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新基础教育【五篇】

时间:2023-06-15 10:30: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新基础教育范文第1篇上海闵行教育快速发展探寻录之二20世纪与21世纪交替之际,闵行区酝酿了一场对基础教育进行“革新手术”的改革,以华东师大教授叶澜领衔的“新基础教育”推广性、拓展性研究与实践,在闵行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新基础教育【五篇】,供大家参考。

新基础教育【五篇】

新基础教育范文第1篇

上海闵行教育快速发展探寻录之二 20世纪与21世纪交替之际,闵行区酝酿了一场对基础教育进行“革新手术”的改革,以华东师大教授叶澜领衔的“新基础教育”推广性、拓展性研究与实践,在闵行区27所中小学先后展开。这场看似没有硝烟的教育改革,却触动了基层学校最敏感的“神经”,经历了“碰撞”、“认同”与“内化”的本土化过程,成就了一批校长、成就了一批老师,最终让学生受益 新基础教育 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新基础教育 让教育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新基础教育 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解读 叶澜观点 新论一:在我看来,普通中小学是整个中国教育的基石,是孕育中华民族未来的摇篮。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21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

新论二:我把21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定为“实现转型”,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新论三:“新基础教育”课题组与实验学校的成员,正努力地把上述认识转化为实践形态,开展着创建新型学校的研究性学校改革实践活动。

“新基础教育”宗旨 就是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人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二是改变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现实践层面上的转换;

三是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轨迹 1999年成立上海市新基础教育研究所与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
同年实验扩大到十七所学校;

2000年上海市教委认定新基础教育研究所为市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基地;
同年实验学校扩大到27所;

2001年闵行区获第二届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奖一等奖。同年中国教育学会认定闵行区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主要探索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推广问题。

为转型性变革铺路 经典提要:实现基础教育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是社会与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而认定“新基础教育”理论作为引领闵行区学校实现转型性变革的选择,则是闵行人的慧眼与胆略。

有人说,选择一种理论就是选择一种变革的方式。这是十分有道理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力图“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人都真正‘活’起来。”这种“生命激活”理论正是闵行人多年求索的。认定了“新基础教育”就是要仰仗“新基础教育”来实现区域性基础教育的整体转型。

于是,成立新基础教育研究所、创设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组建新基础教育的指导与管理队伍的“铺路工程”在闵行区有序地进行着。

形式多样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学习与宣讲活动在闵行区开展得如火如荼。从校长、书记到三大主任(教导、政教、科研)及三大组长(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进行地毯式的“硬培训”,让基层学校的领导与教育教学骨干走近“新基础教育”,了解“新基础教育”;
同时按自愿参与的原则招募实验队伍,实现“新基础教育”推广性研究在闵行的“软着陆”。

变革学校先变革校长 经典提要:“新基础教育”理论在推进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实验学校校长对“新基础教育”理论理解的深浅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变革的水平。因此,抓好校长这支队伍,致力于校长教育观念的变革,强化校长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成为“新基础教育”推广性与拓展性研究的重要策略。

要当先生先当学生,校长要带领老师搞新基础教育,自己先要读懂新基础教育,没有这一点,实验是搞不好的。于是,该区成立了由实验学校校长及分管实验的副校长参加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学习高级研修班。研修班在叶澜教授的指导下,一方面解读新基础教育理论,使校长对新基础教育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体系的结构及其丰富的内涵有了深刻的了解;
另一方面深入课堂、深入班级,听课、说课、评课,看班级建设的状态,参加新基础教育的现场研讨。

为期一年的校长研修班使校长们获益匪浅。这种在专家引领下的学校校长培训模式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评价与充分肯定。

教师在实践中变革自我 经典提要:五年来,从学校领导到实验教师在新基础教育的引领下学会了反思与重建,他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最为有趣的变化是“源性”之变。以往,每当出现问题时,总是校长怪老师,老师怪学生,这叫从“校源性”到“师源性”再到“生源性”,现在正好反过来,学生出了问题,老师、校长先从自身找原因。比如,学生上课开小差,这是课堂上常见的问题。参与新基础教育实验的老师就会反思,自己备课、讲课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有了这样的思考,老师看待学生的

眼光也就温柔了许多,师生关系自然紧张不起来。

一天早晨七点多钟,一位参加新基础教育实验的青年老师来找推广组的同志,说要她开一堂新基础教育的研讨课,心里实在没有底,怕搞砸了。说着就流起了眼泪。

新基础教育理论在向课堂推进的初期,这样的场景并不是唯一的一次。在超越自我、变革自我的过程中,叶澜教授带领课题组的专家,会同闵行区教育局领导及区教科研人员“相约星期二”深入课堂第一线进行现场研讨,叶教授把它称为“号脉与捉虫”。刚开始,实验教师很不适应,专家评课直捅人的痛处,有时甚至忍不住要哭。于是星期二便成了“黑色星期二”。随着研究的进展,老师们感到专家的剖析入木三分,心服口服,当时虽然“很痛”,但过后却会产生豁然开朗的,让你思路更为清晰,人也更为自信。于是一些老师便开始“渴望星期二”。有一位老师原来要去医院动手术,听说叶老师要来学校指导,她手术也推迟了,一定要上一堂研讨课让叶老师指导。

