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信息社会学【五篇】(2023年)

时间:2023-06-15 10:05:07 来源:晨阳文秘网

信息社会学范文第1篇【英文标题】OnInformationSociology【文章日期】1997年2月26日【作者】邹志仁【作者简介】邹志仁,男,1937年生,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信息社会学【五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信息社会学【五篇】

信息社会学范文第1篇

【英文标题】On Information Sociology

【文章日期】1997年2月26日

【 作 者 】邹志仁

【作者简介】邹志仁,男,1937年生,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

,教授。主要研究领域:社会信息化,信息产业,情报研究方法。30余篇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210093

Department of Documentation & Information Science,Nanjing Universi

ty,Nanjing 210093

【内容提要】文章分析了当2010—2020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基本完成“信

息高速公路”建设时,将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生产方式、经济结

构的变化,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人际交流、传播媒介的改变,社会结构的改变,信

息生态问题突出。这些新事物和问题的提出,国内外学者对信息社会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必将推动一门新学科——信息社会学的产生。文章最后论述了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英文摘要】Once the "Information Highway" is basically built among

the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industrial countries during 2010—2020,

a series of new things and problems willappear,and changes will take plac

e in mode of production,economic structure, style of working and livi

ng, ways of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media, and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Problems of information ecology will becomeprominent. The

se changes and further researches by scholarson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socicty will form a new area ofstudy——information sociology. The target

s of the study inthis area are also discussed.

【关 键 词】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学information society/information sociology

【 正 文 】

自本世纪40年代末申农创立信息论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高度发展和广泛应

用,由于各相关学科(如控制论、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图书馆学、情报学、传播学

、分子生物学、仿生学等)的发展,扩展了信息学科的理论基础和应用领域,使信息理

论得到了重大的发展。在信息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其研究对象不断拓宽,研究不断深入

,产生了许多新学科。人们常把信息理论划分为三个层次:狭义信息论、一般信息论和

广义信息论。

广义信息论,即通常所说的信息科学,并不单纯属于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也不属

于思维科学。从信息科学研究的对象看,范围非常广泛,扩展到各个领域。与其它学科

不同,它不是以客观世界的某一种物质系统及其运动形态为研究对象,而是以许多不同

的物质系统及其运动形态的某一共同的方面——信息和信息交流过程为研究对象。所以

,信息科学包括所有与信息有关的领域,已形成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个学科

群。信息科学对应于广义Information Science, 笔者认为可对应于Information Scie

nces。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和涉及领域将不断

拓宽,必将产生一系列新的分支学科,丰富和发展信息学科群。

近20年来,信息技术得到了高度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工作、生活的各个

领域。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信息(数据)、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信息网

络的建设及其功能的扩大与增强,正在大力推动世界各国社会信息化的进程。1993年9月

, 美国克林顿政府宣布实施“信息基础设施计划”,紧接着世界许多国家竞相仿效,“

信息高速公路”热席卷全球。

作为信息高速公路雏型的Internet网近几年来获得了超高速的发展,正在广泛、 深

入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可以预计, 当2010 —2020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

国家基本完成“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时,它们的社会信息化程度将大大提高,整个世界

几乎都维系在信息网络上,世界将深刻地改变面貌,出现一系列新的事物和问题。笔者

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的变化

这种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信息技术越来越先进,并且广泛、深入地应用

于各个生产领域,经济信息化、产业信息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NP的比

重进一步提高, 产业结构呈现进一步高度化的趋势。另一方面,现有的生产方式、结构

将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一批“网络工厂”(或称“虚拟工厂”)——为生产某一产品,

由许多小型的、高度专门化的工厂(生产单位)在网络上组建“工厂”,当这一产品的

市场生命周期完结时,该“工厂”就解体,从而为某一新的产品再组建新的“网络工厂

”。这种“网络工厂”极具竞争力、生命力。随着“网络工厂”的逐渐普及,一个国家

乃至世界的生产结构、经济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经济将逐渐一体化。

(2)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多媒体信息网络联结着整个社会——政府、学校、

商店、医院、银行、公共交通、家庭……,使得公务、事务处理、贸易、金融往来、购

物、医疗、教学、信息交流、科学研究、学术会议、旅游、文化娱乐、休闲等都在网络

上(或网络辅助)进行,届时将出现“网络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将产生重大

变化。

(3)人际交流、传播媒介的改变

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高度发达,电视、电话、数据传输通道的合一,计算机

、电视、电话三合一装置的普遍应用,多媒体、交互式信息交流方式的实现,将极大地

改变现有的人际交流方式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格局与方式。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和获取

信息,点着自己需要的电视、电影、演出节目,方便地浏览网络上的信息资源,阅读报

纸、刊物、公告、参加学术会议、论坛,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和文稿,进行心理

咨询和休闲活动等。这一切将破坏现存的人文环境,逐步地改变人们现有的思维方式、

交流方式、文化氛围,产生一种新的“网络文化”。

(4)社会结构的改变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对社会的影响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①地球空前变小,社

