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胆结石手术【五篇】

时间:2023-06-15 11:05:04 来源:晨阳文秘网

胆结石手术范文第1篇[关键词]胆囊炎;胆结石;合并;急诊手术[中图分类号]R6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3)07(c)-0027-02胆囊炎合并结石,是普外科一种常见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胆结石手术【五篇】,供大家参考。

胆结石手术【五篇】

胆结石手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胆囊炎;
胆结石;
合并;
急诊手术

[中图分类号] R6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7(c)-0027-02

胆囊炎合并结石,是普外科一种常见急症。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胆囊炎、结石发病症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如何对其进行有效治疗,保证患者生命健康,是当前医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探讨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急诊手术治疗效果,选取该院于2010年7月―2013年2月收治的78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78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接受急诊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78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78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接受急诊手术治疗。其中男24例,女54例,年龄为39~75岁,平均年龄为(64±6.8)岁,其中40岁以下为12例,40~50岁为28例,50~70岁为30例,70岁以上为8例。78例患者中,11例结石病史为1年以下,其余67例患者结石病史均达4年以上,病史最长为9年。在进行手术之前,所有患者均经过CT、超声波检测确诊为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术后对其病症进行检查。

1.2 方法

患者要医院就诊后,对患者病情进行相关询问以及认真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安排适合患者的检查项目,也就是术前的常规性检查,其中包括MRI检查、CT检查、B超检查,以及上消化道的造影等,方便术者对患者病情进行全方面的了解,进行准确判定,并根据检查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书中根据患者身体具体变化,相应调整手术方法,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特征,维持患者的血压正常,尤其是老年并发症患者。如患者症状并不典型,检查患者的肝胆总管处是否有结石,对泥沙样结石要特别注意。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实施手术,进行胆囊切开取石手术以及胆囊切除手术,手术结束后,放置T形管进行引流。

2 结果

78例患者,均存在结石,其中结石直径超过3 cm的患者为11例,伴有息肉患者为2例,胆囊壁有局限性增厚的患者为12例。手术是时候,78例患者住院时间为8~20 d,平均为15.6 d。手术实施后,78例患者中患者无并发症出现,无围术期死亡病例发生,78例患者均获得痊愈出院。

3 讨论

胆结石多发部位为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其中胆囊结石是一种多发病,也是一种常见病,主要为以胆固醇石为主的混合性结石或胆固醇性结石。该病症多发于成年人,其中女性最为常见,常服用避孕药者和经产妇是较多发。该病症的成因综合多种因素而形成,目前研究中,表明该病症发生的基本因素是因胆汁成分以及其理化性质改变,胆固醇呈现饱和状况,因化学反应作用,析出结石。另外,胆囊结石患者其胆囊收缩能力降低,导致胆汁极易发生淤积,较易产生结石。

我国于80年代,一些地区胆囊结石患病率5.6%,而且,目前,在一些农村地区,患病人数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患病率大幅增长[2]。在一定条件下,该病症会导致胆囊癌的发生,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更增加了癌变发生的可能性。采取有效措施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是当前有效预防胆囊癌的一项具有相当重要意义的措施。从该组患者的资料可以看出,患者中急性胆囊炎给的发病例较高,且存在胆囊结石病症,这也就意味着,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治疗,实施胆囊切除手术是十分具有必要的[3]。