三大承诺为变革之路护航 经典提要:闵行区在实现学校转型性变革的过程中清楚地认识到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充分利用制度的力量推进“新基础教育”的实践研究。他们提出了“组织保证”、“时间保证”与“经费保证”的三大承诺作为实践“新基础教育”理论的重要保证。

闵行区自上而下纷纷成立了推广“新基础教育”的领导班子、工作班子与实验班子,作为实践“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支持系统。

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与科研、师训、专家组协调行动,落实新基础教育的研讨、交流、学习与培训的时间。

五年来,闵行区各实验学校为开展“新基础教育”推广性研究投入了500多万元,力图从课堂教学、班级建设与新型学校的创建来实现学校从“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这一举措对闵行区基础教育的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实践 “双七条”:实践“新基础教育”的标尺 “新基础教育”始终把课堂与班级作为其转型理论论述的重要基点,并在实践层面给予高度关注。尽管如此,广大教师在操作的过程中仍有云里雾里的感觉。于是,参与实验的先驱们依据新基础教育理论以及在实践中遇到问题,为实践者设计了“双七条”,即课堂教学七条与班级建设七条。

课堂教学七条是: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
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和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班级建设七条是: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双七条”给老师提供了一个判断的准绳。有的老师说,过去谁也不承认自己上的课是传统的,谁也不承认自己的教育观念陈旧,那是因为没有一个可供人们参照的尺子。“双七条”的具体条款今后或许会变,但在改革中不断探索总结的思路不会变、也不该变。

听课评课新变化:听课听学生评课评老师 “新基础教育”的听课、评课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星期二”是“新基础教育”的研讨日。叶澜教授去实验学校听课,总是坐在教室前面,面对学生听课。新基础教育的听课,是听学生,听学生在课堂的表现,看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发展,完全改变了以前听课“听老师”的传统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新基础教育”的评课,多评老师的缺点少评优点,而且更加关注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动态生成,抓住课堂教学的细节,培养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智慧,教师“会教”和学生“会学”和谐统一发展,让师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上得以充分体现。

我们是阳光:教师职业是尊严与欢乐 多少年来,教师的形象就是《烛光里的微笑》,照亮别人,燃尽自己,悲壮而无奈。可如今,闵行区华坪小学的教师们,却自豪地宣布:“我们不是烛光,而是灿烂的阳光!” 年轻校长王叶婷认识到:“只有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才能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他们进行了“营造师生发展空间”的课题研究。原来冷冰冰的管理变得亲切了,开会不再是布置任务,而是有效对话;
校本培训成了“大家教大家”的小团体互动;
教导处鼓励教师自主听课、自设研讨课、自报“三格杯”竞赛;
科研室帮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改变教育理念与思维方式。“校长信箱”“BBS”开通了;
“华小之窗”改为可互动的电子版;
“周末课堂”的读书会、拳操队、旅游团,还有“阳光书吧”“心语静室”……浓浓的大家庭式和欢乐的氛围,唤醒了老师们的主人意识。新教师顾燕红在读书笔记《“夸父逐日”新解》中写到:新时代的夸父们,除了坚韧不拔地按预定目标追逐太阳以外,能否改变思路,去迎接明天升起的太阳呢?或者想方设法,把自己变成发光发热的“太阳”呢?青年人大胆的思考,震撼了大家的心:如果每一个教师都能自信地宣布:“我就是太阳!”这才是学校的真正成功。

于是,他们大胆地改革原有的“宝塔式”奖励制度,创造了“阳光教师”群体培养机制,以“绿荷、蓓蕾”——“绿叶、剑兰”——“星光、阳光”教师来命名,阳光教师为最高层次。这样,每个教师都有“光环”与“台阶”,有了自信与追求。

后生不畏权威:学生向老师“叫板” 这是一堂小学语文的“新基础教育”研讨课。老师在讲到船过闸道时人会有一种“飞天”的感觉,这时有一个学生问:“飞天”是什么意思?老师随口答道:“飞天”就是飞向天空的意思。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自信地说:老师,你说错了,“飞天”是敦煌壁画上的仙女。不是飞向天空的意思。老师很高兴地说,让我们为这位敢于指出老师错误的同学鼓掌,紧接着老师又问:你从哪里学到这些知识的?那个学生自豪地说,是在网上。老师又让大家为他能利用网络学习鼓掌。

面对学生的“叫板”,老师表现出一种高兴的神态,并给学生以鼓励,这正是“新基础教育”历来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而充分利用这种动态生成来开发教育资源,则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展现。在“新基础教育”看来,我们的学校要承担起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必须更新老师的学生观,唯唯诺诺、缺乏自信的学生不是“新基础教育”所期望的学生。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方面。为了这一点,教师有时还要特意地设计“破绽”来诱发学生的“叫板”意识和能力。

日本教授感言:学习,何必舍近求远 随着“新基础教育”在闵行区的深入开展,一批批考察学习的国内外教育代表团来到闵行,想对“新基础教育”看个究竟。他们下教室、进课堂、翻阅实验资料、召开师生座谈会,对“新基础教育”给课堂教学 、班级建设所注入的活力惊叹不已。

一个香港教育代表团的领队说:过去,我们一提起外出学习考察,那必是非英国莫属。现在看来,真是有点舍近求远了。其实从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理念来比较,参与新基础教育实验的学校绝对不比英国逊色。

