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水资源管理【五篇】(2023年)

时间:2023-06-15 10:45: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水资源管理范文第1篇关键词:水资源;管理;初探中图分类号:TV2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水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更关系到人类能否可持续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资源管理【五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水资源管理【五篇】

水资源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资源;
管理;
初探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水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更关系到人类能否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因而作为水资源管理人员必须加强水资源地管理,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生态发展的平衡,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所谓水资源管理,就是利用行政、经济、法律以及教育和技术等方式方法,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多种社会力量进行水利开发和水害的防治工作,从而协调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这二者间的关联,用于处理地区和部门间用水产生的矛盾,并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对水资源的危害行为的监督与限制,从而制定系统和水库工程的优化调度方案,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项工作。

2 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行政管理措施

符合中国实际的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国家对水资源管理的理念、方针、政策和策略应通过法律法规形式予以确定,以保证连续性和稳定性。《水法》是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法律依据,还应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和水利发展实际情况,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理念,完善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

适应市场经济的行政管理体制:目前在部门分工协作、分级负责、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基础上,探索建立统一、精干、高效,充分发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作用的水资源行政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应体现科学、民主和依法执政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形成政府有效调控、市场正确引导、社会适度参与的水资源管理决策和执行体系。以利于节约管理资源和提高执行效率;
充分整合已经存在的各种信息,减少冗余的信息分析论证工作,减少虚假信息对决策的干扰,以利于降低决策成本和提高决策质量;
应根据行政功能构建执行体系,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高效率行政的关键是减少执行体系中间层次和决策执行环节,提高执行体系的整体协调性。

3 符合市场规律的经济管理措施

水权制度:根据市场经济的资源权属和优化配置理论,明晰的水资源使用权是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优化配置水资源的前提条件。按照现行《水法》,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实行分级管理。因此,我国水权制度是涉及水资源管理权、开发经营权、使用权和排污权的制度体系。建立符合我国特点的水权制度,管理权界定、开发经营权许可与使用权和排污权明晰同等重要。由于国家经济体制处于转型和完善过程中,水资源使用存在历史延续,因此水权制度建设应整体进行。

水市场规则:由于水资源流动和变化不固定等自然属性,即使在水权制度不完善阶段,地域性和随机性的水市场也会存在。水权制度为水市场奠定基础,水市场推动水权制度完善,二者是交叉作用和相辅相成发展的。水市场不是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对进行交易的用水类型应受政府宏观控制,只能是准市场。应建立水市场准入规则,市场准入规则是对生产用水类型的政策约束。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利用经济手段协调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水市场也应包括区域水资源管理权出让和水资源开发经营权转让。水资源管理权出让和水资源开发经营权转让要有相对稳定的期限,生产用水的使用权、排污权转让可划分为长期转让、中期转让和临时转让等多种形式。为推动节约用水和保护水环境,维持水市场有序运行和公平交易,交易规则可作为政府对水资源利用的政策导向。在水市场交易规则中应对不同转让类型和不同转让形式设定具体的政策限制;
在遵循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基础上,应针对不同类型交易制定价格形成原则。

水价形成机制:水价形成机制是促进节约用水和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关键因素,也是经济管理措施的核心内容。由于用水性质的多样性,使得水价形成机制具有复杂性。水价管理在遵循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的同时,应将具有公共利益特征的用水和经济发展用水区别对待。

水资源开发经营许可制度:水作为商品进入市场,由市场主体对其进行经营,这必然要求水资源开发活动也要通过市场主体来承担。水资源开发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结合,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经营主体一旦确定后,就具有市场垄断性,这可能导致开发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违背市场规则。建立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水资源开发经营许可制度是经济管理措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4 具有时代特征的技术管理措施

