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音乐表演毕业设计总结【五篇】【完整版】

时间:2023-06-15 08:3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音乐表演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1篇学院占地508亩,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设有音乐系、民族音乐表演系、舞蹈系、美术系、传媒系、公共教学部和一个附属中专学校。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248人,教授8人、副教授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表演毕业设计总结【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音乐表演毕业设计总结【五篇】

音乐表演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1篇

学院占地508亩,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设有音乐系、民族音乐表演系、舞蹈系、美术系、传媒系、公共教学部和一个附属中专学校。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248人,教授8人、副教授34人、硕士研究生19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自治区、通辽市非遗传承人4人。多年来,学院坚持“质量为本、人才强校、彰显特色、包容开放”的办学理念,以“立足通辽、面向全区、特色专业辐射全国”为发展定位,内涵建设不断强化,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赢得了社会赞誉。现建成音乐表演、舞蹈表演二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建成科尔沁蒙古族长短调、蒙古舞、钢琴、蒙古四胡、古筝、视唱练耳等六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培养了科尔沁蒙古族长短调、蒙古舞、声乐专业、音乐理论课程等四个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和以图力古尔、努力玛扎布、赵姮莅、赵明宇为代表的自治区级教学名师,以张瑞红、王晓红为代表的自治区级教坛新秀。学院聘任钢琴演奏家刘诗昆、蒙古族舞蹈家斯琴塔日哈、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四胡演奏家巴彦保力格、音乐教育家曲歌、蒙古族图案绘画传承人宋宝林、播音主持人青兰、学院首届舞蹈毕业生中央民族大学舞蹈教授杨敏为我院客座教授。学院美术系艺术设计专业被教育部列入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音乐表演、舞蹈表演专业2014年被自治区列为重点建设专业。

教学成绩斐然,在区内外艺术交流和比赛中,民族音乐系歌曲《心的归宿》获得全国校园好歌曲二等奖;全区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学院选送10个作品获奖7个,其中传媒系戏剧《我们回家吧》获一等奖,四胡重奏《歌曲串烧》、马头琴合奏《黑木日》获二等奖,合唱《四季、杨玲花》、舞蹈《顶碗舞》《青笋》《赛拜努》获三等奖。2015年,民族音乐系教师图西雅拉图在全区《科尔沁杯》曲艺大赛中获一等奖,马头琴专业师生获得兴安盟马头琴大赛团体一等奖,萨日娜同学在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中职组专业演奏三等奖,程国强、孙雅妮等同学获自治区宣传部、团委主办的全区大学生“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演讲比赛三等奖,舞蹈系师生参加了中国-蒙古国文化交流活动周蒙古舞艺术展演;教师李蕾、王文臻分别在内蒙古自治区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获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组二、三等奖。2016年音乐系学生刘晓娜在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艺术专业一等奖;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艺术专业三等奖,音乐教师张瑞红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2016年3月28日晚,学院优秀毕业生方舟被邀请到中央电视台大型优秀节目《星光大道》担任嘉宾评委,与主持人朱军、尼格买提及台下观众热烈互动;犀利的点评、独到的见解成为本期的“焦点王子”。

学院毕业生已遍及欧、美、日本及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现有的已成为全国十佳舞蹈演员、青年演奏家、歌手,有的获中国电影百花奖“女配角奖”,在东方歌舞团、总政歌舞团、武警文工团、中央民族歌舞团等专业文艺团体和备受国人关注的深圳“锦绣中华”、“世界之窗”等艺术团体都有我院毕业生,并已成为所在团体的业务骨干。

根据教育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经学院研究决定,2017年继续实施单独考试招生,具体如下:

一、报名条件与资格审查

1.报名条件

单独招生:具有2017年高考资格(2016年12月1日报名,自治区招办审核通过)的自治区普通高中应往届毕业生。

对口单独招生:具有2017年高考资格(2016年12月1日报名,自治区招办审核通过)的自治区应往届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

2.身体条件满足专业要求并健康体检合格。

3.报考我院“空中乘务”专业考生,要求:[1]五官端正、身材匀称、身体裸露部位无明显疤痕、纹身;无传染病及家族病史。[2]男生身高175cm~185cm,体重=[身高(cm)-105]KG±10%; 女生身高163cm~175cm,体重=[身高(cm)-110]KG±10%;[3]年龄不超过二十周岁,即1997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二、报名方式