“数学开放题及其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连续两届在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举行,来自世界各地及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当作为东道主的孙联荣校长向大会作了《新基础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数学开放题教学研究》的报告,当听了学校三位老师开设的开放题研讨课后,数学开放题权威、日本横滨大学的桥本吉彦教授兴奋不已,他惊诧于五年来实验给学校带来的巨大变化,惊诧于这里的师生展示给每一位与会者的积极的生命状态。听完课,他激动地说:“我听的课不算少了,但在‘新基础教育’听到的课,可以说是一流的,不管是教师的教育理念,还是学生积极的生命状态,都可以看出你们的研究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准。我要以一个专业学者的身份,把你们在新理念下进行开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介绍到日本数学教学的权威杂志,让更多的人知道你们这样一所学校,知道你们为此所作的努力。” 是“新基础教育”让这里充满生机!  大会操:教学状态优化了 4月6日星期二,在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参与第一批实验的10所学校向全区的中小学开放,没有参与实验的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德育主任、语、数、外教研组长分批就近参加了现场研讨活动。

听课、说课、评课、校长汇报,看似一样的程式,却有着丰富的内涵。一位五年前曾听过新基础教育研讨课的老师说,与开始相比全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老师的教学状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的校长说,现在看来,当初没有参加“新基础教育”的探索是不明智的。

五年的实践、五年的反思、五年的重建,新基础教育理论引领着实验者在促进基础教育的转型性变革的道路上求索前进。

闵行教育新貌:基础改革,深入人心;
师生和谐,校园欢笑。

新基础教育范文第2篇

一、终身学习:基础教育新理念的基石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把教育和学习作为贯穿一生的追求,看作是改善个体和家庭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显然,“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这两个新观念的提出,大大扩展了人们的教育视野,是教育价值观念的一次历史性飞跃。

1 、“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主体形式

传统的教育观念把人的一生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
生活,工作的准备阶段和生活,工作的阶段。学习和受教育是人生的准备阶段。

21 世纪将进入“学习型社会”,人们已经不可能再以学校教育中所学的知识适应知识高速增新的变化,就知识的获得而言,学生不可能在基础教育阶段“一劳永逸地获得知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为创造人人皆学习成员、处处皆学习场所、事事皆学习内容,时时皆学习机会的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必将代替一次性学习成为 21 世纪教育的主体形式。

2 、学习能力应当成为每个人心须具备的素质

基础教育的重点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知识需要时时更新,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授人以鱼,不如搜人以渔”,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
不仅要给学生知识,而且要给学生洞开知识大门的“钥匙”。“终身学习”彻底改变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旧模式,强调从小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更加注重对学习兴趣和良好行为习惯及情感态度的培养,更加注重对健康个性的培养和创造潜能的开发,由此将以往紧张单调的学校生活转化为轻松和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二、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理念的核心

在现行教育中确实普遍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弊端。一种以考试为手段,以分数为依据,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送进高一级学校为目的的教育模式不断被强化,让学校、牧师和家长形成了一种共识;
学生就是要在课业学习上多花时间、多用精力,以便在激烈的升学考试竞争中取胜。要根本扭转这种局面,必须树立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1 、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面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我们必须把每个人都当作人才来培养。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仅仅面向那些分数高的学生。在现行的教育中,更多地垦着眼于选拔能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学生,而这种选拔又以现行学科考试成绩作为主要依据,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使基础教育实际上成为面向少数人的教育。“教育是为了成功,而不是为了淘汰”,我们必须具有“有选择而没有淘汰”的教育理念。

基础教育要让学生全面发展。现行教育把考试作为选择的主要手段,加之考试制度不完善,不仅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被削弱,智育也存在严重的片面性,忽视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教师是考什么学什么,学生是考什么学什么,从而影响了受教育者全面素质水平的提高。

基础教育要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学校就读的学生,年龄虽然比较小,但他们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生存价值和创新潜能的人,教育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设有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不可能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

2 、形成“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

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学会做人要经历一个过程,幼儿园和中小学对一个人素质的形成特别是在学会做人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会共同生活”则是做人做事的基础,其中合作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有竞争才有活力,但当今的世界更需要合作,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无论个人的力量多么强大。他都必须学会与人合作。只有学会与人共同生活。他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教育过程,教育评价体系中引入“学会共同生活”的思想和内容,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的互动精神,已受到国际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教学过程是师生良性互动的过程,教师应成为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所有的知识都要从教师那里获得”的情形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从根本上结束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代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学生是积极的主体还是被动的客体,这是学校教育中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过去我们总是把学生看成是一种原料、胚胎,教育的任务就是加工,塑造,缺乏对学生主体的真正尊重。事实上教育应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如果没有学生个人的主动性,学生就不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是现代社会师生关系的一种基本形态。

3 、建立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发展观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的学校教育往往忽视在学习基础上的创新。“学而时习之”是学,“举一反三”还是学,然而知识经济最重要的要求是在学习基础上的创新。创新的精神和方法是要通过教育培养的,这是现行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创新能力是未来成功者的核心能力。知识经济时代并不是成功者大众化的乐园,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不仅在于其能否掌握知识,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是最具价值的一种能力,因为它总能产生新的知识、新的方法以及其他的种种新事物。创新能力是未来成功者的核心能力。因此,不断增强自我的创新能力,是学习者面临的一种挑战。

培养创新能力是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指向。原创性是发展成败的关键,它将成为评价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现在我们在谈论教育的弊端时,往往把视线集中在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上,而忽视甚至扼杀创新能力的致命缺陷却未引起足够重视。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教会学生获取、加工、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