在治疗胆囊结石手术中,应用腹腔镜在临床中进行治疗,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手术,采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5]。如患者心肺功能衰减,对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相较于开腹手术具有较为明显优势。在对患者进行腹腔镜切除胆囊术之前,应对患者上消化道进行常规检查,以免发生遗漏手术对腹腔内部病症处理,特别是一些年老者、贫血患者以及胆囊结石症状不典型患者[4]。胆结合合并急性、慢性胆囊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在当前的医疗水平下,对其进行准确诊断室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何种手术,是通过常规的开腹手术还是现行的腹腔镜手术,术者应该对此进行权衡,并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6]。在手术实施中,要对胆囊结石切除手术的指征进行了解并准确掌握,认真仔细实施手术操作,避免因术者失误出现患者的胆管受损情况,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在患者发病后的72 h内,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急诊手术,此时胆囊炎,其粘连并不十分紧密,可以仔细辨别解剖间隙,手术可顺利进行,有效保证手术的成功实施。实施急诊手术,其花费手术的时间要明显短于延期手术。患者在接受急诊手术后,身体会尽快恢复,患者的住院时间会大大缩短,相应节省了患者的住院开支费用。实施有效的急诊手术,避免了患者病情恶化,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急诊手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对于治愈患者效果,且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从该研究中可以看出,78例患者住院时间为8~20 d,平均为15.6 d。手术实施后,78例患者中患者无并发症出现,无围术期死亡病例发生,78例患者均获得痊愈出院。由此可见,在实施胆囊炎合并结石的手术过程中,应该掌握相关手术特征,在手术中仔细谨慎,避免出现患者胆管损伤,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该急诊手术实施,对于治愈胆囊炎合并结石患者,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马翔,刘宽容. 胆囊炎合并结合急诊手术治疗结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9):3815-3816.

[2] 赵兴彪.188例胆囊结石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7):169-170.

[3] 李杰.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7):12-13.

[4] 徐岳军.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86例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5(11):346-347.

[5] Jahan M,Xiao P,Go A,et al. Intraductal and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of duct of Luschka, mimicking chronic cholecystitis and cholelithiasis[J]. 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2009,7(4):1477-7819.

胆结石手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
围术期;
护理;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c)-0119-02

胆道结石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包括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及胆囊结石,与胆道寄生虫感染有关,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并发症多[1]。肝胆管结石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有临床资料表明,肝胆管结石可产生反复炎性刺激而并发胆总管癌,其临床发病率约占0.36%~10.60%,根治性手术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4]。肝胆管结石患者多肝功能差,体质虚弱,手术后并发症较多[3],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胆总管手术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肝胆外科2011年9月~2012年7月收治的肝胆管结石拟行手术患者共86例,均经ct、mri和手术及病理组织检查确诊,其中,男性45例,女性41例;
年龄34~78岁,病程1个月~16年。主要临床表现:反复、不规则的右上腹疼痛、发热、寒战、进行性黄疸、食欲下降及消瘦。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4.36±3.21)岁,平均病程(4.25±0.87)年。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5.11±3.56)岁,平均病程(4.72±0.6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手术准备、饮食、用药及并发症等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具体为,(1)术前护理: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耐心地沟通和交流,并给予健康教育宣传,使患者配合手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协助完成胆道检查,探查胆道情况,为手术提供依据;
给予皮肤护理及肠道护理,以防止皮肤瘙痒和术后肠道感染的发生;
严密监测患者病情,了解患者身体状况,以便于开展预见性临床护理。(2)术中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协助手术医生完成手术操作,了解患者手术情况,对突况给予及时处理和治疗。(3)术后护理:严密监测患者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及尿量等变化,记录各引流管的量和性状,适当进行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有效补充机体内营养物质和能量,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
给予抗生素治疗以预防感染;
对出血、胆瘘、肝功能衰竭和切口感染进行相关护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各组指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
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

通过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满意22例,基本满意19例,满意度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切口感染、胸腔积液、出血、胆瘘及肝功能衰竭等,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2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肝胆管结石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患者多具有长期的胆管结石病史,并常伴有严重的黄疸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患者多病情严重,需进行手术治疗[5-6]。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肝胆管结石手术的成功率明显提高,但易造成肝功能损害或术后结石残留、胆汁返流或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部分患者甚至需再次手术,对身体影响较大[7]。

对手术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可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

虑情绪,纠正其营养不良症状,并维持患者机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控制术后感染[8]。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部分胆管结石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于手术前、中、后给予护理干预,从心理、胆道、肝功能等方面进行护理,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高,且并发症发生率少,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廖春梅. 40例肝胆管结石合并手术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j]. 健康大视野,2012,20(7):84.

[2] 赵丽军,刘昌军. 肝胆管结石并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9):1786.