1、考生登录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网站(keqysxy.com.cn)单独招生报名系统,按要求输入相应信息。

2、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报名申请表”,由所在中学审查签字盖章。将“报名申请表”、二代身份证及本人获得的相关证书复印件以邮政特快专递方式(EMS)邮寄到学院招生就业处(通辽市开发区辽河大街 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邮编028000)。

3、网上报名时间为2017年11月20日8:00-2017年12月12日17:00。邮寄材料收止时间为2017年3月15日,以邮戳日期为准。

4、打印准考证时间:2016年12月20日—2017年3月15日。

三、招生科类和分专业计划:

具体专业设置为:

1、音乐表演(器乐)(马头琴、四胡、古新筝、钢琴、手风琴、电子琴 [ 双排键 ]、小提琴【含电子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单簧管、大管、萨克斯、小号、长号、竹笛、二胡、扬琴、三弦、琵琶、打击乐、吉他、钢琴调律等);2、音乐表演(声乐)(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蒙古族通俗唱法、蒙古族长调、蒙古族短调等);3、舞蹈表演;4、艺术设计;5、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原装潢艺术设计);6、广告设计与制作;7、动漫制作技术;8、环境艺术设计(原雕塑艺术设计);9、播音与主持;10、空中乘务;11、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图形图像技术);12、电子商务。

四、考试 及成绩评定标准

(一)、资格审查:学院资格审查小组审阅考生报名材料,确定参加单独招生考试考生名单,名单于2017年3月24日通过学院网站(keqysxy.com.cn)向社会公布,不再另行通知。

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中,获教育部主办或联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或自治区教育厅主办或联办的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及以上奖项;中等职业学校往届毕业生中,目前在职在岗且具有高级工或技师资格、获得县级及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授予的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可免试录取。

(二)、考试:考生必须凭第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准考证进考场参加考试,否则不得参加考试。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报考,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可以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3月11日上午文化考试,3月11日下午专业综合测试考试。

(三)、成绩评定标准

总综合成绩计算:

总综合成绩=文化考试成绩(30%)+专业综合测试成绩(70%)

五、录取规则

(一)根据考生总成绩,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二)预录取结束后学院网站上将公示预录取名单。公示结束后,如无异议,办理录取手续。

(三)已被我院单独招生录取的考生占我院2017年招生计划,不需参加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未录取的考生还可参加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

六、单独考试招生学生待遇

音乐表演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海南高校;
音乐表演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三亚市产业发展方向及相关政策

2015年10月,《三亚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通过专家组评审。“十三五”规划中强化了三亚旅游主导型城市地位,突出天涯文化、海洋文化等三亚特色文化,实施重大文化体育工程。建设海南省音乐厅、美术馆、群艺馆等公共文体场馆,完善市县图书馆、文化馆和文体广场建设,健全农村文化活动场所。支持省级演艺机构及艺术文化学校建设工作,加强对中西部和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发掘利用,建设国家南海博物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南海基地等。海南经济特区与三亚国际滨海热带旅游城市的凸显地位。音乐学院要抓住战略机遇期。主动协同、服务于海南建设,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有所作为,积极贡献,争取更多支持与行业资源,实现自身发展的关键期。

二、同类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列比分析

为了解决音乐表演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同类三本院校从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专业特色、办学条件、生源结构、就业能力等方面展开调研。就“211”、“985”国家重点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展开调研,如东北大学艺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等此类院校历史悠久。科研项目成果丰硕,科研转化、事企合作等方面都得到显著的社会价值与艺术实践教学成果。在有些高校中音乐表演专业已被列为学科重点专业。此外,在海南省内综合类大学音乐院校中,如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艺术与创意学院(原琼州学院音乐学院)、海口经济学院南海音乐学院(原海口经济学院艺术学院)等高校进行调研。音乐表演专业下设有声乐、键盘、西洋乐器与中国民族乐器等四个专业方向。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发展与总结,总结出一系列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模式。尤其在结合本土海南音乐原生态方面,大力推进科研项目,创作海南原创音乐作品,通过项目带动学科发展,了解区域文化发展脉络、促进音乐人才民族化的特色培养模式。调研分析中,在培养目标方面,有的院校重视实践教学,有的院校重视音乐表演理论素养,也有一些院校把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开拓与国外知名艺术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这不仅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而且也开阔学生们的艺术视角与高度;
在教学设施方面,各学校基于不同培养模式与发展需要,配有一定基础的教学场地、设备、用具等,基本满足师生们的日常教学与实践活动。