规程规范体系:规程规范是水资源管理的技术法规,是科学决策的技术依据,是下述其它技术管理体系的技术遵循。水资源管理与其它水利管理密不可分,涉及技术、经济、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科学各领域,是综合性管理。为了保证水资源配置、开发、利用和保护等工作规范化开展,程序化管理,需要用规程规范来协调和统一各种涉水技术活动。不同环节和各个阶段技术工作要依据相应规程规范进行,并依据规程规范对技术成果进行评价和审查。

规划体系:水资源规划是由流域和区域综合规划、专业规划、专项规划和专题研究等组成的规划体系。水资源规划体系是科学管理的基础,也是依法管理水资源的重要依据。综合规划的基本任务是评价流域或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研究分析流域或区域自然条件及特点,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预测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用水前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研究流域或区域内水资源配置、开发、节约、保护和宏观经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拟定不同发展阶段在流域或区域采取的解决供需矛盾的各种措施,以及实施步骤和水资源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等。

微观定额和宏观总量指标体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微观定额和宏观总量指标体系是管理的技术标准,是水资源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结合点,也是人们用水的行为准则。微观用水定额是不同行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体现,以单位产值确定用水定额并不科学,由于物价和汇率变化,这种定额在横向和纵向都不具有可对比性,应该逐渐采用实物指标用水定额。微观用水定额是随时间和地域而变化的指标体系。在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根据用水权或取水许可,通过总量指标对区域、产业或用水户的用水过程、用水保证率、排水质量,以及河流生态和自然环境需水状态等进行宏观控制。

水资源监测体系:监测体系是水资源管理的基础设施,也是现代化管理的必备物质条件,是实行行政管理手段和经济管理手段的保证。水资源即时调度、水资源变化状态监控和水市场交易量测都需要有监测体系实施检测。监测体系由信息采集系统、信息传输系统、信息分析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及其相应硬件设备组成。监测体系要与水系相对应,覆盖所有计量断面、各种需要监测的取水口和排水口。

水资源管理还涉及洪水管理、水生态管理和水利工程管理等其它水利管理领域,既相互紧密联系,又有区别。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各项管理缺一不可。应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真研究,使各项管理成为完整的管理体系,联合发挥作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进入新世纪,我们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严峻,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为了增强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应把水资源管理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对待。

参考文献:

[1] 胡军.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几点认识[J].北京农业,2012(18).

[2] 刘书俊.水资源管理模式与方法研究[J].开发研究,2009(3).

水资源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能资源加强管理规范水电市场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新的时期和新的经济导向,对能源的渴望和需求越来越强烈,水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越来越受到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关注,水电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发展的同时,水电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新的情况和新的矛盾,从九十年代末的简化审批程序到今年的“整顿规范水资源的开发秩序”的这个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去深思,也有很多政策亟待改进和完善,目前水电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违规建设电站屡禁不止。在水电资源的开发中,大多数的开发业主基本能根据上级各部门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但也有部分业主怕麻烦或根本就不管理,缺漏手续照样建设,对各类通知视而不见。且大多数水电资源的开发是在交通条件差的边远地带,执法难度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建设工程质量差。近年来所兴建、扩建、改建的水电项目大多数是股份制和个人投资开发的,工程没有按照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等要求运作,多数开发商为了节省投资,简化程序,将工程直接承包给没有相关资质的施工队伍或个人,质量难以保证。

三是安全设施不到位。从每年的安全检查中,所到建设工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电源线路凌乱、作业人员不载安全帽、对地质差的隧洞不做临时支撑或只有简易支撑,石料场和工程爆破地段没有设立警示牌,脚手架不牢固等等。

四是施工现场管理混乱。许多业主是“家族式”开发,家族式管理模式,大多是不懂管理、不懂业务、不懂技术的“三不懂”人员到现场管理,造成施工垃圾乱堆乱倒,堵塞河道,有的为增加部分水头,硬将河道拉深。

五是工程竣工验收难。水电站的开发兴建,当业主通过各式途径和各种方式拿到项目批复后,对于工程竣工后不经有关部门的验收,只要求能上网,一但上电站上网后就什么也不管,有关部门也很难管。

