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畜牧业范文第1篇探索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已成为海南州畜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按照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科学利用草场资源为基础、以草畜平衡为核心、以转变经营方式为关键、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畜牧业【五篇】,供大家参考。
生态畜牧业范文第1篇
探索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已成为海南州畜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按照“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科学利用草场资源为基础、以草畜平衡为核心、以转变经营方式为关键、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总体要求,在分析当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畜牧业良性循环经济为发展目标模式的思路,并着重就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1生态畜牧业发展概况 1.1基本概况 海南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隅,青海湖之南,日月山以西,总面积4.46万km2,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3500m左右。州内气候寒冷干燥,大气稀薄,干旱少雨,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年均气温0.5℃~7.3℃,年降水量250~425mm,年蒸发量1826mm,无明显四季之分,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全州辖5县36个乡镇424个村1336个社44.92万人。其中,农牧民占总人口的74.8%;
共有各类草原5072.34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4663.39万亩,占全省草场面积的10%;
各类草食畜存栏461.39万头(只),占全省草食畜25%;
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为41.01%、46.53%、41.13%;
肉类总量53855吨,奶类总产量43606t,羊毛总产量4482t,绒毛总产量280.72t。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4490元。
1.2发展现状 全州畜牧业经过“十一五”的稳定发展,畜牧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设施畜牧业稳步发展,牧区水电路均得到较大改善,农牧民科技素质有了新的提高,畜牧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畜牧业效益不断增加,农牧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尤其是2008年在共和、贵南、同德三县的3个村开展生态畜牧业试点工作,结合3个村畜牧业发展实际,探索“减人减畜,多种经营”、“草场保护,建设养畜”、“草场治理,种草养畜”等三种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组建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农牧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截至目前,组建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146个,入社牧户18738户,668976人,入社率达59%;
入社草场1414万亩,入社率达41%,入社牲畜97万头只,入社率达35%。充分利用2011年省级支农资金扶持项目,投资4983万元,种植当年生优质牧草13.6万亩,选育生产母牦牛3760头,选育后备种公牛600头,能繁母牛600头,育肥绵羊6万只,修建草料棚156座9360m2,养殖小区13处,民俗产品加工销售点3处,“牧家乐”旅游接待点2处,购置牧草收储机械11台(套),饲料加工设备3台(套),建立河卡有机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培训农牧民2万余人次。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打造共和县环湖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兴海县河卡有机畜牧业示范区、贵南县草产业发展示范区、同德县良种牦牛养殖示范区、贵德县农牧藕合式示范区,并通过示范区建设、辐射启动村、带动建设村,进一步全面推进全州生态畜牧业建设。
2发展生态畜牧业优势 2.1发展基础不断巩固 全州畜牧业以“围栏草场、牲畜暖棚、人工种草、农牧定居”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改善,截止2010年,建成畜牧业“四配套”1.69万户,占总牧业户的57%;
建成畜牧业“八配套”,占总牧户2.7%;
建成围栏草场1957万亩,占冬春草场79%;
累计建成牧区畜棚1.69万座,覆盖率达57%,种植当年生牧草21万亩,牧民基本实现定居生活。“十一五”期间完成水利项目489项,投资71669.8万元,解决了16.3万人,172.46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
农牧区通电通讯得到较大改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490元,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2.2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海南州境内7条省国道线构成“三纵四横”相互连通的整体交通网络,交通十分便利,极具资源的集聚功能和市场的辐射功能。州内海拔高,气候冷凉,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草地无污染是发展绿色有机畜产品的理想之地。州内洁净的生态环境和较为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生态文化底蕴,为发展生态畜牧业构筑了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
2.3发展政策机遇十分有利 国家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三江源保护二期工程、游牧民定居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机制的建立,以及国家秩序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尤其是国家科技部批准的“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被省政府纳入全省“四大示范区”之一,以上这些政策机遇却为我州保护生态,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社会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2.4发展内在动力不断增强 全州上下谋发展,思发展、盼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高原生态十分脆弱,十分重要,十分需要保护,高原粗放的草原畜牧业走生态之路已形成共识,在保护生态中发展,把传统畜牧业的精华与现代畜牧业的先进理念和生产要素结合起来,是提高高原生态畜牧业综合效益的有效措施,是顺其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治本之策。