三、我院音乐表演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此次主要通过电话对2012/2013/2014/2015届毕业生进行回访与调研,内容包括专业相关度、适应度、就业分布省市等进行了解。调研着重分析就业状态,分析校内课程内容与设置结构的科学性与实用性。经有效数据统计,对往届毕业生从事音乐表演专业的岗位相关度,调研结果表明,四届学生总共206人,其中与专业完全对口为20.8%,基本对口为25.7%,不对口为52.4%,继续深造或考研占1.45%。这个数值情况看起来似乎不尽人意。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学习专业过于单一,以及内部课程设置还存在不合理所致。所有毕业学生在本科期间的学习只有声乐一种专业,是直接导致就业范围受到局限,出现学生就业窄等问题的根本。

四、校企意愿合作

调研本次问卷共发60份,有效问卷50份。问卷调查中,30%的用人单位愿意与学校合作,26%用人单位较愿意与学校合作,28%不太愿意与学校合作,16%企业不愿意与学校合作。从数据看,一半以上的用人单位还是愿意和希望与学校建立校企联系,并且愿意接受学生去参与实践,尤其是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团体演艺单位。通过学生的实习与见习不仅可以大大缩短与减少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时间和成本,而且也能达到长期战略合作共赢的目的。尤其对演艺团体单位根据剧目脚本不同可以随时调整、补充所需的表演人员,而减少用人成本。不太愿意的单位主要是一些市府工作的事业单位,因为这些单位一般都必须通过公务员考试才能进入,这是客观原因。

五、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思考与建议

通过以上多方面调研数据分析,海南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需要改革。单一专业或是单纯技能型培养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市场发展需求。针对旅游演艺市场对音乐表演人才的要求,围绕将要达到岗位(群)核心能力的基本目标,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职业素质训练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构建以人文通识力、专业技能力、综合表演创作力、思维创新力、专业拓展力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在结合专业能力课程地图基础上,实现学生个人能力综合演艺能力培养方案。如图1,例如针对某学生A进行能力培养分析与定位,具体如下:1.首先了解学生A课程的成绩状况,按照不同能力对应的课程计算不同能力对应课程成绩的平均分。2.将学生A的不同能力平均分进行5分化处理,形成如图样的雷达图,作为能力的评价指标(图中数值为虚拟数值)。3.雷达图中,多边形面积,可用于对学生A的个人能力的总体水平进行评价;
而不同能力对应的数值可作为当前能力的评价和后续培养方案的指示;
如学生A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力相比较弱,可对思维创新力或拓展力等专业选修课程加强培养。需要说明的是,学生的能力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阶段所形成的雷达图有所不同。

正常状态下应保持一个逐步扩张的状态,因此可根据培养方案制定不同阶段或方向的雷达图方案,对学生个人能力的状态进行评估,在明确个人发展目标的同时,优化个人的课程学习目标。通过专业技能综合表演实践社会实践实训平台,三个课堂的培养,结合本土海南音乐元素为特色,突出实践与理论应用相结合为亮点,激发学生创新创作综合演艺技能,使学生能较好、较快地融入社会行业岗位中。音乐表演专业在2000年左右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经过多年的理论教学与艺术实践锻炼,各地区高等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成绩显著。为当地区域经济建设、人文内涵建设、艺术创作、音乐文献收集、普及中小学、大众音乐素质教育,提高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做出突出贡献,承担社会文艺正能量宣传工作任务,做到“乐教于化,乐育其心”的功能。因此,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不仅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更是先进文明时代前进的召唤。

参考文献:

[1]王安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音乐发展回顾与反思[J].人民音乐,2009,(1).

[2]胡志平.关于音乐艺术高素质、多样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4):284-288.

[3]薛可.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范式的建构[J].音乐创作,2015,(3):192-194.