我们的教育常常忽视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激发,以致于很多学生只是习惯于被动地回答现成问题,缺少那种主动提出新问题的探索能力。教育中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的倾向,使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关心更多的是结论,而不足过程和方法,忽视科学方法的培养,这必然导致学生创造能力的匮乏。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础教育新理念的支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学校工作,德育为先。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才能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1 、德育方法求新求实

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求创新、重实效,努力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学校德育应着力于创造力、判断力,亲和力、独立人格的培养,而不是唯书、唯上的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的说教。加强德育工作不是简单地增加其比重,重要的是在目标取向上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以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德”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要求;
还应当成为学生自身生存的需要。德育工作必须实现由“要你怎么样”向“我要怎么样”的转变,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精神需求与教育要求结合起来,将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

为什么我们一再强调德育,但并未实现我们期望的结果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把原来是一体的育德灵魂从它的载体中分离出来。德育就像盐,任何人都离不开,但究竟怎么吃呢?必须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提供给青少年一种乐于接受的方式。

德育工作一定要结合学科特点,将思想品德教育落实到课堂里,有机渗透到学科之中,充分发挥课堂育人、课程育人的作用,解决德育游高于课堂之外的问题。

2 、师德建设尽善尽美

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
各方面都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加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

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对学生的教育力量是巨大而深远的。教师的人格力量对青少年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手段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有较高的文明程度。教师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微的,教师都应先从自身做起。学生从教师那里通过听其言,观其行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可能伴随其终身。由此可以说,今天教师的道德水平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今后的道德水平。

爱是师德的核心,要以爱育爱,以教师对学生爱的情感、爱的行为、爱的能力去培养学生爱的情感、爱的行为、爱的能力。教师要在对学生的爱中体现出高尚的师德:第一,有对学生“爱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生之情,只有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才会产生情感;
只有把学生的成长真正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连,才会增强情感;
只有在教育学生成长的同时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会感受到情感。第二,有对学生“爱的行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上。教师要从细微的小事做起,真正关爱每一个学生。第三,有对学生“爱的能力”。教师除了对学生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还要有爱的能力。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既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又要有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

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基础教育新理念的重要指向

学校是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教育的理想场所,是提供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的重要机构。但学校教育必须突破与杜会、家庭相脱离的传统模式。

1 、让学校教育得以延伸

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而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学生的学习不只是在课堂内、学校中,他们和社会息息相关,每时每地都在接受各种信息,家庭和社会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随着社会的发展,封闭地办学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特征。封闭与开放的结合已成为新时期学校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学校必须打开校门,沟通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联系,形成教育的合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发展。

学校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完成社会化过程的途径之一。随着数字化社会的来临,学校的功能必然会发生变化。过去学生是通过学校获取知识,完成社会化过程,而今天则可能通过多种渠道,如:过去学生是在学校中逐步学会社会交往,今天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这种新型的交往方式逐步学会社会交往并形成新的人格。

2 、让家庭教育得以改善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人生旅途中的第一个活动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家长的素质,帮助他们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孩子一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附属物,他们有权利获得父母的尊重。有的家长只是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没有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与之平等相处,不尊重他的人格,经常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孩子是生长发育中的人,家长要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地教育他们,要和孩子同步成长。很多家长没有把孩子看成一个正在成长发育中的人,因而或是对他成长中的问题放任自流,或是大惊小怪。也有的家长眼睛盯着的只是孩子的考试分数和排名,而不顾孩子的具体情况,对孩子的期望值盲目攀高,让孩子过早地体味到竞争的压力。

孩子是终将走向社会的独立的人,家长应按照社会的要求去培养孩子。现在的很多孩子是“只有获取,没有付出;
只有权利,没有义务;
只有被爱,没有施爱”。家长总让孩子生活在自己的保护伞下,大包大揽,时时事事都不让孩子独立。长此以往,走向社会的他又怎能经受得起挫折。

3 、让社会教育受到重视

随着社区建设和生活服务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电脑、通讯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尤其是网络教育的发展,教育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社会教育将成为一个独特的教育系统而不断扩展影响。社会大环境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对青少年施加有形成无形的影响,因此,全社会应齐心协力地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心理空间”和“人文空间”。

社会要真正改变看待孩子成功与否的标准。现在全社会正逐步意识到以分数衡量学生的弊端,但实际上考试成绩和升学仍主宰着人们对孩子的看法,使许多孩子丧失了自由发展的心理空间。

一切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场所都应当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接受到有益的知识,发挥潜能,增强创造力。青少年的活动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他们走出家庭和学校,面对的是缤纷而又充满诱惑的大千世界,社会环境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新基础教育范文第3篇

(一)化学课程是学生相关生活经验的集合

20世纪初,以杜威进步主义教育为代表的现代教育,针对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的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主张学校的教学科目要以儿童自身的社会活动为中心,让学生“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习”。[1](308)在杜威看来,“经验”具有生长价值,教育就是“经验的不断改造或改组”,只有个体亲身的经历才称得上学习,通过学习,外在的知识才能转化为自身所有,这就是经验。课程就是让受教育者体验各种各样的经历,以实现自身的变化和发展。

在经验课程观支配下的化学课程的特点是:课程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和设计;
课程强调采用学习者实验、实践的形式来实施,突出学生的实践体验;
学生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体现学习者的主体角色。从教学心理而言,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个性全面参与,这比理性知识认知过程更广泛。然而它的弱点也显而易见,那就是:难以实现教育全面发展的目标,处处强调学生直接实践,教学内容又缺乏内在联系和系统性,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与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矛盾更加突出。