会的结合更加紧密。不论你处于什么地理位置,属于何种阶层,只要你与网络相连,你

便既是“信宿”又是“信源”,真正体现了控制论创始人维纳的名言:“信息是社会的

粘合剂”。信息网络使得城乡之间的差别,获得商业、成才的机遇,接受医疗、教育的

水准,获得和利用信息的权利等这些现代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得到缓解,社会将变得较

为公平。②社会原有的块状结构和层次结构相结合的结构模式将发生重大改变,社会将

呈现一种网状结构;
目前高度自由的、开放的Internet网已迫切需要寻求一种“网络社

会”管理模式;
整个社会维系于信息网络,使社会变得更加脆弱。这一切必将导致形成

新的社会结构,要求探索新的社会结构和控制、管理模式。

(5)信息生态问题突出

信息生态是指信息—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社

会中,如管理不当将产生信息生态失衡,即信息—人—环境之间的非平衡状态。它主要

表现在以下诸方面。①信息超载。包括两方面的情况:一是指信息量过大,阻塞通道,

甚至使网络瘫痪;
二是指系统或个人所接收的信息超过其处理能力或信息未能有效应用

的状况。②信息垄断。指信息资源不合理地被独享或专用的状况。③信息污染。指信息

垃圾、冗余信息、色情信息、电脑病毒充斥网络。④信息犯罪。指利用网络进行信息骚

扰、诈骗、盗窃、破坏活动,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以至隐私。⑤信息侵犯。指国家之间利

用信息网络进行间谍活动,干涉他国内政,进行文化渗透。⑥信息综合症。指诸多与信

息有关的症候群。如个人信息综合症,即个人难以适应外部信息环境的症候群,包括信

息饥饿症、信息孤独症、信息恐惧症。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程度比较高,自本世纪70年代开始

,西方学者就开始了对“信息社会”的研究。美国著名社会学家D·贝尔于1973年提出了

“后工业化社会”的概念。A. 托夫勒于1980年出版了《第三次浪潮》,阐述了社会面临

“第三次浪潮”的深刻变化。S.诺拉和A.孟克于1980年提交了法国社会信息化的报告,

讨论了信息化社会的社会模式、结构和信息化政策。1982年,J.奈斯比特进一步提出当

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世界在以“工业社会”转变为“信息社会”。1988年W.J.马丁发

表专著《信息社会》。我国学者自80年代末起,也开始了对信息社会理论的研究。

信息社会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算社会科学;
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建模;
计算社会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841(2013)03-0087-07

互联网络的诞生和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同时也改变了人类观察自身的方式。尤其是随着互联网Web2.0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网络生活形态从被动接收信息向主动生产、交流信息转变。社交网络(socialnetworkservices,SNS)、博客(blog)、微博客(micro-blog)、微信等新兴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各类移动互联网工具兴起之后,每时每刻都有海量用户在使用它们记录着自己当下的感受、思想和情绪。这些信息大多会以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的形式在互联网空间中留存下来。而由众多个体不断生产并被实时存储下来的海量网络数据,恰好可成为研究者们观察人类个体和群体心理行为特征与规律的宝贵资源。同时,计算科学、数据挖掘等信息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使得高效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成为可能。上述两大条件的渐次成熟,促成了社会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计算社会科学(computationalsocialscience)”的诞生。该学科有望为社会科学和信息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机遇,而计算社会心理学作为计算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理应引起社会心理学家群体的注意。

一、从社会物理学、社会计算到计算社会科学

计算社会科学并非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的首次“联姻”,其现代努力可追溯至社会物理学。19世纪时,社会学创始人、实证主义哲学大师AugusteComte指出社会科学的发展大致会经历三个阶段:神学、形而上学和现代实证阶段。他认为在现代实证阶段,社会科学研究应采用物理学方法,追求发现各类现象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从而使社会科学成为能够接受科学检验的学科,即社会物理学[1],其核心思想是借助物理学中的一些概念和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规律[2]。社会物理学的诞生为社会科学的现展奠定了基础,对社会科学研究摆脱哲学思辨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40、50年代之后,社会物理学获得进发式发展,诸如哈佛学派、剑桥学派、瑞典学派、MIT学派如是等等,他们不断努力尝试用物理世界的规则描述和解释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并产生了众多有影响力的理论。

与此同时,信息科学也开始在西方萌芽,信息科学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与计算科学技术作为主要的研究工具与技术手段。半个多世纪以来,信息科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众所周知的巨大成就,深深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技术生态。

信息科学开始尝试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最初体现在“社会计算(socialcomputing)”这个信息科学分支领域。社会计算概念最早于1994年出现在英文文献中,由信息科学家提出,当时主要指社会软件,即电子邮件等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软件[3]。但随着现代信息网络的兴起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计算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王飞跃研究员从2004年开始系统提出社会计算的学科体系,他认为社会计算主要关注两大块内容:(1)关注信息技术在社会活动中的应用,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达成高度有效的人际交流;
(2)关注将社会人文知识嵌入在信息技术中,目的在于提高社会活动的效益和水平[4]。国际上一些知名IT企业,如IBM、微软等,先后成立了社会计算研究小组,探索如何利用社会科学等人文知识,开发有利于社会成员之间沟通协作的社交软件[5]。此时,社会计算的主旨在于强调以信息技术和社会人文知识为指导,目的在于开发有利于人们之间高效协作与交往的交流平台。刘挺进一步发展了社会计算的学科内涵,指出社会计算研究的目的在于如何利用计算系统帮助人们进行沟通与协作,以及如何利用计算技术研究社会运行的规律与发展趋势[6]。这里,社会计算已不仅仅局限于信息技术在社会活动中的应用,还包括使用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社会科学问题。