音乐表演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 毕业生 就业困境 提高就业率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是以培养音乐教中小学音乐教师为最终目标,以向社会输送合格师资为主要职能。对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职业的选择相对集中,就业的方向相对单一。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综合性高校把开设艺术类专业视为现代大学的重要办学特色,并积极实施起来,艺术类及其相关学科迅速成为热门专业。据最新统计表明,全国现有的1000多所普通高校中,有720多所高校建立了艺术院系或艺术专业,且招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加,而艺术师范专业一直都是高考考生热衷填报的专业。因此音乐教育专业的招生可以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在此形势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了寻找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所在,有效地引导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端正他们的就业观念,更好地为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提供第一手资料,我以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对就业情况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调研,以期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新思路和切入点。

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以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已毕业的2009届和2010届学生为例,毕业学生共计118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101人。以下为毕业生基本统计资料。

表一音乐学院2009、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统计

从表一可以看出,我院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比较稳定,但签约率呈下降趋势,这基本上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以及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的现状相吻合。前些年,我院的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绝大多数从事教师职业,并且有一部分毕业生进入高校就业。而近两年,本科学历毕业生已经基本上进不了高校就业,甚至进入中小学校就业都比较难。这也充分说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变化也要求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择业观念趋于理性与现实。

表二音乐学院2009、2010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

表三音乐学院2009、2010届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统计

表二表明,我院的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上被迫做出更多的分流,专业对口的职业选择比例在下降,不能进入教师行业的学生比例在上升。具体而言,116名毕业生的总就业率是92.24%,其中12.93%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和幼儿教育工作,18.10%从事各种音乐、舞蹈培训工作,6.9%选择继续学习来缓解就业压力,16.38%进入企事业单位,23.28%选择自主创业,14.66%改行从事了其他职业(如大学生村官、公务员、社会工作者等),从统计结果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向社会培养合格师资的职能已经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表三是对我院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统计。就业质量主要体现在工作与专业对口的比率、离职、薪资方面。工作与专业对口的比率越高,体现出专业培养帮助毕业生得到的市场价值实现越高;
离职率低,稳定性较强,反映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匹配度较高,说明毕业生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也符合了毕业生的期望;
薪资的高低,也反映出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质量在市场价值中的高低。表中显示,我院的专业对口率呈平稳发展趋势,近两年平均专业对口率为71.53%,与74%的省音乐教育专业对口率较为接近,这也表明我院实施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就业指导等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虽然略有成效,但我注意到我院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长期存在“重专业训练,轻理论学习”的观念,并且在说课、试讲能力和面试技巧方面存在不足,这也是专业对口率平稳不走高的原因所在。

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解析

社会舆论将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归咎于“扩招”:音乐类专业扩招政策降低了大学的门槛。尤其是音乐教育专业填报的“高烧不退”,虽然增加了全民教育普及率,提高了人民综合素质,但在发烫的“艺考热”背后,严重的就业难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客观来说,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总量的阶段性猛增,的确对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的自然增长形成了一定冲击,总量性的矛盾有所表现,但这并非是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题的根源。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学校乃至大学生自身的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于以下三点。

(一)扩大招生与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

我国普通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随着国民收入的普遍提高,很多父母都鼓励孩子学习音乐,使得学习音乐的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而音乐教育专业的专业技能要求又比专业音乐院校稍低,且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教师工作,社会地位和薪资高,所以很多考生在报考学校时都会选择音乐教育专业。

一边是轰轰烈烈的扩招,一边是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不容乐观。对于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来说,就业门路狭窄是大家一致的观点,中小学校音乐教育不受重视,音乐老师趋于饱和的现状使毕业生们忧心忡忡。在目前应试教育气息浓郁的氛围中,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块鸡肋,除少数重点中小学比较重视音乐教育外,绝大多数中小学校的音乐课只是做做样子,一个学校有个两三名音乐老师足以应付全校的音乐课。在这种大气候下学校提供招聘音乐老师的机会就少之又少了。

(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建设,是与高校培养符合中小学校音乐教育需求的合格师资这一任务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然而,目前高校教育体制僵化、学科设置不合理、专业结构老化等问题依然存在,高校重视知识教育、轻视能力培养,导致培养出的学生理论基础薄弱,教学技能不足,仅仅会一两项音乐表演技能,与中小学校音乐教育需求严重脱节,无法胜任中小学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

(三)毕业生择业设想与就业现实之间的矛盾

目前导致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家长和毕业生对就业岗位期望值太高,形成了“高不成、低不就”、“就业不难、择业难”的局面。许多家长从孩子很小的时候便开始培养其艺术素养,买器材、请老师,参加各类等级考试,投入比一般学生要大,从初中、高中到大学毕业,可以说,音乐生除了学校正常科目的学习外,学生和家长在时间和金钱上都付出了更多。所以,在找个专业对口单位很难的情况下,“有业不就”的现象就较突出了。

