-2007年,产业相对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对第一产业福利系数贡献率分别为2.43,对第一产业福利系数增加的贡献率由1993-1997年的0.63升至2003-2007年的0.79。三大区域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是第三产业福利系数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1993-2007年,产业相对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对第三产业福利系数贡献率分别为0.53、0.61和0.95,由1993-1997年的1.41、1.95和1.22分别降至2003-2007年的0.54、0.48和0.70。1993-2007年东部地区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对第一、二产业福利系数波动贡献分别为0.37和0.26,相应的,中部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贡献分别为-0.011、-0.045,都不是第一、二产业福利系数下降的主因。西部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对第二产业福利系数波动贡献率在1993-2007年达0.37,也不是第二产业福利系数下降的主要原因。

(二)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选取产业劳动生产率代表产业要素利用结构,产业劳动生产率越高代表产业技术要素利用比重越高,反之则表明产业劳动要素利用比重高。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是指产业人均劳动收入不变,产业劳动生产率变化对产业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的影响效应,进而对产业福利系数的影响效应,是对产业福利系数中的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因素进行效应分解而得。1.全国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1)从总体看,要素利用结构与劳动收入份额正相关。1997-2002年和2003-2007年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高于人均劳动收入增长效应,导致劳动收入份额降至-0.033和-0.080,表明现有要素利用结构导致产业增加值的分配倾向资本所有者,不利于提升劳动收入份额。(2)分产业看,第二、三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与劳动收入份额负相关。1993-2007年,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导致第二、三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分别下降0.748、0.709,第二、三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要素比重低,这种要素结构导致劳动收入份额难以提升,降低了产业福利水平。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导致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上升0.08,第一产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增加且技术密集型产业比例不足,使得要素利用结构偏向劳动,产值增长的大部分成果分给了劳动,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上升,产业福利水平相应提高。2.三大区域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1)从总体看,要素利用结构与三大区域劳动收入份额正相关。1997-2002年和2003-2007年三大区域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分别为(-0.240,-0.283)、(-0.225,-0.353)、(-0.222,-0.374),均大于各地区人均劳动收入增长效应,导致劳动收入份额分别下降(-0.021,-0.064)、(-0.050、-0.112)、(-0.036、-0.091),说明现有要素利用结构使产业增加值的分配倾向资本所有者,不利于劳动收入份额增长。(2)分产业看,第二、三大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与劳动收入份额负相关。1993-2007年,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导致第二、三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在东部分别下降-0.070、-0.037,西部分别下降-0.129、-0.052,导致中部三大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分别降低-0.716、-0.091、-0.089。东西部第二、三产业和中部第一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要素利用占比较高,这种要素结构使产业劳动收入份额难以提高,导致产业福利水平下降。东西部第一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导致劳动收入份额在1993-2007年分别上升0.129和0.025,第一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增加,要素利用结构偏向劳动,产值增长成果归于劳动者,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增加,产业福利水平得到提升。