[3] 刘英,林云枝,孙萍,等. 肝胆管结石合并患者的预见性护理[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3):309.

[4] 赵珂,宁彩芳. 肝内外胆管结石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护理[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5(4):305.

[5] 农跃. 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进展[j]. 中国当代医药,2012, 19(25):15-16,18.

[6] 田伏洲. 肝内胆结石 探索无止境[j]. 临床误诊误治,2012,25(1):1-4.

胆结石手术范文第3篇

    据唐先生介绍,他今年58岁的母亲于5月下旬、6月19日、6月27日连续三次在登封市中医院作B超检查,每一次检查结果都是胆囊结石,有一次还是充满性。一个姓李的专家看过B超结果后说,需要住院做手术,不然的话,胆囊将发生病变。6月28日,他让母亲住进了该医院,上午9时许进的手术室,12时许医护人员叫唐先生,说他母亲先天性无胆囊,没有结石,是肠粘连。听到这个结果,一家人都急了,从第一次作B超到做手术,花了2000多元不说,母亲受了这么大罪,该怎么说?

    之后,唐先生多次与登封市中医院交涉,要个说法,但该医院领导说,他们已把唐先生母亲的肠粘连治愈了,该医院没有责任。

    记者就此采访了登封市中医院刘副院长,他这样告诉记者,患者是以肚子疼来住院的,住院前,医院给她作的三次B超结果的确都是胆囊结石,这是把肠粘连误为胆囊结石了,B超的检查结果也不是100%的准确,手术前后的结果不相同也是常见的,这也受技术水平的限制。他又说,现在把患者的肠粘连治愈了,医院没有责任,医院已多次向患者家属解释,但他们不理解。

胆结石手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胆道结石;
再手术;
临床分析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0.029

随着近年来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胆道结石手术效果取得显著提高。但是部分患者由于在术后存在结石复发或结石残留, 引起各类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需再次实施手术或多次手术[1]。受到胆道局部复杂解剖结构及患者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影响, 胆道结石再次手术的风险和难度较大。本次研究为探讨如何提高胆道结石再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随机选取近年来本院收治的此类患者65例, 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5年3月收治的胆道结石再手术患者65例, 男25例, 女40例, 年龄22~74岁, 平均年龄(42.5±6.9)岁;
上次手术距本次手术时间为0.5个月~15.0年。26例患者首次手术方式为急诊手术, 39例为择期手术;
其中51例存在1次手术史, 12例存在2次手术史, 2例存在3次手术史。在就诊时, 所有患者均存在剑突下反复性发作性绞痛;
其中59例患者存在发热、畏寒等感染中毒表现和呕吐、恶心等消化道症状, 60例患者存在明显黄疸症状;
47例患者肝功能Child 分级为A级, 18例B级。

1. 2 方法 患者入院后, 对其进行胰胆管造影、CT及超声检查, 对其病变情况、程度、位置进行检查, 同时给予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及必要的影像支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其中24例患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T管引流术, 33例行肝左叶切除术联合内外引流术, 8例患者行肝右叶部分切除术联合内外引流术。其中, 2例患者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内引流术, 在将肝内病灶切除后, 胆总管探查未见下端堵塞, 且括约肌功能无异常, 将吻合口拆除后转为T管引流;
1例患者由于存在门脉高压症和胆汁性肝硬化表现, 术中由于门静脉撕裂引发大出血, 经由压迫止血后停止手术。

2 结果

65例胆道结石再手术者的再手术原因及其手术结果分析:18.46%患者由于首次手术漏诊, 经T管造影发现胆道结石;
81.54%患者经由常规影像学检查发现存在结石复发或残留, 其中27例患者在再手术前经影像学检查发现胆管狭窄, 且存在明显胆道梗阻表现。

经再次手术治疗, 1例患者术后发生胆瘘, 经2周引流后闭合;
6例患者术后存在胆道结石残余, 经胆道镜成功取石;
2例患者术后逆行性胆道感染, 经对症治疗后顺利出院;
1例患者在术中由于大出血终止手术, 经保守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所好转自动出院。见表1。