3发展生态畜牧业制约因素 3.1人、畜、草矛盾突出 全州牧民人均占有可利用草场269.6亩,畜均占有可利用草场10亩,牧民人均占有草食畜26.7头(只),全州理论载畜量432.79万羊单位,而实际载畜量678.7万个羊单位,超载率达56.83%,高原草地产草量不高,人工草地面积小,靠天养畜放牧的局面没有得到大的改善,人草畜矛盾突出,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依然较大,草原沙化退化现象还未根本改变,部分地区牧民已成为生态移民,脆弱的自然环境和有限的自然资源已给农牧民生产生活空间带来了威胁。
3.2经济基础薄弱 由于我州经济基础薄弱,城镇产业支撑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容纳劳动力就业少,州内经济依然以农牧业经济为主。地区经济的总体格局是:一产水平低,二产规模小,三产基础差。农牧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少,绝大多数的农牧民对草原放牧依赖性较大,难以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转移获得增收渠道,发展空间单一。#p#分页标题#e# 3.3组织化程度不高 由于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低,职业教育落后,技能水平低下,对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接受能力不高,外出务工能力较弱,农牧业新技术不能行之有效的全面推广,靠天养畜的局面未能得到根本改变。市场发育不足,农牧业市场化程度低,小农经济模式较为普通,特色产业规模小,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低,合作经济组织结构松散,运转不灵、稳定性差,畜牧业产业化处于初级起步阶段,还不能与大市场之间形成有效对接,农牧业综合效益不高。
3.4农牧业基础设施滞后 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大投入大建设,基础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与高原自然条件下的发展能力要求相比,差距依然很大,牲畜暖棚覆盖率仅占牧户的57%,围栏草场占可利用草场的42%,尚有36个村不通水,35个村不通路,加之高原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稳定增收的难度较大。
4发展对策 4.1加快发展草业 草产业是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实现生态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在保护天然草原的前提下,大力开展牧草种植,草地改良,饲草料基地建设、优良草种繁育基地建设。全州以贵南县塔秀、森多、过马营地区,共和县环湖、切吉地区,兴海县河卡地区,同德县尕巴松多地区为重点,建设4个草产业生产基地,发展舍饲、半舍饲畜牧业,推动草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打造海南优质草产品品牌,促进草产业的市场化发展。
4.2做大做强羔羊经济 海南州绵羊存栏323万只,占总草食畜461万头(只)的70%,是畜种结构中所占比例最大。发展羔羊经济是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加快周转、提高母畜比例、转变生产方式和实现草畜平衡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1)加强春羔生产改冬羔生产。加强技术指导,积极引导群众春羔改冬羔,推行适时早配和早期隔离断奶补饲技术,加强哺乳期羔羊的饲养管理和断乳后的羔羊育肥工作。(2)建立牲畜台账,做好羔羊出售工作。县、乡(镇)、村要建立以牧户为单位的牲畜台账,宏观控制牲畜数量,加强羔羊出栏监控,抓好羔羊出售工作,实施羔羊育肥“300”工程,300d育肥出栏销售。(3)培育羔羊龙头企业。培育扶持收购屠宰加工企业。采取“公司+牧户”的羔羊订单出售机制。(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结合国家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政策,建立地方扶持发展羔羊经济的激励机制,促进羔羊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4.3优化畜群畜种结构 按照海南州畜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认真实施好“良种工程”,优化畜群畜种结构,提高牲畜良种化水平。在南部生态畜牧业扶持区和环湖生态畜牧业示范区,以高原型藏羊、牦牛等当地品种为重点,进一步抓好藏系羊本品种选育、牦牛提纯复壮和黄牛改良工作,组建核心群,建立种畜繁育基地等项目,解决畜种杂、乱、差问题,提高个体生产性能和群体质量。在农牧结合生态畜牧业发展区,重点发展牛羊育肥、奶牛养殖、生猪养殖及水产养殖四大基地,加快专业村建设。
4.4推进产业化进程 依托畜牧业资源优势,通过创新机制、建立基地、树立品牌、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1)扶持发展畜牧业龙头企业。重点以肉类、乳类、绒毛、草产业等为主,积极开发特色加工,着力培育壮大一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因地制宜、多元创办、市场运作”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自我服务”的原则,落实财政、税收、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提高农牧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有计划、分层次加强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和农牧民经纪人培训,从而使提高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覆盖农牧户比例。(3)大力发展订单畜牧业。建立健全加工企业与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基地和农牧户发展,提高订单畜牧业的履约率。