为与内涵不断流变的社会计算概念相区隔,进一步明确研究范畴、方法和原则,并强调社会科学理论思想在其间的地位,同时呼应Web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人类社会行为信息“大数据(BigData)”时代的到来,2009年2月,由哈佛大学学者DavidLazer牵头的来自信息科学、社会科学和物理学界的十余名国际学者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名为《计算社会科学》的文章。在这篇纲领性文章中,这些世界一流学者共同勾画了利用Web互联网、移动互联数据,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运行规律等社会科学问题的学科思想框架,标志着计算社会科学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7]。

主要由信息科学一方主动向社会科学抛出橄榄而催生出的计算社会科学,在分析工具上偏重计算科学为代表的信息科学技术工具,分析对象上倚重人类个体和群体在Web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无线移动设备上留下的各类行为和互动信息,着重探索个体行为偏好、动态人际互动、集群行为、社会演化、社会网络等问题。计算社会科学使用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社会科学问题,这与社会物理学方法论理念相类似,但又不拘泥于借用物理学体系框架去解读社会现象。计算社会科学使AugusteComte提出的社会科学“科学化”理想具备了新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计算社会科学”的学科概念已提出四年多,但国内信息科学界的很多学者仍习惯沿用“社会计算”这一术语。他们认为计算社会科学基本等同于社会计算,或者干脆将计算社会科学看作社会计算的一部分,比如刘挺就提出,社会计算包括计算社会科学和社会计算应用两大部分[8]。而本文作者认为计算社会科学与社会计算之间确有交叉,但两者同时也有不同的侧重面向。社会计算关注的重点有两个,其一是关注信息技术在社会活动中的应用,关注在信息技术中如何嵌入人文知识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活动;
其二是为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提供研究工具,重点关注信息技术的使用和发展。而计算社会科学关注的重点主要是使用信息存储、分析技术研究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发现社会运行规律。

短短几年时间里,计算社会科学就已成为国际科学共同体中众所瞩目的热点领域。信息科学和社会科学界诸多学者投身于计算社会科学研究之中,《科学》、《自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国际顶尖科学刊物上,不断刊登计算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国内外众多学术刊物出版专刊介绍计算社会科学相关研究。与此同时,美国还成立了“计算社会科学学会(ComputationalSocialScienceSo―ciety,CSSS)”;
美国GeorgeMason大学甚至成立了计算社会科学系,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授予计算社会科学博士学位的系所。

二、计算社会科学的主要研究范式

计算社会科学以计算机等现代计算科学技术工具获取和分析海量社会化数据,数据形式主要包括文本、图像、视频和音频等,其大部分来源于Web网络信息(如新闻网站、网络论坛、博客、社交网站、微博客等),还有一部分来源于现实空间中各种移动传感设备,如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智能手机等工具感知的个体活动信息数据[9-10]。除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信息科学通用分析技术之外,就目前已有研究而言,社会网络分析(socialnetworkanalysis)和社会建模是计算社会科学的两大主要且具有特色的研究范式。

Wellman和Berkowitz认为,社会网络是指由某些特定社会群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11]。近几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这种关系已经延伸到网络虚拟环境中。通过基于社交网络服务,如讨论组、即时通讯、实时消息、博客、微博客等,用户可以彼此分享和交流信息[13]。这种虚拟社会网络的迅猛发展正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12]。社会网络分析是社会学大师C.WrightMills在研究人类关系网络时提出的研究范式,社会网络分析依网络视角看待社会,把社会个体当作节点,将社会关系当作边,社会网络即由节点和边构成[14]。社会学家们最早开展了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小规模群体的人际关系、群体行为和社会结构等问题。发展至今,社会网络分析已广泛地应用到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物理学、信息科学等研究之中[16]。

目前,计算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者眼中的社会网络分析对象,主要包括对虚拟社会网络下的人物节点分析、社群挖掘和社会信息网络分析等,具体包含以下研究内容:(1)对人物节点的分析,主要通过个体的一系列网络行为(评论、转发、收藏等)分析其主要特征,根据用户之间的互动(关注、回复、跟帖等)分析人物节点的影响力,从而按照影响力大小将人物节点分为意见领袖、桥节点等;
(2)社群挖掘是社会网络分析的另一研究重点,社群通常由性质相似或功能相近的人物节点构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自发、无序行为背后的局部弱规则性和全局有序性[17]。因此,发现虚拟网络中有意义的、相对稳定的社群对网络信息的搜索与挖掘、信息的推荐以及网络演化与扩散的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3)社会信息的网络化分析,从宏观角度对社会信息进行量化分析,加强信息梳理,提升信息服务能力[18]。