(二)化学课程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结构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学术界许多人认为“生活适应”的功利主义教育导致课程内容落后,课程没有反映20世纪科学所取得的成就,因而强烈要求改变课程的功利性倾向,转而培养美国的“精英”。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布鲁纳倡导的以“学科结构运动”为先导的结构课程论。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强调: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与其说单纯的掌握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结构。[2](8)强调课程要反映学术领域的基本结构,教学应着重传授各门学科特有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过程。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出现了著名的CBA、CHEMStudy等学科中心课程,这些课程目标起点高,理论艰深、抽象,元素知识比重很小,不太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从这两种课程的代表作《化学体系》《化学──一门实验科学》来看,实际使用的人很少,因为这种课程所陈述的知识过于学术化,学生不能适应,所以这种课程理念到了20世纪70年代便在一片“回到基础教育”的呼声中消失了。[3](15)“学科基本结构”课程理念对我国也产生了一定影响,70年代末中学化学教科书是以物质结构为主线的逻辑体系来组织的,抽象而艰深的内容多了,联系社会生活的内容少了,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过于注重使学生牢固地、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基础,与大学内容相衔接。在这种课程观指导下,学生是知识的容器,是课程内容的接受者,教师是课程的说明者、解释者,教学评价过于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果,且以有多少考分来衡量。其实,绝大多数学生几乎都承认:在这种课程观指导下学的那么多的化学知识,并没有多少可用来处理并决策生活和工作中的思路和行为。

(三)回归人的素养课程观的“知识与经验”的整合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课程改革并没有像20世纪60年代那样大张旗鼓,但却在冷静地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给教育的挑战。[3](17)人们开始思考基础教育如何培养新一代走向社会,培养适应信息技术和终身教育发展的高科学素养的现代人。而课程始终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因此,人们开始对上述两种课程观进行反思,认为无论从重视学生的存在、学生经验和活动的价值方面,还是从重视知识和理性的发展方面,以及强调课程作为学生自我实现的中介和手段方面,上述两种课程观都各有其不可或缺的培养现代人的课程价值的一面,它们应该走向融合、互补。如平纳(Pinar,W.F.)、格鲁梅特(Grumet,M.R.)就认为课程不能局限于系统化的书本知识,而要关照个体作为“具体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生活经验”,[4](55-64)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是依照自己的“履历情景”、自我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连续来理解课程教科书的文本。格鲁梅特特别提出:课程要向学生告知关于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集体的经历。然而教科书呈现的文本及其教学,其过程的真实情况往往被概念化所掩盖,没有把社会、生活世界的东西提供出来让学生去经历,接受真实体验。因此,生活经验及其知识概念的重构,便成为课程专家所追求的目标。[5](11-16)可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课程观在发生整合性的转变,这个转变综合考虑了制约课程发展的知识、社会、学生这三个基本要素,从关注学生未来生活的需要或为升学做准备转向重视现实的实践与实验,关注体验,实现知识与现实社会、生活的沟通,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转向“谁的知识最有价值”。例如,1983年由美国化学会(ACS)主持、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历时4年经50余所中学试验的ChemCom(社会中的化学)[6](105)课程包括了社会中与化学有关的化学问题:“我们需要的水的供给”“保护化学资源”“石油”“理解食物”“化学、大气与气候”“健康:你面临的危险和决策”等等。每一个问题皆以学生耳闻目睹的社会生活现象入手,引入化学概念、原理,然后实验和实践,合作、讨论交流,发现规律,最后,应用于社会问题决策。这种课程内容的构建体系,其实质是沿着“人的生活──人的现实生活──人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沟通展开,因而能激发学生学习,有效增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这正是新一轮化学课程编制所需要借鉴的。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顺着“化学知识与现实社会、生活的沟通”的思路审视和建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体现核心理念,实施以人为本的化学科学素养课程观。

二、化学课程目标的整合

课程目标是在课程理念指导下,受课程观所支配,并直接制约着学生现在和将来生活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的基准。因此,如何设计好满足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并构建实现可能生活需要的化学课程目标,是课程性质的重要体现。

(一)化学课程要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

科学源于生活。教学要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造就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是,课程内容要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或好奇心。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始,这就要求课程必须回归生活。1984年英国科学教育协会提出SATIS(ScienceandTechnologyinSociety,社会中的科学和技术)。该计划指出[7](818):我们每个人生来就对组成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具有好奇心,一些人终生都保持这种好奇心,而另一些人则因为所学的科学离他们日常生活经验太远,科学课程中充满着与个人以后的生活无关的和过多的学术内容,而失去了这种好奇心。所以课程内容要为学生提供接触生活和解决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的必要空间。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8](1)化学在改进住房、家庭陈设品、服装、食物供应、医疗保健、生活质量以及国防、运输乃至执法等方面都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可以说化学无处不在;
化学以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极大地推动、渗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因此,化学课程回归现实生活,有着独特的优势、广阔的前景。关键是要充分利用这个“空间”,发掘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化学要素,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选好基本内容,在广泛的生活和社会背景下,使化学知识与技能相互渗透,实现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二)化学要为未来可能生活做准备