3 讨论

3. 1 胆道结石再手术原因分析 周浩[2]研究指出, 部分患者在首次胆道结石手术后由于存在胆道结石复发或残留因而需再次实施手术治疗。相关数据显示, 大部分胆道结石手术均在急诊情况下完成, 由于患者病情较为严重, 无法进行较为彻底和复杂的手术探查, 或由于患者肝内胆管多发结石合并狭窄或慢性感染, 一次手术无法完全取石, 从而引起术后结石残留[3]。在本次研究中, 81.54%患者由于出现胆道结石复发或残留, 从而需再次实施胆道结石手术, 同临床研究中的结论基本一致。结合本院近年来胆道结石再手术患者的临床经验认为除上述原因外, 部分术者由于未能严格掌握胆管探查指征, 术前未能明确胆道结石分布, 或是由于未能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引起结石残留并致反复感染均是常见的胆道结石再手术原因。

3. 2 胆道结石再手术体会 目前, 外科手术仍是胆管结石治疗的主要方法, 但是对于胆道结石复发或残留患者, 由于上次手术可能会造成患者局部组织出现粘连, 导致术者无法对胆道结构清晰辨认, 再次手术难度明显增大[4]。结合相关资料, 本次研究认为, 在胆管结石患者接受再手术过程中, 应注意事项如下:①充分显露胆管:T管瘘管、胆瘘瘢痕、胆囊床、肝门部及肝圆韧带均可作为胆管探查的重要标志, 对于狭窄严重的肝外胆管, 建议可采用肝门解剖方法以促使肝胆管显露。对于肝同十二指肠或结肠广泛粘连、分离困难者, 建议采用Kocher路径实施操作, 以促使结肠肝曲和肝右叶显露。在本次研究中, 6例患者采用Kocher路径实施操作, 均未出现肠道损伤或胆管损伤。②彻底取石:本次研究中, 所有患者术前均经由常规影像学检查明确胆管扩张程度、结石位置等。对于2个及以上肝内胆管结石患者, 本次研究中通过胆管灌洗配合取石钳以彻底取石。李强等[5]研究指出, 对于肝内胆管狭窄合并肝内胆管结石患者, 建议采用肝叶切除术以彻底清除病灶, 其治疗效果优于引流术或胆肠吻合术。33例患者由于存在肝内胆管结石, 且术中发现患者存在明显的左肝管狭窄, 对其行肝左叶切除联合内外引流术以彻底根除病灶。

有研究指出胆管结石再手术患者由于普遍存在肝功能损害、胆管感染或营养不良等症状, 其术后普遍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本次研究建议对于此类患者术后应加强管理, 给予营养支持、肝功能保护、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在本次研究中, 仅少数患者术后出现胆瘘、胆道感染等并发症, 经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顺利消失, 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 未出现死亡。

综上所述, 部分胆道结石患者由于胆道结石残留或复发需行再次手术, 合理掌握手术指征及制定手术方案可有效保证再手术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陈兆永, 王凯, 范育珠, 等. 硫酸镁对胆总管取石术后患者胆道压力和胆汁分泌的影响.江苏医药, 2015, 41(4):442-443.

[2] 周浩. 胆道结石再手术46例临床体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4):138.

[3] 张淼, 张云, 鱼海峰, 等. 复发性胆道结石再手术治疗策略的探讨.肝胆外科杂志, 2012, 20(5):388-389.

[4] 史云, 徐清华, 狄淑群, 等. 胆道结石再手术110例临床分析.肝胆外科杂志, 2013, 21(2):116-119.