(三)产业就业福利效应产业就业福利效应指其他条件不变,产业就业变化对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影响,进而产生对产业福利系数的影响效应,是对产业福利系数中产业劳动收入份额效应分解而得,也是影响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的要素。1.全国三大产业就业福利效应(1)从总体看,总就业福利效应变化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为负的因素。1993-2007年,就业人数增加(产业就业福利效应波动0.101),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低于产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为0.869和-1.068),说明就业福利效应不是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2)分产业看,三大产业就业福利效应变化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的因素。其中第一产业就业福利效应变化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为正的因素,1993-2007年,就业人数减少(产业就业福利效应波动-0.168),人均劳动收入增速高于产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为20.36和-17.26),人均劳动收入增加的正效应能够弥补就业的下降,说明就业效应并非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的主因。第二、三产业就业福利效应变化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为负的因素,1993-2007年,就业人数增加(产业就业福利效应波动0.138和0.328),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低于产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分别为-7.90和10.55、-12.38和19.57),就业人数增加的正效应未能弥补人均劳动收入的下降,说明就业效应并非第二、三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2.三大区域产业就业福利效应(1)从总体看,三大区域总就业福利效应变化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为负的因素。1993-2007年,就业人数增加(产业就业福利效应波动分别为0.115、0.093和0.095),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低于产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分别为(0.832,-1.025)、(-7.86,9.66)、(-7.32、9.10),说明就业效应不是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2)分产业看,东中西部三大产业就业效应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的因素。其中,东西部第一产业就业效应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为正的因素,1993-2007年,就业人数减少(产业就业福利效应波动-0.263和-0.135),人均劳动收入增速高于产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分别为13.08和-10.03、62.24和-55.88),人均劳动收入增加的正效应能够弥补就业下降,说明就业效应并非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的主因。其中,1993-1997年西部就业人数减少(产业就业福利效应波动-0.018),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低于产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为-28.54和28.79),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0.024,说明就业效应是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1998-2002年东部由于产业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与产业增加值增速相当(贡献率为-2.49和2.70),产业就业人员的减少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中部第一产业就业福利效应变化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为负的因素,1993-2007年,就业人数增加(产业就业福利效应波动0.138),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低于产值增速,贡献率分别为-0.89,2.08,就业人数增加的正效应未弥补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下降,说明就业效应并非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其中,1998-2002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减少,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低于产值增速,劳动收入份额下降0.487,说明就业效应是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三大地区第二、三产业就业效应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为负的因素,1993-2007年,东中西部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低于产值增速,就业人数增加的正效应未能弥补人均劳动收入下降,说明就业效应不是该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其中,1993-1997年和1998-2002年,东西部第二、三产业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与产值增速相当,就业人数增加是产业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的主因,表明就业效应提升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中部在1993-1997年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人均劳动收入增速高于产值增速,劳动收入份额增加0.059、0.038,表明就业效应决定产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增长,1998-2002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减少,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低于产值增速,劳动收入份额下降-0.487,说明就业效应是该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

(四)产业税收效应根据2005年相关数据,对比全国及三大区域产业细分行业劳动收入份额、生产税份额,选取劳动收入份额低且生产税份额高的行业探讨税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程度,并与2006年和2007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以此判定各市哪些行业需要调整税收,从而为制定合理的增减税措施提供相应的政策依据。1.全国及各地区三大产业税收效应。2005年全国劳动收入份额0.414,东部劳动收入份额(0.39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在于生产税份额较高(0.143)。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最高(0.915),第三产业次之(0.374),第二产业最低(0.327),主要原因在于第二、三产业营业盈余份额较高(分别为0.160和0.133)。区域范围上,中部第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0.31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27),主要在于生产税份额较高(0.098)。东中部第三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74),主要在于东部征收高额生产税(0.048),中部征收较高营业盈余(0.298)。2.全国及各地区第二产业内部税收效应。从第二产业内划分行业看,全国工业和建筑业劳动收入份额为0.302和0.514,工业劳动收入份额低于第二产业平均水平的主因在于营业盈余份额高(0.142)。中西部工业劳动收入份额为0.283和0.28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02),主要在于中部征收高额生产税(0.090),西部征收较高营业盈余(0.253)。中部建筑业劳动收入份额(0.48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14),原因在于征收较高的生产税份额(0.008)。3.全国及各地区第三产业内部税收效应。第三产业内劳动收入份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行业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0.262)、批发及零售贸易和餐饮业(0.253)、金融保险业(0.331)、房地产业(0.117),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行业征收高额生产税。从各地区第三产业细分行业看,传统服务业代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劳动收入份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为中部,原因在于高额生产税(0.007);批发及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劳动收入份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为中西部,原因在于征收较高生产税(0.016和0.021)。现代服务业中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其他服务业劳动收入份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为东部(0.293),原因在于高额生产税份额(0.004);房地产劳动收入份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为中西部,主要在于征收较高营业盈余(0.253、0.296);其他服务业劳动收入份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为东中部,主要在于征收较高生产税(0.007、0.008)。相比2005年,2006、2007年各区域三大产业及细分行业征收的劳动收入份额及生产税份额变化情况:从三大产业看,东中西部第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从2006年的0.333、0.297和0.311分别降至2007年的0.289、0.286和0.310,各自下降4.4%、1.1%和0.1%,原因在于生产税份额分别从2006年的0.097、0.098和0.094升至2007年的0.100、0.102和0.096,各自上升了0.3%、0.4%和0.2%。东部第三产业劳动收入份额由2006年的0.360降至2007年的0.354,下降了0.6%,主要在于征收较高生产税份额(0.049升至0.055),中西部第三产业劳动收入份额由2006年的0.367、0.406增至2007年的0.368、0.415,各自上升0.1%和0.9%,主要归于营业盈余份额的下降。从第二产业内细分行业看,三大地区工业劳动收入份额从2006年的0.313、0.271和0.272降至2007年的0.304、0.262和0.245,主要在于征收较高生产税份额,从2006年的0.091、0.090和0.085升至2007年的0.093、0.095和0.088。建筑业劳动收入份额在东西部呈上升趋势,分别从2006年的0.525、0.512升至2007年的0.526和0.514,主要在于征收较高的生产税份额,从2006年的0.007、0.009降至2007年的0.006和0.008。从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劳动收入份额在东西部分别从2006年的0.263、0.300升至2007年的0.280和0.314,中部劳动收入份额由2006年的0.246降至2007年的0.241,主要在于东西部生产税份额减少,由2006年的0.005、0.007降至2007年的0.005、0.006。批发及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在东西部劳动收入份额从2006年的0.269、0.213降至2007年的0.262、0.210,中部劳动收入份额从2006年的0.205升至2007年的0.218,主要在于东西部生产税份额从2006年的0.025、0.021变为2007年的0.026、0.019,中部生产税份额从0.016降至0.015。从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看,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在三大区域呈下降趋势,主要在于三大区域生产税份额都呈上升趋势,各自上升0.4%、0.1%、0.2%、0%、0.1%和0.1%。其他服务业劳动收入份额在三大地区呈上升趋势,但生产税份额未有较大波动。