学生对“未来的可能生活”充满期望,这种期望具有自我实现目标的内在价值。化学为学生未来可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为化学作为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在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能源、材料、健康等问题,提高人类生存质量,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这就要求学习者珍惜和把握学习的机遇,竭尽全力去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这正是教育作为发展人,影响人的内心世界和内在潜能的意义所在,也是基础教育阶段开设化学课程的意义所在。因此,化学课程应在化学科学—技术—社会现在发展的趋势的基础上,考虑选择相关的化学问题或主题,充分吸收化学发展的新成果、新方法,建构化学基础知识与技能,注重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让学生在实践和应用中去发展化学创新思维,以形成终身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三)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的整合

化学课程如何在“回归现实生活世界”与“为未来生活做准备”之间架设起桥梁,这是课程目标整合设计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化学课程特别是义务教育课程,从研究学生身边的化学现象开始,能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到,体验到现实生活中化学的存在和它的意义,这样做,作为学生的主体与作为学习对象的客体,在教学活动中,才能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发挥,这正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所要求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把主体的动作──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看作是一切经验和知识的源泉。他既反对纯粹来自感官经验的经验主义,也反对知识来自纯理性的理性主义,他认为“知识基本上就是建构”[9](104-106);
因此,化学课程在“回归现实生活世界”与“为未来生活做准备”之间所建构的“桥梁”,应摒弃传统认识论视知识为客观真理的概念,代之以“可行性”,又将知识看作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由此看来,在化学课程中对于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化学现象、化学事件,我们不能就事论事地让学生进行现象观察、直接的解释或给出现成结论,而要着眼于创造一种真实情境,提供背景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科学假设或猜想,用科学的方法和实验、实践,验证假设,从多方面揭示隐含的化学知识、概念和原理,理解结论的过程与方法,认识知识对社会、现实和未来生活的价值,从而体现课程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的整合。

还要强调的是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的整合仍应着力于加强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当今社会职业不断转换,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只有具备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才能在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但是“加强基础”的内涵在扩展,并不仅仅停留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强化双基”上。这主要体现在实现化学课程多重目标的基础变得更为全面,更符合现代人的发展,即变为以化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双向扩展为特征,综合认知、情感、行为等多重目标的发展视野看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有学者认为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教学从传统意义上的“双基”拓展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求知能力、做事能力、共处能力、生存和发展能力)、基本观念和态度。[10](1-5)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不同年龄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知识经验相符合,反映课程内容的现状和新的成就,体现化学观念和化学家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探究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养成科学态度和培养创新精神,最终获得牢固的基础知识。这样做的结果使化学知识包括概念原理的获得,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而特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必然产生对应的探究结论或结果。显然如果科学结论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就难以有真正的体验、理解、巩固。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科学态度、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也就难以培养起来。这样一来,基础知识不仅是化学学科体系意义上的“双基”,而且也是与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相关联的知识。

三、化学课程内容的整合

化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以课程目标为基准展开的。目标整合的实质是关注人的发展,发展性目标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具有适应未来生活、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所以基础型化学课程应是全体学生所必修的;
当然,根据学生未来的不同发展方向,设置多样化的拓展型课程,以提供学生发展性学力也是个人发展、社会发展所要求的;
而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学力,研究型课程模块可以提供更多自主修学的空间。三类功能性课程的开发,使课程资源多样化,学生的选择空间得到扩展,学生个性在发展中孕育和提升。基础型与拓展型课程具体内容如何建构?依据提高人的素养的课程观,回归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的整合,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以主题或课题为骨架,从生活走进化学(科学),化学(科学)走进社会为线索,展开科学探究为主要方式的编制模式。笔者认为主题编制模式的基本构成应是:设置情境,提出问题;
提供背景,指导探究;
栏目组合,迁移应用。

(一)设置情境,实现化学基础知识与现实生活、社会的主题整合

化学课程内容不应是过于学科化的纯化学知识的文本,这是运用现代教学思想反思以往化学课程编制所得出的重要结论。任何化学知识、概念、原理都是从现实生活、实验的整体中进行本质性的抽象提取的结果,而学生学习这些概念化了的知识时,如果不设置一定的情境去联系现实的世界,就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知识。如对“有机物”的学习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中涉及的有机物制品入手,提出“这些物质科学上为什么称为有机物?”的问题,提供一些背景资料,引导学生猜想、假设,接下来通过燃烧或灼烧有机物实验,观察燃烧或灼烧有机物的现象、产物,经过分析归纳,形成有机物元素组成的概念;
再通过实验探讨几种常见有机物的水溶性、挥发性等,从而使学生形成对“有机物的一般性质”的体验性认识,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探讨一些社会问题。例如①:2002年3月11日一辆载有12吨二甲苯的油槽车路经某镇,车辆突然损坏,二甲苯大量泄漏。已知二甲苯是一种有毒的油状有机物,为避免泄漏的二甲苯对该镇造成污染,必须立即清理并回收,下列措施恰当的是()。

A.就地烧毁泄漏的二甲苯,彻底清除污染物。

B.将二甲苯引入附近非饮用水河道,通过围拦油污的方法,抽取过滤回收。

C.将泄漏的二甲苯就地掩埋,以防止有毒气体四处扩散。

D.令事故1公里范围内的居民搬迁。

这种事件在社会生活中是常有的,乍看起来,事件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的关系似乎不大,但它启示我们化学课程要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化学事件,并将这类案例引入课程,让学生用化学知识及其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探讨,从中“学会关心、学会处事、学会与他人合作”。