六是水电站运行工无证上岗。

目前所有运行的水电站运行操作工中,绝大多数是未经培训或从未接触过电能知识的人在岗在位,业主只要求其能操作发电上网就行。

七是同网同价。根据中央和有关部委的文件,近年来已下发不少文件都强调同网同价问题,且不说是我们同是一个华东网,就是同省同地区市都不能同一的上网电价。且丰水季节上网难,即使上了省网,电价也比其它上网电价低,这就制约了水电的开发和发展。

其他如投资环境差,发、供电网络尚待完善,上网电价差异大,洪水时不能上网,即使上网也不能结算电费或弃水电量由各电站分摊等问题的存在。究竟该如何解决水电市场中的这些问题呢?

一、加强水能资源管理是规范水电市场的关键

加强水电市场管理是规范水电行业的重要措施,这就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出台规范性的制度,目前闽政[2005]15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规定了开发过程中的审批、建设程序,但对于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违规问题没有在文件中体现。要求各级各部门之间协调一至,环环相扣,缺项不能办理各种手续。如: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在业主申报项目时,缺少行业审查意见或缺环境影响评价等前置审批条件的任一项时,不得办理立项审批。供电部门在缺少水电站蓄水前验收时不得办理上网事宜。物价部门和工商部门是最后的把关者,在缺少前置审批条件和竣工验收中的任一项时,都不应审批电价或注册登记,政府出台的文件也应环环相扣,哪一个部门违规办理相关项手续,就得追究相关责任或行政告诫。同样,如果符合办理条件而不办理也要追究其行政不作为,促使水电项目开发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二、加快电力网络建设,消除区域内电能电价差距

电力网络的建设是水电企业效益的关键,目前,很多地方电力网络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水电开发的进程,造成有电送不出,弃水现象严重,省电网不能上,即是上了省电网,电价也低的惊人或者干脆就不给电费,在这种情况下,电力调度部门是关键,政府应出台相应的调度制度,节能型、绿色型的水能资源应作为上网的安全优先条件,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调度部门应确保水电上网后再考虑高耗能的大电上网。这样既节省了能源又充利用了绿色的水能资源,对供电行业也能取得更大的利润。

三、成立水电企业协会

成立水电企业协会,及时为小水电项目开发建设和管理提供技术、科技、业务咨询、设备安装与维修等服务,研究和解决水电企业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政策、技术和其他一些问题,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提高水电运行工的业务素质

每年举办一至二期培训班,传授新知识、新技能,解答电站运行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提高水电行业运行工的业务素质。严把安全审核关,对于水电企业中在岗人员无运行证、上岗证、操作证、电工证的要求各水电企业限期整改,对在限期内既不组织培训,又不另聘有证人员的采取强制措施,不得该企业发电上网。

五、优化投资环境

水资源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加强;
水资源;
管理;
实现;
可持续发展

多年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提出,推动黄河水资源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实现了黄河连续10年不断流,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使黄河供水区增加3504亿元的gdp以及3719万吨粮食产量。通过历年来的实践表明,可持续发展黄河水资源,符合我国的国情水情。但从总的来说,黄河水资源总量少,河川径流量仅占全国2%,却承担了占全国15%耕地面积和12%人口的供水任务,流域亩均河川径流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所以,黄河水资源依然面临着严峻形势,我们的任务还相当的艰巨。如何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黄河水资源管理,使有限的水资源充分发挥效益,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大家研究的共同课题。笔者结合实际谈以下粗浅认识。

1.深刻领会“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质内涵是做好黄河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前提

黄河十年的不断流来之不易,不知倾注了治黄人多少的心血和汗水。为使这连续不断流的辉煌成就健康延续,黄委会党组在2010年全河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实施最严格的流域管理制度,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提供强有力的管理支撑”的工作思路,为今后的黄河治理开发与流域管理指明了方向。“实施最严格的流域管理制度”的核心构成是“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最严格的河道管理制度、最严格的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制度”。以上三种制度的实施是相辅相成的,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实行最严格的黄河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又是把握好“三条红线”:一是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二是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三是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总而言之,黄河健康生命的维持需要以“三条红线”为基础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做保障。