三、提高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择业观念

在当前这种就业困境大环境下,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必须拥有知己知彼的能力和正确择业的观念。所谓“知己知彼”指的是正确分析自身的能力,深入了解就业市场的格局。绝大部分毕业生一方面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使得用人单位连连感慨毕业生普遍眼高手低,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对本专业对口或可挂钩的行业、单位、团队的总体状况、战略发展、行业前景、优劣势比较等缺乏较为宏观、全面的了解,往往只看重用人单位的薪金待遇。

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前要引导他们明确目标,平和心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就业遇到困难时要能及时疏导自己的情绪,摆正心态。另外,毕业生应树立科学、正确的择业观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值,只要是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地方,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只要是能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地方都可以尝试考虑。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开阔就业视野,“先就业,后择业”。一些“非学校不进,非教师不当”、“只考公办学校,不进民办学校”的陈旧观念只会让自己陷入就业迷局,错失良机。

(二)加强自身综合能力

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面对就业竞争时,能力普遍较弱。因为中小学校要求毕业生具有“一专多能”的特质,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音乐教学上比非师范院校的学生要优秀,但是在钢琴、声乐、小器乐等表演,以及组建学校管乐团、合唱团等方面,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看都要比专业音乐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逊色许多。

为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必须教育学生摒弃专业上的“主项”意识,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使之成长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学生精通一种音乐技巧,掌握多种音乐技能,并且拥有既能上讲台又能上舞台的综合素质。

(三)改革学校课程设置

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沿用专业音乐院校模式,开设的专业课程有钢琴、声乐、器乐、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合唱指挥、和声、音乐史、曲式分析等,其中钢琴和声乐占了绝对比重,而其他课程教学时间较短,这就使得学生只是“一专”,即专长钢琴、声乐或器乐,许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才发现,由于在校的专业学习太专一,无法胜任中小学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

为适应时展的要求,使得毕业生能够与就业市场“无缝对接”,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出“新”,开设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专业,要适当打破专业界限实现“通才”教育,培养出符合市场标准、顺应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四)强化就业导向作用

随着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下降,高校也开始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教育。但目前的就业教育方式相对单一、教条化,普遍把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理解为毕业前进行的就业指导,认为是短期培训,无须进行系统化学习和培养。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通常就是就业讲座而已。

音乐表演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为解决好音乐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间题,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要多元化,专业设置要合理化,并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前的培训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寻找广泛的就业渠道。

当前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在增多,大学生整体的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想对音乐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导向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学校对学生培养的多元化

音乐专业大致包含有:声乐、器乐、舞蹈、作曲理论、合唱指挥等专业。首先,随着社会对音乐人才需求的标准不断提高,学校应该在培养人才层次上有所调整。比如:对学习一般的学生应做到全面培养,声乐专业的学生可以同时学习器乐、指挥、舞蹈,钢琴专业的学生可以学习一些声乐、舞蹈,使学生一专多能,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这一点,在我们音乐学院体现得就很好。从学生人校开始,就有了双专业,这样就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其次,对专业特别好的学生,应由老师专门培养辅导,使学生进人高一级的学校学习,纳人考研大军或送往专业的演出团体。对音乐学的学生也可以开设一般的表演课、形体课,使学生能教、会唱,而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学一些教学法或心理学,使之能唱、会教。毕竟学表演的人也不一定都去做演员,很多表演专业的学生以后可能从事教学。所以,学校只有多元化培养学生,才能拓宽其就业渠道,使学生多一些选择。

二、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应该出“新”

目前音乐院校在开设的专业上大都沿袭着传统音乐教育的课程,诸如:声乐、器乐、舞蹈、合唱指挥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音乐教育得到了广泛的普及,音乐生活涉及到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我们音乐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也要拓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比如:开设音乐文化传播的“音乐经纪人专业”,使学生毕业后从事演艺界的经纪人。开设借助于电脑等高科技的“音乐Mini制作专业”,使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单位从事音乐节目或背景音乐的制作。随着钢琴教育的普及,学校还可以开设“钢琴调律专业”,从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这类的专业人才是很紧缺的。另外,学校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增设“舞台、音响设置专业”、“音乐教学心理专业”等,让学生毕业后除了做演员或老师之外,还可以涉足于经济界等其它行业领域,以“新”、“奇”制胜。这样,不但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毕业生的就业拓宽了道路。

三、做好学生就业前的培训指导工作

对于一名毕业生来说,了解就业政策,调整好择业心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勇敢地迎接挑战,在择业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学校应该强化就业指导,聘请有关专家,开展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技巧剖析、就业心理咨询,为学生顺利择业奠定基础。