(二)体现探究学习为主线的内容编制体系

依据课程目标,化学教科书选定内容之后如何呈现呢?过去,我们比较熟悉按学科的逻辑发展与知识的认识顺序来编写。但如果基础教育教科书的内容过分追求学科结构完整,则势必会造成化学课堂教学缺乏活力,因为教科书所蕴涵的知识与技能均以“告诉”方式陈述,这就为“灌输—接受”式教学模式提供了“环境”和“土壤”,课程内容缺少学生自己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的机会,学生内在的体验和感知没有了,学生学习会进入“听讲—记现象、背诵条文—重复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的误区;
这种单一的理性课堂教学扼杀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发表意见和想法的机会。这样,科学知识在他们的头脑中很可能只是作为外来物而存在,而没有真正融入心灵,却成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即使有的学生有幸获得了科学知识,但在获得知识过程中的缺失很有可能会使他们对科学的本质,对科学的发生、发展产生错误的印象。[11](93-101)因此,化学教科书必须改变按学科知识点逻辑发展为线索的编排体系,而主要以主题或课题为骨架,以生活、社会、技术相关联的广泛背景为编排的探究体系,以化学实验、实践为基础,用多样化方式向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提供机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体现探究学习为主线的内容呈现,一个重要方法是“精心设计主题内容呈现,实施功能性栏目的内在组合,促进知识迁移和运用。”目前,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教科书,一个显著特点是功能栏目普遍加强,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围绕主题设置的栏目有:活动与探究、讨论、课堂练习、调查与研究、习题、家庭小实验、资料、化学·技术·社会、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本单元小结、拓展性课题等。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围绕章的课题设有:章导学、观察与思考、联想与启示、活动与探究、拓展视野、练习与实践、交流与讨论、你已经知道什么、整理与归纳、本章作业及某些隐性栏目如科学方法介绍、实验安全操作规则、化学史实等。这些特定功能性栏目根据相关主题或课题内容,灵活运用,优化组合,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推进自主性、合作性、体验性、探究性学习的实施,体现了人的建构性学习方式与真实的本质、知识的本质、人的交互作用的本质以及科学的本质的联系。[12](54-58)但是我国教科书中设置的栏目与发达国家教科书中的栏目相比尚有差距,[13](76-78)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1.增加一些栏目,如增加“视窗”以介绍自然奥秘,奇闻趣事,给出一些把化学课程和其他人文课程结合的学习指导;
增加“思维变换”以针对相关内容唤醒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想象力;
等等。2.栏目设置的位置要灵活而得体,形式表征应更具人性味。3.栏目导入及相互之间的过渡和照应要进一步完善、优化。4.栏目的具体内容要侧重于潜能的激发,能力培养和主体性的发挥,探究学习方式的确立,忌偏重知识的给定,练习和作业不应局限于书面形式,还应有制作类、设计类、实验类、社会调查、电子文稿、网页等多种形式。

以上我们运用课程整合的思想,从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三个方面讨论了化学课程编制的整合,运用整合思想,可以在制约和影响课程发展诸多要素间进行综合平衡,更好地服务于以提高人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现代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朱作仁.教育辞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308.

[2]布鲁纳.教育过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8.

[3]顾明远.课程改革的世纪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2001,(7):15-19.

[4]PinarWF,GrumetMR.TowardaPoorCurriculum:AnIntroductiontoTheoryandPracticeofCourse.EducationalPsychologist,2001,(1):55-64.

[5]郭元祥.课程观的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1,21(6):11-16.

[6]ACSEducationDivision.ChemistryintheCommunity.Kendall/HuntPublishingCompany,1993.105.

[7]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18.

[8]〔美〕R·布里斯罗.化学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

[9]皮亚杰.发生认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04-106.

[10]吕达,张廷凯.试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0,20(2):1-5.

[11]罗星凯.科学与儿童本性的回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2003,(1):93—101.

[12]唐力.化学探究式教学过程建构性特征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2,22(3):54-58.

[13]杨广军,陈娴.加拿大《科学》教材版面设计与编排特点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03,23(1):76-78.

摘要:对编制基础教育新化学课程的整合设计的探讨,可以从化学课程观的整合、化学课程目标的整合、化学课程内容的整合三方面来进行。探讨发现:课程整合可以在制约和影响课程发展的诸多要素间进行综合平衡,更好地服务于以提高人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现代课程改革。

关键词:化学课程;
课程编制;
整合设计

新基础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1世纪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必然导致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成为创新教育的楷模,必须能够有效地进行创新性教育教学和管理.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在提高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价值观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健康的价值观念,可以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远大的理想,使他们敢于和勇于承担起社会的责任,从而培养出不仅具有创新能力,而且也具有良好道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一、创新教育的意义与内涵

创新教育,其目的是使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通过教育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和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和特征,并获得相应的能力,为其长大后成为创造性人才奠定全面素质基础.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批判精神和探究、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应正确把握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内在关系,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教育,让创新教育成为学生所向往的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境界。

二、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

目前,基础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方式、教育评价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其弊端存在于:

1、在培养目标上,首先大家只是重视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知识素质的要求过高,忽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2、在课程设置上,只重视书本知识,轻视社会实践,学生知识面狭窄,没有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来科学地设置课程。

3、在教育方式上,只注重知识传授,缺乏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这样做就直接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压抑个性发展.这就压抑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特的思维能力,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忽视实践训练,致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训练。