4.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在道路、电力、通讯、水利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加大畜牧业“八配套”建设。(1)为提高牲畜生产效能,减少冬季牲畜掉膘死亡和仔畜成活率,大力建设标准化牲畜暖棚。(2)为了保护草场生态环境,解决冬季牲畜温饱,科学设计分区围栏、定期轮牧、合力载畜,大力建设草场围栏。(3)在草畜平衡、生态畜牧业实验区等重点地区,实施退牧换草,加大人工种草,大力发展草产业。(4)利用国家扶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的机遇,加大农牧民定居工程,逐步向高标准砖木结构方向发展,改善牧民居住条件。(5)以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为重点,加大建设饲草料储备设施投资力度。(6)为了减轻劳动负担,保证防疫质量和密度,加快动物防疫注射栏建设。(7)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杜绝破坏草原、.解放牧区劳动力,解决能源问题,促进草场良性循环,加大推广太阳灶使用力度。(8)解决牧民照明问题,特别是夏秋草场定居的照明问题,大力推广太阳能电源。
4.6强化科技服务 围绕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攻关,配套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探索建立不同生态类型畜牧业发展模式,建立“以产业为主线,以产品为单元的专家负责制”的科技创新应用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农牧民实用人才培训和管理力度,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牧民实用人才。加快牧区信息化建设,建立起以技术推广、疫病防控、畜产品监管、生产服务、市场信息、政策咨询、劳务信息等为一体化的州、县、乡、村四级社会化服务体系。#p#分页标题#e#
生态畜牧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草地生态畜牧业 试验区 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 S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232-02
2011年,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在毕节考察时提出毕节要努力建设成为我国“草食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的要求;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提出“在西北部地区建设草食畜牧业生产基地”;
《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的战略定位之一――“生态文明先行区”,既为毕节市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市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毕节市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1.草食畜禽持续增长
2012年末,全市牛、羊、鹅存栏分别达110.57万头、90.8万只和121.1万羽,与“十五”末相比(下同),分别增长44.14%、136.33%和37.95%;
出栏分别为25.96万头、52.87万只和100.21万羽,分别增长147.46%、249.59%和35.42%。草食畜禽肉类产量4.2万吨,占全市肉类产量的比重达10.55%。草食畜禽产值11.3亿元,占全市畜牧业总产值的13.38%。草地生态畜牧业正发展成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2.草地建设初见成效
据统计,2007年以来,累计新增人工种草面积223.97万亩,新增改良天然草场51万亩;
全市人工草地保留面积125万亩,建成威宁县双龙―秀水―哈喇河、赫章县威奢―兴发―水塘堡等连片万亩以上草场10余处,为特色草食畜牧业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3.良种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2007年以来,全市建成原种场2个,扩繁场10个,存栏种羊1.5万只;
建成贵州黑山羊原种保种区2个,贵州半细毛羊保种区1个,存栏贵州黑山羊种羊5万只、贵州半细毛羊种羊3万只;
威宁黄牛保种区2个,二元杂交母牛基地23个;
建成织金白鹅种鹅场3个,存栏优质种鹅4万羽。引进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利木赞牛、考力代羊、波尔山羊、努比亚羊、莱茵鹅、狮头鹅等优良品种对我市草食畜禽品种进行改良。建成牛改点369个、羊改点466个,累计人工输配母牛84.6万头,改良羊71万只,改良后的肉牛个体产肉量比改良前提高50公斤以上,肉羊个体产肉量提高10公斤以上。
4.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显著提升
建成县级动物疫情测报站8个、动物卫生监督站6个;
建成村兽医室442个,新建、改扩建乡镇兽医站250个。建成七星关、大方、黔西、金沙、织金五个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完善了纳雍、威宁、赫章三县冷链建设。全市牛羊口蹄疫、羊痘、羊梭菌性疾病、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牛出败等疫病免疫密度达到国家要求,牛羊死亡率均在国家控制标准范围内。
5.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
一是规模养殖发展迅速,生产方式发生明显变化。2007年以来,全市累计建成草食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620个,发展规模养殖大户1.4万户,规模养殖量达28万个牛单位,规模养殖比重从“十五”末的0.8%提高到18%。二是区域性生产格局日益凸现。通过近年发展,以七星关、织金为主产区的肉牛产业带,以赫章、威宁为主产区的肉羊产业带和以织金、七星关为主产区的肉鹅产业带初步形成,区域化生产畜禽能力不断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劳动力缺乏。当前随着全省工业化、城镇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青壮劳力大量转移进城;
同时由于劳动力价格上升,畜牧业比较效益低,导致畜牧业劳动力日益缺乏,从事养殖的农户日益减少。
二是土地资源少。目前,毕节市人均耕地面积仅0.66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
人均草地面积0.79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5%;
土地资源缺乏,分布零散,林草争地、粮草争地严重,人工种草越来越难,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
三是科技水平低。目前,我市牛羊养殖仍以分散传统养殖方式为主,科技应用率很低,结果导致牲畜发病率、死亡率高,个体生长发育缓慢,饲料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也较低。
四是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管理水平低,没有自己稳定的原料基地;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体系不健全,产业链短;
加工方式落后,家庭式、传统式、粗放型的加工方式占主导,绝大部分产品停留在初级水平上。
三、发展对策
1.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多渠道开发饲料资源。