2.严格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做好黄河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黄河水资源依然存在水资源总量少,且呈减少趋势;
水资源需求旺盛,消耗量已超过黄河承载能力;
用水效率低,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纳污总量多,水污染形势严峻等问题。面对以上问题,黄河水资源必须从单纯的供水管理转向供水管理和需水管理并重,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才能确保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怎样实施好这一制度,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要充分利用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加强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注重在宣传意识上、内容上、形式上有所创新,提高广大公众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的自觉意识,营造一个社会公众都来关注黄河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建立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切实加强取水许可总量控制的动态管理,建立黄河流域取水许可台账,强化执法检查和引用水过程的监管。对于取水申请未经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和投产使用,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使用的,坚决责令停止违法。严格水量调度,进一步强化全河水量调度与控制,切实落实《黄河水量调度条例》,积极探索开展功能性不断流调度,实施流域、区域用水总量控制;
三是要建立黄河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按照国家有关法规、产业政策规定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严格审查以用水效率论证为主要内容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并努力在建设节水型社会上下功夫,建立节水机制,实施节水战略,来进一步提高黄河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供给压力、减少污水排放、降低供水投资,从源头上把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用水效率关;
四是要建立黄河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严格水功能区管理,进一步强化入河排污口管理,提升水资源监测能力,提高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水平,完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快速处置机制,提升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与预防;
五是积极借鉴国外水资源管理的经验,

尤其是在节约用水方面采取“说的少,做得多”的方法,通过鼓励支持黄河干部职工研发推广节水科技成果、积极扶持节水农业等措施来使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充分发挥效益;
六是严格涉河建设项目的审查审批,保护河流的承载能力,严格按照权限和规定的程序对新上大中型河道建设项目的受理、审查、许可工作,不断加强和完善在建项目的日常监督管理及防洪防凌安全的监管;
七是黄河流域行政管理部门要在认真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辖区内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有力推进从单纯的供水管理转向供水管理和需水管理并重,确保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优化配置黄河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有效措施

水资源配置是指在特定的流域或区域内,按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对不同形式的水资源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工程等手段和措施,对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使水资源天然分布与社会生产力结构布局相互协调、相互适应,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有利的水资源条件。如何使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充分发挥更好的效益,实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认真贯彻执行《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逐步建立与黄河水资源特征、需求特征和经营特征相适应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以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和运行机制;
二是健全以水资源丰枯为差价界限、以工程类别容量为分类依据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体系,对黄河水资源利用实行定额管理和超定额加价制;
三是充分利用水价经济杠杆作用,推进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统一管理和水量的统一调度,把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和水量的统一调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四是建立健全水资源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修订、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对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为实施好“最严格的水资源制度”的提供有效依据。

水资源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学

1建立水资源管理学的必要性

水资源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是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成为世界关注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

我国水资源问题更加严重。目前我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影响工业产值2300亿元,农业灌溉每年缺水达到300亿立方米,直接影响粮食生产稳定和发展。据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将达到极限。水污染加剧了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目前,50%的地下水被污染,70%以上的地表水属于四类以上的水质,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此外,地下水超采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部分地区出现海水倒灌,如华北地区形成的地下漏斗世人瞩目。

上述问题的解决,一靠科学技术,二靠科学的管理。技术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加强科学管理能起到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大的作用,何况水利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管理的制约。

应该承认,目前我国很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必须承认,目前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与现实的要求相差甚远,开展水资源管理系统研究,系统总结水资源整理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建立水资源管理学,指导我们的工作,迫在眉睫。建立水资源管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2.1水资源管理与水资源管理学