社会建模技术由信息科学家和数学家提出并发展完善起来,是指对社会空间中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交互模式、人际关系、社群结构等复杂社会性问题,进行抽象描述并建立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模型,研究者可以模拟社会演化进程、社会现象的发展、人类社会行为及其变化过程,可进一步结合实验分析或为现实提供决策支持[19]。20世纪60年代早期,社会建模方法开始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至20世纪90年代社会建模才真正为社会科学领域学者所接受。时至今日,社会建模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公共政策研究等领域。

目前,在社会科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仿真模型是基于智能主体的社会仿真模型(agent―basedmodels,ABMs),ABMs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信息传播、社会规范的出现、集群行为等人类现象。ABMs模型的建立是自下而上的,采用Agent(智能主体)概念研究社会问题,Agent是一段特殊的程序,代表着现实中的社会个体模型。Agent具有能动性,即可以根据程序中的运行环境和规则自主地反应决策,学习并适应环境,还可与周边网络中的其它Agent彼此联系、相互影响[20]。基于ABMs模型,研究人员发展出在计算机上建立“人工社会(artificialsociety)”的构想。人类社会是由大量真实社会个体构成的复杂系统,人工社会则是在计算机上模拟出的由大量虚拟社会个体模型构成的复杂系统。其研究思路是在计算机中建立多个Agent模型,对不同特性的Agent设定不同的运行规则,让这些Agent相互作用并遵循一定规则运行,最后通过观察大量Agent相互作用的涌现属性,找到人工社会的规律,并用这些规律理解和解释现实人类社会中的宏观现象[21]。目前,利用社会建模技术对社会演化过程进行实验分析和评估,是计算社会科学热点方向之一,譬如通过社会建模测试和验证社会经济政策的效果,已被应用到社会公共管理与控制之中。社会心理学家AndrzejNowak等人在1998年时曾提出对社会人际关系建立仿真模型的研究构想,并由此抛出“计算社会心理学”(computationalsocialpsychology)的学科概念。AndrzejNowak等人分析指出,人际关系就如同神经元之间互相连接和影响,因此可以将动态的人际过程类比为神经网络模型,从而进行社会仿真建模。社会学家Macy和Willer于2002年向社会学界详细介绍了ABMs模型,倡导使用ABMs模型进行社会学研究[23]。之后,Goldstone和Janssen将ABMs模型用于集群行为研究之中[24]。Smith和Conrey提出ABMs模型适合社会心理学研究,并通过实验证明ABMs模型比其它模型更适用于群体人际互动建模[25]

三、作为重要分支的计算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诸多研究者已开始关注和尝试采用计算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和工具,专门探讨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相关问题,同时社会心理学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假设,可源源不断地激发信息学家们的实证研究灵感。

上文已有提及,计算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学科概念,早在1998年就已经由社会心理学家An―drzejNowak等人提出,当时的内涵是利用计算机社会模拟技术对社会群体心理及行为进行仿真、建模,属于信息科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如今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社会心理学的内涵也在不断演化。计算社会心理学已不局限于最初的社会仿真模拟,也开始关注使用信息科学技术作为存储和计算的工具,获得、存储与分析现代网络生活中海量人群的各种行为和互动数据,揭示人类心理特征和社会认知的形成机制及其发展规律。纵观近几年计算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一)大众情绪分析及其规律发现

互联网络空间中的大众情绪表达是计算社会心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从事在线文本信息分析的传统信息学者一般只对文本情绪做简单分类,比如以“积极一消极”、“支持一反对”、“支持一中立一反对”这种简单二元或三元分类方式,划分分析对象的情感态度,而依据心理学的情绪结构理论,我们可将人类情绪划分为5~6类基本情绪,以及多种复合情绪,并对每一种情绪的效价和唤醒程度进行客观评级,继而获得更为丰富和精准的人类情感信息。前者简单的情感划分框架可称为“倾向性分析”,后者可称为“情绪分析”,两种分析可合称为“情感倾向性分析”[26]。已有研究证明,依据情绪心理学理论成果或成型情绪量表扩充构建的网络情感倾向性分析指标工具,能够有效地预测实际的社会经济现象,如对产品市场份额、影视票房、疾病或信息传播状况、政治选举结果、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测,以及对突发事件的预警等[27]。这类网络情感分析工具能够实时地测量网络大众情绪,不仅为传统情绪心理学理论研究注入活力,增强了社会科学的实用价值,而且还支撑扩展了信息科学中传统的文本情感分析技术。譬如,同时兼具信息科学和心理学背景的学者JohanBollen等人,基于心境量表(ProfileofMoodStates,POMS)开发了网络情绪分类标准及其测量工具,并分析了2008年美国微博客网站Twitter.tom上高达几百万条微博条目(tweets)中情绪表达信息,发现Twitter微博条目中的“镇定(calm)”类情绪词汇量的每日变化趋势,可以成功预测2~6天后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升降,预测准确率达到87%[28]。目前针对网络论坛、博客、社交网络的情感倾向性研究已有很多,而由于微博客应用的快速发展,基于微博客平台的情感倾向性研究有快速增长乃至爆发的趋势。研究者可基于微博客平台,针对某些重大社会事件,进行网民情感倾向监测和分析,从而准确把握社会大众态度和情绪的变化过程,这对民意问询、公共管理决策等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二)经典心理学假设在网络大数据层面上的验证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科学,自诞生以来已建立和发展起庞大的理论假设库。这些假设通常要经过问卷调查、实验设计、统计分析等一系列研究程序和方法进行验证,其中往往存在非代表性取样、研究情境不真实等问题,因此传统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存在一定缺陷。然而,计算社会心理学研究能收集和分析实时更新的海量人类信息数据,这些数据具有大范围、真实和完全描述的特征,能够显著有效地解决非代表性取样问题,并避免实验条件真实性的拷问。因此,在大数据技术时代背景下,可采用信息科学技术或计算社会科学新研究范式,对已有的可计算心理学理论假设进行逐一检验和发展。譬如,美国心理学家Markey夫妇通过分析美国大选期间搜索引擎网站Google.com上各州的色情类词汇搜索量波动趋势,发现如果某政党“票仓州”所支持的参选者最终确实获胜,选举之后该州的色情类词汇搜索量会快速上升,并显著高于其它州。该搜索行为现象验证了进化心理学中经典的“挑战假说(challengehypothesis)”[29]。Golder和Macy则通过分析2008年2月至2010年1月之间Twitter.com上正向情绪类词汇和负向情绪类词汇出现频率的波动趋势,结果发现正向情绪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未发现支持日照绝对时长与正向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的证据,但验证了情绪心理学中有关情绪与季节、生物节律问关联的“阶段转换假说(phase―shifthypothesis)”[30]。