4、在教育评价上,只重视学生思想、知识的评价,忽视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评价;
在考试中只重视笔试,知识简单再现的题目多,运用学科理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题目少,而口试、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考试形式很少运用,这种考试方式导致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只满足于对知识的简单再现能力明显不足。

三、加强创新思维教育

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重点,创新思维能使学生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基础教育具有实施创新教育的有利条件,特别是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要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其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凡是能引起学生自己思考的便是启发思维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问题;
利用活泼多变的教学形式,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大胆想象的能力。切实有效的思维训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又一途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因此实践性的思维训练具有超前的和普遍的指导意义,充分发挥课堂内外教育空间的作用,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作为基础教育实施者的教师,不仅要具备善于获取、接收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学会创造与运用新知识去培养塑造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近年来教学媒体的改进速度加快,其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从幻灯、投影发展到远程教育、计算机网络教育、多媒体教学和微机教学,新媒体传递信息总量大,对学生感官刺激强烈,尤其能使学生感受到科技和信息发展给人的生活方式带来的革命,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灵感,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教师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和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治学方法,并能够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不断更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建立广博的科学知识体系,以保证课程教学。因此新的教育必须是包含新的教学手段和多层次、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传递信息,而应该包含启发思考,促进创造的内容。

新基础教育范文第5篇

一、新课改对数学教师的要求

基础教育新数学课程与原数学课程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课程内容、课程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管理与评价等诸方面的变化分析,基础教育新数学课程对高师数学教育都提出了一定程度的挑战[1]。

(一)对教师知识结构的要求

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我们会看到高中数学课程不仅在设置上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在数学内容的选取上也有很大不同,增加了算法、微积分、数据处理、矩阵、概率统计等,而数据处理、各种算法、离散数学等都是原来高师数学系课程中比较薄弱的部分。虽然高师数学系数学课程占很大比例,面临新形势,数学教师也并不是高枕无忧,因为往往我们进入大学,就把初等数学忘掉,而大学毕业回到中学教书时,又把高等数学忘掉,而新课程中涉及到很多以往只有在大学才学习的高等数学知识,更何况有些内容是高师数学课程中比较薄弱的,甚至是不能完全覆盖的,这就要求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上进行改革。

(二)对教师研究能力的要求

新课程以新的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支撑,新的理论基础,新的教育理念,新的双基观(数学思想方法、开放题、数学教育技术、概率统计、算法等),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采纳,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策略,新的课题,数学文化、数学建模、数学探究的引入,都需要数学教师去学习,去探索,去研究[2]。因此,教师们一定要认识到,课程改革不仅对教师的数学科学知识提出了挑战,还要求教师具有数学史、数学应用、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观、数学文化、数学实验、数学建模等知识。如果教师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仅是过程性的,没有研究数学的尝试,那么设计出来的课堂学习往往令人怀疑它是真探究还是假探究。因此,新课改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还要有研究数学的经历,哪怕是对初等数学的研究。也就是说新课程的这些目标,实际上对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新课改要求下修改高师教学计划的重要性

教育目标要体现时代性、层次性、区域性。在新科技革命大潮前,人们根据时代的特点与时代的要求,对教育目标不断进行调整或重新定位。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的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2)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3)提高数学上的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3]。”

相应地,高师数学教育也要做出改动,即教学计划的修改,并且与中学数学教育要求相吻合,这才有利于新课改的实施,也就是说使新课改顺利实施得以保障。首先,增加与高中新课程相匹配的现代数学内容,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整合传统课程内容。这就要求师范性课程应有较强的先进性[4],因此对教学计划的修改是必要的。增加现代数学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增加应根据一定的课程设计原则来选取和组织,已经颁布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些现代数学内容也应毫无疑问地被选入,以弥补高师数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在这部分内容上的欠缺。一些传统的数学课程内容应该有所变化,要用现代数学思想来组织和整合传统数学内容,其中包括在整合过程中删除一些繁、难、偏、旧的内容[1]。其次,根据基础教育新数学课程对教师专业方面的要求,高师数学教育专业课的设置应有所调整。调整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保证数学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前沿性;
二是要能促进知识由学术性形态向教育性形态的转化;
三是要有利于数学课程内容整合与贯通;
四是要能够促进学生自身数学素养的发展与养成[1]。

具体说来,可做如下调整:其一,在拓宽和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专业必修课的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选择有关的前沿性专题加强基础性、前沿性和综合性。同时,这些课程应保持开放的结构以便必要时进行调整。其二,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类课程。在原来设置的数学实验、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与课件制作等课程中,要注重实施效果。其三,加强实践性课程。可以设置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课题研究、数学教育活动、与中学合作设立一些教学实践研究项目和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动向研讨等课程。把数学建模、离散数学、各类算法等课程设置成专业必选课。适当加入现代数学与中学教育、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等相关课程,使学生能把现代数学思想融入到中学数学中。可将《数学课程标准》作为数学教育类课程的必修内容,开设中学数学发展的专题课程等[1]。

三、推行“研究型教师”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5]。”教师职业本身蕴含着对教育教学研究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当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新课程目标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在课程内容中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新课程的这些目标,实际上对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只有研究型教师才能在实施教学中达到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提倡合作,利用网络等各种手段以及各种教育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培养研究型教师是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教育的必然要求。加强教师的职前和在职教育是新一轮改革所必须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