1.1加快天然草场改良步伐。依托国家岩溶地区草地治理、三江源生态保护、石漠化治理等项目,按照“先好后次,先易后难,集中连片,稳步推进”的原则,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逐步对现有的天然草地进行改良。
1.2林草结合,大力推广林下种草。统筹规划,科学安排草种和树种,林下种草,林草结合,大力发展林下养殖,拓展草食畜禽发展的潜力,扩大草地畜牧业增长的空间。
1.3努力推进退耕还草。坚持将25度以上坡耕地逐步退耕,减少垦植活动。建立退耕还草补偿机制,实施草畜平衡奖励、养殖农户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牧草良种补贴等政策措施。
1.4正确引导流转土地种草。积极鼓励养殖大户、龙头企业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建植高产优质人工草地,进行集约化生产,发展现代畜牧业,在草种、化肥、资金、技术服务、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
1.5积极推广“多元”种植结构。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大力推广粮草套作、粮草轮作和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等模式,扩大饲用玉米、饲用甜高粱、紫花苜蓿等高产饲料作物种植面积,有效增加饲草供给;
积极推广冬闲田土种草,充分利用冬闲田土,保障冬春牧草供应,提高土地利用率。
1.6提高农副产品利用率。我市有大量的农产品加工副产品,要充分利用秸秆、糠、麸、糟渣、饼粕等农副产品,通过畜禽进行转化,变废为宝,增加饲料来源,为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夯实基础。
2.积极推进规模化养殖,努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2.1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变发展方式,按照农业部对规模养殖提出的“六化”(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要求和建设标准,依托项目,整合资金,鼓励和扶持有条件、有潜力的养殖场做大做强,加快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步伐。
2.2努力推进产业化经营。采取政策引导、资金补助、项目支持等措施,积极发展和扶持养殖合作社,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通过龙头的带动,提升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水平。
2.3规划建设一批养殖园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一个园区、一个畜种、一套技术措施、一套管理办法的思路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科技含量较高的养殖园区,推动草地生态畜牧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3.加强草地生态畜牧业支撑体系建设
3.1着力提高家畜良种化水平。采取“项目补助购种、政府贴息贷款、企业自主经营”等方式引导和扶持养殖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大户创办种羊扩繁场及能繁母牛养殖基地,满足全市草地生态畜牧业持续发展的供种需要。
3.2着力抓好动物疫病防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要求,认真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形成快速反应和扑灭机制,进一步提高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能力。加快市、县、乡、村四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充实和加强村级畜牧兽医技术力量,加强其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其服务水平。
3.3着力抓好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实施科技推动战略,加强畜牧业实用技术研究,切实解决当前困扰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创新服务方式,加强业务人员对养殖户的指导和服务,不断提高牛羊养殖水平和养殖效益。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充实乡镇畜牧兽医技术力量,切实解决基层技术力量薄弱、技术服务不到位的问题。
4.努力探索促进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新机制
4.1建立整合、协调机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计其功”的原则,重点探索在县级层面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在资金的使用方向上,扶大扶强,重点支持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参与项目实施。
4.2探索融资新方式。积极探索利用各级各类财政资金建立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企业和规模大户在生产环节的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和政策性奖补模式;
尝试建立政府引导型担保基金,为企业和农户较大额度贷款提供担保;
探索养殖农户联动抵押和担保机制,建立多户联保的贷款风险保障机制。
4.3建立滚动发展长效机制。大胆探索鼓励和扶持养殖户做大做强、持续发展的滚动机制;
在投入上,建立和完善“以奖代补”、“先借后奖”制度,增强业主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鼓励和促进养殖户长远考虑、持续发展;
在生产组织形式上,鼓励和帮助大型企业、合作社与农户紧密联接,推行定单农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不断发展壮大。
5.加大草地生态畜牧业的领导和支持力度
5.1制定和落实发展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文件精神,制定优惠政策,有效解决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5.2加强对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领导,充分用好现有行政管理资源,形成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运作格局。既要积极发挥行政组织体系的功能,确保有人干事、有机构办事;
又要依靠行政管理的有效手段,加大考核督察力度,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智山. 全国草地畜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中国草地. 1997, (5):
1~5.
[2]梅厚华. 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思考. 畜禽业总. 2012:
45~46.