(三)海量信息中的社会心理新规律发现

现代互联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类活动带来了深远影响,用户可以使用BBS、博客、社交网络、微博客等多种工具或方式将自己当下的观点、状态和情绪表达出来;
同时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使研究者可轻松获得这些海量的网上信息,并从中发现隐藏的、有价值的人类社会心理新知识。譬如,美国心理学家曾发现,利用谷歌网站应用软件“谷歌趋势(GoogleTrends)”记录的网民对于自杀、自残、抑郁类词汇的搜索量数据,发现其与现实中的大众自杀、自残数据呈显著统计相关关系:在成人群体中呈显著负相关,在青少年群体中呈显著正相关[31]。再比如,通过对新浪微博海量信息的分析,中国社会心理学家周欣悦教授及其团队初步发现,自然灾害之后公众对于“公平”的关注会下降,具体表现在公平类词汇的每日词频变化趋势:在地震后的5~6天会有一个词频低谷,而在大约20天后会有一个高峰。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这些可被归类为计算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有很多是由信息科学家与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甚至政治学家合作发起,计算社会心理学的巨大学术价值还未被广大社会心理学家充分意识。在未来,信息科学与社会心理学的相互交流和促进,将是计算社会科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四、问题与挑战

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普及以及随之而来的信息数字化、生活网络化浪潮,给社会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互联网络海量数据提取、挖掘和分析技术的相对成熟,也给社会科学带来了方法论革新机遇。计算社会科学或社会计算已逐步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我国学者于2004年提出开展社会计算研究的倡议[32-33],之后许多学者纷纷投身其中,目前,开展相关研究的单位主要包括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计算社会科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和尺度影响着我们收集、整理、分析海量人类行为数据的能力,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和视角。与此同时,它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数据收集和存储中的问题。首先,计算社会科学在数据收集上存在着隐私权隐患。在互联网络中,用户存放了大量个人隐私,如个人信息、人际关系、共享信息等。不合理地使用这些隐私数据将会给公众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部分网络数据是无法公开提供给学术界使用的[34]。另外。当今的信息技术虽然能实现对大规模人类行为的全面实时记录,但在数据存储方面却仍然面临着巨大数据如何存储和管理的技术难题,当前的计算机系统还无法完全满足这一需求。

第二,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思维不适用于大数据时代。计算社会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互联网新兴计算平台下实时收集、更新的海量人类数据,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理论不再适用于这些数据的分析和规律总结工作。无论是相关关系亦或是因果关系,经典的社会科学研究都要求在实证之前明确相应理论假设,实证操作才能以此作为指导原则,去证实或证伪假设。但是在茫茫大数据之中,基于先期有限的前提假设寻找特定变量间的关系,无异于大海捞针。因此,计算社会科学领域亟需新的适于大数据分析的方法论思想及其具体技术。计算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者们也在不断努力,譬如Reshef等人于2011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一种在海量数据集中发现潜在重要关系的新统计方法“最大信息熵非参探索”(maximalinformation―basednonparametricexplo―ration,MINE)。这种方法能对变量间不同类型关系进行快速评估,发现大尺度网络范围内的关系类型,利用这种方法研究者无需对其寻找的关系有所了解或设立前期假设,就可以检测由多种因素驱动的复杂模式。作者还将MINE方法与其它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MINE更适合于做快速的数据关系探索,这将有助于计算社会科学领域的大幅发展[35]。

信息社会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信息社会;
公共意识;