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尽管我们用的很多,但目前学术界尚不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是权威的工具书,在不同的卷中,有不同的解释。

水资源管理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调度。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组织各种社会力量开发水利和防治水害;
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处理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用水矛盾;
监督、限制不合理的开发水资源和危害水源的行为;
制定供水系统和水库工程的优化调度方案,科学分配水量”(陈家琦等)(水利卷)

为防止水资源危机,保证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行政、技术、立法等手段对淡水资源进行管理的措施。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调查水量,分析水质,进行合理规划、开发和利用,保护水源,防止水资源衰竭和污染等。同时也涉及水资源密切相关的工作,如保护森林、草原、水生生物,植树造林,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盐渍化、沼泽化、砂化等(李宪法等,)(环境科学卷)。

运用、保护和经营已开发的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设施的工作。水利管理的目标是:保护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合理使用,确保安全,消除水害,增加水利效益,验证水利设施的正确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工作中采取各种技术、经济、行政、法律措施。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管理已逐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李石等)

作者认为,目前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很多,但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不同的差异。水资源管理具有时代的内涵,不同时代,水资源管理概念是不同的。在古代,偏重于干旱洪涝灾害的管理,此时一切活动都围绕其进行,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至今,不仅仅说明了大禹治水的精神可颂扬,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洪涝灾害依然是威胁我们中华民族生存的大问题。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经济的迅速发展,淡水相对于人的需求供给不足,水向水资源转变,水具有了经济内涵,此时,人类面临的问题除了干旱洪涝灾害之外,增加了水资源短缺问题,为了增加水资源供给,人类加大了水资源开发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但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恶化正在蚕食人类的文明。目前,人类同时面临着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多重危害,水资源管理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仅仅以水论水,解决我们面临的困境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水资源管理中的“水资源”,不仅仅包括通常我们所说的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而且应该包括能够被人类可利用的一切水,如海水、污水、微咸水、洪水等,只有将水资源管理放在与水有关的复合系统之中,从综合的角度出发,采取协调的手段才能解决人类对水资源需求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上述概念都存在存在时代的烙印,与现代水资源管理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陈家琦的定义偏重于开发利用,而且对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进行了部分阐述;
李宪法的定义,是以解决水资源危机为出发点的;
李石的定义最终落实在“开发的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设施”上,范围更加狭窄。用现代认识水平来看,这些概念既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存在完善补充的问题。

从整体上来看,这些定义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保护为开发服务,“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
其次,视野相对狭窄,此概念大多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
第三,生态环境的概念缺乏;
第四,资源高效利用问题没有提到应有的地位;
第五,概念尚需要进一步精练,在解释水资源管理概念的同时,有的将水资源管理的包含的内容也纳入进去,需要进一步提炼。

作者认为,所谓的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目前,关于水资源管理,我们开展了系列的工作,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形成了大量的知识,但水资源管理否能已经成长为“学”呢?,尚缺乏系统的探讨。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学是否成立,主要取决于水资源管理学是否具有明确的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水资源管理才能渐渐成长为水资源管理学。

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学已经清晰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水资源是管理的对象,也是水资源管理学管理的核心。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其理论基础包括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超生命周期理论等。

2.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正在成长的学科,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诸方面:

(1)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

其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以及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综合管理。

(2)水资源法律管理

水资源法律管理,是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性管理水资源行为,在水资源管理学中,水资源法律管理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水资源法律的比较、水资源法律演进、水资源法律具体内容、水资源法律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等等

(3)水资源权属管理

水资源权属管理是水资源管理学的重要内容,包括水权的分配、交易、管理等。

(4)水资源行政管理

水资源行政管理,是通过行政手段对水资源管理的行为,是以水资源管理行政体制为研究核心,重点研究中央和地方行政关系、以及涉水管理部门协调管理的问题,实现政府管理“到位”而不“越位”等。流域管理和水务管理理论与方法也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