生态畜牧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S-1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基本情况
按照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安排部署,根据省州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生态畜牧业建设方案要求,从2010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海南州5个县177个牧业行政村,建立以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的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机制。为此,2008年在省上确定的两个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的基础上,我州又确定了一个试点,全州共三个试点,探讨积累不同条件、不同地区、不同模式的生态畜牧业发展路子和经验。2010年在3个试点的基础上开展了5个示范村和51个启动村建设。2011年全面启动了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生态畜牧业建设村建设。到目前,陆续组建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170个。
二、建设情况
(一)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充分利用2011年省级支农资金扶持项目,投资4983万元(其中省级支农资金3000万元、州县配套542万元、农户及企业自筹796万元、招商引资645万元),种植当年生优质牧草13.6万亩,选育生产母牦牛3760头,选留后备种公牛600头、后备母牛600头,绵羊育肥6万只,修建60O草料棚156座、养殖小区13处(其中有机养殖小区1处)、民俗产品加工销售点3处、“牧家乐”旅游接待点1处60户,购置牧草收贮机械11台(套)、饲料加工设备3台(套),培训农牧民1300人次。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打造共和县环湖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兴海县河卡有机畜牧业示范区、同德县良种牦牛养殖示范区、贵南县草产业发展示范区、贵德县农―牧藕合式示范区,并通过示范区建设,辐射启动村,带动建设村,进一步全面推进全州生态畜牧业建设。
(二)生态畜牧业示范村建设有序推进。2010年,海南州生态畜牧业示范村建设在共和县元者村、贵南县麻什干村、贵德县吾隆村、同德县黄河村、兴海县上游村实施。目前,5个示范村入社707户2678人,整合草场60.74万亩,确定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目标,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
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建设探索出了以“种草养畜型”、“转产转业型”、“多种经营型”、“基地辐射型”、“能人带动型”、“减畜禁牧型”、“企业带动型”、“三产主导型”为主的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高原特色、海南特点的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
共和县:依托青海湖旅游资源和畜牧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产业、推进建设养畜、开展多种经营,为加快推进全州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积累了经验。
兴海县:紧紧围绕“河卡”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这个品牌,认真落实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充分挖掘优势资源,通过聚集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统筹生产用工,引导鼓励分流出来的富余劳动力就地创业,实现了畜牧业经营效益的进一步提升,初步构建了以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平台,以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基地+企业”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
贵南县:充分发挥畜牧业资源优势,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内部成立以农牧业生产、饲草料种植、牛羊育肥、劳务输出、多种经营等为主的生产经营小组,深化内部责任分工,规范内部管理方式,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形成了合作社经营模式多元化、项目建设整合化、基地建设规模化的特点,初步构建了以“种草养畜型、转产转业型、多种经营型、三产主导型”为主的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
同德县:以黄河村为核心,吸纳周边村社,建设优良牦牛繁育基地,成为省级良种牦牛供种基地,构建了通过基地辐射带动周边的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尕巴松多镇科加村通过草场、牲畜整合,核定载畜量,牲畜合理组群,进行分群放牧, 有效转移了劳动力,增加了非牧收入。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今后的建设思路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州生态畜牧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二是建设进展不平衡;三是项目整合不力;四是草畜动态平衡尚未形成。
(二)今后的建设思路
1、龙头企业是核心。目前全州肉、乳制品加工企业规模小,难以有效发挥带动畜产品市场的作用,市场占有率不高,有的刚刚起步,产品趋同化明显、特色化不足。因此,在培植、扶持现有加工企业走产品高端开发的同时,引进强势企业,开发绿色或有机产品,引领全州畜产品加工产业是当务之急。只有把一批龙头企业培育起来,才能提高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形成公司、基地、农牧户的产业和利益共同体,才能拉动畜牧业转型升级,生态和有机畜牧业才有实现的可能。
2、生产基地是关键。以分散为主,集中为辅,建立稳定的畜产品生产基地是产业链的基础。在基地建设上,应尝试以河卡为中心的有机畜牧养殖基地,以此为样板,辐射带动五县养殖基地建设。在面上推广时,宜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大分散、小集中.通过合作组织和各种中介组织,把市场做起来。