(一)客观评价自己,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

分析大学生走向社会前的心理,不外乎以下几种心态:

1.积极乐观型。这类学生只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就能很快与社会接轨。有必要提示一下,这类学生要增强抗挫能力。毕竟社会就是社会,不可能随个人的主观臆断而改变。

2.悲观恐惧型。这类学生缺少自信心,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产生自卑感,对走向社会产生恐俱心理。针对这种学生应该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起生活的信心。人们常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每个毕业生对自己和自身能力都应该有客观和正确的认识,都应该明了自己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这就是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这样,我们每个毕业生才能树立良好心态,在求职中抓住机遇,从而避免盲目和减少失败。

3.自负型。与自卑型正好相反,这类学生心高气傲,好高鹜远,给自己定位很高,非XX地方不去,非X X单位不进。有的人在择业过程中“脚踩几只船”、“这山望着那山高”,这类学生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就会导致将来的就业困难,悔之莫及。

所以,学生要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和评价,才不致于走向社会后处处碰壁,到处受挫。学生应该做到自信但不自负,自强但不自傲。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态非常必要。

(二)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

有些学生就业观念滞后,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了解,脑子里总想进大城市,进国有单位,进公立高等学校任教等等。针对这些情况,学校要作正确引导,拓展学生的思路。在当今21世纪的经济信息时代,就业观念要改变,只要是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地方,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只要是能给提供展示自己才能平台的地方,不管公立还是私立都一样。因为社会对劳动者各方面的保障都在提高,这方面的法律也会逐渐地确立和完善。当前,音乐教育领域对音乐老师的需求并没有达到饱和。有的农村的中小学根本就没有音乐老师;有的学校音乐老师人数太少,唱歌课、欣赏课、乐理视唱课等,都山一个老师来担任。所以,要引导学生走向城镇、农村以及偏远的西部地区和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显得非常重要。

四、了解就业政策,收集和处理就业信息

毕业生就业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毕业生应首先了解国家以及有关部门的就业政策。不清楚政策,盲目地去选择职业,可能事与愿违,甚至碰壁。就业信息是求职择业的基础,谁能及时获取信息,谁就获得了求职的主动权。因此,毕业生应当及时全面地掌握有关就业方面的种种信息,并认真地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

收集就业信息,关键要畅通信息渠道,把握信息的准确度,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特长有所侧重。目前的就业信息渠道有以下几种:

1.通过本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收集信息,利用学校举办的人才交流会等渠道收集信息。从学校得到的信息可靠性较强,可信度高,它是学生就业的主渠道。

2.通过各类人才交流中心收集就业信息。这类信息及时、准确。

3.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社会传媒收集信息,特别是《毕业生就业指导》报、大学生就业杂志等。

4.通过专业人才网络求职信息和收集就业信息。

5.通过家长、朋友及其他社会关系收集信息。

由于信息的来源和获得的方式不尽相同,内容必然是杂乱的,有相互矛盾的,甚至有虚假不实的。因此,毕业生应针对各类信息进行必要的分析、筛选和整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中选择自己的就业主攻方向。

五、寻找广泛的就业渠道

音乐表演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5篇

五十年的风雨历程,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形成了“艰苦创业、敬业自强;
严谨治学、争创一流;
发挥特色、形成优势;
面向地方、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以及充分反映民族与地域优势的“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创新性”的培养模式和“综合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特色。

概括起来主要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

1.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

目前中国朝鲜族专业音乐教育在硕士层次上有音乐学科和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学科,主要研究民族音乐理论、民族乐器、民族声乐表演、作曲、中国朝鲜族音乐文化等方向;
本科层次上有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三个专业,包括键盘、美声、朝鲜民族声乐、西洋管弦乐与打击乐器、朝鲜民族器乐、音乐教育、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等7个专业方向。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用“创新”、“特色”的理念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总体思路,重视并突出多元文化融合,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又具有独特的中国朝鲜族特色。

课程特色:

为把“民族性”特色转化为培养人才,以朝鲜民族音乐为核心,包容中国音乐、西方音乐种类;
教学环节上,构成中专、本科、研究生各层次;
各层次又以课程内容的程序化、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和深入来强化其科学性,多类型主要涉及表演、创作、教育、研究等能力的提高来达到全面发展。