胆结石手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术;胆道镜

肝内胆管结石是指位于肝管汇合部以上的肝管内结石,由于肝胆管结石时肝脏及胆道病变的复杂性和广泛性,手术治疗难度大,术后残石率和胆管炎发生率较高。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的改进使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疗效有所提高。为进一步总结外科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经验,寻找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最佳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本院46例肝胆管结石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6例均来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男21例,女25例;年龄22~76岁,平均42.1岁。主要症状为上腹痛、发热、黄疸,主要体征为肝区叩痛、上腹压痛、巩膜黄染等,病程3个月~12年。所有患者均经B超、CT或MRCP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并明确结石分布情况。按肝内胆管结石分型:中央型结石10例,周围型结石11例,局限型结石19例,弥漫型6例

1.2 手术方法

①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0例,术中胆道镜取石15例;②肝叶(段)切除术12例,其中周围型结石6例,弥漫型结石2例,局限型结石4例。Ⅱ段切除1例,Ⅲ段切除2例,V段切除2例,Ⅵ段切除1例,Ⅱ、Ⅲ段切除4例,Ⅱ、Ⅲ、Ⅳ段切除2例;③肝门胆管切开取石+高位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9例,均系中央型肝内胆管结石,辅以术中胆道镜取石4例。④肝叶(段)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5例,局限型4例,弥漫型1例,行Ⅱ、Ⅲ段切除2例, V段切除1例,V、Ⅵ段切除1例,术后2月以上经T管瘘道胆道镜取石。

1.3 疗效判断 优:手术治疗与残余结石治疗结束后,患者无明显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症状;差:仍有上述症状发作;良:介于优与差之间。

2 结果

术后有46例获得6个月~3年随访,其中优24例,良17例,差5例,优良率89.1%,术后残余结石7例(15.2%),经术后胆道镜结合液电碎石治愈5例,再次手术2例,胆瘘1例,伤口感染2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

3 讨论

肝内胆管结石病的主要病理特点是结石沿肝内胆管树呈节段性分布,受累肝局部可发生胆管狭窄、胆道机械性梗阻、胆道感染和肝实质损害、肝脓肿或胆管癌。因此肝胆管梗阻是影响肝胆管结石病病理改变的程度、范围和结局的核心因素,是外科治疗中的关键所在。梗阻若不解除,感染会日益加重,并造成一系列继发性器质性病变,如胆管坏疽、胆管穿破、胆管出血、胆汁性腹膜炎及胆瘘形成等等。这些并发症说明了肝胆管结石病的严重危害性,以及进行早期治疗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肝胆管结石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总的治疗原则是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对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影响手术方式选择和治疗效果的因素包括结石在肝内分布的范围、数量,有无胆管狭窄、肝脏的病理改变等[1]。由于肝内胆管结石病变的复杂性、解剖变异、术者经验等因素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因此,术前的定位诊断十分重要。笔者体会,B超、CT的定位诊断能为手术方案提供重要参考,必要时需行ERCP或MRCP等特殊检查以便深入了解病变的部位、范围、严重程度,特别是明确胆道狭窄部位和范围。肝内胆管结石的基本手术方法就是胆管切开取石、肝切除和肝胆管空肠吻合。肝切除以去除病灶为核心,对局限于某一肝叶(段)的胆管结石,首选肝叶、段切除,对肝内充满型结石,常需几种方法并用[2]。具体来说,中央型结石首选肝门胆管切开取石,如合并’1、2级胆管狭窄,取石矫形后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周围型结石首选肝叶、段切除术。局限型结石:适用于肝叶、段切除,肝断面胆管与肝外胆管联合切开后,行胆管空肠吻合术或T管引流。弥漫型结石该型结石最为复杂,残石率高,宜选择切除萎缩明显、充满结石的肝段,再通过肝门胆管广泛切开取石,再行胆肠吻合或T管引流。

由于胆道镜取石技术的提高,术中胆道镜可以精确了解肝内胆管结石的位置、数量及胆管狭窄的情况,并进行取石、扩张胆管等操作,减少了残石率,术后胆道镜则取净残留结石啕,使肝内胆管恢复通畅,本组对无明显胆管狭窄的20例患者施行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通过术中、术后胆道镜取石,获得理想的效果。笔者认为,胆道镜操作简易、效果确切,安全性好,符合微创理念,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价值。

总之,肝叶(段)切除、肝胆管空肠Roux-cn-Y吻合术联合术中及术后胆道镜取石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理想模式。

参 考 文 献

猜你喜欢