(5)水资源规划管理

水资源规划,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未来科学描述。水资源管理学中的水资源规划,主要研究水资源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如水资源规划的内容、原则、水资源规划的方法、水资源规划实施的保障等。

(6)水资源配置管理

水资源配置,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内容之一,他是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平台的水的的分配,在水资源配置过程中,由于我们长期挤占了生态用水,必须给予认真的考虑和回补。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方法能为水资源配置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南。

(7)水资源经济管理

水资源经济管理就是通过经济手段对水资源利用进行调节和干预。包括水资源价值理论、水资源经济管理体系、节水效益分析、水资源折旧、排污收费等等。

(8)水资源投资管理

水资源投资是维护水资源的重要保障,水资源投资管理主要包括与水资源投资有关的资金的筹措、资金的利用效率、资金的回收、资金的增(保)殖、资金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等等。

(9)水资源风险管理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既有自然风险,如干旱、洪水等,也有由于人为的作用产生的人为的风险,如设备出现故障导致供水中断等,水资源风险管理研究这些风险的产生、降低甚至消除,提出风险发生情况下采取的应急对策措施。

(10)水资源利用保护技术管理

主要包括城市节水技术管理(工业、城镇生活节水)、农业节水技术管理、污水处理技术管理以及水资源配置技术、水利技术发展战略等等。

(11)水资源工程管理

我国的水利工程遍布江河南北,这些工程布局是否合理缺乏全局性的分析和研究。水资源工程管理就是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等特点,研究水资源工程如何布局的理论与方法。在水资源工程布局过程中,要将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制度和产业规模等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谋划优化的水资源工程布局,取得高的综合效益。

(12)水资源数字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水资源的管理必将有传统的管理走向数字化管理,“3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将日益普及。水资源数字化管理就是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数字河流(湖泊)、工程仿真模拟、遥感监测、决策支持系统等是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13)行业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具有多种功能,不同行业由于水资源利用方式、利用技术、利用效益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对水资源管理也不相同,水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行业特点。行业水资源管理就是分行业研究水资源管理,如农业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景观管理、工业水资源管理等等。

(14)国际水资源管理

世界有众多的国际河流,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由于涉及到相关的国家,上下游之间的矛盾处理更加复杂,水资源管理更具有特殊性。国际水资源管理,是以国际河流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开发、利用、保护和协调等相关问题。

(15)水资源综合管理

涉及到水资源部门、行业和领域极其广阔,对水资源管理不能就就水论水,必须将其放在社会、经济、环境等复合系统中进行处理。森林管理、湿地管理、妇女在水资源管理中作用、WTO条件下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根据水资源状况通过国际国内市场进行水资源贸易(包括间接贸易,如进口高耗水产品,出口低耗水商品等),等等,是水资源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

3、水资源管理学与相关学科关系

3.1水资源管理学与水资源学的关系

水资源学是一门综合叉性学科,目前该学科还没有完全定型,正处于成长时期。通常认为,水资源学是对水资源进行评价并制定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规划,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以及对水资源实行科学管理和保护经验的系统总结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水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是建立在水资源本身存在、运移、转化和调控的基本规律与系统论的基本观念和方法的结合上,研究的重点是建立在系统论基础上对水资源系统评价、开发和最优调控的基本规律。

水资源管理学与水资源学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他们在研究方向上有一定的交叉性,交叉点是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叉科学,在形成水资源学的过程中,也渐渐形成了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水资源管理学渐渐成长。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水资源管理学所涉及的面更广泛,而且水资源管理学与管理学存在密切的关系。

3.2水资源管理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多学科与多领域理论、方法、技术和知识的综合叉科学,其目的就是研究人类利用有限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方面的动态、复杂和创新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95)。人的管理是管理学重要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中的管理对象是水资源,而管理学中管理的对象是人,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但管理是要靠人的智慧。因此,管理学的原理可以为水资源管理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水资源管理学的发展为管理学延伸提供新的增长极。