以 “20世纪中国朝鲜族音乐文化”等成果为基础理论,从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到增设朝鲜音乐史、韩国音乐史、中国朝鲜族音乐史、民族音乐学概论,以整体的朝鲜民族音乐观为教学与研究的基本方法,构成朝鲜民族音乐的基本理论框架;
从原有的主干课程只有朝鲜民族声乐到增设朝鲜族民歌、朝鲜民族器乐演奏(如伽琴、横笛、短笛、杖鼓、奚琴等)、朝鲜民族民俗音乐;
从辅助课程只有民间音乐到增设了现代音乐制作、现代作曲技法、乐队组织与排练、民族管弦乐与打击乐、重奏与合奏、四物乐与打击乐,形成了融朝鲜、韩国、中国朝鲜族音乐于一体,融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文化特色于一身,文化多元、层次交叉、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民族音乐课程体系。

为实现“厚基础、强专业、宽方向、重应用、倡研究、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增设了朝鲜族戏剧表演、朝鲜族舞蹈表演、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等课程,充分结合相关学科的应用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具体的课程内容形成上,音乐理论与技能有机结合,音乐理论课程内容以丰富应用基础理论、民族传统基础资料为目标,力求贴近实践;
技能课程力求融进民族音乐理论和方法成分,以便使实践课程和大脑思维相融合。

教材特色:

在充分反映中国、朝鲜、韩国的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发了朝鲜民谣调式、朝鲜族杖鼓演奏法、朝鲜民族音乐教学法、朝鲜族横笛演奏法、朝鲜族声乐等教材,这些教材相继在国内出版,被朝鲜、韩国等高校朝鲜音乐专业采用,提高了本专业在此领域的国际知名度。新的教材在其内容上表现出了对朝鲜、韩国研究成就的包容性和对朝鲜民族音乐整体研究的创新性、系统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实践特色:

根据“强专业、重应用,求创新”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实践教学模式的形成上,注重教学与实践相衔接。主要以实践教学形态为主,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各类实践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演出)、等课程形式共同组合成了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把课堂实践环节的乐队组织与排练、四物乐与打击乐、重唱与合唱、重奏与合奏和创作实践、毕业(创作)演出、毕业论文纳入到计划内实践环节;
课外实践环节的演出/作品发表、公演活动、个人演奏会、社会实践纳入到计划外实践环节,构成完整的实践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能够灵活地把计划内与计划外、校内与校外相衔接,成为联结课堂和舞台、学校和社会的桥梁,有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实践能力,以便走向社会后尽快适应新的实践环境。

在实践课教学模式的形成上,除了沿用期末进行乐队组织与排练、四物乐与打击乐、重唱与合唱、重奏与合奏汇报会或面向社会进行公演的形式之外,还在本专业教师的具体分工和指导下,发动学生积极开展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自己创作音乐作品和课堂排练,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比赛和评奖活动,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激活潜在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灵活机动的“特别讲座”及时补充教学计划的不足和未能反映学科前沿问题的不足,为学生的学习起到导向作用,为课程体系的完善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通过学期、学年、毕业论文的写作实践,学生的选题、开题、研究、答辩能力不断提高,论文写作不断得到规范,论文水平不断提高;
每学期还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的公演活动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在不断的尝试和改进下,毕业生的表演、创作、实践能力均比过去有明显提高。学生每年参加大、中型演出平均40场以上,仅近4年,组织各种大中型演出达160场,有些学生还获得“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银奖、“韩国全国西道民谣比赛”金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文华艺术院校第二届民族乐器演奏比赛”金奖、“韩国国乐大赛”最优秀奖、“韩国第五届世界文化艺术大会”民谣大奖、“第四届韩国首尔亚细亚国际音乐比赛”大提琴一等奖、“第二届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最佳歌手奖、“韩国2005年世界韩民族文化展在外同胞传统艺术比赛”银奖、2004年“清逸佳雪杯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赛”原生民歌独唱组金奖等。

2.民族音乐研究方面的特色

在中国,朝鲜民族音乐属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体系,是中国五大少数民族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民间音乐系统内,由于其体系和理论框架的局限,朝鲜民族音乐不能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在世界音乐体系内,中国朝鲜族音乐、朝鲜音乐、韩国音乐属于同一个民族音乐,但朝鲜音乐薄古重今,缺乏对传统的继承;
韩国音乐存在重古薄今和薄古重今两派,也难以形成完整的朝鲜音乐体系。朝鲜、韩国两国由于长期封闭分隔,不能够开展直接的交流,且又不能互相包容对方的研究成果。