3、饲草料种植是要害。天然草场减畜禁牧压力要减轻,人工草场必须充分发挥作用。海南一直号称百万亩早作农业,除去退耕还林还草面积,目前全州135万亩播种面积中,适宜大面积机械化种植优质饲草的区域很多。因此,规划和建设饲草料基地,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必备条件,应该以农牧户为主,与企业种植相结合,培育草产业,以草产业助推有机和生态畜牧业。
生态畜牧业范文第4篇
国家和地区在制定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时必须把生态运行和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制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计划必须以更好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为目的,强调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相互统一,使资源要素、环境要素和各种生产要素在先进技术的作用下实现优化配置。因此,发展生态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把生态运行和经济运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考虑,使二者的发展具有一致性,具体体现在:
畜牧业生态经济具有明显的时空性④,是在特定时间下特定区域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具体形式。由于各个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程度不同,外在生态环境也千差万别,不同地区在畜牧业生态经济构建中所采取的模式必然有差异,例如以工业为主地区和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平原地区和山区、放牧为主和养殖为主地区,实现畜牧业生态经济的途径不尽相同。因此,可持续发展概念具有普遍意义,而畜牧业生态经济是从具体条件和发展模式上来说的。
生态经济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资源禀赋这一矛盾的必然产物。发展生态经济,是人类对经济发展的一种理性认知。生态畜牧经济作为生态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吸收现代畜牧科技成果和传统畜牧业精华,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情况,科学地将动物、植物、微生物组织起来,保护环境、增加畜牧业收入、满足人们需求、经济运行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一种生态经济体系,进行无污染、无废弃物的生产和消费,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组成的复合系统⑤⑥,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但由于二者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明显的不同。物质能量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导形式,遵循的是自然规律,畜牧业的生态系统是依靠食物链进行了能量传递和物质转化,更多地在系统内部完成了生态运行。而在经济系统中,物质转化具有更大的开放性,更多的留有人为的痕迹,消费者、生产者、政府等主体的作用更为突出,可以决定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方向、生产者生产方式和方向、管理者的管理取向,甚至可以决定物质的流动方向和能量的转化方式,因此经济系统的生态问题也就更为突出。
两个系统虽然在认识上可以抽象地加以分割,但在实际的运行中却是不可分割的,畜牧生态系统与经济两大系统之间存在着各种相互促进与制约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中,畜牧业生态系统输出的物质与能量是以产品的形式通过市场传递到顾客进行消费完成了物质与能量的转换,如农户用粮食、饲料喂养禽畜,肉制品加工购买禽畜进行在加工,而消费者购买这些禽畜产品等等,这些物质与能量转换并不是由生态系统而完成的,这种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决定着经济系统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而经济系统中完成的物质和能量的分解,以及再加工和合成的肥料、饲料又是畜牧生态系统的输入,同样地这种输入的量与质也影响着农业生态系统,特别是居民的消费意识与行为、生产者的意识与行为等主体制约着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向。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通过物质能量的不断流动,经济的运行,相互耦合成为具有反馈控制作用的复合系统。
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内部矛盾分析
在一个良性循环的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耦合,这样既可以实现生态系统能量物质持续良性循环,经济系统也实现持续良性循环。但是由于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在实际运行的不平衡性造成两者经常产生矛盾而互相制约。主要体现在:(1)运行周期不一致性⑦,生态运行的周期与经济运行的周期往往是不一致的,经济运行中的运行速度远远快于自然界的生态更新速度,而不恰当的经济运行方式就会打乱生态的平衡,致使生态经济系统需要更长的周期来恢复原有的平衡,因此这种破坏性往往具有长期的影响。(2)运行速率不一致,生态系统运行的有序性和经济系统的高效性存在不一致,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转化往往沿着食物链顺序转换,系统是相对稳定而有序的。而经济系统的运行并不一定是有序的,而更讲究效率性,因此可能会造成系统中某一主体为了局部利益而牺牲整体的利益,比如生产部门为了一时的高效而打乱原有的有序生产,政府管理部门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保护措施等等,而这些行为造成的资源浪费是巨大的,因此这种无序高效的生产往往超过了生态经济有序的运行,打乱了平衡。(3)投入收益周期不一致,生态效益获得往往是长期的,而前期需要大量的投入,而经济效益的获得则短的多,因此经济系统中的主体往往会为了短期的收益而牺牲生态系统长期的收益。这种现象也体现在科技投入中,更多的科技投入和发展往往更多的放到经济运行中,以获得更多的回报,因此废物资源化技术、消除污染技术、促进资源再生技术研究和推广大大落后与污染、生态结构和功能失调的速度。