三、结论与建议

经过上述福利系数效应的分析,可以看出提高产业福利水平,进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路径主要包括: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系数福利效应;产业要素利用结构调整;产业就业结构调整;产业税收效应等,并且各条路径对三大产业存在不同程度影响。

水利行业年度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支出结构;
统计测度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9)06-0012-04

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关键要素,它是体现社会保障程度的指标。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社会保障水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保障水平以及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测量上,这包括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以及与社会的承受能力如何等。而对于社会保障支出总额中的各个部分对社会保障水平的影响研究,目前还找不到:系统的文献资料。本文将利用1998-2006年的数据测算出社保支出中各个部分的支出水平,并据此做进一步的相关和回归分析,以考察各个部分的支出水平对社会保障水平的影响如何。这对于我国今后政策的制定以及未来社会保障支出应该重点投向哪一部分从而更有利于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提高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社会保障水平测量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少,这是因为我国长期以来社会保障统计口径不一致,统计标准不完善,缺乏准确全面的资料,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测量社会保障水平的指标。杨翠迎、何文炯(2004)从弹性的角度考虑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率与我国GDP增长率之间的比值即得到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系数(CSS),从社会保障水平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变动关系角度,进一步考察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的一般规律及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关系。

穆怀中(1997)在量上采用的具体衡量方法是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目前大多数研究者都认同这种测算方法,本文也沿用此种方法。穆怀中还进一步把中国现有社会保障水平分为三个统计口径:一是不含住宅投资和价格补贴的保障水平,称“小口径统计分析”保障水平;
二是含住宅投资的保障水平,称“中口径统计分析”保障水平;
三是含住宅投资和价格补贴的保障水平,称“大口径统计分析”保障水平。但是董拥军、邱长溶(2007)认为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福利分房制度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大口径、中口径”的统计口径也不再适用。他们用“小口径”计算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

上述论文或是提出测算社会保障水平的方法,或是研究社会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的关系,而没有分析社会保障支出各个结构对社会保障水平的影响,本文将从此方面问题人手进行分析。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认为“大口径”和“小口径”下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都具有研究价值。因为“大口径”的统计指标与世界社会保障水平统计指标接轨,而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住宅投资和价格补贴规模过大,在社会保障费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小口径”指标也能准确说明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是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性的。本文采用“大口径”指标与“小口径”指标来测量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

具体地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统计口径是比较复杂的,这是因为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是分散在民政、劳动人事、卫生、总工会等部门分头管理,即使将各主管部门数字相加,也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我国社会保障的全貌。而进行社会保障支出总额的统计时有不少困难,主要是因为有关的统计年鉴提供的社会保障指标数据很不完整,再加上没有统一的计算标准来做参考。