中国朝鲜民族音乐研究人员利用地缘和亲缘优势,有直接参加朝鲜、韩国双边艺术交流和学术交流的便利,从客观的角度涉足中国以及周边国家的相关研究、教学与实践。中国朝鲜族音乐在中国多元文化背景下,把自身独立的朝鲜民族音乐系统与作为同民族的朝鲜―韩国相比较,较完整、系统地保存和发展了近现代朝鲜民族音乐最新成果,具有朝鲜民族音乐整体研究与比较研究的优势。

学科不仅拥有中国朝鲜族音乐领域专家学者队伍、丰富的资料中心和辐射国内外的广泛的信息交流网络,还设有“中国朝鲜族民族艺术研究所”“民族乐器研制中心”等研究机构。

近几年以引进专业人才为突破口,以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以培养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引进国外留学生14名、外校毕业生12名,选派11人次到平壤音乐舞蹈大学、韩国首尔大学等韩国、朝鲜著名音乐学院进修学习,每年选派3名教师到国内音乐院校学习,以及时掌握朝鲜、韩国以及国内音乐学科专业改革的动向。

多年来,民族音乐研究事业取得了国内外学术界刮目相看的学术成果。其中,“20世纪中国朝鲜族音乐文化”、“中国朝鲜民族艺术论”、“中国朝鲜民族艺术教育史”、“中国朝鲜民族儿童艺术”、“中国朝鲜民族音乐史”、“中国延边朝鲜族管乐发展研究”、“朝鲜族民谣调式等研究”等成果填补了领域空白。“金斗男的生平与东北地区的音乐活动考”、“中国朝鲜族民族音乐现状及对策研究”、“21世纪朝鲜族音乐研究”、“近现代中朝两国学校音乐教育史的比较研究”等国内外科研课题与横向课题,以及“传统音乐在中国(延边)和韩国的灵山会相之比较”、“《乐学轨范》的音乐思考”、“民谣中作曲技法研究――朝鲜民族的民谣为中心”、“中国朝鲜族音乐和传统的问题”、“朝鲜族民谣旋律特点”等科研成果为学科民族音乐研究在二十一世纪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50年的民族音乐人才培养和音乐研究方面我们始终把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主线,把我们的民族特色贯穿到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中。

3.音乐交流方面的特色

为了充分发挥“地域性”优势,不断扩大对外影响,拓宽办学渠道,广泛引进各种办学资源,加快民族艺术教育与国际艺术教育接轨,逐步形成“开放式”办学特色与优势。几年来,先后与朝鲜、韩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机构、文化艺术团体及知名专家、学者建立多种合作与交流关系,共同举办了50多次音乐作品及表演、教学、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活动,不仅引进了资金、设备、图书资料等,而且获得大量的音乐教育信息,学到了宝贵的办学经验,为把音乐学科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的民族音乐学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总之,我们把“民族的”、“地域的”、“传统的”贯穿到民族音乐发展思路当中,实施了一些举措,取得了一些成效:①“民族性”特色转化为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真正优势,加快民族音乐教育与国际音乐教育接轨,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事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开放式”办学特色与优势;
②充分发挥“地域性”优势,不断扩大对外影响、拓宽办学渠道、广泛引进各种办学资源,获得大量的艺术教育信息,学到了宝贵的办学经验。

但这些远远不够,一所高校是否具有优势、特色直接影响其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重要程度和在激烈竞争中的生存空间。所以,为提高生存发展能力,必须考虑发展特色。要高瞻远瞩、有战略眼光,要根据自身特色,找准定位,找准发展方向。

因此,我们把今后学科专业特色定位为:建立既具有中国朝鲜族特色,又借鉴朝、韩两国特点,且融合中西多元文化特点的学科。音乐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在整个中国音乐和世界朝鲜民族音乐两大坐标中,认清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及相关前沿课题,充分吸收中国以及朝鲜、韩国教学研究成果,拿出具有前瞻性,并有利于培养21世纪民族音乐人才需要的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为中国民间音乐的多元发展和世界朝鲜民族音乐的系统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①欧以克《民族高等教育学概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②北京大学朝鲜文化研究所编《中国朝鲜民族艺术类专业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

③刘邦奇、齐平《现代教学管理系统》,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④查有梁《教育建模》,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⑤田建国《大学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南宁: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