因此人类为了满足短期经济增长的需要,通过技术、行政等手段人为干预、改造自然生态系统,以获取自身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而加剧了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运行的不一致性,这就可能与自然生态系统维持动态平衡的要求发生矛盾。这种只追求短期经济利益,采用粗放式、资源掠夺式的技术与经济手段,必将导致畜牧业生态恶化,自然资源枯竭,资源过度浪费,物质生产力下降,从而危害最终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存环境。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方向和效果就取决于这生态与经济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矛盾关系中,而矛盾运动状况的关键因素是人的行为,这里人是广义的人,是指系统中的各个主体,既包括基本的消费者,还包括企业、政府等主体。人既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因子,又是畜牧业经济活动的主体。作为自然的人,他要受自然生态规律的制约,参与生态系统的自然再生产,而作为社会的人,又并非纯粹被动地适应生态规律,而是通过经济活动去干预、影响自然生态系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服务。正是人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作用,使得人的行为决定了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是否可以有效的运行、反馈、调控和循环,使生态系统在满足畜牧业经济增长需要的同时,又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状态,使畜牧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保持平衡,最终促进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健康发展。
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内涵界定#p#分页标题#e#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概念结构。具体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整个畜牧业生态系统实现了畜牧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耦合,而系统中的子系统、具体功能、主体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都是为此而服务的。其次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的,而每个子系统承担着具体职能,具体包括畜牧业生产系统、消费系统、管理系统、技术支持系统而这些子系统及其具体的职能关系着整个畜牧业生态系统是否能够有效的运行。最后这些具体的职能是由子系统中主体及其主体间的关系来实现的,这些主体在不同子系统中起的作用不尽相同,但与子系统的职能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实现的目标是一致的。
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主要特征
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是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在多系统、多主体约束存在的情况下,将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运行有机联合起来,实现有效耦合,建立能够兼顾需求、效益、资源、生态的综合生态经济体系,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强调自然平衡,追求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畜牧业的生态经济是基于生态与经济有效耦合,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分解环节保持稳定,对产业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自然生态系统的某一环节由于人类干涉过度而失去平衡,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生态连锁反应,畜牧业的生态经济也就失去意义和价值。现代生态畜牧业在向社会提供符合社会需求的禽畜产品、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强调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求其生产方式有利于环境状况的改善,至少不破坏生态环境。这种协调和统一是生态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目标设计所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
生态畜牧业范文第5篇
1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生态畜牧业是指运用生态系统的生态位原理、食物链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共生原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并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农、林、草、牧、副、渔因地制宜,合理搭配,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一的畜牧业产业体系,是一个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多目标、多功能、多层次、多成分的组合合理、结构有序、开放循环、内外交流、关系协调、能协同发展和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是技术畜牧业的高级阶段。生态畜牧业主要包括生态动物养殖业、生态畜产品加工业和废弃物(粪、尿、加工业产生的污水、污血和毛等)的无污染处理业。
江夏区是国家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区)、全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部级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区)及湖北省优势农业板块基地(生猪)。近年来,江夏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畜牧养殖大区的优势,以发展生态畜牧业为突破口,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畜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畜牧业集约化和企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并且逐步向生态化迈进,呈现出生产发展、效益增加、生态改善的良好发展态势。当前,我区建成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规模场)92个,发展畜禽专业户2 000户。建成大型沼气工程41处,大型生物发酵床养殖小区32处,万头猪场千亩以上种养循环生态农业园(场)3处。2010年全区生猪出栏90万头、家禽1 900万只,肉蛋产量12.48万t,畜牧业产值20.5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比重的32.5%,增加值达到8.3亿元。