为与有关统计年鉴的口径保持一致,做“大口径”统计时,笔者从抚恤和福利社会救济费、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价格补贴、住宅投资六个方面来统计社会保障支出额。做“小口径”时,不包含价格补贴和住宅投资,仅从其余四个方面来考虑。有很多研究中,把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和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合在一起,称为“保险福利费”,本文将二者单独列出,以便于比较。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指国家预算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事业的经费。包括由民政部门开支的烈士家属和牺牲病残人员家属的一次性、定期抚恤金,革命伤残人员的抚恤金,各种伤残补助费,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生活补助费,退伍军人安置费,优抚事业单位经费,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维修费,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和特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补助费等。价格补贴支出:指经国家批准,由国家财政拨给用于粮棉油等产品的价格补贴支出。主要包括粮、棉、油差价补贴,平抑物价和储备糖补贴,农业生产资料价差补贴,粮食风险基金,副食品风险基金,地方煤炭风险基金等。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指国家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的补助支出,包括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促进就业补助、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补助、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等。

数据全部来自中国统计局网站提供的中国统计年鉴。

三、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在总量上快速增长,近年来增长在加速。2006年达到了37231.7亿元,比2005年的25525.7亿元增长46%,为t998年9319.71亿元的4倍,年平均增幅达到了19.36%。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现有社会保障水平(2005年),从总体上看,不含住宅投资和价格补贴,在5%左右,加上住宅投资和价格补贴,在13%左右,见表2。根据穆怀中(1997)利用1978-1993年的数据,按“小口径”计算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也在5%左右,而用“大口径”计算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在13%左右。也就是说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数额不断增加,但是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却基本保持不变。从图3中也可以看出,把各项保障支出加在一起,从1999年到2006年,这九年来从“小口径”和“大口径”上计算,中国社会保障总水平呈微小波动上升但基本持平发展趋势,在2006年,“大口径”计算的社会保障水平比2005年明显上升,笔者认为是

在对中国社会保障水平的各个支出结构进行比较时,本文先对大口径、小口径的社会保障总体水平进行分析。然后再对社会保障水平的各个支出结构做进一步的相关和回归分析。

由以上两图可以得出,从“小口径”来看,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占总支出比重最大,其次是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和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特别是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从2001年开始成稳步上升趋势。到2005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占整

个社会保障支出(小口径)的79%。可见,这两项支出左右着中国社会保障水平发展趋势。当然不同的研究方法,以及不同的统计口径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抚恤和福利救济费支出水平最低,处于图表的最下方。并且在各项支出水平中,除价格补贴水平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外,其他各项支出水平波动起伏,但总趋势是上升的。

2.计量分析

本文计量分析采用Eview3.1软件。用“小口径”计算的社会保障水平与各部分支出水平做回归分析。

(1)模型设定及说明

可设定社会保障水平与各部分支出水平的关系为:Yi=β1+β2Xi+υi

其中,Yi为我国社会保障水平;
Xi;
分别为抚恤和福利救济费支出水平,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水平,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水平,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水平。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什么没有把上述四项同时放在一个模型中作回归分析,因为若放在同一模型中,各个解释变量之间会出现多重共线性。因此运用OLS方法逐一求Y对各个解释变量的回归,再结合经济意义和统计检验排出拟合效果从好到差的排序。

(2)社会保障各结构支出水平的相关及回归结果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抚恤与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水平的可决系数R2=0.728,也就是说拟合优度不高,表明抚恤和福利救济费的支出对社会保障水平影响不大;
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水平与社会保障整体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99,表明二者的相关性很大。因为可决系数R2=0.98,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很好。系数系统性检验:对于β2,t的统计量为18.73。设:Ho:β2=0,H1:β2≠0,给定α=0.05,查t分布表,在自由度为n-2=7下,得临界值t0.025(7)=2.365,因为t>t0.025(7),所以拒绝,表明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水平对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有显著性影响。回归方程计算结果表明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社会保障总水平就上升7.66个百分点;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水平的可决系数R2=0.64,拟合优度不高;
最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水平的可决系数R2=0.9116,模型的拟合优度比较不错。系数系统性检验:对于β2,t的统计量为8.50。设Ho:β2=0,(7),所以拒绝H0:β2≠0,表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水平对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有显著性影响。回归方程计算结果表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社会保障总水平就上升2.51个百分点。

用Eview3.1计量软件对构成社会保障支出的四个部分做进一步的相关和回归统计分析,得出的结果表明,与社会保障水平相关度最高的是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水平,其次是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水平,最后是抚恤和福利救济费支出水平和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水平。

四、结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