[作者简介]邹颖佳(1981―),女,南昌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江西南昌 330099)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MKS143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逐步得到新的觉醒,个体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平等意识正在得到重新定位。公共生活领域、公共意识也随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虽然“公共意识”概念理论方面研究比较少、比较新鲜、比较洋气,相关交叉领域的研究更是缺乏。但是,“公共意识”所指向的客观实在内容却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早已有之,比较接地气,并且是意识形态方面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社会,“公共意识”不仅仅具有学术性,在社会实践层面也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下,大学生作为时代精英群体,理应需要培养积极的“崇公抑私、大公无私、克己奉公”等公共意识观念,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进而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公共意识的概念和信息化指向

在信息语境下,信息社会中的公共意识实际上就是公共意识的具体化、现代化,是建立在信息社会结构和信息社会实践基础上的一种以公共伦理为准绳的社会意识。大学生公共意识主要是强调大学生在信息网络社会中对公共领域内准则、规范等方面的一种思想层面认可和对于客观外在公共事物的一种遵守、关心和改善、建构、塑造以民众利益和社会需求为依归的伦理规范、政治价值和社会制度的深层意识。

公共意识在不同历史时空当中对于不同的群体存在着不同的特质,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涉及到公共意识培养的共同性,也面临着公共意识培养的“信息社会”、“大学生”等方面的特殊性。其中,共同性方面,主要是涉及到“公共”、“社会意识”、“社会公德的历史渊源”、“公民伦理”等方面;
特殊性方面,主要是涉及到“大学生的自然社会”、“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大学生的公民社会”等历史考量。这些“下设”的具体问题领域为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历史参照。倘若我们将“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看做是一个整体,必然也会存在着一种不同的历史分期。这也是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需要注意的方面。比如,传统社会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公无私、天下为公”等等,正是在这些思念的熏陶下,涌现出了大批出色的时代英雄、时代担当。

当前,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养总体上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具体体现在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的经济制度、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的政治制度、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的思想观念等方面尚未成熟。这是一个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方面的危机方面,同时,也是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方面的契机空间。在实践方面,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方面存在着两个领域的转向,其中一个是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是要转向“信息凸显的具体国情”,另外一个方面是转向“信息为主的现代语境”,在培养的原则方面是要坚持不能忽视的“阶级标准和历史标准”两个方面,这是公共意识培养得以科学化保持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从范畴上来看,属于当下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伦理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信息社会当中,伴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逐步增强,政治文化逐步多样,大学生公共生活领域的问题逐步体现出来,其中尤其涉及到大学生公共意识方面的缺失。这种传统公共意识的缺失在信息社会当中得到了“更大化”的呈现,与此同时,一些基于信息社会的大学生公共意识新缺乏――民族精神的整体肢解、公共意识的稀缺、国民公德心的缺乏、公共人格的萎缩等――也得到了高度关注。信息社会当中大学生公共意识缺乏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自己身心的公共意识认知;
(2)传统公共文化的缺乏;
(3)学校公共精神教育的不足;
(4)家庭中公共意识教育的不足;
(5)信息社会公共意识问题的具体呈现。上述因素迫切地推动着信息社会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的提出;
(6)除此之外,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在实践、理性以及主体精神均存在着具体的问题。

二、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培育的特征反思

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特征是多样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体现。首先,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是一种蕴含在公共社会里面最深的基本道德和政治价值层面,这种深层次的社会公共意识主要体现一种信息民主、信息平等、信息自由和信息秩序和信息利益、信息责任等一系列的基本信息价值命题;
其次,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是一种现实语境下的公共事务关心,侧重于一种积极的公共秩序建构,在网络方面体现出了其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价值;
再次,根本上看,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的,这是一种建立在公共意识层面的经济公平的增长和经济层面的宽容,以及社会精神正义层面的一种信仰追求;
最后在信息社会当中,大学生公共意识转换为一种大学生公共制度、公共规则、公共行为以及一种民主制度的精神推行。

2.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育体现出一种人格的独立。首先,信息社会中公共意识是指一种在信息社会中独立人格以及平等人的具体呈现,在这里特别重视一种大学生的自觉参与、主动关心以及勇于在实践中维护社会正当利益的积极风貌;
其次,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强调一种大学生的共同活动,集体性,规范性和执行性;
再次,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存在与社会中人格缺乏以及不和谐问题有着紧密的关系;
最后,大学生公共意识是促使着家庭意识转向社会现实的一种具体体现。

3.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育是具体社会实践的历史体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学生家庭和血缘意识是十分强烈的,但是在信息社会当中,其中浓缩着社会的一种现代化转型,也包含着家庭意识与社会意识的不断渗透交叉,属于一种传统社会意识向现代社会意识的不断转向,也体现出一种传统公共社会意识精髓的继承和扬弃;
此外,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实则也存在着具体的社会限制,诸如独立人格的缺乏,民主意识的缺乏,权利意识的缺乏,参与意识的缺乏等等。