2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与成效
(1)坚持科学发展,调整养殖结构。为寻找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平衡点,对养殖结构和区域布局进行科学调整,充分发挥比较效益。一是调整优化规划布局,将武汉外环线以内和梁子湖、斧头湖沿湖岸线1 000m范围划定为畜禽禁养区;
将江夏经济开发区及周边区域划定为畜禽限养区,将外环线以南的南部乡镇划定为畜禽适度规模养殖区。二是调整优化畜种结构。集中精力,专心发展生猪、肉鸡、肉鸭,限制发展草食家畜。三是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实现家畜良种推广工程,引进美国、丹麦、瑞典冠军种猪以及印尼、印度高端种牛,不断提高良种覆盖率,全区良种覆盖率达95%。四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实现规模化前提下,注重标准化,2010年,怡山湾猪场、省农牧安山猪场、省畜科所猪场通过农业部全国首批畜禽标准化示范场认证;
巩固温氏活禽、贺站仔猪交易市场谋划生猪电子交易平台建设;
巩固现有屠宰能力,积极推动中粮150万头屠宰扩能生产项目,注重“新”、“深”,培育品牌。五是调整优化养殖结构。从单纯的畜禽规模养殖,向花园式生态型循环农业园(场)扩展,成功建设怡山湾、金林、光辉三个万头猪场循环农业示范园(场)。
转贴于
(2)坚持集约养殖,续建专业小区。2010年,以“亿只鸭工程”契机,着力建设肉鸭养殖小区,先后建成单批5万只和10万只养殖小区分别为22、2个,在建8个。目前畜禽规模养殖小区92个,其中万头生猪养殖小区40个,30万只肉鸡养殖小区12个,30万只肉鸭养殖小区32个,万只蛋鸡养殖小区4个,种禽、种牛、奶牛养殖小区4个,全区生猪、家禽集约养殖所占比例分别达到85%、95%。
(3)坚持资源循环,提高综合产能。为促进资源循环使用,将“两型”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摸索,跳出畜牧业,谋划畜牧业的发展。一是大力推进“一池三改”、沼气能源与有机肥生产。全区37个万头生猪小区采用红泥塑沼气技术,建成3 000~12 000m3沼气池35座,采用中温发酵技术,建成发酵塔2座,37处特大型沼气池年产沼气3 000万m3。配套建设有机肥生产,已经建成中化东方、鄂美等4处有机肥场,年产有机肥25万t。二是积极探索以生猪规模养殖为核心,以废弃物治理利用为载体,以土地流转经营为依托,以迁村腾地建设农民新村为手段,以助农增收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先后建成怡山湾生态农场,金林生态农场,光辉生态农业园。
(4)坚持环保养殖,实现生态发展。一是发展生态化基地建设。沿山边、林边、苗木基地边、蔬菜基地边发展生猪规模养殖,沿湖塘库坝边发展水禽养殖,沿107国道发展肉鸡养殖。二是推广生物发酵床养殖和生物减排技术。在6个万头生猪小区和32个30万只肉鸭小区推广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同时推广应用复合微生物制剂,降低废弃物中氮、磷及有机质含量,改造空气环境,达到减排目的。三是力推花园式养殖。在现有92处规模养殖园区,广植桂花、玉兰等名贵苗木,既美化了畜禽养殖小区环境,又增加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5)坚持品牌培育,增强竞争能力。通过培育一批养殖业品牌,做好产业链延伸,推进项目引进建设,增强了畜牧产业、畜牧品牌、畜牧产业链的竞争力。一是通过中粮集团、温氏集团等知名品牌企业进驻,带动我区畜牧生产方式转变和快速发展。二是培育“金林”种猪、“家佳康”肉品、“自然源”蛋品等自有品牌,提升江夏畜产品知名度和竞争能力。三是不遗余力推进“三品”、HACCP、龙头企业、示范场等认证认定,提升江夏区畜牧产品竞争软实力。四是做好新闻宣传,多方位展示畜牧业发展成果,为畜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舆论氛围。
(6)坚持防检监管,确保稳定发展。防检稳畜牧、经营活畜牧、发展强畜牧,是我区畜牧系统和畜牧行业一贯坚守的工作理念和发展思路。实际工作中注重两手抓。一手抓基础工作,确保两个100%,即确保农户散养基础免疫100%,规模场程序免疫100%。一手抓规范管理,确保“十个到位”。即组织领导、基础免疫、责任落实、工作计划、监管网络、巡查督查、检疫程序、畜产品监测、经费保障、考核奖惩等十个到位。全区2010年全年无一例重大动物疫病疑似疫情,无一例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成功检出并规范处置瘦肉精阳性猪191头。
(7)坚持助农增收,改善生产生活。畜牧业发展为农民持续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规模养殖占比大、底盘稳,又增强了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虽然历经洪灾、畜禽市场低谷期,但盘点全年,畜牧业仍然是地方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仍然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全区2010年畜牧产业链实现产值48亿元,其中养殖环节产值20亿元,畜产品及饲料加工环节产值25亿元,三产服务业产值3亿元,畜牧业为全区40万农业人口人均创造养殖环节产值5 000元,畜牧产业链为全区40万农业人口人均创造产业链产值12 000元。
3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江夏区生态畜牧业发展通过系列措施的实施得到快速发展,但生态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与畜牧业发展的矛盾,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与防疫监管、畜产品安全执法之间的矛盾。今后工作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做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促进生态畜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1)进一步合理调整畜禽养殖业布局,坚持标准化、规模化健康养殖。畜禽养殖业合理的空间布局、科学的种养结构、稳定的生产能力、与环境和谐的生态关系,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要按照2010年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合理调整畜禽养殖布局,划分禁止养殖区、控制养殖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区。
(2)进一步坚持监管并重的原则,推动种养结合生态养殖。畜禽粪便综合治理要从末端治理转移到综合治理;
要从工程建设转到建管并重,重在管理;
要从单纯的畜禽粪便治理转移到治理与生态建设相结合;
要从单纯靠政府投资转到以政府引导,养殖业主为责任主体,探索产业化治污、资源化利用新路子,切实改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