水资源管理学也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3.3水资源管理学与水文学的关系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时空分布与运动规律并应用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科学,作为水利科学的一部分,水文学的重要内容是地面水与地下水的观测、评估与预测,并为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

水资源管理学需要水文学的支持,水文学为水资源管理学提供基础数据,水资源的管理就是以水文学提供的各种数据为依据进行调控管理水资源,水资源管理学的基础是水文学,两者关系非常密切。但水资源管理学所涉及的内容比水文学研究的范围更广泛。

4结语

水资源管理学是多学科交叉的年轻的学科,其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推动力和潜力,目前学术界尚未引起高度重视,相应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见。作者初论水资源管理学,意在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探讨,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值得说明的是,作者及其同事合作成果《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即将完稿,并出版发行,但愿能为《水资源管理学》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姜文来,水资源价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姜文来,杨瑞珍著,资源资产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王浩,王建华,秦大庸等,现代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学学科体系研究,地球科学进展,2002,12(1)

水资源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资源 环境 管理

一、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我国的水环境呈污染态势。由于工业生产的大量污染和城市化进程规模的扩大,使生产和生活污水大量进入水体,影响着水环境的质量。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球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发展迅速。一方面,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以惊人的速度扩张;
另一方面,日益严重的水污染蚕食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世界上许多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每年有400万-500万人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水资源危机带来的生态系统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也将严重威胁人类生存。水污染种类有水污染可分为病原体污染、需氧物质污染、植物营养物质污染、石油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盐类污染、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等。有些污染物是可以用肉眼看出来的,例如水污染后,有飘浮物、水变颜色、有异味等,而有些污染物则需要测定。

造成全球性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地球的天体物理变化,二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异常,具体来说,就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气候水文条件变化导致的水资源紧缺。水利专家们普遍的看法是人类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导致目前水资源紧缺的主要原因。而且只有因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的水资源紧缺,才可以通过调节人类自身的活动得到解决。

二、我国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管理是由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带有一定行政职能的管理行为,它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水资源管理,是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调度等方面的实施,包括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组织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
协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处理各地区、各部门间的用水矛盾;
监督并限制各种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危害水源的行为;
制定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方案,处理好防洪和兴利的调度原则,听出并执行对供水系统及水源工程的优化调度方案;
对来水量变化及水质情况进行监测与相应措施的管理等。

水资源和水环境是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中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水资源的短缺会加重水环境的恶化,水环境的恶化反过来会加重水资源的短缺;
另一方面,各种途径的节水在缓解用水紧张状况的同时,也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水环境污染的治理也会增加可用水量,从而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面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的形势,实施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综合管理是必然的选择。水资源管理主要是水量的管理,水环境管理则主要是水质的管理;
而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则是水量与水质的统一管理,即通过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和技术的手段,合理开发、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质、量供应,防止水体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以满足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

在技术方面实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和清洁产品,将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消除它们对水环境的污染,从而把水污染防治的重点由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
采用适当的技术,消除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稳定的物质。在我们跨越国外150年历经的水质黑臭、重金属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和有机毒物四代水环境问题的同时,我们还要通过水资源的优化调控,实现战略资源的优化调配。共同的任务需要现念的指导,把管理新思维作为武器。现代科学技术使我们有条件不重复国外在技术落后时所历经的弯路,我们也有可能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的跨越式发展。重要的是各尽其责,携手共进,共同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水资源管理的意义

加强水资源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迫切需要。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因素。我国人均、亩均占有水资源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根据近年的水资源源价调查结果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水资源管理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中央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强化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促进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有机结合。要着眼于更长时间,更高水平的发展,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管理,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发挥水利在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水资源管理是增强发展协调性的迫切需要。我国现代化的成功取决于农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总供水重的均65%,人增地减水缺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保持农业稳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需要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同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对水资源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筹城乡水资源配置赋予水资源管理是更为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把加强水资源管理作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