4.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育体现出一种系统性。诸如大学生公共意识的环境培育,大学生信息社会公共意识的自律要求以及信息社会中的大学生社会具体公共意识培育。此外,限制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培育的“德育工作不足”、“教育整合不足”、“文化氛围不强”、“科学研究不足”、“舆论引导不足”等等都体现出了一种公共意识的系统性。

三、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培育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大学生对信息社会公共领域的认知。虽然,公共意识内涵尚未得到统一的严格的研究,但是通过关注公共意识、公共精神,我们可以逐步实现在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中去理解和使用公共意识。就领域而言,在信息社会中,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对信息社会公共领域的认识和在公共场合能遵循场所的行为规范有更加清醒的认识。这为人们进一步探索当代大学生公共意识培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料。

其次,有助于大学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形成。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养一则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也是大学生在信息社会下融入社会,参与公共服务,完善自身社会性的一种信息化阐述。这种公共意识的发现和培育不仅仅具体体现在对大学生自身品性的要求,更体现在对信息社会组织、网络群落、信息制度的社会品性要求,最终实际上是一种信息氛围中社会风气、社会文化的形成,在这种信息环境下,大学生的公共意识是以利他的方式存在的,有助于大学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一种形成。

再次,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作为信息社会中公共生活领域的重要群体,也可以理解为是公共意识培育的核心。当下,信息社会发展迅速,大学生作为信息群体,其价值观、行为思维、心理都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只有去除了这些问题,才能促使大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相关研究的进行。当下,关于信息社会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是非常缺乏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教育的形式、方法和途径的不足;
(2)信息社会的特征呈现不足,尤其是虚拟性、共享性、系统性等方面的研究不足;
(3)信息社会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与行为研究的关联不足;
(4)信息社会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创新思路不足。

信息社会学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首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由于信息技术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及对教学目标存在片面理解,导致学生的信息素养得不到提高,这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带来隐患。本文通过对新课程目标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隐患问题。在引起警示的同时加以探讨解决。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社会效益问题在当前社会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一、对现实中信息技术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信息技术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和对信息素养的解读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之所以要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首要目标,最终是为了为社会培养信息素养合格的公民并为大学培养创新型高科技人才打基础。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全面理解信息素养的含义,并科学地运用于实践。才能使培养的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为高等院校输送道德高尚、品学兼优、具有创新意识的合格人才。吉林省长春工业大学信息传播工程学院李赫老师为了了解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现状,对吉林省五个地区(长春、四平、延边、通化、白城)的34所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课堂观察等调研活动。结果表明,多数教师不具备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等深层问题的意识。信息技术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现状令人堪忧,中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问题存在重大隐患,信息技术教育的社会效益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现代社会中青少年思想道德脆弱

权威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上网的青少年的比例占青少年总数的48.6%,而有过网恋经历的比例占上网青少年人数的52.2%。我国公安部2009年组织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对网络涉黄犯罪进行了严厉打击,尽管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网络管理具有隐蔽性高、监控难度大、服务器远在国外等特点,色情信息还是见缝插针地污染着我们的青少年网民。动用国家机器打击网络犯罪的做法仅仅是治标行为,而治本还需要依靠我们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实践中深入贯彻国家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目标,大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

二、重视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培训质量,切实提升培训效果

2010年5月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教师培训工程做了明确规定。省级和市级教育部门几乎每年都要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但很多培训只把重点放在了新课程、新理念等比较抽象的概念上,对一些基层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指导意义不是很大,缺乏可操作性。再者由于培训时间短,加上有的地方路途遥远,很多教师下了火车就听课,效率很低,甚至个别报名参加培训的教师把职业培训当成了旅游的机会,主委会管理松懈,致使很多培训变成了浪费时间、精力和钱物的形式。

鉴于当前的社会形势,信息技术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在对信息技术教师在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规模上做出相应调整。首先,在培训时间上应该安排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职前培训应把重点放在上岗教师对信息素养的全面理解上,职后培训要加强“形成信息问题”“批判地评价与利用信息”“表达与交流信息”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其次,在培训内容上不但要解读信息技术教育新的理念和新课程的分析等理论性知识,还要针对学生和教师的现有水平和对信息文化素养的理解程度,制定出明确的教法和学法。第三。在培训规模上不能仅仅培训那些骨干教师和领导。而要深入到农村中学一线。在此。师范类高校和省教育厅要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通过基层调研。把对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送到基层学校去。在培训中应渗透运用信息技术的思想和方法,使参加培训的教师能够自然地将信息技术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运用到工作和教学中去,用自己的信息文化影响学生,为社会培养信息素养合格的公民,为高校输送信息素养较高的人才。

三、结合学科特点。倡导信息文明

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属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培养的是将来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的科技人才。作为高中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培养学生与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信息素养的最终表现。如果我们只注重对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教授,忽视了对学生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就违反了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则,违背了正确的社会主义教育方向。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化浪潮,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愈来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能力培养的同时,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改善学习方式、方法。这对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和提高创新意识至关重要。而明辨是非,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上网等相关信息教育,在当今青少年网民面前显得尤为突出,这些都是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只有使他们懂得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处理网络信息,实现网络信息为青少年学生服务,促进青少年信息文明的发展,如此。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才真正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才真正体现出信息技术教育的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本体性知识,全面理解信息素养的实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深入贯彻新课标精神,真正落实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一课程目标;
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才能真正体现其应具有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信息社会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 网络 社会化 德育

无可置疑,信息社会化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把越来越多的人联系在一起,当然也把传统的、封闭的教育推进到现代的、开放的教育。因此,我们应当正确面对信息社会化的影响,充分利用信息社会提供的机遇与挑战,去加强学校德育教育,使学生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化的年代里健康成长,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一、信息化社会对学校德育教育的影响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信息社会化对学校德育教育的影响也有正反两个方面:积极影响与消极作用。

(一)积极影响分析

信息网络以其强大的覆盖力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教育的大融和,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德育的内涵,创造了新的德育方式和途径,使学生能在广阔的德育环境下接受熏陶,具有积极的影响。

1、信息网络扩充了德育的内容。我国传统的德育教育,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与法制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主,而忽视了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接受的教育是被动的。同时,通过信息网络,学生可以主动地去猎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打破了知识传授的时空界限,使学生随时随地获得知识成为可能。再者,信息网络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竞争与协作精神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的德育素材。事实上,信息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内容新颖、及时便捷、数据资料全面的载体。因此,信息社会化就为促使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诸方面的竞争与协作提供了便利,更为人材的交流与流动提供了便利。有许多大学生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择业,或者出国留学。实践表明,信息网络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学生的竞争与协作精神,能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2、信息网络提供了新的德育途径与方式,更有助于实现德育教育目标。我国传统的德育教育途径与方式限于说教,限于课堂或课后对学生的了解关怀上,限于树立榜样、精神陶冶的方法上,这样就使得德育教育工作方法单一,难以达到“知、情、意、行”四者的统一,因而效果有时不是很明显。但是,信息网络却能打破时空限制,利用它自身的网络提供各种各样的德育途径与方法,比如学生可以利用BBS找自己信任的教师进行双边和多边交流,利用网上聊天把自己心里的秘密向别人请教,利用E-MAIL方式进行心理咨询。总之,通过不同的德育教育途径与方法,可以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很显然,信息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了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巩固了学校的德育效果。

3、信息网络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育人环境。传统的德育环境在时间上是间断的,在地域上是有限的,并且由于人力(家长,教师)的限制,也不能做到面面俱倒。但是,网络却能克服这些缺点,它可以在课上也可以课下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德育教育。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自身的虚拟功能、图像显示以及特殊的视频、音频功能和多媒体的交互性,形成生动活泼虚拟的现实环境。这些环境,丰富了原本枯燥乏味的有限环境,为德育开辟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二)不利因素分析

信息社会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前所未有的,对德育的促进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产生了各种社会问题,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国德育工作的有力开展。

1、信息环境的开放性和难以监控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德育教育的可控性。信息网络是全天候的,二十四小时开放。并且,它又具有容量极大的特点。所以,学生能够很方便地从网络上吸收到知识。但是,这些知识的性质如何却无从知道或者无法鉴别,这不利于学校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动态。

2、西方腐朽文化对学生的侵蚀,加大了学校德育教育工作难度,是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信息化社会,促进了各国之间文化相互交流与协作。但各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制度、法制环境、风俗人情不同,文化也有着各种冲突。其中,拜金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以及惟我独尊的世界观,侵蚀着我国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特别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另外,西方国家的凶杀暴力、色情的东西会乘虚而入,不断腐蚀我国青少年的思想。因为,青少年年龄小、阅历浅、是非辨别能力差,极易受到错误思想的侵害,对我国青少年造成极坏的影响。在这方面,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因此,网络信息化的消极影响在客观上加大我国德育教育工作的难度。

二、信息社会化条件下加强学校德育教育的对策

客观来讲,社会信息化对德育教育工作的影响主流是好的。但是,对其消极影响也不能掉以轻心,应该采取稳健措施,扬长避短,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全面进步。

1、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德育教育工作,做到从根源入手,以适应信息化社会

部分学生之所以为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侵蚀,究其原因是他们阅历浅,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就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先进的做法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走出课堂,多与实践结合,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德育教育上,要从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调整:要把马克思主义教育融入德育教育全过程,思想品德教育要体现学习时代的特点和要求,要注意用信息社会的具体国情教育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这样才能正本清源,才能明辨是非、善恶、丑陋,才能自觉增强对错误思想的抵制力,从根本上克服信息社会对德育教育的消极影响。

2、渗透情商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情商》的作者戈曼认为,人的认识、理解、掌握情感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一样,可以影响人的一生际遇。情商的内涵,不外乎五个方面:自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关系和受挫折的能力。信息社会条件下,学生对外界的接触面不断加大,竞争的日益激烈,也在客观上要求进行情商教育,从学生的个体内因出发,塑造学生健康完整的个性。按照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对健康作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美好状态和完全安宁。因此,现在的德育教育,应从学生的健康出发,积极渗透情商教育,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班主任应当通过主题班会,通过跟“问题”学生谈话,通过播放与《情商》有关的课件来加强和渗透情商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3、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管,利用信息网络的优势,加强德育工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